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草原黑暴-第5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持驶で轿樟耸档寤髁Γ伺吭诨で缴现谢奖歉惺艿酱涌状Υ吹娜砺橹猓⑽奘抵仕鹕恕>驮诨鹋谕P痪茫蟮厍氨嫉幕鸲颜沼吵龅蟹缴硇巍V患诎道锩俺鑫奘泻俺寤鞯哪远洌且圆奖鳎钋胺缴泶┌肷砥ぜ祝虺殖っ蚴帜迷捕苷降丁�

    既然敌人已经现身,中华军火枪则以密集的弹雨迎击。中华军在摆放照明火堆时非常讲究,错落有致的火堆既不会被敌轻易熄灭,又能有效标注敌人离阵地的距离。莫卧儿主帅奥朗则布为这次夜袭战派出了五千步兵,他主要还是想试探一下对手夜战能力。站在高高树干上观战的奥朗则布,能在敌人火堆照映下,能很清晰看到自己大军冲锋的身影。只是这场冲锋不断倒地死亡的莫卧儿战兵,总让人感到莫名悲壮。被子弹击中的莫卧儿战兵在哀嚎声中结束生命,他个体在严酷的战场显得格外渺小。也就是短短半个时辰的时间,五千莫卧儿战兵只剩下一千多人还能站立。面对无法取胜的结局,幸存的莫卧儿兵卒选择了逃离战场。对于这种一边倒的战斗,中华军斥候老兵们一点成就感都没有。他们嘴里嘲笑着对手的软弱,在敌人逃离射击范围之后,这帮老兵再次从后方取来弹药继续睡觉。

    海滩上炸响的火枪声在夜晚传得很远,这声音让“平安”号炮船上皇帝张平安感到有些惊奇,他就没想到莫卧儿人前线主将会犯如此低等错误。皇帝张平安的心思与前线的付瑞阁相似,都认为海滩上上万中华军战兵能抵御住敌人夜间进攻。闲来无事的张平安在晚上批阅几天前送来的奏折,这些奏章多为十几天前或者一个月前的旧事,他所关心的还是黄河河道修缮。至于说朝堂上大臣之间的明争暗斗,张平安始终注意各方势力之间的平衡,他绝不会让任何一方势力做大。陪伴在张平安身边的张思贤和张思懿二个孙儿,已经困得睁不开眼睡在书房地毯上,张平安轻轻走到他们身边给为孙儿们盖上轻薄丝被。要说张平安这十几个孙子里,他最喜欢张尚武的长子张思贤,这个孩子极为会讨张平安欢心。张思贤说话的腔调活脱脱一个张平安再世,连三省总督卢象升都说这孩子像极他数十年前迎击建奴的身影。

    虽然张平安当上皇帝,也喜好挑起朝堂争斗,可他在选择继承人的问题上屡次遭到挫折。按照张平安内心所想,儿子张尚武杀伐决断是个好人选,可惜张尚武的母亲吕如歌急功近利得罪了一大帮武将。加上张尚武做事尚缺历练,为人处世不够圆滑,以至于中华军中大多数将领反对张尚武继承帅位。为了在改朝换代的关键时刻保持稳定,张平安不得不放弃儿子张尚武。现如今,张平安另一个儿子张尚仁已经成人,他的心思变得有些野了。张尚仁想登上皇位最大的缺点在于,他死去的母亲地位不高。为维护儒家嫡长子继承家业的传统,张平安并不打算让张尚仁接掌帝位。因此,张平安才在战前找张黎和胡明聊天,把这两个领兵实权人物赶到西面封王。夜战失败的莫卧儿大军连夜撤离战场,其主帅奥朗则布领兵退向西面森林深处,他想再全新的战场再与中华军大战一场。

