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清朝当皇帝-第1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静,原来他们一直都在精心酝酿这个“东方援助计划”,这才是中国人最大的目的。

“尊敬的大皇帝陛下,我现在可不可以先问一下,将来这个伟大的计划开展起来的话,贵国会给予英国多少援助呢?”

关续清略微想了一下说:“这项计划主要包含三个部分,主要部分是贷款,也就是直接的资金建设计划,朕决定利用五年时间共出资100亿元来帮助欧洲各国。第二部分是物资援助,包括能源供应和生产原材料供应。第三个部分是生产援助计划,届时帝国无偿到各国建厂,帮助各国恢复生产,出品基本的生活物资。英国是世界大国,所需要的援助也应该是最大的,如果你们愿意的话,帝国可以直接向英国政府提供30亿元的低息贷款,当然还包括物资和生产援助。”

爱德华一听,眼睛顿时一亮:“请问您说的是真的吗?”

雄锋飞扬: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三百八十一章 香港问题

“朕说话一向没有虚假。”

爱德华心想,英国确实在战争中遭到了巨大的损失,如果中国真的能提供这么多资金的话,那对于英国的重建将会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在这么一大笔钱的诱惑之下,谁还会去考虑金钱背后的事呢?“好,咱们说话算数,和会结束之后,我马上就会伦敦向女王陛下禀报这件事,我相信英明的女王陛下一定会对您的慷慨援助表示感激的。”

关绪清笑着点点头,重新回到自己的宝座上,朗声说道:“王储殿下,这件事已经说完了。还有一件事这些年来一直令朕挂怀啊,正好今天你来了,朕想要和你商议一下。”

“哦?陛下太客气了,我只不过是英国一个小小的王储,您有什么事会要和我商议呢?”

“在中国最南部还有块地区属于中英两国的争议范围,这个难道你忘了吗?”

“对不起,在中国领土上怎么还会有我们两国的争议地区呢?对不起,我实在想不起来。”

“朕就提醒你一下吧,这个地区叫香港。”

爱德华蓦然变色,没想到对方竟会忽然把话题转到了香港身上。

还没等爱德华说话,首相贝尔福冷笑道:“恐怕大皇帝陛下记错了吧,香港不属于中英两国的争议地区,两国对于那里早就有明确的协议条款,香港目前还是大英帝国的租借地,一切事务归大英帝国管理。”

“租借地?朕以为那是殖民地。”关绪清的脸色刷的一下沉了下来:“过去鸦片战争已经成为了历史,帝国曾经为此蒙受了巨大的耻辱和损失,但那是历史造成的,朕不想再追讨什么血债,只不过香港历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你们英国人平白无故的在中国版图上分割出去一角,你叫朕将来如何面对帝国的百姓。”

听了关绪清的话,爱德华非常恼怒,他强压着胸中的怒火说道:“皇帝陛下,关于香港问题双方早就有明文规定,英国政府是租用这个地区,代替中国暂时行事管辖的权力,而且这些年来,香港在英国的管辖之下一直保持了很好的发展态势,大英帝国也从来没有从香港那里取走一个便士。不知道您现在提出这个问题到底是什么意思?”

“曾经朕就不止一次在国际场合发表过声明,关于前朝与外国列强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帝国一概不予承认。何况香港本就是中国的领土,本就应该由帝国政府行使管辖权,对于此事,帝国外交部曾经几次与英国外交事务人员进行接触,但英国对此置之不理,毫不顾忌帝国政府和百姓的感情。所以朕今天要重新把这个问题摆在桌面上。”关续清义正词严的说道。

贝尔福也站起身来,脸上的胖肉不住的抽搐着:“皇帝陛下,双方当初的明文规定,香港归还给中国政府的时间是1997年,距离现在还有整整一百年的时间,而且目前香港经济繁荣,社会稳定,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香港居民对于英国政府的管辖始终都抱有希望和依赖,如果现在贸然把香港交还给你们,立即就会使香港陷入巨大的焦虑和不安中,投资者也会有恐慌情绪。为了香港的繁荣和稳定,希望贵国要按照当初的协议约定执行才好。”

关续清冷静的回答道:“首相阁下过于忧虑了。无论将来香港政治地位如何,朕可以承诺香港经济发展不仅不会衰退,而且还会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关续清的话虽然很含蓄,但实际上已把中国政府的立场表述的十分清楚,这就是:香港必须收回!

