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清朝当皇帝-第1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关绪清把脸一沉,“你什么时候变得废话这么多了,遵旨照办就是了,朕不喜欢问东问西的人。”

“喳。”

自从黄河发生特大灾害以来,关绪清就一直在关注着世界媒体关于这方面的报道,在春夏之际春雨连绵之后,汛情突然爆发。黄河洪水滔滔,北方六省多处堤坝崩溃,洪水蔓延数十个县城乡村,几十万人葬身洪水中,并且经过洪水肆虐后,造成四百多万人无家可归。事实上,这是一起比旧金山大地震还要严重的特大自然灾害。

令关绪清震惊的是,世界媒体主要都把笔墨集中在了旧金山大地震上面,并不关注中国的水灾,对这样几百万人伤亡的洪水灾害居然只有只言片语的形容。甚至许多西方主要国家的报纸上提都没有提到。提到灾害,也只是笼统提到中国北方又发生一起水灾。

“黄河洪水,有几百万人伤亡。,还有四百万人无家可归,但是,为什么不但国际上关注不大,连国内都被那些政治新闻、改良派和革命派的政治论战新闻所吸引?连报道一起女工人罢工的新闻业比早着灾情的新闻要广泛的多?”关绪清感觉到严重失望。

武同举已经奉旨下去治河了,一个星期的时间里,传回来的消息令人忧心。

两湖地区,“沿岸纵横上下,各居民之生命财产付之一洗,数百里间,汪洋一片”!河南是最严重的,事实上,南方各地都有严重水灾。

江苏“水灾之区,遍及八府一州,。而江北徐、海、淮安各属灾情最重,难民尤多”,“粮食颗粒无收,百姓流离失所,惨不忍睹”。

安徽于春夏之交,*雨60余日,山洪暴发,淮、泗、沙、汝、等河同时并涨,平地水深数尺,“上下千余里,尽成泽国”,“饥民饿毙者,日凡四、五十人,有阖家男妇投河自尽者,有转徙出境沿途倒毙者,道殣相望,惨不忍闻”。

山东暴雨如注,江流涨溢,湖水倒灌,水灾范围极广。济南府属灾情尤重。

关绪清放下折子,长长叹息了一声,对农业水利部部长杨深秀说:“自古以来,水患一生,四处流民暴涨,这样一来不仅灾民得不到有效的救济,而且人口大量流动也会导致地方社会秩序混乱,对于此事不可不查。朕不管你们用什么办法,要加紧赶制救灾临时帐篷,最好是就地赶制,马上发往灾区用于紧急援助。决不能再让灾民居无定所了。帐篷搭建好了之后,要属令地方规划好各地的灾民安置区来。”

“喳。”

关绪清又对李震说道:“财政部要拨出专款来,用于救济灾区的百姓,这笔钱要专款专用,派专门的衙署负责划拨,朕只想对你申明一点,这笔钱无论发生多大的事,谁也不能擅自挪用,要及时足额的发放到灾区,由财政部派出专人督导各地钱粮的发放和救济事宜。”

“喳。”

“肃政厅的人不要在京里待着了,你们分别派人到各地监督好钱粮的使用和发放,要是有人胆敢私自动用这笔钱粮,一律杀无赦!”

“喳。”

关绪清对冯相华说:“马上以陆军部名义向各地灾区驻军发出命令,抽调出军兵赴灾区救助,军民人等要同心戮力,共同把这场灾害的损失降到最低。记住,这场黄河大灾就是战争,谁要是敢畏惧不前,一律军法从事,决不姑息!”

“喳。”

关绪清又对卫生部部长孙文说道:“大灾之后必有大疫,卫生部要立即给朕拿出一套医疗救护的方案来,同时马上从各地抽调经验丰富的医疗救助人员,分赴各地灾区开展医疗救助,一定不能让疫情大规模的扩散,否则维你是问!”

