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书童-第1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话说白吃白玩了那么久,也该显示一下自己的价值了,于是毛海峰带着自己手下的那支队伍,兴冲冲、浩浩荡荡地奔赴舟山去了。

    舟山那伙人也知道自己几斤几两,当他们知道来打自己的是汪老板的部队时,早就吓得四下逃窜了。要说打不一定会输,但是得罪了汪老板那就没法混了…

    于是毛海峰轻轻松松地得胜归来,还带着一大堆战利品,直到现在,他还不知道胡宗宪和彭岳在利用他,还以为自己帮了胡宗宪一个大忙,觉得好歹算还了个人情,心里很是高兴。

    当然,彭岳和胡宗宪心里更是高兴,他们热情地接待了这位得胜归来的英雄,大大地称赞了他一番,不仅把那些战利品都给了毛海峰,还额外给了毛海峰很多东西,并向他明确表示:只要是肯和政府合作,政府是肯定不会亏待他的!

    够意思,太够意思了!毛海峰在心里感慨道,不过他也没有那么傻,因为他那么急着还胡宗宪人情,其实是有原因的,那就是他想回去了。

    毛海峰也清楚,自己虽然是被派过来谈判的,但如果谈崩了,自己可是有生命危险的。因为自己是汪直的义子,这人质价值多高啊!

    于是毛海峰趁着自己帮了胡宗宪的大忙,立了不小的功劳的机会,向胡宗宪提出了辞行的要求:我在这呆的时间太长啦,我得回去了!

    其实现在毛海峰心中很是不安,因为他怕胡宗宪不放自己回去,毕竟自己还是有很大作用的,如果胡宗宪有什么不良企图的话,他一定会找理由不放自己走。

    但出乎毛海峰意料的是,胡宗宪竟然痛痛快快地答应了,并且还表示要亲自送自己回去。

    太感动了,真的是太感动了,于是毛海峰带着一大堆土特产回去了,并准备向汪直诉说一下这个胡宗宪人有多好,多么实诚,咱们真的该准备一下,和他好好合作,于是一个强大的敌人,就这样暂时被稳住了。

    而在另一边,彭岳与胡宗宪已经开始着手,准备对付另一个敌人了,当然,在这之前,他们还是要与汪直保持联系,联系的内容之一就是,希望汪直能够帮助己方对付一下徐海那一派的。

    他们相信汪直不会拒绝自己的,因为就在前几天,麻叶和陈东二人怀着报复的心里,抢了汪直的一个船队,使汪直遭受了巨大的损失。

    还有一个很大的原因便是,他们窥透了汪直的心理:汪直想搞垄断经营。

    他们明白,汪直绝对不是一个善茬,徐海一派的势力展得越来越大,汪直也担心他们会和自己抢生意,因此汪直肯定想借明军之手除掉和自己抢生意的人。

    就在这种各怀鬼胎的状态下,两方成功达成了协议:汪直为明军提供徐海一派下次进攻袭击的方案与战略部署,而自己这方会帮汪直报仇,并且保证绝不会让人知道这是汪直提供的消息。因为汪老板也要混,把自己的同行得罪了,保不齐同行会合起来对付自己。

    机会很快就来了,汪直给彭岳、胡宗宪带了消息,说是徐海打算在不久之后,大举进犯江浙富庶一带的地区,并附上了大概的作战方略,要知道海盗之间也是有内奸的…

    并且汪直还礼节性地给胡宗宪回了一封信,继续谈判与政府的合作事宜,当然,这也是在胡宗宪的计划之中,因为在关键时刻,这封信会起到巨大作用。

    汪直吩咐好了一切,开始在家里做他的借刀杀人的美梦,而胡宗宪也甘愿在成为这把刀的同时,阴上汪直一次。

    要说汪直还是很讲信用的,因为他提供的信息非常准确,进攻时间、路线与作战方略都差不多,当然,这也意味着徐海要倒霉了。

    徐海这次确实是下了本钱,他准备干一票大的,于是他带着一万多人过来了,当然,这里面日本人就充当着炮灰的角色,基本上难打的地方都留给他们,谁让他们脑子不好使呢?

    结果出乎徐海意料的事,明军的防守非常严密,自己精心策划的作战方略,竟然行不通了!战事一时陷入了胶着。

    就在此时,明军却停止了攻击,只是把徐海部队包围了起来,堵住了他们的退路。徐海这支部队被打怕了,他们也不敢轻举妄动,于是他们就被分散地包围在了那一大片地方。

    徐海没有等多久,胡宗宪的使者就过来了,目的也很明显:你们已经走投无路了,准备投降吧!

