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收受书吏袁永春贿赂,矫旨伪造了调兵文书。书吏袁永春之所以这么干,就是因为他是蓟辽督师袁崇焕的堂弟。袁崇焕多年来与大明忠良破奴侯多有嫌隙,在大明危难之际他们内外勾结陷害忠良,兵部三位主官联名上奏崇祯皇帝,罢黜蓟辽督师袁崇焕收回其手中兵权。
其实崇祯皇帝朱由检在紫禁城内听到西面的呐喊声时,就瞬时明白自己干了件蠢事。可后悔药不是这么好吃的,所以,在秉笔太监曹化淳神情慌张地跑入平台大殿后,朱由检满面羞愧地低下了曾经骄傲的头颅。崇祯皇帝的这一举动,使得曹化淳不再敢劝谏。当值内侍前来请旨,内阁首辅钱龙锡带领数十重臣请皇帝上殿议事,皇帝是否召见。
崇祯皇帝朱由检下旨在平台大殿议事,这次崇祯皇帝接受朝拜后,心虚地让内侍搬来座椅请年老重臣们坐下以示恩宠。可跪在地上的朝臣们没有向以前那样感激,而是跪在地上一言不发。他们用无声的抗议,述说皇帝所犯错误的严重性。就在君臣僵持不下时,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满身是血地进入大殿跪奏:“启禀万岁,锦衣卫指挥佥事秦国彤矫旨造反,已经被臣所诛杀!罪臣,御下不严致使乱贼混入锦衣卫并获得高位,请皇上治微臣不察之罪。罪臣骆养性有负皇恩,罪该万死!罪该万死呀!”
崇祯皇帝朱由检听完骆养性奏报,面色一红马上借坡下驴道:“诸位爱卿请平身,大敌当前又生内乱。朕在此恳请诸位爱卿们以大明江山社稷为重,帮朕稳固朝纲!”
跪在丹壁下的重臣们,都听明白了皇帝话中含义。那就是顺着骆养性的话题,把他的失误定性为有人假诏造反,这样一来既保护了皇帝和大明朝廷的颜面,又能给予破奴侯一个说得过去的托词。何况皇帝说的也有道理,大敌当前建奴铁骑即将逼近京师,朝廷重臣们要是和那些御史一样成天吵吵闹闹不干正事,大明朝真的就危在旦夕了。
人家御史们就是干的没事找事的活儿,重臣们就得在皇帝拉完屎后,还得帮助皇帝擦干净屁股。骆养性这一手令朝堂重臣们刮目相看,既帮助了皇帝解围还找出了替死鬼。连骆养性这个武夫都能想出的法子,兵部尚书王洽他们个个是官场悍将,一定能找出比骆养性更好的办法。果然,骆养性还在朝堂上编瞎话为皇帝圆谎时,兵部尚书王洽和左右侍郎拿出了他们调查的成果。
当兵部尚书王洽拿出兵部衙门的奏章,崇祯皇帝看完脸都黑出碳来。王洽他们虽然找出了替死鬼,却打了崇祯皇帝的脸。崇祯皇帝当场就想把这份奏折摔在王洽的脸上,可崇祯皇帝抬眼往下看到了重臣们那些愤怒的脸庞,他的怒火瞬时熄灭,朱由检读懂了朝臣们脸上的愤怒。就在崇祯皇帝不知如何开口与朝臣们讨价还价时,就有内侍拿着兵部探马急报上殿。
女真建奴大军二十万大军越过三河直扑通州,这份急报算是给皇帝解了围,大家关注的目光不再是处理内乱,而是开始商议京师防御。崇祯皇帝派出军机赞画孙承宗与司礼监秉笔太监曹化淳,先去安抚破奴城宣慰使司驻京衙门,兵部尚书王洽布置京师城墙防御,安排京师各大营驻防的区域。兵部尚书王洽接旨后,立刻回到兵部,会同五军都督府勋贵视察京师防御。