“喳。”

关绪清目光闪动,看着文化部部长杨度说道:“朕通过这些日子的报纸可以看出来,同样是大灾,旧金山地震哪里比得上我国这场百年不遇的洪灾,但世界各国的媒体都把目光集中在了美国,这令朕非常不悦。从现在起,帝国驻世界各地的媒体站要开动宣传机器,大篇幅跟踪报道我国的这场灾害,并且呼吁世界各国伸出援助之手,向中国灾区百姓提供帮助。我国已经先向美国旧金山做出了援助的姿态,相信世界各国对我国这场更为凶悍的灾害绝不会坐视不理。”

“喳。”

关绪清缓缓说道:“这次朝会之后,朕要发动一次全国性的捐助活动,给各地衙署分别发一份邸报,要广泛发动工商业对灾区捐款捐物。内务部听着,朕先表一个姿态,先从内幤中拨出一百万元来用于救灾,然后从在京皇族开始,一家家的登记,都要给朕拿出一笔钱来,然后再扩展到在京大员,地方官员人等。这是一笔良心钱,由财政部专门建户管理,并负责发放。”

关绪清正色道:“诸位爱卿,正所谓多难兴邦,朕希望你们能同舟共济,共同抗拒这场大灾,帝国在望,朕在望,百姓在望!”

“臣等谨遵圣命!”

这次御前会议之后,各部按照皇上的谕旨紧急行动起来,各地都在加紧赶制帐篷和救灾工具,没出三天,第一批帐篷就陆续发放到灾区的居民安置点。同时,卫生部紧急从各地抽调了一批医疗救护人员,分赴各地灾区开展医护救助。财政部下拨的第一笔五千万元的专款也在五天之后到达河南重灾区。各省都已经打开了粮囤,向居民安置点供应粮米。由于采取了这一系列有效措施,使得各地灾民得到了较为妥善的安置,但是由于灾民太多,一时间还无法全部安置,有的地方已经发生了饥荒,饿殍遍野,哀声一片。关绪清又接连下发了两道圣旨,命令各省就地筹款解决灾民的安置问题,无论如何不能发生饥民暴乱的事件,否则严惩不贷。各地官员摄于皇威,有的实在无法对灾民进行安置,就干脆把办公衙署腾出来让灾民暂住,也有的官员由于办事不力,被肃政厅查处,最轻的也是革职查办,但在这场大灾面前,根本将不得什么人情,凡是办事不力,甚至于贪墨公款的,绝大部分都被就地正法了。

一时间官场之上笼罩着一层浓浓的杀气,在隆隆的天威面前,谁还敢不尽心竭力的做事。

皇上带头捐款的消息一出,举国震动,各地商贾纷纷拿出巨资来向灾区捐款捐物,但是捐款毕竟有限,想要弥补这场大灾带来的损失无疑于杯水车薪,而且自从帝国媒体向世界发出呼吁以来,各国的响应者寥寥,似乎对于中国发生的这场灾难并不如何上心。这一天,关绪清正在为此事忧心忡忡的时候,李震前来觐见,向皇上奏报了筹款等事之后,关绪清以为李震奏报完了,疲惫的摆了摆手,意思是跪安吧。

李震看到皇上疲惫的神色,忍不住心中一酸,又说道:“皇上,救灾之事宜徐图之,皇上还是要……善报龙体啊。”

关绪清点了点头:“朕知道你们的体恤之心,但水灾造成这么大损失,数百万人流离失所,朝廷的钱款又供应不上,这叫朕如何能不着急呢。”

李震面色一僵道:“全怪臣等无能……让皇上忧倦*劳,臣……”

“算了,这些日子,朕看得清楚,你们做事勤谨,已经很令朕欣慰了,你说的不错,救灾之事宜徐图之,你们也要保重身体,一旦身子垮了,朕还倚重于谁啊。”

李震眼圈一红,声音有些哽咽:“谢皇上……体恤之恩。”

“好了,朕乏了,你先跪安吧。”

李震正要退下忽然想起一件事来,赶忙说道:“皇上,臣还有一事要启奏。”

“什么事?”