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中华一统天日不落(十三)() 
中华军征夷行营大军占据了加尔各答西南五十里的海滩,莫卧儿帝国皇子奥朗则布带领的大军兵败后向西退去,加尔各答这座城池侧翼暴露在中华军面前。欧洲联军攻打加尔各答进展也不顺利,他们将炮船开进港口外,遭到了莫卧儿岸炮的轰击。在对射中,欧洲联军十二艘炮船受的损伤,其中西班牙一艘双桅杆炮船被击沉。随着中华军征夷行营主力登陆,征夷行营副总管左二丫部从西面攻入加尔各答城。进入城池的中华军接收到的城市破败不堪,中华军进行第一轮收刮之后,将此地交由欧洲联军劫掠五天。不久,皇帝张平安于三天后召开联军军议,把进攻莫卧儿的路线分成了两路,由欧洲联军向南进发,中华军主力向北进攻。这样一来,莫卧儿帝国位于孟加拉行省的军队,很有可南会被中华军主力包围。孟加拉行省是皇子苏贾沙赫的地盘,按照皇帝张平安的设想,先消在孟加拉灭苏贾沙赫的军队随后挥师西进。

    让中华帝国皇帝张平安万万没有想到的是,皇子苏贾沙赫察觉到形势危急,居然放弃了孟加拉行省带领主力率先向西撤离。苏贾沙赫在孟加拉这个地方呆的时间长,自然熟悉当地的地理环境,加之中华军登陆加尔各答之后几乎是步兵,不能快速形成合围之势。苏贾沙赫撤离时非常果决,他除了让大军携带口粮军需之外,丢弃了大量的带不走的财货。陆地进攻的中华军各战兵营,这几个月来可以说是吃尽了苦头。中华帝国缅甸行省与莫卧儿帝国之间有长达千里的原始森林,工兵营为了修建道路累死了七百多辅兵,要是算上死亡的征发奴隶足足有八千多人。从暹罗和缅甸调集的七千头大象,也因无休止的劳作累死了三千多头。当参谋长古新带着一帮疲惫之极的战兵出现在孟加拉平原地区时,敌军没有遇到倒是碰到了等候已久的乌思藏都司大军。更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皇帝张平安带领征夷行营主力在此地休整已久。

    待三支大军汇合之后,皇帝张平安降旨:全军就在孟加拉休整并囤积军资。对于灭国这样的大战,身为中华统帅的皇帝张平安深知要想速战速决并不现实,这种依仗武器优势尽快结束战役的想法,将会给中华军带来灭顶之灾。作为一个统帅,他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看清中华军面临的威胁。远在长安的秦国公陈铮写来奏章,建议驻防在新疆一线的中华军南下,两面夹击莫卧儿帝国。虽然陈铮的奏章让皇帝张平安动心,他思量许久还是否决了这个建议。毕竟身处莫卧儿东方的中华军主力与新疆的中华军相隔万里,就算传一封信就要穿越大半个帝国。从孟加拉传信到达新疆的时间需要一个多月,这还是驿站驿卒日夜赶路的情况下才能完成。要是遇到道路塌方或者发洪水耽误绝对要耽误时间。在没有进行充分准备的情况下,新疆出击的中华军只能算是一支偏师,孤军深入的中华军不见得能有取胜机会。

    在皇帝张平安眼里,新疆驻防的中华军几个将领资质不是特别突出,他们所能依仗的无外乎几十年打仗的经验。让他们固守帝国疆域不会出现纰漏,要是让他们进攻跃进数千里攻击莫卧儿帝国西面,以张平安对这些将领们的了解并未十足把握。为此,张平安下令中华军征夷行营各部反复扫荡莫卧儿孟加拉行省,其余各部以休整为主。不得不说莫卧儿孟加拉各地土王们家产丰厚,征夷行营大军缴获了大量的金银珠宝,至于收缴的粮食足以让整个大军吃上半年。而中华帝国情报处拷问俘虏,得知了葡萄牙人向莫卧儿人通风报信的谍报,皇帝张平安下旨将葡萄牙人驱逐出联军。特别是葡萄牙人向莫卧儿人卖中华帝国出产的火铳和弹药,更是让皇帝张平安心情不爽。随后,皇帝张平安指令帝国理藩司衙门,取消葡萄牙人贸易资格。

