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国无疆-第1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就各国记者所关心的在华利益问题上,萧奈天借汉口租界事件一事向各位记者表露了实情,那就是国与国之间应平等互利互相尊重,换句话说中国将是一个开放性的国度,来华经商、旅行、学习等都是受欢迎的,在华的各种合法财产和人身安全都是受保护的,最后还重申了汉口租界事件处理所相同的意见。

    最后萧奈天代表人民政府向各位记者宣告了一个很特别的通告,那就是自治政府将会在山西、河南、安徽、浙江等等新并入自治区的省份,在创建各级政府之后将开展大规模的土地改革、基础公共设施修建和工业建设,自治区内包括国内任何企业都是主角,当然更欢迎有实力的国际企业加入建设队伍中来。换而言之就是说,人民政府已经打算用预算将近300个亿的工程来吸引各国的投资,用现实利益引导各国的态度转变层次,当然这也是刺激自治区内部发展的良策,二十多年来自治政府已经把“扩张、建设、发展、繁荣”这条路子走得驾轻就熟,此次不过是多了几个省份、对经济发展和人民增收更为持续有利而已。

    外务部和总务院的新闻发布会可以说非常及时,中国国内的繁杂的局势已经让列强们摸不清头脑,尤其是英日两国更是深怕自己的在华利益一朝之内全部损失殆尽,一时之间各国在华现存租界里紧张氛围甚是浓厚,而在中国外海海面上也穿行着不少军舰。当人民政府放出“改革开放”的翻版政策之后,尤其是拿出了三百亿人民币的超级工程大蛋糕的时候,不少国家都立马动心了,要知道另一个时空的1929年是一个资本主义世界金融灾难爆发的年份,就是因为资金的流动性不足而造成的股市泡沫而后的金融瘫痪,进而催生了德意志和小日本两个军国主义化国家,这才有了疯狂的第二次世界大战。

    所以就在国际资本继续寻找投资地的时候,中国这一有着数亿人口的大国在人民政府的主张下真正的敞开了怀抱,庞大的建设工程将采取公正公开的招标方式进行,国际资本或许不需要自己出手参与建设,光是利用自己充沛的资金在其中从事投资工作就能稳赚不赔,而且庞大的工程自然也能拉动建设物资,比如钢铁、水泥等的价格,加上为了救灾而大举向国际市场购买粮食,可以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将迎来前所未见的大利好,所谓的金融大灾难在悄然之间消失不见,有的一定是大企业加班加点生产、各大农场搬运粮食出售、海面轮船飞驰……

第三十一章 时不待我(续)

    1929年8月12日,这天凌晨四点开始就有不少人在江苏省上海市的人民政府外开始排队等候起来,其中不乏金发碧眼的洋人,当然近三百多位来自世界各地尤其是中国内地的人中,最多的还是中国人。这么多人汇聚于此主要目的是为了等候一个好位置,一个能在招标会大门打开首先涌进去的好位置,一个预计历时五年、耗资在三百亿以上的超级工程招标大会就将开始。

    上午七点许,招标会正式开始,招标会刚一开始,主办方首先介绍了参与政府工程招标的企业应注意事项,比如说某一段铁路,是由哪家企业中标的那就应该从设计、施工、通过验收等等方面负起责任来,要不然工程款是否落实到位问题就优待商榷。当然大会上最先开始的是粮食招标会,人民政府求购玉米、稻米、小麦等各种粮食近千万吨,参与竞标的都将以自己的优势来博取胜利,粮食数量、价格高低、交付日期,这两个因素是最有影响的。价格太高、数量太少、交付日期太晚,这些都将影响政府用来救灾,所以能否中标就取决于谁能够价格低廉、数目庞大、及时交货。

    美国、加拿大两国是毋庸置疑的产粮大国,尤其是美国的产粮实力不容置疑,另一个时空的不久之后,受金融危机影响美国的农场主们不得不把牛奶倒入河中、把粮食焚烧以保证高价位,但此时用不着他们费力了,人民政府需要他们手中的粮食,并且在青岛、连云港、上海三个重要港口城市开辟了粮食交付点,中标的只要按照约定送来粮食,那就必得货款。

    粮食招标之后紧跟而来的就是超级工程的头号大戏,那就是建设从陕西、湖南、湖北、广东等自治区已有铁路网省份引出覆盖整个东部地区的铁路网,其中从西安经郑州徐州后抵重要港口连云港的铁路、平汉线改造工程、湖南长沙经江西南昌鹰潭后入浙江经过金华杭州后止于上海的铁路、西安经河南的南阳与信阳后与合肥南京相连后经无锡苏州止于上海的铁路、从广州出发在梅州出广东经龙岩南平连接厦门与福州后又连上温州止于金华等等。

