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狼行三国-第4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九百六十五章 合则力众() 
三国演义之中罗贯中描述诸葛亮“身长八尺、器宇轩昂,观之有神仙之姿”,其刻画可谓入木三分,端坐与长沙府内堂之中的孔明峨冠博带,英伟不凡,与之相对便觉一股俊逸轻灵之气扑面而来,令人不由自主的便心生好感,确是天下第一流的人物!且此时二十二岁的他可不是当日那个初出茅庐的书生,与荆州之处精彩绝伦的设计步步进取天衣无缝,在扬州建武力,招贤才,平山越,定民生,这一切都让他在这乱世之中声名鹊起,便是比之周瑜鲁肃二人亦不遑多让。

    孔明此来长沙便是与孙策进行一场谈判,既然是谈判双方就要具备对等的地位,因此在谦虚有礼之中其言行举止也带着凛然有威,此次前来他就是扬州刺史大汉皇叔刘备的全权代表,有擅专之利。对于孙策麾下的这两个重臣,孔明在事先便会有着深入的了解,只有了解了对方的特点他才能做到有的放矢,这对双方达成一致至关重要。

    除了战阵帅才之外,周瑜与音律之处亦有着精深的修为,当年江东小儿都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言,其水龙吟、长河吟皆乃顶尖杰作,为当世爱乐之人视若珍宝。便是燕王刘毅对其在音律上的成就亦是极为推崇,朗生本人可能不同音律,但他的所言却是无人敢于轻视的,据说燕王王妃亦是当今大家的蔡琰在听了周郎所谱的水龙吟之后对其亦是极为赞赏,许之为当今之世能在此道之中集大成之人!相对与燕王的赞叹,蔡琰之语就相当于专家的评价了,何人还会质疑?

    当年刘毅迎接献帝到达北平,所发的第一条诏令便是招江东二张与江东周郎入朝为官,对于周瑜音律之外的才能也表现出了极大的肯定,其时张竑张昭兄弟二人奉召前来令朗生喜不自胜,亲自出迎其与北平城外,如今二张一为冀州别驾,一为司州别驾皆是位高权重声名显赫的名士,亦足以体现当日燕王眼光的精准,相对而言周瑜就是他心头的一个遗憾了,倘有此人辅佐,此时的甘宁就要轻松多了。

    传言之中刘毅?刘毅称周郎“统兵之处不下与己,谋略之间不输奉孝”,这在众人眼中已然是最高的评价,而周瑜当时刚刚投奔孙策方才崭露头角,天下众人对刘毅的眼光虽不怀疑但也多半认为其言之中便有夸大之意!刘郎生自起兵以来百战百胜从未有过败绩,而郭嘉在奔狼并州两役之展现出的才华亦是令人叹服,一个年方弱冠之辈岂能如此厉害?这个看法显然是人之常情,不过还有一人却对刘毅之言丝毫不加怀疑,甚至对他诏周郎入京的举动颇为后怕,此人当然就是孙策。

    正如庞统孔明这对至交好友相互之间的了解一般,孙伯符是最知自己这个义弟的才能的,却是如何也想不通为何刘毅也能知之甚深?以其在北方的实力地位加上朝廷大义在手,若不是周郎与自己有兄弟之义此事还真的颇为难说!当日也曾与公瑾笑言刘叔父亦是汝之知音之人,周瑜对此一笑置之,可心中亦有着与兄长一般的疑问。这南北相隔千里,刘毅又如何知之?便到此时他也没有将之想个通透!

