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草原黑暴-第2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险要地方也没发觉鞑子的埋伏,吴铁山派人向总兵赵率教通报,官道两侧并未发现敌踪,他正探查齐家庄里有无伏兵。

    赵率教对这里的地形极为熟悉,齐家庄险要之地在于东侧山谷。要是这里没有伏兵,即便是在西侧通往遵化的官道上遭到敌人阻击,他的骑兵大军至少也有个安全地退路。作为一军主将,赵率教此时心情与手下官兵一样急切,他让大家装填好各自手中的三眼铳,就带领大军继续向西。当明军骑兵主力接近齐家庄西面官道时,斥候再次飞马来报,齐家庄空无一人百姓们或许逃难去了。

    赵率教驻马双脚踩镫立起身形,向齐家庄望了一眼,举起右手向前挥去示意大军前行。明军骑兵刚刚启行,就听见从西北方传来一阵低沉的牛角号鸣,随着牛角号声响起,离明军南北六十丈外两个山头分别飞来一片乌云。这带有锋利啸声的黑云,让老于战事的明军骑兵意识到危险的临近。他们在马上快速卷曲身形,尽量缩小身体暴露面积,他们想让身上坚实的盔甲抵御敌人第一波箭矢攻击。

    或许是女真弓箭手距离过远的原因,只有百余明军骑兵中箭,许多受伤战马暴躁地前蹄腾空,战马的主人紧拉缰绳打马回转安抚战马。瞬间,总兵赵率教就反应过来,他们遭到了建奴伏击。他没有做过多犹豫,指挥大军朝东南小道突围。赵率教对这里的地形极为熟悉,他第一反应就是放弃救援遵化,然后带兵突出险境。

    齐家庄向西离遵化城不远,其正北面沟壑纵横极易藏兵。赵率教这个沙场老将下意识地就猜测到,那里将是建奴藏兵所在。既然建奴敢在这里伏击明军,就说明后撤回三屯营的道路已然危险,因此,赵率教毫不犹豫地选择从东南小道撤离。赵率教这一临时决策,让负责战场指挥的女真贝勒多尔衮吓了一脸冷汗,不管他在战前把战场布置的如何完美,一旦实战总有意外。

    随着急促牛角号声回荡在战场,多尔衮布置在南面的伏兵开始向齐家庄扑来。此时多尔衮已经不再顾忌掩藏身形,他站到高处远望战场。多尔衮内心暗自后悔不已,他还是有些心急发起进攻的时间过早,埋伏在正南面六千多骑兵正按战前部署直插空无一人的齐家庄。然而,明军骑兵突围的方向却是东南,女真在这里只留有二千骑兵,要是带兵的甲喇额真罕札博勒果不能缠住明军骑兵主力,今天的围歼战将彻底失败。

    战场急迫的形势不容多尔衮多想,他立刻派传令兵前去南面大军下令,向东进攻赵率教部明军。然后,多尔衮下令号角兵吹响全军总攻的号角。由于赵率教带兵突围方向出乎女真人的预料,让准备多日的女真伏兵调度错误连连。然而,驻防在东南山道的甲喇额真罕札博勒果,是个从小就在战场上厮混地老将。当他发觉赵率教部骑兵主力奔他而来,立刻带领五百骑兵堵住道路,另外一千五百骑兵隐藏在山梁之后。

    待明军骑兵快要接近时,甲喇额真罕札博勒果下令全军鼓噪猛呼战号:“塔斯哈!塔斯哈!塔斯哈!”

