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征天下-第5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1380章 并非天涯海角() 
    在此后的七八天时间里,安娜公主号离开海澄县,又先后在海阳、普宁、揭阳等沿海府县停靠,所做的工作与在海澄县完全相同,也是招募蛋民和相关的安置工作。

    本来按照原计划,安娜公主号是要与葡萄牙舰队同行的,不可能有这么充裕的时间。现在由于葡萄牙舰队违反协定自行离开,张煌言和郑森也就不那么着急了,很多具体工作才能得以实施,这也算是因祸得福吧。

    之所以选择这几处地方,朱由检自有一番考虑。海澄县就是前世的汕头,海阳县就是潮州,潮汕等地是着名的侨乡,自唐宋年间就开始有百姓移居海外,如今也是蛋民大量聚居之地。从这里选拔下过南洋的水手,自是事半功倍。

    但是张煌言和郑森尽管有圣旨在手,在后面的几个县办事,却远不如在海澄县顺利。比如在海阳县,张煌言照例派人请知县来岸边传旨。知县倒是来了,也接旨了,但是让他去找蛋民,过了大半天时间,他却回禀说蛋民居无定所,而且生性奸狡,多行作奸犯科之事,一听说钦差大人要找,早跑得无影无踪了,连个影子也找不到。

    张煌言差点就相信了这个知县的话。幸亏刚刚加入北海舰队的蛋民冼南星悄悄告诉他,知县肯定没说实话,蛋民在陆上没有居所不假,但在水面上也不能乱跑,平时必须停泊在官府指定的地方,一旦官府找不到人,将来就要吃不了兜着走。这知县如此搪塞,恐怕是压根就没按照旨意召集蛋民。

    郑森听了勃然大怒,就要去抓知县问罪。张煌言赶紧拦住,他毕竟是文官,考虑问题比郑森要更全面些。如今虽有圣旨在手,但毕竟在一地至多只能停留几天,诸多工作还要地方官府配合,所以还不能与这个知县撕破脸皮。

    最后还是冼南星主动请缨,领着三十名海军战士,并不知会海阳知县,而是自己直接去找蛋民。海阳与海澄本来就是邻县,蛋民们又是“和尚不亲帽儿亲”,平时在生产和生活中多有配合,因此很容易就找到了。

    果如冼南星所说,海阳知县不但没有召集蛋民,反而派衙役把蛋民们看管起来,严密封锁消息。原来张煌言等人在海澄县停留了两天,消息早传到了海阳,又一站一站地传往省府广州。当地各级官员都对这两道圣旨完全不知情,可以说是又惊又怕又怒。

    因为朝廷发给地方的旨意、谕令,按照正常的程序,是从内阁或六部行文到总督府,总督府转到布政司,布政司再转到州府,州府转到县城,这样一级级往下转。如今皇帝绕过正常程序,让钦差直接传旨到县,无疑是暗含着对上级官府的不信任。

    更要命的是,这种行事方式非常容易“出事”。说白了,就是地方官府平时仗着“山高皇帝远”,几乎可以为所欲为而钦差一来,尤其关注对象还是平时受官府欺凌最狠的蛋民,很多贪腐官员那些丑恶甚至丧尽天良的勾当,一旦传到皇帝耳朵里去,那可就“出事”了。

    这些地方官员当然不想“出事”,就拿海阳知县来说,冥思苦想了整整一夜,把心一横,索性来个“肉头阵”:你让我干啥,我表面上答应着,实际什么也不干。等钦差一走,便仍可我行我素。

    可惜他算盘打得虽好,却没想到钦差有蛋民带路。三十名海军战士可不像张煌言想那么多,钦差让他们找蛋民,现在找到了,衙役竟敢拦着不让走,那好办!三下五除二,那些外表穷凶极恶、实则不堪一击的衙役就被打得满地找牙,大批蛋民也被顺利地带了回来。

    其后诸县,遭遇均与海阳县大同小异。虽然招募蛋民转入军户一事,进行得还算顺利,可让各县为蛋民腌鱼提供便利,各县却众口一词,这困难那不行说了一大堆,即使勉强答应,也能看出来明显是阳奉阴违。张煌言此行还有更重要的任务在身,也不可能长时间停留,只好尽可能做出安排后,带着新加入海军的蛋民登船前往下一个地点。

    等到了揭阳,张煌言从蛋民口中得知,已经有府县地方官员上疏参劾自己,说自己仗着钦差的身份飞扬跋扈,袒护刁民,殴伤衙役,败坏钦差名誉,并且还要发动更多更大的官员一齐参劾。这些蛋民都很担心,因为他们都知道这些官员的厉害,如今好不容易来了个为蛋民做主的钦差,要是就这么被参劾倒了,他们更无出头之日了。

    对此张煌言付之一笑。其实在陛见之时,朱由检已经对他说过:“你此行任务艰巨,遇到的阻力可能会非常大。朕有几句掏心窝子的话说与你听:朕不止想做个中兴之君,更想让中华民族真正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所以朕不能守成,必须要改革。然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朕自己强推改革,掣肘之力太大。所以朕现在还需要有人帮朕一把,他来出头露面,朕则在幕后指挥。若阻力太大,朕不得不稍稍让步时,那个人就需要替朕受过,甚至丢官罢职。这样的差使,你可愿做?”