    此后周瑜相助兄长逐渐由弱变强,将眼前强敌一一击败不仅以武力威慑扬州豫州之地更是为其建立起了一支天下无敌的水师,其间更有凌操、蒋钦、周泰等一干俊才加入孙策麾下,得左右之盛后的小霸王更是春风得意!而在这个过程之中,周公瑾不但用出色的表现证明了燕王对他的夸赞绝非虚言也赢得了孙坚麾下一众老将的信任,似程普黄盖初始还有怠慢,但随着周瑜的建功立业对之亦逐渐心腹,无论为帅还是为人,周郎的风采都令人折服,在军中更是拥有崇高的威望。

    与刘备争夺扬州失利是孙策今生最大的一个挫折,甚至还在丧父之痛之上,有那么一段时间便是英雄如小霸王都有些意志消沉,此时也是周瑜出于至诚的兄弟之义才让他逐渐走出了这巨大的阴影!痛定思痛,扬州之战的败因并非在于刘备的决绝和刘毅的相助,根本还在孙策本人对于形势过于乐观的估计以及对扬州隐伏危机准备的不足,其时周郎在鄱阳精练水军,群臣之中唯有鲁肃对他的决定提出了异议,可鲁子敬也并未想到刘毅的决定是如此的雷厉风行!根本没有给孙策半点准备的时间,当然所有人也不会知道此事之中存在的玄虚,若非当日朗生与蔡琰甄宓改装前往万花楼一见风若曦又在天香楼凭借远超超人的听觉听见鲁肃诸葛瑾的言谈,其后的扬州之战还不知会有怎样的变化,似乎冥冥中自有天数,倒也不能太过苛责孙策!

    重新振作起来的小霸王在一众干才的齐心合力之下占据荆南三郡又将交州收入囊中,加之扬州西侧一步依然在其手中此时的实力虽不比全盛之时却也算恢复了元气,得到士家多年积累的大量财富人力之后,胸中的那颗雄心又再度奋发起来,此时正值刘毅曹操双雄在汉中中原两处大战,孙策与坐山观虎斗之中亦是想要有所作为!

    实力占据极大优势之后刘毅选择了以稳为主的战略,但不得不说在大战之始他沉稳的有些太过,有了患得患失的心理,这些就会体现在他的布局与用兵之上,而对燕王的举动南方三雄都无时无刻不在保持着极高的关注,对此孙策周瑜鲁肃等人的看法一致,刘毅的稍嫌异常绝不会维持太久,便算他自己不能及时醒悟其麾下大才亦会给予点醒!但这段时间对他们而言就是绝好的时机!谁也不会知晓庞统献策之后朗生的那段心路历程,可从今日诸葛亮前来的举动之中已然可以表明一点,刘毅又变成了当年那个战场无敌的统帅,且还更为可怕。

    三人坐与内堂之中起始的话题便是音律,诸葛亮诸艺精通,与此也有精深的造诣,更曾重金求购周公瑾的长河吟,每每弹之赞赏不已,鲁肃鲁子敬对此虽不如二人精到却也颇有功力,三人自长河吟始言语便是颇为相投,最后评点的中心又来到了蔡琰的武者吟及春江花月夜这两首传唱大汉经久不衰的名曲之上!琴声之中亦见知音,周郎便言蔡大家这一首武者吟便足见其功力高绝之处,以纤纤弱质之身竟能谱出如此雄壮之音实是令人叹服!而那春江花月夜之曲调便更是其所长,将之称为千古绝唱亦不过分,且更令人感兴趣的是据蔡大家本人言及,此曲之曲谱竟是出自燕王刘毅,此人到底有多少神奇的本领!

    带着后世的思维,恐怕朗生便是今世最不会轻视女子之辈,他的妻妾之中如蔡琰、甄宓、风若曦、秋月夜除了样貌无暇之外亦都是惊才绝艳,尤其他与爱妻相伴十数年二人之间已然浑然一体,燕王自不会让爱妻的才能埋没在府院之间,为其将所谱的曲目大举传扬乃是他有意为之,而蔡琰于此中自能感受到夫君对自己的情深意重,当然不会据刘毅之能为己有,这方才才有以上所言,当然这春江花月夜的音调的确是由刘毅哼出蔡琰倾听,但朗生哪里能记得那般精深,其中又有很多蔡大家的心血所在,与后世传唱的那首还是有着些微出入!