    极为熟悉女真战法的赵率教,在这个关键时刻却产生了迟疑,他只看到了女真五百多骑兵列阵与山道路口,而呼喊战号之声明显有数千人之多。赵率教怀疑这里是女真人的又一个伏兵陷阱,他在山道一里外叫停了突围大军。总兵赵率教紧张地环视战场,他看到大约六千镶黄旗骑兵从他们身边七十丈外向西北划过,瞬间明白建奴主将也存在指挥失误的地方。

    既然南面鞑子骑兵扑向无人的齐家庄,就说明这六千骑兵在判断上出现了失误,既然这里的敌人已经现身,那么他们后面的通路就不会有大军驻防。赵率教知道齐家庄这里有四条道路,向西直通遵化城,向东通往三屯营,两条山道分别通往西南和正南。既然东南有鞑子伏兵,南面鞑子主力扑向了齐家庄,他带兵向南直插建奴后方。

    看到自己搞的疑兵之计大获成功,甲喇额真罕札博勒果还没来得及得意,就看到了明军骑兵居然向南面全力突围。这下,罕札博勒果也不淡定了,他下令隐藏的一千五百骑兵追击突围明军,留下五百骑兵把守要道。当东南女真伏兵全部出现时,赵率教才意识到自己的失误。他再次下令部队停止前进,后队变前队点燃三眼铳向东南突围。

    赵率教连续更改命令,让明军骑兵彻底慌神。本来明军对战女真铁骑心里就有些害怕,要是为救援遵化他们还有一战的勇气,可主将朝令夕改的命令使得他们士气大跌。赵率教的迟疑,给女真南面骑兵大军及时转向的机会,也就把九十丈的距离,女真镶黄旗骑兵瞬间即至。女真人不愧为马背上的民族,他们马术远高于明军骑兵。

    为保明军侧后不失,赵率教命令一百家丁带七百人马阻挡后方女真追兵,他则率主力迎击东南敌军。不到一里的距离对于骑兵来说就没有多少时间,女真人是主动进攻,在奔跑后已经为战马提速。而大明骑兵由于转队进攻,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当他们还在慢跑为战马加速时,女真铁骑已然冲到了面前。骑兵作战讲究的是谁的速度快,谁就更有优势。

    虽然明军士气大泄,他们也知道只有拼命才能活下去,只有不怕死的人才是战场上最为强大的士兵。明军骑兵的战法极为简练,他们先是用三眼铳近距离杀伤敌人,然后高举火铳将三眼铳变身为铁锤砸向敌人。就听见噼啪作响的火铳声过后,明军骑兵被白色硝烟笼罩,也使得镶黄旗骑兵骑矛突刺失去了目标。战场在火铳声、士兵死亡前惨叫声、骑矛入肉噗嗤声、战马相互撞击沉闷咔擦断骨声交织在一起。

    明军高喊“杀奴!”战号,女真人呼喊“杀明狗!”,双方用最原始最血色地搏杀,就是要赢取己方的胜利。在方圆不过二里的战场,四处充斥着硝烟与刺鼻的血腥,甲喇额真罕札博勒果带领一千五百骑兵冲入明军骑兵军阵之中,搅乱了明军骑兵阵型。然而,此时混战谁还顾得上保持阵型,都想着尽快战胜对方保存自己,双方在血战中杀红了眼。

    唯一在这个乱阵中还保持清醒头脑的人,就要数明军总兵赵率教了。尽管女真建奴冲入了自己的军阵,可明军的人数远高于女真建奴,骑兵战马对撞刀枪近距离拼杀,也使得他有一千骑兵得以继续向东南冲击山口。

第六百一十二章千里战场万里血之冰与火的搏杀(三)() 
即将陷入敌人包围的赵率教,在五个家丁护卫之下的他,忧心忡忡地观察混乱的战场。后方追兵已经快漫过明军骑兵后阵,好在前方有一千骑兵打穿敌阵,赵率教也顾不得后队阻击明军。他本着能突围多少骑兵就突围出去多少人的想法,准备全力一搏,赵率教的命令刚刚发出,他就被一支流箭射入右肩胛。赵率教的右手顿时失去知觉,他右手上握住的战刀也掉在了地上。

    赵率教受伤的同时,二个女真镶黄旗骑兵气喘吁吁地冲到他前方三丈之地,他的三个家丁迎了上去。家丁用一命博一命打法与敌用战刀对劈,气歇的女真骑兵动作稍慢被家丁劈与马下。然而,其中一个女真骑兵临死前那一瞬间地劈砍,让他的战刀留在了家丁的左肩上,就是这个家丁无力地垂下左手时,还不忘猛夹马肚右手挥刀帮赵率教杀出一条血路。

