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征天下-第10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的力气,就连兵器也是一柄大铁锤。

    贺人龙见刘宗敏出招,却是冷笑一声,连躲也不躲,将大刀高举过头,恶狠狠地向刘宗敏的脑袋劈去。

    刘宗敏虽然勇猛,却并不傻。他见贺人龙这种打法完全是在拼命,自己若不变招,固然能一锤砸得贺人龙肋骨全断;可贺人龙的大刀,也必然会把自己的脑袋劈为两半。

    万般无奈之下,他只得生生顿住大锤,再用力向上一举,挡格贺人龙这威猛无比的一刀。这也就是刘宗敏力大无穷,要换了旁人,锤子抡到那种程度,就是想收也收不住。

    电光火石之间,贺人龙的大刀已经劈上了刘宗敏的锤杆。只听“当”的一声巨响,铁器交击迸出的火花四射,两人均在马上身躯巨震,都被对方的神力所惊呆。

    但两人的单打独斗也只限于这一回合。官军见主将身先士卒,又害怕“殿下有失,全军皆斩”的严令,当即呐喊着冲锋过来。

    这些明军的战斗力,虽然比起女真人或是蒙古人来,还是有些不够看;但面对眼前这帮流贼,则显得绰绰有余。因为流贼根本就没有什么阵形、纪律之类的概念,只是凭借着个人的一股猛劲,毫无章法地乱打。而官军平时好歹还有一些训练,尤其是骑兵,还能结成阵形,冲击流贼的薄弱之处。

    三冲两冲之下,这些放下锄头、拾起刀枪、半路出家的流贼,终于阵脚大乱,也顾不得刘宗敏、郝摇旗这些将领了,纷纷掉头就跑。

    可前面的流贼已经往后跑了,后面的人却看不到,还是傻乎乎地往前冲。结果自相践踏,伤亡惨重,更给了官军可乘之机。

    贺人龙见战局有利,更是得理不饶人,专捡流贼中的骑兵击杀。除了刘宗敏等将领,其他流贼哪是贺人龙的对手,基本上都是连半个回合也招架不住,就被贺人龙一刀劈于马下。

    而李自成此时已经在军医的帮助下,取出了那支射瞎他左眼的利箭。包扎完毕,他立即强忍着巨痛返回城头。一见战局不利,李自成虽然极为恼怒,可还是十分冷静,知道再打下去就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沉吟片刻,李自成还是做出了正确的决定:弃城逃走。而刘宗敏、李过等闯营将领,也纷纷跟随他落荒而逃。

    此时神一魁等大股流贼部队早已远遁,芮城县遭受了一夜的兵戈,终于又回到了明廷的控制之中。

    贺人龙却顾不得善后,赶紧返回朱由检身边,翻身落马,跪在地上连连磕头道:“末将误伤殿下,罪该万死,万望殿下开恩饶命!”

    朱由检此时已经流了不少的血,脸色也变得有些蜡黄。但他还是勉强挤出一个微笑道:“贺将军免礼。你若不来救驾,我早让流贼大卸八块了。战场之上兵器又不长眼,本王这点伤算不得什么,贺将军也不必过于介怀。

    “多谢殿下不杀之恩!”贺人龙极为感动,身为一个大男人,却当场便嚎啕大哭!

    在此前,流贼曾经攻陷过陕西的一个县城,将分封在那里的一个藩王杀了。为此天启震怒,将陕西巡抚锁拿进京,问成死罪。而直接负责那个地区的武将,则直接凌迟处死,还诛灭三族。

    而那个藩王还与天启血缘关系很远,都快出了五服了。而秦王朱由检是天启的亲弟弟,要是真有个闪失,恐怕上至陕西总督,下至普通武官,全都得为他一人陪葬!

