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茅山盗墓贼-第3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树洞是垂直向下的,于这棵树的树干方向一致,并没有多深,大概只有一米多,不到两米。与其说这是一个树洞,不如说这是这棵老树的树干挤在一起而形成的凹陷处。

    树洞的里面覆盖着很厚的泥土,还有一些腐烂的树叶,看样子应该存在了很多年了。树洞倒没有什么奇怪的,最奇怪的是这一具尸骨。”

    “奇怪?”站在老树下方的人没有明白陈三金的意思,有一具尸骨出现在了这棵老树的树洞当中,本身就是一件非常奇怪的事情了,为什么这个陈三金还要说这具尸骨非常的奇怪呢。

    随后陈三金说出的话让大家真真正正的明白了他的意思,这具尸骨的的确确是够奇怪的,甚至于奇怪这个词已经无法表达众人心中的疑问了。

    “这具尸骨的下半身与树洞的下方已经连为一体了,就好像是这个人的下半身被这棵老树给包裹住了,又或者是这个人是从老树当中长出来的一样。

    不过我更倾向于这具尸骨是被这棵老树给包裹住的,因为尸骨的上半身是直立的,我能够很清楚的看到尸骨与树干的交接处非常的明显。”

    陈子杨在脑中勾勒出了一个陈三金描述的画面。陈三金描述的非常细致,陈子杨觉得自己脑中所想的与陈三金所见的应该是一样的,但是他也像陈三金那样,怎么也想不明白为什么这具尸骨和这棵老树会这样怪异的结合在一起。

    “除了这具尸骨非常的怪异之外,还有一个地方也很奇怪,这具尸骨并没有腐烂,尸体没有变成白骨,反而像是一具干尸一样,表面布满了树皮一样的褶皱,乍一看上去真的有些像是一个树人。”

    “老三,你别在那危言耸听了,尸体怎么会和老树结合在一起呢,是不是你年纪大了,眼睛不够用了,根本就看不清楚。

    刚才你也说了,树洞的里面覆盖着很厚的泥土和烂树叶,有没有可能那具尸骨就是立在那里的,尸骨的下方实际上是被那些长年累月积累下来的泥土和烂树叶固定住的,所以尸骨才会直立在那里。”

    转过头去,陈子杨看到说出了这个疑问的人正是滚地龙徐毅。也难怪他像陈本忠一样,直接把陈三金叫做老三了。

    滚地龙徐毅这个人陈子杨接触的不多,或者说,徐毅这个人根本就没引起过陈子杨的注意,因为他实在是太不显眼了。

    滚地龙徐毅大概有五六十岁,年龄上与陈三金相仿,他的个子不高,甚至于可以用非常矮来形容。徐毅的身高最多也只有1米5几,而且他的背有些驼,让他整个人看上去更加的矮。

    徐毅长得瘦巴巴的,再加上他的身高,简直可以用麻杆儿来形容了。除了长得不引人注意之外,这个徐毅的性格也非常的内敛。

    他每天也说不上几句话,而且每到队伍休息的时候,总是一个人躲在一旁,根本不喜欢凑热闹。只有在陈本忠和陈三金的附近,徐毅才能说上几句话。

    可就是这样一个不显山,不漏水的人,竟然能够在三天的时间之内,凿出了一条穿透山体的通道,这一点让陈子杨非常的佩服。

    在巨龙缠青莲山脉,众人之所以能够在掘龙会的监视下悄悄的走出来,就是靠着徐毅和他手下打通的那一条通道。

    在那条通道中穿行的时候,陈子杨仔细的看了一看。通道所在的山体是一座石头山,也就是说,徐毅和他的手下们仅仅只用了三天时间,就把一座石头山给凿透了,这得是多大的本领,也难怪他会被称作滚地龙了。

    不过想想也是,能够跟陈本忠一起称兄道弟的,滚地龙徐毅的本领应该不比陈三金差。

    陈三金把他见到的东西描述出来之后,显然这个滚地龙徐毅有些耐不住性子了,即便他平时少言寡语,也主动出口去反驳陈三金。

    “你以为我没有想到吗?刚才我试了一试,虽然树洞当中有很厚的泥土和烂树叶,但是这些东西的厚度也就只有三四十厘米厚,再往下就是坚硬的树干了。

    而且刚才我也把这具尸体晃动了几下,这具尸体并不是半身的,应该是一具完完整整的尸骨,尸骨的下半部分与老树完美的结合在了一起,并不是被这些泥土和烂树叶固定住的。”

