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清朝当皇帝-第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早在几天前,京津地区的百姓就从《中华日报》上知道了帝国海军凯旋回国的消息,特别是在听说皇帝也要亲自到天津迎接回国将士的消息后,京津地区那些店铺的商人、各个工厂的工人、清华北大的爱国学生们还有其它的市民百姓蜂拥而动,把偌大的一座天津城围堵得水泄不通。从大沽码头到威海军港,甚至到京城广安门外,到处是围观的人群,兵部和户部为了这件事都快忙疯了,京师十二营和天津镇总兵衙门的士兵出动了大半,用来维持秩序。。

而对中国的百姓来说,他们只知道他们被洋人欺负了几十年的国家,终于洗雪了鸦片战争的耻辱,尤其是京津的百姓,他们很多人还记得三十多年前,英国人在大沽登陆后,一路烧杀抢掠打进北京的情景,今天他们要迎接的这支队伍,打仗了世界第一的英国远东舰队,大涨了中国人的威风。

关绪清早在四天前就在罗明警卫团的护卫下秘密来到大沽口,不顾众大臣的劝阻执意暂住在大沽行营中。这时,他听到海面上终于响起了汽笛声,于是带着李鸿章、冯相华、袁世凯、邓世昌等中枢大臣,出离了住所,来到白河北岸的栈桥上,亲自迎候凯旋归来的将士们。

远远的看见一支庞大的舰队迎风驶来,分成四个整齐的战略编队,实在是蔚为壮观。当先是速度最快的海天号装甲巡洋舰,5700吨的排水量让它看上去像一座小山,相形见拙之下,他身后的应瑞、肇和、同安、凯旋、胜利等舰都是4600吨以上的平甲巡洋舰,竟然丝毫显不出光彩,只有在众舰护卫当中的超勇号还能与之抗衡。这些缴获的法军军舰这时都统一漆成了黑色,显得威武而狰狞。在巡洋舰编队之后是联合舰队的11艘运输兵船,由南琛、南瑞两艘小级别的铁甲舰一左一右护卫着。

第三支舰艇编队刚一出现,就引来了围观百姓震天动地的欢呼声和掌声。六艘定远级战列舰和两艘皇权级战列舰一字排开,7000吨以上的排水量令这八艘军舰更显得气势*人,舰船上的龙旗在风中猎猎飘动,水兵们穿着整齐的军装笔直的站立在甲板上,对着大沽口的方向行海军礼。

最后出场的战略编队让所有人都发出了惊呼,只见平静的海面上,在众多炮舰、鱼雷舰护卫当中,快速行驶来两艘超级巨舰,这就是威震远东舰队的中华1号和中华2号,巨大的船身、威猛的火炮,令看到他们的人都以为是两座漂移的小岛,和他们相比,身边的炮舰和鱼雷舰简直就是一群调皮的鱼虾。

码头上的百姓看到那些几十米高的军舰,无不露出惊叹的神情,有的甚至张大了嘴巴。

“这么大的铁家伙也能漂在水上?”

“你懂个屁,这是咱们国家自己建造的军舰,据说洋鬼子刚见到他们的时候,也惊诧得和你一个熊样儿!”

“你懂个球!我问你军舰上停放的那些气球是啥?”

“……”

海天号率先抵达了码头,人群顿时围了上去,京师十二营的士兵连忙上前维持秩序。接着一艘一艘军舰靠拢码头,放下跳板。一个个士兵鱼贯从军舰上走出,大步走下跳板,然后在码头空出的空地前排好整齐的队伍。所有动作都是显得迅捷而又有纪律,士兵仿佛根本没有注意到周围围观的人群,噪杂的声音也对他们没有任何影响。

中外记者都把照相机对在他们身上,照出他们脸上严肃而坚毅的表情,大盖檐帽端正地带在头上,脑后拖着的辫子已经不见了踪影。身上是崭新的棉质的新军服,特有的小翻领,扣子也变成了金属钮扣而不是以前的百结扣。脚下是长筒的马靴,显得铮铮发亮。他们代表的是新时代帝国海军的庄严。这支训练有素的军队,给人的感觉就是他们不应该属于这个时代。

