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征天下-第3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待败回大营,已是四更时分。但因为下雨,四周还是一片漆黑。清军这才顾得上清点伤亡人数,这一点却吓了一跳,屯布禄手下的五百清兵,竟然只回来几十个,其他人自然是全完了。爱巴礼的骑兵也死伤了六百多,只剩下二千三百多人。而白天汉军旗和蒙古八旗虽也死伤惨重,但伤亡率也没达到这么高。

    清军的医疗水平又相当差,对伤兵只是胡乱包扎一下就算完事。这些伤兵淋雨之后,十有都发起了高烧,按照以往的经验,能活下来一半就不错了。

    偷袭大败亏输,爱将屯布禄几乎丧命,莽古尔泰自是垂头丧气,再也打不起精神攻城了。帐外的雨又是淅淅沥沥下个没完,天也没亮,他只好郁闷地脱掉盔甲蒙头大睡,想等到明天再做计议。

    其他清兵也是人困马乏,除了极少数值夜的哨兵外,都赶紧钻入帐中抓紧时间睡觉。雨夜湿冷,冻得他们瑟瑟发抖,但极度的疲劳还是让他们很快睡着,片刻即鼾声如雷。

    就在此时,清军大营以南的原野上,却出现了一支如同幽灵般的部队。这支部队人数并不太多,只有二百人左右,但谁也没看到他们是从哪冒出来的。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雨夜里,甚至直到他们摸到营寨外二十步,清军哨兵仍是浑然不觉。

    这二百人静静地伏在泥泞的土地上,任雨水浇湿全身,却是一动不动,恰似嵌入大地的顽石。过了好半天,伏在最前面的一名小校才悄声对他的将领道:“解将军,雨小多了,可以行动了!”

    那将领也抬头望天,借着极其微弱的光亮,可以看到他神色平静,眼中闪烁的光芒却富有活力,而他的两鬓已经斑白。不是别人,正是京师五军营、神机营主将解胜!

    解胜微微点了点头,突然长身而起,二百明军也一齐起身,各自援弓在手。又从随身携带的褡裢中掏出火折子,迅速点燃一支火把。刹那间,浓重的夜色被这二百支火把驱散,清军哨兵立即发现,心惊胆战地大叫道:“汉人来袭营了”

    喊声未落,二百支捆绑了火把的利箭已经腾空而起,直向清军大营飞去!

第1057章 暗道奇袭() 
    清军虽然败阵而回,可也想不到明军竟然胆大到赶来夜袭,而且还是从包围圈的外围。尤其是在雨夜之中,他们的警惕性更是大为降低,完全猝不及防。刹那间,二百支绑着火把的利箭已经划过夜空,纷纷射入一顶顶军帐中。

    其实在雨中实施火攻效果肯定不佳,这二百支火把在空中飞行之时,就已经熄灭了四分之一。但还是约有一百五十支燃烧着射中军帐。清军的军帐是游牧民族最常见的毛毡军帐,帐顶的毡子相当厚,雨水是淋不透的,因此即使外面下雨,帐内还是相当干燥舒适。

    可是毡子再厚也挡不住利箭。帐篷因为早已被雨水淋湿,本身是不会被引燃的。可是利箭刺破毛毡落入帐内,里面的被褥以及地面上铺的草垫子,可都是干燥易燃之物,沾火就着,顷刻间就有几十顶帐篷内部烈焰飞腾,睡觉的清兵全都被惊得跳起来,连衣服也来不及穿,就光着屁股跑出帐外。

    而帐外已是一片大乱。由于能见度太差,清军根本搞不清明军到底来了多少人,只听营寨外杀声震天,金鼓大作,还以为来了千军万马,不由得大为惊骇,哪还敢出营迎敌。再加上帐篷着火,清兵满营乱窜,一时间乱成了一锅粥。

    莽古尔泰也霍然惊起,披衣大踏步走出帐外厉声问道:“怎么回事?”

    这时爱巴礼和伊勒慎匆匆赶来,面露惊恐之色道:“王爷,汉人来劫营了!听起来声势甚大,不如奴才等保着王爷先撤!”

