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狼行三国-第6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呵呵,公明隽乂真是豪情不减当年,不过我军战力可不能全靠装备,日常训练还是关键所在,尤其是士卒的斗志。”刘毅一笑言道,装备只是其一个方面,战力的关键是训练和军人意志,这一点早体现在大汉的步军操典之,到了如今这个没有对手的时代显得更为关键了。

    “陛下放心,此处臣不敢有片刻或忘。”张合出言徐晃也是连连颔首。

    :

外传 但为强军竞全力 一() 
刘毅和郭嘉张合徐晃军队改革之事商议的很是热切,刘桓也不时在一旁提出的自己的意见,谈的正在兴头之时忽然又有内臣来报,却是鲁王刘信前来求见,刘毅闻言看了一眼刘桓,这兄弟两人如今感情是越来越为融洽,他亦是乐见其成。 据说现在刘信正在组建一支骑军名为玄甲,不但在全军召集精锐,还到处要精良装备,恐怕在座的徐晃张合二人都被他缠过,对此刘毅也不想说,既然刘桓全力支持任他们去弄了。

    见刘毅微微点头张宁这才将鲁王迎了进来,刘信进殿之后先行给父皇皇兄见礼,随后则与三人相见,刘毅不说话他也很是自觉的便来到父兄之间肃立,倒弄得郭嘉等三人有些尴尬,鲁王站着他们坐着也不好。

    “信儿你有事说事,不要杵在这里。”刘毅见状也只能摇头笑道,刘信的性格和自己当年很是相似,说的难听一些脸皮厚胆子大。

    “父皇,许久不见父皇与皇兄,我是来看望的。”刘信一笑道。

    “哦,看望?你最该看望的是你母后,先去吧,过后再来,朕和你三位叔父有要事相商。”刘毅出言道,刘信乃皇后蔡琰所出,这几年都在外练兵,平时也难得见到爹娘,此亦是身在皇家的不幸之处了。

    “儿臣遵旨,皇兄,三位叔父请了。”刘信闻言余光看了一眼兄长,随即才施礼言道,说完也便去了,既然进宫也该去看看母亲。

    刘毅察言观色便知刘桓刘信这兄弟俩之间定是有什么事,但亦懒得去问,便又和三人继续,能和自己的信臣爱将一处,哪怕是谈论公事对他而言也是一种放松,尤其眼前三人都是跟随他将近三十年了。

    这边刚刚告一段落那边已然有人来报,说是诸葛丞相到了,郭嘉等人一听也是起身告辞,晚还有天子赐宴,他们当然不会打搅刘毅的公事。谁不知道开元天子自登基以来便是日理万机,时间很是宝贵,临别之时张合还是说了一句要陛下多多歇息,没事往军走一走以为放松。

    郭嘉等三人在内臣的引领之下出了太和殿,到达门口偏殿之处便见到了一身正装的诸葛亮,此时孔明刚刚过了三十不久,正是壮年之时,样貌堂堂身材高大的他往那一站便自具气度,亦有一股飘飘出尘之气。

    如今单按官职来算诸葛亮的左丞相已经在郭嘉等三人之,但得知三人在此还是在门口等候以示诚意,见三人前来他还先行拱手,三人亦不敢怠慢,亦是急忙回礼,若论态度还是郭嘉对诸葛亮更为亲近,至于徐晃张合便只是官场之的礼仪了,毕竟诸葛亮并不有在战场展现出自己的才能。而似徐晃张合这般大将,没有战场的资历绝难让之心服。

    “陛下刚刚歇息片刻,孔明此去正是时也。”郭嘉微笑言道,去年贾诩让位与诸葛亮是得到了他极大支持的,刘毅手下四大军师郭嘉是第一个与诸葛亮有过接触的,亦相当认可陛下之言,这又是一个张虎张子才那般的全才!且孔明尤其善于治政与人事,这点在刘备麾下便已表露无遗。要知道鬼才郭嘉这一生之最佩服的人便是当今右丞相张虎。

