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机会已经成熟,诸位有何建议?”
何进话音刚落,苏辰当仁不让地说道:“大将军放心,苏辰此来带来了精锐骑兵三万余,后续还有五万精锐步兵正在赶来洛阳的路上,只要大将军一声令下,苏辰惟命是从!”
此话一出,不少人顿时吸了一口凉气,将近十万人马,这可不是一支可以小觑的力量,如今何进手中的兵马不过三十多万,整个洛阳城所有的兵马加上城门校尉的守城部队,执金吾率领的缇骑,虎贲中郎将下辖左右仆射、左右陛长率领虎贲郎,羽林中郎将下辖羽林监和骑都尉率领羽林郎,光禄勋(郎中令)下辖五官左右三个中郎将管理三署郎等非正规部队,满打满算也不超过五十万兵马。
而这五十万大军之中,九成都是步兵,骑兵只占了一成不到,也就是说整个洛阳的骑兵不超过五万人。而苏辰带来的三万精锐骑兵可是能够与鲜卑硬抗的铁骑,由不得这些人不惊讶。
听到苏辰的话,不少人都略带深意地看着他,似乎想要从他脸上看出些什么,可终究还是没有看出什么东西。
不同于别人的吃惊,袁绍听罢笑道:“太好了,大将军,有卫将军的三万精锐铁骑帮助,十常侍必败无疑,再加上公路统率的西园八校,以及何伯求统率的北军五校,车骑将军统率的南军卫士,只要大将军一声令下,我们就能杀进皇宫,尽诛十常侍。”
“不可!”袁绍话音刚落就有人出言反对,苏辰一看,是主簿陈琳,“大将军,未得太后与陛下召令,我等私自带兵进宫,其行为与谋反无异,大将军千万不可。”
“荒谬!”何进还没说话,袁绍便斥责道:“如今正是千载难逢的良机,今日咱们在这里集会商议,肯定瞒不过十常侍的耳目,若是我们不能迅速决策,只怕最后会成为十常侍的刀下亡魂。”
“本初不可!”卢植也劝谏道:“我等身为汉臣,切不可做出如此逆乱之事,即便要诛杀十常侍,也无需杀入皇宫,只需求得陛下圣旨即可。”
“卢公所言甚是!”卢植和陈琳的话还比较有市场,大部分人都表示赞同,苏辰看过去,发现曹操没有说话,还有几人也没有发言。
“这”众人你争我夺,倒是把何进弄得没有注意了,他看了看袁绍和苏辰,又看了看在座的其它官员,显然有些犹豫不决。
苏辰见状提议道:“大将军,在下有一个两全之策,不如咱们现在分两路行事,大将军去皇宫拜见太后和陛下,求得诛杀十常侍的圣旨,在下和本初公路孟德等人去集结兵马,等候在皇宫附近,只要大将军一声令下,我们立即杀入皇宫,如此算是两全其美,大将军意下如何?”
“星宇此言大善!”何进咋一听到苏辰的提议,觉得这个想法不错,既不违背陈琳等人的意见,又不违背袁绍的意见,可以说两全其美。
陈琳等人还待再劝,无奈何进心意已决,当即下令道:“传本将军军令,让城门校尉放星宇麾下骑兵进城,同时本初公路孟德三人集结西园八校,伯求率领北军五校,在宫门外等候,随时听我号令!”
“属下领命!”众人纷纷应诺。
拿了何进的将领,苏辰直接让孙宾硕前去接应太史慈和张辽进城,自己则准备先赶回英雄楼。
他刚刚出门,就被一个陌生的面孔叫住了:“卫将军何以会支持大将军进宫诛杀宦官的计策?以在下对卫将军昔日的敬仰,这等不明智之举不像是卫将军的风格,不知将军可否为在下解惑?”
“敢问先生是?”
“对了,忘记卫将军并不认识在下,自我介绍一下,在下黄门侍郎荀攸。”
“原来是公达先生,本侯虽然远在幽州,可也听说过荀氏公达先生和文若先生的大名,一个是谋主,一个王佐之才,失敬失敬!”
听到苏辰的话,荀攸倒是糊涂了,问道:“将军说的王佐之才乃是族叔,可是在下却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多了个谋主的称号?将军何意?”
