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草原黑暴-第50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郑泰带着一千护卫骑兵来到张家庄,首先是调和统领赵虎臣与大明左都御史毛羽健之间的矛盾。毛羽健自持这些年来完美执行华国公张平安指令的功劳,在他全家躲藏到张家庄后大肆收拾贿赂,只要沾亲带故的大明官员给了足够的银子,他就将这些人和家眷放入张家庄。开始赵虎臣并未在意,张大帅早就有明确指示,只要是自己一系大明官员破奴军必须全力保护他们全家安全。是不是自家人破奴军情报处和侦缉处自有名单,可毛羽健非得加塞赵虎臣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随着毛羽健收受银子越来越顺手,躲入张家庄的大明官员也越来越多,以至于张家庄人满为患。这下赵虎臣不干了,他带人强行赶走了毛羽健受贿放入的大明官员,被毛羽健指责是华国公过河拆桥。

    曾经对名声不屑一顾的张平安,现在是最害怕的就是名誉受损。郑泰当着两人的面拿出张平安的书信,先是斥责毛羽健散布不利于华国公的言论,随后拿出一千两黄金的金票给毛羽健进行安抚。对于赵虎臣驱赶出去的大明官员,张平安圈定了七个曾经对破奴军有过帮助的官员重新收容,算是给了毛羽健一个说得过去的面子。赵虎臣因其粗暴没有仔细甄别的行为,遭到了张平安的痛斥。双方各打五十大板,暂时化解了赵虎臣和毛羽健之间的矛盾。处置完这个事情后,郑泰还前去看望了永王朱慈炯和坤兴公主朱媺娖,带去了太子朱慈烺问候家书。安排好张家庄内部的繁杂琐事,郑泰派人向闯军递交华国公张平安的正式会晤公函。

    华国公张平安首创照会公文,向闯军明确了破奴军副都统郑泰,全权代表他会商诸事。就在郑泰等待闯军答复之际,京城传出一个八卦消息,闯军权将军刘宗敏强奸了吴襄和吴三桂的三个小妾。数十天前,吴襄向闯王输诚,把定王朱慈焕献给闯王。得到这个消息的闯王李自成大喜过望,他派权将军刘宗敏亲自上门请定王朱慈焕入宫。闯军实权人物登门,吴襄自然是要热情接待,他摆下酒宴款待权将军刘宗敏。刘宗敏带着一帮没见过大世面的偏将吃着酒席,观看吴襄家豢养的歌妓献舞。由于刘宗敏带了数十个本部偏将上门,吴襄家倒酒的丫鬟自然就有些不够,吴襄就让自己和儿子们的姬妾倒酒助兴。刘宗敏他们倒是尽兴了,最后酒也喝得有些多了。

    闯王李自成入京前严令闯军不得劫掠和强奸,憋得快爆浆的闯军将领们,一个个在吴家美女面前急得抓耳挠腮。要不说还是权将军刘宗敏善解人意,他在酒足饭饱之际,就在酒桌上按倒了身边倒酒的女人。刘宗敏这人不喜未经人世的少女,就好有伺候男人经验的熟女,结果是伺候刘宗敏的吴襄和吴三桂小妾首先遭了殃。榜样的力量是无穷地,人家权将军都带头与民同乐了,酒宴上的偏将们要是再装清纯将会遭雷劈。于是乎,吴襄的家宴成为了青楼无遮拦大会。刘宗敏狂欢了一晚还没尽兴,他临走时不但带走了定王朱慈焕,还顺道带走了吴襄和吴三桂的小妾。第二天,闯王李自成得到了这个八卦消息,他没有怪罪老兄弟刘宗敏,而是派人斥责吴襄色诱闯军将领。为此,闯王令吴襄拿出三万两白银罚罪银,平息闯军其他将领的众怒。

