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破奴军主帅张平安在自己控制的地域反复宣扬破奴军丰功伟绩,时不时嘲笑大明朝廷的懦弱,潜移默化地引导百姓们与大明王朝离心离德。现在张大帅种下的种子已经开花结果,宣统皇帝建立的大明王朝被破奴城宣慰使司百姓们视为是自己的功劳,这毕竟自己家子弟在张大帅统领下帮助其复国。而今,宣统皇帝居然以莫须有的罪名抓捕张大帅,这样的皇帝还留着他干嘛。张大帅早就讲过,岳飞爷之所以在大胜金国大军后被杀于风波亭,不是光是奸相秦桧构陷,还有宋高宗赵构害怕岳武穆打败金国后迎接二圣回朝。接受了张大帅观点的百姓们,很自然要将张大帅被抓之事与岳飞遇害的事联系起来,他们一致认为张大帅被抓是宣统皇帝出于嫉恨,要在平定南方战事前屠戮功臣。百姓们这一比较才发现,张大帅如今的遭遇与岳武穆那时的境遇何等相似。
亲卫营骑兵突入出现在制戎城,立刻引起了制戎城城守文静山的注意。最近破奴城宣慰使司地域内有些不太平,张大帅被抓之后文静山一直在关注破奴城和京城传来的公文。特别是帅府督办王庆和生病,经历过破奴城多次兵变的文静山,在政治上极为敏感。制戎城对于破奴军主帅张平安来说是一个凶地,张大帅遇刺和张尚德谋逆案都在此地发生,文静山历经这两次大的变故后做事极为谨慎。按照常例,亲卫营骑兵小队上百人出行必须有参谋部军令,这也是张大帅在谋逆案发生后作出的规定,就是怕今后破奴军出现兵变。进入军驿的亲卫营小队,向驿站驿承出示的公文是帅府督办处签发,而签发这道军令之人是张尚武。制戎城城守文静山思索半晌,他马上预感到平安城要出大事。喜好看史书的文静山很清楚兵变常用手段,他猜测张尚武这小子绝没有此等阴暗心思,很有可能是帅府母狼吕如歌在后面出谋划策。虽然亲卫营骑兵拿着帅府督办衙门的军令有违军制,破奴军两个帅府之间护卫调防也合乎规矩。
在平安城有张大帅两个儿子,一个张尚文一个张尚仁。张尚文生性文弱不被张大帅所喜,虽然张尚文颇有才干张大帅总是认为他不是一个统帅的材料。加之张尚文缺少有实力的靠山,破奴军上下没有一人认为张尚文有接替张大帅衣钵的可能。只有十五岁的张尚仁,才是张大帅平常最为喜欢的儿子。张尚仁的母亲房天奴死得早,张尚仁基本上是张平安亲手带大,谁都没想到一个杀伐果决的张大帅,能一把屎一把尿地照顾张尚仁八年。这次出征张大帅才将张尚仁派到平安城,出任平安城帅府督察把总。张平安数次当着老兄弟们面感叹,说张尚仁晚出生了几年,意思是张尚仁要早出生几年他肯定选这儿子接班。这次亲卫营骑兵拿着帅府督办衙门军令出行,感觉不对劲的文静山一面安排好亲卫营骑兵的饭食,一面向平安城里主持政务的副总理张虎洲急报。
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风雪漫道惊天变(十一)()
