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服!”这一回队长带头,所有的士卒都是高声喊到,对手强大那是事实,但只要是对手死在对方手里都没有什么,服这口气不可能。
“不服就对了,输人不输阵,当年咱们十三队和白马义从对决输得也是一个惨,可之后了?兄弟们拼命练回来了,除了这一条路没有别的。苦练?苦练不够,想要下次不丢人得拼命练,没有这个志气就别在将军麾下,别在幽州军,觉得自己苦?要让你们看看虎卫军的训练你们才知道什么是苦,王牌都是拼出来的。”洪彪先是一笑,随即面色一正寒声言道。
“诺!”队长与麾下士卒听了亦是高声喊到,军中都知道当年十三队的那段经历,但听亲历之人诉说却还是不一样的感觉,十三队能迎头赶上护卫将军身边,他们一样可以,今后当要加倍苦练,不,拼命苦练才行。
“呵呵,贵之现在是当真有点架了。”洪彪和蛟龙军士卒的声音都是极大,隐隐便传了上来,刘毅微微一笑对身边的贾诩言道。这正是他让洪彪下去的用意,输不怕,怕的是输掉了志气和信心,后者做的很是完美。
“贵之久在君侯身边自然会有进益。”贾诩不失时机的捧了一句。
“军师夸奖,毅不敢当,悠之,随我去迎接轩校尉。”刘毅摇头笑道,见轩朗率众走了上来便就起身对林云说道。
“正该如此。”此时蛟龙军统领已然调节好了心态,便随君侯前往。
“哈哈哈,大江之上,锦帆之名远扬,今日见兴霸本事一二,名不虚传。”离着轩朗与江海庄众人刘毅已然是一阵大笑言道,另一个时空之中的江东双虎果然不凡,眼下虽只是管窥一豹却也可见对方的本领了。
“君侯夸奖宁惭愧,这走轲之战乃是我等讨生活之道,换了艨冲楼船斗舰定是不及林将军所部。”轩朗闻言急忙谦道,蛟龙军士卒虽然输了,但一个个也是极为硬气,他们的顽强亦令江海庄众人印象深刻。
“当仁不让,轩校尉不必过谦,却不知眼前的蛟龙军比之荆襄水军若何?”刘毅摆手一笑又再问道,对此他还是很感兴趣的。
“君侯,朗对蛟龙军尚未熟悉,但若论单兵战力和水性,除了蔡瑁张允麾下那两支亲军,蛟龙军与其相比已然丝毫不差。”轩朗正色言道,他也是看过前者阵型演练的,又有过小范围的实战,这句话很是公允。
“蔡瑁,张允,果然是水上良将,刘荆州麾下人才济济啊。轩朗,倘若毅让你与悠之合力统领蛟龙军,又不知汝可有把握让其超越蔡张二人亲军?”刘毅口中重复了一遍二将之名,随即便对轩朗问道,水军统领一职不可轻定,让轩朗与林云各凭本领亦是不差,而蔡瑁张允既然名不虚传,自己麾下可还有更胜他们的水军帅才!
