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但有辅政睿亲王多尔衮的附署,还有草原狐狼将女真人迁徙到通古斯的处罚。在镶黄旗战兵们看来,大清国皇帝圣旨不值钱,他们更看重草原狐狼的承诺。有部分镶黄旗战兵认为,草原狐狼张平安改变了策略,他把屠杀变成了流放。
这人最害怕的就是没有希望,但凡对手给予了他们一点希望,谁也不想在绝望中死亡。这么多年来,女真人跟破奴军对战是没有任何取胜,继续打下去只有死在战场上。这军心一旦出现动摇,对正在进行最后备战的镶黄旗来说打击是巨大的。约数百镶黄旗骑兵乘军官不备,跟随前来宣旨的俘虏打马逃到破奴军控制地带。破奴军还是非常遵守张大帅命令的,在没有参谋部新命令前破天荒地送给了投降女真人饭食。千里大堤溃于蚁穴,仅仅数百骑兵逃离战场,令整个镶黄旗防御阵地陷入恐慌之中。
第一千零六十七章乌云蔽日之国殇(一)()
大清国上三旗之一的镶黄旗二万骑兵和一万多勋贵家奴,被破奴军围困在孟家庄方圆不足十里的地带。三支破奴军战兵营围困镶黄旗一支骑兵主力,也说明了沈阳战役过后,辽东战场形势上破奴军占据了绝对主动。作为旗主的肃亲王豪格,看着逐步逼近的破奴军火铳军阵,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镶黄旗骑兵跟破奴军正面硬碰硬死拼是没有任何胜算,他需要出其不意或许才能于战场上寻得一丝战机。此时,破奴军依旧留出正南面一个二里宽的空档,就是放镶黄旗从这里突围。这个过于明显的陷阱不能骗过豪格的眼睛,他打算从西北突围待突围后再寻找撤离方向。破奴军重兵包围了镶黄旗的战场,使得豪格镶黄旗斥候完全无法知晓数里之外的军情,这种打一仗再寻找新出路的情况也是一种无奈之举。
豪格之所以选择在这个方向突围,主要还是他自认发现了西侧左二丫部阵型上一个不大的缺陷。破奴军围困镶黄旗军阵几乎是三道由火铳方阵组成的叠阵,或许是胜券在握,左二丫部在西北方拉出一道略显单薄的长蛇阵。左二丫在西北组成长蛇阵的原因,豪格大致能猜到。此地属于丘陵地势,山势不险峻却多连绵不绝小山,再加上这个方向后方为破奴军控制地带,一般有经验将领是不会在这里冒险。战场形势严重不利于镶黄旗的情况下,豪格必须出险招杀出一条血路,方能在危险的情况下险中求活。其实豪格内心对这场关系到镶黄旗生死存亡的突围战最后结局,他心中并无十足把握。对付也是征战多年的战将,豪格想在战场上完全掩藏行踪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孟家庄就是一个多小山的地形,镶黄旗被限制在不大的地带,破奴军一方倒是在七八里外有几处制高点。活人不能被尿憋死,办法都是人想出来的。特别是在危机关头,豪格身边甲喇章京出了个主意,用连续调兵产生的烟尘遮蔽破奴军斥候视线,以达到隐藏真实突围方向的目的。入春后的辽东大地土地干燥依然,连续一个时辰的往复调动,镶黄旗骑兵成功地将孟家庄变成了尘雾缭绕之地。破奴军征夷行营主将左二丫,见到镶黄旗骑兵发疯似得来回调兵,心中暗自点头称赞。左二丫并不算是一个有远见的将领,以至于张大帅仅仅对左二丫善于打硬仗赞誉有加,这也算是张大帅并未看好左二丫的才智。尽管左二丫在倭国指挥过大战役,在张平安眼里倭国军队太过孱弱,打胜仗不稀奇打败了才算是一件奇事。
