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征天下-第1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死手,若不是秦王卫维持着秩序,非闹出人命不可。

    但朱由检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他深知打仗可不是儿戏,在战场上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来不得半点虚假!如果连这种选拔也不敢玩真的,那也就不用当兵了,当了也是送死的料。

    第一轮选拔过后,只剩下一千五百人了,皆是些身体健壮、孔武有力的小伙子。朱由检马上开始了第二轮选拔,这一轮却十分简单,就是在烈日下暴晒,一动也不准动。谁要是先动,立即淘汰。

    这一轮的考验,是为了检验应征者的纪律性和忍耐力。朱由检也知道,一支有战斗力的部队,必然是一支纪律严明的部队。若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就算单兵的战斗力再强,那也是一群由兵痞组成的乌合之众。

    果然,测试进行了没多久,就有些没耐性的人开始口出怨言。而朱由检也毫不客气,立即将这些人撵了出去。

    此时正值四月末五月初,正午的骄阳已经热力十足。又过了一会儿,所有应征者都大汗淋漓,有些人便忍不住抬手擦汗。

    “把那些擦汗的赶出去!”朱由检面无表情地道。

    “我不就是擦擦汗么,怎么啦!擦汗碍着打仗什么事了?”一个小伙子忿忿不平地大声嚷道。

    朱由检冷笑一声道:“你觉得擦擦汗没什么?如果你和敌人都端着鸟铳互相瞄准,而此刻你擦了擦汗,那敌人一定会趁你分神,一枪把你的脑袋崩烂!又如果你和战友们埋伏在敌阵之前,你忍不住擦了擦汗,那所有的战友都会,所有的人都会因为你这一个小动作而送命!到了那个时候,你还会觉得擦汗是无所谓的事么?”

    “我…我保证不擦了,再给我一次机会吧!”那个小伙子满面羞愧地叫道。

    “在战场之上,敌人可不会给你第二次机会!”朱由检威严地道,“回家去吧,下次招团勇的时候再来!希望你不要犯相同的错误!”

    这轮选拔足足进行了一个时辰,能坚持下来的已不足千人。

    可第三轮选拔的内容,就更让人大吃一惊,竟然是写字!谁要是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立即淘汰!

    这下,泾阳商帮的工人可就沾了大光了。因为一直在上夜校,人人都会写几十个字,这轮选拔简直是没有任何难度。而有些文盲就只能无奈地离场。

    三轮选拔,最后只剩五百人。朱由检望着这五百名新团勇,胸中顿时涌起一股豪情,暗想道:别看现在只有五百人,这却是自己开始征服天下的第一步!

第252章 重整旗鼓() 
尽管遭受了史无前例的大地震,清晨时分,一轮红日仍然准时地喷薄而出。就在这一瞬间,沉睡了一夜的秦川大地即被染成了金色,仿佛一个饱受病痛折磨而终于痊愈的少年,开始缓缓地复苏了。

    而在渭河平原上的小村秦王庄,则又是另外一番景象。天还刚刚麻麻亮,村外即人声鼎沸,各种在这个时代很难听到的声音交织在一起,奏响了一支特殊的晨曲。

    “小嘛小儿郎上学堂,不怕太阳晒,不怕那风雨狂…”这是秦王庄的小学生们在秋琳娜的钢琴伴奏下,正一边出早,一边唱起欢快的歌曲;“快点!你个小崽子,笨手笨脚的,码整齐点啊!”这是砖厂厂长老吕头正在一边训斥他的儿子,一边亲自推着独轮车,往窑里运送砖坯;“一,二,嗨!一,二,嗨!”这是郝大明率领着数十名工人,正在争分夺秒地抢修一号和二号工程,也就是秦王庄通往外界的两条道路,此时他们正挥汗如雨地用木桩夯实路基;“黄连,亦名王连、支连,苦、寒、无毒。主治心经实热,用黄连七一,加水一碗半,煎成一碗,饭后温服,小儿减量…”这是侧妃包玉怜正带着她新收的十几名徒弟,集体朗诵《本草纲目》;“五车粮食、三车煤运到!快点卸车,俺们晌午之前还想再拉两趟呢!”这是泾阳商帮的伙计正在往庄内运送物资;“一共三十口大灶,分五次下锅,每次一升米!大家都把煤火烧得旺些,早饭的时间就快到了!”这是四姐妹正穿梭在已经改名为“食堂”的粥厂中,催促几十名妇女一齐煮饭;“齐步,走!一二一,一二一,立定!”这是新任团练解胜正派头十足地吆喝着,带领手下的五百名团勇进行队列训练;…

    总而言之,秦王庄的男女老幼都在有条不紊地忙碌着,全村上下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而策划和安排了这一切的秦王朱由检,此刻却正呆坐在村口的人工大池塘边。他打着赤脚,一边用两片脚丫子漫无目的地拍打着略带浑浊的泾河水,一边定定地出神,也不知在想些什么。就连陕西商帮的少帮主、黄海商帮的股东李自诚走到跟前,他竟也没有发觉。

    “王爷,您找小人?”李自诚不敢惊动朱由检,小心翼翼地问道。

    “哦,是李公子来了啊!”朱由检这才一骨碌起身,笑嘻嘻地道,“刚才想一些事情走神了,实在不好意思啊!李公子,你看我新招募的这些团勇怎么样?”

