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莫卧儿不仅打算对欧洲联军下手,还派出了一支二万六千人的骑兵前往孟加拉行省,这支莫卧儿骑兵的目标是袭扰中华军后路。莫卧儿帝国身上流淌着蒙古人的血脉,他们没有忘记祖先流传下来的战法。在蒙古人最为强悍的时期,蒙古骑兵千里大穿插作战就是其最为经典战法,莫卧儿皇子沙汉姆瑞达向父皇沙贾汗讨要了这此袭扰中华军后路的差事。作为莫卧儿的皇子,沙汉姆瑞达虽然对没有皇位继承权的念想,在沙贾汗年事已高之际,沙汉姆瑞达也必须为自己今后的前途做出选择。沙汉姆瑞达是坚决支持皇太子达罗悉乔上的皇子,他认为皇太子达罗悉乔为人温和,沙汉姆瑞达在皇太子达罗悉乔上位后,可以扩大自己的封地。经历过宫廷争斗的沙汉姆瑞达,很清楚三哥奥朗则布的野心。特别是奥朗则布为人阴险,他因早年间反对奥朗则布带兵产生过矛盾。一旦奥朗则布当上莫卧儿皇帝,沙汉姆瑞达必定会遭到奥朗则布的清算。
为此,皇子沙汉姆瑞达要在这场战争中取得军功,进而稳定他在莫卧儿帝国中的地位。这次沙汉姆瑞达主动领兵出征盘算得相当精明,他认为中华军主力几乎都击中在伯古里亚草原,肯定不会在孟加拉行省留下太多兵力。皇子沙汉姆瑞达率领的骑兵有一半为皇家禁卫军,这些老兵不但作战意志强,战场经验也不是各行省征召来的新兵所能比拟。沙汉姆瑞达骑兵大军从中华军北部防线三百多里绕行,其目的是要避开中华军斥候探查。当莫卧儿这支骑兵到达孟加拉北部之时,沙汉姆瑞达就派数十支骑兵小队向当地土王传话,要求他们配合莫卧儿大军作战。让沙汉姆瑞达绝没有想到的是,孟加拉土王们大都属于墙头草,他们一面对沙汉姆瑞达信使队表达了热烈欢迎。另一方面,这帮土王还把沙汉姆瑞达骑兵进入孟加拉行省的消息传递给了当地中华军。很快,驻防该地的辎重营统领陈辉涟和乌思藏都司总督金晨都得到了消息,他们一面将消息上报中华军参谋部,一面积极展开备战。
第一千三百章中华一统天日不落(十九)()
中华军辎重营四万多辅兵大营驻扎在孟加拉行省梅加拉亚地区,这里离前线伯古里亚约有一千多里的路程。工兵营在辎重营西面七十里布拉马普特河的河道大拐弯处,修建有二条可通行辎重马车的浮桥。辎重营统领陈辉涟接到莫卧儿骑兵前来进攻的消息后,他立刻派人向各地传信,让辎重营各部收缩兵力重点防御主营。辎重营统领陈辉涟是沙场老将,他还是皇帝张平安曾经救治过的伤员。自从中华军辎重运输重点变为海运为主后,从缅甸行省通往孟加拉行省的道路运输量大减。要不是皇帝张平安想多保留一条通道,这条旱路几乎要被中华军废弃。在孟加拉行省旱季,布拉马普特河从雨季的四里宽减少到不足二里。中华军工兵营修建的浮桥,成为当地百姓往来的捷径。中华军乌思藏都司大军人数不多,统领金晨的手下不过骑兵八千六百人。
金晨部中华军多为亲卫营骑兵,他们这帮老兵因不能参与伯古里亚战役而耿耿于怀。本来乌思藏都司有战兵一万三千五百多人马,在老窝着由万户留有二千战兵驻防,后又被亲卫营抽调了二千余人马,金晨手里就剩下了八千多战兵。乌思藏都司的战兵现在还归亲卫营直属,他们的装备与亲卫营相等。乌思藏都司总督金晨,本还想着这次皇帝御驾亲征莫卧儿,他借助地利的优势可以捞取军功。没成想,战役开打之后乌思藏都司被安置在大后方,照看一条即将废弃的陆路通道。当金晨得到莫卧儿一支骑兵即将进入孟加拉的消息后,就预感到一个大好战机出现在他们面前。特别是辎重营统领陈辉涟派人送信,希望与乌思藏都司大军一起,联手消灭莫卧儿这支深入孟加拉的孤军。辎重营统领陈辉涟出身不凡,他跟随皇帝张平南征北战,几乎没有错过中华军每一场大战。唯一让陈辉涟感到遗憾的是,这么多年来他几乎没有独自带兵与敌交锋。
