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草原黑暴-第6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乞儿吉思行省额尔齐斯河畔杨铁奇家牧场内鸡飞狗跳,牧场的主人杨铁奇亲自拿着套马杆在马群中遴选远行马匹。前几日分管杨铁奇牧场的二十七道湾驿站里的驿卒快马通报了皇帝颁昭天下的平叛圣旨,号召乞儿吉思行省的汉人参与平息新疆叛乱。杨铁奇退役时是亲卫营伍长,而皇帝张平安的亲卫营,类似于成吉思汗时期的怯薛军。亲卫营伍长要是下放到其他战兵营,最小的官职也是一个一等把总。杨铁奇因伤退役后带领家眷和奴隶来到二十七道湾驿站管辖额尔齐斯河畔,他的身份也早在驿站里备了案。因此,杨铁奇回复驿卒要带二个未成年的儿子前往新疆平叛,驿丞马上开出路引,并让杨铁奇率领前来驿站汇集的汉人。待杨铁奇安排完家事,并让最小的幼子留守家园,他和二个稍大一点的儿子带着三十匹马驱赶羊群来到二十七驿,而此地早已经是一片人畜欢乐的海洋。

    与相邻的新疆行省严峻的叛乱形势不同,乞儿吉思行省里的汉人早就对新疆行省广袤的草原垂涎三尺。新疆行省位于乞儿吉思行省南方,其间有金山山脉阻隔北方寒流,这里的牧场开春早秋季时间也长于乞儿吉思,优良的牧场环境自然吸引苦寒之地的乞儿吉思汉人百姓。仅仅在二十七道湾驿站管辖地域,就有约六百退役官兵带着自己的儿子们响应皇帝的召唤,主动参与新疆行省的平叛。二十七道湾驿站南方有一宽敞的平地,这里曾经是百姓们夏季交税和交易物资的榷场。今天汉人百姓和他们的家人在此聚集,等待二十七道湾驿站领兵之人杨铁奇。驿丞在驿站的护墙南门外叫人摆放好十张桌椅,文书们根据户籍抄录出征壮丁姓名。杨铁奇一到,就拿起名单进行战兵遴选。杨铁奇选入的方式也极为简单粗暴,缺胳膊少腿人被劝退,他只要十二岁以上的男人,家里独子也被排除在外。

    在被劝离的人中有许多是杨铁奇的好友,他们虽然不敢质疑杨铁奇的命令却不妨碍他们骂娘。为此,身为领头之人的杨铁奇只能苦笑着赔不是,说好回来后给他们摆酒赔罪。功夫不大,杨铁奇就选好了八百七十人,其中退役老兵一百二十人,其余都是他们的儿孙。尽管二十七道湾驿选出的青壮多数为没有上过战场的新手,杨铁奇依旧认为他的手下个个都是精兵强将。这是因为生活在二十七道湾驿的百姓要面对艰苦的环境,这里常有野兽出没能在此生存的汉人百姓几乎都是狩猎好手,只需稍加整训他们将是最好的骑兵斥候。出征送行酒喝罢,旗手高举二十七道驿署名三角战旗在前引路,一行人马带着二千余匹备马踏上前往南方的官路。连续十余日的奔波之后,杨铁奇一行抵达总督许镇指定的集结地带。在这个集结山谷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彩云谷”,约六万青壮自带马匹搭建的帐篷将这个山谷填得满满当当。

    杨铁奇一行人马来到此地,就有督查军官检验驿站核发的路引护照后,将他们引入指定地域安营扎寨。如今的中华帝国国富民强,皇帝御驾亲征之后乞儿吉思行省处于帝国腹地,从帝都长安运来的作战辎重在这里堆积如山。身为乞儿吉思行省总督的许镇,大病初愈也不顾手下人的劝解亲自前来为出征将士们送行。中华帝国青壮自备马匹为帝国效力,朝廷也按照战兵待遇为他们提供战刀、盔甲和火枪等作战辎重补给。不仅如此,所有参战青壮都会被记录在案发放粮饷,他们的饷银按照抵达时间起算。唯一让总督许镇头疼的是聚集在彩云谷的退役老兵,这帮骄兵悍将们不是普通军官就能轻易压服。为此,许镇派出猛狮营资历最老的军官副总督钱格福出任带兵将领,就是希望猛狮营老将们能镇住这些军中刺头。而钱格福是金狼营最早的一批孩儿兵,而且还是早前破奴军时期水龙营协统。

