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草原黑暴-第2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淳却不是轻易就能被蒙骗之人。辽东边军不去招惹女真建奴就不错了,何来养寇自重一说。

    在破奴侯信里确实有引起曹化淳注意之事,那就是在袁崇焕调赵率教之前,张平安就下令加固破奴城宣慰使司驻京衙门的外围防御。说是最早秋末最迟年底女真大军必定从蓟镇突破大明边关,要求破奴城宣慰使司驻京衙门囤积粮草,并且给所有房顶铺设厚泥防备女真鞑子火攻。限定存放在直隶的金银币向南直隶转运时间,在一个月内必须运走,同时告诫京师银广聚银楼暂时不要再兑换金银币,以备鞑子入关后勋贵富商集中抢兑破奴城发行的金银票。

    爱好财货的破奴侯张平安在信中一再嘱咐郑泰,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不能在京城出现不能兑换破奴城金银票的情况。他认为一旦出现这种情形,将会对破奴城发行的金银票信用产生摧毁性影响。曹化淳深知破奴侯张平安对金钱的渴望超乎常人,这封三页数百字的信件,对财货的保护就写有二页。仅从这一点来说,破奴侯张平安的预言很有可能成真。

    可曹化淳心里还是不愿意承认破奴侯对大明危机的预测,他把信笺按原样折叠整齐装回信封里,待信函放在桌子上曹化淳再次端起茶碗,用茶碗盖轻拨浮茶浅酌一口,半端茶碗道:“郑老弟,破奴侯所言有些危言耸听了。是不是破奴侯有些话不好说透,特意说这些。”

    曹化淳并未把话说完,但郑泰已经理解了曹化淳话里的意思,那就是破奴侯特地用这些言语吓唬朝廷,为自己捞取些好处。既然曹化淳不相信破奴侯的预言,郑泰也就不再继续这个话题,以免引起不必要的误会。对于郑泰而言,破奴城宣慰使司已经向皇帝解释清楚了自己加固防御的原因,至于崇祯皇帝信不信就不是他郑泰所能左右的了。

    “曹公公,我破奴侯还派人带来口信,要是袁崇焕督师京城防御,我破奴城宣慰使司护卫不会去听他的号令。他要是敢利用手中权力夹私报复,我破奴城宣慰使司必将与之抗争到底!”

    郑泰转述破奴侯的话内涵挺多,破奴军为自保不但做好了与建奴开战的准备,还做好了与袁崇焕打仗的准备。曹化淳虽然听明白了郑泰的话,但他曹化淳所处的位置使得他对此不能轻易表态,曹化淳端起茶碗白净的脸上露出一丝苦笑。见曹化淳听不明张大帅的命令意思后,郑泰转移话题,聊起了破奴侯张平安最新的收藏。

    郑泰这种你爱信不信地态度,引发了曹化淳的想象空间。双方都达到各自的目的后相互道别,照例,郑泰送出的土特产永远不会太多,就是实惠的破奴城金票。很有默契的双方对此都是心照不宣地对望一笑,然后拱手告辞。回到宫中的曹化淳一句不漏地转述了破奴侯张平安信函内容,引发崇祯皇帝一阵冷笑。从内心来讲,崇祯皇帝很想彻底封掉破奴城宣慰使司衙门和破奴侯府,可他这个皇帝对此也仅仅只是想想罢了。

    崇祯皇帝也知道,一旦他下诏查封了草原狐狼张平安的这两在京城窝点,那个不知礼义廉耻为何物的张平安一定会借此造反,真要是逼反了张平安,其结果绝对是唐朝安史之乱的翻版。况且,崇祯皇帝重用东林人,朝廷六部几乎都由东林党人把控,这些东林官员或多或少地接受过破奴城宣慰使司的保护。特别是在阉党横行的天启年间,破奴城宣慰使司直接对抗阉党,用拳头和铁血解救了大量东林官员。

