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武破三国-第1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瑜抱着将信将疑地态度接见了这个萧建,这才知道,原来这个萧建当过琅琊相,后来因为被刘熙猜忌,所以被罢官,换上了后来姓王的琅琊相。

    一番了解之后,周瑜发现这个萧建是个人才,尤其是对于琅琊国内的人际关系十分熟悉,周瑜当今允诺他只要能够说服臧霸来降,便让他担任开阳县令。

    萧建带着周瑜的期望,亲自进山会见臧霸,臧霸得知昔日旧友来访,答应见他。

    萧建见到臧霸之后,直接说道:“宣高,我是来当说客的。”

    “你倒是直言不讳!”臧霸瞥了他一眼,问道:“你是来给曹操当说客的?还是给周瑜当说客的?”

    萧建听到这话,笑笑,说道:“谁也不是,我来这里,是为宣高当说客的。”

    “给我当说客?此言怎讲?”果然,萧建不按常理出牌的套路引起了臧霸的好奇。

    萧建解释道:“以往陶公祖在的时候,之所以容忍宣高自称一方势力,一是因为陶谦宽仁,二来是顾忌宣高在泰山一带的名声,如今徐州易主,被各路诸侯瓜分,遍数袁术曹操苏辰三人,当以幽州牧苏辰实力最强,燕侯如今占据幽青二州,早晚必成北方霸主。”

    “至于曹操,也不可小觑,兖州八郡,虽是四战之地,但曹操励精图治,麾下人才济济,现在又占据了富庶的彭城和东海二郡,实力更上层楼,一旦有变,可南北用兵,前途无量。”

    “至于南方的袁术,扬州虽然强敌环饲,可刘表锐气已失,早晚必被袁术所得,届时这天下诸侯,便屈指可数。”

    “袁绍如今已离开洛阳,坐镇邺城,可见幽州与冀州之战顷刻间就会爆发,到那时,曹操势必会有所行动,或者趁机联盟幽州攻取冀州,或者联盟冀州攻取青州,无论是哪样,他都绝不会容忍泰山边境有宣高这么一股势力,不止曹操不会允许,周瑜也不会允许,如此一来,宣高这逍遥日子还能过多久呢?”

    “这”臧霸不得不承认,对方这一席话说得他哑口无言,对方的分析也在情在理,于是问道:“那依你之言,我该投靠曹操还是周瑜呢?”

    “自然是投靠周瑜。”

    “为何?”臧霸越发不解地问道:“依你之言,如今苏辰强,曹操弱,我若是投靠弱势的一方,岂不更能获得重用?”

    对于臧霸的疑问,萧建笑笑,答道:“宣高奇货可居,这道理虽不错,可曹操一时半会儿不会对付宣高,但周瑜却已经是不会容忍宣高威胁到琅琊国的统治了,虽说燕侯兵多将广,但青州乃是新附之地,正是用人之际,你不见区区周瑜投靠燕侯不到一年,便已经身居高位,兵权甚大,由此可见燕侯容人之量,反观曹操,所用之人大多都是自家亲族,对于外人,虽也有重视,可到底不如亲族,宣高何必舍明主而投暗室呢?”

    “有理!”臧霸也不是不懂如今的局势,只是他想奇货可居,获得重用,如今萧建来说降,他趁机归附,召集孙观、尹礼、吴敦三人商议之后,便带着数万大军投降了周瑜。

    周瑜对臧霸来降十分重视,在请示了青州刺史张辽之后,任命臧霸为琅琊都尉,掌管琅琊国一半兵马,臧霸也心悦诚服地归降。

第248章 与袁绍联姻() 
袁绍是绝不想看到苏辰坐大的,可如今这已经不是他想不想的问题了,苏辰火速占领了整个青州,这完全出乎他的预料,与此同时,曹操、袁术两人也瓜分了徐州,倒是让他这个曾经的天下第一大诸侯变得有些名不副实。

