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霍殿阁笑呵呵的将牛肉罐头打开。对着杨子任便道:“先生!来尝尝我们国防军新做的牛肉罐头!这可还没有配发部队呢,都是让我们尝尝鲜!这可是我们青海地区出产的牦牛肉!难得的很!”
霍殿阁此言不虚,自从国防军占领了青海、甘肃等地区后便开始谋求当地的经济发展。作为主要特色的牦牛自然是首选的,牦牛肉肌肉纤维比黄牛粗,但比黄牛肉香,含蛋白质高,脂肪少。
而且在青藏高原上很早便已经把牦牛驯养为家畜了,前往青海工作的军转干立即发现了这个点!然后加以利用,现在牦牛肉在整个东三省也很畅销。
牦牛肉和蒙古牛肉已经成为了整个东三省家家都喜欢的佳肴。由于相较起修建好了铁路的蒙古而言青海并没有通行铁路,因此运输不便也成为了牦牛贵于蒙古牛肉的原因。
而国防军之所以要用牦牛肉来试验做军用牛肉罐头,很大一方面是为了战时的士兵们的抵抗力着想。
牦牛肉富含蛋白质和氨基酸。以及胡萝卜素、钙、磷等微量元素,脂肪含量特别低,热量特别高,对增强人体抗病力、细胞活力和器官功能均有显著作用。而且牦牛肉确实也很好吃,《吕氏春秋》载“肉之美者,牦象之肉”。
霍殿阁开了牛肉罐头,起了篝火加热了一下顿时满院子皆飘香!浓郁的香味,让人垂涎欲滴!站在门口守卫的几个守山犬的队员不由自主的吸了吸鼻子。
这段时间在苏区的生活不可谓不苦,相较起满洲的顿顿大鱼大肉来说这里的生活比清苦还惨。还好这些守山犬都在训练中经历过比这更辛苦的日子。因此也不算难熬。
但骤然间来了四处送来的给养,这些守山犬们自然是热泪盈眶!咱总司令还好没把咱给忘记了啊!来这里的这段时间,差不多连肉味是啥样的他们都给忘记了。
趁着热乎劲儿,霍殿阁从罐头里挑出了几块大块的牦牛肉放在了杨子任和文云的碗里。文云有些不好意的对着霍殿阁道:“你们也吃!让战士们都进来吃吧!”
霍殿阁哈哈一笑,对着这两夫妇便道:“咱们都有。你们这段时间也是辛苦!多吃些补补,我们都是粗人!习惯了粗茶淡饭!没事儿!没事儿!”
这几句话很粗糙,但却让杨子任和文云的心暖暖的。苏区的冷遇让他们心凉,但来自遥远的满洲的热情却也让他们心暖。
这些淳朴的战士随着他们一路艰辛来到了苏区,过着和满洲完全不同的缺衣少食的日子。甚至因为他们。这些战士们没少受到歧视。
如果不是因为他们国防军的身份,或许还会受到刁难。但他们没有一个人离开,依然坚持执行他们总司令的命令,保护着自己夫妇两人。
“先生,我说句实话您别见怪!”将几块牦牛肉放到了杨子任的碗里,霍殿阁低着头对着杨子任便道。杨子任见霍殿阁如此郑重,不由得放下了碗筷对着霍殿阁便道:“你说!”
“我看你们现在的情势,这是打不下去了!撤走是肯定的!”霍殿阁看着杨子任,沉声道:“先生应该及早做准备才是,我们弟兄会护着先生。实在不成,亮出我们国防军的身份也能保先生无虞。”
“要实在是不成了,先生就随我们到满洲去吧!留着青山在不怕没柴烧!”霍殿阁迎着杨子任的目光,坦然的道:“我看那些人就是瞎指挥!累死三军的无能之将,先生却不能跟着他们瞎折腾哪……”(未完待续)RQ
第五百五十四章 费思量
杨子任闻言不由得哭笑,对着霍殿阁便道:“这些都是我的同志,我怎么能够放下我的同志到满洲享福去?!这不是我们赤色的做法,我们吃这么多苦、受这么多的罪为的是国家……”
霍殿阁裂开嘴笑了笑,拿出一封信交给了杨子任道:“这是之前我们总司令让我交给先生的信。说是先生要是过的不顺可以拿出来给先生。先生可以看看,我这人嘴笨!不会说话……”
杨子任楞了一下,笑着拿过信拆开来。
却见那信上用着苍劲而浑厚的小楷这样写着:
子任吾兄,见字如人。
兄归苏区,弟知必不顺。然兄念坚决,弟自是支持之。与兄不过相处廖廖数月,然兄之大才弟钦佩不已!东三省诸部长、督办对兄亦是多有夸赞!