    所有人受伤之后反应总有些迟钝,赵率教左手提马缰双脚跟一击马肚,战马还没来得及提速,一支箭矢射入他胯下战马头部。凶狠的箭矢没入赵率教白色战马头部半个箭身,战马一个趔趄倒地抽搐,赵率教也被这惯性从马脖颈处摔飞出去。他刚从地上艰难地爬起身,一个家丁让出自己的战马把赵率教扶上马背,从后方涌来的女真镶黄旗和镶红旗骑兵,此时如潮水漫堤把明军包围。

    得到赵率教命令的一千前军骑兵,也顾不上后方的主力打马冲向山口。精疲力竭的明军骑兵,一千多人对战五百守路口的女真鞑子,居然不能一冲而过,而是又被敌人纠缠住。明军主将赵率教身负重伤,被后方赶来的镶红旗骑兵一刀砍飞了脑袋,赵率教的死亡彻底击碎了明军最后的抵抗决心。他们朝着最有希望的东南逃去。

    明军的溃败,遭到了女真铁骑疯狂地追杀,从后背砍人永远都是最愉快的战斗。本就是疲兵的明军骑兵,又经历了刚才大战,他们胯下战马踹着粗气死命地往前狂奔。大约四百多明军骑兵越过混战的前军,最后逃入山道,可他们的战马过于疲惫,跑不过养精蓄锐已久的女真骑兵。这四百逃出生天的明军骑兵,又有三百明军被追兵斩于马下。

    明军这支援兵全军覆灭之后,女真士气大涨,镶红旗贝勒岳讬接到皇太极汗令,直扑三屯营。当三屯营守军听到数万女真铁骑进攻后,守城的数千明军顿作鸟兽散,连女真人长得什么样都没看到,总兵朱国彦在短短一个时辰内就成为了孤家寡人。朱国彦深知,谁都能跑他是不能跑的,倒不是三屯营总兵朱国彦觉悟高,而是大明朝廷对逃将的处罚分外严厉。临死前,朱国彦把所有逃将的名字写在衙门外的墙上,然后上吊自杀。

    当大明朝廷接到遵化失陷和赵率教主力全军覆灭的消息后,顿时上下乱成了一锅粥。遵化作为京师东面门户,遵化失陷使得京师门户洞开,一旦女真大军进入平原地带大明将无险可守。此时的崇祯皇帝在平台偏殿内,用颤抖的手看着八百里加急奏报,他心中充斥着后悔、又对袁崇焕心存侥幸、对女真建奴破关地无奈,数年前破奴侯就预言到今天大明地危局,难道真的是他错了吗?

    不过,内廷秉笔太监曹化淳却是崇祯皇帝的福星。万全都司官兵闹饷,大明朝廷拿不出安抚军心的饷银,曹化淳去破奴城宣慰使司化缘与郑泰搭成了妥协。由破奴城宣慰使司拿出银子安抚万全都司骑兵,这次从关外来京师的破奴军车队三千七百辆马车中,有一千三百余辆四轮箱车中装载了大量的金银币,说是要运往南直隶。

    这两年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往年十一月才封冻的运河,到了十月就已经走不了船。万全都司骑兵这次要当一次保镖赚取镖银,帮助破奴城宣慰使司把这批金银运到直隶顺天府武清县,说是从这里再用漕船运到南京。这次破奴侯主动上奏报,先是讲了许多吹捧皇帝的好话,然后在奏报中大吐苦水,说破奴军军力紧张只能派五千骑兵来京师勤王。

    而且,破奴城宣慰使司在大明的当家人许义安,也从南直隶赶到了京师主持张家庄事物,从这点上可以看出破奴侯对崇祯皇帝的退让。尽管破奴侯做出如此退让之举,崇祯皇帝依然没有下诏解除对边关榷场的封锁。崇祯皇帝朱由检内心中还存有一丝希望,他的希望来自于入关勤王的蓟辽督师袁崇焕,所率领的一万多关宁铁骑。