    只要破奴侯没有明确举旗造反,崇祯皇帝要想动破奴城宣慰使司基本只是一个梦想。直到此时崇祯皇帝才发觉他眼里的草原狐狼张平安强大的可怕,先不说数十万破奴军强悍的战力足以攻下京师,朝廷官员七成都不会支持皇帝打压狐狼张平安。大明另外一股强大的力量勋贵们,更是与张平安同流合污,一个个只知道闭着眼挣钱,没人知道这挣钱过后对大明的危害。

    就在崇祯皇帝做着收拾草原狐狼的白日梦时,大明破奴侯张平安的第一个预言应验了。京城传出了一个谣言,说是女真建奴即将攻破大明边关。另外,银广聚银楼在京师贴出告示,不再增发金银币。这下让手中握有破奴城金银票的商人们坐不住了,他们纷纷跑到银楼用金银票兑换真金白银。短短一日之内,西直门内银广聚银楼前就排成了一里长长提现的队伍。

    很快,银广聚银楼存放的破奴城金银币就被兑换一空。这就引发了京城勋贵们和官员们地一致恐慌,他们也派家人加入到提现的恐慌队伍当中。崇祯皇帝接到这个消息后先是错愕,而后是用看笑话地心态关注事态进展,只要是对草原狐狼不利的任何消息,朱由检心里就非常舒坦。就在大家惴惴不安地连夜排队提现金银时,银广聚再次贴出告示,金银币没有了,可银楼有金元宝和银元宝,只要大家认可也可以兑换。

    于是疯狂的一幕出现在西直门大街上,破奴城宣慰使司衙门出告示,暂时关闭了与五福货栈挨在一起的妓院,同时下令五福货栈与妓院腾出地方,让银广聚在这里增设兑付门脸,方便大家兑换金银。这种情况通宵营业的做法,居然在三更实行宵禁的京师得以顺利实行。好像官员们都把宵禁一事忘掉,而五城兵马司兵卒见长官们都不提这茬,能在晚上排队之人都是勋贵家奴和官员家属,普通兵马司士卒他们如何敢管。

    第二天城门一开,张家庄五百辆装载金银的车辆就往西直门内大街走去,银广聚在五福货栈的配合下,把一箱箱金银锭兑换出去。就在大家惊叹破奴城宣慰使司的实力果然强大无比时,刚刚兑换完金银的勋贵们正在家摆酒庆贺自己聪明,还一边感慨破奴侯张平安果然讲商业信誉。特别是他们拿着沉甸甸实物金银元宝,也庆幸没有看走眼把金银放在了一个安全的地方,想什么时候拿回来就能拿回来。

    这次京师超大规模地兑换金银,让大家见识到破奴城手里金银如海,他们暗自盘算,仅仅一天一夜银广聚就拿出了上百万两黄金和七百多万银子,破奴城宣慰使司这个实力足以比过扬州所有盐商。当张家庄运金银的车辆白天运金银,银广聚不分昼夜地如数兑换,逐步安定了持有破奴城金银票的人心。作为大明最为精明的商人们,也渐渐从最初的恐惧过后又发现了一个新问题。

    都在说银广聚银楼最有实力的总号并不是京师总号,而是南直隶应天府总号,既然京师总号都这么有实力,南直总号的实力就更别提了。万一女真鞑子进攻京师,带着沉甸甸的金银一定跑不快,还真不如带着破奴城金银票跑到南直隶去兑换更为安全。于是,这帮精明地商人们把还没焐热的金银元宝又运回银广聚,说是要换破奴城金银票。

    在西直门内大街,在银广聚银楼出现兑换潮的第三天,又出现一幕更加诡异的现象。二百多辆各色装金银的马车,停在了银广聚门前,一帮商人叫嚷着要把金银兑换成破奴城金银票。不过,银广聚出来数个伙计,解释说现在时局紧张银广聚暂时不能换金银票。银广聚伙计的解释,并没有唬住京师这帮精明的商人,他们纷纷解释说,要去南直隶做买卖需要把手中金银兑换成汇票,到南直隶再行兑换成现银。