    欧洲列强们巴不得中华帝国对葡萄牙人进行制裁,这样一来他们就少了一个商业上的竞争对手。中华军在清缴莫卧儿孟加拉行省的时候,皇帝张平安也在思考如何在政治上分化瓦解莫卧儿的问题。中华军征夷行营大军清缴孟加拉行省残敌时,当地的土王反抗的人并不多,即便是中华军抄家这些土王也只恳求留一点粮食给他们度日。由此,皇帝张平安找到了平定莫卧儿帝国后,治理该地的政治解决方法。中华帝国在西南三个行省采用的土司制度,施行十几年后效果不错,在帝国大军强势面前所有土司非常听话。张平安打算参照帝国土司制度,在莫卧儿推行类似的制度。于是,张平安下旨,给当地土王发还部分家产,他想看看这帮土王会如何表现。没成想,皇帝张平安的这道圣旨施行不久,孟加拉行省数十个土王居然带着家人朝觐皇帝。这帮土王出卖莫卧儿躲藏在该地的官员,算是向中华帝国缴纳投名状,他们这一行动得到了皇帝大加赞赏。

    不久,张平安再次降旨,重赏举告有功的土王。其实莫卧儿在各地的官员已是惊弓之鸟,他们躲藏于乡间并不能对中华军构成太多威胁。皇帝张平安之所以还奖励举告的土王,就是借此收买人心。别小看孟加拉这几十个土王,他们在当地百姓中还是有很高的威望,民间一些家长里短的小事基本上都是土王在行使断案权力。莫卧儿帝国高层信仰伊斯兰教,而民间多信仰本土宗教,土王正好可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手里有了粮食,休整中的中华军也没有急于发起新的攻势。其中原因还是中华军主帅张平安生性谨慎,在没有完全掌握敌情之前,他不会主动发起新的战役。虽然中华军没有发起新的战役,但参谋部测绘参谋在骑兵的保护下开始测绘附近的地形。很快,参谋部就发现一个好地方,就是在加尔各答西北七百里的伯古里亚地区。

    中华军最大的弱点就是在打仗时离不开辎重,这也限制了中华军最大攻击范围。为应对莫卧儿可能发起的反攻,中华军必须要有一个前哨阵地预警,这样才能给予主力足够调兵时间。考虑到走陆路的中华军休整的时间不长,参谋长古新将天熊营罗天部调往伯古里亚。临行前,古新专门让罗天到参谋部详谈,交代他扎营时注意事项。特别是这里的水源必须控制,不能出现被敌军切断水源的情况。为了保证天熊营后路不出现问题,在离天熊营东南七十里,驻防着中华军最强的战兵营亲卫营。而在天熊营东北六十里,有中华军征夷行营左二丫部,这三支战兵营互为犄角,可在战时相互支援。莫卧儿这里的地形气候比较奇特,北方气候分明,东部多水西部在旱季则缺水严重。针对这里的气候条件,中华军参谋部非常重视水源地。为了迎接新一年雨季到来,中华军在加尔各答以北一百七十里,修建了三处防潮的弹药存储仓库。

    在战场上算计对手,历来是皇帝张平安的强项。中华军不急于进攻,做出一个防守态势,就是要让莫卧儿人自己沉不住气主动进攻。中华军作为入侵的一方,占领了莫卧儿帝国领土,莫卧儿朝廷肯定不会坐视不理。按照张平安自己的理解,任何一个有作为的皇帝都不会坐视国土被外敌侵占。因此,张平安判断,莫卧儿帝国皇帝沙贾汗必须做出反击。唯一让张平安不能确定的是,敌人反击的时间会出现在什么季节。由于中华军各战兵营远道而来,特别是渡海作战不可能携带大量战马,中华军在快速接敌方面就显得弱势。根据战前安排,中华军战马先在云南适应气候,随后再进入缅甸待上一段时间,最后再沿着修好的道路进入孟加拉。没成想,十几万匹战马最后能抵达前线的不过八万来匹,其余数万匹战马因水土不服死在路途之上。不过皇帝张平安倒是很豪气,他再次下旨让中华帝国朝廷不惜一切代价为大军筹集马匹。

