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哎~大个子我叫你别来,又不听话不是?你看你这是何苦啊?”一身红白相间的二公子就站在泪无痕的身后不时为他顺着气,有时候一些秽_物随风而来落在他的身上却是丝毫不以之为忤。
“我是,呕……怕你……呕,打,打不过他们。”呕吐之中满脸苍白的泪无痕还不忘记回答刘信两句,却是极为真诚。
“我打不过他们?好好好,你说的对,继续吐,别说话了,马上就到了。”刘信不以为意的道,可看见泪无痕又要说话急忙顺着他言道,从怀中拿出那块已经染了血的手帕在大汉的嘴角擦拭着。
好不容易海龙舰终于靠岸,放下船板之后刘信第一个背起泪无痕就走了下去,几百斤的重量压在身上丝毫不能影响他的活动。
“哎~这小子又受罪了,怎么就教不会了?”此时甘宁太史慈高览高顺等一干大将及庞统徐庶等谋士都在岸上迎接凯旋而回的将士,看见刘信背着泪无痕第一个走过来甘宁立刻上前去接,右手则不断在泪无痕的胸腹之间按揉着,这个憨厚的大汉的确很是可爱。
甘宁等大将就这样站在船板的两边迎接这士卒们一个个下船,马上他们就能洗上热腾腾的热水澡,吃上最为可口的饭菜,得到最好的休息,这都是那些英勇拼杀舍生忘死的将士们应得的,而直到最后一位士卒登岸之后甘宁才带着众将回到了帅帐之中。
“今日之战,士元与郎将苟昌为首功,严星杨灿次之,三营士卒皆记功一次。”到得帅帐主位站定,甘宁出口就是安排军功,庞统与三人出列行礼,一旁自有官员在功劳簿上记下靖海王的军令。
庞统的首功是甘宁一再坚持,苟昌乃是率先登岸也是损失最大的一营,严星杨灿则是作为后援登岛,大家对甘宁的安排却都无意见,唯有一点,其实今日最大的功臣就是二公子刘信和泪无痕,若不是他们出手击败了敌军的尖端武力使得士气大振战局还未必顺利。
“二将军,这首功之中怎么也该有二公子,此战连黄汉升都败在他的手下,大涨我军威风”见甘宁言语之中提都没提刘信,苟昌首先出言道,今日的统军之人说实话还是二公子,见他出言一旁的严星与杨灿也是纷纷说道,二公子今日的武勇实在太过炫目。
“哦,刘信,三位将军说你是首功呢?”方才论功没有自己刘信却是毫无半点的不虞,倒是甘宁听了众人之言便向他问道。
“三位将军统军有法,士卒厮杀勇猛将军赏罚分明,信佩服。”刘信闻言亦是躬身言道,此乃帅帐他也要以军礼对甘宁。
“哦,你倒挺机灵的,不过某告诉你你也跑不掉,一人对上黄忠关平陈到,你威风的很那……”甘宁面容一正说道。
“二将军,陛下急。”刘信这儿刚一缩脑袋准备接受训斥却是有一传讯士卒跑进营帐言道,此时众人都知道此讯息非同小可,否则传讯之人是绝不会如此跑进营帐的。
甘宁闻言也顾不得再说刘信了,当下立刻将信件展开看了起来,这一下众将就更奇怪了,因为他们看见二将军见信之后双手都颤抖起来,这在身经百战胆气豪雄的甘宁来说可说绝无仅有,但看他的神情确是激动之中带着一些喜色,却不知道是何事能让二将军如此?
