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狼行三国-第39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燕王大军征战在外,如今北平城与整个燕地都是由世子监政,此乃不公开的秘密,刘毅今年已然三十有六,刘桓也到了十八之龄,继承人的问题对于如今的朗生而言亦是紧要之事,古人对于传承是极为看重的。看过了原先历史之中许多的争权夺位,刘毅能够想出的应对之法就是尽量树立长子的权威,让其一众兄弟们无法也没有能力威胁到世子的地位,进而去避免可能出现的悲剧!在王权争斗之中,世俗礼法与诸般道德准则都不会适用其间,那才是**裸的丛林法则,且不是全胜就是全败,人对于权力的**是无穷无尽的,现在的刘毅无法去预计将来的事情,他能做的就是尽量将之扼杀在未起之时。

    对于自己的一众亲子,刘毅心中最喜的还是二公子刘信,这个小子也是与他最为相像的。按照此时的礼法,蔡琰所生的刘信才是嫡长子,地位应该要在玉儿所出的刘桓之上,更拥有继承父亲一切的第一顺位,正常的情况下如果刘毅立刘信为世子根本谈不上废长立幼而是天经地义,反之立庶长子刘桓才会为人诟病,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名位出身在汉末乃是最为重要的资本,各路诸侯莫不如是!

    这些刘毅都是心知肚明,不到万不得已他也不会去和当时的世俗礼法相抗衡,将之改良亦要经过一个阶段。刘桓的世子地位正是名正言顺,究其关键之处还在刘毅已然去世多年的祖父刘宇,身为上党刘家家主,在玉儿诞下刘桓之后老人家便将其长孙的地位固定下来,在宗谱之中他的母亲可是蔡氏而非张氏,这看起来对玉儿很不公平却就是当时的道理,而这样的家族确认在汉末而言是有着法律意义的。

    因此刘毅将刘桓立为王世子并没有受到世人舆论的攻击,在此之前他对长子也有着一个漫长的考察过程。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穿越而来的朗生在用自己的思想影响这个时代的同时也在不断的被其同化,家天下在世人眼中皆是天公地道,刘毅亦不能免俗,况且以这个时代的基础也不能指望他去搞什么君主立宪!人到了这个地位,江山永固、代代相传就成了极为自然的想法,哪怕是见过了历史上无数王朝兴替的刘毅也在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他无法控制百年之后的历史走向却可以在自己的有生之年打造出一个合格的继位者!

    十一岁加入燕军征战四方,十四岁回到北平为父亲打理西域使团之事,跟随戏志才陈群钟繇等人学习治政治国之道,十六岁被正式立为燕王世子,刘桓的成长轨迹之中到处都打上了刘毅精心安排的烙印。当然此子也没有让朗生失望,在军政民生各个方面刘桓都表现出了很强的学习能力与悟性,在其成为世子之后,朗生还开始重点教导长子的用人之道,并为他安排了让其名声大涨的司隶之行!

    身为主上刘毅并不反对属下之间的竞争,优胜劣汰自然规律,这个结论依旧可以用在夺嫡之上,一般而言通过血腥争夺而上位的君主至少不会是碌碌无为之辈,便是隋炀帝前期的表现也是可圈可点的,唐太宗明成祖就更不用多言,后世最红的四阿哥亦在此列!可身为一个父亲,谁愿意见到自己的子女自相残杀?也许别人对此事还不会如此悲观,可刘毅却是见得实在太多,亲情在皇权面前极为脆弱。

    在朗生眼中,此时的世子刘桓除了经验尚且欠缺之外已经有了成为合格上位者的潜质,有了这个前提刘毅就会在各个方面增加他的权威与实力,他要让世子的权势在所有儿子之中一枝独秀,尽量减少内乱出现的可能。因此如今的燕王世子已经开始承担更多的职责,尤其是在父王出征在外之时,他更要从全局之上去掌控整个燕地!

    北平州府、狼窝、燕王府,自从燕王南巡之后世子几乎每天都是三点一线从无更改,且在时间之上都是惊人的精准,在一众州府官员眼中,世子是如此的勤勉为政,五更之后你是一定可以在府中见到刘桓的身影的,且风雨无阻。与燕王一般,世子对待下属之时亦是那般的平易近人,丝毫不见年轻人的盛气凌人与浮躁,言行举止之间皆有与之地位相应的心胸气度,可说在官员心中世子是极具威望的。

    狼窝乃是刘毅专设参谋机构天狼的所在之处,亦为燕军安保级别最高处之一,如今这个机构的威力已经逐渐在大战之中显现出来,也得到了更多重臣的看重,如今天狼之首便是毒士贾诩,此番他前往青州协助燕王筹谋青兖之战带走了此处的不少精英。剩余的天狼之士日常所为便是根据军情不断分析汉中兖州两处战局,一旦有所得会立刻上报坐镇北平的戏志才,再由其决定是否将之作为参考!