爱德华平静了一下自己的情绪,委婉地说道:“皇帝陛下,我们期望有更加具体的东西。”

这一次,关续清回答得很干脆:“和会之后,我们希望和贵国政府正式接触,通过谈判来解决这一问题。”

贝尔福没好气的问道:“您是否觉得现在谈判有些仓促呢?”

关续清果断的摇着头:“不!从鸦片战争到现在30年过去了,中国人为了一个香港等待了30年,现在谈这个问题已经很晚了,现在已经到了解决香港问题的时候了!”

爱德华淡淡的地说:“有关香港的条约,白纸黑字写在那里,任何人都不能抹煞这一事实。既然这些条约仍然存在,那么就必须得到遵守。如果中国收回香港,就会对香港带来灾难性影响,破坏香港的繁荣。”

关续清斩钉截铁的回答道:“香港是中国的领土,我们一定要收回来的,时间不是1997年而是现在,而且中国要收回的不仅是新界,而且还包括香港岛和九龙。”关续清的声音非常高亢,站在九龙丹犀上的身影显得凛然不可侵犯。

爱德华和贝尔福又是生气又是无奈,没过一会儿,额角上就布满了冷汗。

关续清接下来的语气很快和缓下来:“如果现在还不收回香港,那就意味着朕是个昏君,现在中国政府与前朝无异,朕和和朕的臣下都不能向帝国百姓做出交待,甚至也不能向世界人民交待,应该自动退出政治舞台,没有别的选择。”

关续清接着说道:“中国收回香港,对英国也是有利的,因为这意味着届时英国将彻底结束在远东地区的殖民统治,在世界公论面前也会得到好评。毕竟中国的殖民主义时代已经过去,而中国的香港还在你们手里,中国要收回香港,谁都不会有话说。”

关续清随即又把脸一绷沉声道:“现在不是可不可以收回香港的问题,朕和你们谈的是以什么方式和何时收回香港的问题。至于收回的时间表,不迟于一二年时间,中国就要正式宣布收回香港的决定。我们可以再等一二年宣布,但肯定不会拖延更长的时间。”

爱德华语气强硬地说:“虽然您和您的政府不承认前朝与英国签订的条约,但英国方面却一定要承认,因为这些条约是有法律根据的,是有效的,不应单方面推翻,而只能由双方加以修改。英国的立场是根据这个条约来处理香港问题。英国遵守它的条约,如果有人不喜欢这些条约,解决的方法是由有关双方进行讨论,经双方同意而生效,但不能毁约。如有一方不同意这些条约,想废除条约,则任何新的条约也没有信心执行。”

关续清冷笑着说道:“朕最后再重申一遍,香港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过去英国政府同前朝签订的有关香港地区的条约是不平等条约,中国是从来不接受的。帝国的一贯立场是:不受这些不平等条约的约束,在条件成熟的时候,收回整个香港地区。中英双方都希望保持香港的繁荣和稳定,为此我们可以通过外交途径进行商谈。听懂了吗?”

养心殿里的气氛异常紧张,三个人沉默了足足有十分钟。

最后还是贝尔福开口说道:“如果皇帝陛下执意要单方面收回香港的话,英国政府只能奏请女王陛下同意把香港地区提升到战备状态。”这句话分明就是军事上的挑衅,意思是说如果中国一意孤行非要撕毁协议的话,英国政府将会采取必要的军事行动保护香港。

关续清仰面大笑:“你们的远东舰队当年就已经被帝国的军舰打垮了,你们还有什么能力保护香港。难道要把你们负责把守英吉利海峡的大西洋舰队开过来吗?别忘了在英吉利海峡的另一端还有一个虎视眈眈的德意志。”他背过身去,望着墙上那幅巨大的军事地图,说道:“你们信不信,只要朕一句话,到今天晚餐的时候香港就能重新回到帝国的版图。”

“你……”贝尔福正要发怒随即冷静了下来,他相信眼前的这位中国皇帝从来没有说过一句空话,两个月前的那次抢救人质事件,中国仅仅派出了一支几十个人的秘密部队,就把中国外交官从数十万英法联军的眼皮子底下救了出来,而且那还是在欧洲,更何况香港就在中国本土,那么个弹丸之地,中国要是想武力收复的话,简直轻而易举。

爱德华王储无奈之下只好说:“大皇帝陛下,我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王储,这件事我无法做出决定,必须要在将来奏请女王陛下后,由国会讨论决定。”

“那是你们的事,反正朕已经把话说得非常明白了,给你们一个月的时间做出决定,谈判的具体地点由你们来定,但是朕还是那句话,现在要讨论的不是能不能收回香港的问题,而是什么时间以什么方式收回的问题。”

爱德华和贝尔福都像是泻了气的皮球,没了一点儿底气,冷着脸沉默着。

关续清一看时机成熟,来到爱德华身边,抚着他的肩膀说道:“王储殿下,香港是一定要收回的,但是这和东方援助计划并不冲突,只要英国政府能够尽快答应这个条件,朕决定把对英援助的资金由原先的30亿元提升到50亿元,在未来五年的时间里逐步兑现,这也算朕对于你们英国政府的一点儿回赠吧。”

爱德华抬起头来,失神的望着中国皇帝,有气无力的说:“您说的是真的?”

