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书童-第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三十三章:英雄本色() 
“彭大哥,你可是有一段时间没来照看这漕运的生意了,今日怎么想起到这运河来了?”仇青歌边说边追上了走在前面的彭岳。

    “今日我来这里看看,主要就是想感受一下”彭岳边说边活动了一下自己坐在马车上被颠簸得有些酸麻的四肢。

    “这运河真是个大工程,虽然修建起来麻烦,但是益处真是无穷无尽”彭岳看着前方运河上来来往往的商船,不禁感慨起来。

    “但隋炀帝当初修建这运河,可是耗费了不少民力物力,多少百姓的性命就埋在这运河底下”仇青歌在一旁轻声说道。

    “这个问题后世褒贬也不尽属实”彭岳干笑道,“算了,今日不提这个,只说这运河修建的好处”

    “想唐宋两朝,元世祖忽必烈,我朝成祖皇帝都在运河修筑方面费了不少力气,今日终于见到了成效”彭岳的目光依然放在前方悠长的运河河面上。

    “是啊,要是这运河不通,咱这漕运的生意也是没法做了”仇青歌在一旁附和道。自从上次后山归来之后,她与彭岳斗嘴的次数也少了许多,有时是不想,有时甚至是不敢,一向大方爽快的她在他面前竟时而温顺得像个小猫一样。

    “你认为这现在的漕运改革好不好?”彭岳转身看向身边的仇青歌。

    “嗯?当然好了”仇青歌抬头看看彭岳,随即又不好意思地把头低了下去,“漕运改革这件事,人家不知道称赞了多少次,难不成人家说的话,你都忘了?”

    “我怎么会忘”彭岳呵呵笑道,“我之所以问你这个问题,是因为我最近想做一件比漕运改革还要大的事情。”

    “什么事?”仇青歌瞪大眼睛瞅着彭岳。

    “这件事和漕运相似”彭岳伸出手指指远方,“但是好处要比漕运大上千倍万倍。”

    “哎呀彭大哥,你就不要和我卖关子了,赶快告诉我吧”仇青歌娇嗔着向彭岳身边靠了靠。

    “废除海禁,与万国通商!”彭岳话说得坚定,一如那日在夏言府上。

    “什么?”仇青歌娇躯一震,不自觉地向前倾了倾,“你想要废除海禁?”

    “怎么,难道你对这件事不认同?”彭岳没想到仇青歌会有这样的反应。

    “没我很认同”仇青歌轻轻摇摇头随即恢复了平静,“我也认为海禁应该废除,我也知道废除海禁的诸多好处”

    “哦?原来你也对这件事有所了解?”彭岳笑着问道,他确实没有想到民间百姓也会关心这件事,看来废除海禁真的没有想象中那么难。

    “当然了解,我怎么会不懂?”仇青歌一副不服气的样子,好像为彭岳在这件事上“轻视”自己而感到不高兴,“帮你操办了那么长时间的漕运生意,对海禁这种事当然会或多或少有些了解。”

    “也对,哈哈”彭岳笑着说道,心里也感觉到了仇青歌的一丝愠怒,“毕竟令尊是大商人,对海禁这种事情自然关心。”

    “我父亲不是商人啊不是”仇青歌一时急得有些羞红了脸,“我是说我并不是因为我父亲才关心海禁之事的,而是我自己做了那么长时间的漕运生意的原因。”

    “我做漕运生意时常常在想,我们既然能够把货物从南方倒运到北方,为什么不能把范围扩大。就在这时候,你想出了陆运改革的法子,我们能够将东西边境的货物相互倒卖”仇青歌好像想要极力向彭岳证明自己真的对海禁之事很有研究,因此将事情叙述得极为详细,“咱们的生意越做越大,,赚的钱越来越多,我的心思也越来越活络,我就想我们为什么不能把生意再扩大一些,甚至把范围扩大到海外,那样我们的利润也更大,而且我们挣得就都是那些外邦人的银子,而不是咱大明百姓自己的银子,这样一来,肯定会去了解海禁嘛”

    “好了好了我知道你对海禁之事有了解”彭岳笑着说道,“那为何刚才我说出废除海禁之事,你会是那个反应?”