    对于这样的一个军事机构,刘桓心中是极为看重的,父王用十余年的功夫打造出了一支大汉铁军,他的威望地位无人可以动摇,这支足以横扫天下的雄狮他也要将之牢牢抓在手中,此才为最坚实的基础,天狼方刚成立内中多是年轻军官,且从眼下的情形看来此处还会在将来的战事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现在开始扶持自己的势力正是其时,父王给了自己进入狼窝的权限就是一种暗示!

    不过今日的世子州府狼窝两处皆未前去,与北平西门之外静立等候的他脸上有着不加遮掩的兴奋之色,外出两年的西域使团即将归来,而身为此事的主导之人他的声望将被推上另一个高峰!

第八百八十九章 贵霜扬威() 


第八百九十章 缇娜公主() 
王甫的风度翩翩,黄慎、班子明的博闻广记再加上聂离表现出的超级武力,让贵霜帝国与其周边的一些国家都对大汉有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后者的连胜九十七场的记录恐怕在很长时间之内都不会被打破,冷兵器时代人们对强大的武力是相当崇拜的。如果说聂离的剑法让域外之人见识到了大汉的尖端武力的话,随行近卫营士卒的表现就让他们知道了天下还有这般严谨奇妙的战阵!抛开个人的战力,五十名近卫营士卒在对战之中足以击败任何国家倍于自己的敌军,可说在战阵研究之上,此时的大汉是可傲然立于整个世界的巅峰的!

    这才是腓烈末三世想要与大汉交好的真正原因,一个人再如何强也不可能面对千军万马,但军队就不一般了,这支五十人的汉军所表现出的战斗力与团队精神及种种精妙的阵型都令他心动不已,听那副使黄谨之言及这般军队大汉燕王刘毅手下有数十万之多,腓烈末对此不尽相信,如此强军别说几十万,有十万就足够他横扫四方了!与几位汉朝使者接触下来他也能感受到那种泱泱大国的君子气度,这样的国家若能引之为援对自己的霸业将会有难以估量的好处!

    公主下嫁在贵霜帝国不是小事,本来最有资格的就是横扫诸国勇士的聂离,这样的武者足以让所有人闭嘴,但显然聂大侠的年龄大了一些且根本无心于此,而一表人才、谈吐不凡,长袖善舞,八面玲珑的黄慎就进入了腓烈末的视线,从几次的交流之中他就能看出这个年轻人在汉朝使团之中所处的地位,亦是颇为欣赏他的风度人才。

    在此次的西域使团之中,黄慎绝对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不单单因为他是大公子刘桓的心腹且还有燕王刘毅的信任,数万里的行程多有风险危机之时,正是此人的决定与筹谋让使团度过了一次又一次的难关,地位加上实力,黄谨之建立起了属于自己的威望!而能够被刘毅定为西域使团的团长,王甫绝不是用来做门面的,对于燕王在此行之中寄托的厚望他是心知肚明,对于这样的美事亦是乐见其成!

    使团带给贵霜帝国的可不止武力上的震撼,精美的陵绣,巧夺天工的蜀锦,这些产自大汉的精品很快就得到了所有贵族的青睐,就像大汉世家以拥有倭国女奴为荣一般,这些贵族也无不想多拥有一些来自异国的精巧物事以彰显他们尊荣的地位,几项综合之下,黄慎与贵霜帝国公主缇娜腓烈末的婚事很顺利的就得到了大多数人的支持。

    这桩婚事不仅仅是在黄慎与公主之间,也是大汉与贵霜帝国的大事,因此使团处理起来极为的慎重,身在域外他们的一举一动都代表了汉朝的尊严与气度,万万不可有半点失仪。虽然燕王曾经有让黄慎纳异国妾室之言,但此次事关公主就完全不同了!黄谨之本人对此倒还没有太大的抵触,与燕王的一席深谈,他可以感受到刘毅对西域使团的看重,此事若成对大汉亦是有利,更是其报答燕王知遇之恩的机会!当然还有一点,这缇娜公主虽是轻纱遮面难见真容,可观其曼妙的身材与玲珑的体态加之腓烈末三世夫妇的长相便可知其容貌绝不会逊色,倘若公主的容貌说不过去岂不失了贵霜帝国的脸面?

    在出使之前,刘毅刘桓皆是给了西域使团一定的擅专之权的,随时远隔万里,指望他们事事上报是不可能的,可兹事体大王甫黄慎也不敢善做主张,况且草率行事也显得对贵霜帝国不太尊重,因此一番商议下来还是先按照此地的风俗定下亲事,待黄慎此次回转上禀燕王之后再正式前来迎娶公主,缇娜今年不过十四,等上两年却也没有太大的问题,两下一经议定,定亲仪式便按期得以举行,这次场面腓烈末三世安排的极为宏大,也请来了不少他国的使节做为观礼嘉宾!