面对这千载难逢的战机,辎重营统领陈辉涟向乌思藏都司总督金晨发出紧急军报,希望辎重营与乌思藏都司密切配合全歼莫卧儿这支孤军。中华军辎重营所在梅加拉亚地区地形极为特殊,布拉马普特河在这里拐了一个大弯,在此地形成了一个半岛地形。中华军辎重营在保留布拉马普特河上两条浮桥外,将下游船只全部征集焚毁。而上游的五百艘木船集中到离浮桥三百里外的一条支流山谷隐藏起来,并留下了五百辅兵在此看守。这些木船上装满了木材,还在上面准备浇上了火油,陈辉涟发出命令,一旦莫卧儿骑兵发现了这些木船即刻烧毁。中华军辎重营最不缺乏的就是弹药和火枪,他们还有为炮营储备的大量弹药。虽然辎重营没有火炮,却有各战兵营损坏的弩炮。这些弩炮经过辎重营随军工匠修理后,能马上投入使用。统领陈辉涟在主营北侧三里外布拉马普特河边上又设立了一个副营,并在河岸边摆放了一百多条小船。
辎重营占地约十里,副营面积大约在二里左右。辎重营与乌思藏都司大军约定,一旦莫卧儿骑兵通过浮桥进攻辎重营,就由乌思藏都司骑兵将浮桥烧毁,彻底切断莫卧儿骑兵的后路。面临背水一战的莫卧儿骑兵,在没有渡船的情况下无法渡过布拉马普特河。现在辎重营最大的缺陷在于缺少战马,辎重营牲畜多为驮马和犍牛,要想追击莫卧儿骑兵只能依靠乌思藏都司的骑兵。辎重营虽然只有三千护卫战兵,辅兵三万六千多人,还有近万随军工匠。统领陈辉涟把工匠圈在大营中心,所有辅兵下发火枪备战。中华军辅兵也受过严格军事训练,他们除了没有经历过实战外,军事素养上比战兵差不了多少。在中华军中等级森严,辅兵与战兵之间待遇差别极大。辅兵能参与正规作战就很有可能晋升为战兵,这一点对辎重营辅兵们来说也是一个获取战功的良机。
让中华军辎重营官兵们等待的时间不长,莫卧儿皇子沙汉姆瑞达就带着二万多骑兵来到布拉马普特河浮桥。对于即将来临的战争,孟加拉百姓们最为敏感,他们早就带着简单的家当扶老携幼逃离了家园。面对空空荡荡完好无损的浮桥,莫卧儿皇子沙汉姆瑞达显得有些犹豫,他也知道本部骑兵深入敌后数百里,已然成为一支孤军。要是渡河之后被中华军断绝了后路,他这支孤军将陷入进退维谷的艰难境地。好在附近的七八个土王带着数千步兵响应号召前来助战,他们告诉沙汉姆瑞达就在浮桥东面数十里外就是中华军辅兵大营。莫卧儿帝国大军中也有辅兵,他们基本上属于曼莎卜达尔的奴仆,打仗时是战兵,战后还得照顾领主生活。相对而言,只要中华军才有专门的辅兵,皇子沙汉姆瑞达认为他们可以吃掉这支有少量战兵的敌人大军。生性谨慎的沙汉姆瑞达没有急于渡河,而是派遣大量的骑兵斥候探查周围还有没有其他中华军。