    “我哪有?我是很支持废除海禁的,哦”仇青歌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好像想起了自己刚才的反应,“我刚才是因为你突然提出这个想法而有些震惊,毕竟海禁这个政策实行那么久了,想要改起来不像漕运这些事那么简单”

    “这点我也清楚”彭岳听仇青歌这样一说,情绪也有些颓丧,“我也知道改革起来不容易,所以这次才异常谨慎,充分准备,不能像之前漕运改革,开军器所,织造局一样,只向皇上提出建议,然后付诸行动似的那样简单。”

    “那还需要做些什么?”仇青歌知道这件事难办,却不知道有什么好的办法去解决。

    “要做的事情太多了”彭岳叹了口气,“海禁原因复杂,要解决的阻碍也是来自多方力量,如果想要让这多方势力全部同意接受废除海禁,恐怕是不可能的。所以要采取不同的措施来化解,予以打压,予以劝服,予以合作,予以利益,太多太多,我一时也说不清楚”

    “本来我还没觉得有多困难,但是经你那么一说,我倒是觉得这件事恐怕是办不成了”仇青歌说话的语气也带了些颓丧之气。

    “是啊,我现在也越来越意识到了这件事的困难”彭岳的眼神变得有些忧郁,“其实之前的漕运改革等等事情也不是那么容易做。劝服皇上就困难重重,做起来也是阻力颇大,都需要在具体实践中走一步看一步,幸好有夏大人的鼎力支持,加上没有触及到太多人的利益,因此并不是那么难,但这次确实要难上许多”

    “彭大哥”仇青歌看着彭岳,眼神坚定,“我相信你,在我心中,你是个英雄,这世间没有你做不到的事情。”

    仇青歌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说出这样的话,其实她心里清楚彭岳也会胆怯,也会懦弱,甚至有时候当她看着彭岳那并不算健壮的身躯,会偷偷地想他会不会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男人。

    但是他的坚韧,他的决心,他的不屈不挠又都深深印刻在自己脑中,让自己认为他内心的强大足可以抵消一切不足,认为他的精神足可以去做一切事情。漕运改革,办理学堂,军器所,织造局,这一桩桩,一件件,如果不是一个英雄,一个无所不能的人,还有谁可以做得来?并且他又是如此年纪轻轻,如此富有正义感

    记得每次改革遭遇困难和瓶颈之时,他的眉头从未展开过,但是他挑灯夜战,永不服输的精神也深深印刻在了自己脑海中。还有他的细心,他的谨慎,他平日对自己的点点滴滴,像幅画卷一样慢慢展开:记得自己生病之时,彭岳让独处京城的自己感觉到了未曾有过的温暖。他为自己轻轻吹送汤药的动作,他为自己忙东跑西的身影,他为自己准备爱吃的菜肴的贴心,以及他临走之际不忘为自己打上一盆热水放在床边的细心轮廓

    “青歌!你说的是真的吗?”彭岳激动地抓住了仇青歌的手,显然他没有料到仇青歌会说出这样一番话。

    “彭大哥”仇青歌轻咬朱唇,看看彭岳,又害羞地低下了头,好像有话想说却又不愿意说。

    “彭大哥,你抓疼我了”仇青歌动动有些颤抖的手臂,低声说道。

    “啊”彭岳有些尴尬地松开了手,僵硬地活动了一下手指,“不好意思,刚才情绪有些激动”

    “没关系的”仇青歌抿抿嘴唇,向彭岳身边靠了靠,“我刚才说的都是心里话”

    “哈哈放心,我一定会将这件事办好。”彭岳仿佛受到了莫大的鼓励,“其实大部分对策我都已经想好了,只是做起来麻烦些”

    “真的吗?”仇青歌有些惊喜地笑了起来,“那你刚才还把事情说得那么严重,害的人家”仇青歌脸一红,却是不好意思再往下说了。

    “不是我把事情说得严重,是因为想起来是一回事,说起来是一回事,做起来又是一回事”彭岳轻叹一声,“比如一开始我把这件事想得比较简单,现在真正做起来,才发现其中的难处。”

    “是啊,只说这开朝旧制就难以改变”仇青歌在一旁叹着气说道。

    “这个倒不必在意”彭岳轻轻一笑,“看起来这个理由很充分,但是这不过是一部分官员的遮羞布罢了。这些官场上的老油条一个个都是人精,哪里会迂腐到维护什么祖宗之制,不过是因为一些改革触犯到了他们的利益,他们才会搬出祖宗之制来压人,其实只要是把他们的利益协调好了,就不会有什么祖宗之制的招牌了。”

    “彭大哥说的也对”仇青歌歪着头想了起来,“事实上确实是这个样子,每个朝代的改革都会有一群人举着祖宗之制的招牌来反对,但是那些人并非是迂腐之人。”

    “如果那些人真的一心想维护祖宗之制,那么他们的忠心可就真是可笑了。每个朝代灭亡时,那些急于向新政权投降的大臣往往是当初喊维护祖宗之制声音最高的人。”说到此处,彭岳的声音都带着些戏谑之意,“连祖宗之国都可以卖,还谈什么祖宗之制,真是可笑,如此一来,他们的虚伪也就可见一斑了。”

    “不过总免不了真的有一些迂腐之臣的”仇青歌在一旁小声提醒道,“朝中总少不了真的怀有恪守祖制,重农抑商等想法的人,对于这些人你打算怎么办?”