    定亲仪式既成,黄慎自然也就见到了缇娜公主的庐山真面目,其容貌到底如何众人不得而知,黄谨之对此守口如瓶,无论同伴如何旁敲侧击就是一言不发。此次行程漫长而艰苦,在此之中成员们亦是结下了颇为深厚的交情,近卫营的士卒们可没黄副使的好气,不过从他满面洋溢的笑容之中就可见一斑,想来就算不是国色天香亦不差之!

    腓烈末三世对于缇娜公主是相当宠爱的,爱屋及乌之下对这个乘龙快婿又怎会吝啬?加之此次又是事关两国之间的交往,这一份嫁妆相当的丰厚,除了黄白之物外本地的特产亦是应有尽有,王甫便笑言此次西域使团之中唯有黄慎足可当得起春风得意满载而归之言!其中有很多的珍品后来成了黄家的传家之宝,亦是这段历史的见证!后贵霜帝国湮没,其后人辗转几何才在华夏找到了自家的这段传承。

    此次前来贵霜帝国得到腓烈末三世的厚待,西域使团当然也代表燕王给其送上了不少的礼物,除了那些绫罗绸缎与珍贵的手工制品之外最令其中意的就是由大汉第一名匠徐刚打造的一把匕首,此物切金断玉削铁如泥体锋利无匹,体现出了汉朝顶尖的铸造工艺。同样的匕首徐刚一共打造了四把,最为满意的自然送给了刘毅,这可绝不是因为其燕王的身份,徐大匠性格孤僻绝少好友,朗生可说是他唯一的知己,那把匕首刘毅贴身收藏,名之为“分水”,亦是珍爱非常!

    作为回礼腓烈末三世给予使团的亦是极为丰厚,这也是贵霜帝国实力与风度的一种展现,他是绝不会在大汉燕王面前失却一国之君的气度风范的,在其中黄慎自然提出了很多的交流之物,燕王最为关心的棉花棉籽自然位列其中,另大汉所无的一些作物使团也带回了不少种子,在刘毅而言农业的发展才是他最为雄厚的基础!

    西域使团出北平之时官员加上护卫合计有两百八十七人,辗转万里到达贵霜帝国之后只剩下了两百零七人,殉难者大多都是随行的士卒,维护使团人员的安全是他们最大的职责,莫测的天灾难以抗拒,很多士卒都是在自己与别人之间选择了后者,他们是军人,军人就要有军人的担当,燕王及大公子军令在前,纵使身死亦要守之!

    黄慎与缇娜公主定亲仪式结束之后半月,西域使团踏上了回归大汉的行程,此时使团之中的成员却达到了六百余名,比来时足足扩大了三倍,其中除了贵霜帝国回访的使节之外,还有萨哈王国,普度公国等各个国家的使者,西域使团带来的大汉风潮本身就有着极大的影响,加上聂离近乎逆天的表现使得很多国家都对大汉充满了好奇,恰好有此机会,组织人员前往交流便是顺理成章!

    如此一来回归的西域使团之中成员就颇为复杂了,有贵族,有武者,亦有商人与传教者,有着来时的经历,这趟归途走的就要顺利多了,当其返回西域诸国之时更受到了隆重的欢迎!前番各国使节北平之行,亲眼见到了强大的匈奴与鲜卑在燕王面前如何礼敬,更感受到了汉都北平梦幻一般的繁华,此时西域诸国与大汉之间的交流已是越来越位频繁,长安成了其来往的最大集散之地,从这些交易之中双方都得到了一定的好处,饮水思源之下对西域使团自是心存感激!

    经过此处,西域使团的队列又似滚雪球一般进一步扩大,到王甫黄慎等人抵达北平近郊之时已是浩浩荡荡的数千人马,各种各样的大车首尾相连绵延数里,一派热闹非凡的景象!

第八百九十三章 身处危局() 
米仓山一失,汉中战局更为动荡,局势变得越发对曹军有利起来,而张绣之前的稳守与马超司州铁骑对敌军的突袭都在这一战之中付诸流水,此地落入对方之手,曹洪随时可以率军迂回打击张虎所领燕军的右翼及后方,在此情势之下,便是张子才亦不得不主动收缩防御,弃守六马原而退之鄞县,此处距汉中城不过八十里,已是最后屏障!