虽你我道不同,然为国而谋之心窃以为一致也。然兄之理念,弟以为不可全照苏俄之做法。观今兄之组织,多是海外指挥。其多不熟悉,必然出错。
中国之变革,自有我国人通晓。英美所行之法,我中国未必。同理,苏俄所行我中国亦未必。可习其长处,不可全然照搬。
这封信,弟交由秀亭叔所掌。若兄受留难,弟可支援一二。兄之革齤命,弟自支持。事若不济,兄可来满。弟当支持兄之奋斗。
兄可行己法,而弟自有己法。愿吾等之努力,可为我中国之崛起而献出丝丝薄力!
弟,屠千军。
看完了这封信,杨子任沉默了良久终究是长长的叹了口气。这封信的意思,他是知道的。屠千军这是在告诉他,如果真的不成了那么便向着满洲靠拢。
或者可以这么认为,屠千军支持他们继续革齤命。但这却又让杨子任有些看不懂,既然屠千军是支持他们的为什么不愿意他们在东三省做宣传呢?!
杨子任仔细的看了一下这封信,目光落在了“弟以为不可全照苏俄之做法。观今兄之组织,多是海外指挥。其多不熟悉。必然出错。”
这一段,一时间杨子任不由得恍然!现在整个组织不就是共产国际在指挥的吗?!至于造成的错误……杨子任不由得苦笑,这场乞丐和龙王爷比宝的闹剧不就是这种指挥的结果吗?!
远道而来,不接地气!怎么可能知道中国的革齤命情势会是怎么样的?!中国不是苏俄,也不是发达国家!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在别的国家发动的是工人阶级的革齤命。
而在中国发动的则是农民阶级的革齤命,这点已经被证实了。而中国的革齤命形态也和其他国家不一样,宗族观念、公田、民族资本……等等这些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上随处可见!
这是一种远远比任何国家更加复杂的革齤命形态。完全的照搬国外的做法自然是失败的。必须要结合当地、结合实际情况来做出判断。
想到此,杨子任记起了自己在东三省各级机关所看到的一幅字。这幅字走到任何的东三省的机关都能够看到,一开始杨子任并没有太过留意。但结合了这封信后,杨子任忽然明白了什么。
他走到了书桌前,摊开一副白纸挥毫泼墨之下一副草书便成!却见上面提着四个大字:实事求是!
这是屠千军下发到东三省各级政府的一幅字,也是对他们的要求!那就是“实事求是”!不玩虚的、不讲虚的!什么都要数字化、立体化!…;
农业产值完成了多少、开荒完成了多少、救灾粮款发放了多少、灾后重建完成了多少……等等这一切必须要用数据、要用实际情况来做出汇总!
在初到东三省的时候,杨子任还感觉东三省的公务员待遇太好了。但对比一下,却不得不承认他们的工作量远远的大于南京国府的官员。
甚至比组织在苏区的工作人员都要大!乡长经常要下到下面的村子里督促各种政策执行,而接待上级的副乡长可以信手拈来包括本乡的人口、耕地面积、产业层次……等等这些数据!
各级的会议从东三省政府到下面的村级会议。杨子任也接触了不少。基本上看不到什么歌颂功德,全是下发的各种执行性文件和现在执行情况的数据。
会开完了,立即投入工作。值得一提的是会议极少见到发言超过十分钟的。大多数的发言都是三五分钟结束。各种数据的汇总和分析报告,如果换成不懂的人基本就被绕晕了。
杨子任在东三省经历过最短的会议,不过是半个小时就结束了。参与会议的村长、副乡长在会议后立即投入各项工作。执行起来犹如军令!
如此说来,那么东三省的模式是否就是适合我们的模式呢?!杨子任在思考,事实上他也注意到了满洲的一个特点:不讲什么左齤派右齤派!
