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狼行三国-第5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法大家黄权得手笔。

    少年人二十左右年纪,生的也是颇为俊俏,更是通身的贵气,众人纷纷猜测这定是某一大世家的公子若不是他神情之中的高高在上不屑旁人令的一众颇不顺眼,倒也能称得上是一位风度翩翩的世家公子。

    带着傲气巡视了一下周围,公子不由心中暗道正阳楼也不过如此,那些儒者墨客的才学未必便能胜过自己,而说起财富又有几人能和天下六大商家之一的朱家相比?看来涿郡虽大而繁华却也无甚出奇之处,还是得去北平一观。不过随后少年公子的双眉却是微微一皱,眼光落在了那处空桌之上。

    今日这个上座乃是甄家的甄均为自己订下的,同为大汉顶级的商家甄家与朱家有着很多生意上的往来,两家关系也算是和睦,不过今年有西域使团来到北平,甄均奉燕王之命往之了,这一点朱俊倒没有任何的不爽,他再如何自傲也绝不会觉得自己在甄家心中的地位会比燕王更加重要

    可楼下明明写着客满,还有许多不甘心的豪富在三楼等候,为何此处还会有空桌呢?空就空吧,南海沉香木的桌子,顶级花梨木的椅子也就罢了,为何这个空位还要高出地面两寸,更在全场的正中亦是观戏最好的位置?这到底是为谁留下的?难不成以甄均的地位都订不到这个座位?那得是何等的人物?再见堂中众人对那空位却是视若不见,似乎早已经习惯了它的存在。

    在朱俊眼中满场也只有这个座位能配得上自己的身份,心中亦是无数个问号涌上心头,就在他对甄家的陪同之人投去询问目光的同时知客的话语让他的惊讶进一步提升了。

    “各位贵宾,小的在这里为言官给大伙致歉了,今日言官得闲能来看戏,因此推到午时一刻再行上演。”那个相貌堂堂的知客上了高台行礼言道。

    “言官?这么芝麻绿豆大的一个小官也敢在此时让所有人等?当真是好大的架子。”所谓言官就是给县府郡府提箴言的,在朱俊眼中按今日的场面恐怕就是郡守也没那么大的面子,不由就是心头火起,到底是谁如此嚣张。

    谁知这满堂之人听了知客之言后竟无一人面上有半点不虞之色,甚至很多人都在说着什么不打紧之言,看样子为了此人延误大家看戏的时间都是天经地义,莫非这个什么言官就是本地最大的地头蛇?

    就在正阳楼顶层的朱俊惊讶不断之时,热闹非凡的正阳街口来了一行人,为首那人身长七尺面白如玉,却是一身的绯红衣衫帽子上还插着一朵黄花。手中则提着一个精致的竹笼,笼中是只色彩斑斓的鸟雀,竟是不知其名。这个人往街口一站那绝对是引人注目之极,浑身上下都写满了张扬二字

    “见过赵言官。”“还不给言官让路?”“言官,小人这里有上好的高丽参,要不要带一点给夫人?”…………

    看此人的神情穿着气势那是比朱俊更加张扬傲气,不过见他前来涿郡的百姓却是主动让开道路让他先行,商贩们更是一连声的招呼,语气热情而真诚,更透着尊重,看得很多外乡人都是啧啧称奇,这么一个纨绔公子倘若说百姓惧之才是正理,可为什么他们的眼神中都是亲热尊重了?

    “各位父老乡亲安好,好久不见了,不过再过几日赵某就要大喜临门,到时便要在这正阳街上摆上七天七夜的流水席,款待全城父老,大家可得记着来捧场。”绯红衣衫公子笑着扬起手大声言道,眉间眼角都带着喜意。

    “好大的口气,这涿郡城数十万百姓他竟然要请全城吃饭?还在正阳街设流水宴?这得花多少钱?赵言官,到底是何方神圣?”听了这句话更多的外乡人都在心头升起了疑问,眼前的绯红衣衫公子是谁?