    现今摆在他面前的有三条路,向西、南、东三个方向发展,西面是并州高顺,南面是兖州曹操,东面则是幽州的苏辰,这三个人中,最让他忌惮的也就是苏辰。

    袁绍召集谋士商议,田丰进谏道:“主公,属下以为我们当向东发展,燕侯兵强马壮,此时刚刚攻取青州,幽州必定空虚,我军当趁此良机,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寻求主动之机。”

    田丰的意见很中肯,的确,苏辰刚刚得了青州,留在那里的军队除了最精髓的三万汉影精骑之外,还有数万青州兵,累计不下十万。

    而如今背嵬军也留在了辽东,云影在并州,可以说,涿郡真正的军力就只有十万虎贲军和狼骑、先登死士以及虎卫了。

    袁绍在冀州拥兵数十万,若是他真在这个时候寻找苏辰决战,那对于苏辰来说十分不利,尽管他不承认,但现在的确是他最虚弱的时候。

    田丰此言一出,沮授也进谏道:“主公可以联盟曹操,让曹操出兵青州,如此一来,青州的张辽周瑜必不能驰援幽州,燕侯麾下的军队都留在了青州和辽东两地,此时涿郡的军力不过十万,主公,机不可失失不再来,现在正是攻取幽州的好机会啊。”

    田丰感激地看了沮授一样,二人深深地知道袁绍这个主公的脾气,典型的优柔寡断,三人成虎,沮授附和田丰的意见,让袁绍也动了几分心思。

    可是,偏偏有人不赞同,许攸出来说道:“主公不可,主公如今乃是朝廷的大将军,威服四海,主公和燕侯又是结义兄弟,若主公攻取幽州,岂不是师出无名,徒遭天下诸侯耻笑?到那时,天下诸侯不会再畏惧主公,只会背离主公,主公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本意岂不是付之东流了?”

    许攸会为苏辰说话?

    答案是肯定的,早在洛阳的时候,苏辰就亲近许攸,给他送了许多礼物,许攸贪财,苏辰就让孙宾硕时常给许攸送去大量金银,袁绍到了冀州之后,苏辰意识到袁绍对他开始忌惮了,所以更加大力地贿赂许攸,目的就是让他在关键的时候为他说上几句话。

    许攸到底是袁绍的心腹老人,田丰沮授二人不过是新附之人,在袁绍心中重量还不是那么大,听到许攸这么一说,袁绍更加拿不定主意了。

    “诸位都畅所欲言。”

    袁绍这话一出,郭图也趁机说道:“主公,咱们不妨攻取并州,并州牧高顺效忠的是长安朝廷,我军师出有名,主公可让颜良将军出兵河内,高干将军出兵井径口,南北用兵,高顺首尾不能兼顾,再则,前番尚公子兵败高顺,关羽更是把河内抢了去,咱们更是应该找高顺和关羽报仇。”

    “攻打并州?”还别说,袁绍对这个提议很动心,之前他就想过直接出兵河内攻打关羽的,可几番试探之后,发现关羽不好对付,再加上当时他也不愿和关羽纠缠,所以默认了关羽占据河内的事实。

    袁绍的麾下真是五八门,郭图一说完,荀堪却建议道:“主公,属下以为我军当趁曹孟德站立徐州不稳之时,直取兖州,与洛阳连成一片,如此一来,我军的战略迂回之地就大了,主公若是能够占据兖州,就有了冀州兖州司隶三州之地,到那时,大军可南可北,主公定鼎中原,当执天下牛耳。”

    “主公”

    众人七嘴八舌,倒是把袁绍说得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一群人叽叽喳喳地吵得他头疼,只能散了。

    袁绍一时犹疑不定,可他准备对幽州用兵的消息却是被刺刀传到了苏辰耳中,苏辰现在还没有做好和袁绍决战的准备,于是召集华歆荀攸郭嘉三人问道:“诸位,袁绍意欲对我幽州用兵,现在我幽州大军一半在辽东,一半在青州,虎贲军乃是新建立的军队,战斗力比起青州兵来说尚有不足,此时本侯不想和袁绍交战,诸位先生有何教我?”