这次崇祯皇帝拉了臭屎,只能让最能擦臭屎的孙承宗和曹化淳去西直门外张家庄擦屁股。为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曹化淳让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找到了破奴侯一系官员朱正山和毛羽健,请他们一同前往张家庄。知道内情的朱正山自告奋勇先去张家庄,说是请孙承宗老大人和曹公公晚一个时辰再行出发,省的到时吃了闭门羹就不美了。
朱正山玩的把戏,孙承宗当下就看穿了朱正山要拉什么屎,朱正山这样做无非是提前去张家庄显摆功劳,想让许义安帮忙说好话,把他调到南直隶去,离开京师这个是非之地。果然,不到半个时辰,朱正山再次返回城里,说破奴军都统领许义安有请。通过朱正山细细的讲诉,许义安至此才知道整个事件的原委,从内心来讲,他真想带着大家离开京师。可撤离京师这种大事不是他许义安和郑泰两人能做主的事,必须由破奴军统帅张平安同意后才能施行。
孙承宗和曹化淳都知道此时破奴城宣慰使司当家人许义安疑心必然很重,他们也没有带过多的护卫,一行十来人,骑马来到张家庄。之所以骑马而不是坐轿,就是怕许义安怀疑轿子里有埋伏炸药之类的物品。出了这么大的事情,许义安的脸色当然不会太好看,他们进入破奴侯府议事厅后,由军机赞画孙承宗起头切入今天会商的主题。
第六百二十章千里战场万里血之冰与火的搏杀(十一)()
崇祯二年冬季的太阳总是那么慵懒,大明京城高大的城墙也抵御不住西北呼啸而至地寒风。大明京城北面宽大城墙上,十余人一堆密密麻麻点燃了数百堆篝火,京师神机营官兵们一边烤着火,一面相互谈论京师最近发生的大事。别看朝廷重臣们把兵围张家庄说成是,大同和万全都司骑兵与勤王破奴军协同训练,锦衣卫劫掠银广聚和五福货栈,说是锦衣卫指挥佥事秦国彤造反作乱,可这帮神通广大的老爷兵们一个个对此中内情了如指掌。
虽然大明外藩破奴侯张平安不被崇祯皇帝待见,可他们这些京营官兵多多少少都得到过破奴侯张平安的军功恩惠。那些背景深厚的老兵,还会夸大其词地讲诉他在陕西参加剿灭两路叛贼的战绩,言语中充满对破奴侯的敬意。有一点他们不清楚,那就是破奴城宣慰使司与孙老大人到底达成了什么妥协,至少破奴城宣慰使司不计前嫌,开始派出骑兵在京城西面巡游。
京师官兵们当然不敢指责皇帝,他们还指望皇帝从内库给他们掏奖励银子。他们把所有不满都发泄在蓟辽督师袁崇焕身上,深知内情的他们把袁崇焕一条条罪行一一摆出。从总兵赵率教部全军覆灭,到诡异地遣散蓟州援军,直到更加诡异地数十万建奴大军居然不攻打蓟州城外只有一万多辽东官军,而是从西侧小道绕了过去。
如果说遣散保定、山东等堵截山道的勤王明军,辽镇官军为了抢功也说得过去。关键是你们辽镇官兵不在哪儿,人家打得好好的没让建奴越过蓟州,你们把勤王援军一赶走,建奴就越过蓟州防线,就算是傻子也看出来蓟辽督师袁崇焕与建奴之间有默契。至于这个傻子是什么人,聊天的官兵们谁也不敢点破,可大家伙心里都知道这个傻子指的是当今皇帝。
京师官兵们没人希望打仗,当然了,早前跟着破奴侯率领的破奴军屁股后面打仗捡军功又是另一回事。他们本想着蓟州能堵住建奴来到京师,他们呢正好可以白拿开拔银子。哪成想,袁崇焕那个狗东西居然把建奴放到了京师,这下他们就要拿命去与凶恶的女真对战。这种聊天不仅限于京城北面城墙,其他各处城墙是京师大营官军们都在聊同一个话题。