    抵达前线的战马很快被分给了雄鹰营和利刃营这两支甲等战兵营,皇帝张平安就是要让这两支战兵营以最快的速度回复战力。正如中华帝国皇帝张平安所料,莫卧儿皇帝沙贾汗不能容忍中华军入侵,他下令召集全国青壮汇聚于都城德里。莫卧儿皇帝沙贾汗在得知二个儿子初战失利之后,他判断中华军进攻的目标将是都城德里。为此,全国各地征调来的曼莎卜达尔带着自己的仆从军,各地的土王们则率领自己麾下土兵前来助战。就在莫卧儿皇帝看着全国调来的兵马云集都城之时,他发现了一个让其疑惑的事情,那就是中华帝国大军在取得胜利之后停留在孟加拉行省。不久,有孟加拉逃回来的土王向沙贾汗传信,说中华帝国皇帝张平安只想占据孟加拉,并没有打算与莫卧儿为敌。这个消息令莫卧儿皇帝沙贾汗非常气愤,上次中华帝国派遣使团说是要与莫卧儿帝国交好,结果是占据了莫卧儿帝国大片领土。

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中华一统天日不落(十四)() 
莫卧儿这里气候与中华帝国四季分明不同,只有雨季和旱季之分。特别是雨季到来时,孟加拉外海狂风乍起,所有的海船都得入海港避风。这个时候,中华军给养很自然会出现困难。伯古里亚的天熊营,在一处山脉南端扎下大营。这次,中华军炮队派出一支千人炮队随行,天熊营主营扎在半山腰上,炮队五十门火炮放在了主营朝西的大营外围。由于时间充裕,炮队阵地每个炮位都加盖了顶棚,并用泥土进行了加固。不久,天熊营斥候骑兵就在主营西北百里发现了莫卧儿大股骑兵,这支莫卧儿骑兵大约有八千余人,正由西向东而来。得到消息的天熊营主将罗天,一面加派斥候前去探查,一面将最新敌情上报参谋部。中华十六年,莫卧儿雨季来临之前,中华军各部正忙于搬家。皇帝张平安要求各部把大营都驻扎在高处,避开雨季出现的大洪水。到了莫卧儿之后,皇帝张平安才发觉手里的军队不够用。为此,他下令调留守帝国的亲兵营杜亮、高成功和李庆水部来前线增援,另外让三省总督卢象升带领白骨营主力前往缅甸。

    皇帝张平安擢升卢象升为云、贵、川、缅四省总督,加内阁副总理衔,张平安这是要将中华军大后方交给卢象升。因为卢象升是中华帝国里少有能文能武的干才,有他坐镇缅甸,即便是中华军这次远征莫卧儿失利,也不会出现大问题。未思进先思退历来是帝国皇帝张平安作战原则,此次出征莫卧儿张平安从开始初战获胜短暂喜悦之后,内心总是有些不太踏实。在以前破奴军时期,将士们心中都有一个明确目标,那就是消灭建奴为死去的亲人报仇雪恨。围绕这个既定目标,可以说大家拧成一股绳,张平安说消灭倭国是为平定建奴确保海上航线安全。打蒙古和罗斯人,是要保障家乡不受到侵袭,虽然那时仗打的艰苦,破奴军上下没有丝毫怨言。最后平定大明一战,乃是将士们功成名就之战,加上对手孱弱,中华军将士们打得是顺风顺水。后来掠夺南海以及进攻缅甸,主要还是消除对中华帝国直接威胁,也算得上是正义之战。征战新疆和乞儿吉思算是为中华军将士们儿孙谋福祉,大家伙的热情非常高涨。但进攻莫卧儿帝国,中华军将士们普遍士气不足。

