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非常寒冷,正堂里又不生火,加上还张平安的灵柩在数十人沉默中更显阴森。整整两刻时辰没有人说话,让本已压抑的气氛更加透着诡异。坐在上首位置的参谋长古新,这时放下手中茶碗,他清了清嗓子道:“既然大家都不说话,我就先说说。张大帅曾经多次说过,张尚武年纪虽小却知战事艰难,假以时日可接帅位!”
参谋长古新平和的话语,如同在寂静湖面上丢下一块小石头形成阵阵微澜,会场内“嗡嗡”声一片,在座的老兄弟们都不相信这话出自古新之口。这时,一个声音在喧闹声中分外刺耳:“张大帅说的这话什么时候说过,我怎么没有听说过?”
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五星出东方利中华之新征程(二)()
当参谋长古新向大家转诉张大帅让张尚武接替帅位的话语之后,在座的将领们谁也没想到,第一个出言反对之人居然是平时极为老诚的都统领黄志。本来在最下首站立旁听的吕如歌,听到古新点明让张尚武接掌帅位时她内心充满感激。待都统领黄志否认听到张大帅说过此话,吕如歌心头顿时一紧,她预感到情况有些不妙。黄志和黄伟俩兄弟可以说是最早跟随张平安的破奴军将领,他们资格老功劳大威望也高。特别是这俩兄弟平常都不善与人交谈,属于破奴军中能打仗人缘好的老实人。今天身为破奴军中央集群主要将领的黄志第一个站出来唱反调,就说明前些日子张尚武把他得罪的有多狠。吕如歌知道就是在这个时候哪怕是下跪赔罪已经晚了,黄志既然敢出言反对张尚武接掌帅位,就说明他已经做好了与张尚武翻脸的准备。既然有人出头挑事,大家伙也接着往下看热闹。
心思蔫坏的胡明如何能放过这个大好时机,他这时接话道:“黄老哥,张大帅说这话时你可能不在场,今天古参谋长不是转达了张大帅的指令嘛!或许张大帅讲这话时我们哥几个在前线打仗,他给古参谋长留下过手令也说不定。”
胡明就没有安好心,他话里挑拨意味浓厚,好像他也不知道张大帅说过这话。最为关键的是中央集群老兄弟们都清楚一件事,上次鲁得银谋逆案后张老大特地说过,他现在还年轻,今后谁要是再说继承帅位之事他就跟谁翻脸。因此,这帮老兄弟们都清楚张大帅不可能给古新写下手令之类的文字,胡明这样说就是想要搅乱张尚武接掌帅位的机会。自从张大帅组建破奴军起,就非常注重一切事物都按规矩办事,连他自己都从不破坏定下的制度,以至于龙涛这个马屁精有时都会用不合规矩来顶撞张大帅。破奴军重武轻文,今天公议帅位继承人,要是没有张大帅写下的文字,只能由在座的将领们共同推选破奴军主帅。
很显然,都统领胡明挑拨的话语引起了将领们的共鸣,炮队都统领杨妹妹接着胡明的话题表达自己的看法:“我觉得胡哥说的有理,张大帅说的话有些不能当真。要是张大帅真的留下手令,咱们就大帅手令执行,要是没有张大帅亲笔书写的公文,咱们还是继续公推吧!”