    得到这个八卦消息的郑泰不由地大喜过望,张大帅预测的就是准,流寇永远改变不了流氓本性。郑泰也从这次看似有些意外的事件,让他认识到张大帅令其推波助澜何其正确。很快,闯军对破奴军主帅张平安的照会有了回应,闯军由权将军刘宗敏为谈判主使,军师姚玉霖和牛金星副之。双方选定西直门外一里半空地为会晤地点,由破奴军搭设四面透风的帐篷。两边各派三百步兵出席,采用双桌对立会谈形式。两边互不信任对方,都在一里外各自聚集了五千骑兵助阵。破奴军一方,副都统郑泰为主使,赵虎臣和毛羽健为副使。刘宗敏一行骑马来到会谈地,郑泰则有些显摆,他们是乘坐豪华箱车前来。照例,双方相互介绍身份,进行没有任何意义的寒暄。

    闯军主使刘宗敏显然是有些不适应这些文绉绉的开场白,双方一落座他就用凶狠地眼神盯着破奴军主使郑泰,以期待在气势上压服破奴军一方。哪知郑泰根本就没接茬,他那张保养得极好的胖脸始终保持着人畜无害地笑容。刘宗敏的眼神跟张大帅一比简直是班门弄斧,郑泰能在张大帅阴鸷眼神下坚持小半个时辰,刘宗敏这方面比起张大帅来自然差得很远。刘宗敏很显然不清楚谈判关键点,他一开口就提出了闯王李自成的要求破奴军退出京城的底线。刘宗敏急迫地要求破奴军撤离张家庄,正说明闯军对破奴军极为忌惮。郑泰手里筹码丰厚,他则谈起了京城出现的疫情。闯军主使刘宗敏有些蒙头,京师疫情跟你破奴军有屁的关系,他转头向军师姚玉霖望去,希望姚玉霖出言应对。

    闯军军师姚玉霖跟破奴军打交道时间不短,他很清楚破奴军谈判高手是其狡猾的主帅张平安。刘宗敏一开始就暴露了闯军真实目的,真还不知道要付出多大的代价。于是姚玉霖出声道:“郑都统,我等受闯王指派与贵军会商,想与贵军息兵止戈共谋百姓休养生息之福祉。闯王与贵帅神交已久,希望在适当时候与张大帅共同游猎于山海关外,互建双方信任共谋天下承平大事。”

    闯军副使姚玉霖说的比较隐晦,他在试探破奴军底线。郑泰要不是知晓姚玉霖真实身份,也对姚玉霖的试探言语暗挑大拇指。在郑泰眼里,刘宗敏就个粗人,根本就不能担当会商谈判主使。身为破奴军细作的姚玉霖讲的这番话,明显是在给另一个副使牛金星听的。郑泰当然听懂了姚玉霖试探话语中的内容,闯王李自成的底线是以山海关为界,关内归闯军关外属于破奴军地盘。郑泰满脸堆笑地回应道:“好说!好说!我家大帅常言:亡百姓苦,兴百姓亦苦,闯王心中装满百姓疾苦,在下甚为钦佩。只是最近辽东战事未了,破奴军主力追击建奴残敌进入了朝鲜,闯王与张大帅的会面还不知何时能成行。”

    郑泰表明了破奴军张大帅的承诺,那就是破奴军深主力陷辽东和朝鲜,一时半会儿不会对闯军造成威胁。只是闯军军师牛金星不这么看,他对着郑泰一拱手道:“大明昏君误国,奸臣当道,天怒人怨以至于北方大旱十数年。千里之地饿殍之际,我大永昌大元帅应命于天,高举义旗解救百姓于水火,麾下战将如云,拥兵数百万,闯军所经之处百姓无不跪迎欢庆。今,我义军攻取大明京城,天下安定百姓拥戴。刚才郑都统所言可谓是巧言令色,这话说得漂亮,只是张大帅这些年来好似承诺多有不实,难免让人疑其心迹。”

    面对牛金星赤裸裸的威胁和质疑,郑泰并没有急于回答,他仔细打量了牛金星。郑泰观此人身高近七尺,面色微黑,须发整洁,正义凛然的面容中含有狡黠。郑泰有些纳闷,姚玉霖不是说牛金星这人颇有智谋,怎么说出的话让人听着这么不顺耳呢。特别是今天商议的闯军和破奴军之间的事,何必要高举大义凛然地废话。好半天,破奴军副都统郑泰才有些回过神来,原来这牛金星心地也没那么清纯呀。