    “尚与两位将军前往,陛下定是欣然。”诸葛亮笑道,追随刘毅时间长了,对天子的心思他多对多多少少也有些了解,他对那些老臣子是最为体恤善待的,更遑论眼前的三人对刘毅而言是开国功臣。

    “待会儿和兄还要前来与陛下论院之事,孔明还是快些去吧,你我旬日见面之时再细说。”郭嘉颔首言道,他是知道贾诩待会儿要来见过天子的,和为了幽州院可没少操心,陛下更是每日忙的不可开交。

    “那旬亮再向郭尚请教。”诸葛亮闻言一笑与郭嘉及徐张二将示意之后便往太和殿去了,他对郭嘉还是极为敬重的。

    “军师,我等素知陛下看人之眼光从不会出错,可这孔明不过三十二三之龄便身居左丞相高位是否太过。”看着诸葛亮远去的背影张合还是对郭嘉问道,放眼大汉数百年的历史孔明的年纪担当丞相之位也算异数了。

    “当乱世之时,诸葛孔明之才可助雄主成大业,而经治世此便是经纶治世之才,二位将军看看这数年以来大汉的民生治政,诸葛孔明实在是居功至伟,倘若论起学识之渊博,当今之世怕也只有子才可与之肩,当真才也,闻听当年在荆州,名士将孔明与士元并称为卧龙凤雏,其言绝不虚也!”郭嘉闻言正色言道,亦是丝毫不加掩饰他对孔明的赞赏之意。

    “军师既如此说,那是不会错了。”徐晃一旁也是颔首言道。

    左丞相诸葛亮前往太和殿见过天子之时,鲁王刘信也到了皇后蔡琰的凤仪宫,这是紫禁城西宫之最大的一片宅院,亦象征着她母仪天下的地位!刘毅在生活对待自己绝对算不奢华,但对蔡琰甄宓糜贞等诸女却是爱惜有加,便似蔡琰这凤仪宫一草一木都经过大匠的设计。

    “奴婢参见鲁王殿下,皇后特让奴婢来迎接鲁王。”凤仪宫前刘信请门前宫女通报皇后之后便在门前肃手站立,此乃皇宫禁地又是内院之所即使刘信也不敢施礼,片刻之后有一个身穿粉裙的年青女子快步赶了出来,来到刘信面前施礼言道,那面的笑容更是十分真挚。

    “扶鸾,娘在宫为何?”这个绿衣女子正是皇后蔡琰面前最为得宠的宫女扶鸾,刘信对她还是极为熟悉的,当下便笑着问道。

    “皇后娘娘在忙着编撰那胡笳十八拍的曲谱了,贞妃娘娘和宓妃娘娘也在,王爷这便随奴婢去吧。”扶鸾亦是笑颜如花的说道。蔡琰精通音律,刘毅有意让她编著一番曲谱存世,甄宓和糜贞便是来此帮忙的。

    :

外传 但为强军竞全力 二() 
刘信在扶鸾的引领之下进了凤仪宫,大堂之皇后蔡琰,宓妃甄宓与贞妃糜贞都是在座,鲁王是恭恭敬敬的前给母后见礼,随即也给甄宓糜贞见了半礼,后者则是微微起身算是换了半礼。   w w w 。  。 c o m在皇宫内院之鲁王也是持礼极恭目不斜视,不敢有任何的行差踏错,皇宫之礼仪最重,皇后对此也是最为重视,要知道在这西宫之蔡琰是宫之主。

    “来人,看座,信儿,你此次前来又有何事要找母后?”蔡琰微微抬手便有宫女为鲁王搬来软座,待刘信入座之后方才问道,前几次爱子前来除了探望之外都是有所求,当然看着现在刘信刘桓兄弟两关系极好蔡琰也是心欣慰,鲁王之志在军营之,奔走忙碌也是应有之义。

