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征天下-第4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军官赶忙解释,曹文诏越听越心惊,终于明白自己着了胡应台等人的道。原来昨夜他们在酒席上被灌醉,人被送到清楼,另有人到关宁铁骑军中,送上美酒肉食。士兵们不疑有诈,人人欢喜。还有人专门给军中的信鸽送上鸽粮,说这种鸽粮是精心配制的,鸽子吃了以后更有力气,飞得更快。

    中军官一点都没怀疑,高高兴兴地用新鸽粮喂信鸽们吃了一顿。孰料到了后半夜,所有信鸽都开始拉稀,不到一个时辰就全死了。

    结合前后经过,曹文诏已经想通了。这必是胡应台等人不想让自己给皇帝飞鸽传书,才行此下作之计。现在自己夜宿清楼,有把柄抓在人家手里,信鸽又死了欲上门理论,却又觉得胡应台等人老奸巨猾,人家只要死不认账,自己也说不出什么来。因此不禁万分懊恼,连连猛捶自己的脑袋。

    正在此时,有士卒禀报说黄得功和翁玉前来拜访。曹文诏一想这两人还算友善直率,只得强打精神出营迎接。待将二人接入,分宾主落座后,曹文诏因为心事重重,不免精神恍惚。翁玉看出有异,忙问其故。曹文诏是个直性子,心里本就藏不住事,又觉得受了天大的委屈,便如竹筒倒豆子般说了出来。

    “狗资巴弄的,看这帮人平常人模狗样、道貌岸然,没想到这样无耻!”黄得功听罢勃然大怒,拍案而起道,“曹将军,你是有圣旨在身的,怕他们作甚?不如率兵冲进兵部接管兵权,谁要不服就把他们拿下!末将手下也有两千多号人,只要曹将军信任末将,末将愿效死力!”

    曹变蛟等人也义愤填膺,叫嚷着要去兵部夺权。翁玉急止道:“诸位不可造次!”

第1238章 醉抢信鸽() 
    黄得功和曹变蛟差点抄家伙去南京兵部闹事,幸亏被曹文诏和翁玉劝止,才没有酿成一场“窝里斗”。曹文诏气得连连摇头道:“圣上是让我们来稳定局面的,如果真闹起来,岂不是辜负了圣意?”

    “那就任他们为所欲为不成?”曹变蛟气鼓鼓地道,“我就不明白,南京拥兵数万,城防坚固,还有长江天堑,他们怕的是什么?难道他们就眼睁睁看着叛军在中原肆虐,让圣上独撑危局,他们在这里坐享其成么?再说圣上明明有旨意,让叔父节制南京官军,他们真就敢抗旨?”

    “小曹将军,你是不知道这班官员的厉害。”翁玉叹了口气道,“听曹副总兵所言,人家并没有抗旨,官司打到圣上那里,人家也有话可说。至于他们为什么要如此,你还看不出来么?”

    “我看不出来!”曹变蛟赌气地道。

    “其实道理也很简单。”翁玉苦笑道,“第一,江南卫所官军战斗力极差,畏敌如虎,根本上不得战场。不知道二位将军听说过没有,几十年前,一股仅有五十三人的倭寇在绍兴府上虞县登陆,突犯会稽县,流劫杭州,突徽州歙县,至绩溪、旌德,屠掠过泾县,趋南陵,至芜湖。烧南岸,趋太平府,犯江宁镇,直趋南京,犯大安德门。守城官军不下万人,却不敢出城迎敌,只在城头放箭。然箭支软弱无力,被倭寇以手接之,讥笑不已。这支倭寇犯境数月,暴走数千里,杀一御史、一县丞、二指挥、二把总,官军付出前后四千余人的死伤,才将其歼灭。然今南京官军战斗力尚不及当年,何敢出城杀敌!”

    曹变蛟听了目瞪口呆地道:“竟有这等事?真是丢尽了我泱泱大明的脸!”

