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征天下-第5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离谱,也更加重了百姓的恐慌情绪。

    但此前王在晋已有严令,为防止流贼混在百姓中渡江,长江中严禁通航、摆渡,除了官军的战舰外,无论现任何船只,均以通敌论处。难民们过不了江,孩子哭大人闹,简直乱成了一锅粥。

    曹文诏看了双眉紧锁,尽管他十分同情这些难民,也不得不下狠心命令前锋部队策马驱散人群,呼啸着快冲了过去。他心里当然清楚,一旦流贼大至,这些百姓要么会被杀,要么会被裹挟进流贼的队伍可是如果不尽快赶到y市,y市城内人口稠密,一旦被流贼攻破,恐怕比这里惨十倍都不止。

    关宁铁骑的行军度是何等之快,仅用了三个时辰,便行进了一百多里路,即将抵达燕京和y市之间的仪真县。曹文诏也知道流贼兵力极多,他谨记临行之时朱由检对他的嘱托:“千万不要自恃勇猛,对叛军穷追猛打,以防落入重围”,一边行军,一边派出探马,在队伍的前后左右进行侦察。此时前方的探马回报:“仪真县好像已被流贼占领了!”

    曹文诏大吃一惊,他没想到流贼竟会来得这么快。如果仪真失守,那么y市也肯定很危险了。他赶紧命曹变蛟率领十余骑再前去侦察,须臾曹变蛟回来道:“禀叔父,仪真县城确已被流贼攻破,城头的旗子都撤换了。从旗号上来看,是改世王许可变的部下。如今四面城门大开,城头并无多少流贼驻守,看起来他们是刚刚占了城池,正在城中抢掠。”

    曹文诏沉思片刻毅然道:“我们虽可绕过仪真赶往y市,但一则绕路耽搁时间,二则敌情不明。不如趁流贼没有防备,先冲进城去,把这股流贼端了再说。一可解救当地百姓,二也可从俘虏口中得知流贼的动向。”

    其实这是个非常大胆、甚至可以说是冒险的计划,因为曹文诏连城中的流贼有多少兵力都不知道。但关宁铁骑的将士们连最凶悍的八旗白甲兵都不怕,遑论区区流贼。因此随着曹文诏一声令下,马蹄践踏大地的轰鸣之声立即大起,一千铁骑从树林中骤然杀出,如利箭般直扑城池而去!

第1429章 经典突袭() 
    关宁铁骑的将士们此刻并不知道,他们即将起的这场突袭,后来会入选大明武备学堂的课本,成为运用骑兵的经典战例。他们此刻只有一个信念,跟随着自己的主将,一鼓作气冲进城去!

    曹文诏的战术简单而实用。之所以说简单,因为这场战斗从头至尾都贯彻了一个字:冲。而说这个战术实用,则是因为流贼兵力太多了,是关宁铁骑的十倍以上都不止。一旦陷入对战的僵持局面,机动性全无,就会对官军大为不利。惟有一刻不停地冲锋,才能打乱敌军的节奏,把战场上的主动权牢牢握在自己手上。

    曹变蛟一马当先,这位辽东李氏的后起之秀此刻并未使用他最擅长的镔铁长矛,而是在马上弯弓搭箭,瞄准城楼上和城门处为数不多的流贼,如流星赶月般接连射出。曹变蛟的箭到哪,身后关宁铁骑黑压压的一片箭雨也就跟到哪,顷刻间便把这些尚未搞清楚状况的流贼射成了马蜂窝。

    直到此时,关宁铁骑才爆出惊天动地的呐喊声,全部收弓举刀,一往无前地向仪真西城门冲去。流贼一是刚刚攻破仪真县城,还没顾得上搜刮胜利果实就遭到偷袭,一时还没反应过来二是关宁铁骑来势太猛,而且控制城门及吊桥的士卒在第一轮箭雨中就全部丧命,竟然来不及关城门。转眼之间,曹变蛟就杀进城门,一刀把一个匆匆赶来的流贼脑袋砍得远远地飞了出去,随即大吼一声,向城内猛冲进去。

