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清朝当皇帝-第2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首相的专车,没有向任何人打招呼,仓皇逃离了东京。

就在他离开首相府官邸四十分钟后,第一枚原子弹便在东京上空爆炸了,裕仁天皇即使躲在坚固的地下防空洞里也不能幸免,最后被爆炸产生的极度高温化成了空气,连一点儿骨头都没有留下。

逃出东京后,东条和他的随从们就开始一段惊险艰难的逃亡之旅。汽车由小路达到了静罔,然后折而向北来到了名古屋,这个时候,汽车再也承受不了长距离的颠簸,最终在名古屋的郊外抛锚了。东条英机等人为了躲避中国军队,不得不换上了平民的衣服,一路上跋山涉水,经过半个月的艰难行进,好容易才来到尚未遭遇战火的北海道。

他们从这里坐上渔船跨过日本海,来到朝鲜半岛,再由陆路到达中国的东北地区,在东北的荒原蛰伏了一个月之后,化装成中国百姓来到了北京。由于当时各国并没有像样的出入境制度,国内也没有建立起户口登记制度,因此人口的流动性依然很大,朝廷忙于战事,也没有制定专门的人口管理措施,在拥有六亿人口的中国,特别是在拥有几百万人口的亚洲第一个城市北京藏上几个人并不成问题。

而且帝国新政以来,对外交往日渐增多,各国侨民和商人大量涌入,老百姓也有点儿见怪不怪了,就这样东条等人就靠着几个月来临时学到的一些中国话顺利的混入了北京城。

当然,这还不是问题的关键,关键是在北京城里有一个人为他们提供了周到细致的政治保护伞。

在得知了这一口供之后,赵秉钧越发觉得这些人背后有一个人在暗中协助,但是问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四个日本军人咬紧了牙关,坚称他们的行动完全是出于对蒋介石和中国的仇恨,他们希望要不计一切代价的干掉中日战争的功臣蒋介石,令中国皇帝蒙羞,哪怕是付出生命的代价再在所不惜。

“你们是怎么知道蒋介石要来北京,你们又是怎么知道他的专车要经过东城的?”赵秉钧一下子就问到了问题的关键上。

日本人顿了一下,一甩头无所谓的说:“推理,一切都是推理。蒋介石杀了我们那么多日本同胞,成了战争的功臣,你们的皇帝是一定要召见他的。至于他行车的路线嘛,完全是巧合。”

“满口胡言!”赵秉钧的脸色阴冷得可怕,“老实说你们背后有没有人主使,我猜那个人一定就在北京,而且还是一个中国人,对不对?”说到最后,他有意加重了语气。

日本人的表情一僵,马上把嘴一瞥:“大日本帝国的军人会听从支那人的指挥吗?你真是太有想象力了。”

接下来,赵秉钧无论怎么问,这几个日本人也坚持说这件事就是他们自己干的,没有任何人主使,最后赵秉钧把袖子一甩,起身就要离开。日本人不干了,瞪着眼叫道:“别忘了咱们的约定,你说过只要我们交代了整个经过,你就会放了首相阁下。”

赵秉钧慢慢回过身来,嘴角挂着一丝轻蔑的笑:“如果咱们换一下位置考虑,你们觉得我会履行这个愚蠢的承诺吗?”

“什么!你这个骗子,你这个支那的骗子!”日本人马上就火了,破口大骂起来。

赵秉钧上前几步,用低沉的声音说道:“你们知道等待你们的会是什么下场吗?我保证你们尝过那种滋味以后,一定会后悔自己是一个日本人的。哈哈……”说罢了这句话便扬长而去。

赵秉钧走后,日本人又骂了一阵子,便被几个狱卒痛打了一顿,然后押回牢房里。

痛苦,悲哀,无奈,绝望交织在心头,几个人真恨不得马上就死了。

过了好半天,其中一个人说:“为了保护首相阁下,我觉得我们现在应该像一个办法给那个人送信。”