    莽古尔泰初时也颇为惊慌,可他毕竟身经百战,还是很快冷静下来道:“明军是从城中杀出来的,还是外面来的援军?兵力有多少?”

    二将这才意识到,刚才光顾着惊慌了,连这个最基本的情况都没跟主子汇报,急忙禀道:“是外面来的,因为夜色太黑,有多少兵看不清楚”

    莽古尔泰登时大疑道:“山海关和宣大边军都没动窝,这是哪里来的明军?难道是从南边赶来的?”

    可是如此瞎猜,对战斗并没有任何帮助。莽古尔泰当机立断道:“先放箭,阻止他们冲击大营,等天亮之后再组织反击!”

    二将领命,立即吩咐所有清兵对着营门外开弓放箭。一时间箭如飞蝗,甚至比天上的雨丝还要密,倒也压制住了明军,不再有带火把的箭从外面射进来了,明军的动静也越来越小。

    这样射了约有顿饭功夫,莽古尔泰忽觉不对劲,大吼一声道:“停止放箭!”

    众军立即停手,却听营门外的原野上死一般的沉寂。伊勒慎迟疑地道:“难道把汉人都射死了?”

    莽古尔泰却面如寒霜,命清兵亦向外抛掷火把。几十只火把翻滚着划过夜空,坠落到地面上的水坑里,很快就熄灭了。然而就是这短短的一瞬,还是让莽古尔泰看清楚了:旷野上,空无一人!

    清军也都看到了这略显诡异的一幕,不禁感到毛骨悚然。

    满人对杀戮和死亡并不害怕,但是他们数千年来过着原始的渔猎生活,精神层面还极度愚昧,全都信奉一种原始宗教萨满教。萨满教相信万物有灵,也就是说任何事物都有可能是神,是怪,是人力无法战胜的神秘存在。当萨满巫师煞有介事地“跳大神”时,这些平时茹毛饮血、杀人无数的恶汉,却是充满敬畏,被唬得一愣一愣的。当萨满巫师“被神上身”之后,这些人更是顶礼膜拜,连大气都不敢出。

    此时见原野上空空荡荡,只有上万支铁箭深深地插入泥土之中,却无半个人的影子,清兵孰能不怕?不知道是谁先说了句:“这大概是大仙生气显灵,不让我们继续攻城了!”

    这种应景而生的谣言总是有着病毒一般的传染力,没过多长时间,满营清军都战栗不止,有人甚至吓得跪倒在地,冲营门外磕头不止,士气已经低落到了极点!

    莽古尔泰却是个不信邪的人,他连亲生母亲都敢杀,哪会在乎什么神灵。他当即飞身上马,扬刀大呼道:“明军必是跑得远了,随我杀出营中,把他们全部杀光!”

    他说着便命手下打开营门,头一个箭一般地飞奔出去。主子都冲出去了,底下这班奴才就是再害怕,也只能壮着胆子纷纷策马跟上。

    可是一口气奔出五六里,却连一个明军的影子都看不到。爱巴礼追上莽古尔泰,气喘吁吁地道:“王爷,现在下着雨,如果有明军经过,肯定会留下脚印。可是这里根本没有脚印啊!”

    至此莽古尔泰也心中发毛,只得勒马回营。一路细心观察,果然除了清军的马蹄印,并无其他痕迹。直到接近营门时,才发现散乱的明军足迹。这些足迹确是向南延伸,但由于雨一直在下,足迹也渐渐模糊,百步以外便完全消失。可是这些足迹全是人留下的,并无马蹄印,这才多大功夫,明军怎么会跑得无影无踪了呢?

    莽古尔泰心中惊疑不定,哪还有心思攻城,只命清军严守营门,扑灭余火,待雨过天晴之后再做打算。

    可就在他们在大营以南瞎折腾的时候,解胜率领的二百明军早已出现在永定门城楼之内。朱由检披着蓑衣亲自迎接,听解胜讲完战斗经过后开怀大笑道:“好好好,吓死这帮龟孙!”