    “这个我也知道,但是这种人毕竟是少数,而且迂腐到这个地步,他们自然也不会得到当今圣上的宠信,有不了什么发言权,所以不必担心。”

    “彭大哥,你还是小心一些为好,毕竟这部分人的反对力量也不容小觑朝中一些大臣对于重农抑商的旧制还是很看重的。”仇青歌说完这话,眼睛便瞟向了别处,好像自己说了什么不该说的话似的。

    “青歌,我发现你倒不像个商人之女,倒像出生在官宦世家。”彭岳盯着仇青歌,眼神也变得神秘起来。

    “我我可是从始至终都没和你说过我是商人之女,都是你自己妄自揣测,强加在我头上的”仇青歌白了彭岳一眼,小声嘟囔了起来。

    “我认识你时,不是你自己说令尊”彭岳突然想到那时候仇青歌只是隐约透露出自己的父亲做过经商之事,而且那时候刚认识,她当时说得也是不清不楚。再到后来熟识之后,每次提及她的家事,她都会刻意回避,因此自己也不便多问了。

    “我说什么了?我什么都没说!”仇青歌冲彭岳调皮地做了个鬼脸,目光中却不经意闪过一丝落寞。

    “青歌妹妹,其实你是不是商人之女,我对此并不在意”彭岳揽过仇青歌的肩膀,安慰地轻轻拍了两下。他以为仇青歌在为自己的商人之女身份而感到羞愧,毕竟在古代做个商人并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你知道的,我并不似那些”

    “哎呀你不要说了好不好!”仇青歌有些愠怒地挣开了彭岳的手臂,“以后不许你再提我的家事!”

    “好好好,我不提,我保证以后绝口不提!”彭岳边说边朝快步向前面走着的仇青歌追去。

第三十四章:说服夏言() 
“子睿,你今天来我这里该不会还是因为海禁的事吧?”夏言的语气透着些无奈。

    “没错”彭岳绕到夏言身前,“此事若无您相助,我肯定难以成功。”

    “但是我上次已经说过,我做事向来只分对错”夏言有意将话加重了语气,“如果你想要废除海禁,就先把我说服吧。”

    “既然如此,那我就不拐弯抹角了”彭岳话锋一转,“还请夏大人先平复一下情绪,不要对废除海禁之事存在偏见。”

    “子睿不必担心这点”夏言浅浅一笑,“我并非不明事理之人,废除海禁有诸多好处,这点我很清楚,但是同样也有许多弊端,两相衡量,我宁愿选择继续实行海禁政策。”

    “夏大人,可能上次我的话并没有说清楚”彭岳在夏言的下首坐了下去,“您所虑者无非是宦官干政罢了。您怕这海禁一开,皇上经过种种考虑,又要派宦官掌握水师出海。即使当今圣上不喜宦官,不会任用他们。但百年之后,难保继位的帝王不会任用,我说的对么?”

    “你说的不错,不仅是我有这层担心,当初极力反对的刘大夏刘大人也是这个想法,朝中不少大臣都是这个想法。”夏言将眼光瞟向别处,“所以子睿,这次并不是我不想帮你,而是你这次的做法真的是于国不利。”

    “夏大人,我对您的观点也是深为赞同,宦官干政,有百害而无一利不过这通商贸易,并不一定要任用太监掌握水师,甚至不需要任何人掌握水师”彭岳看着夏言有些疑惑的眼神笑着说道,“我想要做的不是恢复朝贡贸易,而是废除海禁政策,开口通商。就像宋朝一样,在沿海设立港口,与海外各国进行贸易。而不是像当年郑和下西洋一样,开着宝船到处横行。”

    “原来你是这个想法,为什么不早说,我还以为你是想恢复成祖时期的下海壮举呢!”夏言目光中透出一些喜色。

    “夏大人,我心心念念的也是这百姓社稷,怎么会做那种弊端甚多的事情。”彭岳见夏言态度有所转变,心下也高兴起来,“朝贡贸易弊端太大,且不说容易造成宦官干政,就是在获利方面也值得商榷。譬如朝贡贸易虽说获利颇丰,但耗费也多,甚至许多耗费都是不必要的,这个弊端必须要去除。”

    “而且这样一来,我们根本不必担心宦官干政之事,一大弊端自然去除,想必朝中反对的文官会因此而减少大半吧?”