“你昏了头了吗?你睁开眼睛看看这是在哪里,我们根本不可能把信送出去的。而且即使他得到了消息,他会派人来救我们吗?不可能,不可能。”

“我们为什么要硬撑下去,不如我们和中国人做一个交易,把那个人供认出来,换取首相阁下的安全,反正那个人也只不过是个支那人,让他们自相残杀去吧。”

“不能这样做,那个人是我们最后一张底牌,只要有他在,首相阁下或许还有一丝活命的希望。”

“对,而且他是我们忠诚的朋友,要是没有他,我们也不可能执行暗杀计划。”

“大日本帝国的军人决不能做背弃朋友的事情,哪怕他是一个支那人。”

“……”

日本人交代了整个经过之后,赵秉钧觉得此事事关重大,不敢耽搁,于是得出了一些眉目之后,急忙来见皇上奏报。

ps:前面的灭日总感觉没有写爽,所以勾出东条英机来,后面一定要狠狠的爽他一下。

风云再起: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六百零七章 成王败寇

此时,赵秉钧对皇上又说:“那四个日本人拒不承认有幕后主使,但是据以往的推测看来,这件事绝没有那么简单,因此臣前来请旨定夺。”

“四个日本人不必再留着了,再审问下去他们也不会招认的,明儿个就把这四个人和东条英机推到西四牌楼处以凌迟之刑,事先先在京城里游街,造造声势,为的就是让背后的这个人知道,震慑一下他们。然后放个假消息出去,就说这四个日本人已经亲口招认了主使者的身份。”

“皇上的意思是要引蛇出洞。”

“不错。”关续清目光闪动:“朕总觉着这个人离朕很近啊。”

赵秉钧不由得机灵打了个冷战,心说皇上不会是怀疑自己吧,心里七上八下的琢磨着,脸上的表情阴晴不定。

关续清看着紧张的赵秉钧笑道:“智庵,不必留意,你跟着朕多少年了,朕怎么会怀疑你呢。”

赵秉钧一看被皇上说破,赶忙跪倒口称:“臣忠心卫主,要是胆敢有一丝不臣之心,甘受凌迟之罪。”

关续清一挥手:“起来吧,你的心意朕都明白,朕是说猜测,这个人可能就是身边的某个大臣。”

赵秉钧擦擦头上的冷汗:“您觉得可能会是谁呢?”

“朕也不知道,希望真相与朕猜想的不同吧。”他看着赵秉钧又说:“京城里清查过了吗?”

“回皇上,都清查过了,果然查处不少冒充中国人的日本残余分子,总共有37人,都按照您的旨意秘密送到京郊靶场执行枪决了。这是名单,请您龙目御览。”

赵秉钧把一份名单呈到皇上面前,关续清摸着下巴看了一下,沉吟道:“这份名单妥善保管,万万不能泄露出去。”

“喳。”

关绪清目光闪动,忽然问道:“东条英机现在在哪儿?”

“安全局在宛平县有一处秘密羁押重要嫌犯的地下密室,目前东条英机就羁押在那里,为了保险起见,臣已经加派了人手,东条英机就是插翅也难飞了。”

“好,朕打算今晚见见他。”

赵秉钧吃了一惊,“皇上,到了这个节骨眼儿上,臣以为没有必要了吧,东条英机是必死无疑了,这个时候,您和他见面,臣怕他会出言不逊,冲撞了圣驾,惹得龙颜不悦。”

关绪清一笑:“智庵,你多虑了。朕对这个东条英机很感兴趣,听说他从来不知道什么叫失败,朕这一次要亲口讲给他听。”

