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征天下-第3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即当世亦有洪承畴、袁崇焕、孙传庭等文武全才之臣。希望你们以他们为榜样,甚至超过他们,名垂青史!”

    众进士被朱由检一番话说得心潮澎湃,再也没有芥蒂了,认真地跟着解胜练起武来。这里面确实有好多人手无缚鸡之力,动作滑稽可笑,但朱由检并没有笑,他心想过去自己不也是这副德性么?只要端正态度,假以时日,文恬武嬉的气象必能有所改观!

    中间休息时,朱由检将发言的那名进士唤过来问道:“刚才你说得不错,你叫什么名字?”

    那进士忙答道:“微臣陈天工,宁波人氏,此次恩科位列三甲第一千零三十七名。”

    “原来你就是陈天工。”朱由检笑道,“你的试卷朕看过,你对四川和流贼的分析很有见地嘛。对了,若是让你选择,你想做个什么官?”

    “臣听说陛下派定南将军李定国和平南将军李来亨各领轻骑五千,分兵进剿四川和贵州叛乱。”陈天工没有直接回答朱由检的问题,却忧心忡忡地道,“二将之勇自不必言,否则圣上也不会派他们劳师远征。成基命奉诏监军,但川南贵西之地全为崇山峻岭,二将追击叛军兵贵神速,因此成大人恐怕也无军可监。”

    朱由检倒没想到自己糊弄成基命的把戏被这个陈天工轻易看穿了,更是对他高看一眼,笑着问道:“朕看你似乎有些担心?”

    “正是。”陈天工认真地分析道,“二将攻克重庆不难,之后必会一路向南直捣永宁、水西,另一路向西去救成都。可是如此一来,重庆又空虚了。臣总觉得洪总督与流贼在湖北对峙的时间太久,流贼无粮之下,必然向四处流窜。若其溯江而上,抢占重庆,则不但二将没有归路,四川亦将大乱矣!”

    朱由检听罢沉默半晌,突然笑问:“你还没回答朕的问题呢!”

    陈天工忙肃容道:“臣虽不才,愿前往二将军军中赞画!”

    “唔…”朱由检想了一想便道,“解胜,你继续上课。陈天工,随朕回养心殿!”

    还真让陈天工猜中了,别看朱由检最近又是建医院,又是筑城,又是开恩科、选内阁,可一直惦记着李定国和李来亨。也不怪他牵肠挂肚,实在是四川和贵州太远,二将兵力又不多,这一仗朱由检赢得起输不起!

    几乎每隔三天,朱由检都会接到二将的飞鸽传书。从书信中了解到,这一万轻骑兵行军的速度是没得说,一天就是将近五百里,仅用了六天时间就赶到了湖北夷陵,而成基命这个时候才刚到保定。

    但因为是轻装前进,二将并没带多少粮草,全靠各地官府支应。可除了在大名府得到知府卢象升的大力支持以外,其他地方都以种种理由搪塞,能不给就不给,能少给就少给。尤其是到了襄阳,军粮已尽,洪承畴却以正筹划对流贼发动攻击为由,给二将来了个闭门不见,二将硬是一粒军粮都没要到。

    二将虽然生气,但考虑到兵贵神速,也没和洪承畴过多纠缠,饿着肚子跑到了夷陵。幸亏夷陵离襄阳不算太远,一天就到了,否则仗还没打,这支远征军就要出大麻烦了。

    但是到了夷陵之后,行军速度一下子慢了下来。一方面是因为入蜀的道路实在难行,另一方面,还是粮草难以为继。夷陵归荆州府管辖,荆州各府县均以“去岁大旱,仓中无粮”为由拒不支应军粮,导致三天以后,一万轻骑还困在夷陵。

    朱由检正在为大军的粮草发愁,陈天工又提出流贼的问题,让他耸然惊醒。是啊,如今数股流贼合兵一处,不下数十万人盘踞在湖北西北部的山中,离川东可是太近了。李定国和李来亨可以入蜀,他们自然也能入蜀;再想到洪承畴似乎有意纵敌以保存实力,历史上张献忠入川后大开杀戒,朱由检顿觉不寒而栗,都有些不敢再往下想了。

    他将陈天工带回养心殿,也正是想讨论这个让他寝食难安的问题。

    陈天工听了朱由检的介绍,蹙眉沉思片刻,突然道:“陛下,臣倒有一策,可以解决军粮问题。但恐违反朝廷法度,不敢出口。”

    朱由检赶紧道:“朕赦你无罪,但讲无妨!”