乐浪国国都汉城,在春节临近前依旧忙碌,主要街道上十分喧闹。这里没有多少人采购年货,三千多倭国奴隶正在整修道路。在此监工的多为平安城百姓,许多破奴城百姓则站在自己家大门前嚷嚷着,他们嫌自己家门前石头道路不够平整,叫喊着让监工们重新整治。破奴城百姓地位非常高,在乐浪国他们可以说是上等人,使唤平安城监工他们觉得理所当然。不过从城外走来的骑队平息了破奴城百姓们的叫喊声,狐狼战旗让这帮天不怕地不怕的破奴城百姓有了敬畏之心。破奴城百姓心里清楚,他们现在的一切都是张大帅赐予,对亲卫营骑兵的尊重就是对张大帅的敬仰。乐浪国驻军主将是战象营张佑赫部协统李岩,主事之人是情报处统领出身的丞相郑泰。在得知汉城出现亲卫营骑兵队的消息,丞相郑泰头都惊得快爆了。不用多猜,这一定是破奴城里出幺蛾子了。
张大帅在京城被抓的消息郑泰多日前已经获悉,多年暗探生涯养成的习惯,使他没有关注京城对张大帅的营救,而是时刻将注意力盯在破奴城。京城有陈铮、古新等高级将领们主持军务,他郑泰还没有资格去献计献策。郑泰与吕如歌没有见过面,连张大帅都称吕如歌为帅府母狼,这就让郑泰不得不对这个女人高看一眼。大前天郑泰刚接到辽东沈阳城统领张佑赫急报,说帅府督办衙门派一支骑兵前往乐浪国公干,请乐浪国丞相郑泰好生应对。张佑赫本是亲卫营协统,作为一个亲卫营老上官,这队骑兵居然没有向张佑赫透露一点消息,就说明他们的来路有些不寻常。现如今郑泰是破奴军一等统领,离副都统领只有一步之遥,跨入都统领行列就等于真正进入高级将领行列。虽然不清楚这支亲卫营骑队来汉城的目的,郑泰也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了。
朝鲜国王的王宫被改成了乐浪国王府,郑泰的丞相府衙就在王府东侧。来到乐浪国行事低调的郑泰,对王宫护卫下达了军令,这两天没有他亲手签发的手令,任何人都不允许跨入王府半步。大门外护卫突然增加,让身处王府内的张尚德已经是六神无主,他从这个迹象看到了危机临近。自从谋逆案发生后,张尚德的母亲秦香怡用自杀换得了他的活命。而父亲张平安对张尚德的处罚不重,只是让他读书养性,还给了他乐浪国国王的封号。现如今父亲张平安被宣统皇帝抓捕,张尚德也认为父亲这次是凶多吉少,失去了父亲张平安的庇护,他平稳的好日子也就到头了。张尚德派人向郑泰传话希望能登门拜访,气得郑泰将传话之人骂了个狗血喷头,这世界上哪里有国王拜访手下丞相这种坏规矩的事。心情不好的郑泰亲自进入王府,他还得安抚张尚德不要做傻事。
今天,府衙书吏来传话,亲卫营把总张天赐求见。坐于丞相府正堂的郑泰,身穿破奴军统领战袍见到张天赐行礼,他也是略微点头回礼。只是亲卫营十几个战兵手扶战刀立于正堂大门之外,这种临战姿态让郑泰感到了蹊跷。没等张天赐说明来意,郑泰那张白胖的脸庞露出一丝不满问道:“张把总身为大帅身边护卫,求见上官以势威逼,是没学过破奴军军法吗?”