“晋商有一位叫做乔致庸的,皇上可曾听说过?”

“哦,朕知道这个人,怎么了?”

“他可是做出了一件壮举啊!”

“哦?什么壮举?”

“今日,山西发来电报,说乔致庸倾家荡产,一举为山西灾区捐款一亿元!”

“是吗?有这样的事?”关绪清马上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来,身子也顿时坐直了。

“皇上,这还不算,在乔致庸的带领下,原先山西十大票号的那些掌柜子们纷纷慷慨解囊,在短短的一天时间里,就募集了将近五亿元的救灾款,山西的灾款这一回一下子就变得充裕起来了。”

风云再起: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四百五十三章 捐款(第二章,修改版)

“好!”关绪清霍然站起,兴奋的说道:“马上让帝国媒体对这一义举进行大幅报道,朕相信乔致庸为帝国的工商业者们带了一个好头!”

“乔致庸真是一位不可多得爱国志士,他不仅拿出了全部家当,还带着妻子儿女和全族的人到灾区帮着救灾,这种大商贾臣还是第一次见到啊。”

关绪清点点头:“乔致庸,好样的!朕记住这个人了,以后有机会一定要亲自见见他。”

很快乔致庸以及山西银行业老板的义举传遍了大江南北,各地工商业者纷纷慷慨解囊,捐款的数量急剧增长。南浔林启兆带领当地丝织业的老板们向江苏捐款两亿元,大大缓解了江苏救灾的燃眉之急。杭州著名的红顶子商人胡雪岩也不敢落后,一举捐款1亿元,还捐赠了五千万元的救灾物资。在他们的带领下,各地的大小商行几乎全都拿出巨资来向灾区捐钱捐物。

在这种情况下,世界各国也开始有所动作了,法国捐款两亿元,德国虽然正在面临着政局的动荡,但兴登堡为了讨好中国皇帝,也拿出了8亿元的巨款,美国政府在率先得到中国的善意援助后,也拿出了近一亿元的救灾物资运送到中国灾区。其余的国家或多或少都有所表示。这样一来,帝国的财政压力得到了有效的缓解。

不过,相比之下,美国企业家对于旧金山大地震的援助就显得吝啬多了。

在旧金山地震之后,《纽约日报》开通专栏,不断如实地记载旧金山地震的灾情。特别是,有篇各大财团领袖在美国震灾和中国水灾的慈善捐款排行,格外吸引美国民众的关注。在排行中,中国商人乔致庸在大灾中所有的表现,超过了美国任何一些资本寡头。

虽然,近些年来,钢铁大王卡内基放弃了整个钢铁产业后全力做慈善。不过,在此地震募捐善款中,显然还没有乔致庸大方,捐献物资和现金共计860万美元。成为仅次于乔致庸的世界慈善人物中排行榜第二位。

摩根是美国资本市场还有工业界的头号领袖。其财团和同盟控制250亿美元以上的资本,大约占到美国经济总量的四分之一。不过,摩根虽然不算吝啬,并且被媒体评为豪爽大方,不过,其整个财团捐款总共不过是500多万美。

至于如今的洛克菲勒财团,掌门已经是小洛克菲勒了,这位小先生虽然与其父亲大为不同,热衷于慈善,但也不过是捐款350多万美元。

至于说原本实力雄厚的杜邦公司是一个纯粹的军火商,他们只热衷于战争,对慈善事业向来不感兴趣,再加上金融风暴的的打击,因此他们分文没出,在美国社会中饱受诟病。

事实上,此时,捐款十万以上地巨富也不过是几十人而已。如此看来。百万以上级地捐款已经算是超级豪爽大方地了。

美国政府为了效仿中国,唤起美国商人们对于旧金山地震的同情和支持,在报纸上大篇幅报道中国商人乔致庸的义举,还有报纸上不断把乔致庸的慈善言论、呼吁捐款等等列入显眼地位置。一时间,乔致庸成为引领美国乃至世界慈善潮流的标志性人物。成为美国,甚至是整个世界的慈善事业代言人。虽然他的义举是对于中国灾区的,但经过美国媒体的大肆渲染,在美国树立了极好的公众形象。