    这些铁路无一例外都是连接自治区新并入地区重要城市的战略级别铁路,只要把这些铁路相继建成,而后建成相应的支线便可完成新区的铁路网构建工程,与之相对应的是急需庞大的钢铁、水泥、人力等资源相支持,而覆盖整个新并入地区的基础公路网建设工程、战略高速公路网建设工程等等,光是“修桥铺路”这四个字便已经难定价值,虽说自治区在铁路建设上有四大金刚、公路上也有三个强手,民营建设企业更是数不胜数,而且新并入地区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可雇佣,但掣肘所在就是建设物资和资金,因此才有了这次风风火火的招标会。

    国际资本可以组建各自的投资银行或财团,他们与中标后的企业展开合作,一方出钱、一方出力共同完成中标工程,而通过了工程验收之后自然可以获得政府付出的相应工程款,双方届时再按照约定分摊利润,考虑到各种工程都有不相同的建设周期和任务要求,所以通过这样的手段就能让政府在有限的时间内不用分担太冗杂的建设资金压力,陆陆续续的给钱有助于缓解政府的财政压力,当然也有利于国际资本的稀释,进而增大将国际庞大资金长期留在中国投资促进中国经济腾飞的可能性。

    JP摩根、洛克菲勒等财团却是不一样的国际资本,他们考虑到的不仅仅是投资那么简单,更主要的是他们更需要更为深入的、切实的合作,所以他们需要的是实物订单,比如美国早已经生产冗余的钢铁、水泥、石油等等,腾空出现的大好商机务必把握,加上自治政府实施如此多的工程的确需要庞大的物资,双方当然一拍即合,结局当然也是各有所得。

    “我们现在好比一个稍微有钱的中产阶级分子,家里大兴土木搞建设自然需要花费,为了美好的未来是需要付出点代价,但是考虑将长期的庞大支出和有限度的收入相比较,总有一天我们会负债累累,拖上沉重的负担。”

    “但是,如果我们能够合理利用压力,合理调节收支平衡,是可以实现经济发展与基础建设相互协调的。昨天的政治协商会议和全区代表大会已经做出表决,我们的目标是建立一个以中华民族复兴为伟大目标、以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一党专政多党派协商共治的中央政府,大规模的军事行动是不会少的。”

    “未来的作战目标将是统一全中国,今年或者说明年的作战目标肯定是北京,暂不考虑奉系,也就是说除了东北和台湾暂且不动,我们的目标和现实的苦困将会发生前所未有的交集,可以不加臆测便可肯定的说我们明年的财政预算肯定不够,而且财政赤字将会是一个大大的红字,这也是为什么明年之内不考虑进东北和台湾问题的原因所在……”

    “我们的财政收入是很乐观,依靠庞大的工商业税收、政府所有制企业利润,我们在过去的年月里过得非常好,但现在已经不一样了,新加入进我自治区的省份以亿计的人口,这是一个庞大的市场和经济爆发刺激点,当然也是一个沉重的包袱,加上罕见的大干旱,情况不容乐观。”

    在1929年的复兴党的代表大会特别会议上,张宇的发言很大程度上已经和往年的不大相同,以前是年年都称道成绩的斐然、新的美好目标,但今年的议题就显得有些不好,说这个困难、说那个困难,似乎往日蒸蒸日上的成绩到现在都没了啥作用,在庞大的人口基数和广袤的国家领土面前,以往的成绩真的太“渺小”了?;

    “以前我在人民军军事改革会议上说过一句话,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我们的奋斗目标当然是民族复兴与国家昌盛,但事实上呢?我们进行计划中的统一大业,列强们的军舰却环游沿海!我们商讨着中华民族的走向,他们却在一旁说三道四,中国人的事情就应该中国人做主,无论当前和未来有多么的艰难困苦,我们都有信心一一克服迎来美好的明天,并且甘愿为此付出一切。”

    “所以,我希望我们能在政治、经济、军事、教育、外交等各个领域做好相应的准备,准备建设一个新的国家、建设属于我们自己的美好家园。政治上,各级政府要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党的责任与使命更应该积极弘扬。经济上,应该开拓创新勇攀高峰,闭关锁国的政策既然是落后毫无前途的,那我们就应该挺起胸膛打开国内迎接竞争,况且我们的企业早就走向全球化,究竟谁是外来虎、最终胜利者,在经济贸易领域是没有定论的,我相信我们的民族企业是优秀的,当然在经济发展方面政府和我党应该更加发挥主观能动性,政府所有制企业也应带好头做好表率……”

