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并州九郡唯一还不被高顺掌握的就是上党郡了,他师出无名,上党郡太守张杨和吕布有旧,已经归附了西汉朝廷,他即便是想出兵也不行,所以只能保持现状。
这一次袁尚联合河内太守王匡出兵上党郡,高顺顿时觉得时机已至,他招来关羽,孙等心腹将领谋士,商议道:“此番袁尚联合王匡攻打上党郡,对于我们来说或许是个机会,如果没有我们的支援,张杨绝不是袁尚和王匡二人的对手,更何况还有白波贼郭太趁机渔利,所以张杨兵败是早晚的事儿,我召集大家就是商议一下,如何利用袁尚的出兵,将上党郡收复在我们手中,为主公的大业尽一份力量。”
关羽等人听后都赞同地点了点头,虽然隔得远,但是他们对苏辰的忠心不容怀疑,孙首先说道:“州牧,咱们不妨等他们两败俱伤的时候,再出兵救援,如此一来,师出有名,又能名正言顺的把上党郡收入囊中,借袁尚的刀杀了张杨,才能以绝后患。”
关羽听后有些不忍,可为了主公的大业,也只好附和道:“孙先生所言甚是,咱们在恰当地时机出兵救援上党即可,只是咱们还需要防范长安的吕布,要是吕布派兵参与此事,那情况就不一样了。”
“嗯,云长的意思我明白了,长安那边的动向我会注意,吕布现在恐怕没有精力管我们的事情,他现在正和马腾交战呢。”
“那就好!”
几人商议完,孙单独留了下来,说道:“州牧,主公传来消息,他不久后会对青州用兵,希望我们能够牵制住冀州的兵力,尤其是袁熙和袁尚二人,不让高干派兵干涉青州。”
听到这个消息,高顺问道:“你有什么好计策?”
孙心中早有腹稿,直接说道:“我们收复上党之后,继续出兵河内,攻打王匡是名正言顺,袁绍到时候必会派兵支援,他派兵肯定不会派洛阳的兵,一定会派冀州的兵,甚至可能让袁熙直接攻打雁门等地,所以我们可能会面临两面作战的准备,咱们的兵力有些不足。”
如今高顺麾下最精锐的士卒有十五万,其中云影三万骑兵,度辽将军府总共有八万士兵,全掌握在关羽手上,高顺手中有三万骑兵,后来收拢了郡兵四万训练成军,所以如今有十五万大军。
这十五万大军有一半都用于防范羌胡和震慑匈奴,不能轻动,所以他真正能够调动的只有七八万兵马,这点兵马要是两线作战,就显得有些捉襟见肘了。
高顺正为此苦恼,孙却是又说道:“州牧不必苦恼,这眼下就有一支现成的军队,咱们要是利用好了,这支军队未尝不能有所作为。”
“你是说”高顺心中隐隐有所猜测,“你说的是白波贼郭太?”
“正是!”孙自信地答道,“白波贼见利忘义,咱们贿以财物,未尝不能收买这一支山贼,这些人虽说战力不强,可破坏力极大,要是他们窜入冀州,那就成了冀州的灾难了,甚至黑山贼也会趁机作乱,袁绍到时候只怕是头都大了,哪里还有心思给主公添乱。”
高顺听到这个计策,皱起了眉头,没有马上表态。(。。)
第236章 司马懿访韩浩()
袁尚率领兵马五万,直奔河内而来,他手下也是人才济济,文有逢纪、审配,武有苏由、吕旷、吕翔、马延、郭援、张。这逢纪和审配嘛,自然是袁绍不放心这个儿子,于是派了两个谋士前来辅佐他。
王匡得知袁尚到来,亲自出城迎接,王匡是袁绍阵营的,对于袁尚自然有些巴结:“显甫,你总算来了,快请入城,我已经在城内府衙摆好了酒宴,就等着为显甫接风。”
“袁尚见过叔父,劳叔父久候,是晚辈的不是。”到底是世家子弟,礼数十分周到
袁尚的话让王匡心怒放,毕竟此次讨伐上党,袁尚是主帅,他是副帅,对方以晚辈自居,对于王匡来说,给足了他的面子。
“显甫快随我入城。”到了府衙,这里已经聚满了王匡的属下,王匡让他高居上座,袁尚推辞了,只是坐在王匡的左下首。
当晚众位宾客尽兴而归,第二日,商议军事,袁尚清点了王匡的兵马,王匡有兵马三万,都是参加过讨董之战的老兵,战斗力凶悍,双方合兵一处,总计八万人。
袁尚升帐点将,高居帅位,至于王匡则识趣地坐在了他的左下首,于昨晚的宴席间座次全然相反,袁尚请点兵马粮草,当即决定派一先锋大将前去试试张杨的战力。
“列为将军谁愿意做这开路先锋?本帅承诺,谁要是能率先攻破县城,官升三级,赏钱十万,谁若是取下张杨首级,拜将封侯!”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只见王匡下首突然一人出列请战:“末将韩浩请战。”
“可是拒董卓招募的从事韩浩?”韩浩乃是王匡的从事,后来跟随王匡讨伐董卓,董卓知道韩浩的勇勐后,派遣其舅杜阳前来招募他,对他封官许愿,结果韩浩不从,因而在知名,袁尚也知道王匡手下有这么一个人。
“区区贱名,不敢有污将军之耳。”尽管提到了他昔日的名声,但韩浩并不以此为喜。
袁尚也有些钦佩他的气节,当即令道:“好,韩浩,本帅命令为先锋大将,率领一万兵马,攻打长子县城。”
“末将领命!”