在等待二天之后,沙汉姆瑞达派出的斥候骑兵陆续回营,他们都未发现附近有中华军出没的迹象。而前往东面探查的斥候回报,确实在七十里外发现了中华军辎重营两座大营。为确保这浮桥不是中华军设下的陷阱,皇子沙汉姆瑞达亲自带领五千骑兵勘察战场。沙汉姆瑞达来到中华军辎重营大营西侧一处高地,他第一眼就看到中华军辎重营四个营门外一处高大土丘。这个土丘太过规整,明显是人工用沙土堆砌保护一里外营门。沙汉姆瑞达观察到,中华军辎重营大营外土丘高二丈长约三十丈,土丘外遍布鹿角木签障碍,一条蜿蜒的土路环绕于土丘两侧。中华军辎重营主营寨的木栅栏看似粗细不一,栅栏之下固定有四尺高土袋护墙。让沙汉姆瑞达感到惊奇的是,他能看到中华军大营内居然有无数条蜿蜒曲折的壕沟。这些密集的壕沟将军帐分成了无数的区域,大营中心位置更有一道看似更为宽大的壕沟,保护着数百顶白色帐篷。
中华军辎重营每一道壕沟上架设有供人通行的木板,他能观察到中华军大营内往来穿梭的人流。如此坚固的营寨,皇子沙汉姆瑞达一时间很是头疼,就如同森林里的老虎碰到了刺猬无从下口。沙汉姆瑞达大致判断中华军营寨里数万人,北方另一个稍小的军营人数不详。沙汉姆瑞达下令一千骑兵冲击中华军军寨西面辕门,他要试探一下对方军力的虚实。没想到莫卧儿这次试探攻击还没有摸到中华军大营的边,就被大营里漫天飞舞箭矢所覆盖。更让沙汉姆瑞达感到惊喜的是,中华军大营多为弩箭,偶尔能听到断续传来的火枪声。由此,沙汉姆瑞达判断中华军大营里弓弩数里至少上万,火枪肯定不会太多。基于这个推断,皇子沙汉姆瑞达打算把布拉马普特河浮桥西岸的骑兵调过来,并让前来助战的土王们带人寻找木材。皇子沙汉姆瑞达打算采用火攻战法,以求得尽快击破中华军的营寨。
。。。。。。。。。。。。。
伯古里亚战场在沉寂了三天之后,莫卧儿大军可以说是倾巢出动。近七十万大军列阵于空旷草原,将方圆上百里平原铺设成为人马海洋。在军阵最前方是莫卧儿炮队三百六十门火炮,五百头身穿重甲的战象穿过军阵间缝隙步入阵前。近十万骑兵分成了二十大方阵,汇聚于战场中路,厚实的步兵方阵缓缓向前。中华军统帅张平安与参谋长古新坐镇指挥平台,他的眼神中充满对胜利的渴望。在这三天时间里,中华军再次变更作战部署。这几天皇帝张平安沉下心来思考战事,他根据情报处的谍报,判断出莫卧儿大军将会发起总攻。对于莫卧儿大军北方左翼兵团,参谋部一致认为其战力并不强大,主要依据还是从他们使用的火枪多为泰西人打造,装填慢不说数量远不及莫卧儿中路和南方右翼集群。这次皇帝张平安将使用亲卫营和四个亲兵营,作为突出部战役的主力,抽调出雄鹰营调往南方围攻莫卧儿右翼奥朗则布军团。
这场战役皇帝张平安打算让都统领刘冲率领中华军右翼大军,挡住莫卧儿左翼集群的进攻。而中华军左翼主力胡明部利刃营和张黎雄鹰营,将在开战时隐忍不发等待时机进行反攻,准备一举拿下莫卧儿右翼的奥朗则布军团。为达成这个战役目标,一直在南方外围游弋保护中华军粮道的黄伟雷神营也被调到前线。中华帝国皇帝张平安打算自绝后路,以破釜沉舟的勇气与莫卧儿帝国展开最后的决战。为了这场战役,中华军参谋部从水师中抽调了三十门重炮和二百三十门五斤火炮,以及近名水师炮手参战。中华军炮营杨妹妹部在得到水师火炮增援之后,其各种火炮数量达到了五百门,弩炮更有上千门之多。这几个月,中华军向伯古里亚战场运送了大量的弹药,足以应付这场决战。伴随着急促进攻的军号声,莫卧儿主力大军向中华军发起了总攻。
第一千三百零一章中华一统天日不落(二十)()
