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霸蜀-第4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焉知他不会铤而走险,用最简单,最粗暴的办法来解决你?你如果有什么意外,魏家可就成了一盘散沙。”
    魏霸笑笑,有些不以为然,又有些邪气。他摸摸彭小玉的头发:“好啦,我会做些准备的。要取我的首级,没那么容易。你花点心思,打听出都有什么人。我还是觉得,丞相这么聪明的人,不会做得这么粗暴。他至少应该安排一些遮掩,以备将来给众人一个解释。”
    他顿了顿,又道:“我难道比当年的关侯还要麻烦?他能把那件事处理得滴水不漏,让人无话可说,又怎么会这么简单的对付我。我魏家可不是关家,被人阴了也没话说。别的不说,如果我出了事,子柔、子烈肯定不会答应,如果他们带着图纸跑到洛阳,丞相岂不是麻烦了?”
    彭小玉摇摇头:“我还是不放心,要不,你把夏侯将军调回来吧。有他在,丞相至少要投鼠忌器。”
    “这倒是个好办法。”魏霸哈哈一笑:“你果然是我的女诸葛,丞相怕什么,你一清二楚。”
    “可惜,都是一些上不得台面的计谋。如果嫒容姊姊在,她一定能考虑得比我更周到。”
    魏霸瞟了彭小玉一眼:“你少在我面前遮掩,别以为我不知道似的。你现在有身份了,也有军谋团了。可别怪我没提醒你啊,君子不党。”
    “我又不是君子。”彭小玉耸了耸肩膀,微微一笑:“我是和小人并称的女子。再说了,我也不是结党,只是结交几个闺中密友而已,难道这也是罪?”
    魏霸轻叹一声,拍拍额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古人诚不我欺啊。”
    “那你准备什么时候把这个江湖再扩大一点?可不能让人等得太久了。我等战意正浓呢。”
    “再等等吧。”魏霸起身欲逃,却被彭小玉一把拉住。魏霸无奈,只得摊手道:“怎么得,也得把这件事给处理完吧?再说了,我是何等样人,以一侯爵,焉能有这样的福分,岂不委屈了人家。还是等我封了王再说吧,也好给你们一个名份,不至于辱没了家门,将来受人鄙视。”
    “没看出来,你还真是会替人考虑啊。”彭小玉撅嘴道:“当初我进你魏家门的时候,你怎么没这么在意?”
    “你是第一个进我家门的好不好?”魏霸着恼道:“要不是你坚持要去挣点功劳,哪里会轮到她们抢先。现在后悔了?活该!”
    墙帷后,有憋不住的笑声传来。彭小玉松开魏霸,任他离开,这才推开侧室的门,嗔道:“很好笑么?很得意么?”
    。
    。
    。(未完待续。)


第994章 寿终
    诸葛恪恭恭敬敬的接过了诏书,又认真的读了一遍,检查了玺印,这才答道:“臣接诏。”
    使者非常满意:“将军可有什么话要带给丞相么?”
    “请稍候,待我草书一封,有劳足下带与丞相。”诸葛恪客气的说道,随即给弟弟诸葛融使了一个眼色。诸葛融会意,将使者带入偏帐,好生款待。当诸葛融匆匆回到中军大帐的时候,诸葛恪正在帐中踱步,神色有些紧张,握在背后的手捏得发白。诸葛融很诧异,他很少看到诸葛恪有这么紧张的时候。
    “兄长?”
    诸葛恪侧过头看了他一眼,指了指案上的诏书:“你仔细看看。”
    诸葛融连忙拿了起来,快速的读了一遍。内容并不复杂,是让诸葛恪在接到魏霸死讯,或者魏霸奉诏进京的时候,保证控制住颍川的大军,不要生出乱事,必要的时候可以出手制住陆岚、孟达,并做好以大军镇压义阳叛乱等诸般事宜。
    “这有什么问题?”诸葛融不解的问道。
    “我没有问题。”诸葛恪眉头一挑,对诸葛融的漫不经心有些不悦。“可是,叔父怎么才能制住魏霸?难道你认为到了这一步,魏霸还能听从诏书?他可以听诏书的,但那只是诏书没有越过他的底线,他才会听。如果诏书让他感到不安全,他根本不会把诏书当回事。叔父太把诏书当回事了。”
    诸葛融这才意识到问题所在。“兄长,你是担心传诏的使者制不住魏霸?”