    其实这事一点也不奇怪,明军有通向城外的暗道。这些暗道在扩建京师之时,便由工兵秘密施工,计划修九条,因为工程量太大,时间紧迫,实际只修了二条,一条从永定门往南,另一条从京师西门昆仑门往西。

    每条暗道都有十几个秘密出口,每隔一里便有一个。从地面上看,当然是什么也看不出来,暗道里的人却可以轻松地知道自己走出了多远。

    今夜解胜便是率兵从暗道出城,从地下绕过清军大营,在大营外面钻了出来。实施骚扰作战后,又立即退回暗道,关闭暗道盖板。盖板外面都是泥土,天又下着雨,很快就变得泥泞,看不出任何痕迹,莽古尔泰当然无法发现。就算发现了,清军也不敢下来,因为暗道非常狭窄,又有明军严密把守,想从这里攻进城去,无异于痴人说梦。

    直到清晨,这场秋雨才完全止住。被明军骚扰一番之后,莽古尔泰再未合眼,此时已熬得双眼通红。他刚想出帐了望京师情形,忽听营门外人喊马嘶,随即就是扯着公鸭嗓的喊叫:“皇上驾到!”

第1058章 御前露刃() 
    莽古尔泰一听到这个公鸭嗓,不由得心中暗自咒骂,知道是满清皇帝皇太极御驾亲临了。虽然他打心眼里看不上他这个八弟,但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现在人家已经是皇帝了,莽古尔泰也只好率众迎出辕门之外。

    只见外面旌旗招展、号带飘扬,在三千白甲兵的护卫下,皇太极金盔金甲端坐于马上,头顶上是黄罗伞盖,真是要多威风有多威风。在他的身后,则是阿济格、多尔衮、多铎等一众满清贵族。莽古尔泰的亲弟弟、努尔哈赤第十子、多罗贝勒德格类也夹杂人群中,畏畏缩缩地望着莽古尔泰,让莽古尔泰顿觉不妙。

    再看多尔衮三兄弟,则是一脸奸笑地望着自己。莽古尔泰登时醒悟,这必是多尔衮昨天回去后,在皇太极那里打了小报告。而昨夜偷袭明军不成,反被明军偷袭,正好给了多尔衮中伤自己的机会。莽古尔泰不禁恨得牙根痒痒,若不是畏惧皇太极的权威,他真恨不得跳过去一刀把多尔衮劈了。

    再往皇太极两边看,莽古尔泰就更是气不打一处来。原来离皇太极最近的两个人并非满人,而是两个汉人。其中一位就是皇太极最为倚重的智囊范文程,另一位则是太监杨春。

    本来后金是没有太监的。可是自从出了代善与富察氏的丑事,努尔哈赤也重视起后宫之防来,听了范文程的建议,他认为使用太监非常有必要,可以有效地把自己的女人与其他男人隔离开来,不用再担心谁给自己戴绿帽子。

    所以在后面的战争中,努尔哈赤特意下令不许杀死明朝的太监,只能生擒。这杨春就是天启年间派到沈阳监督战马饲养的太监,沈阳城破之后自然被俘。

    太监本就多是鲜廉寡耻之辈,这杨春贪生怕死,就投降了后金,成为为后金服务的第一名太监。在他的“努力”下,他这个队伍不断发展壮大,除了被俘的以外,还有直接净身的,现在已有数十名。皇太极夺取汗位后,又任命杨春为总管太监,在沈阳宫中颇有权力。

    莽古尔泰却最恨汉人,更讨厌这些半男不女的家伙。再加上范文程,这也是他的死对头。想当年努尔哈赤把他的正蓝旗降为下五旗,有削减正蓝旗的牛录数,据说就是范文程出的主意,理由则是“不孝”。

    为此莽古尔泰一直寻机报复,但范文程为人机警,从不犯错,再加上有皇太极庇护,莽古尔泰一直没机会下手。现在皇太极登基为帝,范文程被任命为内秘书院大学士,负责撰写圣谕并掌录各衙门奏疏,机枢事务均过他手,是皇太极驾前的大红人,莽古尔泰就更动不了他了。