    “儿臣此次前来是看望母后,别无他意。”听见母亲问话,刘信刚刚坐下又是起身回道,一双眼睛也是十分坦然,原本便是如此,进宫主要还是找父皇的,至于其他有皇兄和师兄在倒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如今京的三万禁军皆由刘毅之徒郝昭郝伯道统领,这是天子加强太子权势的表现之一,要知道当年郝昭和刘桓是关系最为密切的。而既然是禁军又得太子照拂,他们的装备绝不会输给虎卫龙骧这般的一流王牌,刘桓对刘信如今是极为信任,在装备也给了皇弟最大的支持。

    “你来看望,又不把明儿带来?”蔡琰看了刘信片刻之后方才言道,刘信之妻乃是如今道教掌尊张鲁之女张月儿,此女虽是人之姿,但与太子妃杨嫣一般也是温婉贤淑,七年之前先是为刘信产下一女名为刘香,四年之前则是生下了王子刘明,而蔡琰对于这个皇孙也是极为喜爱。

    “回禀母后,明儿自从入了幼学便是天天功课极重,月儿则是天天跟在后面忙碌,孩儿劝他她便言孩儿已然没有传到母后的学识,这孙子辈再不能耽搁了。”刘信笑道,张月儿心最大的偶像是蔡琰,教导刘明更是极严,刘信当年便是好武不喜,对儿子的教育也是张月儿为主。

    “嗯,月儿你懂道理的多,明儿以后也会你有出息。”蔡琰对待刘桓或是刘仁刘礼等皇子向来都是和颜悦色,唯独对刘信却是经常责备,盖因鲁王乃是她亲出,因此便是宽以待人严以律己。当世女子之唯有靖海王妃王欣然能被陛下尊称一声先生,但她亦有言皇后才是真正的才学渊博大家风范,主掌内事多年每一桩每一件她亦能让人心服口服。

    “母后责备的是,孩儿记下了。”刘信一副诚心受教的模样,刘毅自己是事母至孝之人,当年太后过世陛下是守孝一年所有奏折都送到太后的寝宫之批阅。因此他对诸子的孝道也是抓的极严,其余事情他有可能会马虎,一旦触及此事便是极为严格!刘桓刘信等谁没被教训过。

    “姐姐太过责备鲁王了,王爷如今在军可是声名标榜,仁儿一天到晚都说着要与二哥学习了。”见到蔡琰对刘信不冷不热一旁的糜贞出言笑道,相刘桓的稳正,刘信的豪迈更容易与兄弟们相处。

    “贞妹妹说的是,听说民间不少女儿家都以鲁王为择婿之准了。”甄宓也是随之言道,作为最早跟随刘毅的女人,她们之间的关系极为和睦,便是下一代之间也是相处极佳,再说刘信幼年她们更都带过。

    “多谢二位娘娘夸奖。”刘信施礼道,他与二妃亦很是熟悉。

    “扶鸾,传饭,记得那汤定要足够火候。”蔡琰看了刘信一眼便对扶鸾言道,闻听此言甄宓糜贞二女都是相视一笑,皇后说起鲁王来是不会留情,但心里还是疼的很了,那汤水今天一大早开始准备了。

    这厢刘信在凤仪宫与母后相会,太和殿诸葛亮和天子也农田改革之事进行了详细的研讨,刘毅有意颁布一部法令来保护普通农户的权力避免土地兼并的情况出现,张虎和诸葛亮便是此最为坚定的支持者,他们二人幼年之时亦是家境贫寒,因此对民间的疾苦还是极为了解的。开元天子当政之后,大汉百姓的生活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陛下为此却是高瞻远瞩,对于民情天子是了解的十分深入的,且很是能为他们着想。

    当然这个律法对于士族的利益是有着一定损害的,在推行之可想而知便会受到不小的阻力,刘毅也不能单单用自己的威望来加以压制,这只是其一个方面,诸葛亮在此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对于缓和士族矛盾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亦让刘毅对孔明的才智和周全更为欣赏。

    “孔明,此事便交由你全权处置,对了,待会儿贾国公前来,午间朕要与和一道用膳,便一块儿吧。”待得商议之后刘毅便对诸葛亮言道,恰好贾诩之前对孔明也是最为赏识的老臣之一。