    此时城内的流贼才蜂拥而来,然而已经晚了。在曹文诏的率领下,关宁铁骑就像一支杀气凛凛的铁矛,狠狠地插入流贼阵中。而流贼虽然平时多骑马赶路,但攻城时自然是要下马步战的,这时候也基本上都没骑马。

    以骑对步,就算是普通骑兵也会占据很大优势,何况是天下最精锐骑兵之一的关宁铁骑。虽然没了惯常使用的狼牙棒,但关宁铁骑现在用的马刀亦是又长又重。将士们仍旧使出“力劈华山”、“斜飞入云”、“横扫千军”这接敌三式,所过之处血肉横飞,没有一个流贼能在马前阻挡半刻。

    在激烈的对战之中,曹文诏依然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他知道,关宁铁骑的优势在于冲击力,而弱点则在于兵力过少,以及防具不佳。一旦在城内陷入巷战,被流贼分割包围,那就十分危险了。所以他把部下分为三队,分别从仪真城内东西向的三条大街上猛打猛冲而过,并不做半刻停留。

    而现在盘踞在城中的流贼头领,正是“十三家”之一,绰号“改世王”的许可变。许可变为人狡诈多智,他没有与老回回等人一起攻y市,而是选择了自己攻仪真。因为他很清楚,y市是一座大城,官军必然会有所防备,虽然流贼人多势众,也未必能马上就打下来。

    可仪真只是县城,不可能驻有太多官军,但论富庶程度,也未必在y市之下。所以许可变打了个时间差,先取仪征,打算独吞这个胜利果实,然后再去合攻y市,两边的肉都要吃。

    今天的战果也印证了许可变的判断。仪真根本没有官军常驻,听说流贼大至,仪真知县弃城逃走,倒是典史率领着一些衙役抵抗了一阵。不过许可变现在手下已有七八万人,其中能作战的就有四万多,没费吹灰之力就把城池打了下来。

    进城之后,许可变先把敢于抵抗的典史和衙役全部斩,然后挨家挨户进行抢掠,抢到的东西一半归他,一少半归部下,还剩下很少的一部分,则随意丢在大街上任穷人争抢。过去这招可谓屡试不爽,很多吃不饱饭的穷人正是看到跟着流贼可以随意抢夺钱财,吃香喝辣,才会加入流贼大军。

    哪知今天刚刚开始抢掠,突然城西门大乱,关宁铁骑分三路杀了进来。一开始许可变都不知道怎么回事,还以为自己人为了争抢战利品而起了内讧。直到满城响彻喊杀声和战马践踏大地的铁蹄声,这才明白过来:自己刚占领城池,就反被官军攻破了!

    仓促之间,许可变也不知道官军有多少兵力。他被关宁铁骑极度骇人的声势所震慑,还以为是卢象升的主力部队到了,吓得赶紧率众从北城门逃跑。“掌盘子的”一跑,底下的流贼焉有不跑的,成千上万人争先恐后地往城外逃窜,不可避免地引起了踩踏,也不知有多少流贼就这样窝囊地死在了自己人的乱踩之下。

    关宁铁骑也并不恋战,很快就在县城中穿城而过,从东门杀了出来。虽然刚才的混乱局面对杀伤敌人很有利,但城内地形复杂,骑兵威力难以充分施展,尤其是暗箭难防,所以曹文诏还是坚决地率军冲出城去。

    而此时的仪征城仍处在极度混乱之中,许可变摸不清状况慌着出城,竟没组织起任何反攻。曹文诏见机不可失,一拨马率部又冲了回来,仍是兵分三路,如同铁犁般犁过已经血流成河的仪真街道。有不少刚才侥幸未死,或是刚从民宅中跑出来的流贼,这回又被过了一遍筛子。与其说这是一场战斗,倒不如说是一场一边倒的屠杀!