    崇祯皇帝的态度,引发了破奴城宣慰使司的不满,随着大同总兵满桂带领的勤王官军来到德胜门后,曹化淳再次去张家庄借饷银时,遭到了破奴军都统领许义安的婉拒。更为关键的是,袁崇焕带领的回援大军还在山海关,崇祯皇帝下诏,命令袁崇焕总督所有京师勤王兵马。崇祯皇帝的这个圣旨一出,勤王的破奴军还没动静,万全都司骑兵和满桂大军再次闹饷。

    他们对前来督师的监军太监们说,蓟辽督师袁崇焕已经把建奴放进了长城,要是再由他督师勤王援军,他们这些与袁崇焕有嫌隙的客军必将被袁崇焕拿去送死。他们举出赵率教部覆灭的例证,说破奴侯早就预言与袁崇焕不对付的赵率教部精锐骑兵,一定会被袁崇焕先是折腾为疲兵后送到建奴嘴里送死。果不其然,赵率教部精锐只有七十余骑和一千在三屯营的后队逃出升天。

    面对勤王大军军心的不稳,崇祯皇帝也不得不考虑这个严峻地局面,他请出原阁老孙承宗以赞画军机的身份督师京城防御。为强调皇帝圣旨的尊严,崇祯皇帝还是任命袁崇焕督师京城外围勤王大军,孙承宗督师京城内防御,以及统管京城西面外围防御大军。在接到崇祯皇帝的圣旨后,孙承宗亲自前往德胜门才安抚住满桂和常亮。

    崇祯皇帝下旨孙承宗督师京师防御,得到了驻防京城团营、神机营、三千大营等官兵们一致认可。这些大营官军都跟随过孙承宗在破奴军身上捞取过军功,一般人压服不了这帮后台很硬的老爷兵,孙承宗则能轻松应对。建奴大军主要来自于东面,崇祯皇帝在划分袁崇焕与孙承宗防御的范围时,还是把主要防区划归了袁崇焕,孙承宗主要负责德胜门、西直门、西便门等京师西部防御地带。

    要说孙承宗还是非常忧国忧民,尽管他内心对袁崇焕很是不满,他还是尽职尽责地巡视京师防御。这日,他在秉笔太监曹化淳的陪同下,带着十来个家丁百十个亲兵来到张家庄,就是想协调一下京师西直门和西便门战时协同。得到消息的许义安迎出一里,待骑着枣红马的孙承宗没到近前,许义安就小步快跑迎了上去。

    许义安微笑着对孙承宗稽首施礼道:“孙老大人不顾年事已高,为大明安危殚精竭虑,确为我等后辈学习的楷模。我破奴侯言过,京师要是由孙老大人主持军务,必定会万无一失。”

    孙承宗听完许义安的马屁之词心里极为恼火,这个小狐狸手下可真不是个东西,都什么时辰了还把他架在火上烤。许义安话中有话,要是京师不被建奴攻破,这个功劳一定不会是蓟辽督师袁崇焕的,看来破奴军都统领许义安这个细作头目已经开始动手布局,要把蓟辽督师袁崇焕往死里整。许义安简简单单话里的另一个意思是,京师守军达成了共识,只要京城不失功劳薄上京师各大营要吃掉军功的大头。

    对此,孙承宗用沉默来应对,他身边有皇帝的亲信秉笔太监曹化淳,要是他说话不得体必然遭到崇祯皇帝的嫉恨。许义安很是懂事地引导大家来到张家庄,在破奴侯府议事厅里许义安留下了郑泰,在丫鬟给孙承宗和曹化淳奉茶后,四个人进行了短暂地寒暄后进入了正题。

    “许都统,老夫观破奴城宣慰使司大院坚如磐石,人马近万,破奴侯派协统万谷飞前来领兵确实有眼光。此人与我在陕西平叛时有过交道,据说他一家都死于建奴屠刀之下,有这种大将守卫西直门和西便门外,老夫心中甚为安慰。由此看来,破奴侯实乃大明忠臣也!”

