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草原黑暴-第5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平安吃了半个西瓜才初步满足了口欲,他从身边茶几上抓起干净湿布擦了擦沾满汁水的手和嘴,随后心满意足地打了个饱嗝。张大帅不吃瓜了,也就预示着军议的正式开始。破奴军南征的时间确定在今年九月,秋天作战气候宜人且战马最为彪壮,极为适合破奴军骑兵大范围穿插作战。在坐的破奴军将领早前看过参谋长制定的一个作战方略,基本上是按运河沿线为中心,准备进行三场大战,每次战役以六百至七百里为限。参谋部的这个作战方略,是参照破奴军物质补给的最远极限制定,参谋部这个方略可以说得到了广大将领们的高度认可。本来大家都认为按照参谋部拟定大战作战方略,破奴军主力向南平推,用数月时间基本上可以打到南京城。但一军统帅的张平安下达帅令,要求京城附近破奴军将领悉数到华国公府参加军议,这些熟悉张大帅秉性的老兄弟们就预感到破奴军作战方略发生了重大变化。

    “嗯哼!吃差不多我就讲正事了。本帅经过多日思考,破奴军南征老子打算换一种全新的打法。当然了,你们有什么不同建议尽管提,老子负责最后决策!”张平安的这句开场白让在座将领有些摸不着头脑,有聪明的人很快反应过来,张老大这是要强推他的作战方略。没听懂的则闷头不语,他们早已习惯了张大帅在军事部署上的独断专行。

    在打仗方面破奴军主帅张平安历来是有其独特之处,为了破奴军南征他向大明朝廷写了奏本,推掉一切政事专心应对这场战局。华国公这种对待战争的态度形成多年,朝廷首辅杨涟也是心知肚明。随着上座哗啦一阵盔甲铁片碰撞声,起身后的张平安走到了帅椅之下。在正堂内的近卫副千总孙喜贵赶紧吆喝着数个近卫一阵忙碌,他们抬走了帅椅帅案将东面南征地图摆放在刚才张大帅所坐位置。孙喜贵还将教鞭恭敬地递到张大帅手中,随即与近卫们退到了边角处。今天标识地图由哈刺温行营参谋长张汉亲自操刀,张大帅也用这样平常小事以示对张汉的亲近。手拿教鞭的张大帅漫步走到地图前,将教鞭指向了扬州并在此虚画了个圆圈。张汉略做迟疑,还是用黑色箭头从东面指向了扬州。很明显,张平安对哈刺温行营参谋长张汉的悟性极度满意,他面带笑意地对张汉点了点头。

    然而,在坐的将领们一个个眼睛盯着地图陷入沉思,好半晌他们全部将目光集中在地图西侧参谋长古新身上,似乎要从他脸上寻找答案。只是古新的面色极为尴尬,大家纷纷暗自猜测张老大的这一手作战方略参谋长古新或许并不知情。果不其然,张平安又用教鞭在地图上方虚拉了三道线,张汉立刻在地图上标示出三条黑色进攻路线。西边这条线路主攻南直隶中都凤阳,停留在庐州府(今天合肥)。东面大军进攻路线以淮安府为起点,最终止步于扬州,看样子要与走海路的征夷行营在此地汇师。中路大军则是沿运河一线南下,不用说带领这支大军的一定是张大帅。本来破奴军将领对这种千里大跃进穿插战法很是熟悉,只不过都是一二支战兵营潜行偷袭,像这样大规模穿插作战还是第一次。当然了,他们也看出了张大帅作战决心已下,他们谁要是提出不同建议也没有啥用。