这下好了,都统领杨妹妹说得更加直接,张大帅在没有战事时与老兄弟们关系良好,经常说一些耍笑的言语自然不能当真。要是参谋长古新拿不出张尚武接掌帅位的字据来,那么就由与会的老兄弟们推选出一个帅位继承人。杨妹妹的话语再次令整个会场陷入沉默,会场内的老兄弟们其实都认可杨妹妹的建议。只是这个提名一事不但关系到破奴军未来,还涉及到他们本人的切身利益,使得大家变得稳重不能轻易开口。张大帅要求大家讲政治,一帮大老粗们多多少少也看过或者听过不少历史典故,他们都清楚夺权之争往往会带出血杀。任何一个人提出的大帅人选,都不会被老兄弟们一致认可,毕竟张大帅的儿子们没有老子那样的威望。争斗失败的一方,肯定会遭到获胜一方的报复。即便是这个新大帅心胸大度,他们儿孙今后的日子也不好过。
这人一旦到达一定地位顾忌就会很多,特别是他们获取的功劳足以让儿孙们将来不再吃苦,这些将领们还想把权利让后代继承下去,这就需要他们在今天选对未来的主子。与将领们各怀心事想着推选人不同,站在下首的吕如歌显然有些急眼。从老兄弟们的表现来看,张尚武要想继承帅位似乎没有啥希望,参谋长古新在遭到老兄弟们责难之后不再开口。别看吕如歌是张平安的女人,他对老兄弟们的影响力以及大不如前。过去吕如歌还能经常其将领家里走动,白山之战后吕如歌凭借稳固破奴城的得到大家伙认同,那时的吕如歌可以说是帅府半边天,尽管没有实权却能让将领们家眷们围着她转。可自从她被张平安圈禁之后,吕如歌的人脉大减。加上张平安时不时提醒将领们要远离吕如歌,还给她取了个帅府母狼的雅号,搞得将领们家眷大都选择回避。
感到情况不妙的吕如歌心里虽然着急却不能出言辩解,今天公议是破奴军手握重兵将领们内部一场较量,张尚武控制的张奕湖部已经被这帮老将们缴械,吕如歌这边没有讨价还价地本钱。吕如歌内心清楚,张尚武要想上位必须火中取栗,让这帮老兄弟们自己先折腾一番,当他们陷入僵持不下的局面之际,吕如歌才能适时出手。俗话说得好,近墨者黑,吕如歌这些心眼都是被她男人熏陶出来的。眼看着张尚武被首先被大家摒弃,副帅陈铮提出了自己心目中的人选:“既然大家想公推,本职先抛砖引玉提个人。尚德乃是张大帅嫡子,虽然早前犯了些错误,也是他年少无知受到坏人蛊惑所致。然,尚德本心不坏,且宅心仁厚,这两年尚德潜心读书成熟不少,可在众位老兄弟们的辅佐之下传承大帅衣钵,不知道诸位兄弟们意下如何?”
虽然大家伙都清楚副帅陈铮看好张尚德,却没想到他居然这么快就提出让张尚德继承帅位。这下,一直没有说话的都统领张黎站了起来,他对陈铮一拱手反驳道:“制戎城谋逆案过去时日虽然不短,我们这些中央集群老兄弟可都是亲眼所见当时情景,其中孰是孰非张大帅生前已经有了定论。大帅在通报全军的公文中有明确指令,张尚德用心读书洗心革面以来赎罪,剥夺其帅位继承之念想。请副帅注意张大帅用词,张尚德连想帅位的资格都没有何来传承一说?”