    “精神头是挺足的。”李自诚嗫嚅着道,“不过小人不太明白,别的村襙练团勇,皆是教习武艺,使枪弄棒,怎么王爷却总让他们来回走步呢?”

    “这叫队列练习!”朱由检笑道,“你可不要小看了这种练习,这对培养军人的优良作风、严格的组织纪律性和增强军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都有很大的好处。”

    “可这些人只是团勇,不是官兵啊!”李自诚还是疑惑地道,“只要能应付小股的土匪,也就行了罢?”

    “没错,他们不是官兵,可我要求他们比官兵还要能打!”朱由检坚定地道,“而且他们的对手也不是一般的土匪,而是大批的流贼,甚至是蒙古人、女真人和东洋人!现在不严格训练,将来上了战场怎么得了?”

    李自诚吓得吐了吐舌头,心中却还有些不以为然,便笑道:“可是王爷,光是走队列,也不能战胜敌人,还是要练些武艺和阵法的吧!”

    “那不叫阵法,叫战术。”朱由检嗤道,“至于你说的武艺,我这支民团是不练武功的,练的是单兵战斗技能和整体作战能力。就算你是武林高手,在千军万马之中,能有你闪展腾挪的空间么?”

    见李自诚还是不明白,朱由检长叹一声道:“你以为我不想练战斗技能?可现在人虽然是有了,装备却是要啥没啥,你让我怎么练?所以只好先练队列和体能了。而且本王到底不是武将,这战斗技能怎么练我也不甚了了。”

    说到这里,他不禁想起了英姿飒爽的戚美凤,暗道若能有她在此相助,这支部队必能快速成形。虽然仍算不上现代意义上的军队,至少对付流贼是绰绰有余了。由戚美凤他又不觉联想到音讯皆无的李崇瑶,登时心头一黯,沉思不语。

    “那…王爷,小人能做些什么呢?”李自诚赔笑道。

    “哦!”朱由检这才回过神来道,“差点把正事给忘了。李公子您的作用可太重要了,民团所用军需,以后本王都要独自生产。但眼下条件不具备,还是得以采购为主。这里有一份采购清单,你先过过目。银子嘛,就从我在黄海商帮的利润分成中出。但本王不方便亲自出面,还得有劳李公子。”

    李自诚接过清单一看,登时大吃一惊道:“战马五百匹、鸟铳一千支、长枪五百杆、短刀五百口、强弓五百张、铁箭一万支、弹药五百箱、帐篷一百顶、佛郎机炮五十门?这…这些全是军品,虽是由匠户制造,却只能供给朝廷,小人一介平民,却难买到!”

    “若事情简单,也就不劳烦李公子了。”朱由检却奸笑道,“朝廷有规矩不假,可那些规矩还有人遵守么?各县也都有民团,他们的兵器又从何而来?想想办法,总能搞到手的!实在不行,直接去联系官军,看看哪些将领肯出手一些,咱们不怕花银子!”

    “即使能买到,置齐这些物资也需耗费数十万两银子!”李自诚犹豫地道,“黄海商帮最近虽经营得不错,可也没有这么大的流水…”

    “谁说让你一下置办齐了。”朱由检笑道,“先捡着那些便宜的、容易搞到手的买回来,团勇们就可以训练了。这件事却是要快,哪怕只有一口刀,一杆枪,明天你也得给本王送来!”

    “是!”李自诚赶忙答道,“可是有些物资,就是花银子也未必能搞得到,比如马匹…”

    “是啊,因为咱们黄海商帮不和蒙古人做生意,这马匹是不太好弄。”朱由检沉吟道,“除了蒙古,还有哪里产马?”

    “回王爷,乌斯藏产藏马,天山北麓的亦力把里产大宛马。”李自诚答道,“不过这两处离中原路途遥远,马匹又不像其他货物,必须沿途吃草,贩运起来颇为麻烦。因此西安虽也有来自这两地的行商,却没有贩马的。”

    “现在没有没关系,咱们出大价钱买就是了!”朱由检兴奋地道,“你认不认识这两地的商人?”