    而朱由检竟然一点也没怪罪贺人龙,难怪贺人龙会感动得不能自已。

    其实朱由检这也是在收买人心。他心想老人家有一句至理名言: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这个时空的传统是重文轻武,朱由检却知道不论古今中外,一旦天下大乱,文武的地位就将发生逆转。总有些掌握兵权的武将会趁乱坐大,成为一方军阀,不受任何人的节制。所谓“有枪就是草头王”,便是这种局面的生动写照。

    朱由检心想自己以后就要长驻陕西,与当地的武将搞好关系那是必须的。而且从目前的局势来看,陕西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会深受流贼的困扰。如果像贺人龙这样的武将能为他所用,服从他的指挥,朱由检就会安全许多了。

    因此他安慰了贺人龙几句,又转向孙传庭道:“孙先生,流贼已经败走,咱们是不是要进芮城呢?”

    “不可!”孙传庭赶紧道,“流贼虽败,主力尚在。且我在明敌在暗,官军人数又不是很多,一旦被困在芮城,便是前功尽弃了。依传庭愚见,不如立即南渡黄河,返回潼关,以策万全。”

    “好吧!”朱由检此时因为失血过多,已觉得一阵阵头晕目眩,不及细思,也只好同意了孙传庭的意见。

    二千人马立即开拔,簇拥着朱由检和蕊儿,浩浩荡荡地返回风陵渡。

    历经几个月的惊涛骇浪,朱由检终于安全了!

第212章 重逢二女() 
秦王朱由检没有死,他还活得好好的!

    这个消息如同长了翅膀一般不胫而走,在很短的时间内便传遍了神州大地。甚至就连并非大明国土的后金、蒙古、朝天、日本、安南等势力,也对此极为关注,纷纷向大明境内派出探子,打探此事对大明朝局的影响。

    当然最为高兴的还是天启皇帝朱由校。自从朱由检在喀尔喀境内失踪,天启心情极坏。他派出大批东厂、锦衣卫的密探,深入蒙古境内查访,可还是寻不到朱由检的踪迹,以为他是难以幸免了。

    因为魏忠贤曾力主朱由检出访喀尔喀,天启这时想了起来,破天荒地把他传至乾清宫中一通大骂。骂到伤心处,还抄起一张黄花梨木的椅子砸向魏忠贤。魏忠贤也不敢躲避,登时被砸得鼻青脸肿。

    自此之后,魏忠贤怕得要死,竟在府中称病不出了。

    因此当天启突然接到朱由检亲笔书写(其实是经过孙传庭润色)的奏章后,那份激动的心情就不消细说了。他当即颁下圣旨,赏赐朱由检白银五十万两,并将西安府附近的泾阳、高陵、三原三个县划为秦王的采邑,规定这三个县的赋税不用上交国库,而是全归朱由检所有。

    赏完这些,天启还觉得不够意思。他想着朱由检多次遇险,皆是护卫不严之过,又大笔一挥,成立秦王卫,下辖卫兵一千人,专司亲王府的宿卫。

    他又将朱由检的老熟人、腾骧右卫副指挥使林佑坤调到西安,升任秦王卫指挥使。如此一来,延续了多年的大明亲军二十六卫,就这样变成二十七卫了。

    皇后张雪盈得知朱由检安然无恙,也激动地躲在坤宁宫内,痛痛快快地哭了一场;又对着佛像发下宏愿,只要朱由检能不再经历风险,她宁愿折损二十年阳寿!

    而朱由检的老丈人周奎,也跟着沾了大光,终于挤掉了半死不活的田尔耕,升任锦衣卫都督。虽然锦衣卫还是魏忠贤的附庸,但许显纯等人也明显收敛多了。

    原来信王府的那些太监宫女,以及王九龄等王府官员,本来接旨从京师赶赴西安,结果刚走没多远便得知朱由检失踪,只好在保定停了下来。此时得知朱由检已经到了潼关,这些人也重新启程,押运着信王府的全部家当,浩浩荡荡地赶往关中。