作为中央集群主要将领的张黎出言反对副帅陈铮,他代表的是中央集群将领的话语,封堵了中央集群中许多人附议的可能性。哪怕是都统领刘冲和黄志都倾向性认可张尚德,他们在这个时候也不能表态支持陈铮。毕竟中央集群将领们都自认是张大帅嫡系,他们自然要坚决捍卫张大帅生前所有重大决策,如若不然就会被其他将领视为异类。张尚德谋逆案已经形成公文并有了结论,哪怕是选不出合适人选中央集群将领们都不会推翻张大帅生前决定。都统领张黎和胡明两人配合默契,胡明早前就言明,所有事情皆以白纸黑字为准,张尚德谋逆这件事铁板钉钉不可推翻,进而否决了张尚德接掌帅位的可能。
“陈副帅,古参谋长,你们所提人选反对的人都不少,职下认为张尚仁这孩子年纪虽小但天资聪慧且知书达理,尊师重道仁孝无双。这孩子又是张大帅一手奶大的娃,他可是张大帅最喜欢的孩子。张大帅生前说过,尚仁这没娘的孩子可怜呀,大家伙今后可得好好帮衬他。别看尚仁年纪小,他处置政务和军务的差事没有出过一件差池。我看尚仁这孩子有灵性,处置军务政务上手段与张大帅颇为相像,加之他身世清白足以担当帅职。”都统领胡明推荐张尚仁明摆着有私心,老兄弟们都清楚张黎和胡明是张尚仁的靠山。关键的是胡明点出张尚仁没有母亲,这就在告诉大家张尚仁主政后,老兄弟们不用担心有坏人撺掇他对老兄弟行不轨之事。而且张尚仁年纪还小,只要是辅佐他的人不冒坏水,破奴军老兄弟们和他们子孙都不会受到牵连。
张尚武的母亲吕如歌在破奴城所作所为老兄弟们都看在眼里,张尚武要是接掌帅位他们这些老兄弟们的日子可不好过,吕如歌玩弄权术的手段连张老大都感到害怕,其他老兄弟们对吕如歌怀有很深地戒心。果然,历来不站队的都统领黄志最先附议胡明提议,随后都统领张黎和炮队都统领杨妹妹先后附议。中央集群其他将领虽然没有出言赞同,他们纷纷点头表明了态度。副帅陈铮此时有些不知所措,破奴军中中央集群实力最强,要是张尚仁接掌帅位,相对而言确实更容易被大多数将领们所接受。破奴军中另一大集群代表都统领张通依旧保持沉默,但从他的眼神中陈铮也看出张通对张尚仁出掌帅位很是满意。这样一来,张尚仁接任破奴军主帅就得到了中央集群和征夷行营两大主力集群的支持,陈铮要是再坚持张尚德上位也就失去了意义。
眼看着今日公议对儿子张尚武越来越不利,没有退路的吕如歌不得不站出来为儿子张尚武说话。只见吕如歌从女人堆中缓缓走出,她从怀里掏出一封书信来到正堂中央,随后对着所有老兄弟们道了个万福轻言道:“尚武年少莽撞做了些得罪叔叔们的傻事,只是今日公议如歌认为对尚武不公。既然诸位叔叔都说以大帅所写白纸黑字为准,如歌手里有一封大帅家书,不知道能不能作为凭据。”
吕如歌说完面色决绝地走到副帅陈铮面前,将手中书信递给陈铮。陈铮满面疑惑地从信封内抽出信纸打开一看,顿时惊得面如土色脸上即刻见了冷汗。
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五星出东方利中华之新征程(三)()
破奴军副帅接过吕如歌手中书信,这是张大帅生前写给吕如歌的家书。从字迹上陈铮一眼就认出这封信出自张大帅之手,而书信内容也符合张大帅写信习惯。自从制戎城谋逆案发生之后,张大帅有很长一段时间情绪不佳。鲁得银是最早跟张平安起家的兄弟,最后却没有落得善终。这封信写于张大帅带领破奴军出征辽东之后不久,他在信中反复告诫吕如歌要安分守己切勿僭越本分。这些平常话都不是关键所在,在书信后半段张平安感叹世事难料,要是他死在辽东战场可将这封书信交给破奴军主政将领。这封书信最后有一段话,张尚武行事果敢可堪大任,如果是他张平安战死沙场,儿子张尚武即刻接掌帅位。不过这段话末尾张大帅还加上另外一句话,张尚武接掌帅位之际,破奴军主政将领们必须效仿汉武帝杀勾弋夫人之事。这表明张尚武接掌帅位之际,其母亲吕如歌要么自杀,要么被将领们所斩杀。
怪不得吕如歌一直没敢亮出这封书信,原来她也不想死呢。陈铮看完之后没有说话,将这封信交给了参谋长古新,当古新看完之后交给下首将领们依次传阅。特别是都统领胡明和张黎看完之后脸色蜡白,他们完全没有想到吕如歌还有这么凶悍地招数。关于汉武帝杀勾弋夫人的典故,张大帅曾经在大家面前讲过数次,那时老兄弟们就隐隐感到张老大有所指向。现实中张老大口中的勾弋夫人就是指帅府母狼吕如歌,就凭这一点,吕如歌交出来的书信基本上不作伪。在老兄弟们看来,张大帅家真是藏龙卧虎,吕如歌为保自己儿子上位甘愿奉献自己的生命。今天中央集群的将领们算是把张尚武得罪了透,按照张尚武这个阴狠地性格,他们几个老兄弟很有可能熬不过几年。更让张黎和胡明感到揪心的是,这封书信透着张大帅狠毒个性,一点都没有作假的可能。
在会场上征夷行营大总管张通反复看了两遍书信之后,他站了起来对吕如歌拱手致礼道:“请夫人放心,你走后我征夷行营官兵一定遵照大帅指令行事!”