    :

外传 孟尝之名赵君享() 
绯红衣衫的公子招呼了一声之后先往路边老汉卖枣的小摊走去,也不说话伸出手就拿,挑的还是最大最红的那一堆。 那些围观的路人见了这一幕不由心道肯定又是个市井之中的霸王,却也不知是哪个大世家的公子。

    “言官,别拿这个,老汉给你留着了,又大又甜,正好给夫人打打嘴。”公子的手还没碰到枣子老汉便叫出了声,随即从框底拿出了一包大枣,果然个个又大又红而他脸上那种真诚的表情又让旁观的外乡人们疑惑了。

    拿了一个放在嘴中嘎嘣嘎嘣的嚼了几下,公子面上露出了满意的神情,伸手拍了拍老汉的肩膀笑道:“还是老张你有心,这些枣子我全要了,都给我送到府上去,来啊,付钱。”

    “好勒,马上就给言官送到府上去,钱是不敢要的。”老汉麻溜的说道,立刻就要动手装框,一边忙一边说道:“这么多枣子,肯定是个大胖小子。”

    “哈哈哈哈哈哈哈,说得好说得好,给我加倍赏,不要钱不行,赵某是买东西不给钱的那种下作人嘛?”公子闻言又是一阵大笑,随即却是面色一正,而当他面上没有笑容之时很多人见了都是心中一凛,言谈之中自有威势

    “是,小老汉谢大爷的赏。”老汉闻言这才陪笑道,旁边又有随从递上银两,而此时众人之中又是一阵必是贵子之声响起,公子连连拱手微笑得意至极。

    “早得贵子,早得贵子”此时又是一个响亮尖锐的声音喊了出来,就像是人捏着嗓子喊出一般,众人不由惊讶的寻找起来,最后才发现声音的来源乃是言官手中的那个鸟笼,正是那只色彩斑斓的鹦鹉上蹿下跳发出的声音。

    “言官的这只鹦鹉看上去就聪明伶俐,绝非凡啊。”人群中立刻有人赞到,汉末已经有人工养殖鹦鹉的记载,最出名的则莫过于裸衣骂曹的那一位,当然这样的玩物一般百姓可是没有的,多半还在那些达官显贵家中。

    “你小子还有点眼力,我三哥送的东西能差了?你就是在北平城也找不出三只这样的宝贝。”公子闻言笑容更甚,提了提鸟笼得意的言道。

    “那还是言官的面子大,这涿郡城中有一个算一个谁还能让三将军出手相赠?也就是言官才能玩得起这般灵物。”那人又再言道,人群之中也是纷纷附和。这一回不少外乡人心中就更为震惊了,就算不是燕地之人可三将军是谁哪个不知?当今燕王的结义兄弟,冀州刺史风云十八将第三常山赵子龙看这位公子竟然将之称为三哥那还了得,岂不是燕王就是他的大哥。

    “言官,这次西域诸国来朝我大汉风光荣耀,北平城更是冠盖云集,只不过少了言官可要失色不少了。”这一回说话的是一位上了年纪的儒者。

    “张先生说的是,可这大汉的风光是谁打出来的?二十年前又是什么样?还得是我大哥这样的英雄好汉才能做到。原本赵某是一定要去的,但大哥亲笔来信言及传宗接代之事最大,让赵某不得擅离职守。”果然赵公子下一句话就提起了燕王,此时不光是他眼中透着崇敬,周围百姓莫不如是,燕王刘毅的声威震慑天下,尤其是在燕地,无论百姓士卒还是商者儒者皆衷心拜服。

    “燕王沙场无敌,爱民如子,治政有方力兴汉室,便是为友之义亦是无暇,我大汉自桓灵以来扰乱纷争,有燕王这般人物实是吾辈的大幸”张先生又再言道,这位老先生乃是城中的教导,当年可是在幽州院教的,与涿郡城中有着不小的忙名声,即使是郡守刘勇见到他都会颇为尊敬。