:
愿天再给二十年()
就在刘信与江心洲之上与老将军战得如火如荼之时,千里之外山林之中的青图县城亦是一副热火朝天的景象,并不是战斗而是成了一个偌大的工地,工兵营、倭奴,包括郝昭抽调的两千名士卒都在为加强城防而忙碌着。 郝昭知道对方是不会给他太多时间啊,他要尽肯能利用县城争取最长的时间,以利于张将军大军而来击破敌军。
县城的正前方集中了工兵营兄弟一半的力量,他们人人手中一把类似于钺又与大斧竖起来比较像的工具,正在不断把原本平整的地面给挖的坑坑洼洼,那件工具似乎在挖掘上特别的好用省力,不过多时县城正面的开阔地上就是满目疮痍了。也许这些不足一尺的小坑并不能对敌军士卒造成太大的伤害,可只要将他们的速度降下来就能由守军箭手对敌人进行更大的杀伤,这一点二者之间可是配合极好的。
“再往前挖三十丈,小杜,带人往左一些,张司马你看如何?”正门的土墙之上工兵营统领蒯善正在扯着嗓子大喊了,喊完还不忘记对身边之人问道,此人姓张,乃是军中弓箭手的统领司马。
“可以的话再挖远十丈,我们这批弓弩是新近从北平器具所运来的,比之从前还要能远上十几丈,准头也更好。”张司马答道,工兵营的兄弟忙碌的时候他也不能闲着,一来视察阵地找到最好的出手地点以利于之后的排兵布阵,二来与工兵的配合也是战斗前的惯常。
随着大批的倭奴涌入大汉,这五年来各个矿山的开采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铁器的铸造水平亦在器具所的精研之下有了很多的进步,有了这些作为基础就能给汉军提供更多精致的装备,增强他们的战力,也是刘毅提倡“科技强军”的基础,如今大汉的百万大军基本上已经全部按照兵种的不同配发了制式装备,此亦是强军的体现。
拿虎卫军最普通的一个士卒做比方,他会拥有三套单布军服与两套棉服,此时的棉服与后世不同,填充物并非棉花而是木棉,虽然通过西域使团的努力带回了棉花种子,五年来种植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可限于产量的关系它更多是作为一种奢侈出现的,军中唯有郎将以上才能配发一件填充棉花的棉服,价格亦是极为的昂贵。
布鞋两双、皮靴一双,此外还有绑腿、绷带、伤药等等,后面的这些一般都是战时配发,一切都在士卒们的背包之内。打背包也是刘毅这几年引入到军中的一个概念,要求士卒人人都要过关,而如此一来对于加强军队的奔袭与野外适应能力都有着巨大的作用,背包内一些简单的伤药也能减少某些特定情况下的非战斗减员,可以说在这一次较无压力的整军之中,刘毅是将他能想到的细节尽数做到了。
接下来就是兵刃与护具,在征求了很多的意见以及结合无数次大战的经验以及多次实践之后,士卒们的标配武器被定为“丈二枪”“三尺刀”和“七寸匕”,丈二枪长一丈两寸,全重七斤三两,三尺刀乃是腰刀,重四斤十一两,此外还要加上一把匕首,弓弩手则是以“开元弓“替代“丈二枪”,刀盾手也是与之类似。
此时在县城之中的忙碌的士卒们仅仅身穿军服,一旦进入战时状态他们便会披上战甲,普通士卒为半身皮甲,就是这一件小小的皮甲其中却蕴含了器具所无数工匠的心血,尤其是两年前获得陛下亲自赞赏的甲深工匠萧统,正是他将来自西域的工艺与大汉的手工相结合加上精研的硝化工艺才有了士卒们身上坚韧而又轻便的半身皮甲。
普通士卒的皮甲重四斤三两,坚韧度较之从前有了很大的提高,假如说原来的皮甲普通的弓箭手在七十步之内就能造成伤害的话,那么这种皮甲则至少要往前靠近二十五步这些数字绝不是揣测或者大概,而是器具所与军械处一次次实验得出来的结论,开元皇帝对数据与细节的要求是非常之高的,想要在此处弄虚作假绝不可能。
所有装备一处再加上战时携带的食水,一个普通士卒的作战全重为二十七斤十三两,而在汉军的所有主力军中他们日常的负重训练最起码都是三十五斤,虎卫军前一段加量更是达到了四十五斤,唯有平时苦练成果才能展现在战事之中,这一点张合是最清楚的。
以上是普通士卒的数据,再看看此时坐镇青图指挥的郝昭,他的战甲就有三套,守城战多半都是步战,因此轻便又不失坚韧的锁链甲就是最好的选择,方才攻城之时一名校尉中了周泰之箭也只是轻伤稍稍包扎之后并不影响战力就是明证至于那日与凌统交手之时郝昭的全身护甲都是精铁糅合皮革所制,全重三十一斤十五两,而在刘毅讨伐黄巾之时,大将的全身铠甲是绝不会有低于四十五斤的,而前者的防御力还要超过后者,这便是科技在军队战斗力中的体现了。