    果然,他们的这个解释逼迫银广聚给他们办理大额金银汇票。随着挤兑提现人流减少,银广聚把五福货栈改成兑换汇票之地,银广聚则仅负责兑换金银票。于是在西直门内大街出现两条人流,由西向东排队的是去银广聚兑换金银票,由东向西这个队伍则在收购金银。这下,还在排队兑换金银票的人们有些犹豫了,他们都在想这些商人脑子是不是进水了。

    很快,有些聪明的商人直接跑到西面队伍里去拿现银兑换金银票,哪知没人是傻子,谁都能猜到这帮商人打得是什么鬼主意。就在这时,银广聚再次贴出告示,汇票兑换时间只有七天,过时不再兑换,说是银广聚京师总号要把金银运往应天府总号。回过味的勋贵们立刻放下还在喝庆贺酒的酒杯,命令家奴把兑换的金银再次运往西直门。

    仅仅半个时辰不到西面兑换队伍彻底消失,银广聚银楼再次回收金银。于是,西直门内大街再次被堵塞,张家庄运银车队开始往通州运河码头运金银。银广聚这个举动让兑付成功的商人、勋贵和官员们放心不少,至少破奴城宣慰使司说话算话,银广聚把金银运往南直隶避免兵灾,他们手里的金银也就有了进一步保障。

第六百零四章千里战场万里血之烽火连天(十)() 
当崇祯二年九月底,西直门内大街兑换风潮渐渐平息,银广聚银楼往复兑换金银的做法,却遭到了京师所有人的嘲讽。他们这下算是认清了大明破奴侯赚钱真够不要脸,这拿次京师兑换金银的风波来说,银广聚银楼可以说是赚得盆满钵满。金银票兑换虽然不花钱,可大家伙在以前兑换时银广聚可是收了火耗银。这次兑换风潮,大家最后去兑换汇票,银广聚兑换出去的金银不但收取火耗,还收了承兑银。

    这一进一出破奴侯凭借一个谣言,就赚取了无数地昧心钱。他们都在咒骂破奴侯这个不要脸的东西,想方设法地从他们身上捞取不义之财。然而,十月初三从蓟镇传来八百里急报,女真建奴兵分三路进攻蓟镇边关,其中多尔衮带十万前锋大军攻打大安口,参将周镇阵亡大安口边墙被突破。另外两路分别攻击洪山口、龙井关,短短十日先后破关。

    这一下,前几日还在咒骂破奴侯无耻的京师勋贵和官员们,口风瞬时一变,开始赞扬破奴城宣慰使司卫民解忧。可在紫禁城平台大殿中处理政务的崇祯皇帝,在接到急报后顿时傻了眼,他到这时才发觉破奴侯张平安对战争确实有独到的战略眼光。也是从这个时候,崇祯皇帝朱由检才把他心目中的草原狐狼,变成了大明破奴侯。可在这个关键时刻,朱由检却不能对破奴侯张平安有任何指望,正是他对袁崇焕的偏听偏信造就了京师今天危局。

    心急如焚的崇祯皇帝,在朝议后向各地下了勤王诏书,命令陕西、山西、山东、河南兵马入京勤王。同时,大明兵部调万全都司参将常亮,率领麾下三千重甲骑兵、五千轻骑兵入卫京城西直门。下朝后,崇祯皇帝招来秉笔太监曹化淳,让他去张家庄找郑泰,想办法说服破奴军派兵到直隶京师勤王。曹化淳接到这个差事后,心情异常低落,这个时候去让破奴侯出兵几乎是不太可能。

    曹化淳非常了解破奴侯张平安的底线,破奴侯在大明的仇人袁崇焕手里还握有重权,皇帝要是不杀袁崇焕,破奴侯根本就不会出兵。更何况,以前在刑部待罪的祖大弼,在袁崇焕上任蓟辽督师后也被放了出去,这俩人都和破奴侯有深仇大恨,皇帝的想法太过简单,既想要破奴侯出兵又不拿出诚意,以破奴侯睚眦必报的个性,他才不会卖皇帝的账。