    张煌言当时就慨然答道:“为人臣者倘不能为君父分忧,要之何用!臣为陛下大业肝脑涂地亦在所不惜,岂在意一顶乌纱!”

    因此张煌言也只是具折把沿途经过详述一遍,日后寻机会再飞鸽传书回京师。

    招募蛋民的最后一站是琼州。两天之后,蛋民已经招够,所有工作准备完毕,张煌言与郑森一商量,也是时候下南洋了。于是安娜公主号沿着琼州海岸前行,很快来到琼州的最南端。此处的沙滩上耸立着大大小小上百块岩石,再往南看,则是茫茫大海。

    “钦差大人,我们蛋民都管这里叫天涯海角,”冼南星笑道,“从这里再往前走,便是南洋了。”

    张煌言却摇了摇头,高声喝道:“你们都记住了:此处并非天涯海角!来人,把圣上的御笔拓在最高最大的那两块巨石上!”

第1381章 起点逐浪() 
    “好啊,好!!!万岁爷写的字就是好!”

    当安娜公主号逐渐驶离海岸,众水手仍在对着那两块留下朱由检“墨宝”的巨石欢呼不已。张煌言则略带尴尬地笑了笑,以他这样自幼读书的文人眼光来看,皇帝那两笔字实在没法恭维,恐怕比刚开始习字的小孩子也强不了多少。不过既然战士们觉得好,他自然不便拂了大家的兴。

    不过这刻下的四个大字,却让张煌言陷入深思。它并非“天涯”、“海角”这四个字,而是“起点”和“”!

    这实在是朱由检对历史的一个小恶作剧。他在前世去过三亚旅游,自然去了天涯海角景区,知道这几个字的历史并不算太长,“天涯”二字是清朝雍正年间刻上去的,“海角”更晚,民国时期才刻上去。而在崇祯年间,那两块巨石上还什么字都没有。

    不过“天涯海角”这种说法则早已有之,比如唐朝诗人白居易的长恨歌最后一句便是:“天涯海角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古人用“天涯海角”来形容极远之地,颇有点“世界尽头”的意味。对当时的中国来说,琼州,也就是海南岛,便是这“天涯海角”之地了。

    但即使是对当下这个时代来说,再把这里称为“天涯海角”已经不合时宜。地理大现已经接近完成,过去被海洋分隔的遥远大6,正在越来越紧密地被各国的商船和战舰联系在一起,若还固步自封,不肯把目光投向未涉足的远方,岂不是要被西方列强越拉越远?

    所以朱由检故意用“起点”、“”这四个字代替了“天涯”、“海角”,镌刻在这两块巨石上。起点和是二十一世纪两个知名站的名字,搬到这里来当然有些恶搞,朱由检的用意有二:

    一是既然自己打算改变历史,当然是让历史偏离原来的轨迹越远越好,那样才有可能成功。所以即使是这种不起眼的小地方,朱由检也故意让它与历史不一样,说不定就能产生蝴蝶效应,让历史展完全不同呢。

    二是起点和这两个名字本身的意义也很不错。古人以天涯海角为终点,朱由检却把这里视为起点,也就是告诉大家,中国人不能止步于此,要到更广阔的天地里去而,自然是告诉所有水手们,要以勇敢和乐观的精神去和大海拼搏,只有这样,才能征服狂暴的海洋,走到哪里都是胜利者。

    离开琼州后,安娜公主号立刻向拟定的第一个目的地进,那就是西沙群岛。这是启程之前朱由检特意交待的,安娜也同意了,但是西沙群岛并不在葡萄牙人常走的航线上,这可能也是葡萄牙舰队不愿意按照议定路线走的原因之一。

    朱由检之所以坚持要先去西沙群岛,一是因为西沙群岛本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想当年自己与李贞妍孤零零两个人流落到钓于岛上,还不忘立碑宣示主权现在总算有了北海舰队,这宣示主权的工作自然不能省。主权碑一立,不知为后世省去多少麻烦,因此哪怕就是安娜公主号专为此事出航一次,也是完全值得的。

    第二个原因则更为现实一些,直接关系到朱由检构想中的与东南亚诸国、乃至世界上其他国家的远洋贸易大计。从他所知道的历史,以及从安娜公主那里了解到的事实来看,无论是葡萄牙、西班牙、英国还是荷兰,他们从本土向海外扩张的步伐都是“跳棋”式的。