定县一行,轩朗带领的江海庄众人没有再去晋阳,而是就地接任蛟龙军副统领一职,暂代统领则仍为林云。眼下水军还未能彻底成军,训练之中也就是二人争取的机会。并州军向来就是有能者上,林云并不在意,蛟龙军的强大在他心中还要胜过担当统领,且轩朗的加入一定能使得水军更进一步。至于轩朗便更为满意,初来乍到他也没有想过立刻担当一军统领。
刘毅亦将将来蛟龙军的成军思路和两位将领做了深入的沟通,水军训练一刻不能放松,但以后得蛟龙军不能仅仅善于水战,月中戏志才就会为他们补充三千名新兵,不但要熟悉水战,也要精于陆战做到水陆两栖便是蛟龙军的目标。对此林云轩朗二人也很是认可,只有如此他们才能在以后得大战之中建立更多的功勋,因为在很长一段时间之内并州军只会陆战为主。
一番探讨之后,刘毅又稍稍透露了一下将来在辽东建立蛟龙军港口的想法,自己的水军不仅仅要能驰骋在大江大河,还要能远洋四海,只要技术跟得上,这一世刘毅要将日不落帝国的称号归属到大汉名下。
在定县渡口朗生停留了三日时间,之后才和贾诩前往一百七十里之外的弥县,此处还是刘毅担任并州刺史之后新设的一县,用来安置黑山迁居而来的一万七千多名百姓,这两年并州兴盛不断有流民前来,弥县的人口已经增长到了近三万人,在汉末已然算是大县了。此处土地受黄河多年冲刷极为肥沃,因此也是水利建设的关键所在,很多民工已然被调来此间。
和所有忙碌之中的民工一样,刘毅一行也换上了草鞋与蓑衣,弥县大坝长度达到三十里,眼下已然接近完成,放眼看去便能见到一条长龙顺着河岸蜿蜒,其间还有很多用于灌溉的沟渠贯穿,显得极为壮观。朗生漫步其上便油然而生一种感慨,百姓的积极性调动出来当真可以创造奇迹。
“君侯,弥县大坝还差两里一百三十六丈即可完工,需时一月……”在刘毅身边的那个有着浓密胡须的男子乃是器具所副所领之一的操網,所中评级也是甲深工匠,最为擅长泥土捏合,此刻正在为燕侯解说大坝详情。
“操所领和各位费心了,按李天监和当地老人之言今年水可不小,大坝之处不可有半点轻忽,这背后就是弥县数万百姓。”刘毅边走边言,按后世的说法操網便是土木工程领域的专家,尤其是在混凝土方面,在他的努力带领之下,弥县大坝修建的十分坚固,且将堵与疏都安排的井井有条。
“李大人已然给弥县发了文书,君侯,县中大坝乃是根据光和元年最大的水情而设,網在君侯面前不敢虚言,便是今年的水势不弱当年,弥县大坝也可安然无恙,否则请君侯以军法治網。”操網的言语有礼音量不高,但所言却有着充足的信心,既来源于自己深厚的沉淀,各方面亦是配合默契,望天司的天气颇为精准,而多年的水文资料也是详尽之极。
“哈哈哈哈,操所领豪气不减,毅自然信得过所领与各位,但人命关天凡事都要细致十足才是……”刘毅闻言笑道,随着器具所不断地进步,所中工匠的信心和心气也是越来月越足,战天斗地之中便能将豪情展现。
“君侯之言绝不敢忘。”操網正色言道,细致入微是冠军侯对每一个水利工程的要求,哪怕是一口水井也要精益求精,他们又岂敢怠慢?且他心中很是清楚,如今器具所的豪气也是有大半是被君侯激发出来的。
“嗯,这里风景不错,歇息一会儿。”眼角瞥见贾诩额头微微带汗,刘毅便是言道,此刻天气已经渐热,穿上草鞋蓑衣在大坝上行走亦比平地费力,贾诩毕竟是年近五旬的人了,若不是他极力坚持朗生都不会带他来。