韩浩成为先锋大将,王匡也觉得脸上有光,却不知道袁尚是打着消耗他的实力的主意,袁尚的野心可不小,他不止要攻打上党郡,还有来个假途灭虢,把河内掌握在手里。
袁尚屯兵河内,遣先锋韩浩攻打长子县城,张杨接到奏报,立即让杨丑率领五千兵马在半路伏击。
这一日,韩浩领兵经过一个峡谷,忽然见到两边的悬崖上惊飞一群野鸟,他立即示意军队停下。
“派人去两边看一看,此地容易藏伏兵。”
韩浩身边的副将听到这话,有些不太相信地问道:“将军,张杨应该不会派人在这里埋伏吧,这里可距离长子县城有一百多里呢。”
韩浩对副将的话不以为然,说道:“小心无大错,峭壁之上有飞鸟惊起,这两边要么有伏兵,要么就是有更可怕的东西,不可大意。”
“是!”
副将正准备派人去前面探路,山上埋伏的杨丑见下面的军队不走了,当机立断,命令士兵从山上滚落石头火球。
“轰隆隆”、
“不好,果然有伏兵,兄弟们,随我杀敌!”韩浩一马当先,往两边山上杀过去。
杨丑居高临下,放完了滚木石火球,也率兵杀入了峡谷,因为韩浩的军队没有深入,所以这些士兵大多没有被滚木石砸伤,只造成了很小的伤亡。
伏兵杀下来之后,韩浩一马当先,以两倍于敌人的兵力,杀得杨丑节节败退,杨丑不敌,狼狈败走,回长子县城回报张杨。
张杨得知杨丑失败,又命令固在城外三十里的渡口砸沉渡船,让韩浩找不到渡船过河。
韩浩行军到此,发现两岸光秃秃的,没有树木,而搜寻一番,渔民们的渡船都被张杨的军队收缴,即便没有被砸沉,也全都汇集在了对岸,韩浩除非是飞过去,否则无法过河。
作为先锋大将,韩浩责任很大,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必须为后面的大军扫清道路。
可是这渡船被毁,要是从别的地方搜集渡船,肯定旷日弥久,而且张杨既然有此准备,他能想象,即便是五找渡船,也很难找到。
如果现在去伐木造船,时间也来不及,他立下了军令状,必须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绝不能让张杨等到援兵到来,否则就危险了。
正当他一筹莫展之际,副将来报,营外有一个名叫司马懿的人求见。
韩浩对司马懿有所耳闻,司马家族乃是河内第一大族,乃是真正的百年望族,其威望底蕴不必袁氏一族差,司马氏的先祖司马欣就被封过王,封地就在河内,所以司马一族在河内势力很大。
而司马懿在河内也小有名气,韩浩得知司马懿来见他,赶紧对副将说道:“快请司马先生进来。”
司马懿一进来,韩浩就热情地问道:“不知仲达先生驾临,有失远迎,望先生恕罪。”
司马懿即便见到王匡都能平辈论交,更何况他一个小小的先锋了,所以韩浩非常客气。
司马懿也没废话,上来第一句话就问道:“韩将军可是在为渡船之事烦恼?”
“哎呀,先生神机妙算,不错,本将行军在此,结果发现张杨搜刮了所有的渡船,导致我军无法渡河,实在是叫人为难。”
“将军不必为难,我此来正是为了给将军排忧解难。”
“哦?此话怎讲?”
司马懿答道:“我知道有一个地方有将军需要的渡船。”
“哪里?”
“上游三十里的白波山。”司马懿指了指上面,答道。
“白波山?”韩浩灵机一动,问道:“先生说的是白波贼郭太?”