不过最好的冶炼技术练出的精铁并非装备在战斗士卒的手中,而恰恰就是工兵营手里的这些工兵锹,一开始有些将领还不太理解,可在征南之战工兵的威力彻底发挥出来之后就没有一人再会置疑,那种精铁的产量本来就少,用在工兵营身上可谓是好钢用在刀刃上了。
除了工兵营这个最为亮眼的新式配置之外,各个主力军也都拥有自己的骡马队,幽州马场数年来与乌桓匈奴的沟通不断加深,取长补短之下不但马匹骡子的产量大大提升相对的负重耐久能力亦是得到了提升,还是以虎卫军为例,他的骡马队便拥有八百匹黑骡,还有善于走山路以及崎岖小道的驴子四百匹,当然这些数字是要超过一般主力军标配的,对于军中“富豪”张隽乂而言当然也算不得什么。
是以虎卫军说起来全军上下六万士卒,但那只是平时的数字,一到战时加上随军的民夫队与倭奴队这个数字就会在八万上下,各式各样的大车独轮车三千多具,骡马两千余匹,绝对是浩浩荡荡。在此次完成整训所有装备配发到位之后开元皇帝曾经有过感慨,此时的一支主力军就能胜过他当年决战奔狼的所有兵力,装备更是不用去说。
这一切来源于大汉正在不断兴盛发展的各种产业与科技,也离不开民间富足与商业的贡献,正是有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富足大汉作为基础,张合的虎卫军才包括其余汉军才会拥有如此齐整的装备,很多主将亦有不少的感叹,看看现在再看看过去,那时真是叫花子。
如此繁复数量巨大的装备之后隐藏的也是可观的商机,此时大汉有专门的兵工厂,不过那些多半是作为科研之用,在刘毅看来现在就采取专门的兵工厂为全军提供装备并不合适,因此大多数还是采取与民间商家合作的方式,至于如何选择便与后世招标之法类似了。
整军之后汉军所有的制式军服全是来自蜀中秦家,论关系数背景他们与陛下之间远不如甄家、赵家、糜家甚至是卫家,而能拿下这一大笔生意靠的就是军服的质量与极高的性价比,刘毅在此表现出了极大的公允,想要赚钱可以,拿出过硬的理由来,否则你就是我的兄弟也没有人情可讲,这次不行就要努力开进,下一次换装依旧通过招标,只要你的东西可以胜过别家就无需忧愁其它的方面。
“民强才能国富,国富才有军兴”。这是刘毅当年在武院开幕之时的一句话,从目前来看他的确也做到了这一点,还在不断的发展下去。不过这五年开元皇帝没有参加任何一场战役,可比起之前的戎马倥偬却是更加的劳累,国富民强百业俱兴的现状不是没有代价的,刘毅亦不得不说过去的六年他就是大汉最为忙碌的男人而没有之一,五更上朝两更方睡,没有一天的日子不是被排满了日程。
但只要能看见大汉在自己的手中日渐兴旺,那种满足感与成就感就会让他忘记一切的疲劳,这还只是稳定的发展了五六年,如今自己四十有三,在今世可以称老但放在后世却还是可以说年富力强,再给他二十年,他又能将大汉推倒什么样的高度了?刘毅对此也是十分的期待,尤其是只要拿下眼前的大战那么大汉江山就真正的完整了。
对刘毅而言赤壁之战这一场事关统一的大战却比之身在京中要轻松的太多,他一入军营就会舒适兴奋的习惯也没有因为这几年的政事缠身而改变,坐镇襄阳掌控全局的开元皇帝有时都会感觉眼下的一统之战都算得上是一种休闲了,手下一众谋臣将才的齐心合力让他根本不需要再在战局之中花费更多的精力,而是会将更多的思考用在大汉统一之后的诸事上。
:
忽来惊闻幼妹讯()
青图县城一派忙碌的景象足足维持了一个半时辰,此时前方树林之中便有一支响箭高高的冲上了天空,郝昭见状深深的吸了口气,那是飞熊军的传讯,敌军来了,从撤退到卷土重来荆南军仅仅给他留下了不到两个时辰的时间,肯定是有所预谋的,不过这些时间对他而言也算是在意料之中,虽然无法完全构筑阵地但防线已然得到了加强。……
“工兵营撤退,各队各就其位,下一步就看我们的了,观敌军的架势说不得还要和我们玩上一手夜战,哼,论及此处我虎卫军是他们的祖宗,全军备战”郝昭看着响箭升起的方向冷笑一声方才下令,此时已然接近黄昏,一般而言攻城战用夜战这个方法是会极大增加攻城士卒伤亡的,不过敌军既然如此选择也显示出了对方将领的决心,接下来就要比比看谁更硬,这一点上虎卫士卒从来没有怕过。
“诺”一个个司马队长纷纷领命,之前青图县已经被郝昭细分为了六个防守区域,人员也已经安排妥当,郝昭在此是按照稳守两天设计战略的,张将军绝对不会让他等待超过两天,也就是说两天之内青图县守军会运用一切的战法拖住敌军,哪怕是巷战至最后一人