    既然不能反对,所有老兄弟们开始跟身后参谋商议,如何落实张大帅的这个战场决策。别看这些将领嘴上不说,心中还是存有疑问。破奴军打仗历来最最重视物质供给,在大规模战役中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后续作战能力,粮草还好办,将领们打仗最害怕的就是弹药不济。虽然破奴军这次面对的是战力孱弱的明军,可没有弹药供给破奴军唯一的优势就剩下骑兵了。这靠人命去死拼的战法,一直是张大帅想避免的情况,怎么这回张老大搞得如此大胆。好在张平安有常胜将军的美名,在坐将领不相信张老大会犯如此低级的错误。就听到张大帅指着西面箭头说道:“这西路大军由雄鹰营都统领张黎为主帅,水龙营黄飞鸿部配合其作战。这次南征你们二部不带火炮和弩炮,只带足够弹药和少量粮食,以最快速度到达中都凤阳和庐州府。这城能打下来就打,打不下来也不用硬来,让其守军不敢出城为佳。”

    说完,张平安将教鞭指向东路说道:“这东路就由白狼营黄志部和亲兵营杜叶河部构成,其战法与西路雄鹰营差不多。我对你们的要求是,遇到吃不掉的大股敌军不必做过多纠缠,尽量南扑到达扬州府高邮州附近。老子还是那句话,坚城勿攻,东西两路尽可能在野战中消灭敌军。我中路大军负责攻占抵抗的城池,只是这场战役破奴军面对的是同族父老兄弟,绝不能做屠城之事。”

    说完,张平安一挥手,很有眼力的孙喜贵马上抬来帅椅让张大帅坐下,一杯温热的绿茶随即奉上。张老大倒是惬意地喝起茶来,雄鹰营都统领张黎有些沉不住气,他站起身向张平安问道:“大帅,偌大一场大战你就这么布置完了?”

    “当然说完了!怎么了,黎哥你还有啥事儿?”

    张老大的这句反问让张黎有些傻眼,在张黎眼里这张大帅军事布置真有些儿戏,数十万大军南征今天张老大就蹦出这点屁话,确实不像张老大一贯作风。东路军黄志部不管怎么讲离海边近,他们的物质补充来得快,可他雄鹰营身处内陆腹地要补充损耗的弹药就不件容易事。尽管内心有些不满,张黎还是陪着笑脸问道:“大帅你真能耍笑于我,我和黄飞鸿部打穿插没有问题,可您也得帮职下考虑一下西面的平贼将军左良玉吧。他手下五十万人马不是一个小数目,本部万一俘虏多了也看押不过来是吧。您要是再配给我一支山地部队,职下一定能圆满完成这件差事!”

    “咦!要不说还是黎哥会说话,以区区数万人马就敢言俘虏左良玉数十万大军。佩服!佩服!你老哥急啥呢,这不才刚进入六月,咱们九月出兵还有时间细化方略。不瞒你黎哥,别看咱们破奴军兵强马壮,可一撒到大明数万里疆域里还真不起眼。我们破奴城老家还得要吧,新打下来的辽东和乐浪国也需要人马镇守,所以说黎哥呀,你先不要着急喊兵少。至于说平贼将军左良玉,他本人的人品就不咋地,他手下也几乎是一帮祸害百姓的兽兵。你要是遇到这支兽军,则需要按照建奴对待,切勿心慈手软。”张平安的解释令在座将领暂时放心,他们其实内心所想与张黎差不多,只是没有张黎这个滚刀肉敢于明说罢了。至于说张大帅将明军左良玉部定下必须歼灭的兽军,大家伙并不反感。左良玉部自崇祯初年剿匪开始,逐步蜕化成为一支比起义军还要凶恶的野兽大军。他们裹挟躲避兵灾逃难的百姓,对占领的城池烧杀劫掠奸淫妇女,兽兵所过之处百里无人烟。