这人不管他统兵才能如何,只要是多年作战大都会有充足的经验。左二丫打了十几年仗,又有过指挥大兵团作战的经验,在战前他就和付瑞阁猜测,豪格要是不傻绝不会向南突围。在孟家庄战场,闪电营都统领李晨是当仁不让的主将。闪电营有战兵二万有余,其中五千放在了南面,这支大军埋伏在十五里山坳中隐蔽待机。而征夷行营付瑞阁部,三千骑兵埋伏在西南三里,用于截杀从这里突围的镶黄旗骑兵。李晨虽然是战役主将,左二丫和付瑞阁配合其作战,只是这两个后辈将领玩起了小心思。他们让征夷行营在军阵排列上故意露出破绽,在都统领李晨的眼皮底下玩起了花活。只是他们的小动作没能逃过李晨的眼睛,而李晨作为主将需要顾全大局,要是放任一个镶黄旗战兵逃脱,他的脸上也没有光彩。随即,李晨也做好了相应部署,他在前线上留下一半兵力,同时准备了六千骑兵打算乘势追击。
镶黄旗调兵用骑兵战马掀起的烟尘遮蔽战场,虽然成功掩藏了行踪却让战马消耗了大量体力。这就如同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道理一样,任何事都存在利弊。镶黄旗旗主肃亲王豪格当然清楚,所以他亲自下到大军中亲赴前锋组织突围战。豪格选择的突围方向很有问题,他仅仅考虑了战场利弊而没有注意一个细节,那就是天气风向因素。孟家庄战场今天依旧是西北风主导,镶黄旗出击时虽然风力不大却足以令冲击中的镶黄旗骑兵显露身形。征夷行营左二丫部三排火铳横阵射出铅弹,打到了镶黄旗前锋数百骑兵,但过于单薄的阵型不足以对敌骑兵持续打击。眼看着越来越接近的敌人骑兵,阵中破奴军火铳兵一声呐喊转身跳入阵后不足一丈宽战壕内。
眼见突破破奴军阵线,镶黄旗骑兵哪里还顾得后面有没有破奴军埋伏,他们纷纷跃马跨过战壕向前猛跑。而躲藏在战壕内破奴军火铳兵不慌不忙地装填弹药,他们时不时对敌施放火铳,似乎在提醒处于狂奔中镶黄旗骑兵他们的存在。突围的镶黄旗没跑出五里,从两侧山后飞来凌空爆炸的开花弹,这顿弩炮开花弹顿时将逃跑中镶黄旗阵型打乱。炸窝的镶黄旗骑兵顿时失去方向感,他们四散奔逃。也就在这时,数十支百人火铳军阵从山后窜出,他们用铅弹收割着落单骑兵们生命。在这里埋伏的征夷行营左二丫部和付瑞阁部上万战兵,他们在宽达十里战场构成了密集阵型,要将主动投入陷阱的镶黄旗骑兵全部歼灭。而李晨部闪电营追击骑兵封堵了镶黄旗的后路,整个战场到处可见破奴军屠杀对手的身影。破奴军对大清国主力的围剿进入到关键阶段,数千里外大明京城已处于风声鹤唳之中,闯军前锋二十万大军抵近京城永定门外。本来闯军前锋出发时不过数万大军,号称二十万震慑直隶明军守城官军。连闯王李自成自己都没想到,外表强大的明军如此不堪一击。从襄京东征的闯军,其实先在西安休整了数月,随后选定了从河南进攻直隶的路线。现如今,首席军师姚玉霖被闯王李自成边缘化,闯军谋主由牛金星行谋划方略之事。牛金星本是大明举人出身,为了区区三百两银子的官司被仇家陷害投入大牢,最后还搞得家徒四壁革了功名。走投无路的牛金星投靠闯王李自成,以善于筹集粮草,筹谋闯军出征方略受到闯王李自成重用。
而闯军首席军师姚玉霖自从暗地投靠了破奴军后心中存有了小算盘,他除了在襄京出了东征直隶的方略后,开始沉迷于收集美色财货。姚玉霖的这种表现自然被李自成嫌弃,加上牛金星举人身份,让闯王李自成对其青睐有加。姚玉霖资历老,又在闯军处于低谷时不离不弃,闯军中老兄弟对他还是非常亲近,这也成为闯王李自成不敢轻言撤换姚玉霖的原因所在。在闯军于西安休整时,几个谋臣帮助闯王李自成整理今后作战方略,其中争取民心成为主要内容。而牛金星提出:均田地的口号,更是得到了闯军和归附百姓的热烈响应,这也让闯王李自成对牛金星才能大加赞赏。这个时代,土地代表一切,能拥有自己的土地是每一个没有土地百姓们的毕生梦想。