“当然,这件事以后还要写在两国的谅解备忘录里,回去告诉你们女王,有了这五十亿元资金,你们甚至可以到北欧和中非随意买下一个国家,一个小小的香港又算得了什么呢。”

PS:临时加这句话,订阅过千了,太激动了,感谢大家支持

雄锋飞扬: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三百八十二章 这是最好的时代!

第385章这是最好的时代!

一转眼,时间很快就来到了北京和会的最后一天,充斥了近一周时间的争吵和谩骂终于也要落下尘埃了,昔日的世界豪门们有的在这里收获了希望,有的则在这里遭受了惨不忍睹的宰割。

像和会开幕那一天一样,各国代表先后走上主席台进行发言,饱受摧残和宰割的国家表示对世界霸权的极度愤恨,赚得盆满钵满的那些国家登台之后则一再表示对于世界和平的向往,以及对于中国皇帝举办这次伟大的盛会表示感谢。

最后一个登台的是关续清,他手里拿着一份资料,但具体内容谁也看不到,他清了一下嗓音朗声说道:“女士们,先生们,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从人类历史开始,人们就为国家的和平在不懈努力奋斗。人们渴求和平、向往和平、维护和平,全球各国都把维护世界的和平放在首要位置上。人们深深地感受到了战争给国家、给人民带来的危害。这是我刚刚拿到的关于这次世界大战的数据资料,就拿使世界蒙受空前灾难的这场战争来说,战火燃及欧、亚、非和大洋洲四大洲及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三大洋,扩展到40个国家的国土,有五六十个国家参战,作战区域面积2200万平方千米。世界大战使各国人民蒙受了空前的灾难。战争期间,协约国总计动员军队四千多万人,损失了一半之多,其中死亡五百余万人。同盟国总计动员军队两千余万人,损失了将近一千五百万余人,其中死亡近四百万万人。交战双方直接战费约为两千亿元。还有数不清的人类历史文化遗产毁于一旦……”

与会人员中据大多数人都只是沉浸在战争的喜悦和悲伤中,但是谁也没有想过去把这场战争的数据统计一遍,如今中国皇帝突然把这个数据拿出来,许多人除了震惊之外就是汗颜。他们不敢想象如果把这样的一组数据留给历史,自己将会得到后世怎么样的评价呢?是捍卫国家尊严的英雄?还是好战的狂热分子?抑或是阴险的政治投机者?

关绪清继续说道:“如今战争已经结束,但请大家睁大眼睛看一看,大半个欧洲依然难以从数百万人的死伤中平复。战火遍及了欧洲大陆的大部分,所涉及的地域面积远大于人类历史上的任何一次战争。持续的轰炸使绝大多数大城市遭到了严重破坏,特别是它们的工业生产。欧洲大陆上的许多著名城市,例如华沙和柏林,已成为一片废墟。而其它城市,如伦敦与鹿特丹,也遭受了严重的破坏。这些地区与经济生产相关的建筑大多化为一片瓦砾,数百万人无家可归。战争对农业的破坏还导致了欧洲大陆许多地方出现了大面积的饥饿,而欧洲西北部罕见的寒冬又使这一情况进一步恶化。所受破坏最为严重的是交通运输设施,战争中铁路、桥梁以及道路都成为了袭击的目标,而进行运输的商船也常常被击沉。西欧的中小城镇和村庄所受的毁坏程度基本上较轻,但交通运输的破坏还是使这些地区的经济与外界的联系几近断绝。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耗费大量财力,而此时大多数陷入战争的国家的国库已被消耗殆尽了。”

听到这儿,许多国家的首脑开始冒汗了,意大利总统奥兰多碰了碰坐在他身边的奥匈帝国皇帝弗兰茨:“太不可思议了,中国皇帝是怎么掌握这些数据和情况的,看样子好像全世界发生的事他都非常了解。”