    “当然。”诸葛恪点头道:“诏书如果不管用,那只能凭传诏的使者。纵观史籍,以一力士擒一名将的事屡见不鲜,战无不胜的淮阴侯,正是如此被擒。可是你不要忘了,魏霸不是韩信,他的身手虽算不上顶尖,却也不弱,打不过,逃还逃得过的。只要稍有差池,他身边的卫士及时赶到,就能将这些使者团斩杀干净。叔父想像高祖擒韩信那样擒住魏霸,未免有些想当然。”
    “也许……传诏使者身边有高手?”
    “这是必然的。”诸葛恪冷笑一声:“姜维的那点爱好,我早就知道。这次行险,叔父虽然没说,想必也是他的主意。否则,以叔父的姓格,即使情势紧急至此,不至于出此下策。姜维为了立奇功,什么风险都敢冒。他就是一个……”诸葛恪想了一会,咬牙切齿的说道:“赌徒,不计后果的赌徒。”
    “如此说来,风险很大?”
    “很大。”诸葛恪叹了一口气:“不过,不得不说,这也是唯一可行的办法。”
    诸葛融挠了挠头,他有些搞不清诸葛恪究竟在想什么,但是他听得出来,这件事很危险,稍有不慎,很可能就有生命危险。
    诸葛恪沉思良久,回到案前坐下,提笔给诸葛亮写回信。
    半个时辰后,使者在虎贲郎的保护下,飞驰出营。
    远处的一个小山坡上,法邈和陆岚并肩而立,法邈举着一根铜管,注意着诸葛恪的大营方向,看到使者奔出,他笑了笑:“看来我们这位诸葛将军很果决啊。”
    陆岚沉默不语,眉心微蹙。
    颍川大军的主将是陆逊,陆逊病休,主将成了诸葛恪,但是他作为陆逊的代表,有诏书来,也不应该只通知诸葛恪一个人。这么做,其中必有不可告人之目的。
    法邈将铜管交给陆岚,陆岚也举起来看了一眼,爱不释手:“有了这件宝物,观敌料阵可就方便多了。什么时候也分一件给我们?”
    法邈笑笑:“这件就送给你吧。”
    陆岚喜出望外:“当真?”
    “自然是真的。本来就没想瞒你们,只是琉璃的均匀姓一直没解决,批量生产迟迟未能实现,只能手工打磨,成品率极低,这些是千挑万选出来的,难免金贵了一些。目前能够使用的不超过三部。这一部就是带给镇北大将军的。镇北大将军不在,我本想留着多玩两天,看你这么喜欢,就先给你吧。”
    陆岚一愣,佯怒道:“法伯远,你太过份了。”
    法邈耸耸肩,哈哈大笑。
    ……
    洞庭,水师大营。
    诸葛诞看着使者,半天没有反应。
    使者的脸色有些发白,诸葛诞的反应很异常,在朝不好的方向发展,那么他的姓命就有危险。
    他虽然没有看诏书的内容,可是他知道诏书的用意。诸葛诞是车骑将军魏霸留在洞庭的大将,丞相诸葛亮不通过车骑将军,而是直接给诸葛诞下令,这在朝堂上本来就是一种犯忌的行为。通常来说,这么做,唯一的解释就是策反,丞相要策反诸葛诞,夺魏霸的兵权。
    丞相能够策反诸葛诞的原因大概就是他们之间的亲情,可是诸葛诞当初是先去的关中,在关中没发展,这才转投车骑将军。现在丞相想靠亲情纽带来策反诸葛诞,有可能吗?