    “夷陵不是归荆州管辖么?”陈天工小心翼翼地道,“荆王世居荆州,家产丰厚。如能让荆王****,这点粮草就不成问题了。”

    对呀!朱由检眼前一亮,他之前只想着让二将向沿途官府要粮,可没想到还有这些藩王呢!官府也许真的没粮,但这些藩王却绝对不会没有!

    不过,李定国和李来亨只是武将,年纪又轻,素无威望,让他们直接去找藩王要粮,恐怕会碰个一鼻子灰。朱由检的目光突然落在陈天工身上,急切地道:“你不是想去军中赞画么?朕给你一道圣旨,让你去助二将向藩王借军粮,怎么样?不过朕丑话说在前头,那些藩王可不好惹,即使有朕的圣旨,他们也未必肯乖乖交粮reads;。你能不能对付得了他们?”

    陈天工当即跪倒慨然道:“微臣万死不辞!臣若不能解决军粮,甘受斧钺!”

    “好!”朱由检兴奋地站起身道,“朕任命你为正六品兵部车驾司主事,给你一道密旨。你也不用再培训了,立即启程赶赴夷陵军中,协助二将解决军粮问题,务要尽快收复重庆。朕等着你的好消息!”

第874章 军粮困局() 
七天之后,长江东岸。 ( 广告)夷陵城外的远征军大营外,骑兵们一边小声咒骂着,一边忍着饥饿,牵出战马来在江边寻觅草料。对于骑兵来说,战马就是他们的生命,人可以挨饿,马可千万不能掉膘了。

    大营之内,定南将军李定国和平南将军李来亨也满怀心事,在营中漫无目的地踱步。李定国长久地盯着从东北方浩浩汤汤而来的长江水,一向足智多谋的他,如今也显得颇为无奈;李来亨却是急得满面通红,来回走了几趟,还是忍不住立定急吼吼地道:“定国哥,这样下去不行呀!圣上让我们速战速决,我们赶到夷陵来也算够快,可就因为没有军粮,大军已经陷在这里整整七天,把路上赶出来的时间又全搭进去了!这些天附近几个县我都去过了,都说没粮,催得紧了才给上几十石,只能勉强够将士们一天的口粮!我们两个可是在圣上面前吹过牛的,若再不进兵,成都陷落,别说圣上降罪,我自己就得抹脖子!”

    “我何尝不想火速进兵!”李定国微微叹了口气道,“可是从夷陵再往西走,就进入峡江道,群山叠嶂,人迹罕至,筹措粮草就更困难。如果不备足七到十天的粮草就强行进兵,恐怕不出三天就会全军崩溃,你我如何向圣上交待!”

    “我贼他妈!”李来亨突然忿忿地骂道,“咱们兄弟自从执掌秦兵,先从陕西转战河套,再千里奔袭京师,小弟还去了趟辽东,到哪里打仗也是痛痛快快,何时受过这种鸟气!那些府县的狗官,一个个吃得脑满肠肥,肚子比十月怀胎的婆娘还大,你说他能没粮?鬼才相信!要他们是女真人或者蒙古人,我早抢他娘的了!”

    “可他们也是圣上治下的官员,我们不能造次!”李定国郁闷地道,“圣上的旨意也让他们看了,他们硬说无粮,我们总不能纵兵抢掠吧,那不成了流贼了?圣上知道,绝不会轻饶我们的!”