北面安定门东城墙上的官军们正咒骂着卖国贼袁崇焕时,就看到东北数里外一片哭喊之声,数千百姓哭天喊地的向京师跑来。散落如同蚂蚁的百姓身影渐渐接近北面城墙,刚刚还在高谈阔论的京师官兵一下就陷入慌乱之中。城外百姓密密麻麻地铺满方圆十数里,他们朝京城而来希望得到官军们保护。尽管京师官军平时不被百姓们待见,可他们还是向百姓们呼喊指路。
京师大营的官军此刻很感激那些贪生怕死的长官们,正是这些贪生怕死的长官下令不准他们出城迎敌,他们躲在城墙上比直接与建奴野外对战安全性高出不少。城墙上官军尽管不能出去应战,他们却向百姓指出,朝西跑那里有宣府总兵候世禄的大营。好不容易跑到城墙下的百姓们,此时已经没有力气再往西跑,他们能看到二里多外的明军大营,可大营里的明军却没有丝毫作为。
这个时候,城墙上京师明军已经看到了百姓身后的敌人,他们是女真镶蓝旗三百斥候骑兵。身穿蓝色盔甲滚红边的女真镶蓝旗斥候们,一人三马悠闲地驱赶百姓们聚成一大团,他们就当着城墙和西侧明军的面先是洗劫百姓们身上财物,然后从二千多人群中抓出三百多年轻女子绑在马上。他们不顾女人们的哭喊声,特别是有孩童母亲呼唤着自己的孩子,这些婴孩哇哇地哭闹声刺激着城墙上明军们的耳朵。
还存有人性的明军官兵们,一面怒骂建奴无耻,一边咒骂袁崇焕这个卖国贼。就在建奴注意力全部集中在百姓身上时,从城墙上明军突然出现的欢呼声,把女真斥候骑兵吓得丢弃财货和抓捕的妇女,打马就要向东逃窜。一路抢得顺手的斥候骑兵们,这时才想起大明京城有一支令他们终生恐惧的大军。果不其然,一支千人黑甲骑兵分三面把这支镶蓝旗斥候骑兵远远地包围。
要是女真骑兵对阵明军,或许会用百姓当人质盾牌使得敌人忌惮。女真骑兵与破奴军多年的交手经验表明,这一招法对破奴军无用,非但无用搞不好还会招致破奴军疯狂地报复。就在女真镶蓝旗斥候们进退维谷时,破奴军骑兵在带队千总董和亮的天鹅号声中开始向敌逼近。对于只有三百多女真骑兵,破奴军只派出同等的三百骑兵分成三个百人小队向敌围了过来。
这三支百人小队离敌人还有一百丈就下马列阵,破奴军骑兵把长矛深插入地,下马后把马缰绑在长矛杆上,从后背取过火铳再从腰间弹药袋内拿出二个一体弹药桶,这帮老兵们瞬间装填完弹药高举右手示意。他们采用破奴军惯用三排火铳军阵,每个军阵前方三组神射手和他们装填弹药的助手目视敌方,寻找最有价值的射击目标。后方七百骑兵呈一个宽大扇形,游弋在战场外围,他们对自己的兄弟很有信心,三百火铳兵足以轻松拿下同等的敌人。
在离敌还有八十丈时,三支破奴军军阵前神射手就已经开火,他们消灭的是十余个,游弋在百姓人群外围负责警戒的镶蓝旗战兵。站在安定门城墙高大垛口处的明军,吃惊地看到破奴军火铳兵居然能在建奴骑兵快马奔驰中,用火铳把敌人打于马下而不伤及战马,这等神技让他们不由地高声叫好。进攻中的破奴军火铳军阵似乎很是悠闲,他们不紧不慢地向敌靠近。
这时,女真镶蓝旗带队牛录额真扎拉芬(女真语:长寿),忍受不了这种光挨打不能还手的仗,他下令二百多斥候拿出他们看家本领,女真长弓和狼牙大箭与破奴军展开对战。女真斥候列阵时故意在离大明百姓前排成松散阵型,他们就想看看破奴军密集的火铳敢不敢对着他们和大明百姓一起杀。从后阵赶到前线的千总董和亮,一看鞑子这种列阵方式心中就是一阵怒火。