    “今之官军只知渔利,哪还顾得上甚么脸面!”翁玉气愤地道,“像缺额、吃空饷这种事,全国卫所莫不如此,倒还罢了江南乃国中最为富庶之地,更有不少武将军官利用手中的权力,直接经商牟利。这就是第二条他们不愿意出战的原因:只要守住南京,自有财源滚滚,又何必去别地舍命厮杀!”

    曹文诏忙问其详,翁玉便解释道:“就拿曹将军在会议上所说的暂时收缴民船来说吧。按理说以现在的局势论,正该如此,真要收了民船,叛军插翅也难渡江。然而这些民船大部分是商船,主要做盐米生意。盐本来是官营的,然江南盛行私盐,官不能禁。听说贩私盐的盐商只要向怀远侯常胤绪缴纳例银,便可畅行无阻,朝廷的盐税却收不上来多少。曹将军要收缴民船,等于断了常胤绪的财路,他第一个就不能答应。”

    “贩卖私盐不是死罪么?”曹变蛟怒道,“常胤绪身为勋臣,岂不是知法犯法,罪加一等?”

    “话是这么说,可谁能制他的罪?”黄得功冷笑着接口道,“人家的祖宗可是跟着太祖皇帝打天下的常遇春、常茂,世代袭爵,又掌着南京的兵权,手眼通天。不管你是多大的官,也得卖他的面子,否则就别想在南京安生呆下去。”

    “难怪李定国等几位猛将立了那么大功劳,圣上也不给他们爵位,想必圣上对这类靠着祖上功勋横行无忌的勋臣很是厌恶吧。”曹文诏也愤愤地道。

    “这大概就是他们不肯出兵的第三条原因了。”翁玉突然压低声音,紧蹙双眉道,“列位请想,现在中原激战正酣,圣上虽然御驾亲征,然朱常洵、朱由崧父子坐拥数十万大军,据有中原,肯定有人会认为鹿死谁手,殊未可知。常胤绪、胡应台等人坐守南京,未必没有坐山观虎斗、静观局势变化,伺机而动之意。而且圣上登基以来锐意革新,常胤绪这类人生怕利益受损,说不定还会更倾向于朱常洵一些。如果朱常洵出价更高”

    说到这里,几人均不寒而栗。曹文诏沉思半晌才道:“如此说来,我还真不能离开南京了。只可惜信鸽全死了,不能把这里的情况尽快密报圣上。我现在就写急奏,变蛟,你马上安排得力人手原路返回,禀报圣上!”

    话是这么说,可是几人都知道,南京与御营相隔千里,即使路途顺利,也得走上七八天。更何况庐州府等城池说不定已经被叛军重新占领,能不能过去还不一定。等皇帝收到密奏,可能已经是一两个月以后的事情了。在这么长的时间里,安知局势会发生什么变化?

    黄得功和翁玉悻悻告辞后,曹氏叔侄又召集军官们密议,可是商量了半天也没想出一个好法子。正在发愁之际,忽听营门外一片大乱。众人吃了一惊,赶紧各擎刀剑出来,却见是黄得功率领一队士卒,赶着几辆马车停在门前。

    一见曹文诏出来,黄得功大着舌头开怀大笑道:“曹曹将军,你看,我给你带带什么宝贝来啦!”

    曹文诏一看就知道黄得功又吃醉酒了,心中实在有些厌恶。但当车厢门打开,他可真是喜出望外,脱口而出道:“信鸽!”

    “没错,是信鸽!”黄得功得意洋洋地道,“一共五大笼子,一百多只信鸽,够用了吧?看,上面还贴着标签呢,杭州、苏州喏,这一笼是去京师的!”

    “多谢,多谢了!”曹文诏激动地道,“这些信鸽是从哪里得来的?”

    可是黄得功一句话,就把曹文诏从山顶击落到谷底:“我从南京兵部车驾司带出来的!”

    “带出来的?”曹变蛟半晌才迟疑着问道,“兵部的人让你带走?”