身为统领的郑泰与把总张天赐之间身份差距悬殊,郑泰以势压人就是要掌控话语主导权。郑泰在独立主持京城破奴侯府多年,很自然形成了一种上位者的威严。年纪不过十九岁的张天赐,在官场历练上根本就不是郑泰的对手,他虽然心中有火也不能发出,只得赔笑道:“郑丞相请勿想多了,职下只是执行帅府督办衙门指令,请乐浪国国王张尚德回破奴城主持政务。”
“这破奴城政务不是总理陈良主持吗?怎么了,他也病了?即便是陈良病了不是还有龙副总理嘛,我来乐浪国时,张大帅曾经交代过,尚德心性未定还需多读书在乐浪国多磨练。”郑泰昨晚就下定决心要死保张尚德,以此报答张大帅知遇之恩。要是没有参谋部和副帅陈铮的军令,郑泰打算死保张尚德,也就是想看看让张尚德去破奴城人的到底是谁。为此,郑泰在言语中抬出了张大帅的招牌,他要借此看看张天赐的反应。果然,郑泰从张天赐眼神中看到一丝犹豫,就猜测张天赐手里没有过硬的公文。
把总张天赐还是从郑泰话语中听出了讥讽之意,年轻气盛的他在腰间牛皮袋中掏出了一份公文。这是一封帅府督办处衙门向乐浪国下发的正式公文,郑泰从信封中抽出公文一看,他的眉头顿时皱了起来。公文中虽然语气平和,所言之事与张天赐的转诉基本一致,就是张尚武接到参谋部军令前往京城,帅府督办衙门请张尚德前往破奴城主持政务。这份公文格式没有问题,印章齐备就是签发的人是张尚武,这就让这份公文看起来不伦不类。看完这份公文后郑泰心中打鼓,这帅府还真是出妖孽呢。在破奴军中张尚武被张平安定为接班人之事,大家伙都听张大帅念叨过数次,但张大帅从未将此事写成文字通报全军。即使是有文字记载,也多见于给将领们的私信。在张大帅生死未明之际,连陈铮都邀请张尚武进京,郑泰阻拦张尚武签发公文的做法确实有些不明智。
沉默不语的郑泰内心极度复杂,他从最开始全力要保张尚德报答张大帅知遇之恩,到看到帅府督办衙门的公文后有了顾虑。张大帅家继承人争夺战是附带着刀光剑影,张尚德就是在这场争斗中败阵中仅有的幸存者。郑泰虽然没见过吕如歌本人,却也听到她的不少传闻。大多数关于吕如歌的传言毁誉参半,倒是有一点共识就是吕如歌是一个极为有手段的人物。郑泰顾忌的是自己家人安危,今天他要是驳回了张尚武的批文,今后张尚武掌权必定要对郑泰进行清算。张大帅在清算谋逆的老兄弟鲁得银和武天兴时只杀了主使之人,鲁得银和武天兴的儿子基本上没有受到伤害。郑泰吃不准吕如歌的手段,万一吕如歌打算赶尽杀绝,郑泰三个儿子就会因他今天的决定身首异处。郑泰可以感念张大帅的提携报恩,只不过这报恩的代价却是他不能承受。
面对全家老小的生死抉择,郑泰好半晌都没有吭声,他收下这份公文对张天赐挥一挥手道:“张把总这一路数千里确实辛苦,你们先回驿站歇息二日,这事儿我得想想!”
郑泰的意思是,请张天赐给他留出思考时间,他得好好考虑一下其中利弊。郑泰此时完全没有了最初时强硬的态度,张天赐要是对人心揣摩老道,就该告辞等待郑泰给予的答复。没想到这张天赐年轻气盛,他以为郑泰在敷衍就高声回道:“郑丞相,少帅在职下离开破奴城前特意叮嘱:大帅身处京城牢狱,无论如何都要请大哥回来主持政务。现今少帅接到参谋部军令要前往京城搭救大帅,乐浪王张尚德要不回去,少帅不能成行的责任丞相可担当不起!”
张天赐带有威胁的话语惹怒了郑泰,他“啪!”地一拍桌子站起来骂道:“你个狗东西知道破奴军的规矩吗?你口中少帅是张尚武吧!或许是我乐浪国地处偏僻,破奴军参谋部和张大帅往来公文中好像没接到张尚武接掌帅印的消息。咋的了?咱们大帅刚刚被宣统皇帝抓走,张尚武这小子就接帅位了?倒是张大帅在本人接掌乐浪国丞相前有过交代,张尚德无参谋部军令不得离开乐浪国!我告诉你小子!这乐浪国不归帅府督办处管辖,只有参谋部和张大帅军令在我们这儿管用。你不是口口声声说是少帅的意思吗,好!你拿出破奴军帅印军令或者是张大帅亲手写的帅令,这张尚德别说跟你去破奴城,就是你当着我的面把他杀了都行。哼!今天算你狗日的走运,老子心情好就不追究你忤逆上官之罪。直接回破奴城跟张尚武说,本人这里有张大帅手令,无参谋部军令张尚德哪里也去不了!”