    只是左良玉人品差运气一直都比较好,他们就没有碰到过破奴军。在大顺军攻入京城改朝换代之后,左良玉乘着大顺军主力北伐之际攻占了武昌,再一次巩固了自己的地盘。伪南明成立之之际,手握重兵的左良玉当然看不起江北四镇扶植起来的弘光皇帝朱由崧,他口口声声要代表朝廷讨伐叛逆。只是大明正统的皇帝朱由检在万岁山自杀殉国,左良玉缺少了一个正统的理由。随着宣统皇帝朱慈烺登基,平贼将军左良玉看到了割据一方的希望。他派人上表朝廷向新皇朱慈烺展现忠心,只是华国公张平安早就看不惯左良玉土匪做派,于是在直隶高阳地界派人斩杀了左良玉信使。没有了传信之人,大明朝廷自然也不清楚左良玉的动向,皇帝朱慈烺听信了华国公的一面之词,将左良玉划归为大明叛将。今天参加军议的破奴军将领们,或许只有侦缉处都统领许义安明白张平安为何要进攻扬州城的真正原因。

第一千零二百二十三章猛虎出柙斗转星移改天换地(十五)() 
破奴军中央集群偌大一场正式军议,到最后以张大帅亲自下厨摆了二天宴席收场,搞得一帮久经沙场的将领们个个不得要领。按照张大帅的说法,兄弟们南征北战十数年难得相聚,借着这次军议好好地跟兄弟们亲近一番。虽然一干兄弟们都清楚张老大没有讲实话,谁也不敢当着张平安的面刨根问底。侦缉处都统领许义安隐隐感到张老大力主进攻扬州,或许跟扬州城富裕的盐商有着不可告人地联系。许义安猜测一点都没有错,在大明富可敌国的华国公张平安再一次陷入了无钱可用的尴尬境地。由于大明朝廷发出了讨逆檄文,南直隶伪明朝廷开始出现内乱的迹象。伪南明内阁次辅史可法因主张向北朝称臣,遭到了江北四镇和首辅钱谦益的排挤,最后由弘光皇帝朱由崧下旨,史可法以兵部尚书的身份前往扬州整军备战对抗北朝大军,结果是史可法被软禁在扬州城。

    首辅钱谦益本来也想着向北朝投降,只是北朝一道讨逆檄文断绝了钱谦益的最后希望。在这道华国公张平安力推的檄文中,明确提出任何依附伪朝的官员都将定为从逆大罪,不但要被流放千里还会被查抄家产。能在南京伪明朝获得官职的人,大多数都是所谓正义化身的东林党人。大明朝崇祯皇帝就是重用这帮东林党,搞得自己吊上了歪脖树。东林党里好人不多,钱谦益之流沽名钓誉之人绝对占据了多数。他们当官之后维护的是地主乡绅和自己家的利益,大明朝都要灭亡了他们还在这枯槁的躯体上吸食民脂民膏。正是这些东林官员的庇护,南直隶的土地兼并也在崇祯末期达到顶峰。这种祸国殃民的乱象张平安自然不能容忍,他向各战兵营督察队下达秘密军令,在未来战争中尽可能收集被攻占地域内的官府土地文档并全部销毁。没有了官府存档,地主手里的地契就成为一纸空文,进而也就失去了合法拥有土地的正当性。

    张平安这次南征方略看似天马行空极具风险,其实也参照了侦缉处数年收集谍报的精要。明军最能打仗的军队在与大顺军和关外建奴作战中消耗殆尽,山海关的吴三桂部依附了破奴军,这也使得张平安敢派遣数支零散战兵营深入大明腹地。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破奴军连续剿灭大清和朝鲜两国,善后移民以及重新经营这两个广大地域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破奴军在京城缴获的财货虽然不少,南征和西征两支大军需要海量的作战物质和军饷,再加上破奴城宣慰使司民事衙门税收只能满足本土需要,数千万缴获的白银没有几个月又见了底。张平安还要为将来控制地域百姓休养生息储备黄金,他手里海量金银一转眼功夫成为了美好回忆。这些年来战争经验总结,张平安深刻领会到,抢劫总比建设来钱快。破奴军这些年打仗的银子,有八成是他从敌人或者仇家手里劫掠而来。正因如此,对于抢劫这个高尚的行当,张平安总有一种不能割舍地情怀。

