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清朝当皇帝-第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冯相华急忙跪倒在地,一头雾水的答道:“臣失职,还请皇上降罪。”

“哎……”关绪清叹了口气,语气也软了下来。“相华啊,作为大清武装力量的最高指挥者。你不应该把目光只停留在精锐的部队身上,厚此薄彼或许会让你在整个军队中失去威信,渐渐的就会失去对整个部队的掌控。你要知道,精锐的部队在整个部队中永远只占了小部分。”

“皇上教训的是,臣铭记在心。”到如今冯相华也没有闹清楚到底自己犯了什么错。

“起来吧。”关绪清一把拉起了冯相华,继续说道:“西北吴光勾结了些得不到你重用的师团闹了起来,朕已经下旨平叛了。”

关绪清轻描淡写的一句话让刚刚站了起来的还没有回过神的冯相华再次陷入到了惊恐之中。

“什么?吴光要叛乱?”

“你现在知道为什么朕要责怪你了,为什么那些不入流的部队随意的调动你都不知道,相反一到十师的调动你却一清二楚?难道那些部队就不是大清的国防力量了吗?难道就不需要你这个主帅关心了吗?为何我大清国运昌盛,经济、军事都蒸蒸日上的时候却老是出现叛乱的事情发生?先是满人,如今又是汉人。纠其原因都是那些人得不到重要才走向了这条不归路,朕反省自查,将来用人一定多加思索,你是否也应该反省反省啊?”

“臣……臣失察,还望皇上赐罪。”

“朕……”关绪清话还没有说完,一阵急促的抢声从墙外响起。

“护驾、护驾。”冯相华起身急忙护在关绪清的身前,周围的御林军马上围了上来把关绪清里三层外三层的围了起来朝正厅移动。

关绪清也纳闷着,照理赵秉钧所说的那些刺客不该这么快就到了啊。毕竟从西北到杭州在还没有通铁路的当时起码得要个七、八天啊。

再说就凭他区区两百多号人就敢强攻有五千多大清第一师最精锐的部队及两百多身手敏捷的御林军日夜防守的杭州府?那胆子也忒大了吧?

“慌什么?传罗明过来。”关绪清大惊之下并没有慌张,他必须搞清楚外面是什么情况。

“喳。”

关绪清在众人的簇拥之下来到了正厅,前后大门都有二三十人把守、屋顶更是架起了五挺机关炮,十门迫击炮。可以说把关绪清所在的正厅围了个水泄不通。

没过多久,罗明气喘吁吁的跑了进来。

“臣参见皇上。”

“外面到底怎么了?何来如此密集的抢声。”关绪清开门见山的问道。

“回皇上,警卫团侦察班在杭州府西南处发现有大批武装人员。正想向前盘问,对方就朝我们开火了。好在对方人数不多,如今形势已被我们控制了。”罗明缓缓的说道。

“知道是些什么人吗?去把孙世雄给朕叫来,为何他管辖内的杭州居然有大批武装人员?难道他给百姓发放枪支吗?”关绪清大骂道,他始终不相信这些莽撞的人就是吴光派来行刺自己的刺客。

“不清楚,但是警卫团已经把乱党围住了,不出半个时辰定能活捉贼首。到时候一切都将清清楚楚!”罗明答道。

关绪清并没有答话,索性闭起了眼睛,静静的听着外面类似于过年炮仗的抢声。抢声刚响之时如过年刚到零点时,哪个密集的程度可以说让人在室内都毛骨悚然,生怕哪颗没长眼的子弹会朝着自己飞了过来。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枪声渐渐的没有这么密集了。发展到最后只有零星的几响,大概有一柱香的时间都没有一声枪响。