    等到关宁铁骑再次从西城门杀出去,在城北稳住阵脚的许可变终于现,让他丢弃了大量金银财宝狼狈逃跑的官军,居然仅有区区一千人!

    许可变登时勃然大怒。他并不知道这支官军就是威名赫赫的关宁铁骑,只知道自己的兵力可是官军的几十倍!而且这股官军并非卢象升那样以火器为主,而是传统的冷兵器作战,许可变认为自己既能吞得下,又必须得吞下去,否则以后传扬开来,他在十三家中就没法混了。

    所以许可变立即组织反扑,命令手下的两员大将薛飞、田琦各率两千骑兵,从左右两翼包抄,自己则亲率标营五千精骑,杀气腾腾地向关宁铁骑冲了过去。

    曹文诏见流贼来追,心道正合我意,当即下令:“放风筝!”

第1430章 骑射杀阵(1)() 
    在书本记载的历史上,李自成攻下京师后,因为手握辽东边军的吴三桂不肯投降,便亲率数十万大军讨伐吴三桂。不料吴三桂不降李自成,却无耻地降了满清,在李自成的大顺军与吴三桂的辽东边军正在进行惨烈厮杀时,八旗军突然出现在战场上,采用猛打猛冲的战术,把毫无准备且已筋疲力竭的大顺军一举击溃。自此各路农民军一蹶不振,节节败退,次第被清军消灭。

    因此在那段历史中,农民军,也就是流贼,并没有体验到塞外骑兵真正的威力。而在今天的仪真之战中,曹文诏却复制了蒙古及满清骑兵的“放风筝”战术,许可变的部队不幸成为了第一个牺牲品。

    其实这种战术说起来很简单,无非就是敌军骑兵进攻时,我方骑兵有秩序撤退,边退边放箭杀敌敌军停止攻击时,我方继续用弓箭远程袭扰敌军撤退时,我方转为追击。虽然简单,但却暗合老人家“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十六字方针。

    但要真正使用这种战术,必须满足苛刻的条件。先,战马要好,既要承受得住长时间的、反复的奔跑,又要度比敌方快,否则这种战术就无法实施。单是这一条,就注定了过去中原地区的骑兵不能使用这种战术,因为中原并非战马产地,人工喂养的马无论是在度上还是在耐力上,均无法与塞外骏马抗衡。

    第二,骑兵要训练有素。必须要有高的骑术,否则在撤退或是追击的过程中就无法保持有秩序的队型还要有强悍的体力,才可以不停地开弓放箭而最重要的一点,则是要有极强的自信心和严明的军纪,即使敌军兵力数十倍于己,也始终抱定全歼敌军的念头,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第三点同样很重要,那就是地形必须是一马平川,最好是茫茫草原,有利于骑兵进行机动。如果地形崎岖或是河湖港汊密布,这种战术便难以实施。当年蒙古铁骑仅以区区数万人便横扫欧亚大6,同样的军队攻南宋却花费了几十年时间,而攻打日本、安南则惨遭失败,就是这个道理。

    可是这场仪真之战,却恰好是三个条件都满足。关宁铁骑的战马均是西域汗血宝马与蒙古马的混种,度耐力俱佳,否则也不可能负担重甲。而流贼的战马就参差不齐了,很多都是驿马、拉车或是耕地的马,甚至还有不少是骡子,在这个环节上出现了致命的差距。

    训练上的差距就更不用说了,关宁铁骑的战士自幼习武,单是集体训练骑战就有五六年之久而流贼不过是乌合之众,能骑在马上不掉下来就不错了。

    而第三个条件,本来是不满足的,因为仪真位于长江北岸,虽为冲积平原,但境内河流密布,并不利于骑兵大规模机动。但现在适逢寒冬,小河全部封冻,战马可以涉冰而过。关宁铁骑本就出自辽东,自然适应冰雪环境,马掌上都钉有抓地的短钉,不至于在冰面上打滑。

