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草原黑暴-第30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京城外建奴鞑子四处劫掠,却在德胜门至安定门一线扎下重兵大营,丝毫没有进攻京城的打算。驻防在京师城墙上的老爷兵们,已经看出了建奴不会进攻京师坚固的防御体系徒损兵力。而且,建奴鞑子的对峙重点在西直门外张家庄破奴军聚集地,这也就表明建奴对破奴军是打内心地害怕。至于广渠门辽镇勤王援军,成为大明京城最不受待见的部队。

    这次破奴军上奏疏主动进攻建奴大军,还有一个政治上诉求,就是用行动逼迫崇祯皇帝就蓟辽督师袁崇焕的问题表态,这个风向标就是崇祯皇帝是否同意破奴军反击的奏疏。大明朝堂之上善于争斗的官场悍将们,他们都看出来这是一份带有破奴侯典型风格的交易奏疏,这个买卖就是蓟辽督师袁崇焕的项上人头。崇祯皇帝要是否决这个奏疏,就说明皇帝朱由检不顾自己的皇位也要死保袁崇焕,那么崇祯皇帝的下场将比武宗正德皇帝还惨。

    正德皇帝在大明历史上是个很有作为的皇帝,就是因为得罪了几乎所有文臣,人都死了还被大明文官们把正德皇帝的名声给糟蹋得永世不能翻身。谁都知道万历皇帝在位时斗不过大明文臣,结果困死在深宫大内之中,要是崇祯皇帝一意孤行,其结果或许跟万历皇帝差不多。至此,崇祯皇帝才真正感到了破奴侯张平安的可怕,这个伪外藩人在数千里之外就能在大明朝堂之上掀起狂风暴雨,一步步用阳谋把他的对手逼入绝境。

    被逼迫做完政治妥协的崇祯皇帝,其内心的痛苦不道外人所知,他对破奴侯张平安的个人感官从痛恨到仇视也在一步步升级。他已经下定决心哪怕是在战后建奴退出大明境内,也不会再次开辟边关榷场养肥破奴侯张平安这个凶恶的敌人,他发誓要把破奴城宣慰使司困死在关外草原上,让张平安率领的破奴军在没有火药和丝绸物资后,拿长矛钢刀去与蛮族死拼。

    崇祯皇帝的在平台大殿臆想着对破奴侯张平安快意地报复,而兵部尚书孙承宗却在张家庄东西直门万全都司常亮的大帐中召开军议。孙承宗之所以选择在这里召开战前军议就是考虑到大明朝廷的脸面,破奴军这边也很配合,由许义安带郑泰、万谷飞、董和亮、顾晓生与会。按说郑泰这个破奴军细作头目不应该参会,可崇祯皇帝派出内廷司礼监秉笔太监曹化淳为监军,郑泰出面好转达破奴侯不能留下字据的话。

    万全都司常亮搭建了一个帅帐专门供这次军议之用,军议所用地图是大明兵部绘制的京师地图。这张白布勾勒的地图挂在帅帐东侧,兵部尚书孙承宗坐南面北以示对皇帝的避讳。与会人员并不多,大明京师各营没资格出兵,也就是满桂、候世禄、常亮和破奴军将领。在大明官场做事的规矩是,所谓军议也就是个场面上走走过场的事,具体战法在私下里早就做好了沟通,孙承宗这样做无外乎显示一下大明朝廷的威严。

    军事布置上孙承宗也非常简洁,这次出兵进攻的主力是大同总兵满桂,破奴军为出击大军的左翼,太原总兵候世禄为大军右翼,万全都司骑兵为全军压阵。孙承宗这样考虑军事也很中庸,虽然太原总兵候世禄提出为全军压阵,却遭到了破奴军一方的坚决反对。本来张大帅预设了两种进攻布置,其中一种战法以破奴军为主攻,张平安也考虑到大明爱脸面的习惯,还谋划了一种配合大明官军作战的战法。但张大帅明确告知许义安,千万别把后背交给不熟悉的明军。

