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空降抗日突击营-第2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枪林弹雨中 被突然出现的孙立人惊着了的宗华 举着望远镜不顾一切相看的模样 同样也把另外两个人吓出了一身冷汗来……(未完待续 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 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 您的支持 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

第544章、愤怒老蒋

    没错,他们正是中国远征军第一路军司令长官罗卓英,以及中国远征军参谋团团长林蔚。

    两人因为老蒋一封电报接一封电报的督战,加上中国远征军本身对印缅公路自身安全的担忧,身为第一路军司令长官的罗卓英自然也就难以在司令部安坐,冒险跑到了算不上前沿但也足够紧张的腊戍一线,与公认的远征军第一高参林蔚推演起了战局。

    现在他们最担心的问题是,老蒋也一直关心着的东南亚日寇作战序列,在部队配置上,到底与中国占领军有何不同。经过林蔚这些日子的观察,他的判断是作间部队主力倘若根据日军编制常识判断,一个步兵联队(缺一个大队)加上一个山炮兵大队,满编应该为3000多人,但其配属的辎重大队,以及专为丛林和山地作战的特别大队,此刻为何一直迟迟还不露面。

    然而他们根本没想到,新编38师第一长官孙立人,竟然也能身先士卒奋勇当前,而且直接就在pinchong河前线指挥作战。

    看到少将师长亲临前线,并且是与战士们一起并肩作战,担任主攻的113团果然群情激奋,斗志高昂,仅以一个波次冲锋,便全歼当面日军高延大队第9中队约200人。而担任助攻的1、2营和英缅军则反其道而行之,主动夹击日军主力,3营则于当面小鬼子所守501高地守军,以及正在增援而来的1个中队。包括正在迂回的德重大队。

    数千人在pinchong河两岸,杀了一个天昏地暗。

    令人吃惊的是,中国远征军在兵力与小鬼子略多或者相当的情况下,进攻作战竟然第一次取得了伤亡数远远少于日寇的战果比率。这在整个抗战过程中,不说罕见那也绝对是不多见的。

    别忘了,中国远征军这支所谓的新编38师,是老蒋在1941年底,才刚刚由国民政府财政部缉私总队改编为陆军新编野战师的。从贵州都匀、再转兴义,部队由贵州行军到云南,再坐车到腊戍,而真正休整集中于缅甸首都曼德勒。尚不到一个星期,战事就发生了。

    谁能想到仁安羌战况激烈到这种程度,这种几乎还算得上一支连枪声都还是第一次听到的新部队,在师长孙立人身先士卒的激励下。竟然立刻将英军成功解救出来,真是可圈可点的奇迹。

    究其原因,一方面固然这支经过整训的新编38师战斗力的确还不错,另一方面还有有英军先进而强大火炮、坦克的全力配合,但孙立人的出现绝对是主要原因。单就宗华这一刻钟的激情观看。这些曾经一直被他们暗中嘲笑过的兄弟们,竟然一下子击溃了当面日军,并硬碰硬地迫使小鬼子整个第9大队仓皇窜逃至pinchong河以南位置。

    手举望远镜,置四周纷飞炮火于不顾的宗华。以及持枪列阵于其周围的突击营官兵,自然很快吸引了罗卓英与林蔚的目光。

    两人几乎是异口同声地嚷嚷着。将望远镜齐刷刷地转了过来。

    这时候的战场格局,容不得再出现第三方敌人。

    尤其是已有传闻正在快马加鞭赶往这里的日寇第18师团。倘若他们之中的任何一部突然现身,整个仁安羌的中国远征军休矣。当然了,英缅军、印缅军就更不用说了。

    林蔚到底是高参出身,而且仗着年轻眼神好,第一个惊呼了起来:

    “罗长官,情况好像有些不对头啊,虽然这对我们来说或许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但这个地方突然出现他们。无论从哪个方面而言,看来都是一件大大不妙而且是十分蹊跷的事件了。”…;