他再次吹响了急促的天鹅号音,督促破奴军开始射击。千总董和亮曾经是张大帅亲兵把总,他经常接受张大帅教导,打仗时切勿有任何顾忌和犹豫,哪怕前方有自己的亲爹也不能手软。不过,女真镶蓝旗牛录额真扎拉芬遭到了破奴军神射手重点关照,神射手射出的铅弹宁愿打空也不会伤及扎拉芬性命,就在女真斥候拉弓射箭时,破奴军抢先射出密集的火铳铅弹。
破奴军这一通金属铅弹飞扑过去,一百多女真鞑子身上冒出了血花,数十个大明百姓也哀嚎惨叫。对于这种连带伤害破奴军将士并没有理会,在他们眼里只要还有女真鞑子还站立的身影,他们的射击就不会停止。女真牛录额真扎拉芬被破奴军神射手打中双腿,令扎拉芬气愤万分的是,一颗高速飞行的铅弹打碎了他传宗接代的本钱。
双手捂住下体狂喊的扎拉芬,绝望地眼光四处寻找他那碎成烂肉的小兄弟,似乎还想着有高人帮他接回去。牛录额真扎拉芬的倒地,使得镶蓝旗斥候们失去了抵抗的最后勇气,他们不再管抢到的财货、女人,纷纷快马加鞭向东逃窜。此刻,破奴军火铳军阵把射击的重点改在打击逃兵战马身上,逃窜出去不远的女真斥候,连一个报信的人都没逃出去全部跌落马下。
战后处理俘虏,破奴军将士就熟悉多了。从女真鞑子身上缴获的财物,要是百姓不提出来他们是不会归还,可京师附近百姓还是有胆大的,他们纷纷向破奴军讨还自己的财货。城墙上许多与破奴军相熟的京师明军官兵们,从城墙上探出身子喊叫着破奴军中熟人的名字,让他们送几匹鞑子死马到城墙下,也好让明军兄弟沾沾胜利的喜气。
结果,破奴军还真用战马拖了五匹死马到墙下,绑在明军放下的粗大绳索上,任由明军在快乐的呼喊声中分享胜利果实。城墙下百姓们挑选着自己的财物,救助死难的家人帮助受伤之人包扎伤口,如同菜市喧闹声令百姓们暂时忘却了恐惧。然而,远处传来沉默地闷雷声以及东北方向大片烟尘,再次让百姓们慌乱起来。这时,他们才记起刚才还经历的苦难,哭喊声夹杂着召唤家人焦躁地喝骂,使得百姓们再次启程准备四散奔逃。
破奴军一面上马备战,一面引导百姓向西逃难,毕竟西面有张家庄坚固的防御护墙,即便是百姓入不了庄也比在这里等死强。随着大清汗王皇太极带领三十万大军逼近大明京师城下,一场风云际会的大战即将展开。
第六百二十一章千里战场万里血之冰与火的搏杀(十二)()
大明崇祯二年注定有一个动荡而又肃杀的冬天,多日晴朗的京师,随着建奴大军主力的到来也变得乌云密布。天空中飘散零散的雪花,似乎想掩盖人间血腥的丑恶。强劲的西北风在浓厚乌云的压迫下不断退缩,雪花渐大压制着漫天尘埃。凄凉的牛角号鸣此起彼伏地回荡在大明京师的上空,立国二百多年曾经辉煌的大明王朝,在异族铁骑大军的威势下瑟瑟发抖。
数十万建奴大军战甲鲜亮旌旗蔽日,似海潮奔涌淹没沿途一切阻碍。驻防在京师北城墙的明军被建奴大军骇人的气势吓得鸦雀无声,京师大营的明军将士们面色苍白看着敌人向前逼近,许多初上战场的新兵更是受惊过度尿湿了裤子,被寒风一激浑身颤抖。这时,安定门西侧出现些许骚动,大明内阁首辅钱龙锡带领数十个朝廷官员来到城墙上,他们都想看看建奴大军的规模。
不看不知道,一看他们的脸颊与大明京营官军将士统一了颜色,只有赞画军机孙承宗神色如常。孙承宗是见过大场面的沙场老将,他久居边关非常熟悉战场态势。孙承宗在陕西督师破奴军剿灭两路叛贼时,经历过比建奴鞑子还多的阵势。那是在剿灭马腾耀的战场上,孙承宗被回军上百万的人群震慑得头晕眼花,可马腾耀率领的回军能战之人不过三成之数,其阵势远不能与今天场景可比。
