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征天下-第1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由检一掌立威,那些衙役们可彻底傻眼了。本来他们还想和跟着龙四闹腾一番,给知县来个下马威;哪知龙四“出师未捷身先死”,上来就被尤师爷给放倒,自己倒将这下马威结结实实地吃了。因此谁也不敢再捣乱,老老实实地跟着孙传庭和朱由检来到街上。

    其实很多老百姓虽被龙四等人驱散,却并未走远,都想看一看这新任知县到底是怎么重选胥吏衙役的。此时见龙四立着进去,却是躺着出来,虽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却也无不感到十分解气,顿时围拢了上来。

    朱由检要的就是这效果。他当即高声喝道:“各位父老乡亲,这位就是新任知县孙传庭孙大人!在下是孙大人的师爷。泾阳县衙选拔胥吏衙役,现在正式开始,任何人只要觉得职位合适,均可参与竞选,孙大人择优录取!下面首先是选六房书吏!”

    他话音刚落,原来的那些书吏赶紧挤出来道:“小人等应聘!”

    朱由检微微一笑,故意问道:“你们原来也担任书吏吧?不知这六房书吏,所司何职,原来共有多少人?”

    其中一个年岁稍长的书吏自忖资格最老,业务熟稔,无人能替,便得意洋洋地道:“县衙六房,对应朝廷之六部。吏房主司人事,管理县衙文书;户房负责征收田赋,管理户籍、仓库及财政收支;礼房掌管祭祀、考试、县学,教化民众;兵房主掌募兵,兼管驿站和三班衙役;刑房掌管讼狱;工房负责屯田水利、工程修造。每房书吏要用二十余人,加在一起便是一百多人…”

    “停停停!”朱由检当即打断他,面带嘲讽地道,“谅一小小县城,能有多少公事?一房竟有二十多名书吏,这么多人挤在衙署里,恐怕连站的地方都没有吧!”

    “尤师爷有所不知,一县大小事务芜杂无比,人少了忙不过来呀!”那书吏倚老卖老地道:“而且书吏们是换班轮值的,平时在县衙的也只有一半而已。”

    “哦,原来如此!”朱由检拍手大笑道,“一个人的活两个人来干,还能换班轮值,你们的日子过得蛮舒坦的嘛!”

    他突然将脸色一变,声色俱厉地道:“你们如此悠闲,老百姓却都过的什么日子!孙大人到此,正是要革除积弊,裁汰闲人!六房里每房只选四人,薪俸为每月五两纹银,报名的来我这里登记!”

    此言一出,那些书吏们立马急红了眼,你推我搡地抢着登记,全无半点平日的斯文。

    原来胥吏虽然没有官职,在衙门中的权力却是极大。知县一般都是由经过科举考试的进士来担任,这些人虽然饱读诗书,却对钱粮刑名等具体事务一窍不通,也不屑于管,便将权力委派给这些胥吏。

    这些胥吏们无望升官,品行又差,便常常借着自己手中的权力,明目张胆地搞**。别看账面上一个月的薪水只有一二两银子,还不从财政里走,而是出自县衙的“小金库”;可实际上的灰色收入却异常惊人,超过薪水的百倍千倍都不止。

    当朱由检宣布每房只选四人,这些书吏们谁不想挤掉别人,坐稳自己的位子?因此皆争先恐后地登记,惟恐排在后面,丧失宝贵的机会。

    这些人登记完毕,正在猜测如何选拔,朱由检突然向围观的人群喊道:“还有没有想登记的?只要会写字,写得又快又好,都有资格应聘!”

    他这一问,人群又是一阵骚动,却并无几个敢出来登记的。因为一则认字的人就没几个,二则中午挨衙役打的事还记忆犹新。若上去应聘,知县的政令却出现反复,那可就鸡飞蛋打,不但挣不上薪水,还把原来那帮胥吏衙役给得罪苦了,以后难保不会遭到报复。

    朱由检连问几声,见无人答言,也有些扫兴,只得退而求其次,想先在原有的书吏之中选拔。正在此时,突然一个年轻人从人群中冲了出来,毅然地道:“我想应聘做书吏!”

    众书吏皆对此人怒目而视,朱由检却大喜道:“好,快去登记!你叫什么名字?”

    “学生王文彬!”年轻人眼含热泪道,“今天中午学生在县衙门口无故遭殴,很多乡亲都可以作证!那班头龙四欺学生是一个穷秀才,对学生百般折辱,是可忍孰不可忍!所以学生才要应聘书吏,我倒要看看当上了书吏,那龙四还敢不敢欺侮学生!”