    罗卓英早已点头应和道:

    “是的林团长,这从他们毫不掩饰地打出他们那面令多少人头痛不已的旗帜这个不寻常的举动来看,任何的揣测,现在对我们来说都是为时已晚。”

    林蔚放下望远镜,呲牙向罗卓英望去:

    “现在怎么办,是先报告委员长那里,还是我们单刀直入,直接去面见一下这位突击营的将军?头探罗长官,我们远征军里可是没有像宋希濂长官、胡宗南长官他们的那种缘分啊。”

    “不管了,只要他是够级别的突击营将军,想来办事就不会鲁莽。这样吧,我们还是先接触一下再向国内密报的好。”

    罗卓英当机立断,迅速向他的警戒部队发出了保守秘密的训令后,起身向宗华走去。

    ……

    却说老蒋在一封接一封惊喜有加的电文中,为发生在缅甸仁安羌的战事,出乎意料地朝着他和所有盟军都希望的方向发展,他的中国远征军儿郎居然如此为他长脸,这位大统帅几乎笑得嘴都快合不拢了。

    一直对中队抱有偏见的盟军,在这次仁安羌作战中,终于看到了他麾下的军队并不都是酒囊饭袋。在彬文那作战计划破产之后,一直眼高手低的英缅联军全面撤退的过程,那份狼狈与他们所谓的绅士风度,也并没有多少粉饰。缅北战局已完全糜烂,无法挽回。最开始的腊戌失守,再到曼德勒失守,密支那失守。中国远征军后路被日军截断,只得分路突围。第一次缅北作战完全失败,究其原因,都是英国人心高气傲所致。

    现在,倭寇已不可能在英缅军破坏油田之前抢占仁安羌油田区,同时也更加不可能歼灭英缅军第1师主力,从这个意义上说,倭寇战役思想未能达到作战意图,看来已是注定了的。

    这份即将到来的胜利曙光,可以让那些眼高手低的美国人、英国人统统闭嘴了吧?

    其实老蒋哪里知道。就在他患得患失之际,仁安羌的孙立人已然率队杀到了最前沿。鉴于最新战况,他当即决定新38师113团,立刻以右翼1、3营为主攻。左翼2营为佯攻掩护,于当天深夜涉水偷渡至南岸展开,并拂晓发起攻击。

    1营、2营在英军装甲部队和炮兵全力协同下,与英缅军南北夹击,攻入仁安羌核心油田区,英军装甲部队也攻入三岔路口,10时占领油田山顶。3营与日军增援部队反复争夺501高地,三得三失。于14时完全攻克501高地迫使小鬼子最终向南退出仁安羌。

    两军在仁安羌以南形成对峙,仁安羌解围战结束。

    虽然前来增援的暂编55师被日寇击溃,同时中英联军总部、中国远征军长官部、参谋团多方矛盾重重,而老蒋也与盟军中国战区司令部吵得一塌糊涂。但随着英军向印度的成功转移,我远征军新38师也由仁安羌安全转移到乔克柏当附近,掩护英军撤退,仁安羌的捷报,还是震动了整个英伦三岛。并迅速传遍世界各地,受到各同盟国的赞誉。

    而一马当先的孙立人也自此成为中国远征军的英雄,他后来不仅得到了罗斯福授予的“国会勋章”,大不列颠皇帝乔治六世也授予他“丰功勋章”。老蒋最后也奖给他“四等云麾勋章”。更为可贵的是,其他勇士。如副师长齐学启、113团团长刘放吾和各营营长等将士,也分别获得中、英政府的嘉奖。…;

    但是接下来的一封电报。却一下子让沉浸在无限喜悦之中的老蒋石化起来,半晌都作声不得。

    半小时后,奉命紧急赶来的蒋百里,一进门便看到何应钦怒气冲冲地捏着话筒,正在大叫大嚷地骂着娘训斥一旁的参谋。

    而在老蒋左手的,则是微笑不语的突击营重庆办事处的一名外务秘书。

    很显然,尽管突击营的人来了,表面上是给足了重庆政府乃至名至实不归的大统帅面子,但实际上一问三不知,见面又有什么意义呢?