    因此莽古尔泰也只好毕恭毕敬地把皇太极迎入寨中,皇太极也不客气,大踏步走进中军宝帐,一屁股坐在莽古尔泰坐的主帅位上。此间再无别座,莽古尔泰也就只能与众人一样站着了。

    皇太极都没正眼看莽古尔泰,先是轻描淡写地道:“昨日毅亲王率大军攻城,过程朕已知道了。不论哪旗将士,均奋勇作战,只是明军狡诈,又有厉害火器,因此未能成功,这怨不得大家。京师城坚炮利,后面是否攻城,如何攻,还需再做商议。五哥也辛苦了。”

    他故意把莽古尔泰放在最后面说,颇有轻蔑之意。莽古尔泰不禁火往上撞,额头青筋都爆了起来。

    皇太极却毫不在意,吩咐正红、镶红等旗的士兵各回本旗,汉军旗和蒙古八旗也重新调回东面。这就等于是解除了莽古尔泰的指挥权,莽古尔泰虽然极不情愿,却也无可奈何,谁让自己败得那么惨呢!

    同时皇太极又对付出重大伤亡的几个旗重加抚恤,把佟养真等汉奸感动得差点没把脑袋磕破。

    可是安排了半天,皇太极始终没提正蓝旗。莽古尔泰只得耐着性子等着,过了半晌,皇太极却长身而起道:“就这样吧,起驾回去。”

    杨春当即高声唱道:“皇上起驾了!”

    莽古尔泰这下可急了,当即大叫一声道:“等等!”

    “五哥,你还有事么?”皇太极故作惊讶地问道。

    “皇上,你这是什么意思?”莽古尔泰从昨天开始就一直憋着一股火,到现在再也忍不住了,当众大声咆哮道,“我的正蓝旗同样伤亡惨重,大将屯布禄现在还在帐篷里躺着生死未卜,怎么皇上别的旗都赏了,单单不赏我正蓝旗?”

    皇太极听了有些不耐烦地道:“朕平常赏正蓝旗的还少么?五哥,朕还有事,你要有什么想法,可到朕的黄龙帐来找朕,来呀,起驾!”

    见皇太极还是这种态度,莽古尔泰可真急眼了,噌地蹦了过去,一把拉住皇太极道:“皇上,不能走!你要是对我有什么成见就公开宣谕,若说得对我认罚!可皇上现在这样为难我,我对皇上处处顺承,作战尽心竭力,皇上却还对我不满,你是不是要把我往死路上赶?!”

    这下可把众人吓坏了。莽古尔泰与皇太极不睦,这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但二人平时好歹大面上还过得去。谁想今天莽古尔泰突然发难,竟然对皇太极动起手来!皇太极当即大怒,奋力去掰莽古尔泰的手腕,口中喝道:“你撒手!”

    皇太极亦是臂力雄健,这一下就掰开了莽古尔泰的手。不过力道确实大了些,差点没把莽古尔泰的手指掰断。莽古尔泰更加愤怒,右手不由自主地就扶上了腰刀的刀柄。

    这时莽古尔泰的亲弟弟德格类眼见要出大事,急忙上前一拳击在莽古尔泰的胸口上,嘻嘻哈哈地道:“五哥,你昨天吃酒太多了么?”

    他本是好意来打圆场,可莽古尔泰已经气得丧失理智,又无故挨了这一拳,更加怒不可遏,暴喝一声道:“连你也欺负你哥哥么?我昨夜冒雨与明军死战,谁喝酒来!”

    他越说越激动,只听呛啷一声,腰刀已有大半出鞘!

第1059章 莽夫被擒() 
    莽古尔泰被愤怒冲昏了头脑,竟然下意识地就想拔刀。可是还没等他把刀拔出来,阿济格、多尔衮、多铎三兄弟已经各自掣出兵刃,眼看一场满清贵族内部的火并就要上演。

    幸亏德格类反应敏捷,奋力把莽古尔泰出鞘了一半的刀又硬生生按了回去,随即连推带搡把莽古尔泰推出帐外。清晨雨后的凉风一吹,莽古尔泰的头脑很快冷静下来,当即吓得面如死灰。如果他刚才真的对皇太极拔刀相向,那就是明目张胆的造反,按照满人的规矩,是要凌迟处死的!