清华、北大以及帝国海军大学的学生看到那一个个精悍的士兵,眼中尽是狂热的神情,为国杀敌,这是怎样一种光荣,许多学子甚至在心里暗自修改了自己的人生理想。

张玉、刘永福、刘步蟾等高级将领,一下船就小跑着来到皇上面前,齐刷刷的跪倒在地:“臣等参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都平身吧。”关绪清脸上带着笑意,朗声说道:“你们为国家立下了汗马战功,朕和百姓们专程来迎候你们凯旋归来。”

“谢皇上隆恩。”

关绪清抬头望着一艘艘威武的战舰,看着官兵们坚毅的表情,由衷的感叹道:“你们是帝国的骄傲!”

ps:朋友们的支持,让这本书在鲜花榜上一路飙升,希望咱们一起加把劲把此书顶上前15名!

雄锋飞扬: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二百三十一章 海军总督

正大光明殿里,关绪清放下手中的《中华日报》,笑着说:“郑观应,你把朕都捧上天了!”

“您是天之骄子,理应受到这样的赞誉啊。”新任的文化部部长郑观应出班回奏道。

“要是没有张玉这些优秀的指挥官和浴血奋战的将士们,光靠朕一个人的力量能打得胜这场战争吗?”关绪清似笑非笑的看着众人,若无其事的说道。

能言善讲的郑观应一时语塞。

“多亏了皇上的英明决策,才让我们在战场上屡屡化险为夷啊。”张玉、刘永福、刘步蟾由衷的说道。

“哈哈……”关绪清大笑起来:“张玉,这一次你身为前敌总指挥,为朕立下奇功,朕原来说过,你要是打败英国人,就赐你帝国勋章,现在朕绝不食言。”

王商递过了一只托盘,关绪清从里面拿出一只金灿灿的勋章,亲自为张玉佩戴在胸前。

“谢皇上圣恩。”张玉跪倒谢恩。

“不用着急谢恩,封赏还没有结束。张玉听旨……”关绪清马上恢复了严肃的表情。张玉赶忙把头低下,显得异常恭谨。

“聂士诚老将军前不久已经辞印回乡了,朕加封你为上将军衔,节制西北地区一切军务,接过聂老将军的衣钵,为朕守好西部国门。”

“臣领旨,谢皇上恩典。”张玉感动不已,凭他一个三十来岁的中层军官,竟然受到皇上如此赏识,一跃成为和邓世昌、沈葆桢、刘永福等老臣同级别的人物,心里这份感激之情真是无法言表。

“刘永福……”关绪清看着这位身经百战的股肱之臣,为国*劳的胡须都白了,心中又敬又佩。

“臣在。”刘永福出班跪倒。

“朕加封你为越缅总督,管理越南、缅甸两省军政事务。”刘永福是关绪清最信任的大臣之一,对越缅地区的地理风俗了如指掌,由他看守中国南边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最后,关绪清把目光落在刘步蟾身上,刘步蟾正值壮年,是真正从基层水兵做起来的海军军官,经历过大小数十次战争的洗礼,还到海外经过专业培训,这次联合舰队能够大胜英国海军,可以说刘步蟾是居功至伟。最可贵的是,这个人从不居功自傲,对皇上一向忠心耿耿,绝对堪当大任。

“刘步蟾上前听封。”

“臣在。”刘步蟾出班跪倒在丹犀下。

“朕加封你为帝国海军总督,授上将军衔。”关绪清笑眯眯的看着刘步蟾的反应。

刘步蟾愣住了,脑中嗡嗡作响,自己只不过是一名海军中层军官,没想到皇上竟会一下子把自己提拔为海军总督,统领整个帝国海军,这样的封赏连他自己都没有想到。

“皇上……臣何德何能,曾可领受这样莫大的荣誉,请皇上收回成命。”刘步蟾连连叩拜,苦苦向皇上请辞。

“子香,皇上一向金口玉言,旨意已下怎能收回。况且帝国海军正在调整发展时期,正需要你这样的人来统领,你就不必过谦了嘛。”邓世昌、袁世凯等海军高级将领都一致赞成皇上的决定。