弗兰茨最讨厌奥兰多的喋喋不休,完全不像是个大国领袖的样子,他皱着眉头说:“接着听吧,中国人要亮牌了,我相信很会有更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

“战争过后的欧洲经济将会遭遇前所未有的滑坡,我估计这种经济上的滑坡将会至少持续10年,在不断增长的高失业率、因食品短缺导致的接连不断的罢工以及一些国家的社会动荡下,欧洲经济的增长几乎是不可能的。食品短缺也将成为最为紧迫的问题。数百万人正在遭受疾病和饿死的威胁。而对于经济全局来说,最为致命的是煤的短缺,刚刚过去的那个酷寒的冬天更使之雪上加霜。期间德国有许多家庭没有供暖,数百人被冻死。英国的情况虽然没有那么严重,但是为了满足国内的民用煤炭需求,工业生产不得不被停止。”

奥兰多的老毛病又犯了,咕囔着说道:“照着他这么说,整个欧洲都没有任何希望了,他说这些话到底是什么意思?难道想让我们这些人都变成穷光蛋,他才高兴吗?”

“总统阁下,我奉劝你还是耐心一点,我觉得好戏马上就要来了。”弗兰茨说道。

只见关绪清又说道:“整个欧洲都被战火拉进了深渊,但是作为欧洲的老朋友,中国对于此绝不会坐视不管的,尽管我们曾经有过这样或那样的摩擦,但是过去的注定要成为历史,中国的崛起离不开世界,也离不开欧洲,对于这次的灾难性影响,我们决定要尽可能的去弥补战争造成的创伤,我们要尽到一个大国应尽的责任!”

这时,濒临绝望的法国总理白里安忽然睁大了眼睛,似乎关绪清下面的话里藏着金子。

“在这场战争中唯一一个基础设施没有遭到破坏的是中国。它比大多数欧洲国家都要晚一些参战,而且本土所受的损失也比较有限。中国的官方黄金储备作为其农业和工业的坚固基石依然完好无损,其经济也仍然充满活力。战争期间中国的工业为本国和它的盟国的战争机器提供了支持,因此中国经济经历了一次罕见的经济井喷期。所以说,中国完全有能力担负起这个重任。”

台下的人们开始骚动起来。

“他说的是真的吗?”

“中国打算怎么担负责任呢?”

“他会向我们提供援助吗?”

“不可能吧,从来就没有过这样的例子,中国人会这么好心?我不相信。”

“……”

关绪清张开双臂,示意大家安静,“现在,朕就代表中华帝国郑重向大家声明一件事,北京和会之后,帝国将向整个欧洲的受难国家提供东方援助计划,旨在帮助各国进行重建,不知道大家觉得怎么样呢?”

哗,全场又是一阵更大的骚动,许多人都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是真的,只有英国等少数几个国家的元首对此表示愤慨和疑惑。

“我以帝国皇帝的名义保证,这项计划将在不久的将来就会推行。”

话音刚落,全场立即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法国总理白里安更是激动的振臂疾呼,有了中国人的援助,起码自己回到国家之后对政府对民众也好有个交代啊。

关绪清望着全场世界各国元首,只觉得胸中升起一股豪气来,朗声说道:朋友们,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今天的世界,是一个既充满希望,又遍布危机的世界。

一方面,人类的力量日益强大;另一方面,人类自身却似乎日益脆弱,面对战争、阴谋等种种危机显得有些无措。

一方面,科技的发展正在把世界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国与国的相互依存度越来越强;另一方面,不同文明间的冲突却未见消减,战火和鲜血弥漫的场面仍在不断上演。

这一切,铸就了一个合作与竞争并存、进步与落后共生的大舞台,大小强弱的国家都在这个舞台上扮演着自己的角色,而曾经、正在和仍将继续左右剧情发展的举足轻重的力量,却始终来自于大国。大国的兴衰消长,始终是世界舞台上最受人瞩目的大戏。在历史即将进入20世纪的时候,我们看到了世界发展面临的困难;我们的心中有个梦,一个大国的梦。

大国之风是什么?中国的圣贤老子说:“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意思是:大国只有对小国谦下,才能得到小国的信任;中国的思想家司马穰苴说:“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郑和率领当时天下第一的舰队七下西洋,执行的外交政策是:“以德睦邻”。大国之大,在于有容乃大,有德乃大,有信乃大,有为乃大,这就是中国人传统的大国观。

大国是历史,是中国人心中的中国应有的存在方式;大国是文化,是为人类文明的殿堂奉上的华美篇章;大国是追求,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自信与执着。

盛唐的奠基人李世民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