    德格类到底是他的亲兄弟,把莽古尔泰稳住后,又赶紧返回帐中。见皇太极面色铁青,三兄弟的兵刃也未还鞘,便满脸堆笑地上前,先对多尔衮等三人道:“啊呀,你们这是干什么?我刚才都说了,五哥是昨夜吃了酒,到现在还不清醒,你们跟一个醉汉一般见识什么?还不快把兵刃收起来!”

    这德格类在努尔哈赤诸子中算是个另类,向来忠厚老实,与世无争。他又比阿济格等人都大,三人也不得不卖他个面子,阿济格和多铎便打着哈哈收刀还鞘。惟有多尔衮不肯收刀,不错眼珠地盯着皇太极,那意思是只要皇太极发话,他非得把莽古尔泰当场格杀不可。

    德格类只得又转向皇太极,可怜巴巴地看着他。皇太极脸色阴晴不定,半晌不语,大脑却在飞速运转。本来他就对四贝勒议政的格局很不满,现在登上帝位,就更想“圣躬独断”,独揽所有大权。现在代善很老实,阿敏对他威胁也还不算大,惟独这个莽古尔泰是他的心腹大患,皇太极早想寻个机会把他除掉了。

    但现在是在正蓝旗的大营中,莽古尔泰手下也有一批死党,如果现在就动起手来,胜负殊难预料。权衡利弊之后,皇太极只得挤出一个极其难看的笑容,对德格类道:“五哥吃多了酒便撒酒疯是老毛病了,朕岂不知之。没什么大不了的,朕还要赶回黄龙帐处理军务,你去安慰五哥几句,让他勿要多想。”

    见皇太极大事化德格类自是大喜,谢恩之后赶紧去找莽古尔泰了。多尔衮这才悻悻地收刀还鞘,其实他是惟恐天下不乱,巴不得皇太极和莽古尔泰立刻火并,他才能有可乘之机。

    见德格类远去,身旁再无正蓝旗的人,皇太极也松了口气,突然暴怒地训斥身旁的侍卫:“朕养你们有何用?莽古尔泰御前露刃,你们为何不拔刀护驾?汉人有一句话说得好,襙刀必割,执斧必伐,他刀都抽出一半了,你们怎么还无动无衷?倒是阿济格、多尔衮和多铎忠心耿耿!掌嘴,统统给我掌嘴!唔”

    皇太极越骂越生气,忽觉上唇一热,用手一摸,竟是鼻血长流!原来自从上次大凌河之战后,皇太极就落下个流鼻血的毛病,情绪激动时尤其容易发作,一流起来就止不住。现在盛怒之下,果然再次发作。

    众人见状都着了慌,又是跪地磕头又是自抽嘴巴,请皇太极以“龙体”为重,赶紧回营休息。皇太极也甚为郁闷,一刻也不想多停,立即起驾返回黄龙帐。

    皇太极走了,各旗援兵也走了,所有的蒙古八旗和汉军旗都走了,正蓝旗的大营一下子显得空荡起来。莽古尔泰失魂落魄地在营中踯躅,只见不时有清兵的尸体被从军帐中抬出来,都是昨夜偷袭战中受了重伤,如今伤重不治的。

    仅仅在一天多之前,莽古尔泰还意气风发,狂妄地想仅凭自己的力量就拿下京师没想到刚刚一天过去,不但自己的正蓝旗伤亡惨重,却无半分战果,还和皇太极彻底闹翻!皇太极一向心狠手辣,不知道会用什么手段对付他,莽古尔泰眼前已经浮现出种种血腥的场景,吓得他不寒而栗!

    这时德格类终于找到莽古尔泰,愁眉苦脸地道:“五哥,你这回可是闯了大祸啦!”

    “我知道!”莽古尔泰烦躁地道,“那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