    他们就没有想明白,这个中华百姓眼中极为平和的天竺国,跟他们有多大关系。正因如此,中华军大多数官兵思念家乡产生了厌战情绪,加上不适应这里的气候,将领们安抚部下的时间比他们思考战事的时间还多。作为一军的统帅,皇帝张平安必须尽快想办法解决掉这个难题。张平安很清楚,中华军把总以上军官不会有太多厌战情绪,毕竟军功和他们奖励有直接的关系。这些军官们巴不得打仗,战争不但让他们官衔晋升快,还能捞到可观的军功奖励。为此,皇帝张平安亲自跑到各战兵营找伍长聊家常,就是要从中找到普通士卒内心需要。在一个月时间内,皇帝张平安每天晚上都要和他白天挑选的伍长聊天,一直喜欢高谈阔论的他在这些老兵面前变成了倾听者。随着雨季的正式到来,皇帝张平安空闲时间更多。在雨季中华军不能打仗,敌人莫卧儿人也不能打仗。连绵不绝的大雨令人生厌,河水暴涨导致道路断绝。中华军斥候骑兵基本上已经无法外出探查敌情,所有战兵都陷入清理暴雨导致的大营积水。

    火炮地堡被水浸泡,炮手们在大雨中嘴里咒骂着开挖排水沟渠,他们要保证火炮不会在雨水中受损。好在弹药库在雨季前得以加高,暂时不会受到雨水威胁。中华军弹药箱在雨季前都放入了防潮的木炭,箱子所有缝隙都用火蜡封口。火炮炮弹本就有密封保护,在海船上存放数年都不会受潮。即使这样,每一箱火炮开花弹外都包裹着一层防水油纸,还每天要进行一次火炮试射,以确保火炮开花弹可以正常使用。在帐篷中躲雨的战兵们闲极无聊,围在一起聊皇帝张平安下达的最新圣旨。为提振中华军士气,皇帝张平安降旨,将在莫卧儿施行全新的军功奖励政策。所有军卒在战后凭借手中军功,在莫卧儿换取属于自己的永久土地。获得金质奖章的兵卒在自己的土地上耕作免其所有税赋,传给儿子后其子只缴纳半税,孙子缴纳六成粮税。这个军功奖励圣旨一下达,全军群情振奋,作为一名普通战兵终于可以有一块真正属于自己的土地了。中华帝国本土的土地政策极为严苛,所有土地都属于皇帝张平安一人所有。

    虽然有些偏远地区牧场分到了战兵们的头上,也只能传子孙三代。普通战兵可以理解皇帝所讲大明亡国乃是土地兼并过甚所致,可事情一摊到自己身上,他们内心多少都有怨言。这下好了,他们终于有了可以流传子孙的土地了。消息灵通的老兵们,还从近卫营老乡那里得到了小道消息。说是皇帝打算在战后把莫卧儿帝国改名为天竺,并在地图上划出了一道横线,横线南面最为肥沃的百万里土地将分给有功将士,北方靠近帝国边界的土地留给了自己孩子。对于皇帝的这种做派,战兵们都是发自内心感激。皇帝张平安虽然凭借这个政策快速安定了军心,他也知道这件事有些操之过急,将为子孙后代们留下隐患。人心从本质上说是贪婪的,只要条件成熟土地兼并不需几十年很快就会成为现实。可以预科的是,只要皇帝张平安一死,天竺地区必定成为土地兼并的重灾区。要是张平安没有后续跟进的政策,中华军将士抛头颅洒热血打下的天竺,很有可能出现战乱。

    整个雨季张平安都在思考如何完善他提出来军功奖励方略,在他还没有想出完美政策之前,前方传来急报,天熊营正西出现了莫卧儿五万大军。这个急报并没有引起张平安的重视,这点人马只能是莫卧儿前锋而已。要是莫卧儿人想凭借这点人马进攻天熊营,其都统领罗天估计都会乐翻天。虽然这里的雨季进入了尾声,天天雨水不断根本就不适合打仗。在雨天进行小规模接触战,吃亏的肯定是莫卧儿人,中华军火枪子弹短时间内不惧怕雨水侵袭。莫卧儿前锋突现,就表明其后续主力已然不远。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