    “你这想法不对啊!”朱由检却笑道,“有什么冤屈,只管向孙大人递状子申诉。这和你当不当书吏没有关系,难道班头欺负老百姓就可以么?不过想当书吏,得有真才实学,可不是只凭一时意气就能选上的。”

    “但凭先生考较!”王文彬自信满满地道。

    “书吏的主要工作就是文案,咱们今天就考文案!”朱由检笑道,“我这里有一本账册,凡应聘之人,谁誊抄得快,并且能找出其中的错误,谁就入选了!”

第230章 县衙初具规模() 
万里晴空、众目睽睽之下,泾阳县六房书吏的选拔考试就在县衙外的大街上开考了。每个参试者都要誊抄一本账册,谁抄得又快又好,谁便有机会成为新任聘用的第一位胥吏。

    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想作弊那是不可能了,只能来真格的,于是高下立判。原来县衙里有一百多名书吏,其中倒有一大半是滥竽充数的,更有甚者连字都不会写,只是凭借关系安插进来,平常什么活也不干,到日子便白拿薪俸。

    可一考试,这些人就原形毕露了。有些脸皮薄的,自知无望再混下去,干脆脚底抹油;而更多的人则是赶鸭子上架,硬着头皮誊抄账册。有些人连毛笔都拿不好,抄得更如同鬼画符一般,让人看了忍俊不禁。

    但这么多书吏之中,毕竟也有二三十名业务熟练的。他们自恃笔墨娴熟,又对账册的内容并不陌生,皆是下笔如飞。眼看快誊抄完毕时,那个年轻的秀才王文彬突然率先喊道:“大人,学生抄完了!”

    众书吏没想到竟被这个穷秀才给抢了先,均是又惊又怒地瞪着他。朱由检却笑吟吟地接过王文彬的抄本,大略一看,见满篇的蝇头小楷娟秀工整,没有一处涂改的痕迹,心中也暗自赞叹。

    但他却还不动声色地问道:“抄是抄得不慢。但这本账册里的错误之处,你可发现了没有?”

    王文彬微微一笑道:“禀大人,这本账册是户房的,内容是发放上个月胥吏衙役等人薪俸的记录。里面有多处涂黑,想是为了掩饰人为改动的痕迹。但改动者也实在马虎,忘了改发放总金额,如此是必然对不上账的。

    “而且改动多集中在户房的书吏,只要将改动过的数字累加,再与原来的总金额两相对比,即可知户房书吏的薪俸全都增加了,少则五两,多则数十两,却是不知何故啊。”

    “哦?”朱由检兴致勃勃地问道,“谁原来在户房,能否站出来解释一下,这是什么个情况?”

    那些户房的书吏们登时脸色惨白,却是谁也不敢吭声。其实他们利用职务的便利,每逢发放薪俸之时便私自改动账册,给自己多发银两,这在县衙里早已是公开的秘密。

    那总金额也不是忘了改,而是户房原本还要准备一份假账册,应付上级的检查。只是这次孙传庭甫一上任,便立即封存了六房全部的账册卷宗,这本原始记录还没来得及销毁。

    这些户房的书吏们还抱着侥幸心理,觉得六房的账册数以千计,孙传庭才刚来几天,根本就没时间查看。他一个知县也不可能所有的事都大包大揽,早晚还得使用书吏。等重返户房以后,再寻机会偷偷销毁账册,也就可以蒙混过关了。

    他们哪里知道,孙传庭这几天夜里均是不眠不休,先将所有的账册都粗审了一遍。这一本原始记录由于问题太明显,先被揪了出来,此时便被朱由检派上了用场。

    朱由检得意地举着账册,大声喊道:“怎么,户房的书吏都没来么?我喊三声,要是没人站出来,那就说明他们都放弃选拔了。一,二,三!”

    任凭朱由检大喊大叫,那些书吏心中有鬼,谁敢搭腔?他们均知道私改账册那可是触犯刑律的,搞不好还要掉脑袋,这可比丢饭碗严重多了。两害相权择其轻,也只好装聋作哑了。

    朱由检见无人敢应答,便满面春风地宣布:“这一轮选拔,王文彬成绩最好,聘为户房首席书吏,月薪八两!因为你找错误找得好,知县老爷再赏你二十两银子!”

    众人又是一片哗然,没想到在县衙里权势极重、号称‘六房大爷’的户房首席书吏,竟真的给了这个穷秀才王文彬。

    王文彬也是一阵狂喜。他寒窗苦读十几年,却屡试不中,也不免有些灰心。今日做了书吏,别看薪俸只有每月八两,这些银子也足可让全家人衣食无忧了。再加上二十两银子的额外赏赐,更是顶得上几个月的花销。

    他忙给孙传庭和朱由检跪下,连连磕头道:“谢知县大人!谢师爷!小生一定竭尽全力,把这个书吏做好!”