    “军事方面,经过各种各样的军事斗争之后,面对新的国际国内形势和人民军自身内部情况,新的军事改革势在必行。按照预期目标,我军将正式改名为中华人民解放军,武装力量按照不同使用要求而分成三类,武警、公安、军队,在新的军事改革之后要各司其责之外应更有能力遂行其任务。军队的建设更是重点,我们的海陆空三军都还很弱小,在面对国内军阀势力的时候优势明显,但应对可能存在的外来侵略者时尚且孱弱,军队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抓好军队职业化、正规化和现代化,真正成为中华民族保家卫国、捍卫主权的脊梁……”

    “教育方面,长期以来我们实行的都是免费义务制教育,源源不断的高素质人才是我们崛起的支柱所在,在未来应该继续推行该制度,在新并入的省市乃至在未来的整个中国,都应该抓好科教兴国,长期的实践证明只有牢牢把握好该战略的切实事实才是走向民族复兴的基础所在。”

    “外交方面,按照当前的局势判断,因长江中下游地区是英国传统势力范围、东北和台湾是日本的势力范围,而美国、法国等国家也一直谋求在华利益的稳固化和长期化,我们的出现彻底打乱了帝国主义列强继续奴役中国的企图,但他们谋求在华利益的思想和脚步是不会停歇的。和英国关于西藏的问题,和日本关于东北、台湾的问题,都应该以中华民族利益为出发点,在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问题上不容有任何的畏手畏脚甚至退缩。总之,第三集团军的山地作战能力是可以信任的,西藏不是问题。而海军虽然较弱,但我军尤其是海军陆战队、海军舰队、甚至将来整个渡海作战的陆军都是强大的,加上有空军助阵台湾和东北也都不是问题。”

    “另外,关于经济方面我还想多说一点。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业发展是有利于政府加快与新地区人民融合的,是有利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带动人民增收致富的,是有利于国家整体发展进步壮大的,我们想方设法都应该继续保持好这样的势头,但同时应该注意的是合理利用外资,监督好各级政府的招商引资、审批好各项工程计划,以资源环境换取经济成就是不理智的,我们更应该协调发展三大产业,建设高附加值产业才是正途。”

    “当然,庞大的工程建设是会带动整个社会的发展进步,而也会给政府给我们带来很大的财政压力。我们不以外资控制为出发点就注定需要支出庞大的建设款项,我们不学满清出卖各种主权以换取建设资金。加上我们还将在教育、军事、科技等方面持续投入,而且规模还要空前上扬,所以依靠现有的政府收入水平,即便加上未来发行政府债券所得也还存在一定差距,所以开源节流就成了很关键的问题。”

    “如何开源节流?如何在不损失中国利益的前提下完成政府收入的增加?我们不卖矿山、不卖专利、不卖技术、不卖主权……或许我们当中很多代表都已经想到了,欧洲大战期间我们是如何赚取发展资金的,现在食品、被服等我们是不会卖的,自己都还不够用,而原有的工业设备、工程车辆、服装鞋帽、汽车、电子产品(收音机之类的)等等都是有供求需要的,目前我们企业的生产能力与全球的市场需求是相吻合的,要想拓展利润空间只有新开财路。高技术需要保密的我们不予泄露更不说出售,但在实际运用上,我们还是有很多高附加值东西可以推向全球市场赚取高额利润的,比如我们的生物医药、军事装备。”

    “这个世界上每天都有人会因病死去,或者说被病痛折磨,并不是所有国家都像我们自治区一样建立了全民医疗保障的,更不用说具备我们的医疗水平的。一直以来我们都向欧美主流社会提供大量的奢侈品以赚取利润,化妆品、服装、高档住宅和轿车等一应俱全,但我们就差一样,没有提供他们保障生命的药物,这是一个很有商业空间的行业,各国政府也在这一方面缺乏相关的监管措施,当然我们也应把握好自己的利益和为人所在,相关部门做好药物和医疗器械可出口项目的审批和海关监管事宜,相信这方面能带来不错的收益。”