“不错,将军要想找到渡河的大船,只能去找郭太,这郭太素来和张杨不合,将军若是去找他帮忙,相信他们不会拒绝。”
“多谢先生!只是本将从未和郭太打过交道,他又如何愿意相信我呢?”韩浩问出了自己心中的疑惑。
司马懿嘴角翘起,说道:“将军勿忧,碰巧在下和那郭太曾有过一面之缘,在下原为将军走上一遭。”
“当真?”韩浩欣喜地答道:“如此多谢仲达先生,稍后我一定给大帅为先生请功!”
“那就多谢将军了。”司马懿说罢就告辞了,只留下韩浩一脸雾水,心想难不成这司马懿真的是来帮助他的?(。。)
第237章 张杨求援高顺()
司马懿辞别了韩浩,直接孤身去了白波山,只是他刚到山下,就被白波贼拦住了:“来者何人?”
“司马懿!”
“为何而来?”
“特为救你们将军而来!”
那守山的小兵听到这话,不敢自专,派人前去禀报郭太,郭太也对来人有些好奇,命人把司马懿带上了山。
。郭太也是成名已久的人物了,可正所谓江湖越老,胆子越小,看到这个乳臭未干的毛孩子,郭太感觉自己被耍了,恼怒道:“就是你这个小屁孩儿说要救我?你倒是说说,要怎么救我?本将军在这山上大碗喝酒,大块吃肉,你小子大言不惭,竟然说要救我,要是今天不说出个所以然来,老子就把你剁了吃了。”
“哈哈哈哈!”
司马懿挣开两个小兵的手,临危不惧地说道:“将军死期至矣!”
“你!”郭太怒气冲冲地指着司马懿,强忍住怒火,“说下去!”
司马懿知道,眼前的郭太已经是惊弓之鸟,他丝毫不惧,坦然说道:“将军可知道后将军袁尚连同河内太守王匡,将兵八万,攻打上党之事?”
“此时河内之人人人皆知,你想说明什么?”
司马懿当然不会直接回答他,而是拐弯抹角地问道:“不知将军认为,最后是后将军胜利还是张杨兵败?”
“这”郭太想了想,说道:“张杨虽然是上党太守,可袁尚有他老子袁绍支持,最后兵败的肯定会是张杨。”
“所以我说将军死期至矣!”这一次,司马懿没有让郭太回答,直接说道:“袁尚不是张杨,将军用兵数十万,盘踞在西河,上党一带,如果是袁尚得了上党,那么将军还能继续这么逍遥下去吗?”
“这”郭太想到这一茬,心中有些动摇,可依旧色厉内荏地说道:“那又如何?本将军用兵数十万,手下有大将数十人,岂会惧怕他袁尚?”
“好,就算将军不怕袁尚,那吕布呢?高顺呢?”
“吕布?高顺?这关吕布和高顺什么事儿?”
司马懿似乎很有耐心地为他解释道:“一旦袁尚占据了上党,并州牧高顺势必会出兵救援,届时上党一代就成了交战之地,将军这么大的一支力量盘踞在此,无论是高顺还是袁尚都不会容忍将军继续逍遥下去,所以将军早晚会面临二人。”
“最可怕的还不是这两人,而是长安的吕布,吕布麾下战将千员,大军五十万,张杨乃是吕布安插在并州的一颗棋子,如果张杨死了,那么吕布必会老羞成怒,甚至借机出兵,到时候三雄交战,将军还能左右逢源吗?”
“所以,到了那时,无论是谁,都会首先把将军灭掉,而后才能安安心心的整军备战。”
不得不说,郭太被他说得有些心惊胆战,以往他之所以能够安然无恙,主要还是在于张杨奈何不了他,可张杨一死,那就是引狼入室,袁尚,吕布,高顺这三头狼,无论是哪一头,他都惹不起,不知不觉间,郭太已经被说得汗流浃背。
“那依你的意思,本将军岂不是坐以待毙?”
“非也!”司马懿终于转入了正题,说道:“如果将军愿意听我一言,我保证将军能够加冠惊惧,封妻荫子,成为朝廷官员。”
“哦?还请先生教我!”不知不觉,郭太已经把司马懿当成了最后一根稻草,白波贼说是拥兵几十万,其实谁都知道,所谓的几十万是包括老弱妇孺,真正能上战场的不到二十万人,就这二十万,还都是战五渣的存在,让他们抢劫行,让他们打仗,也只能打打顺风仗了。
司马懿随即对郭太耳语几句,最后说道:“如果将军听我的建议,我保证将军能够封候拜将,荣归故里。”
“好!”郭太大手一挥,对手下说道:“从今日起,司马懿就是我军军师,地位只在我下,除了我之外,你们都要听他的命令,明白吗?”