    外面折腾得如同烈火烹油一般,朱由检在潼关中却落得个十分清闲。他以养伤为借口,谢绝了一切官员来访,就连陕西最大的地方官员、三边总督武之望,也照样吃了闭门羹。

    其实朱由检的伤只是皮外伤,流血虽多,却并不妨事。蕊儿又有祖传的上好刀伤药,给他用过之后,没两天伤口就结痂了。

    在等待王府大队人马来潼关,与自己会合的这段时间里,朱由检常常将自己锁在房间内,连蕊儿也不让进。偶尔出来透气,也是在院子里反复徘徊,一言不发,盯着脚下的泥土出神。

    蕊儿还以为朱由检又想起了李崇瑶,也不敢触碰他的伤心事,只好默默地精心陪侍,趁朱由检不注意时才偷偷地垂泪。

    其实朱由检并不是如蕊儿所想,而是在考虑一个十分重大的问题。

    既然下定决心当皇帝,这皇帝怎么当法?

    如今朱由检已经是藩王。既是藩王,就不可能再回京师。即使天启驾崩,也有天启的儿子即位;就算天启没有儿子,天下的藩王有的是,也不见得就轮到朱由检登基。万一其他藩王登基,他的大计不就彻底泡汤了么?

    即使当上了皇帝,就大明王朝眼下这种四处起火、八下冒烟、风雨飘摇的架势,到时候怎么做,才能让这个行将崩溃的帝国起死回生?

    还有,按照原来那个时空的历史发展,天启皇帝将在天启七年驾崩。如果历史还是如此进行,那么在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里,又该做些什么?

    朱由检对这些重大的问题一筹莫展,苦苦想了几天也没有结果。

    这一日他正在愁闷,蕊儿突然兴高采烈地闯进房内,微笑着对他道:“猜猜是谁来看你了?”

    “爱谁谁,烦着呢!不见不见!”朱由检郁闷地摇了摇头。

    “原来是这样啊!”蕊儿故作失望地道,“那我只好告诉玉怜姐姐,还有那位西洋小姐,让她们改日再来了。”

    “什么!”朱由检兴奋地一跃而起道:“玉怜和叶卡捷琳娜来了?”

    “哎呦,叶什么什么娜的,好长的名字啊!”蕊儿面带讥讽地笑道,“王爷真是四处留情,连外国女人都不放过啊!”

    朱由检立时如同泄了气的皮球,尴尬地笑道:“那什么,好久没见了…”

    “我的好王爷!”蕊儿突然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看把你吓得!难道蕊儿是妒妇么?玉怜姐姐虽曾沦落风尘,但蕊儿早已验过她的身体,她还是冰清玉洁的处子之身呢!人家为了给王爷疗毒,都见过王爷您的身体那么多次了,难道王爷您还能把人家往外推么!”

    “不是,我…”朱由检听蕊儿又说起这段往事,更觉尴尬,一张老脸涨得通红。

    “好了!蕊儿这次就为王爷做回主,”蕊儿笑着偎依在朱由检的怀中道,“不能再委屈玉怜姐姐了,一定要给她一个名分!一到西安,蕊儿就安排你们的亲事!”

    “还不知道人家愿不愿意呢…”朱由检心中窃喜,口中却还忸忸怩怩。

    “行了吧!王爷您就别装傻了!”蕊儿刮着朱由检的脸皮嗤笑道,“玉怜姐姐对您情深意重,您又不是不知道!不过蕊儿只有一个要求,王爷您务必得满足蕊儿。否则,蕊儿就不让玉怜姐姐过门!”

    “什么要求?”朱由检刚急急地发问,忽又觉得自己态度转折太快,终于彻底,只得嘿嘿地傻笑起来。

    蕊儿却羞涩了起来,低低地附在朱由检耳旁道:“蕊儿要王爷不能偏心,不管以后有多少王妃,对姐妹们都要一视同仁,不能…不能冷落了蕊儿…”

    说到最后,蕊儿已是声如细蚊,面赛桃花!

    朱由检心中感动,紧紧地搂住蕊儿,强行捧起她的俏脸,奉上一个长长的法式香吻。

    蕊儿好不容易才挣脱朱由检的魔掌,红着脸匆匆起身道:“好了王爷,她们还在外面等着呢!”