“这天气还真热,军师坐下歇歇。”刘毅话音一落洪彪立刻会意,当即将准备好的软凳放下便请贾诩就坐,随即便有十三队士卒铺开案几与马扎让君侯和一众官员就坐,除了那软凳之外所有的案几和马扎都是折叠的,不用问自然出自器具所巧匠之手,兄弟们为了将军累一点也要背上。
“张县令,操所领,各位,这可是北平西郊玉泉山的泉水,可甜。”既然有案几就要有与之配套的茶具茶水,十三队兄弟们安排起来更是有条不紊,洪彪打开水壶先给贾诩倒上一杯,随即不忘招呼陪同君侯视察的一众官员,便是他手中这个水壶都是汉末科技的尖峰,很是保温保质,如今在长安洛阳襄阳成都可是供不应求,因为刘毅的关系众人都将之称为“肖郎壶”。
“嗯,清冷甜冽,果然不凡,多谢君侯,多谢张队长。”弥县县令张璧三十不到,虽是一身粗装亦不掩其风度,乃南山书院第一批毕业的学院,担当县令已然有两年了,能力十分出众。那山泉水喝了一口一股清凉直透胸腹之间,让人神清气爽,不由便是出言赞道,其中亦不会漏了张大队长。要知道如今在并州能让张十八亲自倒水的可也不多,不是名士就是大将谋臣。
“子瑜与各位不必客气,这条弥县大坝筑称可让万民安居乐业,尔等不但有功亦可为人称道。”刘毅一笑言道,对这些南山书院打造出来的官员他还是颇为满意的,较之以往不但多了一份实干也多了一些洒脱,这些粗衣装扮亦不是什么人都肯穿的,问题当然有,但成绩是值得肯定的。
“若非君侯提纲挈领,又哪里来这弥县大坝?书院之中君侯便言民为贵,绝无所差。”再喝了一口泉水张璧由衷言道,众人也是一派叹服之色,说起宽仁待民,他们心中可是从来没有人能与眼前的燕侯相比。
“哎,子瑜不需如此,毅在晋阳是动动嘴皮子,真正动手的乃是各位,功不容忽,今天是弥县大坝,以后就是睢县,曲县,河边百姓都要能安居乐业你我才不负为大汉为官一场。”刘毅摆摆手不失时机的做了一番鼓动工作,此亦是他心中真实所想,他要黄河不止利一套,更要利两岸。
外传 政见不同父子争()
冠军侯一席话说的众人都是微笑点头,贾诩也不例外,主公在地方与百姓中的威信可是丝毫不输军中,理由吗也很简单,就看今天这一身装束又有几个身居高位之人能够做到?身为大汉名门之后,冠军侯的口才极佳毋庸置疑,但他的威信却是身体力行出来的,观众人的眼光就可见一斑了。
坐与大坝之上,刘毅与一众官员言谈甚欢,当然这是建立在大家都踏实肯干的基础上的,否则冠军侯的问题你可当真回答不上来,而看张璧操網等人但凡职责所在无不是对答如流,就可知他们在平时都是尽心尽力。
“操所领,此次大坝的灌浆之法待得完工之后你可要巡游各地讲解之,以毅观之它比当日你我所言还要更胜一筹。”片刻之后话题回到了大坝的铸造之上,刘毅对操網发明的工艺是赞不绝口,昨夜他到时就已然亲自试过这种混凝土的力度了,在并州没有敝帚自珍,好的经验就定要推广出去。
“君侯放心,杨所领已然来书信了,下月網便要回京。”操網欣然言道,这灌浆之术凝聚了他无数的心血,但其中又岂能没有君侯启发?到了器具所不但会四方巡游传授经验,更会将之编入所中所拟的书文之中。
“好好好,杨所领果然妥当,到时毅若有空还得请所领大快朵颐。”刘毅连连颔首,器具所作为一个职能部门在他麾下算得上效率最高了,且自从开始编写器具全典所有所中之人都对之兴趣极浓,以写入此典为荣。