    跟着陈本忠摸爬滚打了这么多年,陈三金可不是什么泛泛之辈,绝对不会轻易的犯低级错误,通过陈三金第二次的描述,站在树底下的几个人都点了点头。

    陈三金所说的话以及他刚才的举动和分析已经封死了这几个人心中的猜测,看样子这具尸骨应该的的确确是和这棵老树融为一体的。

    别的人也许心中有一些疑问,但是陈子杨和刘聪却非常肯定陈三金的这种说法,因为刚才这两个人与那个邪物缠斗的时候,他们就发现,这个巨大的脑袋邪物怎么也无法离开老树树干的表面。要是说这个邪物和这棵老树没有任何的关系,两个人是无论如何也不会相信的。

    “嘿,你小子还来劲了是不是,这棵树这么粗,也不知道长了多少年了,要是尸骨真的与这棵树结合在一起的话,一定时间也不短了,可是为什么这具尸骨还没有腐烂掉,这太不对劲了……”

    滚地龙徐毅依旧有些不相信,他一边说着,一边向老树的方向走着,看样子是根本就不相信陈三金的眼睛,所以打算亲自上树去看一看,以此来打消他心中的疑虑了。

    “小徐,别和老三吵了,老三没有看错,也没有判断错,那具尸骨应该的的确确是和这棵老树融为一体的,而之前这两个小辈对付的那个邪物,也跟这棵老树和这具尸骨有关系。

    他们对付的东西应该是大量的怨气汇聚在一起之后,怨气实体化而形成的怨气煞。”陈本忠饱含中气的声音从一旁传来。

    虽然之前就猜测到陈本忠有可能知道老树当中藏着一具尸骨,也知道那个邪物出现的原因,但是当陈子杨和刘聪听到了陈本忠的话之后,两个人还是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怨气实体化两个人不是没有遇见过。当怨气浓郁到了一定程度之后,这些邪气就会慢慢的凝聚在一起,先是附着在一些容易吸收怨气的物品上,随后继续凝聚,直至有一只或者多只完全由怨气凝聚成的邪物出现,这也就是怨气实体化形成的怨气煞了。

    可是怨气的实体化需要大量的怨气聚集在一起才能够出现。之前两个人与之战斗的那一个邪物虽然煞气非常的重,但是还没有重到怨气实体化的那一种程度。

    而且这周围的怨气都是那个邪物的长发残留下来的,并没有大量的怨气聚集在这里,这个环境也与出现怨气实体化邪物的环境不符,所以两个人不太明白陈本忠的意思。

    “哎……现在的这些后辈呀,真是一代不如一代了,也罢,今天我就倚老卖老,给你们详细的讲讲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在说这句话的时候,陈本忠的脸上洋溢着笑容。很显然,他对自己将要说的话非常的有信心。他已经久不出山了,空有一身本领却几十年无法施展,这让陈本忠感到非常的憋闷。

    现在难得有这么多人对面前的东西不懂,而这些东西又恰恰是陈本忠所知道的,所以这个百岁高龄的老人非常的高兴,现在发生的事情仿佛是回到了几十年前,回到了他年轻的时候,也让他找回了当年的感觉。

    “这具尸骨之所以会跟这棵老树完美的融为一体,实际上是有人故意为之,这是一种独特的墓葬形式,叫做树葬。”

    “树葬?”围在陈本忠身边的人脑中都冒出了这样一个疑问,什么东西叫做树葬?听上去好像是把人葬进树里,难不成是以树木当做棺材吗?

    “树葬是北方少数民族对于树木崇拜的一种变形表现。不过这种独特的墓葬风俗非常的少见,寻常人很难遇到,甚至于连听都很少听说。

    本来我也不是十分的确定,通过你们之前的描述,我就猜测出很有可能有尸骨葬在了这棵老树当中,所以我才让老三上去看一看,果不其然,事实就像是我猜测的那样。

    我之所以能够想到这一点,除了我比你们知道的多一点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这里就在大清龙脉宝藏附近,而在传说当中,树葬正是满族人发明的。

    在满族的神话中,努尔哈赤的父亲死了,于是他就背着父亲的尸体出走,想要寻觅一个可以埋葬父亲的地方。

    努尔哈赤背着父亲的尸体走到了赫图阿拉,忽然间感觉到想要解手,于是他就把父亲的尸体放在一棵大树的树丫处。

    等到努尔哈赤解完手回来,却不见了父亲的尸体。当时他非常的着急,在附近不停的寻找,以为是有什么动物把父亲的尸体给叼走了,但是周围并没有动物来过的痕迹。

    后来努尔哈赤发现,原来父亲的尸体并没有消失不见,而是被树木包裹住了,已经长进树干里了。

    费了好大的力气,努尔哈赤也没有把他父亲的尸体从书中给弄出来,就在他解手的这段时间里,他父亲的尸体已经与那棵树完美的融合在一起了。无奈之下,努尔哈赤只得就这么把父亲葬在树身里。