    乞儿吉思总督许镇派遣钱格福出任带兵将领也存有私心,许镇认为皇帝任命杨威出任新疆行省总督,仅仅是为了让杨威致仕时有一个光彩资历。毕竟杨威在西方战场打了败仗,皇帝为关照破奴军时期老兄弟给予了杨威一个体面致仕的机会。中华帝国上下对于平息新疆行省出现的暴乱极为有信心,就是因为中华帝国正处于兵强马壮的巅峰,而叛乱者缺少火枪、火炮等武器不可能抵抗来自帝国大军的镇压。为确保平息新疆叛乱,帝国从长安抽调了驻守京师的虎贲营一个协以及金狼营共计三万余精兵,更带来了海量的作战辎重。驻守帝都的杨奎炮队更是抽调了其主力三百六十门火炮,近战弩炮在一千六百门,炮队随军给养辎重箱车就达到二万之多。根据帝国参谋部的军令,乞儿吉思行省只允许抽调二万骑兵,其余人马可由当地汉人青壮补足。而从乞儿吉思各地聚集的汉人青壮已经达六万有余,随行的战马数量更高达三十万匹,至于说运输物资的驮马不计其数。

    乞儿吉思总督许镇对哥哥许梁的感情非常深厚,自许梁在兀秃刺草原战役中阵亡后,水龙营大部分将领要么调入猛狮营,要么加入其弟许义安的侦缉处。这些年来,猛狮营官兵没有大的征战自然也就没有多少军功,钱格福是熬资历才当上乞儿吉思行省副总督。要是继续在乞儿吉思熬资历,钱格福或许就会以这个副总督的身份退役。现如今新疆行省叛乱给予了钱格福晋升良机,许镇当然要推一把助钱格福当上新疆行省未来总督。不仅如此,许镇还将哥哥许梁的两个孙子塞入钱格福的队伍,说是这两个孩子需要历练,其实就是要为他们在这场低风险的战争中获取军功为将来争取一个好出身。彩霞谷聚集的青壮领取盔甲、战刀、火枪和弹药后,被要求抓紧时间进行队列训练,特别是火枪射击训练更是不惜弹药。其实这些青壮底子不错,他们都在平常放牧生活中有着狩猎经验,打移动目标甚至比一些新入伍的战兵还要强上许多。

    金山入冬下雪后基本上无路可行,要打通前往新疆行省的道路就需要靠人力清理道路积雪,这些苦活战兵不能去干他们还要战前训练。因此,乞儿吉思行省的流放罪犯和官奴就成为主力。白雪皑皑的金山出现数万官奴和罪犯,他们在督查队皮鞭和战刀的激励下一尺一尺不分昼夜劳作,就是要在最短的时间挖开积雪为大军清理道路。通往南方新疆行省的山路险峻,不时有雪崩发生,这些天灾不能阻挡中华军打通道路的决心。也就是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中华帝国乞儿吉思行省以五千七百官奴和罪犯死亡代价,换取了出征大军一条可以通行的道路。而此时出征大军完成了战前初步整训,战兵不用说了按照建制出发,青壮则以地域进行编队。中华军这样做可以快速形成战力,把熟悉的人编在一起不仅能产生强大的凝聚力,还可以在战场相互照应不易被敌方渗透。特别是乞儿吉思地域里的青壮百姓更熟悉高山地形,让他们当斥候远比战兵营斥候还要强。