    三人这番关于音律的探讨颇为热烈,但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心思也是极为明显,周瑜鲁肃乃是借此让诸葛亮先行提出,而孔明之所以并未一上来就阐明己见除了礼数之外亦是从侧面表达了刘备的心意,倘若甘宁飞虎军真的封锁长江水道,与扬州而言自是无利,但与长沙也亦是一般,刘备无法出兵相助,无论汉中之战结局如何,兖州曹军之败便可以预见,到那时燕军是先取扬州还是出兵荆州还要两说!

    虽是言及音律,但双方旁敲侧击之下已然将自己的心意略微做出了透露,如今话题扯到燕王刘毅的身上就正好是一个契机,毕竟作为来使于情于理此事都是应由诸葛亮先行提出,见时机已然成熟,孔明自然不会再有犹豫,甘宁飞虎军怕只在数日之间,时间很是宝贵。

    “大都督,子敬兄,二位都乃当世贤达,对如今战局定会有精辟之见,燕军本就是天下精锐,再经刘毅数年养精蓄锐之后战力还有提升,那乐平攻坚一事向来二位已然得知,其器械之力便以曹军之能,坚城之利亦无法与之抗衡,此番兖州攻势暂停不外在限制我主渡江相助的时机,龙骧军已然兵出徐南,那甘兴霸之飞虎军定是不日就到大江,此人与麾下舟船士卒之能不用亮在此多言,倘若被其占据长江,曹军兖州之败定难更改,似此不但与我主不利与孙将军恐亦有所害,故为今之局孙刘两家当要齐心合力,合则力众,分则力寡!”与相见诸葛瑾一般,孔明一旦提及战事便是开门见山,言语之中诚意十足,当然他此番侃侃而谈之下比之午间却要详细的多了!他心中知道,在座的这两人也是可以代替孙策做出决定的。

第九百六十六章 一时瑜亮() 
诸葛亮出使长沙之前会对孙策手下重臣周瑜鲁肃等人有着深入的了解,其实在扬州军中也从未放弃过对这些名将谋臣的研究,这样的研究包括燕军之中的一干智谋之士与统军大将,自然也会包括他们如今的盟友曹操孙策二人帐下干才!有了这些研究在将来的战场上与之面对之时就能根据对方的性格特点与喜好设计针对性的战术,此与刘毅对天耳天狼两处的要求很是一致,刘备在此的眼光也不在朗生之下,之前困守徐州缺乏实力与机会,如今当然要将之做的精细。

    而同样的事情在曹军与孙策军中也在进行,各方于此间的手法可能会各有巧妙,但目的却都是相同的,有备无患!周瑜与鲁肃绝不会轻视诸葛亮的才能,经过这两年在扬州之处的种种表现,怕是放眼天下也找不出会对其掉以轻心之人!在投效刘备之后,孔明凭借其三寸不烂之舌及无双辩才为其主招揽了不少的贤才,对于此次他前来会有的种种理由公瑾子敬亦在心中有所准备,想要在他们的面前用唇齿之功绝非易事,但此人这般开门见山毫不隐晦的举动却颇出意料。

    “瑜昔日便曾听子瑜兄言及其家中二弟之才远在他上,便连那刘毅也将麾下重臣张虎张子才来与先生相比,足见其对先生的看重,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既然诸葛先生如此坦诚,周瑜亦不愿多为曲折之事,刘刺史意欲如何尚请细言之,兹事体大,倘若先生言之不尽言之不详吾主孙将军亦难有所决断!且之前三家便有约定,曹将军与刘刺史并力对付燕军,我军按所议之事早已作足完备,今日先生又有另外之请,倒要一听如何计较。”从程普黄盖一干老将对周瑜的钦服之上就能看出公瑾绝非嫉贤妒能之士,亦绝非心胸狭小之人,对方表现的很是坦诚,他若在言语之上加以刁难就会显得风度不足,可就此应承也绝非他的心意,倘若刘玄德没有实质的准备只是想借江东水军之力以抗甘宁飞虎军那么他便是拼着两相受害也绝不会加以应承。