卡内基在一次慈善晚宴中,对于乔致庸这样的做法表示非常赞誉:“乔致庸和我地想法是不谋而合地。大资本家如果不回馈社会,把财产带进棺材或者一代代地传下去,那是一件可耻地事情。”

虽然在场的许多人都认同卡内基部分观点,比如鼓励资本家在赚取剩余价值地时候不忘回馈社会。否则,资本掌握在少数人手中,造成生产力过剩,掠夺过剩财富地大资本。不把部分财富回馈社会会造成作为社会基石地社会底层财富增长不能和生产力发展同步,形成一次次地金融危机、经济危机等等后果。但是更多的人认为卡耐基和乔致庸的善举完全不在一个层次上,他们对于卡内基的说辞更愿意理解成:卡内基做了半辈子老光容易,到50多岁才结婚,如今这岁数都快进棺材了,没有子孙后代,自然要吹嘘说赐福带进棺材里面可耻,遗产留给后代也可耻。

在乔致庸的感召下,在旧金山大地震灾害得到缓解之后,《纽约时报》等美国媒体也把目光转向了中国灾区,许多报道都在描写中国北方水灾绵延,各省数以百万计的灾民仓皇流浪在荒野、街道,无衣无食,惨不忍言。

《纽约时报》还发表呼吁:“请帮助那400多万受苦的中国人!就像帮助旧金山地震那样!”

同样,这个呼吁引起了广泛地关注,美国各界都慷慨解囊。

白宫中,西奥多。罗斯福代表美国政府宣布,捐款10万美元。这是作为回应清廷在旧金山地震时期对旧金山捐款了一千万美元,卡内基捐款300万美元,摩根捐款50万,洛克菲勒捐款5万。

美国的多个慈善团体接受了美国人对中国南方水灾的捐款数量达到1800万美元。捐款的人数统计,达到700多万人。

海外华人团体向国内水灾捐款也不下于200多万美元。

在这样的大好形势下,中国的援助工作也比起初进展的顺利了许多。第二批五亿元的物资到位后,勉强收容了200万名老弱妇孺的灾民。不过,这样的仅仅把他们喂饱了也不是救济灾民的根本。接下来,是应该给这些灾民找找一份力所能及的工作,让他们能够在灾后也能够自力更生。而且,灾民中的小孩,也被安排了一些启蒙教师,帮助他们进行文化教育工作。一个星期之后,从世界各地来的货船,载着更多的救灾物资达到中国北方。而且,源源不断从世界各地赶来的华侨志愿者们,更是让救灾工作逐渐步入了轨道。

而在此时,新加坡的暗流正在涌动!

袁世凯密会了第十军军长卢永祥之后,心里有了底儿,告辞之后,坐上了自己的汽车一溜烟离开第十军军部。

“咱们现在是回府还是……”梁士诒试探着问道。

袁世凯半闭着眼睛,淡淡的说道:“去第九军军部,拜会范学成,希望他还没有对克儿动手。”

陆宗舆问道:“用不用通知我手下的弟兄,多派些人手?”

“不必了,要是范学成真的想对咱们下死手,咱们手下那点儿兵力也抵挡不了人家的正规军啊。但是我量那小子也没这个胆子!”

梁士诒对司机说道:“快,时间不等人,去第九军军部!”