    像杨铁奇这支队伍领到武器装备后率先出发,他们的队伍里配备了督查除了整肃军纪外,还记录整支队伍的战场军功和缴获。杨铁奇被任命为副千总,带着二十七道湾的青壮成为大家前锋。崎岖的山路没能阻挡杨铁奇骑队的热情,他们在杨铁奇的指挥下排成三列长队,顶着寒风疾驰在白雪皑皑蜿蜒曲折的山道。杨铁奇这个作战经验丰富的老兵十分清楚,开通山道都没遇到乱军阻拦,只能说明这帮乱匪统帅是个十足的庸才。杨铁奇猜测敌方主帅或许把防御中华帝国平叛大军的重点,摆在了东方内地通往新疆行省的官道,乱军根本就没有想到中华帝国出征主力在北方乞儿吉思行省方向。杨铁奇骑队通过金山山脉总共用了五天时间,他们畅通无阻地抵达新疆行省北部亦力把里。杨铁奇看到,此处官道已经被乱匪破坏得不成样子,金山南麓官道沿途驿站尽是残垣断壁。死亡的汉人光溜溜的尸体横七竖八地倒伏于毁坏驿站内外,被冻硬的尸首还保持着死亡前最后的模样。

    在这些惨死的汉人尸体堆附近还有不少孩童遗体,他们幼小的身躯上沾满血污和泥土,不少汉人妇女还临时前还遭到惨无人道的侮辱。这一幕幕人间惨剧令杨铁奇他们愤怒,按照中华军传统惯例是要收敛尸体并将死亡汉人入土为安。可带兵副千总杨铁奇临时改了主意,他要将这些场景保留下来让后面大军里的新兵都看看,激发大家今后作战时的勇气。杨铁奇斥候骑队沿着官道一路南下,第三天清晨骑队前方探路骑兵隐约听到南面有喊杀声,他们立刻向带队副千总杨铁奇禀报军情。一路快冲的骑兵斥候队在这一刻变得谨慎起来,杨铁奇根据地图判断,前方还在抵抗的地带乃是亦力把里地区一个大的县驿“金山驿”。杨铁奇当即下令全队下马备战,所有战马隐藏于官道西侧森林之中,并派遣五十人的骑兵斥候一人双马前去打探军情。与此同时,杨铁奇还做好了迎战准备,他派出二百人小队埋伏在南方一里外草丛。

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帝国荣光照耀四海(十五)() 
蔚蓝天空白云朵朵,满目疮痍的“金山驿”城墙内外残火寥寥,县驿驿丞卢阚站立于城墙之上面色严峻。今年刚步入而立之年的卢阚面容清秀,三羊胡须因战事紧急略显杂乱,他身穿中华军黑甲眼神忧郁地望着城外。“金山驿”位于新疆行省北部,总管亦力把里北部地区数十万里土地军政事务,也可以称为亦力把里北方地域最大的城池。该城城墙高约七丈,其周长达二十余里,是一个防御力极强的坚固城池。叛乱来源于行省的南部,善于守城的驿丞卢阚在接到叛乱消息后第一时间就开始加固城防。同时,驿丞卢阚还下令亦力把里地域汉人就近汇聚于附近驿站,一方面减少叛军奴隶兵源,另一方面还可以增强各驿站的防守力量。只是卢阚没有预料到这场叛乱能席卷整个新疆行省,以至于整个行省都陷入叛乱之中。可以这么说,整个叛乱出乎帝国所有人的预料,当战火波及新疆北部时整个新疆行省全境形势陷于糜烂。

    叛乱原因来自多方面,主要原因还是汉人主子对家蓄奴隶压榨太过,再加之奥斯曼奸细从中蛊惑,叛乱一起顿成燎原之势。原本新疆行省驻守有大量中华军,自打皇帝御驾西征之后,新疆行省成为中华帝国腹地驻军逐年减少。特别是新疆行省总督职位空缺已久,中华帝国朝廷还没来得及派遣新总督,造成了无人负责的状态。之所以会新疆总督空缺,其根源还是帝国朝廷大臣与皇帝之间在人事任免上存在严重分歧。本来帝国朝廷总理龙进贤等人想推选帝国初年探花朱国良出任,可皇帝张平安则认为朱国良系江南文人,做事优柔寡断不是理想人选。其实张平安内心想把这个职位交给自己的老兄弟,算是对一起奋战多年的老兄弟一种酬谢。双方扯皮造成新疆行省总督任命这事就因此搁浅,也就出现了叛乱后无人总领全局的恶劣局势。驿丞卢阚所在“金山驿”内聚集了三万余汉人,其中妇孺老弱占据了六成以上。