“刘步蟾还不领旨,难道还要朕求你不成?”关绪清有意加重了语气。

“臣不敢,臣领旨谢恩。”刘步蟾满脸都是汗水,战战兢兢的跪倒领旨。

“今后朕就把帝国海军交给你了。帝国海军现在正处于战略调整期,作为海军总督,你就不能像以前一样只研究具体的作战计划,还要把眼光放长远了,站在整个国家发展的角度上考虑问题才行。虽然我们打败了英国海军,但这只是局部性的一次胜利,别忘了英国海军分布在世界各地,他们的整体实力依然比咱们强大。况且南边还有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西边还有加拿大和美国,东面还有英法联合舰队,北面还有沙俄的远东舰队和黑海舰队,这些国家都无时无刻不在觊觎咱们的领海,帝国还处在别人的重重包围之中,你们的任务还很艰巨啊!”关绪清坐回到宝座上,看着在场的文武大臣们,他的话不仅仅是对刘步蟾说的。

“帝国海军守海有责,臣一定竭尽所能,绝不允许敌国侵犯咱们一寸海域!”刘步蟾坚定的说。

“如今守好国门没错,不过将来还是要眼界放开阔点,比起李鸿章、邓世昌来,你还年轻着呢,朕希望你能给朕多带几十年海军,想想将来吧,难道我大清的舰队就不能像洋人那样远远的开赴外洋,宣示我中华国威于异域,保障我中华利益?子香,朕告诉你,朕此次之所以对马六甲海峡志在必得,就是为了将来我们要建我们自己地海上雄狮。要做到这一点光靠你们在场的这些人远远不够,将来总是要有年轻的才俊,把越来越多地人才汇聚到你的帐下。子香,努力吧,给朕锤炼出一支真正战无不胜的海军来!”关绪清有些动情地说道。

刘步蟾呼吸有些急促,略显激动地说道:“皇上明见万里,却是臣想的小了,臣初时留洋归来,以为凭自己一番才学,便可慰君心民心,后来却是日感窝囊。直至皇上亲政,臣才真正如鱼得水。皇上既如此厚爱臣,臣便算舍却了这身子,也要为皇上,为海军流干这最后一滴血!”

“言重了,子香。”关绪清笑了起来:“好好办差便是了,朕要你流血干什么?古时说文死谏,武死战,朕哪一样都不要。朕要你刘步蟾鞠躬尽瘁的心,却不要你最后当真是累死战死,你给朕好好的作几十年太平的海军总督,逢战毫发无伤,到老了解甲归田,朕让你入贤良祠,入宗庙配飨,那该有多好啊!”

“谨遵皇上教诲。”刘步蟾被皇上的一番话说得又感动又敬服。

“相华,少荃,项城,你们都听着,身为军人首先要有牺牲精神,但朕不希望帝国军人在战场上靠着流血牺牲战胜敌人,那样的代价太大了,否则,朕还投那么多钱建兵工厂干什么。在今后的战争中,谁掌握了最先进的武器谁就能战胜对手。大家都知道闻名世界的马克沁重机枪英国军队与当地苏鲁士人的战争中,一支50余人的英国部队仅凭4挺马克沁重机枪打退了5000多麦塔比利人的几十次冲锋,打死了3000多人。所以,朕接下来的计划不是扩军,而是要大力发展军事科技,把世界上最知名的科学家全部招揽到中华帝国。”