    如此一来绯红衣衫公子的身份也呼之欲出了,正是有燕地第一善人,又有孟尝之称的赵海赵匡胤此时姚倩儿已经到了快要临盆之时,刘毅也派来了最好的医者和接生人员。当年在洛阳城赵海就是最出名的纨绔,那可是敢打大将军之子的主,如今到了燕地涿郡那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只不过赵海心中是牢记大哥的那句话的,一定要做一个最高层次的纨绔

    “公子,金家班的戏就要开始了。”见到自家公子得意起来就与众人高谈阔论,你一句我一句越发的没完没了,侍从实在忍不住在赵海耳边轻声言道,若不是主正阳楼今日的聚会他还真不会插话,公子最喜欢的就是这种场面,一个多月来寸步不离夫人身边更是憋坏了,今天出来就犹如困鸟投林。

    “哦,对对对,各位父老乡亲,今日尚有正阳楼之会,待的来日再与诸位一叙。”赵海闻言也想了起来,虽然让人再等个半个时辰估计也不是什么大事,但他向来将燕王当做榜样,刘毅的一诺千金天下又有何人不知?一边走一边微微拱手,而凡是赵海所过之处众人无不让开道路亦是一片招呼之声。

    赵大善人的名气可不仅仅局限在涿郡,可以说整个燕地都有他的大名传扬,除了每次出现天灾他都是最先捐钱捐物之外百姓中关于他的传说也是不少,最有名的莫过于在并州泾阳县为一对孤儿寡母出头几乎拆了县衙的大门,终究引来了天耳的介入令的老妇人沉冤昭雪当时传出就是轰动四方。

    据说当时在朝中还有人言及赵海如此冲砸县衙是以下犯上,要那他治罪,刘毅却是一笑言之,匡胤虽是鲁莽了一些,但那等糊涂的官衙砸的倒也痛快,就是那一次赵海被带到北平府蹲了半个月的牢房,毕竟他的举动也有违律法。不过你就是放眼大汉数百年甚至加上华夏的历史也没有他坐牢能坐的如此风光燕王隔三差五就去探望,甘宁赵云亦是如此,更有不少的名将大臣络绎不绝,其后刘毅还将他封为言官,要知道这言官虽小却有着不少的特权,亦算是刘毅在天耳之外对监督权的一种尝试,比如说赵海是涿郡的言官,可要是想抓他则必须幽州刺史张昭点头,否则任何人皆不能妄动

    方才赵海曾在言语之中提及他手上的鹦鹉乃是三将军赵云所赠,要知道他和刘毅三兄弟的结识就是当年他强抢民女惹怒了赵云,其后虽是改邪归正,可子龙对之从不屑厌憎到兄弟之情还是有着很长一段心里路程的,其中赵海的绝不放弃乃是主因为,亦有甘宁从中斡旋之助。当然最主要的还是他真真正正的做出了改变,在涿郡周边以及很多地方百姓提起赵海都要竖起大拇指。

    前番子龙接任冀州刺史,上任之时诸事繁杂,物资亦是颇为捉襟见肘,赵海不用任何人招呼完全依靠自己的实力就给赵云送去了大量的物资,子龙的回报亦唯有这只鹦鹉,但赵海就觉得大有脸面了,虽然他家刘毅各个时期的墨宝都不缺,但赵云的这份礼物在他心里则有着很重要的地位。

    刘毅的眼光是放的极为长远的,刘家的产业他有几乎一半都交给了赵海,那可是可怕的财富,再经这数年来的经营如今赵海能掌控的财力绝不在六大商家之下。这还是他各处行善花费犹如流水,否则便是甄家糜家也未必就比得过他,假如此时也有个人财富统计的话,赵海定然不会出前三之列。