    “那你说怎么办?”李来亨气呼呼地道,“要不咱们打听打听这附近有没有土匪山寨,剿他几个,不就有粮草了?”

    “来不及的。'更新快,网站页面清爽,广告少,,最喜欢这种网站了,一定要好评'”李定国摇头道,“咱们在这里人生地不熟,从侦察到攻击,最起码要耽误四五天的时间。我们的兵力本来就不多,可不能喧宾夺主…”

    “那就这么干等着,也等不出粮草来啊!”李来亨气得一屁股坐在地上。

    李定国也苦笑道:“这里的情况已经给圣上飞鸽传书,看来也只有等圣上再做安排了。没想到你我第一次单独行动,就给圣上丢了脸…”

    二人正在发愁,忽有警卫连战士进来禀报:“营外有个书生求见,看样子挺着急的。”

    “什么书生?没看我正烦着么,撵走撵走!”李来亨不耐烦地道。

    李定国却摆手道:“这几天当地官员躲我们就像避瘟神一样,哪有主动来访的?此人前来,必有说法。让他进来。”

    那战士却捂嘴笑道:“二位团长,要是见他的话,你们得去营门口。”

    “什么什么?”李来亨更是气不打一处来,“好大的架子,还得我们去接他?他还真以为自己是根大葱了!老子偏不尿他这一壶!”

    “不是,团长你误会了。”战士忙道,“他不是架子大,而是屁股磨烂了,一步也走不得。据他自己说,是从京师赶来的。”

    李定国和李来亨同时一惊,忙快步来到营门处,果然见一名书生俯卧于营门之前,旁边一匹马孤零零地立着,马鞍子上尽是殷红的血迹。

    “二位可是定南将军、平南将军?”那书生见有人来,勉强撑起上半身,刚想起身拱手为礼,却被一阵剧烈的疼痛再次折磨得龇牙咧嘴,竟是站不起来。

    李定国忙上前问道:“我就是李定国,他是李来亨。阁下是何人?身上有伤么?”

    那书生立即大喜道:“果然是二位将军,请恕学生无法见礼了!学生是新科进士、兵部车驾司主事陈天工,不怕二位笑话,学生过去从来没骑过这么长时间的马,此次赶路又急,走到南阳,两股就都磨破了。学生有圣谕在身,可否至中军帐中叙话?”

    听说是皇帝派来的人,二将自是大喜,忙命警卫连战士将陈天工抬入营中,又找来军医为他敷上金创药。此时二人才有时间仔细端详,但见陈天工身材矮小精瘦,面容黝黑,虽然两腿鲜血淋漓,眼神中却透出坚定和睿智,不禁肃然起敬,一齐抱拳拱手道:“敢问陈大人,圣上有何谕旨?”

    陈天工忍痛笑道:“这谕旨不是给二位将军下的。圣上已经知道军中缺粮,特命学生星夜赶来军中赞画,并解决粮草问题。”

    这“赞画”就是参谋的意思,和监军是两码事。李来亨素喜开玩笑,见陈天工并不端文臣架子,又是来辅助他们二人的,便做个鬼脸道:“可是陈大人单枪匹马过来,似乎也没带着粮草啊!难道陈大人会变戏法,能变出粮草来不成?”

    陈天工也莞尔一笑道:“戏法学生当然不会变。不过学生倒有一策,二位将军只要大力配合,就能筹得大批粮食。”

    接着他就把向荆王借粮的主意告诉二将。李来亨一听便喜出望外道:“陈大人高啊!我们光盯着官府了,倒把这个财神爷给忘了。荆州离此一百多里,我的轻骑兵半天就可打个来回。军粮到手,我们立刻起兵去重庆!”