    李自诚笑道:“自从黄海商帮在西安大举收购藏地特产,已有几家藏商找上门来,想要求见大东家呢!至于亦力把里,本是察合台汗国的后裔。自从察合台汗国灭亡,西域一分为二,北为亦力把里,东为吐鲁番。

    “吐鲁番与朝廷敌对,曾多次攻破官军的卫所,现在朝廷已退守嘉峪关。亦力把里虽与我朝通好,却苦于道路被吐鲁番阻断,因此商队很难顺利抵达。现在西安城中只有一支亦力把里人的商队,据说明日就要启程西返了。”

    “先把他们留住!”朱由检忙道,“明天我要亲自会会这两方的商人,看看有没有合作的空间。要想挣大钱,还得做国际贸易!”

    “那太好了!”李自诚忙笑道,“正好今晚骊山郡主要在城中最大的饭馆‘天外天’举行劝捐,西安各大商帮皆在受邀之列。小人还想请王爷前往,代表黄海商帮坐镇呢!”

    “哦?”朱由检诧异地道,“郡主要劝捐?”

    李自诚点了点头道:“此次地震,陕西百姓伤亡惨重,流离失所者甚多,可朝廷却迟迟不肯赈灾。郡主宅心仁厚,便发起劝捐,希望西安各商帮和富户能慷慨解囊,解百姓燃眉之急。”

    “那我更得去了!”朱由检感动地道,“这存棋也真是的,这么大的事也不和我商量一下,就自己张罗起来了。她一个女孩子,又是那样的身份,筹划此事得费多大的精力!”

    “既如此,小人赶快准备车仗!”李自诚忙道。

    “不必了。正好上次剿灭豹子沟的土匪,把本王的枣红马和郡主的碧云霞都给救了出来。”朱由检兴奋地道,“我就骑马去西安,正好把碧云霞还给存棋。”

    “那我去通知林指挥使?”李自诚道。

    “也不必了!”朱由检道,“林指挥使另有公干,现在不在秦王庄。我这次便带上几个民团的人,让他们先当一次保镖锻炼锻炼!你先在这里等一下,我去去就来!”

    说着朱由检便返回府中。其实这王府现在也不过是一排临时搭建的地震棚,王妃蕊儿正在这里核对账目,拨付银两,忙得不可开交。

    朱由检对蕊儿讲清事由后,蕊儿似笑非笑地道:“王爷,城中繁花似锦,可不要迷了眼睛哦!”

    这句话语带双关,把朱由检给弄了个大红脸。他忙谄笑道:“蕊儿放心,路旁的野花,为夫坚决不采!”

    “野花怎能入得王爷的眼?”蕊儿促狭地笑道,“只怕是那国色天香的花儿硬要往王爷的头上落,您躲也躲不开呢!”

第253章 天外天() 
一道厚厚的城墙,将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区分开来。城墙外是干裂的大地和萧瑟的乡村,此时皆隐没在无边的黑暗之中;而城墙内,则是繁花似锦,灯红酒绿,一派纸迷金醉的都市风情。

    华灯初上,顺着熙熙攘攘的人流徜徉在西安的街头,朱由检不禁产生了一种错觉:这里并非是贫瘠落后、民变频生的陕西,而是像极了繁华的京师。

    见朱由检看得入神,李自诚笑着为他解说道:“西安古称长安,自周文王率部众由岐山迁至此处,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此地北临渭河,南依秦岭,八百里秦川,形胜冠绝天下,自古王气森然。以周为始,先后又有秦、西汉、新莽、赤眉、更始、东汉献帝、西晋愍帝、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齐黄巢在此建都,凡十六朝,上下千余年。

    “尤其是唐代极盛时,长安分为宫、城、郭三层,人口超过百万,方圆不下百里,远胜今日。可惜之后日渐衰落,还曾被后梁朱温拆毁。如今虽也歌舞升平,到底不复昔日规模了!”

    朱由检听罢沉吟不语,暗想这西安地处内陆,在古代农耕文明占统治地位之时,自然是占尽地利。可现在已经是十七世纪,西方的地理大发现已经基本结束,整个世界已经连在一起。

    在这个属于海洋的时代,西安的衰落当然不可避免。其实整个大明帝国又何尝不是正在从辉煌跌入谷底,这西安也只不过是其中一个缩影而已。

    尽管如此,城中的豪商富户却是浑然不觉。刚刚入夜,繁华的棋盘大街就更加热闹起来,尤其是各家酒楼和妓馆,更是门庭若市,车水马龙。

    朱由检此行的目的地天外天,即是棋盘大街上最大的酒楼。

    远远望去,这座四层建筑鹤立鸡群,灯火通明。噪杂的碰杯声、劝酒声、歌姬的琴声歌声与客人肆无忌惮的大笑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一股强大的声浪,一波又一波地辐射出去,直达高高的夜空。

    进得楼来,就更是一番热烈的景象。所有客位均是爆满,座上杯觥交错,几十名跑堂的伙计在各桌中间穿梭如飞,不时地高唱菜名:“清蒸鲥鱼、红烧海参、烤鹿肉、燕窝人参汤各一品嘞…”

    朱由检手下的解胜等几名团勇,此前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哪见过这种场面。一时间几人顿觉如至仙境,到处皆是美不胜收,看得连眼睛都直了。

    朱由检却将眉头微微一皱,低声嘀咕了一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些用来大吃二喝的银子,哪怕十成里能拿出一成,百姓的日子都会好过很多!”