    从与刘毅三兄弟结识风风雨雨十几年到如今,在赵海的身上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但有些东西属于本性难移。比方说那些外乡人眼中看出的嚣张和一些当年的纨绔习性则是多多少少保留了一些下来。在外人面前悬耀,同富商比富,家中的宅院修得极其奢华等等,这些都是当年的影子。

    对于赵海刘毅一向也是极为纵容的,原因很简单,他们两人就是那种极为纯粹的朋友,当年他不惜向袁绍相求搭救赵海,又在朝中为之说了无数的好话,他相信自己的眼光,相信赵海的本性是纯良的。事实证明他没有看错,赵公子的确张扬也够纨绔,可正像今日所有人见到的那样,他从不和普通百姓来纨绔那一套,也深得百姓的尊敬,赵公子要欺负也要是有头有脸的世家子弟。

    行不多时就到了正阳楼,这里和赵海打招呼的人可就更多了,就是老板胡伟和金家班班主金九也得亲自到门口迎接,前面朱俊所见到的那张视野最好还高高在上的专桌就是赵海的,亦实实在在体现了赵公子本人的风格。

    说是专桌就一定是专桌,哪怕正阳楼生意再好也不会亦是不敢有人打这张桌子的主意,甚至还不用楼中之人费什么口舌,这段时间赵海在家陪着爱妻待产两个月没来正阳楼一趟,这张桌子就实实在在的空了两个月。胡伟对此也没有半点的意见,天天命人精心打扫,赵海给钱他都不要,开玩笑若不是赵孟尝的面子,西张东郭两大名士能来这里喝茶?就是广告也足够收回成本了。

    :

银丝耀眼人憔悴() 
孙观张平等人听了张牛角之言也是连连称是,身为当年黄巾军中将才仅次于波才得战将,张牛角在黄衫军之中的威望并不在张燕之下。 此时不是什么客套的时候,所有人都在抓紧最后的时间尽量完善防御计划,二十里对于周瑜大军而言也就是一个时辰不到,必须要争分夺秒。

    “先生,此战我黄衫军两万将士誓在此处挡住周瑜,敌军毕竟有十余万之数,战死沙场马革裹尸乃我将兵之责,先生乃是陛下的股肱之臣,深得器重,还请先生跟随末将之亲卫退往于村。”安排好一切孙观等人立刻前往执行,张牛角则是来到荀攸身旁言道,接下来的阻击战刀对刀枪对枪没有半点花巧,这样的决死之战打响之前谋士是肯定要先行撤离的。

    “将军不必如此,攸绝非手无缚鸡之力得文弱之人,此次之行乃是攸向陛下提出,既然随军前来哪有退缩的道理?将军与一众士卒不惧生死攸又岂能落后?当与黄衫军共存亡,誓不让周瑜过一兵一卒。”荀攸闻言微微一笑却是慨然言道,自从向刘毅请命跟随黄衫军前来之时他就做好了准备。

    “好,既然如此牛角也不强迫先生,还请保重,先生之为令人钦佩。”张牛角闻言先是一愣随即也爽朗的笑道,并躬身给荀攸行礼。

    见主将如此后者自然伸手相扶,谁知此时张牛角搭着对方的双手却是猛然往怀中一带,右手成刀就直劈荀攸的颈项之处。这一战他决死之意已定,更不会让军师在此冒险,既然他不愿走张牛角就存了将之打晕带走的想法,至于以后他就不用多想了,说不定自己根本就没有解释的机会。

    论武艺当年张牛角与管亥周仓就同列黄巾前四将,加上这些年的苦练他的身手就算称不上顶尖也足可进入一流,只不过汉军之中猛将实在太多掩盖了他的锋芒罢了。这一下蓄势待发又是出其不意可谓快如闪电,心道对付荀军师这样一个文士还不是手到擒来?当然此时他手上的力道还是有所把握的,拿捏的极有分寸,可令人惊讶的是这一击竟然落空了。