    曹化淳对破奴侯的为人非常清楚,那就是要想他办事就必须拿出令其动心的金钱或者其他类似好处,空口白牙的圣旨对狡猾的破奴侯来说根本没啥用。不过,曹化淳只能按皇帝的旨意去办,办不办得成就只能看天意了。这次曹化淳派小内侍去下拜帖后,郑泰却请曹化淳去张家庄做客。不是郑泰摆谱,而是张家庄现如今就他一个当家人,郑泰已经被繁多杂事纠缠脱得不开身。

    当曹化淳来到离京师不远的张家庄,就看到满头大汗的郑泰身穿灰色布袍手里拿着鞭子,如同一个大街上的混混卷起袖子,不是张口骂人就是用皮鞭打人。待曹化淳走近一看郑泰那张疲惫的面容,嘴角冒起了二个大水泡,老于世故的曹化淳从郑泰脸庞看出了他承受的压力有多大。曹化淳还看到在护墙上数个不是缺少左手就是少了右胳膊的黑袍老兵,拿着棍子指挥人在墙头填补沙袋。怪不得郑泰着急上火,来向他请示差事的人一波接一波,待曹化淳到来郑泰才有歇气的时间。

    郑泰把曹化淳让进破奴侯府议事厅,让人奉茶后留下二人单独会谈。曹化淳有些尴尬地说出了崇祯皇帝,想让破奴侯派兵勤王的想法,郑泰对此很是坚决地婉拒。在郑泰看来,崇祯皇帝把张大帅当成块破抹布呢,想用就用,不用随便丢在一个角落还踩上几脚。看着曹化淳为难地神态,郑泰还是有些不忍,张大帅早前预测居然全部应验,真不愧为破奴军战神统帅。

    “曹公公别急,破奴侯现如今已经与蒙古林丹汗的弟弟博尔济哈汗正在土默特地界交锋,虽然暂时还不知道结果。可破奴侯打仗的本事不差,应该能消灭掉这股强敌。然而战事焦灼,要想破奴军出兵几乎是不太可能。曹公公你看这样行不行,京城西直门和西便门外防御我们破奴城宣慰使司包圆了。我听说万全都司参将常亮勤王入驻西直门,干脆让他们进城,城外就交给我破奴城宣慰使司护卫。不过,兄弟我丑话说在前面,袁崇焕想调我破奴城宣慰使司没门,我们也不参合其他事项。”

    说到这里郑泰停顿了一下,他思考了半晌接着道:“既然我破奴城宣慰使司要保卫京城,就不能出师无名。要是没有皇帝旨意,我这是给破奴侯招祸!如果皇上不同意,我破奴城宣慰使司护卫就只管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我们这儿离西直门不远,有我们在建奴不敢在这里造次!”

    曹化淳听罢也暗自点头,郑泰此人很有政治头脑,他这是在试探皇帝对待破奴军的态度。要是皇帝下诏准许破奴城宣慰使司勤王,就间接暗示袁崇焕五年平辽就是个笑话,得到这个暗示的朝廷官员必然弹劾袁崇焕。要是皇帝不下诏,而破奴城宣慰使司顾全大局守卫京师西侧西直门不失,最终倒霉的一定是当今崇祯皇帝。

    因为,皇帝信用奸佞袁崇焕导致女真建奴入关,万一昌平皇陵受到威胁,崇祯皇帝下罪己诏就成为必然,不管怎么样破奴侯张平安都是这场政治斗争的最大赢家。现在朝廷官员们都或公开或私下都在指责皇帝的不是,他们的依据是破奴侯早就判断出只要袁崇焕出任蓟辽督师,女真建奴必定扣关的预测。说到郑泰有政治头脑,曹化淳就想到一个苦涩地笑话。

    在破奴城,破奴侯大事推行讲政治、讲学习、讲正气的“三讲”教育,可据破奴城法务衙门执政杨涟与刚刚登上皇位的崇祯皇帝对奏。破奴侯除了讲政治稍微靠谱外,讲学习就是他看淫书的一块遮羞布,至于讲正气就更是不堪,破奴侯这人浑身上下就没有多少正气,似乎邪气比正气还多,只有讲政治让曹化淳感受到这其中的威力。郑泰就是个商人出身,如今算计起皇帝来,丝毫不逊于朝廷老吏。