    此战之中张虎的谋划不可谓不周全,张绣马超两战都极大的鼓舞了燕军与汉中军的军心斗志,此番亲领长安司州二营八万人马与曹操二十万大军正面抗衡使其难做寸进足见其统军之能。要地失守与青州之战未能围歼于禁一般非战之罪,青州在于曹军占得先机而汉中一战两军之间的配合与战力差距就是谁也无法弥补的硬伤,倘若面对他人,子才还有方法妥善应付,可面对曹操及其麾下一干干才,任何的弱点都会被对方抓住不放加以严厉打击,眼前的局势就正是如此。

    当然曹洪手下不过五万士卒,而米仓山守将杨秀麾下亦有三万守军,就算两军之间的战力存在比较大的差距,地形的优势也足以将之弥补了,曹子廉苦战十日便拿下此处不但出乎了张虎的意料,对曹操而言也是意外之喜!究其根本除了曹军的骁勇善战之外汉中军人心不稳与将领的无能才是主因。张虎说服张鲁献出汉中,对此地的人心还是有着一定的影响的,尤其是在军中,相比汉中军燕军实是太过强悍了,军中战将谁也不敢保证自己的地位就能不受调整,他们的素质与燕军将领相比亦是相差颇远,心中一时有些忐忑也是人之常情。

    这样的影响并算不上太大,以张虎之能只要给他数月稳定的时间就能将隐患尽皆消除,但关键在于曹操一旦定下袭取汉中之策便是马不停蹄奔袭而来,就连这点时间也没给子才留下,倘若战局顺利,其害处还难以体现出来,可一旦局势处于下风或是自身遭遇到强大的压力便会成为摧毁长堤的蚁穴,且那般负面的影响将会犹如连锁一般。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知己而不知彼则胜负各半,此次汉中之战张虎的处境也算颇为奇异,可说是半知己半知彼,后者理解起来很简单,他与燕王对大敌曹操都有过详尽的研究与了解,但说能够将其掌握却是不能,况且此人麾下良才极多,各个都有奇谋妙计,因此半知彼可谓贴切。至于前者子才对燕军长安司州二营自是了如指掌,作战起来如臂使指挥洒自如,但对汉中军及其诸将他却只有表面之上的印象而了解不深,固此才会只安排他们坚守险地减少与曹军正面对决的机会,也能最大程度上避免双方配合的问题,免为敌军所趁。

    张子才的谋划不可谓不周详,亦是绞尽脑汁苦心孤诣,在如今的局势之下任是在谁眼中这样的应对都是上上之策,可不要忘了再好的策略与规划都要通过人去实现的,这个环节出了问题就不是筹谋之过而是用人不明,要是在燕地的任何一处,张虎怎么可能犯这样的错误?可今次却由不得他,且眼下看来米仓山的失守足以影响全局。

    虽则到达汉中时日不久,可张虎对其地形还是极为了解的,诸葛先生说的好,为将者不通天文不知地理何以为将?这个道理早就被刘毅在军中一再宣扬,大战之前身为一军之将对于战场的地形一定要有明确的了解,实地勘察乃是最有效的手段,但在很多情况下却是难以付诸实现,此时燕军精准细密的沙盘就能帮得上大忙了。刘毅心中早有取汉中之意,天狼的狼窝之中亦有益州汉州两处的详尽地形,此地的山川河流地形起伏身为司州刺史的张虎张子才可谓了然于胸。

    在他看来,似米仓山这般的地形,倘若让燕军任何一部前来镇守有两万人马便足抵数倍之敌,就算不用器械营守御之利此处根本不用他太过担心,可此时却是三万汉中军面对不过五万曹军竟是十日即溃,任张虎足智多谋精于计算亦是始料未及,汉中军的战力虽不如燕军曹军可在守备战中怎会有如此差距,稍稍一想张虎就可以肯定问题出在主将杨秀身上,而观此人率领败军直奔汉中却不来与其汇合已然可见一斑,要知此次汉中之战张鲁可是将全军指挥尽数赋予的。

    子才的推断不可谓准,却也只对了一半,米仓山守将杨秀在曹洪的全力突击之下开始尚能坚定稳守,可一旦受流言所扰便失了方寸,且山下之地所表现出的拿下此处的决心是他前所未见的,攻势终日整夜猛烈无比,让他无时无刻不处在巨大的精神压力之下,而曹子廉更是极尽恐吓虚张之能事,数般齐来之下终于让其难以支撑!

    主将无能自是此战之败的主因,可还有一点是不容忽视的,那便是士卒在战事之中所体现出的意志,曹军悍不畏死前赴后继,那种百战沙场的嚣烈之气令得汉中士卒无不心中踹踹,自韩张联军精锐被刘毅一战成擒之后,此时的汉中军很多都是新招的士卒从未上过战阵,加之缺少燕军那般严格的系统训练,初临战阵紧张失态便成必然!第一天的攻击曹洪就敏锐的察觉到了对方这个弱点,这才不顾一切代价的安排麾下日以继夜的加以连续打击,绝不给对方丝毫喘息之机!

    防守最重要的是什么?坚固的城寨,精良的器械,充足的物资还是险要的地形?这几样固然不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