    李自诚却苦笑着悄声道:“别说一成,就是一两银子,人家也未必肯痛快拿出来呢!王爷,此刻郡主还未到场,咱们黄海商帮已经预订了四楼的雅间,去休息片刻如何?”

    朱由检点了点头,几人便由小二引着,直奔四楼而来。

    刚上到四楼,迎面即撞上来一人,看年纪也不过十七八岁,举止甚为轻浮,两只眼也挂着黑黑的眼圈,想是酒色过度所致。他急匆匆地对李自诚道:“二哥,你怎么才来,老爷子都等急了!还不快去翠玉轩!”

    李自诚忙对朱由检道:“尤公子,这是小人的胞弟李自诫。自诫,这位就是黄海商帮的帮主尤俭尤公子,还不见礼!”

    李自诫却并未正眼打量朱由检,只是从鼻孔中哼了一声,不冷不热地道:“我还要去与晋中商帮、榆林商帮的人打个招呼,你自去见老爷子吧!”

    李自诫远去以后,李自诚尴尬地笑道:“胞弟是家父的幼子,自小被宠坏了。家父也极想见王爷一面,不知王爷意下如何?”

    朱由检忙道:“自是要拜谒尊翁,只不要泄露身份即可。”

    于是二人便先来到一间名为“翠玉轩”的雅间,这里却是陕西商帮的包厢。朱由检迈步进屋,见坐在主座上的是一位六十多岁的老叟,须发皆白,神情肃穆,不苟言笑。

    见李自诚进来,老叟登时作色道:“自诚,这些****在忙些什么,帮里的事务都耽误了多少!别以为你年龄长自诫几岁,便可以为所欲为了。你们兄弟二人都是庶出,谁来继承陕西商帮,为父还没想好呢!”

    李自诚忙赔笑道:“父亲大人,我来为你介绍。这位便是黄海商帮的帮主尤俭尤公子;尤公子,这是家父。”

    老叟这才略带傲慢地转向朱由检,口中却是极为客气:“原来是尤公子,失敬失敬!果然是自古英雄出少年,老朽李鹤年这厢有礼了!”

    朱由检忙躬身回礼,几人寒暄几句,李鹤年便强邀他入席。说了没两句,他便将手下挥退,盯着朱由检的眼睛道:“老朽年事已高,陕西商帮的事情,本已托付给自诚打理。可听说他最近又与尤公子合伙成立了黄海商帮,老朽深恐犬子力有不逮,耽误尤公子的生意啊!”

    朱由检自然听出了李鹤年的弦外之音,微微一笑道:“李帮主过谦了,公子是商界奇才,对尤某帮主极大。当然李公子始终是陕西商帮的人,我们只不过是合作的关系。咱们在商言商,黄海商帮自成立至今,古玩店和藏区特产都经营得有声有色,李公子也拿了不少分成,对陕西商帮应该是有益无害啊。”

    “那是自然。”李鹤年忙堆笑道,“尤公子目光敏锐,一语中的,如此老朽就没什么好担心的了。但黄海商帮乃后起之秀,有句话叫‘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现在西安的各大商帮都对犬子颇有怨言,还以为是老朽唆使的…”

    “这倒是我的疏忽了。”朱由检笑道,“一会儿见到各商帮的帮主,尤某自会解说,以后就没人误会陕西商帮了。”

    李鹤年见朱由检谈笑自若,似乎没把那几大商帮放在心上,不由得心生不满,却是不露声色地道:“尤公子来西安不久,可能还不太了解那几家商帮的实力。这几家若是联起手来,恐怕我们陕西商帮这样的百年老帮也顶不住。尤公子还是不要把关系弄得太僵了,否则大家面上都不好看。”

    “好像我也没做什么吧!”朱由检还是不以为然地笑道。

    “尤公子不必明知故问。”李鹤年沉声道,“老朽不妨明言,如今各大商帮都在抬米价,可黄海商帮却是反其道而行之,一方面大量收购,一方面却又施舍给老百姓。

    “你这里施舍得多了,他们的米却卖给谁去?因此晋中商帮、榆林商帮和虎啸商帮已经私下订立盟约,想要把黄海商帮拼垮呢!若不是看在老朽的几分薄面上,只怕这几家已经要大打出手了!”

    “原来是这件事。”朱由检也收敛笑容,认真地道,“商人逐利天经地义,但若趁大灾之时哄抬米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