“君侯,这说起大快朵颐也是中饭时刻了。”操網闻言兴奋的连道不敢,一旁张璧则是笑道,望向刘毅的眼光之中带着询问之色,君侯虽然从来不弄什么迎来送往,可华夏自古以来官场的规矩他当然也不会不知。弥县虽说新设不久但绝不是什么穷县,君侯难得来一次地方官员准备很是充分。
“呵呵,老规矩,工中如军中,众人吃什么毅吃什么,就在这里。”刘毅轻松言道,并州的民工是属军中编制,所有的规矩仿造军中只是稍稍放缓一些,而刘毅自从投身军中就一直是这个规矩,从来没有什么虚套。
张璧闻言一笑便招呼随从,很快饭食和清水便被送了上来,除了一大摞锅饼之外便是三四个小菜,朗生一见亦知是军中标准。此时在并州幽州很多地方百姓们还是惯常的一日两餐,但在工地和军中一直都是三餐,吃饱了才有力气干活打仗。且同样是锅饼小菜,那分量与口味与十年前也不可同日而语了,百姓生活的提高不仅仅是吃饱穿暖,其余各处亦有体现。
大坝高有两丈,刘毅一众在上用饭民工们看得也是清清楚楚,大多数人对此早就习惯了,君侯向来如此,有些时候他还会和民工们一道用餐了。但第一次看见眼前景象的还是会心中震撼,原来传言绝无虚假之处。
“李大哥,这回我信了,君侯他真是和我们吃的一样。”一名年轻后生看着高台之上的景象都忘了吃饭了,那是在很多人心中犹如天神一般的冠军侯。
“那是自然,君侯是谁?好了赶紧吃饭,等会儿还要干活了,君侯来看大家,可得把吃奶的劲拿出来好好干。”他身旁的大汉颇为自傲的言道。
“对对对,好好干,这活干好了还有军功。”后生立刻低下头大吃起来。
刘毅自己不搞特殊,众人亦是如此,但唯一的例外便是贾诩,在他的面前可有着庖厨精心烹调的美食,那庖厨乃是王平带出来的得意弟子名唤胡松,此行朗生把他带上就是为了照顾文和饮食,毕竟来回也是舟车劳顿。
对此所有人都没有异议,一来冠君侯待下向来极厚,二来贾军师的年纪放在那里,汉末四十五六岁便可称长者了。而文和本人对于君侯的安排既有感激也有无奈,他不吃还不行,这是刘毅在出京时就和他约好的。到了晋阳将近一年,文和的饮食水平都在以一种飞快的速度提高着。
士为知己者死,这是贾诩在心中生出的念头,但他知道愿意为君侯效死的可不仅仅是士!士卒,百姓莫不如是,可能一开始文和还会有些稍稍的不适应,但当他真正融入进去之后就更能体会到刘毅那句民为贵真正的含义!不但要给对方衣食无忧的生活,也要给与寒门中人相当的地位。
士族寒门孰优孰劣?在以往的认知之中这不是一个问题,但如今文和却越来越要深入思索,尤其是在人才这个层面,因为它与主公的大业息息相关。朝中以王司徒为首的群臣抓不住冠军侯别的错失,就在此处大作文章,隐隐间就会暗指君侯的很多做法会和祖制相悖,对寒门太过宽容。
在其位谋其政,贾诩首先要战在主公的角度思考问题,一句任天下智力以及各处招贤馆及南山书院的模式已然能将刘毅的立场表露无疑!且在主公麾下,似首席军师戏志才,大将张辽臧霸等等都非士族中人。
一开始在自己心中贾诩多少是对刘毅之行有些疑问的,那是长期以来形成的想法,与忠诚无关。但在来到并州之后,尤其是身体力行所闻所见很多事之后,他的想法也发生了改变。南山书院中寒门学子比之士族丝毫不差,器具所就更是明证,那些被士族视为奇技淫巧的匠人在此处却有着璀璨的光芒,君侯说的不错,他们缺的只是良好的环境和发挥的场所!