    “臣遵旨。”诸葛亮闻言一笑道,他对贾诩一直心存感激之意,若不是他和张虎的他也不可能以而立之年担当大汉左丞相之位,当然这也和陛下的用人唯贤脱不开干系,如今刘毅有言又是贾诩前来他自当遵从。

    刘毅微笑颔首,恰逢此时正好有人通报国公觐见,开元天子便亲自往殿门迎接,待得贾诩进门更是太子刘桓前搀扶入座,这个待遇可算是相当恐怖,看的孔明亦是暗暗点头,陛下待下还是一如既往。

    “和,朕说过你不用行礼,坐下行。”太子搀扶贾诩不便躲开,到了座前他便要给天子与燕王见礼,刘毅急忙说道,贾诩这病放在后世便是帕金森综合症,手抖脚抖,只不过经过治疗程度较轻微。

    “礼不可废,陛下待老臣已然极厚了,有吴太医神针也好了许多。”贾诩闻言还是使了一礼方才言道,陛下待他可是荣宠有加,以和的为人又岂肯误宫礼数?至于那吴太医则是华佗之徒吴普之子吴庆,此子与医道之天赋极高,如今已然接过了师祖的衣钵悬壶济世。

    他的太医称号只是一份荣誉,刘毅可不会将所有顶尖的医者都弄到皇宫来,吴庆此时还是京同仁馆的首席医官,这两年也不知治好了多少平民百姓的疑难杂症,名声极好!但即使是他见了小甘定却还要恭恭敬敬的叫一声师叔,盖因他能有今日与毒王王欣然的指点也分不开。

    王欣然十分尊敬华佗,在其面前始终持晚辈之礼,对吴普也是多加指点,吴普在医学今生只服两人,便是师尊与毒王,因此他待王欣然也是有如师长,吴庆亦是如此,对待毒王他是和师祖一般尊敬的。

    “和,你助朕安定大汉江山立下天大功劳,此乃应有之义何言太过。”刘毅说着还捧了一杯香茶放在贾诩手,当年京生乱贾诩凭一己之力坐镇朝安如泰山,便连损耗名声也毫不在意,之后为刘毅南征北战更是屡建功,天子心对他亦视为知己,如此待之当真不算什么。

    “陛下,诩今日来叨扰陛下乃是为……”贾诩见天子如此说也只得受了,随即亦是直入正题,所言皆是院之事,和幽州武院一般现在幽州院也在进行教育制度的革新,按刘毅的话来说是要培养更全面的人才,贾诩在其可谓呕心沥血,且他很是善于听取别人意见绝不独断专行,尝言自己年事已高,对于某些事物的理解已然不够,提倡广开言路集思广益。

    这一番话下来足足有小半个时辰,间诸葛亮几次起身为贾诩续水,目光之亦是敬佩之义,贾诩在治学态度的严谨丝毫不在老院长刘虞之下,更是深得院各位先生与学生的爱戴,这一次汇报他是作了极为细致的准备的,怕的是耽误陛下的之间,他也知道天子日理万机的不易。

    “呵呵,当年和用兵是稳如泰山心思缜密,如今教育人亦是一般,朕听清楚了,一切便按和所言处之,桓儿,此事你要亲自跟进。”听完贾诩详尽的汇报刘毅欣然一笑赞道,还不忘交代刘桓重视此事。

    “儿臣领命。”刘桓接道,他又岂能不知院的重要性?此时更为院的名誉副院长,那可是培养大汉各级官员的地方。

    “陛下,这些皆是伯平子玉昌傅等人之功,老臣不过将之报给陛下罢了。”贾诩闻言急忙言道,眼几人亦是院之的教习坚。

    “哈哈,毫不居功,和当真君子典范,余者之功桓儿你要明查赏之,可若无和提纲挈领怕也不会有如此详尽之处,万勿过谦,和,朕特地给你准备了新鲜的海鱼,待会儿便请孔明作陪,你我也可畅饮一番事业,哦,是朕畅饮一番才是。”刘毅摆摆手轻松的笑道。

    :