闯王李自成在西安发出永昌元年诏,向大明王朝发出最后通牒:上帝鉴观,实惟求瘼。下民归往,只切来苏。命既靡常,情尤可见。粤稽往代,爰知得失之由序;鉴往识今,每悉治忽之故。咨尔明朝,久席泰宁,寖弛纲纪。君非甚暗,孤立而炀蔽恒多;臣尽行私,比党而公忠绝少。甚至贿通官府,朝端之威福日移;利擅宗绅,闾左之脂膏罄竭。公侯皆食肉纨绔,而恃为腹心;宦官悉龁糠犬豚,而借其耳目。狱囚累累,士无报礼之心;征敛重重,民有偕亡之恨。。君其念哉,罔恫怨于宗工,勿阽危于臣庶。臣其慎哉,尚效忠于君父,广贻谷于身家。永昌元年谨诏。闯王李自成自封永昌大元帅,这个封号对大明朝廷打击不大,毕竟一个流寇自封大元帅很平常,其他流寇称王的也不在少数。可李自成用诏书就不同了,这是摆明他要与崇祯皇帝争夺天下。而且在闯军东征的过程中,闯军前锋往往会派使者前往劝降,明言闯军不会劫掠、不奸淫妇女、不杀无辜。但城池印官(一城主官)必须出城投降,城乡士绅要投服,百姓须跪迎闯军。
如守城明军关闭城门,上城拒守,攻破之日,尽情屠戮,寸草不留。闯军采用软硬两手策略,可以说所到之处纷纷投降,也就短短数月横扫直隶所有城池。在闯军攻击的直隶城池中只有高阳县极为特殊,此城高悬大明和黑色破奴战旗,守城官军和百姓青壮纷纷上城抵御闯军。有了破奴军这杆大旗,给予了高阳官兵和百姓极大勇气抗击贼寇。高阳这座坚固城池在建奴入关时,阁老孙承宗带领子孙和百姓令纵横直隶的清军望而生畏,今天他们依旧要用生命固守家园。除了高阳县外直隶官员中也有硬骨头,真定府知府孙鋡关闭大门拒绝投降。当直隶真定附近城池被闯军扫平后真定成为孤城,随着闯王李自成带主力到达真定,一场攻城战不可避免。
第一千零六十八章乌云蔽日之国殇(二)()
真定虽然是直隶大城,军心涣散的明军如何能战胜士气如虹的闯军。也就在短短二个时辰的攻防战真定城破,知府孙鋡被俘于城头,随后蜂拥而入闯军开始在真定进行屠城。但闯军屠城在城西遇到阻力,月桂坊两个路口有十来个身穿黑甲背插战旗的断手残废战兵,堵住了闯军入坊的道路。闯军普通战兵大都不识字,他们认不出这几个残废人物背上战旗上的文字。他们大都知晓闯王一个军令,那就是在不允许在闯军占据的城池中骚扰华国公张平安的产业。黑甲一直是破奴军特有标志,面对几个毫无畏惧的残废战兵,杀红眼的闯军不自觉地放低了滴趟血柱的战刀。破奴军主帅张平安护犊子的个性早就传遍大明南北,任何人要是敢伤害他的手下,华国公报复手段绝对是令人痛不欲生。
而带军入城的权将军刘方亮,在得知这个消息后发出命令,任何人不得进入月桂坊。不仅如此,权将军刘方亮还派出老营人马五百,驻防在真定月桂坊路口,防止闯军将士走错路闯入月桂坊。本来闯军好意保护在月桂坊“五福”货栈,没成想真定“五福”货栈掌柜杨蒙下了条子想拜见闯王李自成。驻防在月桂坊的老营战兵认为杨蒙这个人有些托大,你是低贱商人居然敢给闯军统帅下条子。只是闯军老营战兵多出身于孩儿兵,他们倒是听将领们多次说过这“五福”货栈的真实背景。这“五福”货栈是破奴军两大谍报衙门的细作充任,每个大城的货栈掌柜大都有破奴军情报处衙门把总身份,就这个背景让驻防在月桂坊的闯军不敢怠慢。
于是,“五福”货栈掌柜杨蒙的条子到了权将军刘方亮手里。刘方亮接到杨蒙的条子很是吃惊,他也搞不清楚这杨蒙想玩什么花活。只是此事事关重大,权将军刘方亮派快马将这个条子送到老营帅帐,请闯王亲自定夺此事。闯军帅帐内甚为喧闹,各地急报走马灯似得汇集于此。闯王高坐与正中帅椅内,批阅紧急军情。帅帐内左右各摆放着两个文案,军师姚玉霖和谋主牛金星分坐于此,帮助闯王李自成处置公文。刘方亮送来的杨蒙条子交给了牛金星,被繁琐公事搞得有些晕头的牛金星看了一眼随即摆放在一边,他嘴里嘟囔了一句:“五福货栈一个低贱的掌柜居然敢向闯王下条子,真是不知道天高地厚!”