    李定国却蹙眉道:“荆王可是皇室,我们只是臣子,去找人家,人家能理么?就算陈大人有圣谕在身,若荆王也像地方官员一样推说无粮,我们一点办法也没有。”

    陈天工却压低声音微笑道:“二位将军放心,包在学生身上reads;。荆王若不肯借粮,只好如此如此。”

    听罢陈天工这番话,李定国嘴角露出笑意,李来亨却是拍手大笑道:“读书人就是厉害,陈大人这脑子,我拍马也赶不上!”

第875章 一毛不拔() 
当天下午,李来亨与陈天工率领数十名轻骑兵,风尘仆仆地赶到荆州城。

    李来亨是陕西人,见惯了黄土高原的风沙漫天。这一路走来,却是河湖密布,山青水秀,更兼春风和煦,常见赤脚薄衫的村姑撑着小船,从随处可见的芦苇荡中一闪而过,正是一派醉人的江南风光。

    见李来亨看得眼睛都不够使了,陈天工虽然屁股受伤,只能趴在马背上,仍指着越来越近的荆州城微笑赞道:“荆州位于湖北腹地。长江与汉江汇聚湖北,沃野千里,河港交错,是着名的鱼米之乡。荆州东北有洪湖,波光万顷,到夏季更是满湖碧莲。泛舟于莲叶之间,清风徐来,绿云自动,或停舟垂钓,或于疏处看村姑采摘莲藕,那是何等美景。宋人姜夔有词云:高柳垂阴,老鱼吹浪,留我花间住。田田多少,几回沙际归路。若不是有圣命在身,学生还真想在此流连几日呢。”

    李来亨却挠头傻笑道:“陈大人是读书人,才有这番才情。我却是个大老粗,只知道这地方物产丰富。前几天我派人来过荆州,荆州府却硬说无粮!就算他真的没有,荆王坐镇一方,要是也说无粮****,恐怕就说不过去了吧。”

    陈天工也点头道:“李将军说得不错。荆州旧称江陵,战国七雄之一的楚国就建都于此,自古以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就是因为这里物产太丰富了。近年全国连年大旱,连学生的家乡浙江也频频受灾,惟有湖北一带风调雨顺。'更新快,网站页面清爽,广告少,,最喜欢这种网站了,一定要好评'不过,以将军前几日之遭遇,恐怕荆王也未必肯痛快地****。学生还是先礼后兵,先去以言辞说之。如果不行,也只有用那条计策了。”

    看看快要入城,李来亨命众军停下,只差四名军士保护着陈天工,堂堂正正地入城。他和其他军士却脱下铠甲,换做普通百姓的装束,遛遛哒哒进了荆州,只在集市、酒楼、茶肆等人多的地方转悠。

    别看如今天下大乱,兵戈四起,甚至数十万流贼就盘踞在西北方向二三百里外的山区中,这座古老的荆州城却似一点没受影响,仍是一副花团锦簇的景象。城内各种店铺鳞次栉比,商贩吆喝之声此起彼伏;守城的官军也松松垮垮,不但人数很少,甚至连兵器都懒得拿,只忙着向入城的人索要银钱。

    陈天工一一看在眼中,径直奔荆王府而来。

    这荆王一系起于洪熙年间,首代荆王乃是明仁宗朱高炽第六子朱瞻堈(音冈),至今已传了十三代。现任荆王叫朱慈烟,论辈分比朱由检还低一辈,不过已是年届三旬了。

    听说陈天工奉旨求见,朱慈烟倒也不敢怠慢,将他请入府中。这座王府自然是气势恢宏,金碧辉煌,并有多处仍在大兴土木。

    分宾主落座后,陈天工开门见山地道:“殿下,臣此次前来,实出无奈reads;。皆因圣上遣李定国、李来亨二将军平定四川、贵州之叛,大军走到夷陵,因缺乏粮草而被困。圣上心急如焚,命臣急至军中协助二将军筹措军粮。”

    朱慈烟本来不知陈天工的来意,还有些提心吊胆。因为他生性好色,娶了六位王妃尚不知足,昨天还刚将一位名技纳入府中。按照皇室的规定,藩王纳妃要在宗人府备案,皇帝批准后方可进行。可这些年朝廷焦头烂额,哪还顾得上管这些破事,因此各地藩王无不广纳美女。

    不过朱慈烟也听说新君崇祯是个眼里不揉沙子的主,甫一登基便励精图治。昨天自己刚纳美女,今天就有朝臣到访,难道是有人向皇帝打了小报告,皇帝要惩治自己,向其他藩王立威?