    苏辰话音刚落,华歆就说道:“主公,以属下愚见,咱们现在应该马上扩军,如今主公麾下已有三州之地,可军队的数量却才三十万,而袁绍就凭一个冀州就养了五十万大军,我们将来早晚会和袁绍对上,就咱们现在的兵力,会吃大亏啊。”

    “嗯,子鱼言之有理,本侯素来主张兵贵精不贵多,可即便如此,我军现在又收复了青州辽东,军队的数量是有些少,此事稍后你们军机处拿出一个章程来。”苏辰想了想,还是提了一句:“我的意思,此番扩军,数量不超过十万,我军现在的军马场已经有三个了,马匹不缺,我意扩军十万,组建五万轻骑,五万步卒,如此一来,在涿郡就要五万骑兵,十五万步兵,有这一支力量,足以和袁绍作战。”

    “诺!”华歆记住了他的话。

    郭嘉也趁机说道:“主公,咱们既然不想和袁绍交战,那就得麻痹袁绍,让他不要把注意力放到我们身上。”

    “奉孝有何高见?”

    郭嘉笑笑,说道:“主公,大公子如今也到了适婚年龄,俗话说成家立业,大公子也该出仕了,所以主公不妨与袁绍联姻,如此一来,袁绍和主公成了儿女亲家,自然就是盟友了,即便是顾忌天下人的脸面,袁绍也不敢对主公贸然起兵。”

    还别说,郭嘉这个想法倒是和他不谋而合,在他想来,即便以后收拾了袁绍,可要顺利接收袁绍的势力可不容易,联姻是最好的办法,那时候袁绍的麾下也能把他当成自己人。

    荀攸也附和道:“主公,奉孝之计可行。”

    “嗯!”苏辰应了一声,说道:“既然如此,此事就交给奉孝去办吧。”

    “诺!”

第249章 苏进招兵() 
苏进是他的长子,涉及他的婚事,不管如何,苏辰都是要给蔡琰说一声的,蔡琰倒是没什么意见,她也知道,自家夫君身为一方诸侯,儿子的婚事肯定是要联姻的,只是这个联姻对象不同而已。

    蔡琰最宠爱苏樱,她这一知道,也就意味着苏樱也知道了,于是苏樱这丫头直接跑去找到他大哥,打趣地说道:“大哥,你要给我娶嫂子了。”

    “嫂子?什么嫂子?媚儿,你在说什么呢。”苏樱的话把苏进弄得莫名其妙,与此同时,在座的诸葛亮也不怀好意地看着他。

    “是啊,媚儿,你到底从哪里得来的消息?我们怎么不知道?说说,凌云要娶哪家的姑娘?”媚儿是苏樱的小名儿,说话的是诸葛亮。

    “我这消息肯定准确,是母亲亲口告诉我的,大哥要娶的是袁家的女儿,好像叫什么袁芳。”

    “袁家?”诸葛亮福至心灵,问道:“是大将军的爱女?”

    “对,大哥,我可是一得到消息就来告诉你了,怎么样?你该怎么谢我?”

    苏进听到她的话,宠溺地说道:“说吧,又看上我什么东西了,只要我有,你随便拿。”

    “那咱们可说定了啊。”苏樱小心计得逞,表现得欢呼雀跃,到底还是个小姑娘,完全不知道这桩婚事的意义。

    等苏樱走后,苏进环视众人,最后把目光落到诸葛亮身上,问道:“孔明,父亲让我和大将军联姻,看来是冀州对我们有所行动啊,如今我们也算是学有所成,是时候该出仕了,孔明,听说子瑜兄和公瑾在琅琊国干得很不错,怎么样?你就没有些心动?”