幽州北平,城东车骑将军府,今日董承在此设宴,从事中郎伏完,中常大夫种辑,及太学从事王中李茂等人尽皆为坐上之客,这些人也算是董车骑这个小集团的核心了。如今刘毅出巡,给他们的环境更为宽松,在朝中便有了更进一步的要求,但如何去做还需要仔细斟酌。
原本在西都长安之时董承和太傅杨彪之间交情极深,二人联手对抗董卓为国出力,算得上合作无间。可来到北平之后却有着渐渐疏远的趋势,其中原因不言而喻,杨彪的权欲并没有董承那么大,救出天子之后他最大的心愿已经完成,在看过并幽二州的实情之后对刘毅的能力更有了充分的信任,加上朱儁和卢植等人的原因他并不愿意卷入到朝廷的纷争中去。
立场决定想法,杨彪的做法在董承看来就有些不合时宜了,眼下还就是他们一展抱负之际,要扶助天子振兴大汉,方才不负平生所学。而刘毅虽然战阵无敌治理地方有法,奉迎天子更立大功。可他的很多做法却并不为董承所喜,尤其是他重商,重视寒门子弟,甚至那些工匠都能谋得官职,这是与他的想法完全相悖的,且在众人看来此便是对祖制的一种违背。
大堂之中伏完等人已然到了,可身为主人的司车骑将军董承却并没有出现,按常理这可是颇为失礼的,却原来此刻在内书房之中董车骑正在与爱子董宇进行着一场对话,后者面庞微微发红,前者胡须亦在飘扬,看上去气氛并不是十分的和谐。董承面前的案几之上茶盅偏离了位置,茶水亦洒漏出来。
“无商不奸,士寒有别,君子不与其同列,亏你还是饱读圣贤文章,怎么现在连这个道理都不清楚?便算那刘朗生与你有提携之恩,可大义面前岂能分不清楚?”调整了一下胸口的起伏董承寒声言道,此处乃是家中没有太多的避讳,而且自己的亲子都站在刘毅一边更让他气不顺。否则他和朗生此时只是政见不同,还没有到达剑拔弩张的地步。
“父亲教训,孩儿本不应反驳,可骠骑将军向来之为人,并幽二州真实之所见,在公在私刘骠骑哪里有半点不是之处?爹爹你也教我,大丈夫该当恩怨分明,别的不言,就是上次晋升包括赵海之事,将军仗义之言也是无人能辩。”董军的音调柔和了下来,但所言却依旧没有半点退让。
说起赵海之事王允倒是一愣,不管他对刘毅的有些所作所为多看不过眼,但亦不得不承认自从来到北平,朗生对朝中老臣当真还是十分尊敬,姿态也放的颇低,唯独一次针尖对麦芒就是为了前常侍之子赵海。盖因有人将董卓之患的因由加到了內臣头上,言及若非是他亦不会有董卓之乱。
其时刘毅便在朝堂之上据理力争雄辩涛涛,当年内臣外戚之患乃是朝中之首引董卓入京原本是为了讨逆,且内臣对此还是持反对态度的,就事论事岂能与之相干?彼等误国已然身死,又与赵海何干?
有了这么一个插曲,赵海之事自然尘埃落定,不说赵海对兄长感恩戴德,甘宁赵云也莫不如是,以刘毅的义气跟着兄长就是心中踏实,任何事都会为他们出头。
外传 毒士之才令人佩()
就在董车骑宴请宾客之时,车骑将军府府的宴会之情就有人报到了少府郭嘉案上,北平乃是天耳总部所在,自然更加无孔不入。身为掌管天耳之人,所有的重要情报郭嘉都能在第一时间得知消息,此次贾诩随同君侯视察黄河,朝中之事便交到了张虎郭嘉戏志才三人肩上,奉孝又岂能不在意?
“这些老大人们就不能安宁片刻?嘉可是盼着文和早日回归,朝中之事还是由文和处理才更加妥当。”让来人退下,郭嘉便对一旁的戏志才言道,他更加在意的还是袁绍曹操等汉末诸雄的动静,并非说他不注重此事,相反既担其责鬼才就会十分认真,只不过眼下朝臣之举还未对主公形成大患。至于张虎,他的手段和贾诩相比就偏于温和。
“奉孝说的是,文和的确眼光精准胸有韬略,且在这朝争之处还要胜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