外传 但为强军竞全力 三() 
开元殿,天子邀请国公贾诩同进午膳,左丞相诸葛亮和太子刘桓都是一旁作陪,刘毅特地让张宁亲自伺候贾诩用餐,并和和小酌了两杯,医嘱之贾诩的病是不能过多饮酒的,刘毅便和孔明多喝了几杯。

    对于诸葛亮的才能刘毅如今已经有了极为深入的了解,他的确是当之无愧的丞相之才,他与张虎立为自己的左右丞相,当真便犹如左膀右臂一般,只要是二人办理之事几乎都是顺顺利利,便连百密一疏也很少出现。可说大汉如今的兴盛功劳最盛的便是张虎与诸葛亮二人,对于自己那些想法的理解二人也能做到及时领悟,且更能将之运用到实际去。

    史言及诸葛孔明善于治政而不善治军,刘毅觉得算这句话正确亦是相对于孔明绝顶出色的政治长才而言,而自己治下的大汉可不是原本时空之那个弱小的蜀汉,可以给诸葛亮发挥才能最大的空间。

    “国公,后辈相敬一杯,国公治学严谨当为当世所敬仰也。”刘毅给贾诩祝酒之后孔明亦是端起酒罇正色言道,无论才能还是心胸,眼前的贾诩都值得自己敬佩,如今教育人则更为兢兢业业令人赞叹。

    “孔明,贾某少有称赞他人,但你却是与子才一般的经纶济世之才,如今陛下开创我大汉四百年未有之盛世,亦正是孔明一展所长之时,论及此处吾与奉孝志才怕是皆不如你,还望为陛下再建新功。”贾诩见状亦是举酒言道,言语意十分真挚,这几年孔明的表现早已经说明了一切。

    “国公前辈尚且如此,亮敢不鞠躬尽瘁?”诸葛亮说完将杯之酒一饮而尽慨然道,当年感刘毅之诚出而相助,看看眼前的大汉盛世万民之安自己的选择便没有错。开元天子之已故主公刘备更具常人不能及的长远眼光,且其博学更是无人能及,想来便是刘备看见今日的大汉亦会欣然。

    “孔明,全力以赴便可,朕可不愿你鞠躬尽瘁,这行政之间繁复之极,个人精力总是有限,以孔明之才当独观大略,以后再不可事事躬亲,国公对你信之重之朕亦是一般无二,你也要相信麾下之人才是。”刘毅闻言一笑也是举酒言道,后世诸葛孔明星落秋风五丈原令得众人叹息不已,其很大的原因也是事必躬亲,刘毅可不愿今世在自己手下他还是如此。

    “陛下之言,臣当谨记。”诸葛亮闻言正色道,不光是刘毅,张虎贾诩及吴庆等人都和他说过相同的话,在他而言亦是性格使然。

    “好好好,你我同进此杯,眼前大汉还有无数之事等着我等去做,孔明切记身体才是本钱。”刘毅连连称善随即举酒言道,二人皆一饮而尽。

    “陛下,劝孔明之言确是理也,可陛下自己亦要为国惜身,不可日夜如此操劳,如今太子有德当可为陛下多多分担,若有闲暇不如往院一行,一来看看莘莘学子,二来也可闲逸一番。”贾诩又再言道,对于天子的勤政众臣谁不知晓?现在陛下也是了年岁之人了,这大汉盛世人才济济,缺了谁都影响不了,但唯一不能缺的便是掌舵人刘毅。

    “呵呵,和说到是,这幽州院朕也有两年未去了,前往一逛也是乐事,桓儿,国公不能多饮,朕敬国公一杯,便由你代饮吧。”刘毅闻言微笑道,随即举起酒来亦对刘桓言道,如今大汉最为需要的便是稳定,当年贾诩能助曹丕登帝位,若是有他辅佐刘桓的地位将会更为牢固。

    “儿臣代国公回敬父皇。”刘桓闻言是举酒欣然道,贾诩乃是父皇最为信重的老臣之一,且更是深谋远虑,论起眼光大汉无人可出其右,若能得其指点对他登帝位是极有好处的,父皇用意他又岂能不明?

    “好,桓儿你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