    “同样是那句话,任何人都离不开出生和死亡,在一定程度上我们的军事力量、军事装备、军工体系等等的建设与发展,都是为了让更多的人免遭**,向他国输出军事设备应该理性而又审时度势,我们的武器装备在欧洲大战期间是赢得了相当好的口碑的,据小道消息称我们的武器在不少国家的黑市上都是一等一的抢手货,所以我们应该抓住这一有利的利好,推出可被各国欢迎又能不危及自身的武器装备和弹药,有了持续不断的利润才能让军工的科研、制造可持续化,当然最终受益的还是我们的军队和整个国家。”;

    “我们军工产品可以,我们的高尖端工业产品也能做到开源节流。举个例子,一直以来,我们的航空企业就在追求更为广阔的市场,仅仅依靠我国内部市场是不能让企业发展壮大速度可观的,欧洲、美国都有一些航空企业相继出现,而且他们的成长也证实国际航空市场的潜能是不可想象的,如果我们能在上海、武汉这样的大城市,或者在珠海、深圳这样的新兴城市,定期举办航空工业展、军事武器防务展、工业技术设备展等等,搭建更多的交流和宣传平台让我们的企业更为知名、面向世界,创建更为有效的机制保障,这将极大促进我们企业发展、科技进步和国家整体实力增强,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市场经济真正繁荣起来了,不也和我们的复兴战略、共同富裕目标吻合了吗?”

    “还有很多很多的问题,各位代表、政府各个部门都应该引起重视起来,集思广益共同商讨,困难虽然重重叠叠,但只要我们肯努力,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坎坷坷!!”

    张宇在大会上的发言虽然断断续续内容也是多样化得有些繁杂不清,但基本条理还是很清晰的,尤其是其极大主张更是在很快时间被相应部门细化,当然更加专业的部门就把东西做得更加专业了,大会上的一些简要发言到了他们的手里逐步成为切实可行的计划。而发言当中的一些战略性问题,在保密范围之内也逐步扩大化、细节化,总结起来就是“准备统一、筹备建国、保障建设、促进发展、开源节流”等几个方面,复兴党深藏西部二十余年所积蓄出来的力量终于到了要大展拳脚的一天,当然凡事皆有两面性,不过现在还不是考虑那么多的时候,因为此时已经是时不待我。

第三十二章 旭日东升

    “人生坎坷起伏匆匆,漫步旅途行色匆匆。我俩大概有十来年没见过了吧?怎么样啊,老董?”

    从欧洲准备返回亚美集团总部述职的邓华林,自从外派至欧洲之后已经十余年未返回美国,更别说回国看看,昔日的英俊少年此时已经有点啤酒肚,身子骨也不再那么利索,尤其是那双犀利的双眼,仿佛随时都在闪烁着特殊的光芒,仿佛在打量对方、评价事物,究竟能值多少钱、能有多大用,商海沉浮之中已经让邓华林变了样,连唐贵银都觉着自己和这位好友陌生了许多。

    “是啊,想当初文徵华带着你们一大帮人远赴欧洲去开拓市场的时候,走的时候你丫还泪光闪闪,但现在看来只能说是满眼金光。”唐贵银拍了拍邓华林的肩膀,摘下老花眼镜笑呵呵的擦了擦,示意老朋友坐下说话。

    “变了,真的变了。”

    邓华林品了品茶几上热气腾腾的普洱茶,还是那个味儿,不过回到总部喝起来的感觉就是不一样,眯了眯眼后靠在沙发上舒舒服服的长叹一声,转过头来很是认真的看了看老董事长,满脸的皱纹在无声的述说岁月的无情。

    “是啊,去年春节老董事长和张总监都以各自名义向咱们这些老家伙送来新年礼物,一人两瓶茅台啊!酒是家乡味儿,水是故乡情啊。”唐贵银站起身来,有些佝偻的身子移动还是很灵便的,取出自己的那两瓶茅台,笑呵呵的放在茶几上后,皱着眉头看了看邓华林,说道:“你虽说年岁不大,但的的确确是咱们集团里的老人物了,不过以你的嗜好恐怕早就把酒喝光了。今儿是个难得的好日子,咱们开一瓶,好好喝一杯!”

    “这话老董事长就说得不对了吧?我的酒可是真没喝,一直藏着呢,你的这酒也不能开,你老是集团的支柱,少喝酒多喝茶。”邓华林婉言拒绝了老董事长的好意,其意思很明显,那就是这时候不是喝酒的时候,而老董事长已经有了岁数,不能再肆无忌惮的喝酒。“在欧洲完成奥迪汽车公司组建的时候我就知道我快要回来了,年轻人们成长得很快,集团一定会把我们这些开荒者另有他用,所以正式挂牌的那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