    “都督所言皆是?皆是在理,此处当容亮一一细说,当日三家协商乃是在燕军与曹军在汉中中原两处交战之上,可如今战局已然与当日之议大相径庭,刘毅不但在东西两线与曹军纠缠,更是兵出徐州威胁我主扬州之处,并不惧怕我两军联手之势!这其一乃在他对自己统军之能及燕军战力信心十足,更重者当还是甘宁飞虎军!有此军在手即便燕军不对扬州做出任何攻击只要将长江水道封锁我主倘若渡江后路便随时有被其断绝之虞!以贾文和郭奉孝庞士元等人之谋划加甘兴霸、徐公明等人之为将问谁敢在如此情形之下兵过大江?”诸葛亮言及此处稍作停顿目视二人,此绝不是畏惧而是战局形势产生的后果。

    周瑜鲁肃二人闻言面上并无任何的神色表示,但在心中对于孔明的这番分析是极为认同的,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后勤之事对于大战的重要人人心知肚明!燕军整编之后那八大主力军都有六万之众,即使徐晃之龙骧军及麴义之烈火军在青州一战中有所折损两军相加恐也不会少于十万之数,似此便是刘备大军渡江而去在兵力上也不会占据多大的优势,面对贾诩郭嘉庞统甘宁徐晃等人天下谁敢言胜?

    况且迎击扬州军燕军是具有天然优势的,刘备大军出征所需的物资乃是一个巨大的数字,的确曹操与孙策在其中已经给了扬州许多的支援足以他应付眼前一战,但这些物资是需要通过长江水道来运输的,一旦扬州水军敌不过甘宁的飞虎军,刘备军唯一的这条生命线就会被燕军掐断,后勤得不到保障,前方还有面对无比强大的对手,这场大战的胜败可想而知,想来刘玄德当绝不会冒全军覆灭的危险。

    “燕军虽精但我军亦非没有良方,贾文和庞士元之所以如此布置便是拿捏我主麾下在江上定非飞虎军之敌,实情也确是如此,倒不是亮妄自菲薄,我军水军与之可有一战之力却不能言胜,似此后路不能保障前方纵有万般妙计亦难以施展!可倘若孙将军可助一臂之力我军的后勤便无忧矣,我主亦可安心渡过长江策应兖州盟军与燕军对抗!贵军水军只需保证我方后路即可,遇有战事自当扬州水军首当其冲,亮在此处有二策愿与二位一同参详!”二人的沉默不言自在孔明的意料之中,与燕军交手,同飞虎军战与大江之上即使对实力雄厚的孙策水军而言也是风险极大的事情,没有详细妥善的安排难抚其心!

    因此诸葛继而言道便全是实际的战法了,想要孙策出兵相助首先就要打消他心头的顾虑,其顾虑之处何在?无非是水军会遭受到对方沉重的打击,燕军两年方略的整军的效果已然在眼前一战中展现出来,高顺辽东军与乐平攻坚之中运用的战术与燕军器械的强悍令所有人都心生警戒,此时他们对付的还是曹操,可谁能保证下一次不是由自己来面对燕军的这般攻势?换了他们又有何良方可与之相对?陆军如此,更别说几年前已是极为强大这两年又神秘莫测的飞虎军了。

    眼前能被诸葛亮所利用的就是飞虎军的规模与大江的长度!论战力不但扬州水军难以与燕军抗衡便是孙策也未必能胜,可若两者合力徐盛就能在保障自己的前提下想方设法对其作出骚扰与限制,与此处扬州军还是有着一定的信心的,而孙策所部就能借此时机利用大江的长度想渡江的刘备做出源源不断的输送,飞虎军战力坚强,战船先进都是不争的事实可要论绝对的人数就未必能胜过扬州军太多,对此扬州方面做出的估计是在五到八万之间,不正面交手亦可差强应付了。

