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清朝当皇帝-第2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世昌一边擦汗一边怯怯的说道:“回皇上,臣等无能,但……但臣以为,我军虽伤亡过千人,但是袁逆军队的死伤人数却是我们的十几倍之多,这样的伤亡比例已经非常之低了,即使放眼世界也是……这个……也是罕见的。英国人在布尔战争中一次战役就损失了五千余众啊……”

关绪清眼睛里喷射着火焰,盯着徐世昌说道:“这么说,朕的要求实在是有些过分啊。”

徐世昌蓦然变色,扑通一声跪倒在地:“皇上,臣绝不敢有这种念头,皇上明见万里,烛照千秋,万万不会有错的,只不过臣等无能,督战不利,请皇上责罚。”陆军部一干将领也跟着跪倒,一起说道:“请皇上责罚。”

关绪清叹了口气,神色和缓下来,摆了摆手示意他们起身说话,“卜五(徐世昌的字),朕并不是想要责罚你们,朕只不过觉得有些失望啊。如果这场战争放在十年前,别说是一千人的死伤就是一万人也是很正常的,但是别忘了如今帝国的军事实力今非昔比,我们有世界上最先进的机械化部队,还有世界上唯一的空军力量,还有世界一流的海上力量,我们的单兵作战能力和军事理论教育也是世界一流的,在这种情况下出现这样的伤亡数量不能不说是一个失败,以帝国空前强大的军事实力来对抗袁世凯的那支叛军简直是小题大作。”

徐世昌似有所悟,说道:“皇上,臣明白了,只不过臣总担心坦克、飞机等尖端武器会在战争中遭到损失,毕竟那都是一笔数额不菲的钱啊,所以臣在军备配给上就有些犹豫了。”

“卜五,这么想你就错了,什么最值钱,是那些飞机、大炮、坦克吗?不是。朕告诉你,是人!即使那些武器再先进,威力再强大,也是需要人来*控的对吗?所以,人永远是战争中最主要的因素。你是知道的,帝国培养出一个杰出的士兵有多不容易,从军事理论培训,到实战经验的积累,这都是需要大量的人力和财力的,相比之下,那些冷冰冰的武器又算得了什么?卜五,你要记住,要立国、立军,就要始终把人放在第一位。”

徐世昌诚惶诚恐的应道:“皇上圣明,臣懂得了。”

风云再起: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四百九十三章 再会罗斯福

徐世昌带着陆军部的官员退下之后,关绪清正打算回养心殿批阅奏章,王商禀奏外交部副部长唐绍仪递牌子觐见。“宣。”

唐绍仪兴冲冲的进来叩拜过皇上之后,抬头看了皇上一眼,说道:“皇上,恕臣直言,您要善报龙体啊,臣看您比前几日削瘦了许多……”说到这儿,唐绍仪情之所至,鼻子一酸,险些掉下泪来。

关绪清心中感到一阵暖意,做臣子的能够对自己如此关心,也不枉自己多年来一番苦心孤旨的栽培,当下说道:“少川,朕的身子骨硬朗着呢,不必挂怀,朕倒是时时担心你们啊,国事冗繁,但也要注意身体。”

“谢皇上,臣一定谨遵圣命。”唐绍仪脸上显出喜色,“皇上,您还记不记得在美国有一个小罗斯福的……”

关绪清点点头:“当然记得,朕前几年还召见过他,并亲口承诺帝国将会支付他的学费和生活费用,不知道美国大使馆是不是按照朕说的去做呢。”

“是这样的,皇上。这几年小罗斯福的学业和生活上面都是由帝国外交部在资助,目前我们已经把罗斯福送到了美国最好的哈佛大学攻读政治学……对了,还有一节不得不提,就是小罗斯福是现任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的侄子,只不过小罗斯福的父亲去世之后,与老罗斯福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很好,他们之间也很少走动,老罗斯福也没有履行到一个做叔叔的责任。”

“这个朕当然知道,怎么忽然说起他来了?”

“小罗斯福正在中国游学,想要亲自面见皇上,向您表示感谢呢。”

“哦?人在哪里?”

“我已经带来了,就在殿外侯着呢。”

“宣进。”

“喳。”

几年不见,小罗斯福已经由原先那个青涩、腼腆的孩子长成为一个彬彬有礼的少年了,关绪清见到他非常高兴,拉着罗斯福的手说:“这几年过得如何,朕这么久没见你,还挺惦记你的。”

罗斯福恭恭敬敬的说道:“我也很想念您,大皇帝陛下,没有您就没有现在的富兰克林罗斯福,您是我的恩人,也是我最最敬仰的人。”

关绪清仰面大笑:“快给朕说说,这几年你学习和生活情况如何?”