    徐海现在确实是很慌,不过他毕竟是老江湖了,因此他还想先拖一拖,于是他对来使者夏正说道,“其实我也有投诚的意愿,只是我自己一个人说了不算,比如此次和我同来的陈东,他也有自己的人马,根本不听我的调遣。”

    夏正自然是识破了徐海的诡计,于是他平静地向徐海说道,“陈东那边没有问题,现在就看你了…”

    徐海听了这话,真的是彻底懵逼了:难道自己那个不靠谱的兄弟已经投诚,就等着自己背黑锅了?

    想想之前在罗龙文的挑拨下,自己与陈东、麻叶产生的种种矛盾,再想想之前王翠翘给自己吹的那些枕头风,徐海一时间真的动摇了。

    而在此时,陈东那边也生了同样的情况,因为胡宗宪也向陈东那边派去了使者。

    陈东见到使者后,心里也是既犹豫又害怕,尤其是手底下有不少士兵都流传:说是徐海要把陈东卖掉,准备投诚政府,当然这也是胡宗宪努力的结果。

    陈东的脑子也还算清醒,因为他从徐海之前的种种迹象判断,这个人应该不太会投靠政府。可是当他知道胡宗宪也向徐海那边派去了使者的时候,他是真的动摇了:难道徐海想要把兄弟们卖掉,来当做给胡宗宪投诚的见面礼?

    于是陈东准备先下手为强,他为了以防万一,开始集结自己的部队,并把矛头对准了徐海…(。)8

第三百五十五章:内乱() 
徐海此时本就非常敏感,而陈东的这一举动,更加深了他的确信,于是徐海的动作更快:他主动联系胡宗宪,归还了大量俘虏,而且还表示自己即将撤军,剩下的陈东部队,就当做给胡宗宪的见面礼了。 ≦

    当然,徐海也知道自己走起来没有那么容易,因此他还把自己的弟弟留给明军当人质,以表明自己的诚意。当然,胡宗宪作为回报,还给了徐海一笔钱。

    这时候不少将领都认为应该一鼓作气,趁机消灭掉这支进犯的部队,可彭岳和胡宗宪却同时摇了摇头,因为他们有着相同的想法:此时硬逼着徐海即刻投诚,那是不可能的,因此他能主动撤军,便是一个很好的开端。

    其次,他们此次来进犯的有上万人,所谓伤敌一千,自损八百,况且他们那里还有许多拿武士刀的日本浪人,如果真要想把这伙人全部消灭,自己这边还不得死个万八千的?

    彭岳和胡宗宪自然不会做这种亏本的买卖,他们要的是徐海一派起内讧,而自己这边,最好是不费一兵一卒。

    况且此次徐海带来的人虽然多,但是他的大本营还是有不少人马。彭岳和胡宗宪的目的,是要将他们全部消灭,否则那伙人十有**会去投靠汪直,那将来就更麻烦了,于是彭岳和胡宗宪二人选择放他们走。

    当徐海撤军后,陈东一队人马就被抛弃了,他真想坐地大哭,可谁知明军居然让开了道路,把自己也给放走了。

    这段风波暂时平静了,可给徐海一波人内心带来的冲击却远没有平息。虽然回来之后,徐海和陈东又加强了双边联系,说了些以后要友好合作之类的虚词,可两人之间的友谊,已经是绝对不复存在了,而这就是彭岳和胡宗宪所期待的结果。

    就在徐海还在家中苦思冥想以后该怎么办时,胡宗宪的使者便又飘然而至了,而且还带来了一封信:汪直写给胡宗宪的那封信。

    其实这封信还是带有一些官方性质,因为汪直现在还没有投诚的打算,只是在和胡宗宪进行着互相欺骗与利用罢了。

    但徐海不知道这其间种种,当他看到这封信的时候,一时间真的慌了:连老船主也打算投降了么?

    老船主指的自然是汪直,他有着太大的名声与影响,如果汪直也打算投降政府了,徐海确实是应该震惊,因为自己相比于汪直,实在是算不得什么,他是真的害怕了。

    当然,使者带来的还有另一个消息:陈东和麻叶已经准备通过出卖徐海,来向明军投降了。

    但是胡宗宪考虑到陈东和日本人在一起呆的时间太长,做的坏事更多,加上徐海是被迫入伙,现在的势力又比他们大,因此胡宗宪想和徐海合作。

    当然,说徐海是被迫入伙,这也是有原因的,因为他之所以跟着日本人当海盗,是因为当年自己的叔叔也做走私运输,还借了日本人的钱,结果生意赔了,也没钱还结果把徐海当货物抵给日本人了。

    某种程度上来说,徐海是被自己的叔叔给出卖了,这也是徐海多疑、不轻易相信别人,心狠手辣的一大原因,因为这段经历实在是太刻骨铭心了,尽管他后来凭借自己的能力,渐渐成为了领导,但还是无法磨灭他这段痛苦的记忆。

    好了,使者已经给徐海施加了足够的压力,接下来就开出自己的价码了:抓住麻叶和陈东,然后对徐海过往的事既往不咎,还把弟弟送还给他,许他荣华富贵。

    徐海陷入了沉思,他必须要好好考虑一下,因为自己一旦听了胡宗宪的话,把陈东和麻叶抓起来献于胡宗宪,自己就真的再也没有退路了。

    这时候,使者夏正又对徐海说出了一句关键的话:君可还记得曹孟德么?宁我负人,休人负我,难道君以为陈东和麻叶是好人?