赵秉钧张了张嘴,听着皇上的话一时间如堕烟云。

这一天晚上8:00左右,关续清在赵秉钧的陪同下来到了位于宛平县的一处安全局地下密室里,这座地下工事全部由钢筋和水泥建造,修筑得非常坚固,里面迂回蜿蜒,犹如一座小型的迷宫,一般人到了这里很难轻易走出去,就是一只苍蝇都别想飞出去,门口和里面都派有特工全天候把守,可以说是戒备森严。像这样的秘密工事全国各地大约有十几处,是安全局专门用来羁押重犯而建造的。

关续清在赵秉钧的带领下转了好半天,才来到最深处的一间密室前,守卫这里的特工向皇上见礼之后,打开了三道铁门,众人才走了进去。

里面陈设虽然简单,但是沙发、软床、盥洗等设施一应俱全,东条英机正带着重犯的刑具,穿着一身囚服背对着门口,站在一面宽大的镜子面前发呆,听到开门的声音也无动于衷。

关续清大剌剌的坐在沙发上,似笑非笑的看着东条英机的背影。

“东条英机,帝国皇帝陛下来了,还不赶快见过。”赵秉钧立在旁边对东条沉声道。

过了半晌,东条英机才慢慢转过身来,此时的东条面色苍白,没有一点儿血色,满脸都是凌乱的胡子,两颊凹陷进去,眼窝发黑,与当初那个全身戎装、不可一世的日本首相判若两人。他向前迈了两步,手铐和脚镣发出沉重的“哗啦哗啦”的声音。

“你……你就是中国皇帝?”东条用苍老的声音问道,同时脸上的肌肉跳动了几下。

“不错,朕听说你大难不死,又跑到中国来兴风作浪了,可是只能怪你运气太差,不仅没有能够刺杀了朕的大臣,还把自己也给赔上了,东条英机,这一次你赔大发了。”关续清的话语里明显带着嘲讽和挖苦。

东条英机的喉咙里发出了野兽般的“嗬嗬”声,忽然提高了嗓音:“我的确是运气太差了,但我是大日本帝国的军人,是天皇陛下的忠实追随者,我为了能为天皇陛下做出牺牲而感到骄傲。”说着他傲然昂起了自己的头。

关续清仰面大笑,象征性的为东条慷慨的发言鼓掌,然后说:“你的天皇已经化成烟灰了,你只能到地下把这番鼓舞人心的话亲口告诉他了。你们的武士道精神和为天皇效忠的决心,朕还是很钦佩的,但是你们日本人太自负、太狭隘了,当初你决定发动侵华战争的时候,难道就没有衡量过两国的实力吗?你就没有想过要是万一日本战败了会怎么样?”

东条攥起拳头断然说道:“大日本帝国的士兵是世界上最勇敢的,他们甚至随时都可以为天皇奉献生命,试想世界上还有哪一个国家的士兵可以做到这一点,我的士兵们就是我的信心,天照大神就是保佑日本人勇往直前的保障。只不过中国运气太好了,尤其他们有了一个像你这样的皇帝,否则的话,大东亚共荣圈的梦想一定能够成为现实。我确信!”

“日本人真是可悲到了极点,输得这么惨,到最后把这些全部归于运气,真是可笑之极。”关续清的脸上充满了轻蔑,连赵秉钧都哼了一下,用白眼瞧着东条,关续清又说:“朕听说你特别仇视中国,能否说说这是为什么?”

“中国是大日本帝国永远的敌人,两个国家不可能并立于亚洲,只要有中国存在,日本就会永远处于中国的封锁和包围之下,永远也不可能崛起,所以日本要想称霸亚洲,就必须打败中国,甚至像你们对待日本一样进行种族灭绝。”

“你……”赵秉钧一听这话,无名大火烧起三千丈,手指着东条,真想冲过去一枪崩了他。

关续清倒是很平静的点了点头,“你说的不错,朕就是要封锁日本,亚洲任何一个国家都可以崛起,唯独日本不可以。”

“为什么。”

“因为日本是世界上最卑鄙、最无耻、最下贱、最没有人心的民族,日本要是真的崛起了,势必会天下大乱。”关续清的措辞极其尖锐。

东条英机恼羞成怒,吼道:“你们支那才是世界上最愚蠢的民族,中国不配做亚洲的领导者。”

赵秉钧忍无可忍,冲过去重重削了东条一个耳光,鲜血顺着东条的嘴角淌下来,他不仅没有恼怒反而大笑起来。

“你笑什么?”