第一千零八十二章乌云蔽日之国殇(十六)() 
破奴军情报处副都统郑泰是个见过各种场面的人物,但闯军军师牛金星的话差点让他晕头,借喝茶细想的郑泰好半天才理清了一点头绪。牛金星话里在暗示闯王李自成想登基称帝,贬低大明崇祯皇帝这个昏君,高捧闯王为永昌大元帅,就是为李自成称帝做前期铺垫。因为根据京城传出来的最新谍报,永昌已经被李自成内定为年号,郑泰凭这点就可以断定李自成想当皇帝迫切地心情。至于说牛金星蔑称张大帅不讲信誉,则是想借此逼问出破奴军一方真正底线。想清楚牛金星话语里暗含的内容,郑泰也有些气恼。只是谈判讲究制怒,在对手面前任何表露愤怒的语言都会被对手抓到破绽。

    郑泰照旧是那副微笑着的胖脸,以波澜不惊的语气向牛金星道:“牛军师说的话好有深意哟,我等愚人真不解其意。每次大明出现外敌入侵时,我破奴军皆会按照朝廷调兵公文和勤王圣旨入关杀敌,至于说我华国公不重承诺的谣言早已不攻而破。在破奴军占据的地域内,我华国公从不允许汉人百姓跪地相迎,跪在地上的都是诚服于破奴军军威的各族奴隶。破奴城宣慰使司所辖之内,汉人家要是没有奴隶绝对是新来之人,什么叫人上人的生活?这就是人上人地美好生活。我破奴城宣慰使司的汉人百姓,在大旱之年从未有饿死之人。以前看书上说,不食肉糜乃是昏庸上位者不体察民情,今,破奴城汉人百姓粮食断顿只能吃肉。唉,这天灾闹的,我破奴城宣慰使司已经三年没有收粮税了。华国公这人心地善良。”

    郑泰话语中左顾而言他东一句西一句,把牛金星的嘴脸学得是惟妙惟肖,夸起华国公张平安来更是不留余力。这时,心思耿直的刘宗敏终于听明白了,牛金星要威胁破奴军一方,被人家给原样送回。刘宗敏此时有些气恼,军师牛金星要威胁破奴军也不应该在军事上做文章。身为闯军高级将领的刘宗敏与破奴军交过手,他非常清楚破奴军战力是何等强悍。特别是破奴军主帅张平安,更是战场上少有的天才。大家都在传,破奴军主帅张平安的几大怪癖,喜欢打仗,能独自一人看一天地图;喜好金银财货,还喜好美食;据说张平安的休息时最喜刑讯人犯,更为喜欢在谈判时算计对手;因此,人送雅号“五痴”大帅。权将军刘宗敏认为,与其文绉绉打哑谜,不如单刀直入主题更为爽快。

    于是,刘宗敏一拍桌子,就听“啪”地一声打断了郑泰没完没了夸他们的华国公。就听刘宗敏高声说道:“尔等净说些哑谜太过烦人,不如直接说你们有什么要求才能离开京城!”

    “刘将军是个爽快人,在下也就不客气了!”郑泰看着把刘宗敏逼急眼了,当即转换话题。只见郑泰从袍服里拿出一个一尺见方的小本,随后举起了右手伸出一个巴掌。

    权将军刘宗敏一见郑泰的这个姿体语言,有些吃惊地瞪大了双眼,随即大笑道:“哈哈哈!好说,你们张大帅是要黄金还是银子都可以,五万两黄金我闯军还是没有问题!”