    山西太原总兵候世禄并未与破奴军并肩作过战,破奴军把后背交给这种友军谁也不敢保证会出什么幺蛾子,再加上太原总兵候世禄的防区在安定门西侧,正好位于大同总兵满桂大军右翼,这样一来万全都司大军做后军也变得顺理成章。军议时为照顾大明官军的脸面,破奴军协统万谷飞提出,用破奴侯张平安创新的大斜面进攻战法,由破奴军击破敌大营侧翼再发起全线总攻。

    对于破奴军提出的好意大明官军欣然接受,最后确定在第三天辰时三刻由破奴军率先发起进攻。整个军议用了不到一个时辰就结束,然后军官们都陆续回去进行战前备战。留下来的孙承宗和曹化淳就要听听破奴侯张平安提出的价码,他们两个官场狐狸相信,破奴侯张平安绝不是一个大明忠臣,他既然主动提出进攻建奴其后面必然有利益上的算计。

    果然,破奴军带兵军官都纷纷告辞,只留下了许义安和郑泰两个细作头目,这就说明破奴侯要亲自出手。孙承宗心里猜测,要是小狐狸开出的价码不低,就应该郑泰率先开口,要是大家不能谈妥条件的话,作为官阶比郑泰高出许多的许义安,就能有一个可以回旋的余地。正如老狐狸孙承宗所料,五福货栈掌柜郑泰率先开口,他话里话外都在讲诉一个破奴军很棘手的问题缺少制作火药的硫磺。

    孙承宗和曹化淳听罢也没急于开口,这是郑泰抛砖引玉试探崇祯皇帝是否能重新开放边关榷场。孙承宗是真不知道崇祯皇帝的底线,而曹化淳是知道却不能说。郑泰聊了半天见他们都没反应,就借着喝茶的空档给许义安使了个眼色,许义安这时立刻清楚了崇祯皇帝的最后底线。别看张大帅远在千里之外,他在信中就已经推测崇祯皇帝不会开放榷场,就是因为破奴军主动请战的行为是逼迫崇祯皇帝为他所犯错误进行妥协。

    许义安常年跟官场老狐狸们打交道,特别是他跟随张大帅时日不短,张平安对官场猫腻极为熟悉,他时常教导许义安如何观察这帮狐狸的行为语言。按理说,郑泰给出了价码孙承宗就该代表朝廷表态,哪怕是否决张大帅的提议也能说明他知道这个问题的底线。可孙承宗沉默不表态就代表他根本就不知道崇祯皇帝的底线在哪里,而曹化淳肯定是知道皇帝的态度而不表态,这就等于说出了崇祯皇帝的底线是战后也不会开放榷场。

    许义安这时轻轻地放下茶碗,虚对西北方一拱手以示对破奴侯的尊重:“我破奴军心忧大明京师的安危,正带领大军日夜兼程地往京师赶来勤王。不过我破奴侯言道:破奴城宣慰使司乃大明外藩,无诏勤王乃人臣大忌。他这次将带领破奴军主力十五万,蒙古鄂尔多斯汗部、扎鲁特汗部、乌珠穆沁汗部、南土默特汗部蒙古骑兵三十万汇集余大明边关,只待朝廷调派公文一到即刻在京师聚歼建奴鞑子!”

    许义安的话音一落,孙承宗和曹化淳心里都是咯噔一下沉到了谷底。破奴侯这那里是来勤王简直是来示威,看样子破奴侯张平安这个小狐狸已经算到崇祯皇帝不会再次开辟榷场,他准备用重兵来京城演武。孙承宗之所以这么推断张平安的打算,就是建奴在攻破大明关墙时本就有机会迫使建奴大军不能如此劫掠京畿,特别是建奴刚入关时还留有一半兵力在关外防备破奴军。

    据锦衣卫最新探报,建奴正红旗贝勒代善带领十余万大军,押运从大明劫掠的财货和人口五日前已经出关,轮换在蒙古朵颜部监视破奴军的大军。如今在大明境内的建奴各旗总兵力达到四十万人上下,破奴侯这个时候才提出破奴军主力聚歼建奴其中猫腻不言而喻。已孙承宗对小狐狸个性的了解,他认为张平安这样做一是要给大明朝廷示威,二是想趁火打劫。