慢条斯理喝着茶,一边翻阅公文的姚玉霖一听牛金星絮叨,心中顿时一喜。是个人都不喜欢被人压制,更何况是姚玉霖这个颇有心机之人。只见姚玉霖漫不经心地笑道:“呵呵呵!敢于我闯军如日中天之时还来下战书的买卖人,这世道上还真不多见!”
这姚玉霖心思缜密,他故意把条子说成是下战书,摆明了是在提醒闯王李自成,牛金星手中那张条子并不简单。果然,闯王李自成听出了姚玉霖的话外音,他立刻向下首牛金星道:“是什么东西这么重要?”
闯王李自成的问话把牛金星逼入死角,立刻反应过来的牛金星当即意识到,这是姚玉霖在给他下眼药。牛金星虽然得到了闯王李自成的重视,但他在闯军中根基远不如姚玉霖那么深厚,特别是在对待破奴军的问题上,姚玉霖依旧有强大的话语权。这是因为姚玉霖跟破奴军打交道的时间很长,甚至可以追溯到破奴军刚刚成军时期。深知自己被对手抓住小辫子的牛金星也很光棍,他没有立马将手中条子上呈闯王李自成,而是先对着姚玉霖拱手致歉道:“姚兄说得有理,牛某在此事上多有疏漏,还望姚兄今后多多提醒!”
牛金星一面谦卑地向姚玉霖道歉,一边快走几步把权将军刘方亮转送的条子上呈给闯王李自成。不太注重仪表的李自成,右手从油乎乎的袖筒中伸出,他接过这三寸纸条一看,杨蒙以破奴军情报处副千总的身份,提出尽快在合适的时间拜会于他。杨蒙的语气一点也不谦虚,他以一种平等姿态向闯王李自成提出会晤要求。仅仅从这点上看,杨蒙破奴军副千总的身份就不可怀疑,在敌人面前嚣张好像成为破奴军一张证明身份的名帖。闯王虽然内心感到了一丝不舒服,他还必须在这样的小节上选择无视。跟破奴军打过交道的李自成深知,这个时候是不能义气用事。于是,闯王下令让人将破奴军使者杨蒙带入帅帐,他需要了解华国公派使节前来的原因。
闯王李自成还是颇爱颜面,用了使节的名头化解内心尴尬。早在一年多以前,军师姚玉霖就提出了东征方略。虽然姚玉霖没有言明闯军东征最终目的地,是个明白人大都能猜到军师姚玉霖是在撺掇闯王攻占京城面南称帝。从襄京前往西安的路上,姚玉霖不住地向闯王李自成鼓动,加上宋献策这个神棍搞了一个“十八子主神器”谶语,李自成有了坐上龙椅的冲动。作为李自成心腹谋主的牛金星,他没有见识过破奴军战力的强悍,也听说过破奴军天下无敌的神话。牛金星清楚闯王想坐稳天下,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要在破奴军入关前占据京城。毕竟皇位对于任何枭雄来说都有莫大的吸引力,要是破奴军入关闯王坐天下的梦想很有可能产生变数。
今天,闯王接见破奴军副千总,牛金星也想当面探查一下这个潜在敌人的底细。也不过半个时辰的功夫,一个身穿黑甲一脸市侩的年轻人步入闯军帅帐。牛金星第一眼看到杨蒙内心颇为鄙视,他万万没想到这样一个人眼目游移刁民习气的人,居然会是破奴军副千总军官。接待破奴军所谓使节,闯军帅帐当然需要重新布置,那些迫人胆寒的刀阵自然不能在这儿用上。由军事姚玉霖安排的会见,少了杀伐之气多了一分平和,至于羞辱敌人使者唱名请见更是改成了通报请见。在帅帐内还有李自成最信任的小将张鼐,作为出使过破奴军的将领张鼐带着八个亲兵,护卫闯王李自成的安全。入帅帐的杨蒙踱着八方步见着闯王李自成双手一拱,用平衡的声音说道:“大明宣慰使司华国公麾下副千总杨蒙,拜见永昌大元帅!”