    大明北方地界有钱人基本上被他手下破奴军洗劫一空,南方可称为富可敌国的人除了南京城内勋贵们,就要数扬州城里的盐商们。根据侦缉处安插在这些盐商家暗探收集的谍报,这帮盐商家里白银和黄金不会低于五千万两。扬州盐商能在大明南直隶发家上百年,揣测天下大势的本事不是一般人能企及。破奴军还没有入关前,这些盐商纷纷变卖土地囤积白银和黄金。自打伪南明朝廷开张之日,破奴城宣慰使司的“银广聚”银楼就不再兑换金银票,逼迫这些盐商将手里的金银存放在家中。为保障家里财货的安全,所有大小盐商捐钱成立了扬州民团。由于扬州盐商使足了银子,这支五千人的民团加上六千官军,足以令扬州佐近驻防瓜州的高杰部匪兵不敢轻视。本来投奔马世英的高杰一直想进驻富得淌油的扬州城,但高杰部素有四处劫掠的恶名,扬州城百姓一听高杰恶兵要入住扬州纷纷罢市抗争。为保自己家产不受损失,扬州盐商拿出五十万两白银让高杰部七万人马到瓜州驻扎。

    新任扬州知府林耀辉不知道什么原因最近与“三江货栈”东家林乾走得非常近,虽然两人都姓林表面上看似乎并无亲缘关系。林耀辉能出任号称天下第一肥缺的扬州知府,得益于魏国公徐弘基的大力推荐。别看南明朝廷外有首辅钱谦益、次辅马世英,内有南京镇守太监卢九德把持,手握南京兵权的魏国公徐弘基依然有强大的话语权。弘光皇帝朱由崧在政治上玩手腕,远不是这帮老奸巨猾的臣子对手,却也知道什么时候该维持朝堂中庸平和。魏国公徐弘基自破奴军占领京城后,整个人都像是被打蔫的茄子好长一段时间都没有了精神。徐弘基在天启年间就与破奴军有过小冲突,他带着数千人愣是被许义安手下数百护卫打得屁滚尿流,也使得徐弘基见识到破奴军的强悍。早前,破奴军还在关外之时就派人向魏国公徐弘基传话,要他赎买数十个秦淮河名妓送至辽东。见识过大风大浪的徐弘基当时就明白,这是华国公张平安要他站队表明态度。

    只是当时魏国公徐弘基被镇守太监卢九德忽悠,傻乎乎地推选朱由崧这个失去藩地的藩王当皇帝,进而保住他现有的地位和财富。考虑到将来能控制朱由崧这个皇帝,脑袋发热的徐弘基当即与卢九德同流合污把朱由崧推上了皇位。徐弘基用行动表明了自己的态度,自然对华国公的敲诈置之不理。其实徐弘基并不是不知道他这样做会得罪华国公张平安,只是徐弘基心里有着自己的小算盘。大顺军百万大军以秋风扫落叶的强悍占领了京城,那时身处南直隶南京城内的官员大都认为连续作战的破奴军不会在短时间攻入关内。尽管朱慈烺到了辽东,徐弘基猜测华国公张平安很有可能斩杀朱慈烺在关外称王。不知是徐弘基看漏了三国历史,他恰恰没想到张平安会行曹操狭天子以令诸侯之事。所以,北朝宣统皇帝朱慈烺登基之后,徐弘基才恍然大悟。只是木已成舟,徐弘基必须为自己的短视付出代价。

    好在魏国公徐弘基在南京城并未把事情做绝,华国公在南京城里的买卖,在徐弘基大力维持下得以保留。徐弘基为自己留下一条后路,很快也得到了回报。留守南京城里的“银广聚”银楼掌柜张贺派人偷偷给魏国公传递了一封书信,华国公请徐弘基帮忙让礼部主事林耀辉出任扬州知府。已经完全看清天下形势的魏国公徐弘基深知这是华国公给予他的最后机会,他要是不能办成这件事他将再无保命良机。为此,在南直隶根基深厚的徐弘基上蹿下跳联络自己一系人马,采用多种手段威逼卢九德和马世英,愣是将一个不起眼的礼部六品主事林耀辉推上了扬州知府的宝座上。林耀辉在魏国公力挺之下出任扬州知府,在南明朝堂上没有掀起多少波澜。大家都以为魏国公少了与华国公之间的买卖心里不平衡,这是要利用林耀辉这个自己人继续他的捞银大业。