政策的执行基本上都可以找到左齤派或者右齤派的痕迹,这很让杨子任诧异!而且,最为重要的是:东三省似乎没有自己的政治思想诉求。
但似乎他们又有着其他的政治思想诉求所没有的团结性,这让杨子任很困惑。但不得不承认整个东三省是及其富有凝聚力的。
这种凝聚力体现在国防军的总司令屠千军身上,虽然平时几乎没有人在对这位总司令歌颂功德。但如果你胆敢在东三省说这位总司令的坏话。引来一阵训斥这是最好的结果。
一些脾气暴躁的,尤其是从关内过去被分配了土地的灾民他们甚至会对你动手!在东三省,没少老百姓把这位猛虎的名字立成了牌位供奉起来。
在这些老百姓看来很简单,这位总司令在大灾年月把他们救了下来。给吃的给喝的,还给地、教娃子读书这都是恩德哪!在他们心里。这已经是牢不可破的印象了。
这样说起来,似乎那位总司令又有着一点独裁者的味道。但他又似乎没有独裁者的自觉,政务方面他几乎全部交给了东三省政府来打理。
甚至杨子任没少听东三省政府的几位部长们抱怨,他们常年见不到这位总司令踏入过省政府一步。就算开会基本也不发言。
而军务,虽然说他挂着总司令的名头但基本上各级军务都是隶属各军的司令在主理。军中自有纠察系统。如同东三省政府的纪检委和廉政公署一般的明暗线进行纪律纠察。
看起来他似乎是独裁者,但这位独裁者却几乎什么都不管。虽然他可以什么都管。
至此,杨子任才愕然的发现!与其说是这位猛虎在掌控着东三省,不如说是他所创造的这套军政系统在自动打理着整个东三省!
他所要做的,仅仅是引进资本、促进它的运转而已!这种体制,似乎在逐渐的形成一种惯性。若干年以后当这位猛虎治下的各地都习惯了这种政体形态地区的力量自然会蒸蒸日上!…;
而东三省的政治体制,在杨子任看来有些类似于养蛊!官员需要从底层做起,依靠政绩也就是完成的各种数据来达到提升官职的目的。
这种提拔官员的形态已经在东三省形成了一种惯性,国人官本位的思想让考取公务员的人数不胜数。初步的淘汰之后他们面临的是操守、政绩的横向对比。
虽然官员的子女有政治加分,但在考核上依然遵循各种法令!从九齤一八之后到现在的政体成熟,东三省已经出现了第一批的从底层被锻炼出来的官员。
这些官员逐渐的走上了市级乃至省级的部门工作,这种循环已经形成。东三省的政体真正的不再缺乏政治人才。
军转干的这种方式也让杨子任颇为侧目,尤其是军转干前的培训。这降低了军队到地方后或遭受到腐蚀的可能性。
而官员在前往任职前的军队体验,也加强了官员的纪律性。严格的监督法制,甚至子女不得从军、从政的惩罚让很多的官员望而却步。
虽然杨子任并不是很赞成株连的做法,但也不得不承认这条法律很有效!至少在大灾中伸手的官员们遭受到驱逐、禁止子女从军、从政的惩罚之后整个东三省皆心生恐惧!
打掉了“刑不上士大夫”的铁律之后,官员们变得无比的老实。而且作为东三省的公务员待遇并不低,老老实实的做完一辈子收益也不小。还能惠及子女何乐而不为?!
或许……东三省的做法加上组织的思想纲领,会不会有特别的效果呢?!杨子任这么想到。
如果远在东三省的屠千军知道了杨子任这么想,绝对会一把熊抱泪流满面!知己啊!后世的情况可不就是这么发展的么?!
便在杨子任思考着东三省的各种政策之际,秦宪绑等人再次召开了组织会议。事到如今,他们不得不承认这次的反围剿失败了。
面对着各种封锁,和军阀的蠢蠢欲动。他们知道,再不撤离肯定是不行了。但现在谁撤离、往哪里撤、谁留下却又成为大家争论的话题!
第五百五十五章 空军的崛起
而争论的最大焦点便是:杨子任是不是要留下。
这种讨论,无疑是极为残酷的!留下来的人,面对的将是数以百万计的南京国府及地方军阀所组成的大军!
连主力都没有办法抵御的进攻,将由他们来承担。其中的凶险可想而知!
但没有办法,战况已经进行到了这种程度如果没有人留下来整个队伍都撤不出去。而留下来的人的名单,就成为了众人争论的焦点。
起初,秦宪绑、奥托。布劳恩等人尽量将他们认为有“右倾”错误、不执行他们路线的人,留在中央苏区。
以秦宪绑等人的意思,杨子任是要留下的。但其余的人却不同意,他们认为杨子任在部队中有着很高的威望!如果就这么留下是肯定不成的。
特别是伍豪、张浦、王楷等人,对于这个决定激烈的反对!秦宪绑等人无奈之下只得是同意让杨子任也参加大转移。
但其余亲杨子任的人则没有这么好的运气,他们基本上都和那些曾经反对过秦宪绑的人一样,被留在了苏区。
所有人都知道这是九死一生的路途。但没有人反对,他们都默默的承受了这一切。
但这现在仅仅是个意向,秦宪绑还是希望能够抵住南京国府的冲击。
但现实还是叫他失望了,4月,国府向广昌城发起总攻,并于黄昏时攻占该城,赤色伤亡高达5500余人;余部在夜色掩护下向西南方向退出广昌。
6月,三人团决定6路分兵抵御**的攻击。1934年8月,**北路军9个师在空军、炮兵的支援下,向驿前以北地区发起攻击;并攻占驿前以北的全部阵地。
1934年9月下旬,苏区仅存瑞金、会昌、雩都(今于都)、兴国、宁都、石城、宁化、长汀等县的狭小地区。
至此,苏区已经到了不得不撤离的时候。而偏偏就在这个时候,赤色在上海的电台被国府破获了!苏区彻底的断绝了和共产国际的联系。
这则是天赐与赤色一个自己掌控自己的绝好机会!