    据说那一年关东的风水宝地全被破坏了,只留下这棵树,恰恰被努尔哈赤的父亲独占了。于是努尔哈赤就成了满清的第一代皇帝。

    这则神话是满族对实行树葬所做的自认为合理的解释。其实树葬的风俗年代较为久远。古契丹人就有树葬的习俗。

    据史料记载,唐代时的北方少数民族有树葬这样的习俗,他们把死者挂在树上,经过风干,三年之后再收其尸骨,用火焚烧,这就是先树葬后火葬,也就是二次葬。

    树葬经过多少年的演变,也逐渐的出现了其他的用途。经过阵法的加持,用于树葬的那棵树就会具有吸收煞气的作用。

    我曾经在清朝的一个墓葬群的附近见过这样的一棵老树,当时的那棵老树里面就有一具与老树完美结合的尸骨,只不过那棵树没有这棵这么高大,这么粗罢了。

    后来我分析过,那一棵树葬的老树的用处,就是吸收墓葬群当中的煞气,不让这些煞气形成邪物,目的就是为了保护那一片墓葬群的宁静,不让这些邪祟的东西干扰到埋葬在墓中的人。

    所以我估计,这里实际上不单单只有树洞中的那一具尸骨,在这附近的地下,应该是埋藏了许许多多的人。

    这些人很有可能就是修建大清龙脉累死的人,也有可能是之前修建大清龙脉的那些工匠全都被杀了灭口,埋在了这里。

    大量的怨气聚集在这里,被这棵老树吸收,所以才形成了你们见到的那一只邪物。”

第698章 目标就在眼前

    听完了陈本忠的话,陈子杨点了点头,他对这件事情理解的非常深刻,要比别人强上很多。

    按照陈本忠的讲述,这棵老树的作用与陈子杨小的时候跟白吃老道一起破解的血灵棺有着异曲同工之处,作用都是把附近的煞气和怨气聚集起来,防止这些邪气作乱,不过这种树葬的老树的功能要弱上一些。

    血灵棺除了能够积聚怨气和煞气之外,还能借助于石碑慢慢的把这些怨气和煞气消散掉。可是这种树葬的老树却做不到这一点。

    也正因为如此,这么多年来,这棵老树把周围的怨气吸到了树干当中,一直无法消散,所以才孕育出了那一个邪物。

    “难道之前设计这个树葬的人没有想到汇聚的怨气会形成邪物吗?”陈子杨的心中产生了这样一个疑问。是手段无法达到,还是当时疏忽了?

    虽然血灵棺的功能非常强大,但是制成血灵棺的那种石头却非常的难得,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够找得到,而且血灵棺的石碑、棺材以及底座都是由一整块石头雕刻而成的,那么大的石头就更加难找了。

    就算不用血灵棺,其他的一些可以同时聚集怨气,又可以把怨气消散掉的手段都非常的难以施展,不是需要一些非常少见的材料,就是需要大能之人来安置,想要做到二者兼顾是不太容易的。

    这里位于大清龙脉的边缘,而据陈本忠猜测,之所以这里会有这么重的怨气,是因为这里埋葬的可能是累死的工匠,或者是被灭口的工匠。

    所以这棵树葬的老树被设计在这里的时候,应该就是考虑到了是专门吸取这里的怨气的,其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避免这些怨气会破坏大清的龙脉,可是为什么设计这里的人没有想到让怨气消散的方法呢?

    就在陈子杨思考这其中的原因,并且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陈本忠的一番话让他恍然大悟。

    “你们两个小辈倒是运气不错,你们碰到的那一只怨气煞还没有完全的成型,不然的话,那个怨气煞不会五官不分明,也不会一直闭着眼睛。这应该是这里聚集的怨气浓度不够造成的。

    完全成形的怨气煞可以脱离形成的本体,也就是这棵老树的树干,可以在方圆百里之内任意的游荡,可以控制方圆百里邪气的浓郁程度。

    真要是碰上了这样的对手,你们两个人就算是想要捕捉怨气煞的踪迹都不太容易,更别说是跟它当面战斗了。

    如果这里的怨气再多一些的话,那个巨大的头颅完全形成之后,以你们两个人的实力,想要对付这么邪的东西是不太容易能够取胜的。

    就算是侥幸战胜了,也会弄个两败俱伤,哪像现在,两个人只是用了一些手段,就把一只怨气煞给干掉了。”

    仔细思索了一会儿之后,陈子杨想明白了其中的原因。也许这种结果的出现并不是因为设计树葬的人出现了什么纰漏,又或者不是以他的手段根本达不到消散怨气的要求,实际上,很有可能这是设计的人故意为之。