    这二个多月来“金山驿”被三十万叛军围困,其间大大小小的攻防战不下数十次,“金山驿”因此战兵损失五百有余。以冷兵器为主的叛军要攻占火器为主的防御城池,付出了巨大代价后也没取得任何成果。眼看着啃不下来“金山驿”,叛军将强攻改为围困。同时,叛军采用袭扰战法在城外日夜鼓噪,把“金山驿”城内的守军搞得疲惫异常。驿丞卢阚乃是帝国楚国公卢象升侄孙,他可以说是卢象升家族后辈中第一个考取进士的优秀人才。身为帝国楚国公的卢象升为人太过正直,使得卢阚外放时只能到贵州安顺府这个偏僻之地补了个从七品佥事这个实缺。卢阚在贵州山区苦熬了五年,遇到皇帝选用新疆行省官员,卢阚给皇帝张平安写了奏折想文官改武职到新疆任职。对于老兄弟的后辈人才,皇帝张平安历来非常照顾,他当即在卢阚的奏章上批复,调卢阚到“金山驿”任驿丞。至此,卢阚这个从七品文官升从六品武职驿丞。本来卢阚只需在“金山驿”呆上数年,就可以凭借在此的经历回帝都谋个好职位。

    没成想叛乱一起交通断绝,驿丞卢阚别说升迁这事,还得为本地叛乱负责。唯一能改变卢阚命运的只能是保证“金山驿”不被叛军攻破,他才能凭借这份功劳抵消罪责。因此,卢阚在指挥“金山驿”防御战时异常保守,他只求“金山驿”不被乱军占领。至于说部下们请战要主动出击,都遭到卢阚坚决一口否决。驿丞卢阚何尝不知道城外叛军战力孱弱,他就害怕防御主力离城后乱军会趁虚而入,不求无功但求无过才是现状卢阚最为真实心态。叛军袭扰数月精力消耗也不小,“金山驿”在今日难得清静,站立在城头观察敌军动向的卢阚心事重重地向北方眺望。寂静在战场充斥着浓浓血腥味道,偶尔几声战马嘶鸣才能体会到战争的冷酷中还有一丝生机。突然,从北方天空中传来数声不大爆响,卢阚忧郁的眼神中瞬间灵动。这是中华军特有的火枪声响,卢阚数月坚守换来了来自帝国乞儿吉思行省救援的大军。

    与“金山驿”驿丞卢阚听到来自北方的火枪声振奋不同,发出这火枪与敌接战的杨铁奇骑队前锋斥候骑兵却是万分紧张。副千总杨铁奇在距“金山驿”六十里之际,就派遣本部斥候骑兵五十余人沿官道向南探查敌情。杨铁奇本部人马则选定了官道东侧一处小山扎营,一旦斥候发现敌情可以接应。作为亲卫营出身的战兵,杨铁奇学到了皇帝张平安谨慎行事方法,他要选择一处可以阻击敌军的阵地与敌交手。杨铁奇是整支平叛大军的前锋,在他骑队身后不远还有数只与其人数差不多的斥候骑队。杨铁奇骑队要是与敌军交战,后方的兄弟骑队很快就会增援上来。杨铁奇骑队斥候把总王三喜本是天熊营普通战兵,在崇祯末年破奴军征伐大明南方的途中跌断左腿退役。王三喜凭借本身军功获得亦力把里二十七道湾功勋封地,这次响应皇帝号召前往新疆行省平叛,他抢到了领军斥候的差事。

    把总王三喜打心底看不起以冷兵器为主的奴隶叛军,他手提马枪大摇大摆地沿官道快速向南。按照与副千总杨铁奇的约定,王三喜小队探查距离不得离本部骑队不得超过五十里。或许是王三喜前锋骑队过于轻敌,他们一人双马冲得太快没有仔细观察官道两旁的树林,直到一片黑色箭云带着尖啸飞入骑队阵型,把总王三喜才预感大事不妙。能当上前锋斥候的老兵们本能地太起手臂护住脸部,他们十分信赖身上盔甲的防御力。其实这些斥候骑兵在遭到箭矢袭击时也没有别的办法,他们得依靠盔甲坚固躲过这一劫。就听得“噗嗤!”声不绝,十一匹战马发出痛苦嘶鸣,其中六匹因中箭翻到在地。箭雨过后,终于回过神来的把总王三喜身上插着二只晃动的箭杆,他左手一拨马头粗粗看了一眼身后的兄弟。还好,所有兄弟没有一人因马匹受伤落马。