    “啥?五万两黄金?你们当我华国公是要饭的,看清楚了是五百万两黄金,要是闯军一时半会儿凑不齐我们可以慢慢等。”郑泰的话语坚决,好像没有一丝回旋余地。

    破奴军一方了出价,姚玉霖当然主动出击要讨价还价。在会商前,闯王召集他们商议方略时,姚玉霖就提出了破奴军很有可能漫天要价,这时闯军不能被吓住也不能一口回绝,需要跟破奴军一方要求就地还钱。闯王李自成对姚玉霖的建议大为赞同,并定下由姚玉霖主持这个环节。五百万两黄金绝不是一个小数目,闯军还真拿不出这么多银子,于是乎双方就数量问题进行了友好而诚挚地商讨。姚玉霖提出先谈可以尽快达成的小事,然后再协商难度比较大的其他问题。闯军一方没有想到的是,张平安首先索要懿安皇后张嫣的尸首,希望能将她安葬在德陵熹宗身旁。为此,郑泰将索要的黄金减扣了一万两。随后,郑泰还提出由破奴军出银一百万两,为崇祯皇帝和殉国的周皇后修建陵墓。这两个要求一点也不难,闯军一方很快答应下来。

    随后,郑泰开始索要定王朱慈焕,这个条件难道开始加大。闯军李自成一方还指望着用朱慈焕这个筹码去压制山海关的吴三桂,怎么能将这么重要的人物交给破奴军。更何况永王朱慈炯失踪,他们都猜测这是不是破奴军在搞鬼。郑泰也算是谈判老手了,眼见在这个事情上僵持就搁置争议,他要停留在张家庄附近三十万百姓随破奴军撤离,闯军不得再行袭扰之事。破奴军主使郑泰的这个条件,在闯军一方看来就有些复杂了。虽然闯军入城后控制住了所有城门,但提早留在张家庄附近的百姓,大都属于有钱人或者是闯军急需的工匠。这些人跟着破奴军跑了,闯军一方很是吃亏。眼看着会商再次陷入僵局,姚玉霖提出商议一下张家庄破奴军撤离的开拔银。

    闯军军师姚玉霖是个聪明人,他先用这个开拔银这个明军惯用的规例帮闯王争取一些颜面。好在破奴军主使郑泰并未过分追究,经过激烈争吵,双方达成初步共识,由闯军提供三百万两黄金礼送张家庄破奴军离开京城前往破奴军控制的月坨岛。既然闯军展现出诚意,郑泰代表破奴军一方也进行了退让。郑泰表示,仔细甄别张家庄附近的百姓,一旦有大明官员以及为富不仁地奸恶之徒,一律驱逐交给闯军。郑泰还在不住感慨,都以为大明官员穷,没想到一个小小的户部七品经历,随身带的黄金就有七多万两的金票。很明显,郑泰的感慨触动了闯军主使刘宗敏,也为闯军在短时间内筹集银子指明了方向。郑泰这是在教唆闯军将领们,要想短时间内筹集到破奴军开拔银,可以找大明肥的流油官员们下手。

    有了郑泰指引的筹钱道路,随后的会谈明显加快了速度。郑泰甚至向闯军权将军刘宗敏表示,大明京城缺粮严重,要是闯军能筹集到足够的银两,破奴军可以在天津卫卖粮食给闯军。如此优厚的会商条件,自然引起了刘宗敏高度重视。闯军缺粮还占据了京城这个大包袱,要是没有粮食供给闯军也坚守不了京城。当然了,华国公这个条件也是需要回报的,皇宫和国子监内珍藏的古典书籍和文玩字画,还有皇城宬明朝档案必须优先交到破奴军手中。为此,郑泰不惜降低了开拔银三十万两黄金。好在闯军方面也知道华国公有这方面特别嗜好,刘宗敏表示破奴军可派员前往皇宫挑选。其实闯军占领了皇宫也非常憋屈,他们将皇宫大内搜了个遍,只找到白银六十万两。而且在皇宫内找到的银子,多为太监和内侍个人珍藏。