    朱由检笑着将王文彬搀起来道:“这就对了,我还怕你瞧不起书吏的工作,只想着参加科考呢!有道是‘世事洞明皆学问’,这书吏的工作可不简单,不是只读那些圣贤之书就能搞定的。以后你还要学中干,干中学哟!也不要嫌书吏不是正式官职,大丈夫处事不能只为功名。为百姓鞠躬尽瘁,才是真英雄所为!”

    王文彬听朱由检说得慷慨激昂,也不禁感动地深深一躬道:“学生谨记先生教诲!”

    朱由检心中也长出了一口气,暗想这套词可是孙传庭想出来,自己死记硬背了好几遍才勉强记住的。如果拽不了两句文,还真应付不了这些满腹经纶的读书人!

    选出了户房首席书吏,朱由检以为接下来的选拔会很顺利了。但那些胥吏和衙役们也不是省油的灯,见如此选拔对自己大为不利,互相递个眼色,便一齐退出人群,不参加选拔了。

    这下朱由检也有点着急了。他知道这些基层的办公人员虽然职位卑微,但却不可或缺;离了他们,衙门就运转不起来了。

    衙役还好说,这胥吏却是需要有一定的文化程度才能胜任。而在泾阳县城,这样的人实在太少了。这些人集体撂挑子,显然也是深知这一点,因而颇有些要挟的意味。

    但事已至此,退缩显然是不可能的,否则就一败涂地了。朱由检马上宣布:“书吏的选拔暂停,下面进行三班衙役的选拔!招募站班皂隶三十名,负责护卫县衙,协助堂审,月薪四两;捕班捕快三十名,负责捕盗捉贼,维持秩序,月薪五两;壮班民壮三十名,负责把守城门、大牢、仓库,以及其他杂务,月薪三两;班头月薪加倍!只要是有力气,觉得自己有两下子的,皆可报名!”

    话音刚落,围观的人群立即骚动起来,不少人都跃跃欲试。刚才选拔书吏,似乎和老百姓没什么关系,大伙儿还只是看个热闹;可现在招募衙役,却是实实在在的诱惑了。

    要知道过去衙门人手不足时,也会以徭役的名义临时征派百姓做衙役,忙过一阵之后再打发回家,却是一文钱也不给。现在徭役没有了,干的是和过去一样的活,却能拿到白花花的银子,谁不动心?

    终于,一个虎头虎脑的小伙子忍不住跳出来道:“我赵二想报名当捕快!我学过武艺,身手可比原来那些衙役强多了!”

    只要有一个带头的,那跟风的也就纷纷涌上。还有不少妇女奔走相告,把自己的男人或是兄弟也叫了过来。本来只招募九十名衙役,最后却有四百多人报名,简直是挤破了头。

    朱由检大喜过望,立即将这些人每四五人分为一组,共分成九十组,当场举行分组比试。谁能打赢其他人,谁就算是当选了。

    这些小伙子全是奔着银子来的,谁肯谦让?当即各自使出浑身解数,县衙外的大街上顿时打成一团。

    俗话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这手底下的功夫是来不得半点虚假的,不多时,包括赵二在内的九十名小伙子就脱颖而出。

    朱由检见赵二的功夫确实不错,就任命他为捕班班头。另外两个精壮的小伙子冯武和庞建,则分别担任站班和壮班的班头。

    在这之后,又招聘了伙夫、仵作等专业技术人员,孙传庭的县衙终于初具规模了。

    此时不觉已是夕阳西垂,朱由检腹中咕咕作响,才想起自己忙了一天,还没顾得上吃饭。他忙吩咐伙夫立即开伙,让县衙的全体人员一起饱餐一顿。因为闹春荒,很多人这些天都没吃饱过,此时均是精神大振,摩拳擦掌,想要好好地大干一番。

    孙传庭却将朱由检叫到一旁悄声道:“殿下,咱们定的月薪是不是有些高了?传庭之前也了解过,即使是大县,普通衙役一年也只有六两银子,小县穷县就更少了。您定的月薪却最少也有三两,这对县衙是个大负担呀!”

    “钱的问题你不用襙心,不够了由我支付!”朱由检笑道,“你也不想想,一年六两银子,每个月才半两;现在的米价是一石四两,一石是一百二十斤,一家子一个月差不多就得吃这些粮食。半两银子,连二十斤米都买不了,这不是迫着衙役去敲老百姓的竹杠么?因此我宁愿月薪给高一些,只要当上衙役,保他衣食无忧;但若再有压榨百姓之事,也绝不姑息!”

    孙传庭恍然大悟,交口赞道:“殿下思虑深远,臣万不能及!”

    朱由检嘿嘿一笑,心想自己只不过是把现代的“********”给搬了过来而已。其实他也不相信高薪就能养廉,但衙役们的薪水实在低得不可思议,他只是稍加纠正罢了。

    晚饭过后,众衙役刚要告辞,朱由检却大声道:“各位,今晚谁要是留下来加班,一律给夜班费二百文!”