清晨的伯古里亚天空不见一丝云彩,蓝黑色空中可见星辰,数百莫卧儿号手手持三尺铜号共同吹出长长号音。“呜!呜!呜!”绵延不绝的出营号角,惊醒了沉睡中的大营。喧闹声中莫卧儿大营东面数个营门窜出一股股人流。今天莫卧儿皇帝沙贾汗带着仪仗率先出营,数百头战象紧跟在其身后,由二万骑着骏马的禁卫军骑兵开道,激昂战鼓激励着莫卧儿大军快速列阵。今天莫卧儿大军列阵时不再保守,他们将步兵军阵紧逼至中华军阵地前五里。而莫卧儿皇帝沙贾汗,更是大胆地将自己暴露在敌方阵地六七里的地方,他要近距离指挥大军作战。今日莫卧儿大军几乎是倾巢出动,近九十万骑步军阵吞没了伯古里亚数百里草原。莫卧儿大军从出营列阵,到整个军阵成型差不多用了一个多时辰。其左翼和右翼军团极为厚实,特别是皇子奥朗则布带领的右翼军团,人数达到了三十多万。今天莫卧儿阵型中多了许多奇特的盾牌,这种看起来就特别厚实需要由二至三人一起使劲才能抬举前行。
既然莫卧儿皇帝沙贾汗有着要与中华军决战的心思,他在中路布下的本钱就最为雄厚。沙贾汗将莫卧儿中路四十多万大军分成了三个进攻波次,军阵最前方步兵军阵中散布着三百多战象,它们在象奴的驱赶下穿插于步兵方阵空隙。数万莫卧儿骑兵装备精良,他们战马前胸披挂着订满铜钉棉甲,所有骑兵手持长矛,并在长矛之上悬挂着表明身份的三角小旗。莫卧儿骑兵位于整个阵型的最后方,马踏大地引发的震动夺人心魄。莫卧儿战马和战象都在战前被堵住了耳朵,就是害怕它们因炮火产生恐惧进而惊厥发狂。莫卧儿训练这些战马和战象与中华军有很大不同,他们一般采用堵住战马和战象耳朵这种简单有效的方式,而中华军则是坚持采取接近实战训练,淘汰容易惊慌的战马。这两种方式各有千秋,只是中华军这样的训练方式更加费钱。对于莫卧儿今日要发起总攻,中华军一方早就做好了准备。中华军各部频繁调动,战兵营基本上是兵马动而大营军辎不动。中华军在北方右翼,有刘冲火狐营和田鹏森林狼战兵营,这两个战兵营中间还有亲兵营李庆水部。在统帅张平安设定的伏击圈北方,由亲兵营高成功部负责堵截。
位于北方集群中心位置的是征夷行营付瑞阁部,该部将是右翼集团预备队,负责战时支援出现漏洞的地域。火狐营都统领刘冲被皇帝张平安任命为右翼集群总管,战时将在征夷行营参谋长赵四道的配合下指挥该地的中华军各战兵营。中华军成军数十载,几乎没有打过败仗,也造成了有实权的战兵营将领骄横的性格。一般来讲,中华军战兵营各将领之间谁也不服谁,张平安在考虑北方右翼集群主将时,也不得不将这个因素考虑进去。火狐营都统领刘冲资历老,完全能压制住其他战兵营将领,森林狼战兵营都统领田鹏,被皇帝张平安任命为副将协助刘冲作战。中路水龙营今日在前线只摆放了一万战兵,还分散在三道防线上。参谋长古新给水龙营的指令是层层抵抗,不能败得太难看。水龙营另一半兵力驻防于土井,届时,中华军战力最强悍的亲卫营将派出八千战兵协助其驻防。亲兵营杜亮部将派遣全部主力进入伏击区域,接应水龙营前线引诱大军。作为一员有战场经验的统帅,皇帝张平安深知打胜仗容易,最难的就是在如何在战争中撤离还能保持不乱阵。天熊营作为封闭大门的主力,这支关键大军自然不会轻易出击。