    看到躲在人群中,一脸的垂头丧气的戴笠,蒋百里悄悄问了起来:

    “雨农兄,听说缅甸出现突击营旗号和特遣部队,消息确切吗,怎么之前你这里一点情报都没有呢?这个孟遥,一个蒙古还不够折腾。”

    戴笠有些恼火地瞪了蒋百里一眼,抽冷子狠狠道:

    “我可以知道一切人的小动作,除了我这个便宜的把兄弟之外。”

    蒋百里同情地点点头:“这点我倒是深有同感,雨农兄,罗卓英就没有说点有价值的东西吗,他们跑过去做什么,莫非也是为了那点石油?”

    “真不愧是蒋百里,一下子就让你说准了——”

    戴笠紧张地瞅了一眼老蒋,掩嘴道:

    “他们派过去的最高长官,据说是他们最精锐的武汉师的一个政治委员。不过他们跟过去的部队数量上倒是不多,区区数千人——”

    话音未落,蒋百里就是一声冷笑:

    “区区数千人,雨农兄,别忘了上海法租界,南京下关,塞北安达镇。他的数千人,是普通人吗,都他妈是下山的饿虎。”

    戴笠不由得也是一声长叹:

    “也幸亏就这点人马,那些洋大人们比不得我们门清,否则罗斯福总统、丘吉尔首相对校长都吵吵起来,我们都不知道该怎么给我们的委员长挡驾了。你想想吧,平白无故跑过去一支部队,算怎么回事?”

    两人正窃窃私语着,张群忽然急匆匆地近乎小跑着闯进来,直接贴着老蒋的耳朵便嘀咕了好一阵子。

    再看老蒋,脸上则是青一阵白一阵,然后紧接着就是一阵阵浑身战栗。

    原来,罗斯福、丘吉尔秘密私会与大西洋的消息,终于在所谓的《大西洋宪章》公布之日前夕,不知是被有意还是无意间透露了出来。

    年初在美、英两国建议下,中国战区统帅部(最初包括中国、泰国、越南和缅甸北部)正式设立。战区成立不到一月,倭寇便大举进攻缅甸(时为英国殖民地),中国在罗斯福、丘吉尔唱双簧一般的鼓动下,义不容辞地地以陆军第5、第6、第66军为主,共集结了10万余人的大军组成中国远征军第1路军,在司令长官罗卓英指挥下,进入缅甸与盟军并肩作战。

    这么大的牺牲,这么大的支持,为何换来的,却是每一次的被抛弃、被羞辱和被选择性的遗忘?

    他难道不是中美英三国共同签字画押认可的中国战区总司令吗?

    一个最大战区总司令长官,竟然没有权力参加大西洋宪章这样的会议。没有中国参与的国际性会议,它的合法性、广泛性如何得到体现?

    不,这还不是最重要的。

    那个穆思华是怎么挤进去的,她又是如何在茫茫的大西洋中,那样准确地找到会议的准确时间、地点?就算最后她是以私人身份,并以大会秘书处一个不愿透露姓名的海军准将个人邀请的方式最终与会,但天下谁人不知哪个不晓,无论是公家还是私人身份,穆思华都只有一个身份,那就是突击营的影子内阁。…;

    关系到未来世界格局和走向的大西洋宪章这样的会议,没有重庆政府而只有突击营,该死的瘸子和白痴的肥胖子,莫非他们两个人都一起失聪了吗?

    世界舆论和人民,世界所有的政府将如何看待重庆政府在抗战中的领导地位,还有胜利之后的合法性问题?