    “他们是不让,还想拦住我呢。”黄得功嘻笑道,“我对他们说:没听过黄闯子的名号么?这两天想炖几只鸽子下酒,找遍全城也没有,听说都让你们给搜刮来了。你们养这么多鸽子,给我几笼也不行?别这么小气!他们还想拦,我一脚一个全给他们踢翻了,带着鸽子就来了这里”

    几人听得目瞪口呆时,只见翁玉匆匆赶来,气急败坏地喊道:“你这个黄闯子,这回可闯下大祸了!”

第1239章 走为上策() 
    黄得功从兵部强抢信鸽,曹文诏等人均大吃一惊。虽然黄得功的出发点是好的,可以说是对关宁铁骑拔刀相助,解决了他们无信鸽可用的危机但此举却严重违反了军纪,兵部就是给他扣上个造反的帽子也不为过。翁玉与黄得功相交甚厚,急得团团乱转道:“这可如何是好!平时一再劝你少吃酒,你就是不听!”

    这时黄得功的酒也醒了大半,自知闯了大祸,额头汗水不禁涔涔而下。过了片刻,他一咬牙道:“事情是我黄得功做的,可是信鸽现在却在曹将军这里,传扬出去,对关宁铁骑很是不利。干脆曹将军把我绳捆索绑送回兵部,反正你本来也不知情,大不了我黄闯子掉脑袋,也不能连累无辜。”

    “黄兄弟说的哪里话来!”曹文诏深受感动,斩钉截铁地道,“你是为助我才出手,虽然有些不妥,但归根结底是想早点把这里的情况奏与圣上。我曹文诏若做缩头乌龟把你献出去,还有何颜面号令全军、有何颜面向圣上复命?”

    “那兵部找上门来怎么办?”黄得功焦躁地道,“我这不是给曹将军惹麻烦么?”

    众人正在发愁,突然翁玉一拍脑门道:“对了,曹将军,圣上的旨意,不是让您节制南京各卫所官军么?那么黄得功这一支人马,自然也该受曹将军节制了。”

    曹文诏忙追问道:“话是这么说,可是我该怎么做呢?”

    “三十六计,走为上策。”翁玉微微一笑道,“依末将之见,曹将军不如留下去京师的信鸽,其余鸽笼差人偷着扔到街上。黄得功立即出城,率所部渡江北上。也不用走得太远,只要离开几十里便成。兵部要是问起,曹将军就说黄得功求战心切,派他去讨伐叛军了。南京这些卫所官军,难道还敢出城追赶么?既抓不到人,鸽子的事曹将军只推不知,谅兵部也无可奈何。”

    “好计策!”几人同时叫妙,黄得功更是一蹦三尺高道,“说老实话,这些日天天巡江,都快把我闷死了,摆明了叛军不敢来南京嘛!我也不只走几十里了,索性带兵真的讨伐叛军去,多立几个战功,他日官司打到圣上那里也好说话!”

    “既如此,可以先去滁州。”翁玉建议道,“滁州在南京西北,相距不足百里,从滁州再往北,就是叛军活动的区域了。滁州向为南京门户,只要滁州不失,叛军就别想从西北方向威胁南京。而且滁州多牧场,自洪武年间起,朝廷就在其地饲养军马。如果我是叛军将领,肯定会先占领这个要地,夺取军马,则更可风来电往。”

    曹文诏也是身经百战的老将,想了想便当机立断道:“就依翁守备之策,黄兄弟,你现在立刻渡江去滁州,这里的事包在我身上。到了滁州之后,只要守住城池即可,毕竟你也只有两千多人,大部分还是步军,与大股叛军野战恐怕会吃亏。”