吕如歌听完张通表述,两行热泪喷涌而出跪地向张通表达谢意,对于张通之所以如此早地表明态度,会场内老兄弟们大都有心理准备。按说张通打仗上不如中央集群大多数将领,其资历也没有这些将领老,可张大帅偏偏让张通独自领军远离破奴军征战外海。这就说明张通得到了张大帅单独授意,想要单独构建一支海外强军牵制中央集群将领。张大帅十几年前布下局,今天有了结果,只要谁不认可张大帅遗命征夷行营绝不会答应。这下轮到张黎和胡明心慌了,张尚武今天就在他们身后坐着,谁反对他接掌帅位张尚武可看得一清二楚。在这小子还没上位前就敢诱捕黄志和杨妹妹两个都统领,一旦他登上帅位首先要清除的就是他们两人。今日中央集群将领们大多数不想让张尚武接掌帅位,现在征夷行营表态支持张尚武,张黎和胡明二人只能是寄希望副帅陈铮哈刺温行营身上。
毕竟哈刺温行营将领中有黄志的弟弟黄伟,要是副帅陈铮不顾及这一点,他回去没法向哈刺温行营老兄弟们交代。为此,主持公议的副帅陈铮又一次没有表态,刚才他就是表态支持张尚德被中央集群将领们反对,搞得非常没有面子,这次他还需要看看情况再说。张黎看到陈铮没有马上表态,就表明陈铮现在内心纠结,这个时候张黎也知道不能继续紧逼。张尚武上位关系到张黎自己和家今后人生死安危,今天已经跟张尚武抓破了脸,胡明和张黎他们都没有退路。从张通表态上看他并没有私心,看过张大帅信函的张通支持张尚武接掌帅位也是有条件,那就是吕如歌必须死。想清楚其中细节的张黎这时完全清醒,他首先要把中央集群将领团结起来,于是张黎转脸对着都统领黄志严肃地问道:“黄老哥,你对这封家信怎么看?”
虽然黄志是个老实人,他也从张黎的语气中听出了玄外音。特别是张黎把家信二字念得特别重,黄志一下就想明白其中关键。都统领黄志是今天公议第一个跳出来反对张尚武上位之人,在昌平被张尚武诱捕后直接被捆在军帐之内由数人看管。这场诱捕被黄志视为奇耻大辱,所以他才竭力反对张尚武上位。眼看着会议风向要变,最着急的人当然是黄志。于是,黄伟站起身向参谋长古新问道:“古参谋长,张大帅可在参谋部留有指定继承人的正式公文?”
听到黄志的这个问话,所有人都将目光集中在古新身上。的确,吕如歌拿来的家书可信度极高,但缺乏正式公文作为佐证中央集群将领们肯定不服。今天参谋长古新是首先代过世的张大帅提名张尚武接位,黄志把矛头指向古新也隐含着示威的意味。面对都统领黄志的逼问,脸色凝重的古新轻轻摇了摇头没有说话。已经没有了退路的都统领胡明,这时朝着征夷行营大总管张通阴笑道:“张总管,你一个人就能代替征夷行营左二丫和付瑞阁说出他们二人说话?这口气未免大了一点吧!”