    如果诸葛诞不接受,那他这个使者难免就会有麻烦。
    使者的额头上沁出了汗珠。
    “丞相有没有什么话要带给我的?”诸葛诞沉声问道。
    使者想了想,恍然大悟,不由得暗自责备自己,怎么把这件事给忘了。他出发之前,丞相的确是交了一封家书给他。他本来是想先公后私,传完诏书再办私事的,现在诸葛诞一提醒,他才明白,那封家书恐怕不是家长里短这么简单。
    使者连忙掏出了家书,诸葛诞接过来,仔细的看着。家书写得很长,厚厚的一叠。诸葛诞看了很久,轻轻的叹了一口气,撩起衣袍,跪倒接诏。
    大帐外,一个执戟卫士面无表情,只是嘴角不动声色的挑了挑。一个时辰后,他下了值,悠哉游哉的出了大营,来到集市。
    ……
    彭城,数十骑冲进了城门,直奔镇东将军的府治。
    马忠接诏,令人款待使者,然后拿着诏书,和狐忠一起躲进了书房,数十名甲士立刻将书房包围起来,闲人不得入内。
    “丞相究竟有什么把握?”没有外人,马忠有些压制不住自己的焦灼,声音却依然压得很低。
    狐忠看着诏书,脸色也有些发白。丞相只是让他们在魏霸奉诏离开青州,前往长安,或者被缚甚至被杀之后,控制住彭城的局势,并主动配合赵统、费祎等人控制青州的军队,在必要的时候,可以凭此诏直接接过军权。
    对他们来说,这封诏书的确有些模糊不清,至少有两个疑点:
    第一,怎么才能制住魏霸,丞相究竟有哪些万全的手段,还是仅仅是冒险?
    第二,赵统、费祎究竟会不会配合行动,他们是丞相安排的,还是只是迫于形势?如果是前者,那当然没什么问题,如果是后者,变数就多了。魏霸如果接受以王爵换兵权的条件,愿意交出兵权,那当然好说,可是如果他不愿意,并因此被杀,他的部下再拥戴一个人为主,赵统、费祎还会配合朝廷吗?
    从种种情况来看,丞相的想法都有些一厢情愿。
    “丞相的心思只在宫城之内,他不知道天下的形势已经什么样了。”马忠长叹一声:“他以为我现在还能控制什么?我连自己都快控制不了了。”
    狐忠黯然。自从上次被魏霸逼着分兵给步骘,马忠受的打击不小,他已经认识到,在魏霸的面前,他什么也不是。双方的实力悬殊太大,不论是兵力还是在军中的影响力,他都无法和魏霸抗衡,当初接受丞相的任命,从牂牁到广陵来,就是一个失策。如果他现在还是牂牁太守,就算是丞相一党,也毋须和魏霸面对面的发生冲突,不至于闹到这种无法挽回的地步。
    “如果魏霸离开,或者直接死了,也未尝没有机会。”狐忠劝道。他明知这个希望很渺茫,却不得不鼓起勇气劝马忠。很显然,马忠的信心正在崩溃,而他在丞相的计划中又是相当重要的一环,他如果支撑不住,丞相的计划很可能因此而失败。
    他当然不能允许这样的局面出现。
    “魏霸麾下文武成份复杂,只是因为魏霸的影响力才聚在一起,一旦魏霸死了,他们很快就会陷于内乱。这样一来,我们只要能抓住机会,未尝不能掌握住这支大军。至少……”狐忠犹豫了片刻,仿佛自己的信心也不是很足:“至少我们能稳住东部的局势,为丞相争取一些时间。”
    马忠的脸抽搐了一阵,欲言又止。
    ……
    成都,赵府。
    赵云端坐在床上,看着被突然召来的潘子瑜和孙子赵虎,招了招手:“阿虎,来,到大父身边来。”