    许义安听完孙承宗的话心里当下就一哆嗦,孙承宗看似平淡无奇的一句话,在特定的环境下说出来就别有一番意味。张大帅说得太对了,这老狐狸给人下套不留痕迹,看来孙承宗是打算让万谷飞带破奴军去填窟窿。什么大明忠臣,张大帅从来就没有做忠臣的觉悟。孙承宗想利用万谷飞与建奴的私仇,让万谷飞在战场上与建奴死拼。

    “孙老大人、曹公公,我破奴侯心忧大明京师安危,调集破奴军精锐入关勤王。然,入卫破奴军兵少将寡,不见得打得过建奴数十万大军。老大人的知道的,我破奴军打仗离不开辎重,因此,破奴侯下令万谷飞带领的这支部队,力保京师西侧外围不失,绝不让鞑子靠近京师城墙一步!”

    说完,许义安从怀里掏出二份文报,这是破奴侯张平安分别写给孙承宗和曹化淳的文报,当两人打开文报一看顿时大惊失色。

第六百一十三章千里战场万里血之冰与火的搏杀(四)() 
破奴侯张平安所写的文报,是由破奴军随军书吏代写最后亲笔落款。仅仅这个文报传递的方式就够让人浮想联翩,这就说明破奴侯张平安并不想把文报的内容传得满城风雨,而且他不用私信,就说明他谈的事公事。张平安在给孙承宗的文报中,丝毫不留情面地指责孙承宗多言误国,他数次三番叮嘱孙承宗切勿泄露破奴军今后的对敌战略方向,可孙承宗钓名沽誉地要显摆自己对大明的忠诚,致使建奴得知破奴军在破奴城兵力空虚的谍报,正是由于孙承宗为了一己私利使得大明出现如今的危局。

    张平安在文报中还指出,袁崇焕必定要放建奴鞑子到京师,袁贼这样做的目的是逼迫大明朝廷与建奴签到城下之盟。张平安在信中恳请孙承宗,要向大明英宗时期兵部尚书于廷益(于谦字)学习,对建奴的进攻坚决抵抗,切勿与鞑子达成任何妥协。至于万谷飞带领的破奴军,张平安在信中承诺,只要建奴退出大门地界,万谷飞带军即可退回破奴军控制的杀狼沟地域。

    看罢,孙承宗先是对张平安在文中的指责分外羞愧,他放下文报随意地看了一眼下首的曹化淳,然后端茶品味,他这样做是要借机细想文报中的内涵。孙承宗太熟悉小狐狸张平安的为人,张平安这个文报简直把自己描绘成一个高瞻远瞩的大明忠臣,不知道他底细的人还以为这个大明伪外藩心系朝廷安危,殚精竭虑地大明出谋划策为朝廷解除忧愁。通篇文报中,这个伪外藩加名义上的勋贵破奴侯,居然没有半点为自己讨要好处,仅从这一点孙承宗就察觉出有其中必有猫腻。

    孙承宗费尽心思猜测小狐狸的谜语,内廷秉笔太监曹化淳所看文报却与孙承宗看的文报大同小异。破奴侯张平安没有半分指责皇帝的不是,反而恭谨地向崇祯皇帝请安问候,他只是在文报中提及,袁崇焕不但私自与建奴议和,为达到其目的必定会纵贼进入京师。在这篇文报中还给出一个预言,那就是地势险要的蓟州,要是由于袁崇焕遣散驻守险地守军,必定是袁崇焕要逼迫朝廷与建奴签订城下之盟。通篇文报中,破奴侯除了对皇帝惩治阉党的功绩大加赞扬外,就是对皇帝歌功颂德,对自己丝毫不提任何要求。

    尽管曹化淳没见过破奴侯张平安,他也知道破奴侯历来不做赔本买卖,他不提条件就只能说明破奴侯索要的条件极为苛刻。作为内廷第一人的曹化淳深知为官之道,他这次来宣慰使司衙门就是个传话的角色,谨言慎行才能保证官位长久,进而得到皇帝恩宠永固。曹化淳同样把看完的文报轻轻放在手边茶几上,端起茶碗慢拨浮茶,细细地品味南直隶出品的绿茶。

    这时,孙承宗放下茶碗,很随意地对许义安问道:“除了破奴侯这个文报外,是不是该把其他文报拿来给老夫一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