    孙承宗此刻也发觉崇祯皇帝在大事上有些小气,小狐狸张平安曾经说过,只要能拿钱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以前先帝朱由校在世时,就是在钱财上满足小狐狸的欲望,甚至纵容小狐狸拼命捞钱,其结果就是小狐狸对天启皇帝分外尊重生怕他在大明商号的利益受损。连孙承宗都可以在小狐狸撂挑子时,拿捏他的软肋逼迫张平安为大明效力。

    可现在看来这一切都由于崇祯皇帝的短视而烟消云散,小狐狸张平安用这种方法给出了他的底线,那就是大明已经没有什么能打动他的东西了,张平安即便是造反也没有太多顾忌。

第六百五十八章千里战场万里血之浑水好摸鱼(六)() 
隆冬的阳光在清晨穿透乌云,一道金光恰好洒在京师城墙德胜门箭楼,此时,亲自前往德胜门督战的崇祯皇帝,身穿金甲骑着一匹雪白的高大战马,在锦衣卫大汉将军们护卫下走到德胜门内大街空旷街道上的他也看到了这个异象。身边伺候内侍高起潜用公鸭嗓恭贺道:“万岁,祥瑞呀!今日圣上亲征,我军将士战意高昂,必将建奴赶出大明!”

    这个高起潜不拍马屁还好一点,他今天也不知道犯了什么浑,这拍马屁就没拍到点子上。高起潜作为信王府的老人,他这两年在大内职位爬得飞快,从信王府一个茶水洒扫内侍走上了司礼监少监的高位。虽说前些时日高起潜帮崇祯皇帝挡灾,认下了假传圣旨这件大事。司礼监太监曹化淳假模假样地撤销了高起潜少监的职位,却依旧让他在崇祯皇帝身边当贴身内侍,给他留出了东山再起的机会。

    前天晚上曹化淳向崇祯皇帝完整地禀报了破奴城宣慰使司的态度后,崇祯皇帝朱由检的心情坏到极致。朱由检不是一个傻子,在两年多皇帝生涯中他也看清了许多前朝遗留沉积的弊端,先帝朱由校死后留给了他二百多万银子的私房钱。结果不到一年时间,先帝留下的这二百多万两银子就填了辽东这个永远都填不满的窟窿,搞得一国之君的大明皇帝下诏让勋贵们为大内捐钱。

    京城勋贵一个个抠门不卷一文银钱,而南直隶在魏国公的带领下捐助了七十万银子,就这七十万银子运抵大内连一个月都不到,又有六十万填入辽东军饷。即便是投入这么多银钱,朱由检梦想着五年平辽,最后的结果却是建奴破关劫掠京师,直把大明朝廷和皇帝的脸面打得虚肿。因此,曹化淳在讲诉破奴城宣慰使司许义安所言恐吓时,崇祯皇帝这才感到真正地恐惧。

    破奴侯张平安要是真想造反其危害远甚于建奴,不过许义安转达破奴侯的话语时留有后手,那就是他即便是示威也要有个名义。破奴侯这手等于是把解决问题的钥匙交到崇祯皇帝的手中,只是表明他最近不会与大明翻脸。破奴侯这种做事留后路的做法,连曹化淳这个官场老将也佩服万分,都在说破奴侯今年不过十七岁,在月份上比崇祯皇帝稍小,破奴军在这个年纪行事老辣得连内阁首辅钱龙锡都自愧不如。

    倒不是说破奴侯做事没有破绽,而是他年纪不大做人很知道进退善用阳谋,即便是你明知道被他算计也没法进行反击。最为可怕的是破奴侯玩阴谋都要将其转换成阳谋,让人明知道是坑还不得不往下跳。曹化淳也劝过崇祯皇帝朱由检,对付破奴侯要重用孙承宗这个老狐狸,让孙承宗始终处在与破奴侯争斗的最前线,这样才能震慑住急于找茬的破奴侯。