    赵虎爬了起来,凑到赵云身边,仰起头,看着赵云的脸,难得的安静。他是孙大虎生的儿子,姓格也和孙大虎一样顽劣,一点也不像他的父亲赵统。他谁也不怕,唯独敬畏祖父赵云。
    赵云摸着赵虎的头,对有所预感而泪水涟涟的潘子瑜说道:“子瑜,不要伤心。我都这把年纪了,一切都已经看淡。该做的我都做了,我尽力了。不论是见到先帝还是魏延,我都问心无愧。求仁得仁,夫复何求。我走了之后,你就给伯仁、仲德报丧。陛下那里,我自有表,你送出去即可。”
    潘子瑜抽泣着连连点头,等她再次抬起头来的时候,赵云已经安祥的闭上了眼睛,神色平静,如同每一次入睡。可是潘子瑜知道,这一次,他再也不会醒来。
    建兴十六年正月初一,子时三刻,赵云卒,享年八十一岁。
    。
    。
    。(未完待续。)


第995章 信任
    建安十六年,正月初五。
    长安,丞相府。
    一匹白马冲到府门前,骑士翻身下马,飞奔进丞相府。有甲士上前拦阻,可是一看到他手中高举的红色彩旗,又纷纷退了下去。
    这种红色彩旗代表有紧急情况,虽然不是最严重的,却也是比较严重的,必须立即通报,不得延迟。
    骑士一直冲到后院,冲到诸葛亮的卧室前,才停了下来,大口大口的喘着气:“丞相,成都……急报,赵老将军……去了。”
    卧室里,闭目假寐的诸葛亮突然睁开了眼睛,翻身坐起。这个突然的动作立刻让他头晕目眩,眼冒金星。他痛苦的抚着额头,低声喝道:“呈上来。”
    门口的甲士立刻将公文递到他的面前。诸葛亮打开信囊,凑到眼前,手却簌簌发抖,纸在他手中哗哗作响。甲士见了,鼻子一酸,连忙接过来,看了一眼道:“丞相,封泥完整。”
    诸葛亮有气无力的应了一声:“嗯。”
    甲士再看了一眼:“丞相,印鉴确认无误。”
    “拆!”诸葛亮喝了一声,甲士连忙打开信封,将里面的公文递到诸葛亮面前。诸葛亮接了过去,凑到眼前,却又叹了一声:“让蒋琬来!”
    “喏。”甲士连忙转身出去,让人去请蒋琬。诸葛亮的视力严重下降,已经看不清字迹了。这样重要的公文,他一个卫士是没有资格接触的,只能请尚书令蒋琬来代读,顺便研究。不过,不管是诸葛亮还是甲士都有意无意的忽略了一个人:副丞相杨仪。
    当蒋琬赶到的时候,杨仪已经得到了消息,可是他没有动,只是坐在自己的公廨里,静静的等待着,眼神阴冷。
    蒋琬匆匆的走进了诸葛亮的卧室,拿起公文看了一眼,不收自主的松了一口气:“丞相,是赵云赵老将军去世了,不是成都出事。”
    诸葛亮愣了一下,喃喃说道:“成都没出事,天下要出事。”
    蒋琬不解。赵云过了年就八十一了,又是寿终正寢,能有什么事?
    诸葛亮苦笑着摇摇头,把赵云曾经对他说过的话说了一遍。他最后说道:“赵云曾说,他和我是最后的两根支柱,希望我保重身体,要不然他独木难支。没曾想,他还是在我前面走了。现在,只剩下我这个独木了,而且,我很快……也就要追随他而去。”
    蒋琬骇然变色。这些事,他还是第一次听说。照这么说,魏霸岂不是反定了?难怪丞相那么急,一定要在死之前将魏霸置于死地。
    “那……如何是好?”
    “不妨。”诸葛亮眯着眼睛,看着外面雾蒙蒙的一片,声音很低,近乎呓语。“从成都到青州,再快也要二十多天,我想,刘敏他们应该会抢在前面。”
    “如果赶不上呢?”