张天赐威逼郑泰起了反作用,这让郑泰找到了应对之策。张大帅自破奴军成军之日,最为讲究的就是规矩不可坏,只要是遵守破奴军的规矩,张大帅都不能处罚守法之人。郑泰开罪了张尚武不假,但郑泰的做法完全是按照规程行事,张尚武即便是要报复他,也不能以此定郑泰的罪。要不然,张尚武就不能让一帮手握重兵的老兄弟信服,没有了这帮老兄弟的支持,他张尚武根本就无法掌控破奴军。今天张尚武要控制其兄张尚德的做法,已经超越了破奴军老兄弟们的心理底线。有了这个前提,郑泰才有自信与张尚武撕破脸而不会伤害自己家人。今天张天赐展现强硬算是踢到了铁板上,乐浪国王府护卫就有上千人,亲卫营想要强行带离张尚德困难重重。且不说郑泰可以调集乐浪国所有驻防战兵堵截,到了辽东也躲不过张佑赫部的拦截,灰溜溜认错才是把总张天赐唯一出路。同样,前往平安城的帅府亲卫营副千总张学金,也遇到了不小的麻烦。
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风雪漫道惊天变(十二)()
破奴城宣慰使司民事衙门副总理张虎洲,在接到制戎城城守文静山关于破奴城帅府来了一支奇怪骑队的急报后,也预感到事情有些不妙。张虎洲作为一个大明老官僚,当然清楚张大帅被俘后破奴军会迎来权利争夺,只是他没想到已经有了继承人身份的张尚武这么着急巩固其权力。张虎洲何尝不清楚张尚武如此着急的原因,张大帅另一个儿子张尚仁在破奴军在有一个强力后援。能在破奴城民事衙门身居高位的人,基本上没有一个是庸才。张虎洲能被张大帅推上民事衙门副总理的位置,就能说明他的才智出类拔萃。熟知历史的张虎洲明白,破奴城帅府出了大事,这支骑队很有可能是要诱捕张尚仁押往破奴城。张尚仁是张大帅最喜欢的儿子,张平安就是害怕他不在破奴城期间吕如歌加害张尚仁,才将张尚仁派遣至平安城避祸。
要是这次张尚仁被抓到了破奴城,一旦张尚武承袭了大帅职位,张尚仁绝无活命的可能。张尚仁的姐姐张仙儿有一个很有背景的夫婿张治国,这个张治国的老爹就是雄鹰营都统领张黎。因而,张尚仁与都统领张黎家就有了密切的联系,不但如此,张尚仁还被张大帅定下了一个娃娃亲,张尚仁的媳妇就是胡明的女儿胡清樱,由此可以看出张大帅对张尚仁这个儿子的喜爱。破奴军中张黎雄鹰营和胡明的利刃营是中央集群头等主力,要是深挖下去民事衙门副总理龙涛和胡明还是连襟,张尚仁在破奴军中潜在势力远比张尚武要强。张虎洲判断吕如歌很有可能感受到了现实威胁,她首先要为儿子张尚武剪除接掌帅位最大的障碍。在吕如歌看来,张尚武要去京城继承帅位,很有可能遭到破奴军中央集团张黎和胡明的反对。正是有了这个担忧,吕如歌才会想方设法将张尚仁困在自己手里。
面对这个棘手的局面,张虎洲根本就不想深陷其中。狡猾的张虎洲当然清楚,这站队一旦站错了位置,他们全家老小就彻底玩完。非常有急智的张虎洲决定将张尚仁这个能烫死人的火炭丢出去,并将张尚文这个孩子送出去成为挡箭牌。张尚仁是不能直接交给吕如歌,张虎洲还得为自己预留一条后路,这张大帅万一被破奴军解救出来,张虎洲也得有一个交代。为此,民事衙门副总理张虎洲连夜将张尚仁派往平顺城,说是给驻防在此的朱有钱送一封紧急公文。老谋深算的张虎洲并没有在公文中说明具体情况,而是让朱有钱好生教导张尚仁。第三天亲卫营副千总张学金抵达平安城,拿出帅府督办衙门公函,要护送张尚仁回破奴城商议要事。接到公文的张虎洲当即表态,完全按照同意帅府督办衙门的指令行事。张虎洲还问及张尚文是不是也该回去,毕竟张大帅还身处牢狱,张尚文回破奴城还可以出谋划策。