    曹化淳还非常隐晦地提到,锦衣卫原指挥佥事许显纯暴毙有些蹊跷。崇祯皇帝一下就听明白了这是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和曹化淳二人,在暗地里帮他对付破奴侯,也许他们觉得这事儿有些不光彩,或者说万一出事儿崇祯皇帝也有不知道的托词。尽管有这样安慰性的消息,崇祯皇帝几乎是整夜没睡,他满脑子都在纠结如何回应破奴侯的挑战。因此,朱由检只要看到任何与破奴侯有关的事物都会心情低落。

    正如破奴侯说过,现实往往总是很骨感,崇祯皇帝今天出宫观战所骑马匹是破奴侯进贡的,护卫禁军锦衣卫大汉将军的马匹也是破奴城宣慰使司送来的,在到处都能看到破奴侯影子的情况下,一直都对破奴侯有戒心的崇祯皇帝朱由检此刻的心情糟糕透了。所以,高起潜拍马屁的话令朱由检那张冷若冰霜的脸又多一层黑色。在朱由检身后的秉笔太监曹化淳此时没有帮助高起潜解围,他看到了皇帝身边朝廷重臣一张张讥讽地脸庞。

    这一路崇祯皇帝都在思考该如何化解破奴侯所出招法,他还是认为曹化淳给出的方略有见地,曹化淳提出适当开放榷场作为对破奴城宣慰使司出兵勤王的补偿,只不过增加税赋缩减规模,既不能让破奴侯吃得太饱,有不能让张平安给出造反的口实。至于蓟辽督师袁崇焕的去留曹化淳并没有多说,曹化淳的出言谨慎赢得崇祯皇帝好感。

    因而当崇祯皇帝登上京师高大的城墙后,他亲眼感受到了战场的冲天杀气,心里也感到有些恐惧。为鼓舞军心士气,崇祯皇帝没有躲进安全的箭楼,而是在城墙西侧拐角处坐入一个高大的座椅中,他在这里能清楚地看见整个战场的态势。崇祯皇帝抬眼向战场看去,十余里外一杆明黄大纛旗上书一个大大的“清”字,就这一个“清”字就令崇祯皇帝朱由检在羞耻中有些顿悟。

    不管破奴侯如何不堪,可他在奏疏中有一点是对的,那就是建奴已经有了和大明争夺天下的打算。以前建奴不过是一个远离京师的地方汗王,现如今已然建立了大清朝廷,建奴强大到这等地步,袁崇焕五年平辽的承诺在此刻看来是如此地苍白。朱由检看到建奴大营连绵数十里,旌旗猎猎间战马奔腾,各色分明的建奴军阵气势如虹。显然建奴早就意识到今天是明军反击的日子,他们也做好了决战前的一切准备。

    这是崇祯皇帝第一次看到战场情形,他不由得在心中产生了很多疑惑。在蓟州之战时,保定明军居然能抵挡住有如此兵威的建奴大军,其作战勇气该有多大。仅凭大纛旗下木头搭建的高台下往来穿梭的传令骑兵的数量之巨,就足以撼动明军防线。遮蔽战场的数千建奴斥候,在冬天干燥的土地上奔行,掀起的尘土遮天蔽日,朱由检耳中充斥着“塔斯哈!塔斯哈!”建奴战号,这是建奴数十万大军在向大明皇帝示威。

    反观城墙下列阵的大明最精锐的边军,红色战袄因破旧而显得整个军阵颜色驳杂。作为大明最精锐的大明边军,他们身上盔甲更是破烂不堪,朱由检从城墙上甚至能看到大明官军将士身上盔甲居然绑了许多草绳,似乎想固定住即将脱落的甲片。阵前大同官军和右翼太原官军虽然都是骑兵,在数十万强敌面前总显得那么单薄。更为单薄的是左翼破奴军骑兵,五千火铳步兵军阵和二千骑兵构成了明军左翼。

    就这个单薄的明军左翼,居然让不懂军事的崇祯皇帝,也看出来明军胜利的希望所在。破奴军火铳军阵采用的是八卦乾阵,阵中黑色军旗飘荡好似黑云蔽日。军阵中穿插其间的梅花般炮阵,令沉默中的破奴军更像是一支沉默地火山。与大明边军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破奴军盔甲精良战意比建奴更高,沉默中的破奴军如同一只即将扑向美味猎物的恶犬,隐隐含着嗜血地兴奋。