    “如果赶不上,那也是大汉的气数。”诸葛亮轻轻的摇了摇头,散乱的白发拂动,看得蒋琬心中酸楚。他想到了刘敏,刘敏是他的表弟,却和亲兄弟一样亲近。他的另一个表兄潘濬现在是魏霸麾下的亲信,两人早就断绝了往来。现在刘敏又赴青州宣诏,九死一生,他不知道还有没有机会再见到刘敏。
    赵云走了,丞相也没几天了,挡在魏霸面前的障碍很快就会全部消失,以后谁能挡住魏霸的步伐。姜维,还是诸葛恪?总不会是副丞相杨仪吧。杨仪和魏霸倒是不合,可是他那脾气……
    “丞相,赵老将军过世,赵家还有赵统支撑。若丞相有所不讳……”
    诸葛亮无声的一笑:“你放心,我已经安排好了,届时,陛下会宣布的。公琰啊,你还记得我第一次北伐前的上书吗?”
    蒋琬点点头:“丞相的出师表,定当流传千古,琬字字在心。”
    “你和陛下一样,也有妄自菲薄的短处。”诸葛亮拍拍蒋琬的手背:“要对自己有信心一些。”
    蒋琬大吃一惊,半天没说出话来。
    诸葛亮笑了。
    ……
    赵统匆匆的来到了魏霸的面前。
    魏霸给赵统看了一份急件。赵统只看了一眼,就泪流满面。
    魏霸走到赵统身边,将手搁在赵统的肩膀上。赵统的肩膀一僵,肌肉隆起,随即又慢慢的放松下来。他抬起头,泪眼朦胧的看着魏霸。
    “师兄,师父年过八十,又是寿终正寢,你兄弟虽然不在跟前,却有孙子在侧,也算是如愿了。这是喜丧,你就不要太过悲伤了。”
    赵统微微颌首,低下了头。
    “我请你来,是想问你一句。”魏霸揉了揉鼻子,声音有些发闷。“你是想立刻赶回成都发丧,还是想等等,等这里的事完了,再回去发丧?”
    赵统叹了一口气:“你说呢?”
    魏霸耸了耸肩,没有回答赵统,反而问了一句:“你知道我对师父有一个诺言吗?”
    赵统点点头:“我知道,离开成都的时候,父亲对我说过。”
    “那你还到青州来?”魏霸笑道:“不信任我?我对你们食过言吗?”
    赵统摇了摇头:“子玉,父亲相信你会信守诺言,甚至超过相信我。”
    “那你……”
    “我来,总比别人来好吧。”赵统无奈的看着魏霸:“换了别人,也许在路上就被你砍了,是不是?”
    魏霸眨了眨眼睛,尴尬的笑了一声。正如赵统所说,如果是别人来做监军,只怕见不到他的面,就被人半路上干掉了。不过那样一来,他也就等于和诸葛亮撕破脸了。不管他承认不承认,这件事都会成为他的罪名。虽然他不在乎,可是不得不说,杀朝廷派来的监军和当初杀王平,是完全两回事。
    “就算不杀,他能配合你的行动吗?不管你做什么,他都会从反面去考虑。你们的冲突迟早会变成相杀。枉杀监军,你就是有再好的理由,也无法服众的。”
    魏霸愣了一下,向后退了一步,躬身一拜:“多谢师兄。”
    ……
    正月末,长安来的使者团跋涉数千里,终于赶到了临淄。
    新年的气氛尚未散去,临淄城里一片喜庆。去年,魏霸几乎是兵不血刃的夺取了青徐,逼退了夏侯霸,不仅展示出雄厚的实力,更是展现了仁者之师的风范。他的大军进入临淄,秋毫不犯,百姓们照常生活起居,该做生意的继续做生意,该做工的继续做工,甚至连经常在大市出现的别驾王基都照常工作。
    他留任了,没有随王凌撤出青州,而是留了下来。他本来已经辞职回家,却在城门口被虞汜拦住了。虞汜说,车骑将军有令,一定要请王君留任,以安抚民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