“中国有句话叫做成王败寇,现在我们失败了,成为了你的囚徒,你随便说什么都是对了。日本虽然灭亡了,但是分布在世界各地的日本人还有很多,我坚信总有一天,大和民族还会崛起,还会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总有一天,日本会卷入重来,到时候支那将会重蹈日本列岛的覆辙!”

关续清冷笑道:“你真是一个不可救药的家伙!”他回头对赵秉钧说道:“明天的凌迟之刑都筹备好了吗?”

“回皇上,都筹备妥当了。”

关续清对东条阴恻恻的说:“东条英机,朕为你预备了一份厚礼,明天你尝过那种滋味儿之后,保证你永远也不会忘记的。”

东条英机疯狂的笑起来:“你以为我会害怕吗?别忘了,我是军人出身,当初关东军总司令任上,我处置过无数的犯人,什么样的手段都用过,我就不相信这个世界上还有一种刑罚能够让我东条英机畏惧的。”

关续清点了点头,“希望你明天不会后悔你说的这些话。”

说罢,他带着赵秉钧离开了密室,“喀吧”几声,三道大门被重新关上,屋子里只留下一个孤独的绝望的东条英机。

在回宫的路上,赵秉钧不无担心的说:“皇上,东条英机说的不错,在世界各地还有很多日本侨民,他们将来要是联合起来的话,对帝国确实是一种威胁啊。还请皇上深思。”

关续清也在想这个问题,他说道:“这一点倒也不足为虑,在世界各地分布的大部分都是一些日本的年轻女人,还主要是做皮肉生意的,一说到这儿朕就气愤,日本真是一个卑鄙的国家,靠着女人赚回来的钱供养国家,你说他们的天皇和政府无耻到了什么地步。剩下的那些男人嘛,更不在话下,日本人在外国的地位极低,他们即使有钱也根本不可能进入到当地的上流社会,更不要说掌握军队了,退一万步说,即使他们建立了自己的军队,当地政府会同意吗?哪个国家会愿意在自己眼皮子底下有一支异族军队。所以说那些个日本人成不了什么气候。”

“皇上说得极是,只不过臣担心这些日本人的后代子孙,将来会不会对帝国构成威胁呢?”

关续清凝神想了想,说道:“这一点也不成问题,过不了几代,他们就被别国的人种同化掉了,一个混血儿有什么民族意识。”

风云再起: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六百零八章 东条英机的下场(此章血腥)

第二天,刑部与安全局联合执行日本人的凌迟之刑,刑场就设在京西繁华热闹的西四牌楼,清代以来,就有杀东剐西的说法,斩刑都在菜市口,剐刑则安排在西四牌楼一带。事先按照皇帝的意思把东条英机等人押到囚车里在京城中大肆游街。

最后游行队伍来到西四牌楼的刑场上,一切就绪,刑部刘光第和帝国安全局局长赵秉钧以及肃政厅、警察厅官员们陆续就位。

此次为东条英机行刑的刽子手主刀是享有“京都第一刀”美誉的赵三槐。凌迟之刑听起来简单,无非就是把犯人的肉一刀刀割掉,但是也最讲究刀法,因为事先有规定,说好了要割三千六百刀,多一刀少一刀都不行,尤其是规定好了哪一刀要让犯人毙命,在此之前无论割了多少刀都不能令他断气。想当年,明朝宦官刘瑾被处以凌迟之刑,规定好了三千六百刀要分三天执行,第一天行刑完毕之后,刘瑾回到牢狱中还喝了半碗粥,直到第三天才算断气。