孙承宗从城墙上向东北望去,建奴军阵严整女真骑兵军阵与汉军旗步兵军阵配合默契,稍微知道一点兵事之人,都能看出建奴主力集中在右翼。女真镶蓝旗骑兵四个骑兵大阵为其大军先锋,整齐军阵地向西南压迫而来,孙承宗初步看出女真镶蓝旗令人眼晕的四个骑兵军阵,每个军阵人马在五千左右。东面建奴骑兵军阵略微前出,西面军阵稍稍靠后,形成一个东南向西北倾斜地军阵。
孙承宗看到这个建奴这个军阵就有一种熟悉地感觉,老于兵事的孙承宗苦笑着想明白他为何认识这种军阵。这哪是建奴常用的阵型,明明就是小狐狸张平安惯用的大斜面进攻军阵。然而,城墙下一千破奴军骑兵似乎并未将这数万建奴铁骑放在眼里,他们用单薄的骑兵防线直面建奴大军。在安定门城墙上的大明重臣们,一个个用不可思议地眼光看着破奴军怎样应对。
作为大明首辅的钱龙锡,短短一个月功夫他那张国字脸就消瘦不少。他那双三角眼眼望战场,修整得极为整齐的胡须被寒风吹乱,官帽下布满皱纹的额头拧成了一团。钱龙锡看到建奴如此大的声威,内心对大明今后的前途感到担忧。昨天,军机赞画孙承宗有意无意间说出了一句,破奴侯的心思有些野了。当时他还没反应过来,今天看到建奴数十万大军惊天的威势,钱龙锡有些明白孙承宗这句话所指为何。
面对强大的建奴大军,大明应对失据,一国的国都居然面临破城地险境。天启年间,虽然大明面临蒙古林丹汗和奴酋努尔哈赤两方的威胁,但大明朝廷应对得法,让破奴侯张平安带领破奴军顶在前面为大明打仗,不但把蒙古林丹汗威胁彻底消除,还杀死了大明世仇努尔哈赤。在如此大好局面之下,天启皇帝英年早逝,使得破奴侯张平安对大明没有了顾忌。
大明这些老臣们多少知道一点不太确定的消息,说是早年间破奴侯就走过还是信王朱由检的门路。直到天启皇帝下诏,承认破奴城宣慰使司的合法地位后,破奴侯为避嫌才疏远了信王。本来破奴侯在崇祯皇帝登基时,还派杨涟以朝贡的名义来大明帮助皇帝打击阉党,对于破奴侯那时的打算大家都心知肚明,不外乎想多捞点好处。谁也没想到的是,崇祯皇帝居然干出一连串错事,接连针对破奴侯软肋下刀子。
当时大家注意力都集中在阉党倒台后争权夺利,对皇帝的举措都没太在意,直到建奴破关后才发觉局势到了如此糜烂不堪。就在钱龙锡还在胡思乱想时,城墙下已经是交手双方临战前的压抑对持。城墙下数千百姓本就经历了长时间的逃命,此时体力几乎耗尽。尽管破奴军把缴获的六百余建奴战马交给百姓们骑乘,可大多数百姓依旧行走缓慢。面对逼近的建奴大军,百姓慢慢踉跄逃命的方式让城墙上京师明军都为他们着急。
数十倍强敌就在眼前,负责警戒的一千破奴军骑兵依旧没有催促百姓快行,他们用单薄的阵线坚定地阻挡在建奴骑兵面前。城墙上的朝廷重臣和京师大营官军,虽然都知晓破奴军打仗厉害,难道这一千破奴军骑兵就要与敌死拼。但他们很快就知道了最终答案,一阵急促地号角声将人们的视线拉向西面,沉闷地马蹄声中,一团尘埃里慢慢浮现出一支约四千人马的黑甲骑兵。
这支远少于建奴骑兵的破奴军一出现,开始还气势汹汹的女真镶蓝旗骑兵军阵瞬间出现混乱。前面骑兵已经驻马后方骑兵很自然地撞在停顿的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