士卒们纷纷批盔带甲随着自己的首领进入阵地,而青图东门阵地上工兵营已然撤入城中,弓弩手登上高台严阵以待,对这些身经百战的虎卫军老兵而言,不用去听那些逐渐接近的脚步声他们都能闻出敌军的气味和感知到大概有多少人,远处的敌军绝不下两万之数,这一点说不清楚道不明白但却是老兵的直觉此时你再去看那些士卒面上的神色,都是沉稳之中带着一点兴奋,绝无一丝一毫的惧怕之意。
“兄弟们,首仗胜仗仗胜,等会弓弩手压制了敌军之后我们就冲上去大杀一番。”东门主官校尉司徒烈正在最后一次巡查阵地,二十五岁的校尉在虎卫军中也算是极为年青了,不过看士卒们对他的服从就知道此人威望极高,不仅有着令人信服的战功且他的出身也大有来历,那是汉军之中有着传奇意味的一什,陛下名为“张十八什”。
“诺,诺,人多有什么卵用,短兵相接要看谁更狠,你们几个等会儿切记要把吃奶的劲都用出来,杀几个敌军就不会手抖了。”几个什长在应和司徒烈的同时也在对手下为数不多的新兵说道。
敌军人多势众前来攻城,处于劣势的一方还要出城突击?这在之前的守城战中是很少见的,但此时任何一个在幽州武院被培训过的校尉都知道短促突击的作用,可以借打击对方为自己赢得足够的防守时间,更能振奋守军的士气,在突击之时要求士卒们具备一往无前的精神,对带队之人也要求极高,而司徒烈即使在虎卫军也是阵上疯
这个“疯”字当年曾被开元皇帝用来形容曹营上将乐进的作风,青州一战曹军可以保存主力退却除了天气的原因之外最大的保障就是乐进的兖州营,靠着自己和所有士卒的“疯”劲乐文谦硬是挡住了徐晃的龙骧军和鞠义烈火军的追击,事后汉军诸将对于乐进也是相当的佩服,如今乐文谦乃是飞燕军副统领官居平南将军之位
乐文谦乃是上将之才这一点无人会加以否认,但说到“疯”若是去问所有的汉军士卒他们却只会提到一个人而不会说乐进,此人是谁?一个小小的玄武营什长,却有着不下汉军诸位大将的威名,一把厚背砍刀创下“千人斩”的威名,几乎每战都是伤痕累累却从不致命,“打不死的张十八”,这个名字可是汉军很多士卒所崇拜的。
刘毅登基为帝之后将张十八的那一什用他的名字命名,而张十八带出来的士卒亦是和他一样都是一等一的好汉,司徒烈就是其中的一个,汉中蜀中两战就是张合也把他称为“疯子”,哪怕是面对曹营上将夏侯渊身被七枪犹自高呼酣战,那股狠劲令得所有士卒侧目,如此一员战将郝昭自然要把他放在此时最为重要的东门镇守。
“说得对,短兵相接就比谁狠,不过你们也要机灵一些,只要能杀人都是好招数,平常没少练现在就是拿出来的时候。”司徒烈走过来拍拍那些新兵的肩膀说道,战阵之上可是无所不用其极的。
“校尉,敌军到了。”此时远方数百步之处已经可以看到黑压压的一片敌军正在布阵,倒是次序井然气势十足,还有一大队敌军正在向着青图县的北门迂回穿插,这是要将县城包围起来攻击。
“哈哈哈,兄弟们敌军送肉来了,竟然敢啃我们虎卫军的阵地,倒要看看荆南军那帮兔崽子有多好的牙口杨七,老子先睡一会儿养点精神,敌军到了百步之内再叫我。”司徒烈说完竟是随便找了个地方一靠就闭目养神起来,但右手之中还是紧紧握着他的厚背刀。
“二将军?”见甘宁看完陛下之信后竟是沉默不语,双手还微微颤抖,众人等待片刻之后还是苟昌大着胆子问道,这在二将军而言可是绝无仅有的情况,眼下可是战时。
“不要瞎猜,甘某私事而已,今日一战各位拿下江心洲大涨我军威风,之后三日水军各处依旧以牵制为主,想来西边就快有消息到了,刘信,此次某暂且给你记下,倘若再有这般范险之为后面的仗你就等着看戏吧。”甘宁闻言醒觉过来,说了一句便开始继续安排战事。
“诺。”刘信这一回回答的极快,对他而言今天杀得痛快淋漓已然足够,军功什么的还真不在乎,甘宁如此说他还不打蛇随棍上?
随后众将亦是一处研讨战局,靖海王则是一切如常,但熟悉他的苟昌严星两人却是想到了一件事,除此之外没有任何私事能够让甘宁有方才的失态表现,等到议事完毕诸将回营二人却还是不走。
“怎么,等着某家请你们宵夜啊,还不回去休息?”见二人磨磨蹭蹭的始终不出帅帐,甘宁不由双眼一瞪问道。
“老大,是不是有了小影的消息?”苟昌却是走近问道,他们是当年江海庄之时就跟在甘宁身边的,兴霸报仇之时二人亦在,当今天下能让老大如此紧张的私事还能是什么?嫂子那一身的本事比之男儿亦毫不逊色,且在徐州还能有什么人对她不利?剩下的就只有老大日思夜想的那个沉江的妹妹小影了,他从来没有放弃过寻找。
小影是甘宁心中最深的痛楚,每当梦见那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