就这个永昌大元帅的称呼令帅案之后的李自成皱起了眉头,所谓永昌大元帅称谓只用在闯军公文之中,并不是对其尊称。李自成内心不爽脸上却没有表露,他轻轻一挥手算是对杨蒙的回礼。而在一旁的军师牛金星张口斥责杨蒙道:“贵使拜见闯王如此不知礼数,难道你们主帅张平安也是一个无礼之人?”
“呵呵呵!我破奴军规矩属下拜见上官不行跪拜之礼,张大帅有言,腿跪下去了,心也别想站起来。破奴军将士宁可战死沙场,绝不跪着求生!”也就在最后这一刻,杨蒙眼神坚毅果决。
眼看着牛金星吃瘪,姚玉霖内心畅快。他随即向闯王一揖正色道:“闯王明鉴,破奴军不行跪拜之礼的规矩十余年没变过。杨千总前来拜谒闯王,咱们还是商谈正事,些许小节问题就不用做过多纠缠!”
闯王李自成早就知晓破奴军的这个规矩,他在陕西接待过更加无耻的赵虎臣,当然知晓破奴军个个都不是好相与之人。李自成依旧没有说话,他用眼神提示杨蒙直接说正事。杨蒙得到提示也没客气,他向闯王提出一个请求:“在下闻听真定知府孙鋡被贵军俘虏,这孙鋡乃是大明孙阁老的四子。大元帅您是知道的,我破奴军张大帅与孙阁老私交甚笃,他在孙阁老过世后向孙府派员祭奠。其间,张大帅向孙府承诺保其一家平安。知府孙鋡作为真定守官虽自不量力对抗强军,然其有守土之责,忠义可嘉,加之孙知府主政真定数年并未劣迹。恳请大元帅通融将孙鋡交于在下,我华国公必将感念大元帅的善意。”
“住嘴!我闯军在进攻真定前就派使节传书,如若抗拒天军必定屠城!这孙鋡不知天高地厚,在真定破城后被我军抓捕,你凭什么要求我闯军放人?”小将张鼐对杨蒙的要求一口拒绝,人无信则不立,闯王下达了屠城令却放走主使抵抗的知府孙鋡,今后闯王威信何在?闯王李自成依旧是保持沉默,张鼐代他说了想说的话,他要看看破奴军这边反应再说。
杨蒙听罢也没有动气,他深知谈判要人是手里有合适的本钱。此时破奴军主力远在千里之外,没有破奴军大军压境何谈压迫闯王的本钱,要是一味用破奴军强悍战力威逼情况只能是更糟。为此,杨蒙转身对张鼐一拱手施礼道:“张将军切勿动怒,在下只是一个传话之人,并无强索孙知府的意思。这个孙鋡你们闯军杀也罢放也好,只在大元帅一念之间。就拿张将军所言屠城一事,我破奴军屠过蒙古人都城和林,现如今和林依旧是死城一座。大清建奴的都城沈阳已经被我破奴军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