    “哈哈哈,将军已经考验过了,攸亦足有自保之能,此战当随将军左右。”那天在帅帐之中戏志才与郭嘉都曾经言及荀攸的剑术还要在徐庶之上,这绝非溢美之词。后者当年为友报仇杀死恶霸可是面对三四条壮汉,由此亦可见荀攸身手的高超,就算张牛角手下留力可他躲得如此从容也足以称得上文武双全了,之后的笑言也是将对方出手的用意一带而过了。

    “呵呵,先生真是真人不露相,难怪陛下会派先生来此既如此时不我待,先生请。”张牛角看了荀攸片刻,便微微一笑慨然说道,对方的身手和所为让他更加佩服,此刻一点时间都是好的,他也不愿多加纠缠。

    二人相视一笑尽在不言,张牛角一片心意荀攸又岂能不知?心中亦有感激之意,遇见生死之战能够丝毫不加犹豫,不给自己留任何退路,张牛角的担当绝不在一众名将之下,开元皇帝有下如此岂能不百战百胜?

    天色渐渐暗淡了下来,可荆南士卒长长的行军队列却还在加快着速度,夷陵外一场大战,他们对汉军各部的速度已经有了充分的领教,此时敌军必然紧随在后开展追击,他们的脚步慢上一步就可能多倒下几位负责阻击的同袍,现在再如何劳累也不能松下那口气,到了祁口才能喘息。

    一袭白袍的周瑜策骑着自己的爱马奔驰在队列中段,远远看上去依旧是丰神俊朗挺拔不凡,可靠近一看他的两鬓已经有了花白之色,黑发之中的那一根根银丝是那般的显眼,浓眉紧皱的周郎此时足可用憔悴形容。

    公瑾今年不过三十四岁,正是男儿最为年富力强之时,能在军中为将他的身体也是极为强壮的,原本此时白发是绝对和他扯不上关系的,可面对刘毅的百万大军他承受的压力实在是太大了。稳守之策只是坐以待毙,可静心谋划的殊死一搏最后也以失败而告终,此刻荆南军在汉军面前已经失去了所有的主动,随时会有全军覆没的危险当年伍子胥为了思考过关之策愁的一夜白头,周郎现在也是一般,只不过前者的白头却是解决了问题,而他却是再也不会有战胜刘毅的机会,那种绝望更加令人崩溃

    荆南四郡加上半个交州,要和刘毅的十州之力抗衡,这根本就是一场悬殊极大的不公平对抗,费尽心力才能七拼八凑出二十余万大军已经对经济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刘毅一出手就是两路大军近七十万无论是战力还是经验荆南军还要逊于对手,这简直就是一场无法胜利的战斗。

    夷陵之外周瑜已经把自己能够做到的一切做到了极致,也终于造成了荆南军的局部优势,二十万对五万,还是没有任何城池作为屏障的野战,恐怕在汉末任何一位军事家的眼中这样的战役人数占优的一方都是必胜无疑周瑜更是将张辽燕云军的战力还做了最大的估计。

    可事实证明只要没有经过实战,一切的预测或是猜度不管你自己是否觉得已经足够重视对方但还是属于纸上谈兵。纯熟无比的阵型运用,时机精巧的变化转换,高昂至极的士卒士气以及超越了估计的团队战力发挥,再加上主将张辽恰到好处的沉稳指挥,即使周瑜也不得不承认当生死之战来临之际,汉军能发挥出的实力已经远远超出了他能做出的预计

    五倍与敌的围攻一个时辰才能突破燕云军最外围的阵营,三个时辰之后方才取的较大的进展,荆南军与汉军之间的差距已经不仅仅是在实战上了,无论是训练还是战术,意志或是坚持,两军绝不在一条水平线上,那是质的差别,也难怪张辽这样的名将在明显敌众吾寡强弱悬殊的条件下依然敢于轻军直进,换了自己对形势有着如此的判读怕也会这么做吧,毕竟冒着自己被歼灭的风险代价是抓住对方全部主力,那么绝对值得冒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