    最可恨的是,突击营虽然听调不听宣,但始终是他统帅下的一支武装。但是这种统属和上下级关系,政府又怎么可能一遍遍地煞有介事地向世界一遍遍地解释?真正是娘希匹。

    好半晌,老蒋终于将一双阴冷的目光转到了突击营重庆办事处那个小小的芝麻官身上。

    “你现在可以回去了,回去告诉你们的那个营长,小日本还没有攻占我的重庆政府,我还是所有中国人的合法统帅和领袖。该伸手的地方我可以视而不见,不该伸手的地方最好就不要胡乱伸手。咹,你就原话带回去给他吧。”

    谁知,小小芝麻官却面无表情地举手敬礼告退道:

    “报告统帅,我很抱歉无法做到这些,我们营长目前正在太平洋上的澳大利亚、新几内亚及所罗门群岛之间的珊瑚海上,嗯——”

    他装模作样地看了看手表又道:

    “我想必须要报告蒋先生的是,根据时间上的推算,我们营长很有可能已经与倭寇的海军短兵相接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545章、这是第一次超视距作战

    

    营长 岳军前来报到——

    随着一声沙哑的嗓音 带着团队紧急从榆林基地赶来的新闻局长岳军和他的一帮干将 齐刷刷地站了进来

    这些人员的到来 意味着02号歼20战机电子吊舱的急需设备 马上就可以安装到位

    随着1942年2月日军对澳大利亚东北的俾斯麦群岛的拉包尔基地成功占领 被胜利冲昏头脑的小鬼子又相继攻占了新几内亚的莱城、萨拉莫阿 同时按计划随后就应对图拉吉和新几内亚东部的莫尔比兹港实施登陆 但由于美国航母的活动 这一计划就一直被推迟到第5航空战队(拥有翔鹤号、瑞鹤号两艘航母)、第5巡洋舰队(妙高号和羽黑号)从印度洋归来 随即以6艘驱逐舰作为机动部队 从特鲁克出发南下 横于夏威夷和新几内亚群岛之间 伺机在机动中消灭盟军水面舰只

    而登陆掩护编队则由祥凤号轻型航母、8艘巡洋舰、6艘驱逐舰组成

    作为小鬼子攻占莫尔比兹港的至关重要的一步 从拉包尔出发的先遣登陆部队在祥凤号舰载机的掩护下 出乎意料地未遇到任何抵抗便占领了小岛图拉吉 随后 大批登陆部队主力从拉包尔乘14艘运兵船 在6艘驱逐舰和1艘巡洋舰的掩护下浩浩荡荡驶向莫尔比兹港 完成图拉吉登陆掩护的祥凤号及掩护舰只 则向西航行准备与登陆部队汇合 同时机动部队第5航空战队进驻珊瑚海

    就这样不经意间 双方误打误撞 与前来迎击的美第17和8特混舰队在珊瑚海遭遇 一下子促成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场航母大战的揭幕

    对于这样一场揭幕战 视科技为生命的突击营 又岂能放过这么宏大、真实而又极具历史意义的海空大战呢

    要知道 对于小鬼子的联合舰队而言 这支由敌酋井上成美海军中将指挥、司令部设在特鲁克的第四舰队 原本是一直充当着联合舰队直接掩护部队的二等角色 但由于其在整个太平洋战略地位中的特殊意义 其编成总实力实在是不容小觑的:

    主力轻型航空母舰 祥凤 号航母 配属 青叶 、 加古 、 衣笠 、 古鹰 号4艘重巡洋舰 以及一艘驱逐舰组成 由敌酋后藤有公海军少将指挥 掩护大量运兵船搭载着陆军南海支队从拉包尔出发 实施图拉吉登陆作战 尔后转而西进 前去支援莫尔兹比的登陆作战