    “似此愿闻其详!”诸葛亮此言的关键之处便在将江东水军的职责限定在保证刘备后路之上,一旦遇有战事扬州水军将会想法设法的加以牵制以避免对方的损失,此处已然是极大的诚意表示,话说到这个地步对方也应该有所示意才是,否则此番相谈便会难以进行下去。周瑜在此亦是心知其中变化,短短的几个字态度上已经稍有变化。

    自长沙到建业有着近两千里水路,飞虎军再如何强大亦绝不能将之全面封锁,他麾下水军的安危在诸葛言辞之下是有着很大的保证的,在这条水路之上适合运送物资的地点极多且都在曹军的掌控之下,单为此事对孙策而言似乎也没有太大的风险,当然此时听诸葛亮之言还意犹未尽,想来此人当还有筹谋之处,周瑜当然会有兴趣。

    “二位当知我军此为已然冒了极大的风险,我主为了大局率军渡江策应曹军作战,扬州的防卫定是虚弱,燕军之中绝不乏眼光精深之人,倘若其亦似曹军攻击汉中一般也来一个避实就虚恐怕扬州危矣,因此孙将军在保障我军后路的同时必须协同建业之处的水军给甘宁以震慑之威,让其不敢为那渡江南来之法,此便为其一!”此番孔明出言之时眼光便一直看在周瑜面上,此处在他心中亦极为紧要。

    “先生此言恐怕差矣,刘使君渡江北去协助曹军作战,燕军不加牵制以南渡之法以攻对攻仅就扬州一处而言自乃善法,可与燕军全局却是有害,盖因如此他们绝无足够的兵力可对刘使君加以牵制,必定会对中原战局大有损伤,且以玄德公之见,先生之智此番出征断不会倾巢而出,扬州之地定会有守备之力,到时燕军反而会成孤军深入之势,不但未必就能牵制玄德公大军也无把握拿下扬州,似此之事似贾文和郭奉孝庞士元等辈怎生能为?”这一次周瑜的回答很是迅速,刘备出战的确是着眼与大局,可要说扬州太过空虚他绝不会相信,乱世之中岂会有这等舍己为人之事?孔明此言略微有些危言耸听了。

    “都督之言不无道理,可观刘毅起兵以来其用兵岂能以常理度之?兵家之事本就是变幻莫测,扬州乃我主根基所在,自然不允有意外之事出现,亮之所求亦不过让孙将军表明与我主联合之态,一旦贵军水军与我军合力对之,那甘兴霸便算想要渡江也不得不细加斟酌,真若如此他之后路也未必就能安保。”孔明闻言洒然一笑从容言道,燕军之中不但有郭奉孝这般善出奇兵之人,凤雏庞统亦是此中高手,倘若孙策水军不出现在甘宁面前,谁敢保证他们不会为此奇袭之法?根基所在是容不得任何轻忽的,当然他也知道真的出现这般局面说不得面前这周郎还求之不得,因此两军联合必须要让甘宁庞统心存顾忌!

第九百六十七章 孰可破之() 
刘备兵过长江以至兖州,燕军反向强渡寻求对攻。倘若这战场尽在徐扬一线倒不失为出奇之策,可若将之放在今时全局之中就并不可取。徐晃龙骧军攻击荆南,甘宁飞虎军南来大江,庞统的设计的主动攻击是有所限度的,毕竟燕军的主攻方向乃在兖州而非扬州,这个整体战略不容更改!假使刘毅当真要对扬州动手,以他此时的风格必定会集中占据绝对优势的兵力,首先就要将战局纳入自己的节奏之中。

    周瑜对此毫不怀疑,此番出言多半也只是一种试探,诚如孔明心中所想,假若形成这样的战场形势那么最为得利的定是孙策一方,他们可先静观双方斗军而按兵不动,待到时机成熟之时就定会大军而出扬州,只不过到那时孙策军的攻击目标便不会那般清晰了,周公瑾固然不会让燕军占据扬州之地可浑水摸鱼夺取实利亦是必然之举!当然孔明的回言也在情理之中,此时扬州乃是刘备唯一的战略根基,倘若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