“回大皇帝陛下的话,承蒙您的资助,我进入哈佛大学,攻读政治学、历史学和新闻学。在大学里,我非常热衷于社会活动,所以很惭愧,我的学习成绩并不突出。我多次去欧洲旅行,喜欢球类活动。我现在在哈佛大学当了校刊《绯红报》的助理。这主要是源于当初我设计的一个小小的阴谋。”说到这儿,罗斯福的眼睛非常狡黠的转动了几下,显得非常俏皮。

关绪清笑问:“什么阴谋?”

“当时,我利用了堂叔老罗斯福的影响,要求当时担任纽约州长的堂叔到哈佛来讲演,于是报刊就吸收我为助理人员,恰好在此时堂叔作为麦金利的伙伴与民主党的布赖恩竞选总统。我便主动提出访问校长,埃利奥特校长知道我是老罗斯福的侄子,于是就接见了我。为了给堂叔谋得选票,我对校长说:‘如果你的投票代表你的信仰,你就应该乐意把你的影响放在天平上。’埃利奥特当即就同意了我的要求,代表哈佛大学大力支持堂叔的竞选。这件事不但刊登在《绯红报》上,美国的其它大报也纷纷作了转载。我现在是哈佛大学的名人了,呵呵,校长还答应我在我毕业的时候,升我为报纸的主编。当然,除了上学之外,我对政治也非常感兴趣,无可隐晦的是,我倾向于民主党,希望以后可以以民主党人的身份涉足政界。我曾把这个决定告诉身为共和党人的总统叔叔,遭到了他的怒骂,他骂我是个卑鄙的兔崽子!叛徒……于是,我们的关系开始闹僵了。”小罗斯福口齿清晰,思维敏捷,说出话来有理有节,具备了一个演说家的天赋。

关绪清与唐绍仪相视一笑,现在他完全可以确定,小罗斯福具备了一个政治家的所有特点。

罗斯福的脸色忽然显得非常沮丧,说道:“大皇帝陛下,我记得当初您对我说过,说我将来是会当美国总统的,这是一句玩笑话还是真的?”

关绪清笑道:“当然是真的,朕从不开玩笑。”

“可是,现在我对自己从政之路非常没有信心,几年的学习和社会活动让我明白,想要成为政治家光是有理想是不行的,关键还要有人支持,现任总统虽然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也是我的堂叔,可是我们在政治立场上有太多的分歧,我从他那里难以得到任何支持,这正是我目前最苦恼的地方。”

罗斯福悲哀的说道。

“原来如此,朕可以告诉你,朕既然当初说你会做总统,你将来就一定会做,现实已经证明你的堂叔老罗斯福大棒加金元的政策,已经过时了,金融风暴过后,他和他的政府在美国的公信力直线下降,所以你不必在意他的一举一动。所以说老罗斯福根本算不了什么,有朕的支持,你就一定会如愿以偿。”关绪清盯着罗斯福的眼睛一字字说道:“你记住,即使将来全世界都不相信你,不支持你,但朕也会一直看好你的。”

罗斯福难以置信的看着这位中国皇帝,久久说不出话来,眼圈渐渐潮红,深深鞠了一躬,再起身时已是泪流满面了。

日本东京,参谋本部五楼的一间密室里,正在召开一次绝对机密的会议。参加这次会议的人员主要有,参谋本部少壮派代表铃木贞一少佐,外务省政务次官森恪,日本驻奉天总领事吉田茂,日本驻纽约总领事斋藤博等等。这次会议是由新任的首相田中义一授意召开的,主要讨论的是对华政策以及日本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最重要的是确定即将召开的东方会议的主题。

在此之前的一天,森恪忽扰来找铃木贞一,铃木贞一觉得很奇怪,外交部与参谋本部一向很少过往,森恪的突然来访到底意味着什么?

两人见面后,铃木贞一急不可耐的问道:“森恪君,到底有什么事情这么急着要见我?”

森恪神秘的一笑说:“政治家不同军部真正打成一片,要解决大陆问题是很困难的。无论如何,必须恳切会谈。我是按照首相田中先生意思找你协商东方会议的事情的。”

“是吗?首相召开东方会议主要是为了中国的事情,你对此是怎么看的?”