    曹化淳深知自己的位子什么话能说什么话不能讲,对于郑泰所言他只能默默地听着。崇祯皇帝答应不答应,他曹化淳可不敢私自做主。老于世故的曹化淳还是向郑泰提出了一种可能:“我说郑老弟,如果,咱家说的是如果,孙承宗老大人出面组织京城防御,你看。”

    “曹公公,我还是那句话,只要是不在袁崇焕麾下,我宣慰使司愿意接受朝廷调遣。但有几个条件,一不和辽东边军为伍,二不远离西直门外张家庄,三要有朝廷兵部或者皇上调派文书。”

    郑泰的退让让曹化淳的心情好了许多,或许郑泰也看出他的为难,特地用朝廷兵部正常调兵文书取代了皇帝下旨。这样一来极好颜面的崇祯皇帝有了台阶,郑泰也让他这个大内秉笔太监回去也有了交代。送走了曹化淳,郑泰长长地舒了口气,先帝天启皇帝下诏允许破奴城宣慰使司衙门保有三千带甲护卫,是有前提条件的,那就是南北宣慰使司一共三千护卫。

    要不是这次鞑子入关,宣慰使司仅凭这个罪名就足以被政敌袁崇焕抓住把柄。好在大家的目光聚集在破关而入的鞑子身上,谁也没顾得上破奴城宣慰使司护卫人数的僭越。如今破奴城宣慰使司驻京衙门可以大张旗鼓地修缮防御工事,再也没人对他们说三道四。万全都司参将常亮,带领八千骑兵率先入卫京师,他们按照兵部调兵文书准备在西直门扎营。

    参将常亮与破奴军关系不错,他来宣慰使司衙门主要还是缺钱,作为一军主将他还欠着将士们开拔银子没发。要不是前段时日常亮让大家帮破奴城运货物解决了大家吃饭问题,也就凭借此威望连哄带骗地把大军完整带到京城。可他手下向兵部索要银子,兵部衙门答复说,今年的银子几乎都给了辽东边军,让万全都司自行解决粮饷。

    这下入卫的万全都司骑兵炸了锅,他们叫嚷着要常亮带大家伙回去。这仗还没打军心就散了,更要命的是这帮官兵骂起人来没有忌讳,他们叫嚷着,辽镇每年拿着数百万粮饷,不是说五年平辽吗,咋让女真建奴打进了蓟镇。入卫勤王没银子,纵敌入关的辽镇官军就该去把女真建奴老窝给掏了。万全都司入卫官兵在京城闹饷,把崇祯皇帝的脸都打肿了,可京城里勋贵和官员们还急需这支战力强悍的大军留在京城。

    他们从万全都司骑兵行军速度上,也看出了他们是一支可以信赖的稻草。要是把这支强军逼走,他们在京城的家也就不保,于是,一直都敢与皇帝争论的文官联名向崇祯皇帝施压,让皇帝拿出内库银子安抚万全都司骑兵。

第六百零五章千里战场万里血之烽火连天(十一)() 
虽然文官们向崇祯皇帝施压让皇帝从内库出钱,可皇帝朱由检确实拿不出银子。整个大内的家底也不过二万两银子可以动用,就这点银子把个皇帝急的头发都快白了。他再次让曹化淳去破奴城宣慰使司去化缘,可这一次却曹化淳却显得有些消极。任何事情都要有一个底线,作为一个皇帝对待破奴侯的做法实在是有些过分了,你一次次打压破奴侯,还要让他手下为你的失误出银子,这简直就是逼迫破奴侯去造反。可皇帝的旨意他曹化淳不得不听,当曹化淳再次上门表明来意后,果然如曹化淳所料,郑泰花了一个时辰讲诉破奴侯与辽东之间的矛盾,只字不提银钱之事。

    郑泰与曹化淳磨牙的时节,一支百人破奴军骑兵正向平安城方向疾驰。当这支一人三马骑兵满面尘土奔向平安城南门时,守门军士远远看到了这支骑兵狐狸与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