1934年10月,苏区在丧失了大部分根据地后。最终决定放弃中央苏区,进行军事转移。
走之前,许多苏区战士心中充满了悲壮:他们不知道,这条路要走多远?会通向哪儿?他们也不知道。甚至这时候根本没有人知道他们自己要往哪里去。
杨子任在临走前,又来到云石山顶的云石寺,与那里的乐能和尚道别。
算起来,乐能和尚已在云石寺修炼了16年。
1934年的一天,寺庙里住进了一对红军夫妇,男的身材魁梧、目光敏锐,女的秀丽、飒爽倔强。来人正是杨子任、文云。
乐能和尚与这位苏区高官相处得很融洽。偶尔会长谈一番。寂静的时候,乐能和尚发现,杨子任常在寺后的大樟树下看书,满怀心事的样子。
而这一次,乐能发现这位年纪不大的先生显得更加的忧郁了。虽然他还是笑着,但笑得极为勉强。
“先生何时能够回来?!”下山前,乐能对着杨子任便问道。后者闻言勉强的笑了笑道:“或许……三五年吧……”
他们选择出发的这一天,是中华民国的国庆日。47岁的蒋中证在距离红军前线不远的南昌督战。41岁的杨子任正郁郁寡欢。
一路的战事是艰苦的。尤其是在国府的围追堵截之下。突围开始的初期就遭受5万余人的重大损失!…;
其中过第一道封锁线减少了3700人,过第二道封锁线减少了9700余人,突破第三道封锁线损失了8600余人。抢渡湘江时锐减30500余人,使出发时的8。6万军队,渡过湘江后只剩下3万余人!
如此情况下,整个部队不得不停下来修整。大家都已经察觉到,如此下去那么等待转移部队的只有是死路。
所有人都沉默了,奥托。布劳恩主张部队从通道县城北上,与湖南西部的二、六军团会合。但线路被近20万**死守,北上无疑要付出惨重代价!
杨子任向“三人团”提出:红军主力应该西进贵州,那里的军队是既有钢枪又有鸦片烟枪的“双枪兵”,实力较弱。
为这个提议。杨子任做了充分准备。会议前,他说服了张烈、张浦,获取支持。
在苏区时,杨子任和张浦一起办公,居住在沙洲坝、云石山,交流很多。对反“围剿”的失利和“左倾错误”有着同样的认识。两个人还在云石寺有过坦诚的沟通。
参加会议的人员,有了一些微妙的变化。
一直以来,重大决策仅限于“三人团”决定。这次会议,杨子任、张烈和张浦被邀请参加,发出邀请的是伍德。经过一番激烈的交锋!最后,集体决定否决了秦宪绑、奥托。布劳恩的意见。
对杨子任来说,这是他“失意”后第一次参加高级别的军事会议,他军事上的能力,再次得到认可!
但摆在他勉强的路更加的艰难……
与此同时,国防军的战斗机部队终于逐步装备上了醉心式被命名为“虎鲨I”型的战斗机!
这一天,在国防军的秘密飞行基地上一排排新装配的虎鲨I型战斗机排成了行!连同国防军的几个司令和屠千军一起肃然的坐在了主席台上。
而和屠千军坐在一起的,还有从德国过来的几位教官!飞机场上,这些德国将军们弄不明白为何国防军的这些将军们如此的严肃!
所有国防军的将军,全都穿上了自己的军装、佩戴上了自己的军功章!甚至他们椅子都不坐,站了起来注视着那“嗡~嗡……”做响的战斗机!
终于,这些战斗机在地勤人员的指挥之下!“呜~”的一声,一架架的猛然拉高!在飞驰中展翅,翱翔在了天际上!
随后,数架战斗机一起起飞!在轰鸣的马达声中,他们脱离了地心引力猛然飞翔上了天空!在天空中,他们熟练的组成编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