森恪说:“所谓的东方会议是要还是针对中国,您是知道的,这么多年来,中国一直压制着大日本帝国的发展,日本要想崛起必须要针对中国的薄弱点进行规划,现在中国正陷入天灾人祸当中,这正是日本发展的绝好时机,所以,田中首相就提出了召开东方会议的想法。我们首先要把我们的利益植入满蒙地区,以此为中心,开始向外扩展。在那一地区,日本的三井等几大财团都有大笔投资,这是经济渗透的一部分,但是中国的地域实在是太大了,要想搞经济渗透,我们不知道要付出多么大的代价才行,还有土地问题、商租权问题、各种纠纷问题,都要从头到尾,逐渐加以解决。”

铃木贞一对此表示同意,“这个方案,仅就方针而言,是把满洲从中国本土分割出去,成为另一个地区,使日本的政治势力进入这块土地、这个地区,并使之成为东方和平的基础。这一点应当成为日本应该干的一切内治、外交、军备以及其它所有政务的政策中心。”

森恪点点头,说:“是这样的。但现在突然把这个方案拿到内阁讨论,大臣可能不会赞成啊,这正是我所忧虑的。”

铃木贞一笑着说:“说服大臣不正是你们这些政治家的任务吗?”

森恪也笑了:“总之,就此来说,光是凭借我一个人的力量是办不到,刚巧驻奉天总领事吉田(茂)在东京,我们就召开一次会议来商讨此事,你看怎么样?’“好,既然是田中首相的意思,我只有从命。”铃木贞一说道。

会议正式开始了。森恪首先申明了田中首相的意思。然后说:“这个方案必须在中国政府对于日本完全没有警惕的时候进行。否则,很可能会引起中国的极大不满。”

刚从美国回来的斋藤博说道:“森恪君说得很有道理,中国现在正面临着巨大的困难,我想这为东方会议的召开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另外,我认为是不是可以从中国和美国之间的外交博弈中找到某种可乘之机,也就是想法设法得到美国或是西方大国的支持。”

铃木贞一想了想说:“没有这么简单,欧洲大国都通过东方援助计划被中国牢牢的控制在手里,美国刚刚*守了一场金融风暴,想要拉动他们共同对付中国恐怕不太容易啊。”

吉田茂忽然说道:“是否可以考虑借助德国人的势力呢,别忘了他们刚刚组建了新政府,可能对华政策会有某种微妙的变化也说不定。”

风云再起: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四百九十四章 东方会议

森恪冷笑了一声:“哼,德国人巴不得和中国较好呢,一个新政府的组件除了要获得国内民众的认可外,更重要的是需要得到大国势力的支持,我听说兴登堡为此一直在积极的与中国人达成某种瞒和。”

斋藤博沉吟着说道:“我们就这样*裸的提出对于中国的利益要求,不仅内阁,就连元老、重臣都不会答应,因此必须在这个方案上包上一层糖衣,这个糖衣就是要就对外政策为名的东方会议。”

“呵呵,斋藤君说的太好了,首相大人的意思也是如此,这也是召开东方会议的原因。”铃木贞一兴奋的站起身来,说道:“在此我要声明的一点是,我说的话不只是代表我本人,我事先已经就此事与关东军高级参谋河本大作以及当时任陆军大学教官、不久调任关东军作战参谋的步兵中佐石原莞尔等人商量之后,归纳出日本军界应当采取的有关对华政策的积极意见。而且我非常希望把这份对华积极政策的主张归纳为文件。”

“好,”森恪也站起身来说:“这份文件就将是东方会议召开的基础,我们要尽快加以整理,尽早交到首相大人手中。”

吉田茂高兴的说:“好啊,现在我们的分工已经很明确了,铃木君负责军界方面的游说,我负责对元老、重臣进行游说,森恪君负责内阁和政界方面,斋藤君负责对外务省和美国做因势利导的工作。这次会议将会是大日本帝国新的转折点!”

6月27日,在首相田中义一的组织下,日本内阁在东京秘密召开了东方会议,会议对外宣称的是研究日本对外政策以及日本发展等重大议题,实际上会议的中心议题就是对华政策!

六月的东京,正是色彩绚丽的大好时节,杜鹃盛开,玫瑰待放,那绯红的轻云般的樱花,更使人流连忘返,心旷神怡!

日本退役大将、政友会总裁田中义一的心情此时和东京的天气一样好。他听了铃木贞一关于中国水灾治理和平剿袁世凯叛军的报告,还把他的密友森恪请来,共同做了会前的商议。

田中义一晃动日本人少有的高大身躯鼓动说:“中国皇帝有手腕,有胆量,现在正是他最疲惫最懈怠的时候,大日本帝国就要借助这个机会,把亚洲的领导权重新夺回来!田中义一狞笑着说道。近年来,日本发生连年的经济危机,田中义一利用国内民众对政府的不信任,集中攻击若槻内阁的对华政策,终于在今年4月20日推翻了若槻内阁,于日本军国主义分子的狂热叫嚷声中登上日本首相宝座。

当晚在东京豪华气派的一间酒店举行盛大宴会,招待日本军政财界要人、皇室权贵和黑龙会、犹存社等黑社会巨头。田中义一胸前挂满皇室勋章,得意洋洋发表讲话说:“本大将,本总裁,本首相奉陛下大命组阁,将善体圣意,着重解决财界和外交问题。本首相将亲自兼任外务大臣,并请森恪君出任外务次官!”