    简单地说,由于受到气候和船只续航能力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在这个时代,一艘船不可能沿途不停靠,就从欧洲直接开到东亚,中间必须有落脚点,用以躲避风暴、补充淡水和食物等。而欧洲列强的做法就是开辟殖民地,每选择一个落脚点,就用武力征服,然后向该地移民,并强迫当地人为他们服务。

    就拿葡萄牙来说,从欧洲到非洲,就依次有马德拉、佛得角、比绍、阿克拉、圣多美和普林西比、罗安达、莫桑比克、蒙巴萨等殖民城市,亚洲则包括印度的果阿、东南亚的马六甲,以及刚刚被大明收回主权的澳门。凭借着这些殖民城市,葡萄牙人建立起了稳定的航线,除了贸易之外,凡是两座殖民城市位于同一块6地上时,还可以通过飞鸽传书快传递消息。

    而朱由检认为,中国绝不能走西方的殖民扩张道路,否则与那些强盗何异?纵观历史,即使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这些殖民国家风光一时,英国更号称“日不落帝国”,然而殖民统治毕竟不得人心,到最后不过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朱由检要的是中华民族的长盛不衰,自然不能跟在葡萄牙人屁股后面邯郸学步。

    但是这就产生了一些现实问题。就拿现在打算与暹罗等国开展贸易来说,从海南岛到暹罗等地水路数千里,中间没个落脚点,无论对军舰还是商船来说,都是十分危险的。

    而夹在大明与暹罗中间的国家是安南,本来安南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最适合远洋船只停靠,但是大明与安南关系一向不睦,还多次生战争。尽管历代安南国王口头上都承认大明为宗主国,但因为几次交战,明军都损兵折将,吃了不少亏,故而安南实际上并没把大明放在眼里。

    而且安南扩张成性,现在正对暹罗、真腊等国虎视眈眈。在这种情况下,想在安南海岸设立中转点是不可能的,朱由检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南海上的岛屿。

    而离琼州最近的岛屿,自然是西沙群岛。安娜公主号虽然没来过这片海域,但是新加入海军的蛋民有很多人都来过这里,对这片海域很熟,还一起商量着画出了海图。仅用不到一天时间,就抵达了西沙群岛中最南端的岛屿:螺岛。

第1382章 驻兵螺岛() 
    随着安娜公主号在螺岛旁下锚停船,海军战士们兴致勃勃地划着小木舟登6。甚至有些性急的战士,扑通一声扎进湛蓝而温暖的海水中,大叫大笑着直接游泳上岸。

    这也难怪,自从大年初一从登州出,一路北风如刀,船上冰冷湿滑,虽然做足了御寒准备,战士们仍然冻得不轻。而西沙群岛已经是典型的热带气候,常年皆夏,很多来自北方、从未到过南海的战士,顿觉浑身舒畅。

    张煌言与郑森亦乘舟登岸,按照朱由检的要求,他们上岸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勘察螺岛的地形、水文等情况,并详细记录下来。螺岛并不大,在来过此岛的冼南星等人的帮助下,张、郑二人很快就摸清了这里的基本情况。

    螺岛位于西沙群岛的最西南端。整个西沙群岛大致位于琼州,也就是海南岛的东南方向,包括东西两组相对集中的岛礁群,其中最大的岛屿位置比较偏东,两个岛屿相距很近,渔民称之为“巴岛”和“小巴岛”,也是西沙群岛中地理环境最适合人类常住的岛屿。

    然而此次安娜公主号是从琼州向正南航行,并不经过这两个岛屿,而是只经过螺岛。螺岛与西沙群岛的其他岛礁相距很远,面积也比巴岛小得多,是一个沙岛。退潮时,岛东西长五百六十丈,南北宽二百四十丈涨潮时,海水会淹没地势较低之处,仅余三四十丈见方的一小块沙丘。岛上有一个不大的泻湖,湖中是海水虽然因为降雨充沛,掘沙两尺就有淡水,但因为常被海水淹没,全岛几乎寸草不生。

    勘探完地形后,接下来要做的事就是树立主权石碑。此次出航,安娜公主号上专门准备了数十块高六尺、宽一尺的条石,现在便搬下一块,树立在螺岛最高处,战士们用兵器在石碑上刻下“大明螺岛”四个大字。树碑之时,除少数战士留在船上值守,其余全体人员都在石碑周围肃立,默默见证这一庄严神圣的时刻。

    然而仅仅树碑还不够。按照朱由检的旨意,西沙群岛上一定要驻兵守备,至于具体在哪个岛上驻防、驻多少兵力这样的细节问题,则由张煌言和郑森临机斟酌决定。

    张、郑二人召集熟悉南海的蛋民商议,大家都认为应该在螺岛驻军。因为螺岛虽小,但正位于琼州到南沙群岛的航线上,船航行到这里,已经走了大约一半路程,故螺岛又名“半路峙”。在这里设点驻军,正合“跳棋”原理。

    可真要驻军又谈何容易。螺岛孤悬海外,离琼州直线距离也有六百多里,岛上寸草不生,渔民来了也只是暂时歇脚。真要常驻,人如何生存?