“报告皇上,乱党已经全部捉拿。罗将军亲自审问了,全是郑亲王端华的余党,经交代都是前郑亲王府的家丁和门人。”御林军统领霍元甲说道。

“哦,原来是他们。倒是些忠心的奴才啊!可惜朕却饶他们不得,在闹市行刺,影响太恶劣了。让罗明尽快审查无误后,招集百姓就地政法。”关绪清慢悠悠的说道。

“喳。”霍元甲匆匆转身离开。

果然不出关绪清所料,这些人根本不是吴光派来的刺客。但是经过今天这么一闹,那些刺客一定会更加小心。而罗明一定会加强对自己的保护,如果真是这样还真不太容易引那些刺客现身了。

距此千里之外,有一股两三百人的队伍顺长江东下,在榨菜之乡涪陵转弯,又顺着清澈的乌江水往南,直到一个叫白涛镇的小码头才停了下来。

“头儿,听说杭州那边出事了。那些愚蠢的满人窝里斗,让光绪给收拾了。”一个满脸胡子的大汉说道。

“听说了,哎!这事儿得两说,让那些满人当了炮灰给咱们行刺提供了一些帮助,比如光绪身边到底多少部队,怎么分布,咱们的确是清楚了一点。但是被他们一闹,光绪这小子警惕性可提高不少。要是整天窝在杭州府里,咱们还真拿他没办法。”一名看上去斯斯文文的书生慢慢的说道。

“哎,那咱们还去不去啊?要不就等在这里,等光绪回京的时候下手?”大胡子又问道。

“你知道光绪从哪里回京?他要是继续南下广州、越南,乘军舰回天津。咱们怎么办?”那书生高声说道。

“额……这个……”大胡子一时语塞,不知道如何是好。

“如今只有走一步算一步了,反正先到杭州,咱们见机行事。”

“是。”

雄锋飞扬: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二百零七章 行刺(二)

“滴答……滴答”一只精致的怀表在关绪清的手中摆弄着,一个从后世穿越而来的人当然见过不少名表,但是如此精致的古董表还是让关绪清爱不释手。

“相华啊,这美国人的工业可真够发达的。这怀表可比前几年法国人送来的漂亮多了。”关绪清边摆弄着怀表边说道。

“是,我大清在皇上的英明领导下工业水平已有了长足的进步。比如我大清自制的汉阳步枪如今不比德国老毛子的毛瑟步枪差了。”冯相华得意的说道。

关绪清微笑的摇了摇手道:“呵呵,总的来说老毛子的武器要比咱们大清的厉害多了。咱还不是在向德国人购买军舰嘛。但是你说的对,路还是要一步一步的走。朕坚信大清一定能无敌与世界!”

“皇上圣明,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冯相华跪倒在地大声叫道。

“快起来,别老动不动的就跪下。这里又没有外人,朕跟你商量个事。据赵秉钧回报,西北那里派出了几个刺客要对朕不利。本来应该已经到杭州了,但是前些日子端华的余党这么一闹。他们行使就更谨慎了,始终没有露面啊。赵秉钧的几个探子已经把他们跟丢了。”关绪清淡淡的说道。

“啊?有这样的事情?臣这就全城戒严,挨家挨户的搜,就算把整个杭州翻过来也一定要把这些刺客抓出来。”冯相华紧张的说道。

“你这不是告诉吴光朕已经知道他派刺客来了吗?”关绪清打断他的话,继续说道:“如此一来,身在西北的聂将军不是陷入绝境了吗?更何况,朕派出的剿贼队伍还没有到位,要真出了乱子该如何是好?”

冯相华低头不语,脸色极其尴尬。

关绪清拍了拍他的肩膀,继续说道:“最重要的是,朕始终不相信一个火暴脾气的将军能有如此心机,居然可以拉拢这么多人跟他一起闹事,架空了聂将军不说还把你这个兵部尚书蒙在谷里。他的身后一定还有人,在这个时候更不能打草惊蛇了。”

这翻话把冯相华说的老脸通红,羞愧难当,恨不能找个洞钻进去。憋了半天挤出两句:“罪臣失职,又无法为皇上分忧,臣……恐难当兵部大任啊。还请皇上另请高明。”