    二是机动部队 编成由第5航空母舰战队的2艘大型航空母舰瑞鹤号、翔鹤号 以及第5战队的3艘重巡洋舰 妙高 号、 羽黑 号和 足柄 号及6艘驱逐舰组成 由敌酋高木武雄海军中将指挥 航空母舰的航空兵作战由敌酋原忠—海军少将指挥 同时 这支海空力量 还有驻在拉包尔的90余架一式陆上攻击机提供支援

    美军第17特混编队方面 则是由法兰克 杰克 弗莱彻海军少将指挥 其兵力部署是:

    突击大队 编成由5艘巡洋舰(明尼阿波利斯号、新奥尔良号、阿斯托尼亚号、切斯特号、波特兰号)和5艘驱逐舰(费尔普斯号、杜威号、法拉格特号、艾尔温号、莫纳根号)组成 由金凯德海军少将指挥

    支援大队 编成由3艘巡洋舰(澳大利亚、芝加哥号、霍巴特号)和2艘驱逐舰(帕金斯号、沃尓克号)组成 由格雷斯海军少将指挥

    航空母舰特混大队;编成由2艘航空母舰( 列克星顿号舰长弗雷德里克 谢尔曼海军上校; 约克城号舰长艾略特 布克马斯特海军上校) 以及4艘驱逐舰(莫里斯号、安德森号、汉曼号、拉塞尔号)组成 由奥布里菲奇海军少将指挥 突击大队和支援大队的巡洋舰和驱逐舰 则为两艘航空母舰组成环形警戒幕 …;

    可以说 这场遭遇战 由于双方航母编队都是在远距离以舰载机形式首次实施交战 双方军舰都没有碰面 因而几乎算得上是太平洋战争中最公平的一次战役;基本打出了双方的最真实的战斗力

    现在 孟遥要做的就是 利用歼20战机恐怖的速度 以及高隐身性、高机动性等这个时代还无法理解的一些科技能力 对珊瑚海海战实施一场全景式的深入观战和现场拍摄 以弥补已潜伏在那里同样做着全程监控的两支潜艇支队在这方面的不足

    现在再看看小鬼子第4舰队舰载机的总数吧 共125架 略少于弗莱彻海军少将率领的美军第17特混舰队约克敦号、列克星敦号航空母舰所承载的舰载机140余架数量

    而重要的是 美军首先截获了日寇行动情报后 美国太平洋舰队总司令尼米兹海军上将的攻击命令 比小鬼子提前了数十分钟

    只是可惜 美日双方攻击舰队刚好处于相互攻击范围的边缘 但限于双方战机视野、高度等技术原因而没有发现对方 相互错过了先发治人的时机

    但美国人犯的错误可能更为危险 因为其出击的舰载机偏离了其主要威胁达90度以上 但令人啼笑皆非的是 他们却在上帝保佑之下取得了梦寐以求的战果:

    无论如何都得先行打掉至少一艘日军航母

    他们做到了 虽然是瞎猫子碰见死耗子

    但小鬼子犯的错误却更加可笑:

    日寇第五航空战队原忠一中将在派出了他的12架轰炸机、15架鱼雷机之后 局面便开始失控 他的这些攻击飞机 实际上已经是从美军的整个第17舰队头顶之上飞过 但由于天气原因却没有发现目标

    等到返航时才发现美舰队 但这些油料依然耗尽的战机已抛掉了炸弹 并遭到美野猫战斗机的拦截

    搞笑的是 手忙脚乱中 几架迷失方向的小鬼子飞行员竟错误地试图在美军的约克城号航母上降落 但由于识别信号不对 被高炮手发现并将其中的一架击落入海 另外几架慌忙逃入黑夜中

    看来 不仅仅是生活中无奇不有 残酷而激烈的战争 同样充满了无数未知的奇迹和带血的幽默

    从战后结果看 小鬼子飞机和伤亡人数多于美国 但他们以损失只有1。2万吨 祥凤 号航母 以及在图拉吉岛外围被击沉几艘小舰的较小代价 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