    林佑坤诧异地道:“殿下,您也该休息啦!”

    “顾不上啦!”朱由检微笑道,“今夜要做的事还很多呢!”

第231章 隔墙有耳() 
春风送暖,月色朦胧。在泾阳县丞刘玉明的宅邸内,十几名私蓄的歌女正在这迷人的夜色中翩翩起舞,并且用宛转的歌喉唱着:“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而一边饮宴,一边观赏歌女表演的,正是县丞刘玉明、主簿于世杰、典史陈磊,以及吏房首席书吏李鸿文、曾经的捕快班头、如今已是鼻青脸肿的龙四等人。

    若换在平时,见了这些秀色可餐的歌女,这些色中饿鬼早就垂涎欲滴、左搂右抱了。可今天气氛却大为不同,几人只是一杯接一杯地喝闷酒,谁也懒得抬眼皮看一眼。

    一曲唱毕,刘玉明重重地一墩酒杯,作色道:“唱什么不好,偏要唱这阙《天仙子》,真是丧气!还不快滚下去!”

    众歌女吓得花容失色,不知道老爷今天为何莫名其妙地大发脾气,赶忙小心翼翼地退了下去。其实这阙张先的《天仙子》,平素是刘玉明最喜欢听的,今天却触碰了他的心事,故此他才对无辜的歌女乱发脾气。

    于世杰忙劝道:“刘大人,您这又是何必呢。比孙传庭难伺候的知县,咱们又不是没碰到过,最后不都鼓捣走了么。现在他新官上任,正在兴头上,咱们便让他三分,以后再从长计议…”

    “这次不一样!”刘玉明恨恨地道,“于大人,以前不管谁来当知县,顶多就是贪些蛮横些,却没有一个不让人活的!这个孙传庭可倒好,上来就免除徭役,还将县衙的老人全都开除,招进去一大堆泥腿子,他这不是将你我的财路全断了么!”

    “刘大人说的是!”陈磊也附和道,“这个孙传庭简直是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咱们过去那些招数,在他身上全不好使!昨天我派一个衙役去给他送银子,结果他竟将那衙役给关起来了,还一个劲地追问银子的来路!幸亏那个衙役会办事,一个字也没说,到后半夜又给我放跑了。”

    “不光是孙传庭,更可恨的是他那个尤师爷!”李鸿文也阴沉着脸道,“依小人观察,那孙传庭前几日也没什么主意,怎么今日突然左一招右一招,弄得我们极为狼狈?肯定都是那个新来的尤师爷出的馊主意!”

    “对,姐夫,绝不能轻饶了那小子!”龙四深受“尤师爷”之害,此时更是一蹦三尺高,捂着腮帮子大喊大叫。

    “龙四,跟你说了多少回了,当着几位大人的面,又是谈公事,你怎么又放肆?”刘玉明不满地瞪了龙四一眼。自从刘玉明娶了龙四的姐姐做五姨太,这龙四逢人便说县丞大人是他姐夫,经常打着县丞的旗号为非作歹,刘玉明对这个小舅子也是极为头疼。

    “是,大人!”龙四点头哈腰地道,“但是小人这口气实在是咽不下去!当着那么多人的面,那臭小子一掌就把桌子打飞,还故意打到小人的脸上,这是想要小人的命啊!”

    “你拉倒吧!”刘玉明讥讽道,“他要是想要你的命,直接给你一掌不行?早把你拍死了!”

    陈磊却道:“刘大人,龙四说得有道理。长此以往,咱们来钱的道子全断了,这不就等于要咱们的命了么!”

    刘玉明沉吟半晌,阴着脸道:“依各位之见,我们该怎么对付孙传庭?”

    “今天大伙儿做得就很好。”于世杰拈须微笑道,“他不是要招书吏、衙役么?咱们就让他随便招。过几天他就会知道,没了咱们的相助,他那一堆虾兵蟹将根本就不堪一击,他在泾阳县是寸步难行!”

    “于大人言之有理!”刘玉明一字一句地道:“从明天开始,咱们几个也不要去县衙了,只推有病,让孙传庭一个人耍去。用不了多久,他河工修不好,田赋收不上来,一大堆糊涂官司审不清,不用咱们动手,知府大人就饶不了他!”

    “刘大人您高坐府中就可以了。”陈磊恶狠狠地道,“弟兄们左右无事,我看不如去敲打敲打那帮应聘的泥腿子!”

    “陈典史跟小人想到一块儿去了!”龙四目露凶光,布满麻子坑的脏脸在月光的映衬下,恰如恐怖电影《猛鬼街》中的鬼王弗莱迪。

    他咬牙切齿地道:“那些死泥腿子真是吃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