    而大明朝廷六部府库空空如也,武库内盔甲和武器破烂得不堪使用。由于闯王下令不允许在京城抢劫,闯军还得支付归附在闯军旗下其他义军的粮饷,对于这样只出不进的日子,闯军高层很是头疼。当刘宗敏回去向闯王建议,逼迫那些收刮百姓民脂民膏的大明官吏出闯军饷银时,得到了闯王的首肯。也就在这时,李自成派往山海关的信使,传来总兵吴三桂的投诚回信,吴三桂愿意投靠闯军献出山海关。于是,闯王派遣制将军田见秀领八万大军前往山海关,吴三桂大军将调防直隶紫荆关。吴三桂精明得很,因为他舅舅祖大寿的事,吴家和草原狐狼张平安关系搞得很僵。闯王给了他一个大顺朝权将军的职位,以及将其所部调离山海关远离破奴军势力范围。吴三桂不是没有向破奴军派出信使商议投降条件,可张平安一句:只要太子认为吴三桂是忠臣老子无所谓,吴三桂想归附破奴军必须缴纳三百万白银的赔偿,全军剃发破奴军即可接受。

    华国公张平安的答复,几乎断绝了吴三桂投诚的可能性。破奴军虽然是汉人为主的军队,却有一个苛刻的军规,所有将士必须剃发。破奴军这个铁规违背了汉人,发之体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至始也的儒家传统,更何况三百万两白银吴三桂交出也就成为了乞丐。吴三桂也清楚,太子朱慈烺对他拿了开拔银不去救援京城恨之入骨,太子没实力杀了他这个救援不利的明将,他吴三桂焉敢祈求太子称他为忠良,因此,吴三桂只能投降闯军成为唯一地出路。当京城西直门外张家庄破奴军,将在此躲避闯军的三百官员和士绅以及他们家眷二千多人赶到西直门。入城搜刮古典字画的情报处和侦缉处城候,从城内拉出了六百箱车的物件,破奴军与闯军默契地恪守双方达成的协议。破奴军一方言而有信,开始从张家庄分批撤离数十万百姓。在情报处副都统和闯军军师姚玉霖共同挑动下,闯军在京城抓捕大明官员逼问其家里财货。

第一千零八十三章乌云蔽日之国殇(十七)() 
入春的天津卫外海格外热闹,白帆点缀蔚蓝色大海,海鸥不时穿行在各个高大海船间。十余艘更大的黑帆海船远离码头,三十多艘身形矫健的哨船往来巡视。二百多艘货运海船一艘接一艘停靠码头,而在码头栈道上人头攒动,数百头戴红盔身穿黑甲的督察维持次序。天津卫被闯军攻占后,在此督战的原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成为闯军俘虏。这个屡次三番跟破奴军作对的锦衣卫头面人物,成为闯军敬献给华国公的礼物。让谁也没有想到的是,破奴军主帅张平安倒是没有为难骆养性,指派侦缉处将其押往济州岛读书反省。不是说张平安转换了性子,他留骆养性一条性命就是想起一个千金买骨的示范效应,让处于观望中的大明官员看到张平安的大度。

    身为锦衣卫前指挥使的骆养性,在张平安眼里属于不可多得地人才。骆养性多次派遣刺客刺杀自己,也是各为其主,能称其为大明崇祯皇帝的一条忠狗。虽然骆养性有勾结建奴的行为,张平安认为换做自己也说不定会这样做,只要能达成目的何须在乎手段。进入四月的京城,虽繁花盛开蓝天如洗,对于留在京城的大明官员来说宛如进入了黑暗的地狱。破奴军情报处副都统郑泰,不但向闯军指明了最快获取钱财的手段,还向闯军权将军刘宗敏提供了大明最有钱官员们的名单。当然了,在京城的勋贵一个也别想逃脱,郑泰提供名单的同时,还预估出这些勋贵和官员可能的财产数目。郑泰心思蔫坏,他将吴襄家财预估为三百万两白银,并将其隐藏在名单中间的位置。有了破奴军情报处提供的勾魂簿,这些勋贵和官员们自然没有好日子过。

    大明京城的乱局,也影响到千里之外的辽东。破奴军主帅张平安与法务衙门执政杨涟,就太子是否登基问题产生了争执。杨涟建议太子登上皇帝大位,却有一个十分尴尬的身份问题。杨涟虽然有大明朝廷授予的散官品级,少了朝廷任命的正式官位。别看这个问题不突出,华国公张平安一句:你个外藩官员参合朝廷政事身份不正,有僭越朝廷礼制之嫌。就这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堵得杨涟差点气晕过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