现今,天熊营的阵地已经被亲兵营杜叶河部接防,皇帝张平安的近卫营作为该地战役预备队。而伏击圈南面阵线还是由亲卫营负责,都统领郝一刀将率领他们掩护撤离的各部侧翼安全。左翼击中了中华军的精华,都统领张黎和胡明在战役开始阶段隐藏实力,由才赶到这场的雷神营黄伟部迟滞敌军进攻。当天熊营和火狐营南北夹击切断莫卧儿中路大军后,征夷行营主力张通部和左二丫部进行反攻。雄鹰营和利刃营随即展开钳形攻势,大范围穿插包围莫卧儿奥朗则布大军。坐镇于天熊营主阵地高地指挥的皇帝张平安,虽然把指挥阵位设在该地,他却将表明其统帅地位的大纛旗放在中路战场。由帝国参谋部给各战兵营下达公文,这次战役无论中华军大纛旗是否倒下,各部皆按照天熊营阵地上信号行事。参谋长古新深知本次战役将非常激烈,他下令近卫营加固皇帝张平安的指挥阵位。也就是一天功夫,曾经半封闭的指挥阵位上加盖了坚实的顶棚。
号角手和鼓手都被安排在皇帝指挥阵位后方,离着张平安指挥阵位三丈远的西南方,是参谋部作战室。这里将是中华军的指挥中枢,方便皇帝张平安和参谋长古新下达军令。今天皇帝张平安起了个大早,他吃过战饭之后就来到指挥阵位,张平安与参谋长古新最后一次检讨战役安排,看看是否还有疏漏之处。虽然张平安有自信打赢这场以少胜多的大战役,他也不敢拍胸脯保证战役会按照他的设想进行。毕竟一场大战不确定的因素太多,这也是中华军统帅到处都预留后手的原因所在。莫卧儿皇帝沙贾汗一出大营就得到了消息,代表中华帝国皇帝张平安身份的帅旗出现在中路战场。莫卧儿皇帝沙贾汗推断,肯定是几天前中华军中路阵地被攻破,中华帝国皇帝张平安一定是为此亲自坐镇,以求该处阵地的稳固。莫卧儿大军本就定下中路突破中华军阵线的方略,这一下沙贾汗的信心大增。虽说莫卧儿没有汉人擒贼擒王的兵书计策,打过大战的沙贾汗也知道杀死对方主帅,或者缴获敌方战旗将会沉重打击敌人的军心士气。
不再犹豫的沙贾汗,待莫卧儿大军军阵刚刚成型不久,立刻下令吹响了进攻号角。在号角声的激励下,莫卧儿大军的总攻似海潮漫堤,伴随人海而来的是宽大的烟云,其间人喊马嘶嘈杂响彻天际。中华军炮队射向莫卧儿大军人海的开花弹,就如同一块小石头丢在海洋中,不大的涟漪瞬间就被人浪所抹平。中华军的火枪弹雨密集且猛烈,莫卧儿前锋大军就像杀不完的蝗虫,前赴后继地涌向中华军阵地。为了今天的战役,莫卧儿皇帝沙贾汗将所有火枪兵击中使用,这数万火枪兵发射的铅弹,打得中华军阵地前沙袋散了架。这场进攻战中,莫卧儿战兵使用了重盾。这种需要两个壮实战兵才能举起的重盾,外面覆盖有牛皮和打湿的棉甲,百丈之外中华军新式火枪居然不能穿透。莫卧儿人使用这个笨重防御盾牌,愣是扛过了中华军火枪远距离射杀,并将火枪打击的死亡地带靠前了三十多丈。不要小看这几十丈距离,莫卧儿火枪兵能缩短与中华军对射的机会。
莫卧儿大军源源不绝的火枪射击,在八十丈的距离能与中华军火枪进行互射,还能压制中华军火枪射击远的优势。经过了上次试探进攻,冲锋中的莫卧儿步兵学会了弯腰行进,他们可以就此减低损伤。很快,前线上水龙营战兵就出现了伤亡,女护兵忙碌的身影预示着中华军伤亡人数在逐步增加。皇帝张平安所在指挥阵位有十多个二尺见方的瞭望孔,张平安和参谋长古新各自霸占了一个望孔向外观察敌军攻击进程。他们看到了蜂拥而至的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