“哎,朕又没有责怪你的意思。赵秉钧就是干的那行,他要是没发觉朕真该砍了他的脑袋,你要负责新兵训练、各地军校检阅、选拔优秀军官、军火进出口等各项事宜。对地方上的军队调动难免有些疏忽,这个是可以理解的。”关绪清安慰道。

冯相华从小便是个要强的人,不论任何事都想做到尽善尽美。可是这次在他手里居然发生严重的密谋叛乱,而他居然还被蒙在谷里。怎么能不让他感到羞耻。

关绪清继续说道:“朕想出去引那些刺客现身,抓几个活的回来,朕要多了解一下西北现在的情况。”

“不可,皇上。如今不同以往,西北集团军拥有的狙击抢十里之外便可轻松取人性命。这些刺客从西北而来,不知是否携带此类武器。皇上乃万金之体,不可轻易冒险。要是出了点闪失,叫臣如何向满朝文武、天下百姓交代啊。”冯相华激动的说道。

“所谓攘外必先安内,幕后的那个人如果不找出来,今天就算把西北的叛军全部剿灭了,明天东北可能又会乱起来。朕希望能把他们连根拔起,不想再看到类似的事情发生了。你如果真的担心朕的安全就赶紧去跟罗明商量商量如何能在朕把刺客引出来之后尽数捉拿吧。”关绪清根本没有理会冯相华的话。

“皇上……”冯相华甚至带着哭腔喊道。

“别说了,朕意已决。赶紧去准备吧,明天朕就去灵隐忌天。”关绪清大声喝道。

冯相华含着泪跪在地上,一个劲的以头磕地,倒是真的什么话都没有再说。

关绪清像是没有看到似的,一甩手大步离开了。

灵隐寺在飞来峰与北高峰之间灵隐山麓中,两峰挟峙,林木耸秀,深山古寺,云烟万状,实在是一处名胜古迹。相传1600多年前印度僧人慧理来杭州,看到这里山峰奇秀,以为是“仙灵所隐”,就在这里建寺,取名灵隐。又传灵隐寺原来叫“灵鹰寺”。始建于唐初。1400多年以前,今秦岭湾门前,有一座笔架山,笔架山左侧,是块凤凰朝阳地。原先这里荆棘纵横,荒无人烟。后有一吴姓僧人在山后住,打柴种地为生。一天,僧人在笔架山丛林打柴,因为天热,将道袍脱下,挂在树枝上,又去忙活。忽然,一只大雁凌空而下,将袍叼走,向南飞去,至现在的灵隐寺落下。吴僧望空向南一路追来,但见此处绿树森森,翠柳成荫。绿影婆娑间,一岭土坨南头北尾;前饮碧水绿荷,后交浮菱青湖;左右两侧隆起两扇翼状土丘;整个地貌有如巨鹰卧地。吴僧人感悟为神灵指点,遂于此焚香祷告,搭棚立寺,故名“灵鹰寺”。

如此的名胜古迹如今在冯相华和罗明眼中却是个十足的大麻烦,看着远出那些若隐若现的山峰和那些茂密的树林,简直是一个天然的埋伏地。

罗明皱着眉头说道:“冯将军,咱要不再去劝劝皇上。这怎么可能做到万无一失啊?”罗明指了指远处的山谷继续说道:“将军请看,飞来峰与北高峰均高出灵隐许多,且林木耸秀、连绵数十里。刺客可以在这其中任意一点设下埋伏,要是放下十门迫击炮就能让寺内所有人煮上一锅钢铁肉汤啊!”