由于凌迟之刑到了清朝以来几乎就不曾使用,这门技艺到了后来几乎就失传了,现在京里能割到六百刀的有十来个刽子手,但是能割到三千六百刀的唯有赵三槐一人。为了练出一手凌迟绝活,狱押司的刽子手与祟文门外的一家大肉铺建立了密切的联系,遇到执刑的淡季,师傅就带着他们,到肉铺里义务帮工。他们将不知多少头肥猪,片成了包子馅儿,最后都练出了秤一样准确的手眼功夫,说割一斤,一刀下来,决不会是十五两。

赵三槐手持尖刀,站在刑场的中央。他的旁边,站着一个罗圈腿的小徒弟。他的面前,竖着一根高大挺直的松木杆子,杆子上捆绑着东条英机等几个日本罪犯。在他的身后,则是监斩台上的一众监斩官,四周则用白旗把刑场和围观百姓隔开。执刑柱的后边,五千名士兵,排成了严整的方阵,远看似一片树木,近看如一群木偶。夏季的干风,刮起一阵阵白色的碱土,从士兵们脸上掠过。

在众多的目光注视下,久经刑场的赵三槐也感到几分紧张,不去看那些军官和围观人群,专注地研究眼前的罪犯。此时在他的眼里,这五个罪犯已经被肢解成了一条条肌肉,一根根骨头。

经过了四十多年的磨练,赵三槐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但今天他的心有些发慌。他执刑数十年,但还是第一次同时对五个罪犯行刑。东条英机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场面,起初他认为大不了是被枪毙,起码也能痛痛快快的死去,后来才听牢里的狱卒说要把自己千刀万剐,这样的刑罚听着就令人发狂,现在眼看就要受此刑罚,吓得嘴唇都白了,起初那种报效天皇,视死如归的劲头早已烟消云散。

此时,赵三槐手提牛耳尖刀来回踱着脚步,目光始终就没有离开犯人们裸露的上身,东条英机只觉得一阵阵发冷,这种场景就好象一只狼在撕咬之前,仔细欣赏自己的四个猎物。

*场的边上,蹲伏着三门黑色的钢炮;钢炮的周围忙碌着十几个士兵。三声紧密相连的炮响,吓了赵三槐一跳,他的耳朵里嗡嗡地响着。

在隆隆炮声的回音里,一个高亢的嗓门在喊叫:“圣旨到!”在场的所有人都刷的一声跪在地上。在嘹亮的喇叭声和铿锵的鼓镲声里,一乘八人抬的青呢大轿,穿过刑场边的白杨夹道,来到执刑柱前,平稳地落下,搬着下轿凳子的小兵飞跑上前,将凳子摆好,并随手掀开了轿帘。一位富富态态的公公钻了出来。正是大内首领太监,皇上的近侍,王商。

王商四平八稳的来到刑场中央,看了一眼五个绝望的日本人,展开黄缎子圣旨,尖着嗓子叫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彼倭国者,不仁不义之邦,作乱海内,流毒日深。今倭人余孽尚存,阴谋刺杀朝廷命官,幸天佑中华,令蒋中正无恙。倭贼罪孽深重,十恶不赦,不除不足以平民愤,不足以止纷乱。着刑部与安全局监刑,授三千六百刀,以儆效尤。钦此。”

“万岁万岁万万岁。”

念罢了圣旨,王商也来到监斩台与刘光第、赵秉钧等人一一见过,然后正襟危坐,看着刑场上的犯人。

刘光第丢下一支火签子,冲着王商和赵秉钧微微一点头,对着行刑队大喊一声:“开刀!”

赵三槐往前跨一步,与东条英机站成对面,徒弟把精钢锻造的凌迟专用小刀递到他的手里,也不管对方能不能听懂,低沉的呜噜一声:“不管你是日本人还是中国人,不管你做了哪些孽事,总之死在我姓赵的手里,也算是结个鬼缘!”

东条英机直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