    明军中军指挥的是兵部尚书孙承宗,老爷子精神矍铄地骑着一匹黄白相间的踏花马,身穿银甲双脚紧踩马镫,他背也不陀了威风凛凛地站在马背上观战。孙承宗清楚,今天对外说是明军大同边军是进攻主力,其实还是要靠破奴军打开僵局。就在孙承宗观战时,对面大清炮队却率先向破奴军军阵开炮。这次大清炮队只带来小将军炮,其最大射程不过二里有余,列阵的破奴军斥候显然非常清楚大清炮队的火炮射程,破奴军整个军阵恰好在敌阵三里之外。

    大清在地堡里火炮发射的实弹在坚硬的土地上弹跳了数下一个个滚落在破奴军阵前,而破奴军火铳军阵依旧以沉默应对敌人射来的火炮。在破奴军主帅张平安的带领下,在战场上的破奴军是不允许吃亏的,破奴军火炮反击就成为必然。炮位上的数门火炮分别向大清地堡射击。有经验的大清炮手一看破奴军稀稀落落打出的实弹,就猜到破奴军在进行定位射击。

    更为关键的是破奴军炮队还击居然没有用最为熟练弩炮,就说明今天破奴军唱主角的很有可能是火炮。所以,大清炮手也一下安心不少,他们最怕的还是破奴军弩炮发射的开花弹,对于火炮实心弹他们通过数次战争已经从破奴军那里学会了防御的办法,只需加固护墙沙土就能有效抵御火炮实弹的攻击。然而,破奴军这次却是那敌人的地堡做实验,要用实战检验一下新式高爆开花弹的效果。

    因此,破奴军炮队打得很有耐心,他们先是用三门八斤炮和五门五斤炮对准正面威胁最大的地堡,而其他火炮做好了跟进炮击巩固战果的准备。当破奴军炮队副千总顾晓生在看到定位炮弹着弹点时心中已经有数,他再次对射击角度进行微调后,毫不犹豫地下达了开炮的命令。破奴军火炮射出的高爆开花炮弹,如同一支支利箭扑向敌军地堡。

第六百五十九章千里战场万里血之浑水好摸鱼(七)() 
破奴军炮队射出的这一轮高爆开花弹,在准确冲入敌人地堡沙袋后爆炸,直接把建奴正面最为厚实的护墙掀飞。巨大的冲击波形成了高达八丈的黄黑色尘柱,连数百斤重的火炮都飞上了天,其间破损的木块中还夹杂着人肉残片,特别是八斤炮发射的开花弹在火药动能高速推进下直接穿透护墙在地堡中央爆炸,把一个占地数十丈的地堡在瞬间化为废墟。

    破奴军炮队绝不会只在一个地堡前纠缠,待第一个建奴地堡被摧毁后炮队就转向下一个目标。这个时间也就在一炷香的时辰,建奴第二个地堡马上遭到高爆开花弹的攻击,与第一地堡的遭遇一样高爆开花弹爆炸后,第二个地堡仅仅从北门多爬出几个拖着半截残腿的伤兵。坐镇西北指挥高台的大清汗王皇太极面色青得法黑,他肥胖脸盘上鼻孔留出两道血柱。

    在昨晚斥候来报对面明军大营出现大动静,皇太极当时就下意识地反应明军要进行反击。不过明军反击的时机有些怪异,在大明京城数十万大军被大清军队全面压制一个多月后才发起反攻,皇太极的想法也就想得有些多了。首先是广渠门袁崇焕和大清那次交锋,莽古尔泰做戏太过显眼,明眼人只要不是傻子都能看穿辽东边军和大清之间存在默契。

    本来皇太极打这一仗的目的是让大明朝廷认为蓟辽督师袁崇焕,在与大清大军交手时是抵抗坚决地。哪知皇太极选错了大清领兵之人,莽古尔泰属于有便宜就占没有好处就躲,让他消耗本部人马去给袁崇焕送军功,莽古尔泰当然不会理解其中内涵。或许是莽古尔泰理解了皇太极的谋算,也不认可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