    太有力度了,这句话太有力度了,徐海想起了自己与陈东、麻叶的种种矛盾,想起了陈东上次还想要集结部队,对自己不利的事情,这个人还能信么?

    加上此时王翠翘又给徐海打了一剂强心剂:赶紧抓住陈东、麻叶,以便向胡宗宪投诚,然后又细数那两个人多么不是东西,要知道女人挑拨起是非来,那可是比男人厉害多了。

    于是徐海终于打定了主意:宁我负人,休人负我,就牺牲了那两个傻东西吧!

    想好了就干,徐海经过缜密的分析,觉得陈东和麻叶二人中,麻叶比较好对付,于是决定先从他下手。

    过程也很简单,徐海设了一场鸿门宴,然后就把喝得晕乎乎的麻叶捆了起来,送到了胡宗宪那里。

    被送到胡宗宪那里的麻叶很愤怒,也很害怕,但令他没有想到的是,胡宗宪竟然亲手为他解开了绳索,并把他送到了贵宾席上。

    麻叶表示很懵逼,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啊?可是他来不及惊奇,因为笑容满面的胡宗宪,实在是让他心中充满了惧怕。

    但目前看来,胡宗宪实在是没有加害麻叶的意图,于是被好吃好喝招待了一番的麻叶,心里稍稍安定了些。

    但很快,麻叶便知道了胡宗宪的目的:他让自己给陈东写一封信,信的内容胡宗宪已经帮自己想好了。

    叙述起来很简单,那就是自己之前就曾和陈东谋划,打算一起对付徐海,并且他们私下和胡宗宪进行了不少联系,准备抓住徐海,向胡宗宪投诚。

    麻叶没有选择,如今自己就是人家餐桌上的肉,能不合作么?还不得人家让干什么,自己就干什么。

    而且麻叶也不傻,他觉得胡宗宪十有**是要去对付徐海,不然为什么会放过自己呢?难道是找机会来让大家坐一块吃顿饭,聊聊理想什么的?胡宗宪肯定没有那么无聊…

    于是麻叶毫不犹豫地写下了那封信,收信人是陈东,写信人是自己,他现在快要恨死徐海了,巴不得胡宗宪能为自己报仇,解决掉徐海。

    而另一边的徐海,却开始犹豫起来了。如果说解决掉麻叶,自己还尚且有退路,本来麻叶的势力就弱。

    可如果自己对陈东这样做,那就真的是一路走到黑了,要知道陈东的势力可是大得多。而且这些年来,自己和陈东也闹过不少次矛盾,难道这次真的要彻底分道扬镳了么?须知如果到时候胡宗宪反悔的话,自己可就死无葬身之地了…(。)8

第三百五十六章:想不到的结局() 
就在徐海犹豫着要不要对陈东下手的时候,他突然收到了一封信,不过这封信并不是写给他的,而是麻叶写给陈东的,没错,就是胡宗宪让麻叶写下的那封信。≯>≥ ≦

    这倒不是胡宗宪手底下那些使者的工作失误,而是胡宗宪让人故意送到徐海那里的。胡宗宪知道,徐海肯定会犹豫,而这个时候,就必须要把他推到绝路上,让他感到绝望,感到无路可走,只能一心一意地听从胡宗宪的安排。

    果然,胡宗宪猜得没有错,当徐海看到那封信以后,他彻底愤怒了,也彻底绝望了:他对陈东那仅有的一点信任,算是完全的消失了,这个人在他眼中,算是绝对靠不住了。

    既然如此,那就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于是徐海干脆利落地设下圈套,抓住了陈东,并招降了他的一部分属下。

    不过当徐海抓住了陈东以后,他突然按兵不动了,因为他现了一个问题:今时不同与往日了,自己现在已经解决掉了陈东和麻叶,内患也就没了,也就不用担心被别人暗算了,那么这个时候自己再和胡宗宪谈判,就要提高价码了。