“兄弟你怎么能这样说张总管呢,现在咱们水师已从从征夷行营划分出去,不知道水师提督杨千图是不是也让张总管帮忙表态啊!”都统领张黎更不是好鸟,他讥讽张通管得太宽。
事情有的时候就是那么巧,半年前张大帅下令把水师从征夷行营里划分出来单独成军,张黎今天就借此此事挖苦张通,其目的就是要分化征夷行营内部。张黎这样做还有一个目的,无论如何今天都不能让张尚武掌权。一直沉默不语的中央集群都统领刘冲这时插话道:“诸位兄弟,要是仅凭张大帅的这封家信而没有参谋部存档公文,本职以为这件事甚为不妥。”
都统领刘冲突然表态,令在座将领们感到非常诧异。要说破奴军中山头林立,刘冲则是其中少有的逍遥派,他虽然跟古新关系密切却从不在张大帅家事上站队,以至于张大帅常常夸赞刘冲是个狡猾的孤臣。连刘冲这个比较中立的将领居然出言反对,就说明这件事不太寻常。张大帅四个有资格接掌帅位的儿子都在会场上,他们却没有为自己发声的机会。在这个时代人品讲究谦逊,在没有绝对实力的情况下去争夺帅位,其下场会非常惨痛。今天公议各方势力在这一刻已经撕破脸,任何人站错队今后很难在破奴军中立足。新选出的统帅肯定不如张大帅对老兄弟们知根知底,张大帅报复也是要分人,老兄弟们只要不造反日子是过得相当滋润。而新主帅要掌控大权首先就是清除异己,那些反对他上位的将领肯定会遭到清算。有小狐狼之称的刘冲突然表明自己态度,让张黎和胡明两人察觉到异常。
都在中央集群一个锅里搅勺的兄弟当然是知根知底,刘冲这么沉稳且狡猾异常的将领突然表态,这就让张黎和胡明二人意识到会场内出了幺蛾子。中央集群将领坐在东侧,西面以其他在京将领以及破奴军两个谍报衙门主官曲国政和许义安。张黎先是看了看上首的陈铮和古新二人没有发现有异常,当张黎和胡明两人朝对面望去,侦缉处都统领许义安正拿着吕如歌出示的家信低头沉思。只见许义安在沉思的同时还轻轻晃动信纸,时不时转身将信纸对着火烛光线看了又看。这下两个滚刀肉兴奋起来,他们很快意识到刘冲之所以站出来表明态度,就是从许义安的身体动作上捕捉到蹊跷。于是,他们二人先是相互用眼神交流了一下,静等许义安下一步动作。不久,许义安将这份家书递给身边的曲国政,已经看过这封家信的曲国政苦笑了一下,将此信还给许义安。
“如歌姐护子心切乃是人之常情,这就是张大帅生前给能写的一封家信,你好生收藏做一个念想吧!”许义安这句话在座将领们算是全听明白了,他在话里有维护吕如歌的意思,特别是许义安在如此正式场合叫如歌姐,就是告诉在场的各位将领们看在张大帅的面子上放过吕如歌。
在座的破奴军将领大都听明白了许义安话语中隐含的内容,那就是吕如歌拿出这封让张尚武接掌帅位的家信可能是伪造。听明白许义安话语的中央集群将领们大都内心欢喜,自然在这个时候没必要对张大帅遗孀赶尽杀绝。然而,事情总会出现意外,赌上自己一家身家性命的都统领黄志显然没有反应过来,他这时站起身向许义安责问道:“许兄弟这话说得有些不明白,这等要命的大事你要是不说清楚老子跟你没完!”
都统领黄志的话语一落,把张黎和胡明二人急得双脚直跳。这还有啥不明白的,许义安这是让吕如歌确认她拿出来的是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