“皇上圣明!”文武大臣一起跪倒山呼万岁。

在此为在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中遇难的同胞哀悼,借此寄托一份哀思。

雄锋飞扬: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二百三十二章 最高机密

册封了张玉、刘永福、刘步蟾之后,关绪清对众文武说:“马六甲海峡是全亚洲的战略要冲,只要我们能牢牢的掌握住这个地方,全亚洲都会归入帝国的版图。这么至关重要的地方,一定要有一位智勇双全的大臣来镇守,朕才放心。”

大殿里鸦雀无声,谁也猜不透皇上会把这个战略要地交给谁。关绪清停顿了一下,把目光落在袁世凯身上,悠悠的说:“项城,朕就把这个地方交给你了。”

刚才袁世凯的心还砰砰跳得厉害,一对三角眼狡黠的向左右瞟去,一听到皇上的话,当即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感动得涕泪横流:“皇上……臣谢皇上天恩,臣一定披肝沥胆镇守好马六甲,誓死效忠皇上,效忠中华帝国……”袁世凯磕头带响,显得十分下作。

李鸿章等朝中老臣都不由皱了皱眉,心说别人受到皇封后都要先掂掂自己的分量,这个袁项城好像只等着皇上加封似的,一点儿臣子的修持都没有。

袁世凯似乎也洞察到了众人的表情,觉得刚才确实有点儿露骨,当即擦干眼泪,直挺挺的跪着,等皇上训话。

关绪清早就看出袁世凯求封心切,当即也不点破,淡淡地说:“朕封你为新加坡总督,节制马来亚、柔佛巴鲁等处,给朕把守好马六甲海峡,把东南亚的海防大门给朕看好。”

“喳!”这一次袁世凯不敢再说过多露骨的话了。

“加封冯国璋为马来西亚总督,加封段祺瑞为印度尼西亚总督,署理地方一切军政大权。”

“谢皇上天恩。”冯国璋和段祺瑞一起磕头谢恩。

袁世凯刚刚心中还在暗自窃喜,一转眼的功夫,升起了一股怒气,本以为自己这个新加坡总督可以节制整个马来半岛,没想到皇上又派了两个总督,分明是想让我们三股势力相互节制,原来皇上还是对我不放心啊。可是圣命难违,只好暗气暗憋。

“项城,你不满意吗?”没想到关绪清洞察秋毫,似乎一眼就看穿了袁世凯的心思。

“臣不敢,臣万死也不敢。”袁世凯吓得冒出一身冷汗,连连磕头,心说皇上太厉害了,在这样的主子身边当差真是如履薄冰啊。

“你们三人要通力配合,南防大洋洲的几个英属国家,西方英国人的印度洋舰队,可谓重任在肩啊!”

“臣等一定倾尽全力,不辱使命。”

关绪清点了点头,向大臣们中间扫视了一眼:“梁启超在班吗?”

“臣在。”梁启超出班跪倒。

“朕要成立中华科学院,特命你为院长。朕不管你想什么办法,总之要把世界各地知名的科学家收拢到你的麾下,把他们的聪明才智都榨出来,抓紧筹备一下,下个月就挂牌成立。”据关绪清的推算,世界大战应该已经不远了,如今帝国国力增长的异常迅猛,钱已经不再是困扰关绪清的大问题了,最急迫的是手下缺少科技方面的人才,尽管这几年对国内教育投入很大,但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国家的人才建设毕竟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最快捷的方法就是用高薪把其他国家的科学家请来,为帝国效力,而且关绪清相信钱是万古不变的铁则,在巨额薪金的诱惑下,谁都会动心的。

“臣遵旨。不过……恐怕这项任务要耗费国家巨额资金,请一个科学家就不是小数目,何况每个人的研究领域不同,请来之后还要围绕每个人开展庞大的科研计划,建设先进的实验室,购买实验用的各种设备……”梁启超一下子接手这么庞大的任务,一时间也觉得有些力不从心,所以先把困难摆出来,期望得到皇上的同情。

“行了,行了。说到底就是一个钱的问题,这样吧,朕每年拨给你六百万元资金,够了吗?”关绪清慷慨的说道,“够了,够了,臣谢主隆恩。”梁启超满心欢喜的磕头谢恩。

在场众人俱是一惊,想不到一个小小的科学院,皇上竟一开口每年豪掷600万元,那可是相当于一省的财政收入啊。

关绪清拧了拧发木的眉头:“没什么事了,都下去办差吧。”

“臣等告退。”

关绪清仰靠在宝座上,闭目休息了一会儿,再睁开眼时,只见赵秉钧还孤零零的立在丹犀下,满脸都是焦急之色。“智庵,你还有事吗?”