    可正当徐海做着这个美梦的时候,胡宗宪便立刻给他敲了一个警钟:徐海的部队被明军袭击突袭,损失惨重,伤亡达数百人。

    而徐海方去围困陈东的部队,也遭受到了同样的埋伏,在他们制服陈东的部队后,又被伺机埋伏的明军打了个措手不及。

    要问为什么明军能如此神机妙算,很简单,他们手上有麻叶啊,麻叶会把徐海所有的战略部署以及作战习惯、内部机密等等,都告诉彭岳和胡宗宪。

    这下子徐海可傻眼了,他才明白自己还太嫩,而此时醒悟已经晚了,因为自己已经被拿住了七寸,进不得也退不得,只能听从胡宗宪的“劝告”,按原先的计划行事了。

    于是徐海带上了自己的全部家底,大约有一万多人,浩浩荡荡地向胡宗宪的驻地平湖城奔去。

    他不准备去打架,他是准备去投诚的,但投诚需要本钱,于是他带上了自己的所有家底,既能预防不测,也能给胡宗宪一点小小的震慑:老子也不是好惹的!

    可是徐海却不知道,他的这种做法,正好符合了胡宗宪的心意。

    看着城外面这浩浩荡荡的队伍,彭岳和胡宗宪并没有害怕,只是微微一笑,“开城门,放他们进来。”

    彭岳和胡宗宪预料得没错,徐海没有胆量拼个你死我活,他之所以会走到现在这一步,无非是让自己有个更安全、更稳定的结局。

    徐海进城之后,没有遇到袭击,尽管他一直在防备。恰恰相反,胡宗宪以礼待之,好好地请徐海吃了顿饭,这顿饭也并不是鸿门宴,因为机会还没有到。

    徐海放心了,彻底放心了,因为胡宗宪的表现,实在是令自己很满意,于是他和他的女人王翠翘,着实做了几天胡宗宪许给他的封妻荫子的美梦。

    可就在几天后的夜晚,这一切都破灭了,因为徐海部队所驻扎的地区遭到了袭击,袭击他的不是明军,而是陈东的部队。

    这就是彭岳和胡宗宪一开始不肯动手的原因,一是因为他们知道徐海肯定会有防备,二是因为他们始终贯彻着一个思想:让他们自相残杀,自己这边能不牺牲就不牺牲。

    他在招降了徐海后,又专门找了陈东,让他写信把自己和麻叶的部队都召集过来,目标只有一个:吃掉徐海的部队。

    陈东本来就对徐海恨之入骨,因此他很痛快地答应了胡宗宪的条件,更何况胡宗宪还许了自己厚利。

    于是在彭岳和胡宗宪的安排下,徐海、陈东、麻叶这个大集团,在城外生了大规模的内斗。

    结局也很明显,徐海的部队被打了个措手不及,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全军覆没,徐海和他的老婆王翠翘也直接死在了乱军之中。倒是可怜王翠翘一个女人,本来就是想和自己的丈夫图个安稳的生活,结果却亲手把自己的丈夫推向了火坑。当然,陈东和麻叶的部队也好不到哪里去,可以说是死伤惨重,

    俗话说得好,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此时彭岳和胡宗宪就是那个渔翁。他们没有对“有功之臣”陈东和麻叶手上留情,而是将他们全部斩,和徐海的级一起,全部被送往了京城。

    至此,东南沿海第二大的走私海盗团伙被一举消灭,而明军基本没有付出什么代价,以完胜告终。

    消息传到京城后,朱厚熜也很高兴,大大夸赞了一番彭岳和胡宗宪,赏了不少东西,甚至还亲自去太庙告祭祖先,以示庆贺。

    确实,事情展到了这个地步,真的值得小小地庆祝一下,但喜悦过后,彭岳和胡宗宪还要面临一个更大的难题:对付汪直。

    要知道汪直的势力,可是比徐海等人强大得多,所以要对付他,也费劲得多。

    而且,事情也比徐海那里要复杂,因为徐海就是个个体户,杀了他,自然就解决问题了。但汪直不能死,因为汪直控制或间接控制着日本的许多海盗浪人。

    也就是说,汪直就相当于黑帮老大,有他在,抢劫走私什么的还都比较有秩序,尤其是在强大的竞争对手已经被消灭了之后。但如果汪直死了,那么他控制和间接控制的那帮人就乱了套了,而东南沿海,也就彻底失去秩序了。

    但是政府肯定不能容许汪直那么大的一个团队,明目张胆地进行有秩序地抢劫,于是彭岳和胡宗宪也确立了他们的目标:真的要招降汪直,利用汪直的势力来管控住这些倭国强盗。

    而他们给予汪直的,便是与日本进行贸易通商的许可权与特别保护权。这个条件很丰厚,由不得汪直拒绝。

    而彭岳和胡宗宪开出这个条件,也是经过了很长时间的考虑的:如果汪直真的和日本人做起了生意,他也不想那些倭寇乱抢东西,因为防着他们也需要成本啊!

    就在这样的“各怀鬼胎”下,双方开始谈判了…(。)8

第三百五十七章:信任难得() 
不过就在谈判之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