“哎,就算我们派出全杭州的部队在山中搜索。只要有一个刺客漏网,那一颗子弹就是致命的啊!”冯相华叹气道。

“那将军赶紧劝劝皇上呀,皇上要真有个闪失,咱们可担负不起啊!”罗明急的直跺脚。

“皇上的脾气你又不是不知道,当初能力排众意打法国、战英国、偷袭俄国对日宣战。如今又怎能听的进我的话。”冯相华摇了摇头,既担心又敬佩的说道:“你我还是把保卫工作尽可能的做到最好,必要时把那树林一把火烧了,让刺客无处藏身。”

“山谷之中可隐蔽之处太多,一把火烧了树林恐怕并不能起到多大的作用,反而会引起寺庙僧侣及当地百姓的众怒,皇上要是责怪下来……”罗明担忧道。

冯相华沉思了片刻,说道:“不如……”冯相华凑向罗明低声说着什么,在空旷的山谷中,或许只有上帝知道他们在讨论着什么,片刻之后,山谷中传出两人爽朗的笑声,犹如一曲歌声在山谷中回荡。

雄锋飞扬: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二百零八章 行刺(三)

近些年来杭州的发展速度相当迅猛,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得这座古城的百姓早已过上了衣食无忧的生活。对朝廷、皇上的拥护比起其他地方来讲更深一层,另外再上当地报纸及大清日报的不间断吹嘘,使得当地百姓对皇上的崇拜已经到了一种盲目的境界。

在一个深巷的酒馆中,三五个大汉围在桌前边喝边聊着。

“我说,前些日子是谁吃了豹子胆去攻打杭州府刺杀当今皇上啊?”一名满脸横肉的大汉说道。

“天知道呢,不是让皇上的御林军轻松的解决了嘛!这些小毛贼怎能跟真命天子抗衡呢?”

那大汉喝了一大口酒道:“哎,可惜见不着皇上的面。听说当今皇上才只有26岁,却像是个62岁的老人。什么事都让他看的透透的,把洋人都玩弄于鼓掌之间。可替咱大清争脸了!”

“可不是嘛,连德国人都把公主送过来给咱们皇上当妃子了。”说话的年轻人忽然低下头,低声说道:“兄弟,你可知道明天皇上要去灵隐忌天。咱们可有机会一睹圣颜啊!”

说话间,那大汉眼露精光兴奋道:“真的?那咱们明天也去灵隐岂不是可以见到皇上?你小子消息准不准,让老子白跑一趟小心老子揍你。”

“一准儿没错,我姐夫的堂哥在杭州府衙门当差,今天已经跟着去飞来峰了。”那年轻人急着大叫道。

可能是喝多了,几个人聊天的声音越来越响。离他们五米之外的一个酒桌上,四个黑衣黑裤的大汉一言不发的坐着,不知道的远远看上去还真以为是雕塑呢,四人都戴蓄着假辫子的礼帽。

在当时不论是服兵役的预备兵还是职业军人都必须割辫,可大部分退役的军人和转业的预备兵回到家乡后就成为了没有辫子的另类,在当时没有留辫子那是对父母的不敬。所以一夜之间盛行了这种蓄着假辫的礼帽。

不难看出,这四人不是简单的转业预备兵。那坐的一丝不动没有几年的军营磨练是无论如何都做不到的!直到对面那桌吃饱喝足离开之后,他们四人才跟着起身离开。

酒馆中出现的那四名黑衣人根本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因为在杭州哪怕是正在服役的海军军官都会在军舰停靠在码头的间隙来喝上两杯,所以在酒馆中遇到几个当兵的根本不足为奇。