    朱由检这才狂奔出房门,迎面就撞上了携手并肩站在一起的包玉怜和叶卡捷琳娜。

    多日不见,两位少女均清减了些,却比在山海关之时更加妩媚动人了。

    包玉怜见了朱由检,再也控制不住,也顾不得周围人的目光,哇地一声大哭起来,扑倒在朱由检的怀中,泣不成声地道:“王爷!玉怜以为再也见不到你了…”

    “好了好了!我这不是好好的,连根汗毛都没少么?”朱由检心中也自感动,却仍是半开玩笑地道,“不信,你可以马上检查!”

    “王爷!”包玉怜不禁被朱由检气得娇嗔一声道,“多日不见,您还是这么没正经!对了,您身上的毒如今怎么样了?”

    “已经好了!”朱由检刚答了这一句,突然想起李崇瑶,心中顿时一阵酸楚。

    蕊儿忙对包玉怜使个眼色,又微笑着拉起叶卡捷琳娜的玉手道:“这位俊俏的妹妹就是叶卡捷琳娜了吧?我听王爷讲过,在遵化城外,你救过王爷的命,蕊儿在此谢过了!”

    说着她便要给叶卡捷琳娜施礼。叶卡捷琳娜忙抢先跪下去,用流利的汉语道:“王妃娘娘您误会了,是殿下救了我!”

    说到这里,她又想起在遵化时的遭遇,脸颊一红,眼泪却也止不住地掉落下来。

    蕊儿忙将叶卡捷琳娜搀扶起来,惊喜地道:“你的汉话说得这么好啊!是不是王爷教你的?”

    “不是的…”叶卡捷琳娜面色绯红地道,“是玉怜姐姐教我的。”

    包玉怜也又哭又笑地道:“王爷,王妃娘娘,玉怜已与叶卡捷琳娜结为姐妹。她孤身一人在这里,实在太可怜了,还望王爷和王妃娘娘能够收留…”

    不等朱由检说话,蕊儿抢先说道:“玉怜姐姐,你怎么又说见外的话!以后再也不许这样叫我,不然我要生气了哦!咱们两个也马上就要成为姐妹了,你的妹妹就是我的妹妹,当然要收下她了,你就放心吧。”

    包玉怜已经隐约听懂了蕊儿的话,立时羞得满面通红,深深地低下头去,却还是忍不住喜滋滋地偷瞟了朱由检一眼。

    朱由检见蕊儿大包大揽,心中也是一阵窃喜,忙故作轻松地道:“那什么,别在这站着了,咱们进房间坐下好好叙谈!”

    包玉怜却道:“王爷,我们两个坐了一路的轿子,实在是不想再坐了。能不能出去走走?”

    蕊儿也兴奋地道:“好啊!自从到了潼关,王爷老在房里闷着,都快闷出病来了!今天一定要出去好好游玩一番,王爷您说好么?”

    朱由检见众人兴致都很高,也早把沉重的心事抛到了九霄云外,笑呵呵地道:“好吧!不过这潼关里面好像也没什么好玩的,你们说去哪吧!”

    蕊儿却笑道:“咱们不必非在潼关里啊!出了关向西不远即是华山,何不去登高赏景呢?”

    “好!”朱由检在前世还从未去过华山,抚掌大笑道,“今日咱们便来个华山论剑!”