赵秉钧一对狐眼不安的向左右溜了一下。关绪清马上明白了他的意思,赵秉钧刚刚容忍帝国安全局的局长,从他现在焦急的神情来看一定有非常重要的事要禀报。他们君臣谈话一向都秘不外宣,这一次当然也不例外,两个人来到暖阁里,关绪清屏退了随身的宫人,靠坐在龙床上这才说:“又有什么好消息了,说吧。”

赵秉钧习惯性的四处张望了一下,这才轻声说:“奴才接到欧洲司谍报人员的情报,英国人正在秘密研制一种超级武器,可能不久后就能完成。他们把这项计划作为国家军事发展领域的最高机密,其重视程度甚至超过了无畏级战舰。”

“这种武器叫什么名字?”关绪清马上提起了精神,脸上的表情异常庄重。

“叫‘英19型’坦克。”

关绪清陷入了沉思,英国人果然开始着手坦克的研制了,一旦这项计划成功完成,他们的海军有无畏级,陆军有陆战之王的坦克,如果再让他们掌握了飞行技术,到时候整个世界都将面临英国在军事上一家独大的局面。决不能让英国的此项计划得逞!

关绪清的表情从未有过的冷峻,他盯着赵秉钧足有一分钟,然后说道:“智庵,此事非同小可,决不能对外面泄漏半点儿风声。”

“喳。”

“幸好现在英国人的这项计划还在理论设计阶段,如果这份资料要是落到咱们手中,你说会怎么样?”关绪清目光异常犀利,嘴角上挂着一丝冷笑,让人望而生畏。

“这项计划是英国最高军事机密,设计资料一定在一个非常隐蔽的地方,凭咱们现在的谍报能力是很难得到的。”赵秉钧仗着胆子说道。

关绪清下了龙床,背着手在屋里踱了一会儿,说:“凭借咱们的能力不行,你可以考虑一下利用别国的情报人员。”

一句话好像提醒了赵秉钧,他脑子里飞快的转动,不同肤色的知名间谍像过电影似的在眼前飞驰而过,忽然眼前一亮:“我想起来了,如果这个人肯答应为帝国效力,一定会万无一失。”

“哦?这个人是谁?”

ps:从下一章起,精彩的间谍大战开始了,历史上最有名的间谍之王将会登场,有鲜花的就砸来吧。

雄锋飞扬: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二百三十三章 玛塔哈丽

赵秉钧谨慎的向前倾了倾身子:“这个人叫玛塔哈丽,出生于荷兰北部弗里斯兰省莱瓦顿市附近的一个小镇,父亲是荷兰的小农场主,母亲是爪洼人。15岁就与一名大她22岁海军军官结婚,21岁时与丈夫离异,孤身一人来到花都巴黎,成为一名红得发紫的艳舞女郎,她的表演将整个巴黎的娱乐业都带入了一个崭新的境界,甚至使巴黎逐渐成为了世界知名的都市。在此期间,她接触了许多富商和政界要人,据说连法国高层都常常造访她的闺房,渐渐成为一名游走于法国、德国、俄国、英国高层的著名交际花。据我们掌握的情报,这四国都想利用她特殊的身份,给她重金从别国政要口中套取情报,她也凭借自己出众的姿色,屡屡得手,她的情报价格已经在短短的两年时间里飙升为世界最贵的情报,即使是这样,想要还有许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