这天早晨,杭州的天空中布满了黑云,眼看着一场阵雨即将来临。可是在阵雨没来之时,气压低,温度高,使人感到呼吸极度的不畅快。

“皇上,这天气像是有暴雨,要不咱们改日再去?”冯相华似乎在做最后的努力。

“朕不欺民,当然更不能欺天。自古皇帝都是一言九鼎,怎么到朕这儿你就要*着朕食言呢?”关绪清微笑的说道。

“臣糊涂了,一切都已准备妥当,请皇上起驾。”冯相华给关绪清递上一件金色的长袍说道。

关绪清披上长袍,飞快的离开了寝宫。身旁紧紧的跟随着“禁宫十大高手”及冯相华、罗明等人。

今天的冯相华比起当年率领一营人马偷袭法军炮团还要紧张,右手紧紧的握住腰件当年左宗棠赠与他的宝剑,左手虚握着背后的毛瑟手抢,双眼不停的向周围张望……

吴光的将军府中围坐着数十人,十数双眼睛死死的盯着桌子上的杭州地图。

“报告,师长。刘团长报告在太原、河北均截获江朝宗师长派出的信差。”一名通讯兵说者递上了两封未开封的信件。

吴光抬起头,把目光从地图上移开,接了信后对着那士兵挥了挥手,随手把信拆了开来。那通讯员随即转身离开!可是吴光却是越看眉头锁的越紧。

“碰。”吴光一掌拍在了桌面上,愤愤的说道:“哼,江朝宗不识抬举。居然跟老子玩阴的,表面上顺从我们,背地里还想跟光绪通风报信。看老子怎么把他的十六师一起端掉!”

“吴将军息怒,江朝宗乃一介武夫,不足为虑。目前最重要的是先解决掉光绪这小子。据杭州方面汇报,今日光绪要去灵隐忌天。那里地形复杂,是个好机会啊!”朱尹涛站起身来说道。

“恩,没错。告诉林风,让他们在飞来峰设下埋伏,誓取光绪人头。”吴光咬牙说道。

光绪这小子能亲政都是自己当年担任天津总兵时率领部队护卫住京师,才能一夜之间全国瞬间传檄而定。可是光绪当权之后,自己不但得不到升迁,反而处处受到针对。所以才冒险另投名主,因为在这里他才能够得到他想得到的一切。而这一切在他现在看来都非常的顺利,计划非常的完美,只等光绪一死,西北便可效仿美国,从此独立了。

另一边,关绪清从杭州府出来后便坐进了轿子中。左右仍然是“禁宫十大高手”贴身护卫,前方是警卫团第一营的一连和二连,三连殿后。中间是两百多名御林军,其他部队都已经在灵隐周围的至高点守侯了!

一路上成千上万的百姓在街道的两边,高喊着:“皇上万岁……大清万岁”的口号,更有甚者为了一睹圣颜与街道上的衙门官差发生了激烈的肢体摩擦。

有些个力量较大的,还真突破了差役的阻拦。可刚走进路道边便被训练有素的御林军直接拿下。百姓中间更有许多连冯相华都不知道的大清密探,其身手、枪法可能不逊于关绪清的御林军,都是赵秉钧安排的。

虽然吵闹,但是一路上倒也相安无事。但是如冯相华、罗明等心中却像明镜似的,真正危险的地方还没有到。

“轰隆……”

一声巨响,把整个行军的队伍吓了一跳,所有人下意识的拉开了抢栓。朝四面八方瞄去,在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拼命的寻找弹着点的时候。顷刻间瓢泼大雨瞬间倒了下来……所有人这才收起了枪。

“原来是打雷啊。吓了我一跳!”罗明骑着马边说边把抢放回抢套中。

雄锋飞扬: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二百零九章 行刺 (四)

“别大惊小怪的,赶紧走。耽误了时辰,朕要你们的脑袋。”轿子里悠悠的传出关绪清的声音。

“喳。”众人听到皇上的声音之后,犹如找到了主心骨。没有刚刚的混乱及恐慌,齐声呼道。

大队继续向前开进,也许因为下雨的缘故,可能是因为太过于紧张。罗明在队伍的最前面时常看不清前面尖兵发出的是否安全的旗语,导致了整个队伍前进速度的缓慢。

“罗将军,皇上口御:告诉前面走快点,耽误了朕的时辰不论是谁,严惩不怠。”一名御林军飞马赶到对着罗明说道。

“知道了。”罗明擦了擦满脑门的水,也不知是雨水还是汗水。

“将军,这场大雨下的,前面就是飞来峰了。那里地形复杂,好些地方咱们兄弟都没有驻防。如果我是刺客定在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