第213章 华山之旅() 
秦王朱由检要游览华山,这可把暂时守在潼关的陕西巡抚甘学阔给愁坏了。

    其实在陕西最大的地方官并不是他,而是三边总督武之望。但武之望来潼关拜见秦王却吃了闭门羹,又担心陕西境内的流贼威胁西安,只得匆匆赶回。回程之际,还对甘学阔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看好秦王,不能再出任何差池。

    前些日朱由检倒还挺老实,窝在府中哪也不去。甘学阔既然见不到他,也乐得享受清闲。至于陕西和山西境内流贼如同蝗虫过境,甘学阔也懒得理会。反正皇帝怪罪下来,也有武之望顶着,他自己只要牢牢守住潼关,就算大功告成了。

    可朱由检突然提出要游览华山,甘学阔的心立刻提到了嗓子眼。他情知流贼就爱往山里钻,虽然还没听说华山也有流贼,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万一要是秦王再出点差池,他就是有多少个脑袋也不够天启砍的。

    于是甘学阔只得亲至朱由检暂时下榻的宅邸,借口周围不太平,苦劝他不要出行。

    可朱由检已经答应了蕊儿等人,哪肯在几位美女跟前丢了面子。于是便对甘学阔笑道:“巡抚大人,流贼不是都渡河到山西去了么?”

    甘学阔见朱由检哪壶不开提哪壶,心中十分恼怒。可他又不敢与朱由检顶嘴,只能反复地说些“小心使得万年船”之类的车轱辘话。

    最后把朱由检给惹烦了,一拍桌子道:“你是王爷还是我是王爷,咱俩谁说了算?今天本王还非得去华山不可了,出了事我自己顶着,和巡抚大人没半毛钱关系!若再阻拦,本王就向万岁奏上一本,说大人要对本王实施非法拘禁!”

    这甘学阔本就没什么真才实学,更无东林党的文人风骨,只是靠着对魏忠贤溜须拍马、阿谀奉承才能爬到高位。此时见朱由检发火,吓得再也不敢说个不字,只得喏喏而退,下去详做安排。

    朱由检吓跑甘学阔,也很有点洋洋自得,心想自己这王爷还真没白当,终于能说了算一回了。要不怎么谁都想往高里爬,实在是这权力的滋味太过诱人!

    可正当朱由检准备出门之时,只听外面一阵噪杂之声,甘学阔又返了回来,谄媚地道:“殿下,一切已安排妥当,请殿下和王妃娘娘移步车驾!”

    朱由检领着蕊儿、包玉怜、叶卡捷琳娜三人走出府邸,往街上一看,登时气得半晌说不出话来。原来甘学阔如临大敌,将整个潼关全城戒严,又命贺人龙派兵封锁街道,将在街上做买做卖的百姓全都赶回家中,给朱由检腾出路来。

    这还不算完,潼关距离华山脚下的华阴县约有二十里,甘学阔又将这二十里的官道也全程封锁,黄土垫道,只供朱由检出行之用。至于华山的山上,也是五步一岗,十步一哨,生怕有贼人躲在暗中行刺。

    朱由检哭笑不得,心想自己的本意,只是随便出去走走,没想到甘学阔搞出这么大的动静来。这一通折腾得耗费多少人力,又得耽误多少百姓的生计!他本来还想看看街市上的景象,体察一下当地的民情,这下全泡汤了。

    这就像极了前世的某些领导视察工作,从上到下全都是安排好的,连领导探访的老百姓,以及看似不相干的路人,也全都是托。领导高高在上兜一大圈,还自以为深入群众,其实只是自欺欺人的把戏而已。

    甘学阔自觉安排妥当,眼巴巴地望着朱由检,想得到两句称赞。朱由检却恨不得照他脸上狠狠地踹两脚,暗想这些官员简直就如同流动摄像头,无时无刻不在监视着自己!等到了王府以后,首要之事便是想个办法,摆脱这些讨厌的官员;否则,就是想做什么大事,也得让他们给搅和黄了。

    此时孙传庭和李自诚也闻讯赶来。尤其是李自诚,此时也知道了朱由检的真实身份,不禁又是后怕又是惊喜。怕的是原来自己有眼不识泰山,竟然与王爷同行多日。俗话说伴君如伴虎,若当时稍有得罪,自己的脑袋恐怕早就搬家了。

    而喜的是自忖之前关系处得还不错,尤其是这次在芮城县,朱由检还对他舍命相救。李自诚觉得自己攀上朱由检这根高枝,以后陕西商帮的复兴就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