    而林耀辉在南京官场多年不如意,早在崇祯十五年就投靠了华国公,只是他处事小心谨慎投靠之事一直不被外人所知。当朱正山一帮华国公一系官员逃离南京城时,林耀辉被华国公要求不得以任何理由离开。林耀辉多年的隐忍得到了回报,他被华国公委以重任配合侦缉处统领林乾做扬州内应。华国公张平安还亲自给林耀辉下达指令,南明朝廷要求在扬州软禁史可法,张平安则令林耀辉直接把史可法关入大牢。在张平安眼里,史可法算是一个性格耿直的良臣,可以为破奴城宣慰使司所用。从张平安内心上讲,他很佩服史可法的老师左光斗。天启年张平安没能救出被魏忠贤构陷入诏狱的左光斗,内心一直存有遗憾。能保住左光斗的学生史可法,也算是对左光斗有一个交代。张平安之所以要囚禁史可法,就是要保住史可法的一条性命。史可法出任了伪南明朝廷的重臣,战后新朝肯定要对他进行清算,张平安就是要保全他也损害了史可法的清名。

    对于这些把名声看得比生命还重要的人,今后让他们出仕就要想方设法保护他们的名誉不能受损。要是史可法被南明朝廷抓入大牢,战后张平安再保他出任官职也有了正当理由。至此,华国公张平安对南直隶战前布局初定,他可以将南征方略进行细化。而在陕西腹地,破奴军白骨营大军在主将卢象升的带领下疾驰上千里,将大顺军主力围困于西安府一带。白骨营主将卢象升再次违抗张大帅军令,使用蒙古骑兵切断了大顺军西撤道路。卢象升之所以屡次违抗张大帅的军令,主要还是想把大顺伪皇帝李自成歼灭在陕西地界。虽然白骨营有四万多战兵,卢象升还是没有完全把握拦住李自成逃跑的道路。毕竟多年流寇生涯,早就了李自成善于逃跑的本事。

第一千零二百二十四章猛虎出柙斗转星移改天换地(十六)() 
破奴军主帅张平安召集中央集群将领军议之后,破奴军开始进行了大量兵力调动。战象营张佑赫部放弃所有战车开始转化外骑兵,并接替李晨部驻防辽东和乐浪国,李晨部调往山西回归哈刺温行营陈铮麾下。有了李晨部回归,在山西的哈刺温行营就有了虎贲营、李晨部、黄伟部、齐衡部和炮队杨威十五万大军。亲兵营费金部则调往破奴城保护破奴军老巢;山地部队王华部调往杀狼沟至昌平一线;山地部队柳青山部防守山海关至广宁地区。天熊营罗天部和杨奎炮队被张大帅调往陕西,配合卢象升围攻西安城。考虑到陕西破奴军今后要入川,为此特地将王华山地部队也调到了陕西。主帅张平安架不住滚刀肉张黎死打烂缠,把山地部队田鹏部调往张黎指挥。中央集群大军南征将面临南方水网地形,赵光明部笨重的战车根本就发挥不了用场。

    为此,赵光明部跟辽东的张佑赫部一样,开始换装战马成为骑兵。赵光明属于破奴军老兄弟了,张平安选择这个稳重的战将驻防京城震慑京师内宵小。破奴军另一支大军征夷行营主力到达台湾,而破奴军水师主力攻取了舟山群岛。至此,破奴军已经做好了南征前的一切准备。当还在京城调动兵马的主帅张平安,接到了白骨营督察队传来的密报,卢象升再次违抗军令调蒙古骑兵南下堵截大顺军西去道路。卢象升行事果决,他违抗军令就是要断绝张平安驱虎吞狼的计谋。大明朝崇祯皇帝自杀殉国,这件事对卢象升本人的刺激相当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