    反应不慢的王三喜右手高举骑枪招呼手下放弃受伤马匹,他一个呼哨带领众人向北后撤。王三喜仅仅凭借敌方射来的箭矢数量初步判断叛军人数约为五百人,在敌暗我明的情况下他必须带领部下逃出伏击圈。不顾惜马力快速撤离的王三喜一面控制马速一面回头查看敌情,他在心中暗暗后悔自己的大意。不久,斥候骑队的后方就出现了成片的叛军骑兵,从树林里陆续汇集到官道成为一股强大的洪流,追击前方奔跑的中华军斥候。也就是短短一炷香的功夫,王三喜斥候骑队后面就出现了数千叛军骑兵。中华军斥候骑兵胯下战马乃是数十年选育的优良马匹,既有西域马的速度又有蒙古马的耐力,叛军想要在短距离追上王三喜他们根本不可能。王三喜骑队一面向北疾驰还一边用骑枪不断转身向敌人射击,他们这样做的目的是在打击追兵的同时还能向北方等待的杨铁奇骑队报警。

    在射击过程中中华军斥候骑兵无需瞄准,密集的敌人追兵不时有人马中弹倒地。而构筑营地的副千总杨铁奇在听到时断时续的火枪声后,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根据声音的大小判断出王三喜骑队离营地还有二十余里。基于这个推断,作战经验丰富的杨铁奇下令备战。与此同时,杨铁奇还下令在小山顶部点燃狼烟,向后方兄弟斥候骑队发出警讯。由于敌军离得太近,太杨铁奇他们没有足够的时间完备临时营地外围防御工事,于是杨铁奇以小山为防御阵地排出两个空心圆阵。杨铁奇将战马、饮用水袋和干粮放置在山头,没有打仗经验的新兵由三十个老兵指挥放在内圈。杨铁奇亲自带领老兵和青壮在外圈迎敌。杨铁奇这种排阵也存有私心,他将骑队中的孩子们由老兵指挥置于后方内圈,将骑队中孩子放在内圈也有护卫其周全的意思。远处闷雷声不绝于耳,马蹄卷起的尘埃渐渐遮蔽天日。

    备战中的中华军斥候军阵纷纷打开胸前盔甲外的子弹袋,在拉开击发枪栓的同时做好了再次装填弹药的准备。不多一会儿,南方杂木树林间弯曲的官道上出现数个黑点,领头骑兵高举黑色二十七道湾三角战旗清楚表明了他们的身份。眉头紧皱的杨铁奇安排山后军阵流出空隙,接应即将归阵的探查骑兵。随后,杨铁奇下令所有战兵拉下骷髅面甲举枪瞄准前方,他在心中默默算计敌方接近的速度慢慢高举右手喝到:“听我军令!火枪抬高三寸。,稳住;稳住,放!”。军阵外圈中华军战兵手持火枪按照军令抬高,他们这样做是要避开奔跑中自己的探查骑兵斥候。叛军追兵骑乘的蒙古马速度远不如中华军,他们与探查骑兵的距离在一里以上,这就为军阵中中华军阻拦射击提供了机会。叛军追兵在拐过杂木林弯道视野顿时开阔,他们当然看到了小山上列阵的中华军不大的军阵。带队的蒙古千户没有选择的余地,他只能硬着头皮带领部下冲击中华军军阵。一时间蒙古语喊杀声响彻天际,海潮般奔涌的骑兵扑向中华军驻守的阵地。

第一千三百八十章 帝国荣光照耀四海(十六)() 
寒风呼啸,旌旗猎猎,一万多蒙古叛军骑兵如同涨潮狂涛往北冲击中华军驻守阵地。从天空中俯瞰,蒙古叛军胯下战马卷起浓浓烟尘遮蔽大地,犀利的北风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