森恪有东亚新体制先驱之称,主张向外侵略,一直与军部密切勾结,是推行大陆政策的急先锋。军国主义分子们一听说由他担任事实上的外务大臣,都一起欢呼起来:“森恪君出山,进军满洲!”粗壮敦实的森恪受到军国主义狂热的强烈感染,在当天的招待晚宴上当众发出誓言:“帝国的出路在支那,抓住时机一举解决亚洲的外交领导权问题!”森恪的表态引起各界权贵的一片称赞声,田中义一深受启发,又向他的支持者保证:“本首相矢志改变软弱无能的币原外交,担负起全面更新帝国对华外交政策的使命,重建新的外交机制,打开对华新天地!”

宴会后,田中义一把森恪和铃木贞一请到首相府客厅,向铃木贞一询问道:“你是中国陆军参谋长徐世昌的老同学,又长年委身于多事之秋的中国,以过人的间谍才能周旋于中国多年,为帝国的对华政策调整立下汗马功劳,依你之见,中国皇帝在短期内能平剿袁世凯统一中国吗?”

铃木贞一微微摇摇头,话锋一转说:“我接受东久迩亲王殿下钧旨,和几个帝国陆军军官组织了个研究会,成员有石原莞尔,他足智多谋,聪明能干,还有天皇陛下的侍从官町尻量基子爵和战略奇才阿南惟几!”

田中义一看铃木贞一这个年轻人来头不小,不禁肃然起敬,老老实实问道:“你们对袁世凯有何看法?”

铃木贞一稍作沉思,侃侃而谈:“袁世凯是中国目前最有希望的人物,但他还不能在短期内统一中国。”

“这是为什么?森恪问道。

“起码有三个原因:第一,中国皇帝堪称有史以来中国最英明、最伟大的皇帝,袁世凯的阴谋其实早就被他洞察到了,要不是突然发生的黄河决口,袁世凯的叛军根本就没有机会崛起。”

“对,中国皇帝是一个令所有人敬畏的君主,就连明治天皇都忌惮三分。”田中义一感慨的说道。

“第二,中国有着号称200万常备军的兵力,全世界都公认德国陆军是世界第一,但在我看来中国的陆军才是,袁世凯也只不过策动了区区二三十万的兵力,想要推翻现行政权,扭转乾坤,那简直是痴心妄想!”

森恪用力将胖头一点道:“不错,昨天还接到情报说,中国组件的两路大军已连战连捷,袁世凯的军队就像是鸡蛋遇到石头一样不堪一击。他的败亡是迟早的事情。”

“第三,中国,从来都不缺少优秀的军事将领,中法战争中培养出了刘永福、刘铭传,中俄战争中培养出了张作霖,到现在还有蔡锷和冯玉祥,他们都是能都扭转局势的杰出人物,反观袁世凯手下就是那几个只会阿谀奉承的大烟鬼,一到了关键时刻,谁又能独当一面呢?”

田中义一忽然又想起一个问题:“你们铃木研究会,对中国军事科学院有何高见!”

铃木贞一对此早有调查研究,凝着眉说:“中国军事科学院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专业的军事研究机构,这个机构依托于中国科学院,目前还处于草创阶段,但是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他势必成为世界尖端武器的发展的引领者。唉,在军事科技这个方面,中国领先日本至少有50年啊。”

田中义一见铃木贞一说得头头是道,心悦诚服请教道:“依你之见,我们应采取何种对华政策?”

“我们要脚踩朝鲜、北京、奉天三只船,重点拉拢中国官员,在对华政策上要采取麻痹战术,表面上恭敬和臣服,暗中发展军事实力”

田中义一杀气腾腾说:“是啊,所以现在对于袁世凯的叛乱我们就不能采取积极的政策帮助袁世凯,在目前这种关键时刻,最重要的是站稳立场,不论其结果如何,从直接最受其影响的日本立场出发,就帝国对维护东亚全局所负的责任来说,都要采取和平的、中立的态度!”

这时,外务省官员送来日本驻上海总领事矢田七太郎上报的第367号机密谍报,森恪浏览一遍说:“矢田说上海风暴之后,日本的势力被清除殆尽,所以现在我们要找机会向那里安插我们的地下势力,搞出一系列的暗杀或是挑唆罢工,总之想尽一切办法让中国的政局混乱起来。可是问题是,上海的青帮势力已经不复存在,杜月笙等人完全依附于中国政府,那里的社会秩序简直可以用坚如磐石来形容,还有最令人头疼的是中国安全局遍布世界的军情网络,我们要格外注意,一旦被中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