    当明白陈天工是为要粮而来后,朱慈烟才长出了一口气,立时换了一副冷冰冰的面孔道:“陈大人,不是本王不肯出粮。只是朝廷兴兵平叛,这军粮自应户部、兵部筹措。就算筹粮困难,向各地官府要粮也就是了,为何要找上本王?”

    陈天工赔笑道:“殿下之言极是,二位将军这几日也多次向各处官府催要了,包括荆州府也去过。可各衙门都说存粮已被三边总督洪承畴调去襄阳,现在青黄不接,实在交不出来。其实也不需要太多的粮食,只要够一万将士吃十天,大概也就是一千石就够了。若殿下能借给微臣这千石军粮,臣奏明圣上,圣上必大喜而嘉奖殿下,粮食早晚也会还给殿下,不知殿下意下如何?”

    其实别说一千石粮食,荆王在此地就藩一百多年,占有良田万顷,就几万石粮食朱慈烟也拿得出来。但他却假作为难,沉吟半晌才摇头道:“按理说陈大人开口,又有圣上谕旨,本王理当****。但不瞒大人说,外人都道藩王如何如何好,却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有苦自己知!王府上上下下近千张嘴,都得靠本王爵禄养活;依祖制,宗室又不能经商劳作,除了这点爵禄,只能坐吃山空。大人进来时也看到了,这王府已经几十年没有翻修,多处成了危房,本王也是出于无奈才雇人修葺,为此还欠着工匠不少银子。别说一千石粮食,就是一百石也没有,大人还是另想良策吧!”

    陈天工还想劝说,一名老太监径直走上前来,对朱慈烟谄媚地笑道:“王爷,翠云姑娘睡醒了。依着王爷的吩咐,奴才赶紧跑来告诉王爷一声。”

    朱慈烟听了登时眼冒邪火,起身拱手道:“陈大人,内眷有疾,请恕本王不能多陪。送客!”说罢径自去了。

    陈天工登时气得手脚冰凉,心想这荆王不但一毛不拔,还公然违反皇帝的旨意,仍然使用已经被废除的太监!单这一条,就该狠狠地参他一本!

    不过他此来是为筹措军粮的,因此也只能忍气出了王府。很快,他在城中与李来亨碰头,将经过讲了一遍。

    李来亨听罢笑道:“陈大人不用生气,你以为藩王都像圣上一样?白费了这半天劲,还不如直接用计呢reads;!”

    陈天工也咬牙道:“荆王这是敬酒不吃吃罚酒。既如此,学生有皇命在身,也只好用此下策了!”

第876章 峡江古道() 
陈天工与李来亨带着一千多石粮食返回夷陵,全军将士大喜过望,六七天来第一次美美地吃了一顿饱饭。 李定国与李来亨也对陈天工刮目相看,因为谁也想不到这么一个白面书生,竟然能解决他们一万兵马都解决不了的粮草问题。

    饱餐战饭后,李定国立即下令:全军拔营起寨,马上西进峡江道。

    陈天工却道:“将军且慢。进兵自然是要进的,但学生以为,夷陵是战略要地,当地守军过于孱弱,最好能留下少数人马,以防局势突变。”

    二将都莫名其妙,便请陈天工详细解释。陈天工便侃侃而言道:“夷陵位于长江三峡之第三峡西陵峡的出口,地扼川鄂咽喉,上控巴夔,下引荆襄。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故此得名,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

    “三国时期,西蜀和东吴正是在这里进行了夷陵之战。本来蜀军由蜀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