    不过既然皇帝有旨意,就是再难的任务,也要想办法去完成。接下来的两天里,趁着天气晴好,张煌言和郑森率领全舰官兵甩开膀子大干了一场。

    先,他们用船上携带的木材在螺岛地势最高处搭建了三座小屋,做为守岛官兵的营房。不过南海多雨多台风,这三座小木屋能坚持多久,那就不好说了。

    第二,留下两艘小舟以及渔网等捕鱼工具,以后官兵最主要的食物就是鱼了。除了鱼以外,岛上还遍布被海水冲上来的马蹄螺,“螺岛”这个名字就是由此而来。螺肉煮熟以后也可以吃,仅就量而言,如果驻军不多,每天光吃螺肉都能吃饱。

    但是人光吃鱼、螺而不吃菜,时间长了就会患上致命的坏血病。对此官兵们早有准备,他们特意从登州装了几十坛子土壤上船,这回在螺岛先卸下十坛。在海岛上,土可是比黄金还珍贵,大家特意用石头垒了一个小池子,把土倒在其中,这样即使下暴雨,土壤也不会流失。船上还带有各种蔬菜的种子,现在便种了下去,这样守岛官兵就能有菜吃了。

    除此以外,还准备了弓箭、鸟铳、弹药、火种等物,算是勉强满足了驻防的必备物质条件。接下来的问题则最为关键:让谁来守岛?

    所有人心里都明白,驻岛任务可谓九死一生。先是自然条件极其艰苦,这里虽然没有严寒,但是长年暴晒,又常有风暴光临。而且距离琼州太远,小木舟在岛子附近捕鱼尚可,远航则根本不可能,除非有船只经过,这里就是完全与外界隔绝。

    再者,驻岛官兵人数不可能太多,一旦有外队或是海盗攻打,就凭几个人、几条枪想守住岛,也是根本不可能的。如果是在6地上,打不过还能撤退可这里是海岛,连跑都跑不了。

    张煌言和郑森也充分考虑到了驻岛任务的艰巨性,因而给出了极其优厚的条件。第一批驻岛官兵定为五人,暂定半年一轮换。驻岛期间,除了月薪照以外,每月还有二十两银子的津贴凡是能坚持到任务结束、表现正常的官兵,立即予以提拔。

    当然物质刺激只是一方面,张煌言还召集全舰官兵,充分讲述了驻守螺岛的重大意义。他讲得深入浅出,慷慨激昂,极大地激了官兵们的爱国热情。一番话讲完,很多官兵争相报名,尤其是新加入海军的蛋民,更是个个要求驻岛。

    由于报名的人太多,最后不得不采用抽签决定。抽签的结果,冼南星和另外两位蛋民、一名出身戚家军的海军战士,以及一名跟着李允浩加入北海舰队的朝鲜族战士成为第一批驻守螺岛的勇士。

    由于还有重任在身,安娜公主号很快就要再次启航。临别之时,全体舰员依依不舍地与五位勇士道别,有些与他们几个私交好的,还忍不住洒下了热泪。冼南星却满不在乎地笑道:“大老爷们哭甚么,好像我们要死一样!你们就放心吧,我们在岛上肯定活得好好的,说不定下次来换班的时候,我们还舍不得走哩!”

    道别之后,安娜公主号迅扬帆起锚,螺岛很快消失在身后,举目四望,又是一片茫茫大海。张煌言挺立于海风之中感慨万千,突然高声说道:“本官一直没有号,也曾想过很多字,均觉不大合适。现在突然想好了,我以后便以苍水为号!”

第1383章 南海风暴() 
    离开螺岛后,安娜公主号朝偏东南方向航行,目的地自然是南沙群岛。其实南海、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这几个名称,本来并不属于这个时代,渔民们一般以“千里长沙”、“万里石塘”等俗称代指。朱由检把这几个词汇也穿越了过来,除了统一名称,方便航海以外,最大的目的自然是宣示主权。

    不过刚行驶了几个时辰,从登州启程时便一直伴随着的北风突然变小,直至完全消失,并很快转为南风。有几名蛋民出身的海军战士立即紧张起来,他们告诉张煌言和郑森:这个月份突然起南风,恐怕是风暴来临的预兆。别看现在还算风平浪静,最多两三天之内,海况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