    因此从一开始,这场战斗就呈现一边倒的局面。初时流贼还气势汹汹地分三路向关宁铁骑扑来,而关宁铁骑立即开始撤退,并且保持着与流贼相同的度,距离则维持在八十步左右。与此同时,按照完美的节奏不停地对流贼动齐射。

    因为没了重甲和重兵器,关宁铁骑携带箭支的数量大大增加。每匹战马都载着两个箭袋,各装箭八十支骑兵背上还背着一个箭袋,装箭四十支,合计为二百支。

    一支箭的重量为十钱,也就是一两。这个重量是从实战中反复摸索出来的,茅元仪的武备志中就引述前人记载:“镞重不得过三钱,箭重不得过十钱。镞重则弓软,而去地不远箭重则弓硬,而中甲不入。”其时明军武备松弛,装备混乱,弓箭亦多不合规制,朱由检登基后虽想大力整治,也只能管得了京师和秦王庄等几处军工厂而已。好在王在晋抵达南京后,专门为关宁铁骑赶制了一批箭支,倒是基本符合标准。

    十六两为一斤,二百支箭共重十二斤多,对惯于负重的关宁铁骑战马来说,当然不是问题。骑兵们此时全部只用双腿控马,左手引弓,右手持箭,断后的曹变蛟大喝一声“开”,便开弓如满月,斜指向天再大喝一声“后”,千名战士齐齐转身向正后方最后大喝一声“放”,千支利箭便同时离弦,织成一张密集的箭网,兜头向流贼罩去。

    流贼此时还不知道厉害,仍按照骑兵对付步兵的密集阵型冲锋。这张箭网兜下来,恰好锁定了中路骑兵前锋方圆六丈的范围内,顷刻间箭落如雨。

    这可不是蒙出来的,而是关宁铁骑严格训练的结果。一千骑兵虽在撤退,可是仍排着整齐的行列,每一行、每一列的人胳膊抬多高、力道使多大,皆有不同的规定,以确保所有箭支皆射向一个较小的范围。这个范围由断后的曹变蛟通过令时间来控制,而主将曹文诏则位于全军前列掌控全局。

    在这么小的范围之内,流贼骑兵人挨人马挤马,如何能躲避?而且关宁铁骑在撤,流贼在追,对于流贼而言,恰似是迎头撞上箭雨。关宁铁骑的将士们本来就臂力雄健,箭支力道十分强劲,再加上冲撞之势,那流贼还能有个好?别说他们没什么像样的盔甲,即使有薄铁甲护身,利箭照样能够贯穿。

    顷刻之间惨叫之声叠起,被千支利箭覆盖的数十名骑兵立遭灭顶之灾,少则中一两箭,多则中七八箭,无不连人带马摔倒在地,流贼阵中立即出现了一个空洞。后面的骑兵躲闪不及,有的被绊倒在地,有的只好纵马踏了过去,一时间人仰马翻,阵型一片大乱,追击之势顿时受挫。

    中路流贼这一慢,左右两翼的流贼便突了出来。而关宁铁骑一波齐射之后更不停顿,曹变蛟再次大喊“开”,众将士抽箭、搭弓、斜指向天,动作一气呵成,绝无拖泥带水第二个指令变为“左后”,众将士再次转身,亦改为朝向左后方之敌“放”字一出,第二轮箭雨又瓢泼般袭至!

第1431章 骑射杀阵(2)() 
    不到半分钟的时间,关宁铁骑三轮齐射分别攻击追兵的中、左、右三路,流贼损失惨重,顷刻间便有近百骑死伤。其实如果敌军换做是满清八旗军,就不可能造成这么大的杀伤,因为八旗骑兵临阵经验丰富,冲锋时队形散得很开,而且护具也较流贼精良得多。