“明白!”众将齐声应道。
“多谢将军!”司马懿也恭恭敬敬地表示了感谢。
司马懿离开的第三天,就带着人和船来到了韩浩的军营,进入韩浩的军帐之后,司马懿这才说道:“韩将军,这位是郭太郭将军,郭将军仰慕后将军的名声,得知后将军出兵攻打张杨,特地带来了大军三万为后将军擂鼓助威,外面已经准备好了一百艘渡船,大军可以现在就渡河。”
“好,仲达先生,你可是为我军立了一大功啊,本将这就给后将军写战报,为你两人请功。”
“多谢将军!”郭太和司马懿齐声道谢。
韩浩安排军队渡河。与此同时,战报也送到了袁尚手中,袁尚得知郭太主动投降官军,攻打张杨,一时间心情大好,颇有乃父当年十九路诸侯讨董的威风。
“这白波贼郭太倒是个识时务之人,既然对方主动来降,我们也不能寒了他们的心,我意封郭太一个校尉,正南,元图二位先生以为如何?”
“可以!”逢纪率先说道:“我之前查询过白波贼的情况,郭太与张杨素来有怨,此番我们攻打张杨,郭太主动请求帮忙,怕也是存了借我们的手报仇的心思。”
审配也说道:“郭太此人要用,可也不能大用,这些山贼缺乏纪律,只会烧杀抢夺,不会打仗,咱们可是朝廷的军队,是仁义之师,往后得对郭太这些人好好管束。”
“嗯,既然二位先生没有意见,那我们就拔营吧,我大军一到,必教张杨灰飞烟灭。”
而此时的张杨已经成了惊弓之鸟,他先是派杨丑半路伏击,结果被韩浩杀得大败,而后又派固损毁了渡船,没想到出来个郭太,郭太此人他早就想灭掉了,只是力不从心,没想到在这个关节,他张扬竟然成了墙倒众人推了。
想来想去,张杨觉得,现在能救他的只有一个人,那就是州牧高顺,他虽然与高顺不和,但毕竟是同朝为官,在这生死关头,高顺不会见死不救,否则袁尚长驱直入,对高顺来说也是个不小的威胁。
想明白这些,张杨当即写了一封求援信,连夜派人给高顺送去。(。。)
第238章 兵临城下()
“报!!!!!”
“禀使君,城外韩浩叫战!”
“什么?”听到韩浩已经兵临城下,张杨一时间有些惊慌,随即就振作起来:“跟都跟我去城楼上看看。”
张杨带着麾下将领来到城楼上一看,韩浩果然已经陈兵城外,摆好了阵势,密密麻麻的人头绝对不止一万人,张杨当即问道:“情报上说韩浩不是只有一万人吗?这城外少说也有三四万人,怎么回事儿?”
听到张杨的话,杨丑这个唯一和韩浩交过手的当即答道:“主公,不应该啊,末将当初在半路伏击韩浩,他麾下确实只有一万人左右,现在突然冒出来的几万人,属下也不知道是怎么来的。”
“混账,你们探的是什么情报,连敌军多少人马都没弄清楚,还打什么仗,干脆咱们出城投降算了。”
张杨气急败坏,他麾下的将领大气都不敢出,毕竟这是跟随袁绍讨伐过董卓的人,身上自有一股气势。
“传令下去,城门紧闭,敌军若是靠近,弓箭手伺候,挂起免战牌,绝不应战!”
“得令!”
看着城外密密麻麻的大军,张杨心思很乱,也没心情在这里待着,径直会府衙去了。
回到府衙,张杨就命人传董昭前来见他,董昭年轻时被举为孝廉,后担任袁绍帐下参军。多有战功,但是袁绍听信谗言,董昭不得已离开袁绍投奔张杨。
董昭来到府衙,张杨仿佛找到了主心骨,说道:“公仁,你可来了,如今袁尚的先锋军韩浩在城外叫战,该如何是好?”
董昭背弃过袁绍,肯定是不希望张杨兵败的,到那时候他也没好果子吃,两人算是同一条绳上的蚂蚱,因此他也悉心为张杨谋划。
“使君,我也得到消息了,城外除了韩浩的一万先锋军之外,还有白波贼出兵相助,也正是靠着白波贼,韩浩才找到足够多的渡船,把大军送过来。”
“原来如此,白波贼,可恨,本将军当初就该灭了郭太!”听到有白波贼作祟,张杨怒不可遏。
这真是应了那句俗话,屋漏偏逢连夜雨,船漏又遇打头风。
“那如今该如何是好?”
“州牧那边可有消息?”向高顺求援正是董昭的建议,原本张杨是要向长安求援的,可董昭告诉他,如今吕布忙着对付马腾,不会派援兵,要是那样,袁绍就该亲自出战了,吕布现在还不想招惹袁绍,所以董昭断定他不会救援上党。
唯一的机会就是高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