    听到这话,诸葛亮笑笑,一副成竹在胸的样子,说道:“凌云,义父是在马背上打下这一番基业的,此番袁绍对幽州虎视眈眈,而我方刚刚攻取青州,立足未稳,辽东那边又经年战事,如果我没猜错,义父肯定会扩军,凌云若想出仕,不如抓住这次扩军的机会,主动请缨,或许在即将到来的冀州之战中有所作为。”

    “嗯。”苏进又何尝不知道,他将来要想坐稳世子这个宝座,那必须要有拿得出手的战绩,否则不足以服众,索性弟弟们都还小,现在也没有人和他争,可以说是天时地利人和,他要是心中没想法才怪了。

    “孔明,我打算奏请父亲,仿照狼骑,成立一支精英部队,人数在两千人左右,我打算让你做我的军师,徐盖,关兴做我的副将,张承做我的主簿,张玄做文书,郑益担任粮草官,咱们这一支军队就叫鹰骑卫,怎么样?”

    “鹰骑卫?好名字,行,既然凌云你这么有信心,咱们这群学子就大干一场。”不过苏进的安排里并没有孙权,这让诸葛亮有些好奇,问道:“凌云,你怎么不把仲谋安排进鹰骑卫呢?”

    “仲谋?”说到此人,苏进嘴角翘起,说道:“仲谋胆识过人,智谋也不错,只不过仲谋不太适合沙场征战,况且未得孙伯符将军的应允,暂时就不考虑仲谋吧。”

    “也好!”诸葛亮赞同地点了点头。

    果然,没过多久,苏辰想要和袁家联姻的消息就在涿郡传扬开来,苏辰任命郭嘉为使者,亲自前往邺城向袁绍求亲。

    诸葛亮得到消息后,还打趣苏进,问要不要让他跟随郭嘉去邺城看看他未来的媳妇儿,结果遭来了一记白眼儿。

    不过对于鹰骑卫的建立,苏进很上心,他很快就找到苏辰,直言不讳地说自己要想要从军,并且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听说他想要仿照狼骑建立一支鹰骑卫,对于他的决心,苏辰很欣赏,只不过当他报出一群人的姓名之后,他又有些担心,一群未经战事的娃娃要想练成一支百战百胜的军队,谈何容易,想来想去,他把关平的名字加入了名单之中。

    关平已经在军队里面干了好几年了,大小战事也经历过十几次,在军队中也升迁至校尉,可以说颇有乃父之风。

    除了关兴之外,他还想到一个人,此人就是前不久高顺送来的韩浩,韩浩此人有才学,久经沙场,可以独立领兵,想了想,他又把韩浩的名字加了上去。

    高顺送来的四个人,董昭和韩浩都已经答应效忠苏辰,只有逢纪和审配二人一直很顽固,甚至以绝食相逼,苏辰只能把二人暂时软禁起来,慢慢消磨他们的斗志,他相信,一旦袁绍被他打败,这二人迟早会投降的。

    苏进对于父亲派给他的关平很欢迎,毕竟他和关平的关系很不错,至于董昭和韩浩二人,他则是理解成是苏辰对他的一种监视,不得不说,年龄大了,心思也活泛了,尤其是苏辰坐拥三州之地,乃是天下间最大的诸侯之一。

    因为是鹰骑卫是骑兵,苏辰让苏进可以在归化城的太行书院挑选人才,那里现在已经不完全是教导经学了,还开设了讲武堂,讲武堂里主要教的是行军打仗的事情,培养的也是中下层军官,尤其是骑兵。

    苏进拿到军机处的令函之后,当即就找来几人商议,该去哪里挑选士卒,按照通常地做法,肯定是从屯田兵中挑选,这些士卒本来就有一定的战斗力,挑选出来稍加训练就能成军,可这些屯田兵大多都是步兵,要想训练成骑兵,不是一朝一夕之功。