    可是流贼哪经历过这种打击,甫一接战便乱了阵脚,三路追兵度骤减。曹变蛟看得真切,大呼一声“慢”,关宁铁骑便也放缓度,仍与敌军保持八十步左右的距离。

    这时流贼稍稍缓过神来,也意识到这样傻追,在追上之前不知道要被官军射死多少,便也纷纷张弓搭箭,向关宁铁骑射来。不过他们一放箭,登时就傻眼了。

    原来关宁铁骑与敌军保持八十步的距离,可不是随便定的,而是经过了认真的计算。以他们的臂力,弓箭的有效射程都在八十到九十步之内,而除了满清八旗军和蒙古骑兵以外,无论是其他官军还是流贼,在骑战中放箭都远远达不到这个射程,即使是训练有素的秦兵也不行。

    许可变的骑兵当然也不例外。他们乱射了一通才现,自己射的箭大多只射出去三四十步、最多五六十步就坠落于地,离官军还差着老大一截,根本构不成任何威胁。而官军的箭却射得又远又准,每一次齐射都能射死十余骑、二十余骑甚至更多的流贼。这样追了数里之后,枉自在战场上抛下数百具尸体,却连官军的衣角都没摸着。

    许可变也并不傻,他倒吸一口冷气,心想照这样追下去,非但不能消灭一个官军,自己这点精锐骑兵可要全搭进去了。俗话说光棍不吃眼前亏,许可变只得喝令全军停止追击,准备退回仪真重整队伍。要知道刚才让官军两次穿城而过,他的数万部下简直乱成了一锅粥,现在还没顾得上清点损失呢。

    可是流贼刚刚停止追击,关宁铁骑也立刻勒住了战马,双方的距离仍保持在八十步左右。趁着流贼乱哄哄地后队变前队,关宁铁骑原地稍稍喘了口气,很快再次动齐射。流贼大骇,还不等排好队型,便纷纷向后乱跑,变成了溃败之势。

    此时的曹文诏已经返回最前列,对曹变蛟微微颔。曹变蛟立即大吼:“追!”

    一声令下,千匹骏马四蹄狂奔,箭一般地向前冲去,与流贼间的距离迅缩短。曹变蛟不停地出“开、前、放!开、左前、放!开、右前、放!”的指令,一轮又一轮密集的箭雨如同汹涌的波涛,兜着流贼的屁股不断袭来。

    前面的流贼深知箭雨的厉害,没命地向后跑去而后面的流贼有的还没拨转马头,前面的人就败了下来,自家人互相冲撞,混乱不堪。许可变尽管不停地大声吆喝,也无法阻止混乱的败退,被乱军裹挟着连退数里,又回到了开始追击的地方。

    曹文诏一直在冷静地观察战场,现虽然给流贼造成了不小的杀伤,但许可变兵力仍然很多,便命曹变蛟高喊“停”。将士们立即勒马停止追击,并且不但是停马,人也从马上跳下来,让战马在短暂的战斗间歇得到尽可能的休息。

    此时双方的距离拉大到一百五十步左右,对面的许可变好不容易拢住队伍,回头一看,差点把鼻子气歪了。只见官军全体下马,有的伸伸胳膊弯弯腰,放松一下筋骨有的去捡拾死人身上的箭支,看见还没死透的就补一刀有的则干脆舒服地躺在地上。更有甚者,曹变蛟还组织了十几名嗓门大的士卒,冲着流贼这边高声吼道:

    “哎!想你哩,想你哩!啊!想你哩,想你哩口唇皮皮想你哩,实实对人难讲哩三哥哥想你哩,想你哩,想你哩!”

    这一唱不要紧,可把许可变和他的手下们气坏了。原来这民歌乃是陕北民间小调,名字就叫想你哩,是青年男女对唱的情歌。也不知官军怎么给学会了,他们根本也不是陕西人,此时怪腔怪调地唱出来,要多难听有多难听,却是对流贼逃跑的辛辣讽刺,对大多为陕西人的流贼而言,实在是极大的羞辱。

    许可变气得眼珠子都红了,声嘶力竭地吼道:“弟兄们!这帮官军太可恨了,今天不杀光他们,老子决不罢休!给我冲!”

    这回流贼也顾不上兵分三路了,在仇恨的支配下,一窝蜂地杀了回来。还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