这下轮到副千总张学金尴尬了,临行前吕如歌向他交代,无论如何也要带张尚仁回破奴军,只字不提张尚文该如何处置。连执行差事的张学金,在张虎洲看似无意间的追问也意识到其中不寻常。张学金是金狼营孩儿兵出身,他是一个孤儿不知道自己的父母是谁,打出身之日起就被张大帅收养,从小吃张大帅饭长大的张学金对张平安的感情很深。跟随胡明作战多年的张学金,是六月才调到破奴城帅府任亲卫营副千总守护帅府安全。张大帅出事后,破奴城开始还井然有序,最近主母吕如歌让亲卫营将士们叫张尚武少帅。本来参谋部就有公文,让张尚武前往京城视事,帅府亲卫营官兵对张尚武叫少帅倒也没有抵触。这次来平安城接张尚仁回破奴城,张学金略感奇怪,经过张虎洲点醒他意识到张尚仁回破奴城很有可能是吕如歌的主意。只是军令难为,张学金不得不恳请张虎洲同意,让张尚仁跟他一起回破奴城。
手拿帅府督办衙门公函的张虎洲有些为难地对张学金道:“张副千总这事有些不好办呢!帅府督办衙门为何不提早发个文报来,我也好将张尚仁留在平安城。昨日捕儿鱼海奴隶谋反打伤了家主,本官派张尚仁前往平顺城,让朱副都统派兵平叛,并由尚仁督办此事。你要是不着急的话,过个十天半月的尚仁也就回来了。”
听完张虎洲的话张学金眉头皱了起来,主母吕如歌交代的很清楚,见到张尚仁后必须当日与其一起返回。于是,张学金向张虎洲请示到:“张副总理可否派人将张尚仁请回?亦或是贵府出具公文,职下前往平顺城接尚仁一同回破奴城?”
破奴军中规矩森严,张尚仁前往平顺城督办平叛就成为军务,他就不归民事衙门管辖。张学金很清楚,副都统朱有钱部属于破奴军序列,这时调破奴军军官行走就必须有破奴军参谋部的调令。而参谋部远在数千里之外的京城,这来回一折腾没有大半个月调令到不了平安城。听完张学金的请求,张虎洲这个老狐狸轻轻地摆手回道:“这事儿你就别为难本官了,帅府督办衙门不是管着帅府督察衙门吗?破奴军中让帅府督察衙门出具公函比我民事衙门公文管用!”
副总理张虎洲这句话试探意味浓厚,他已经从张学金说话和表情上发觉到异常。帅府督察衙门与破奴军督察衙门权限非常明确,破奴军督察衙门总管全军将士不法之事,而帅府督察衙门只能抓捕破奴城宣慰使司地域内破奴军犯法官兵,并没有任何调动兵权。张虎洲此意是想看看,张尚武控制帅府大权到了什么地步。要是张尚武不敢使用督察抓捕张尚仁,那么就说明张尚武手里除了一个帅府督办衙门外,能掌控的兵权并不多。结果是张学金起身向张虎洲告辞,他要前往平顺城与副都统朱有钱交涉。这时,张虎洲满脸歉意地礼送张学金出门,在屋外漫天雪花中,张虎洲内心有些后悔。早知如此何必把张尚仁送走呢,看样子张尚武急于控制张尚仁就说明他内心虚弱,搞不好都统领张黎和胡明二人手里有张大帅的遗命,为保住自己后半生的荣华富贵,这二滚刀肉或许强推张尚仁上位。
张虎洲清楚,这破奴军帅位争夺关键是看上位之人手里的实力。张尚仁别看只是一个没娘的孩子,却受到张大帅的特别宠爱,张平安几个儿子中张尚仁的实力最强。虽然张虎洲对自己不敢提前站队有些后悔,他宁愿不站队也不想站错队。毕竟张虎洲选择死保张尚仁,最后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