    计议已定,众人立即分头行动。一个时辰以后,南京兵部尚书胡应台果然亲至曹文诏军中,说黄得功醉酒无状大闹兵部,有人看见他往这里来,希望曹文诏将他交出。

    曹文诏当然是一问三不知,一口咬定黄得功根本没来过。胡应台又问信鸽,曹文诏更是装傻充愣,还故意说军中信鸽不知道吃了什么不消化,全都死了,要胡应台提供信鸽给他。

    胡应台心中有鬼,哪敢再深问。俗话说捉贼要赃,毕竟没有当场堵住黄得功,曹文诏又是奉旨来南京的,名义上可以节制南京所有官军,他也不敢强行搜索关宁铁骑的军营。只得告辞出来,直奔黄得功在江边的军营,哪知这里早已是人去楼空。一打听才知道,黄得功刚刚率所部人马渡江北上,据说还是奉了曹文诏的将令。

    胡应台这才知道上当,勃然大怒之下,立即气势汹汹地去找曹文诏。孰料曹文诏借口旧伤复发不能见客,只让曹变蛟出来应付。胡应台哪把曹变蛟放在眼里,当即喝问道:“方才本官来时,曹副总兵不是说黄得功没来过么?怎么黄得功又奉了曹副总兵的将令渡江了呢?”

    曹变蛟则满脸奸笑道:“尚书大人息怒。不错,叔父大人刚才是说了,黄得功没来过。不过您一直问的是黄得功刚刚有没有来过,叔父大人回答的也是黄得功今天没来过。但是昨天黄得功确实来过,他向叔父大人请令去讨伐叛军,叔父大人觉得他勇气可嘉,就批准了。原以为他要准备几天,谁知道他走得这么急。”

    “你你刚才怎么不早说?!”胡应台气急败坏地道。

    “刚才尚书大人也没问呀!”曹变蛟仍是满脸奸笑道,“再说按照旨意,黄得功部本来就归叔父大人节制,这等琐碎军务,叔父大人好像也没必要一桩桩都禀报尚书大人吧?”

    胡应台差点没让曹变蛟给噎死,刚想发作,忽见军帐中的其他关宁铁骑军校对自己怒目而视,有的还手按剑柄。胡应台当即吓出一身冷汗,心想这帮丘八在辽东战场上可是杀人如麻的魔王,现在又有圣旨护身,一言不和,说不定就能把自己宰了。好汉不吃眼前亏,还是先离开这里再说吧。

    其实早在胡应台来的半个时辰之前,曹文诏已经写好了密奏,用三羽信鸽送往京师。在密奏里,他不但详细讲述了南京文武官员是如何阳奉阴违,不肯接受节制,还特意为黄得功申辩,请皇帝勿要降罪。而且他还多了个心眼,采用“绝密”级密文加密。

    南京到京师的直线距离约为一千七百里。一天以后,兵部车驾司已经接到传书。但是破译之后,仍是一堆杂乱无章、毫无意义的文字,阁僚不敢怠慢,立即将这封密信原件急送御营。

    几个时辰之后,朱由检看完这封经红娘子亲自破译的密信,双眉紧蹙呆坐半晌,自言自语地道:“这是你们迫朕的!”

第1240章 临幸梅剑() 
    曹文诏在南京的遭遇是朱由检始料未及的,他没想到有了自己的密旨,南京官员仍敢阳奉阴违。现在他也有些后悔,怪自己没给曹文诏更大的授权。不过转念一想,曹文诏毕竟是只是一员武将,让他独自执掌南京军政财权,乃至人事安排,恐怕也不妥当。

    但是朱由检绝不会就这么善罢甘休。在他登基之前,明朝的权力结构大致是皇帝、官员集团和宦官集团互相制衡的一种局面。现在宦官集团已经不复存在了,但是另一种势力却在悄然抬头,那就是勋臣贵戚。比如周奎和燕凌,都是因为皇后蕊儿才得以身居高位戚显宗亦因戚美凤而获得晋升。

    现在京师官场中已有“后党”的说法,朱由检亦有耳闻。他对这种说法是嗤之以鼻的,因为他对这几个人都很了解。周奎虽然为人贪财,但朱由检并未给他实际权力,周奎也就没有什么寻租的空间燕凌掌握着皇城警卫团,但他一贯为人低调,对自己忠心耿耿,平时与外臣几乎没有任何接触戚显宗更是远在登州。