来到军部门前,陆宗舆对着军部的守卫大声喝道:“进去通秉范学成军长一声,就说新加坡总督前来……视察!让他赶紧出来迎候。”

守卫兵不敢怠慢赶快进去通秉,时间不大,只见范学成气势汹汹的带着一大帮人走了过来,每个人身上都带着家伙,这样的见客方式显然很不礼貌的,更何况对方是新加坡总督。但是人怕见面,树怕扒皮。在官场上混,不管平时有多大的嫌隙,在面子上总是要说的过去的,一旦撕破脸,双方都不好收场。

“哈哈……哪阵香风把总督大人吹到我这儿来了!欢迎,欢迎啊。”范学成皮笑肉不笑的说道。

一看到范学成,袁世凯狠的压根都痒痒,但他一向城府深厚,只是冷笑了一声道:“范军长,戍防辛苦,我特来看望,袁某来得唐突,范军长不会不欢迎吧。”

“大人说的哪里话?请,里面讲话。”范学成陪同着袁世凯走进了指挥部的会客室中。

宾主刚刚落座,就听到隔壁的房间里传出了一阵阵的惨叫声,袁世凯眉头一皱,问道:“范军长,这是什么声音?”

范学成淡淡一笑道:“今日从芽笼抓到一个不知死的嫖客,竟敢和我抢女人,我的弟兄们正招待他,教教他做人行事的道理。”

袁世凯脸色一变,他知道对方话里指的是谁,尽管自己一再强自镇定,但隔壁一声声受刑的惨叫不断传来,搅得他心神大乱。他勉强笑了笑,对范学成说道:“范军长,今日我听说了犬子克定与你发生的事,因此这才急忙过来拜会,想要从中解除掉这场误会。”

“误会?这么说我在芽笼抓到的那个嫖客就是总督大人的公子了?我怎么听说总督大人的公子一向是知书达理,颇有乃父之风,怎么会无缘无故的跑到芽笼去押妓呢?这要是传出去了,恐怕于总督大人的面上也无光吧。”范学成阴笑着道。

陆宗舆霍然站起,指着范学成骂道:“姓范的,你别给脸不要脸,总督大人为了此事亲自登门拜访,你他妈的还敢在这儿醋声醋气的说话!你长了几个胆子!”

范学成一凝眉道:“混帐!你算个什么东西,不过就是总督府一条看门狗而已,别人把你当成个人五人六,在我范某人面前,你都不如一泡狗屎!在这种场合下哪有你说话的份儿。我看你是作死!”

PS:做了点小修改

风云再起: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四百五十四章 拜会范学成

砰的一声,会客室的门被踢开,二三十名荷枪实弹的大兵闯了进来,把陆宗舆团团围住,黑洞洞的枪口顶在他的脑袋上。

范学成对袁世凯说:“大人,这是你的人,你要是不调教的话,我可就要帮你调教了。”

袁世凯在官场风云激荡,哪里受过这样的气,但人在矮檐下,怎敢不低头,强压着心中的怒火,站起身来狠狠的给了陆宗舆一个响亮的耳光,“谁让你满嘴喷粪,在这里哪有你说话的权利!真是个不知死的鬼。”回头对范学成说道:“范军长,看在我袁某人的面子上今日就放他一马,如何?”

范学成仰面大笑,示意军兵们都退后,“总督大人,是新加坡的父母,今日竟然能矮身向我求告,我真是倾受不起啊。”

袁世凯脸涨得通红,很不自然的说道:“范军长,我袁某人虽不是军人,但也是个直爽的人,咱们就打开天窗说亮话吧,今日登门拜访就是为了犬子克定,我已经了解过了,你们之间纯属误会,克儿竟敢背着我去芽笼押妓,这件事我绝不会放过他,容等带他回府之后,一定要对他执行家法。至于那个香水金嘛,本来就是范军长你的女人,我保证从今以后绝对不会再有人去骚扰她。咱们同处在新加坡为官,我管行政,你管军队,本就是互为依附的关系,倘若为了一个女人造成你我之间的不睦,将来要是传到皇上耳朵里,你我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