    但是如果从军中挑选,且不说军机处会不会允许,就说这这些老兵在军中混了这么多年,他们一群毛孩子还不一定能压住对方,而且已经训练成型的士兵也不是他们想要的。

    最后想来想去,诸葛亮给他出了个主意,那就是在整个幽州招募会骑术的汉人,按照他们自己的方式,训练出一支全新的军队。

    整个想法得到了苏进的首肯,他甚至想到了一个好办法,那就是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凡是能够进入鹰骑卫的,首先发一万钱安家费。

    还别说,招兵的告示刚刚贴出去,招兵处就排成了人山人海,苏进要做的就是如何在这么多报名的人中选出最合格的两千人。

第250章 郭嘉出使() 
郭嘉作为求亲的使者,这阵势自然不能寒酸了,就在郭嘉刚刚从涿郡出发的时候,苏辰意欲和袁绍联姻的消息就已经传遍天下,其目的不言自喻。

    袁绍没想到苏辰竟然要和他联姻,从某种程度上讲,他也不愿意与苏辰为敌,双方若真是能够结成儿女亲家,倒也不是一件坏事。

    郭嘉不日就要达到邺城,袁绍召集麾下谋士问计:“诸位,燕侯已经派出了使者,不日就会达到邺城,向本侯求亲,诸位对此有何看法?”

    袁绍话音一落,田丰就急不可耐地谏言道:“主公万万不可答应啊,幽州如今乃是冀州的大敌,燕侯此举不外乎是为了拖延时间,主公切不可中计。”

    田丰这话让袁绍听着有些刺耳,不过他到底也是个明主,不会呵斥真心实意为他出谋划策之人,于是轻飘飘地一句带过:“哈哈哈哈,元皓多疑了,我与燕侯曾经共同诛杀宦官,又一同起兵讨伐董卓,昔年早就有联姻之意,今朝听闻燕侯之子苏进已经到了适婚年龄,正所谓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并无不可嘛。”

    “主公英明!”许攸最能察言观色,他见袁绍对联姻之事并不反对,也随口附和道:“主公若是和燕侯联姻,那对于冀州来说也并非无益,解除幽州的威胁,主公可趁机对并州河内用兵,甚至主公可以联合燕侯共同对曹操用兵,所以联姻之事对冀州有益无害。”

    “糊涂!”听到这番狗屁话,田丰受不了了,他素来刚直不阿,哪里能够容忍这等误主之言,“主公万万不可啊,燕侯雄图大志,早晚必和主公一战,若不趁着其虚弱之时出兵,等将来燕侯坐拥两州之地,就成了主公大敌。”

    联姻之事全天下都知道了,袁绍又是个好面子的人,他怎么能够听得进田丰的话呢,田丰的耿直已经让他有些生气,“元皓不要再说了,本侯自有主张。”

    “主公,我”田丰还要再说,沮授却是对他打了个眼色,他也知道此时再谏言只会适得其反,只能等待时机,想到袁绍不听他的逆耳忠言,忍不住长长一叹:“哎!!!!”

    袁绍没再理会田丰,对许攸吩咐道:“子远,对于燕侯派来的求亲使者,你要好生款待,千万不能有任何不周之处,以免让人家说我们冀州待客不周,明白吗?”

    “诺!主公放心,许攸一定尽心操办!”对于许攸来说,这可是一个肥差,试问燕侯派来的使者还能少的了他的好处吗?

    “嗯,今日就商议到这里,大家散了吧。”

    袁绍散去谋士们之后,又找到袁谭和袁熙二人,袁谭当初驰援徐州,陶谦兵败之后,袁谭就灰溜溜地回到了邺城,如今袁绍最宠爱的袁尚留守洛阳,袁谭认为这是袁绍对袁尚的疏远,所以越发有意在父亲面前博取好感。

    “显思,你怎么看待燕侯与我袁家联姻一事?”袁绍外宽内忌,遇事不决,方才田丰激烈反对,虽然令他不快,可也让他对联姻之事有了怀疑。

    袁谭一听,知道这是个在父亲面前表现的机会,当即说道:“父亲,儿以为此事对我冀州是天大的好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