    当然,朱由检并非没有想到过限制外戚的权力,一来是为了避嫌,二来人有可能是会变的,朱由检也不敢保证这几位皇亲以后就肯定不会出问题。但是,现在肯完全听命于他、不折不扣地执行他的命令的只有这些人,所以朱由检也只能先毫无保留地重用他们,等今后制度完善、人才辈出时再作别论。

    但勋臣贵戚可远不止这几位,像英国公张惟贤这样的功臣之后还有很多。这些人不但拥有财富和声望,与地方上的富豪缙绅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富豪缙绅的另一头便是官员集团,这两股势力联手,就会对皇权产生较大威胁。

    尤其是像南京这样的地方,勋臣还直接掌握一定兵权,更为可虑。从曹文诏的遭遇可以看出,并不是所有勋臣都能像张惟贤一样识大体,当皇帝的政令与他们的利益产生冲突时,他们就会千方百计地设法阻挠,甚至让圣旨成为一纸空文。

    本来勋臣制度也是一项重要的“祖制”,朱由检还没想这么快就去动它。但是这件事让朱由检下了决心,一定要趁勋臣贵戚集团还没有成气候之前,狠狠地敲打他们一下,让他们不敢轻举妄动。待局势稳定后,再从制度上彻底解决。

    反复斟酌了大半夜后,朱由检命贴身伺候的梅剑写下了一道诡异的圣旨。圣旨内容大致是:今年先是建虏入寇,紧接着是叛军骤起、各地官军平叛不力,户部和兵部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做为这两部的尚书,王在晋和袁可立难辞其咎。本应治罪,念在二人年事已高,过去筹谋策划不无微功,着分别调任南京户部尚书、南京兵部尚书。

    至于二人空出来的位置,户部尚书拟由户部侍郎毕自严接任,兵部尚书拟由南京兵部尚书胡应台接任。当然,按照朝廷的规矩,六部尚书的任免需要“廷推”,朱由检现在提出了人选,后面还要阁臣及六部、都察院官员公议。

    朱批用玺之后,这道圣旨立即用快马发往京师。与此同时,另一道用“绝密”级密码加密的飞鸽传书也飞往南京,这种密码本只有红娘子和朱由检的几员心腹爱将李定国、李来亨、郝永忠和解胜有,曹文诏也是刚刚获得。

    待忙完这一切,已是四更天气。梅剑敛眉轻声禀道:“万岁,还有一个多时辰就要天亮了,还请万岁早点歇息。”

    此时朱由检也觉得倦意不可抵挡地袭来,长长地伸了个懒腰,打着呵欠道:“是该睡觉啦!梅剑,你也熬坏了,赶紧下去休息吧。”

    梅剑却不走,跪下柔声道:“奴婢不累,请容奴婢服侍万岁更衣。”

    朱由检心中一动,微微点头,一边任由梅剑帮他脱去衣服,一边咽下一口唾沫道:“那什么,以后不要老奴婢、奴婢的,朕不喜欢这个词儿。”

    “万岁,那该怎么说?”梅剑轻声问道。

    其时二人离得极近,朱由检只觉不时与梅剑肌肤相触,更兼她吹气如兰,挠得自己心中越来越痒,呼吸也越来越沉重,终于忍不住猛地将梅剑扑倒在床上,涨红着脸道:“就叫梅剑,朕给你取的这个名字不好么?”

    梅剑吓得花容失色,可能是当日与朱由检共浴,结果差点害他毒发身亡,心里留下了阴影,战战兢兢地道:“万岁,奴梅剑死罪!”

    “朕差点被毒死都不怕,你怕什么?”朱由检笑道,“放心,朕会好好对你的”

    待次日醒来,已是将近午时。自从登基以后,朱由检还从来没起过这么晚再看枕边的梅剑却早已醒了,只是自己没发话,她也不敢起身,温暖的娇躯紧靠着自己,怯生生而又无限欢喜地道:“万岁,时候不早了,让梅剑伺候您更衣吧?”

    回味起昨夜的蚀骨,朱由检突然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