    当时设计了这棵树葬老树的人,应该是充分的考虑到了这里怨气的浓郁程度,他知道,当这里所有的怨气聚集在一起之后,会形成怨气煞,但是却又不会让怨气煞完全的成型。

    这样的话,既能够达到吸取周围怨气的作用,同时又不至于让怨气煞脱离吸取怨气的老树,去破坏大清龙脉当中的龙气。除了这两点之外,还有另外一个好处,那就是借由着这个半成型的怨气煞来守护大清龙脉的安全。

    之前陈本忠说过,这种树葬的老树只有借助于阵法才能够起到吸取怨气的作用,那么也就是说,像这样用于树葬的老树不单单只有一颗。也许在大清龙脉的周围,像这样的老树有十几棵,甚至于几十棵。

    这些老树组成了一个巨大的阵法,环绕在了大清龙脉的周围,一来吸取那些建造大清龙脉时死去的工匠的怨气,二来借助于半成型的怨气煞,来防止有人靠近大清龙脉。

    想到了这里,陈子杨暗暗的擦了一把额头上的冷汗,之前自己孤身一人来寻找大清龙脉的位置,不单单找到了,而且还安全的回去了,并没有碰到什么邪物来阻拦自己,现在想想,这简直就是个奇迹。

    大清龙脉的占地范围应该非常的广,也许每一片环绕在大清龙脉周围的树林当中都有一棵或者几棵这样的树葬老树,里面都隐藏着一只未成形的怨气煞。不管从哪一个方向向着大清龙脉接近,都至少会遇上一只。

    而因为破解了铁书中隐藏的秘密,上一次陈子杨前往大清龙脉的时候,是顺着浅水鱼化龙宝穴所在的那条山脉的山脊走着的,在山脊的上方可没有什么树林,他就是靠着这样的运气,避开了大清龙脉周围的防范手段。

    想到这里,陈子杨觉得一阵后怕,如果说当时自己误入了一片树林当中,恰巧碰到了一只这样的怨气煞的话,也许自己就根本走不出来了。

    别看这种怨气煞只是半成型的,想要防范的话却非常的困难。这种怨气煞在袭击人的时候悄无声息的,慢慢的伸长由怨气凝结而成的长发,让这些东西钻入人的身体之内。之前队伍在露营的时候就险些着了道儿。

    当时如果不是有玄冥古剑发威,也许队伍当中还会有更多的人被怨气煞放出的黑色长发钻入体内了。

    一支队伍尚且如此危险,要是一个人的话,危险系数会大大增加的。而且刚才与怨气煞缠斗的时候,陈子杨与刘聪两个人费了好大的力气,两个人彼此配合,才险而又险的把这个东西给拿下了。

    要是单凭一个人的力量来对付这个东西的话,也许根本就无法取胜,会被这只半成型的怨气煞耍的团团转。

    不管怎么说,经过了这一件事情,陈子杨对于大清龙脉设计者的能力有了一个直观上的体现。虽然他不知道大清龙脉究竟是何人负责修建的,但是这个人的水平一定非常的高。

    除了兼具风水学的知识之外,这个人对于其他方方面面的知识也有非常深的涉及,单单是从怨气煞没有完全成型这一点来看,这个负责建造大清龙脉的人降妖除魔的手段也不会太差,尤其是他能够从周围怨气的浓郁程度判断出怨气煞的成型程度这一点,是陈子杨自愧不如的。

    折腾了小半夜的时间,队伍中的人谁也没有心思继续睡觉了,也许这片树林当中还会藏着这样那样的防御手段,要是再像之前那样大意的话,说不定就会中招了。

    于是在这一晚上剩下的时间里,队伍中的人便聚集在了一处,彼此照应着,来防范着他们认为可能出现的危险。但是危险却一直没有出现。

    这几天连续的赶路,队伍中的人着实累得够呛,眼看着天就快要亮了,他们便不再浪费能够用于休息的时间,一个接一个的迷迷糊糊的睡了过去,只留下了几个还有精神的队员依旧在旁边守护着。

    等到东方泛白,天色擦亮的时候,队伍中的人才睁开了惺忪的睡眼,依依不舍的收起了地上的睡袋,强打起了精神,继续在这片树林中穿行着。

    即便天亮了,这片树林当中依旧透不过多少光,看上去还是比较阴暗。因为需要更加小心的注视着周围的情况,在继续向前行进的过程当中,队伍前进的速度更慢了,直到下午的时候,队伍才穿过了这一片密林,这比他们之前设想的时间多花了两个多小时。

    站在一处小山坡上,陈子杨拿着望远镜向着远处的山脉仔细的看着,他把面前的景色与脑海中记忆的群龙叩首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