    “减少大半倒不至于,不过阻力自然是会小一些”夏言的面部表情又恢复了平静,“不过你提出的这个方法,又会衍生出一些其他问题。”

    “嗯?什么问题?”彭岳没想到又会出现一个新的麻烦。

    “其实你也清楚,朝廷并不是一直都不允许对外贸易,其实之前朝廷开设过市舶司,只不过规模小些,而且也是为朝贡贸易服务的”夏言好像是不太愿意说,语气神态都有些犹豫。

    “这我知道,所以我才提出这个策略,因为朝廷现在并不像开国之初一样,对与外通商之事管理得如此严苛了,这样改革,阻力自然是会小些”彭岳缓缓说道。

    “但是当今圣上对于开口通商之事是非常反对的”夏言低着头,好像有些事不愿意提起。忽而,好像是下了很大决心似的,抬起头盯着彭岳说道:“皇上之所以对这通商贸易如此反感,有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嘉靖二年,倭国大内氏贡使与细川氏贡使为了争夺贸易特权,在宁波港发生械斗,还烧了我们的商船,杀了我们的官员,所以皇上才大怒,关闭了市舶司,当时就是我上疏说倭祸起于市舶的”夏言说到此处,声音也小了下来。

    彭岳听到这才明白过来,原来这件事的罪魁祸首是夏言啊,难怪一开始和他说的时候,他总是推诿搪塞,原来不只是因为他讨厌太监的缘故啊。如果自己真的要倡导开口通商,还要让夏言支持,这不是明摆着让夏言打自己的脸吗?

    “可是夏大人,倭祸并非起于市舶司啊”彭岳对于夏言当初的做法不禁有些气恼,但又不好在表面上发作。

    “这点我也是慢慢了解的,当初的确是我莽撞了”夏言声音压得有些低,“当初我以为如果将市舶司关闭,倭乱自然平息。可是关了市舶司以后,倭乱不仅没有平息,如今却呈现愈演愈烈之势,我现在对此事也不得不反思一下”

    “看来古人对这种事情也是看不透的,尽管眼前这个夏言于朝政斗争、人情练达无不通透,但对于这种事情他也是和常人一样,不明白这其间种种”彭岳想到这,不禁感觉既可笑,又可悲。

    “其实夏大人,这倭乱形成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海禁。倭国就是想从我们这取得通商贸易权,如果我们能够给他们这通商贸易权,他们便犯不着来这抢东西了”彭岳虽然知道倭乱并不完全是由海禁造成的,但是他认为倭乱与海禁还是有很大关系的。

    “真的是这样吗?”夏言的语气中仍带着些许疑问。

    “确实如此,您刚才不是说了,倭国上次发生的械斗事件,也是为了争夺贸易特权吗?”彭岳此时摆出一副当时教授给自己讲课的态度,为夏言讲解起了日本此时国内种种乱象以及对中国贸易特权的渴求。

    “这样就更加有难度了”夏言皱着眉头,一副沉思的样子,“倭国此时内乱,如果我们与他们通商,很难保证不会再发生相似的恶**件”

    “但是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啊”彭岳听到夏言这样说,心里不禁有些焦急,“要知道倭国贸易需求极大,如果我们能同他们进行通商贸易,利润巨大”

    “一个小国,能有多少利润可言!”夏言的语气有些轻蔑,“再说了,倭人奸诈,成祖时期实行朝贡贸易,他们便索取了颇多好处,而且还趁此机会在京城卖武士刀,真是可笑。”

    “这个”彭岳听到此处,也不禁有些想笑。他本来就对日本人不怀好感,但是现在涉及开口通商之事,他又必须存有理智。

    “而且皇上那里肯定不会同意的”夏言在这件事上的态度好像很坚决,“嘉靖二年的争贡事件本来就让皇上对倭人颇为反感,加之现在东南沿海倭乱正甚你也知道,皇上本来就这种事情,他是不会原谅的,所以要是想开口通商,倭国那里你必须好好思虑一下,这是我给你的建议”

    “谢夏大人,这点我记下了。”彭岳点点头,心里对这个事也思虑起来。不过彭岳见夏言都开始给自己提建议了,可能现在夏言已经被自己说服了吧。

    “其实当时我对倭乱确实是非常反感,因此在张孚敬当权之时,我就对这市舶司进行查究,想要彻底解决此事,把仅剩的在广东的市舶司也关掉。可没想到,查究的深了,便发现了这诸多问题。而且眼见着海禁越严,这倭乱越甚其实我现在也有改革此事的意向,只不过我当初提出现在要是改革,就等于反对了自己以前的措施观点,面子上总归是不好看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因为我发现这其中利益关涉甚多,解决起来甚是麻烦,我对此有些无能为力,现在既然你提出来了,而且措施得当,那是再好不过的。你就向皇上奏请吧,我虽不便明说,暗中也会助你的”夏言一口气把心中的想法全部说了出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