听到这话,苏辰有些惭愧,心说现在荀攸好像还没有谋主的称呼啊,看来刚才的确是太激动了,这也不怪他,毕竟荀攸可是比华歆还要高一级的谋士啊。
“本侯早就听说先生智计非凡,如此自然当得谋主这一称呼。”草草一句话揭过,他转而说道:“回答先生方才的问题,十常侍祸国殃民,天下有识之士得而诛之,今时今日可是千载难逢之际,所以本侯才同意大将军的决定。”
荀攸听到只是这样的回答,显然不符合他的心意,摇摇头也不再继续,抱拳离开。
他虽然想要上前套个近乎,可是又不便继续刚才的话题,所以只能任其离开,不过好在知道了对方的身份,一时半会儿也不担心。
不一会儿,袁绍三人也出来了,看到他,袁绍笑道:“五弟,没想到今日咱们兄弟又聚在了一块儿,只差了文台远在江东,不能与我等共谋大事。”
“小弟见过大哥,二哥,三哥。”他对着三人行礼后说道:‘大哥所言甚是,接到大哥书信的时候,小弟也是激动万分,我等今日共诛宦官,今后想必也是一段佳话。’
“五弟所言极是!”袁绍也有些激动地说道:“今日之后,朝中再无十常侍,整个朝廷又重新回到我们士族的手中,真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儿,不过时不我待,叙旧的话咱们稍后再说,现在我们各自去集结手中的兵马,然后去宫门外待命。”
“小弟听大哥的。”
袁绍带着袁术先走一步,曹操却是留了下来,对着他欲言又止。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181章 何进死,杀入皇宫()
曹操单独留下来果然有话对他说:“星宇,以你的智计,不可能看不出来本初提议召外兵进京是个荒唐的举措,方才在议事厅,你为何还要鼓动大将军?你可知道,若是大军杀入皇宫,只怕宫中损失极其惨重,甚至会冲撞圣驾,若是皇帝陛下有个闪失,这个罪过谁能担当?”
看到曹操脸上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苏辰心说现在的曹操果然还是汉室忠臣,什么事情都为朝廷考虑,完全不像袁绍,他敢肯定袁绍心中已经产生了极大的野心。
不过面对曹操,他也不能用应付荀攸的话去应付他,故作吞吞吐吐地说道:“三哥,大哥的提议固然不行,可也未必就有你想象的那么糟糕,若真是除掉了十常侍,大汉朝堂为之一清,不也是一件幸事吗?”
“幼稚!”曹操有些微怒地说道:“大汉王朝走到今天这个地步,是区区几个宦官就能做出的事情吗?即便除掉了张让,未来还有可能会出现李让,王让,宦官是杀不尽的,他们也有必须存在的价值,曹某并非不赞同除掉张让等人,而是完全不必用这么极端的办法,稍有不慎,就会导致王莽之事重演。”
这话一出,苏辰顿时色变,曹操也很快察觉自己这话有些不妥,急忙解释道:“星宇,曹某之言并非是说你,你的忠心三哥当然知道,可三哥担心的是其它人啊,董卓是什么人?一个西凉武夫,此人漠视礼仪,又不是世家中人,这等人焉知不是第二个王莽啊。”
曹操的解释让苏辰平静下来,有些为难地说道:“三哥之言小弟不是不清楚,所以小弟急匆匆地赶来,就是想要阻止董卓进京,至于大哥的提议,坦白说,小弟也不赞同。”
“那你为何还支持本初的建议?若是你方才向大将军劝谏,或许”
曹操的话还没说完,苏辰就打断了他,说道:“三哥以为方才我就一定能阻止大将军吗?三哥你未免把小弟看得太重了,还有,这些年小弟能够在幽州过得有滋有味儿,反观当初打黄巾的皇甫嵩却是一再被宦官构陷,三哥以为小弟凭的是什么?是陛下的恩典吗?”
“当然不是!若非大哥经常在大将军面前美言,而大将军又对我颇为看重,只怕早就被十常侍陷害了,哪里能活到今天,三哥,我与你们不一样,我即便如今身居高位,可终究没什么家族底蕴,一切不过是表面风光罢了。”
“大哥对我情深义重,大将军对我又有知遇之恩,我苏辰素来信奉一个真理,那就是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睚眦之仇,十倍奉还,所以莫说今日大哥和大将军只是让我带兵诛贼,即便是上刀山,下火海,苏辰也义不容辞。”
“你!”看到他这副慷慨激昂的样子,曹操真不知道是该骂他还是该欣赏他,说他忠义吧,对朋友的确是忠义,可这是小忠小义,对朝廷才是大忠大义,为了小忠小义放弃大忠大义,曹操对他真是无语至极。
“你!你啊!曹某真是不知道到该怎么说你了。”
“三哥莫急,小弟心中有数,你放心,我肯定以维护朝堂稳定为第一要务,决不让野心家得逞。”
“好吧,你能这么想最好,行了,咱们就说到这里,今日这个洛阳不会平静!”
两人分开之后,苏辰摸了一把额头上的汗珠,心说要装出一副两难的样子还真是不容易,等曹操走远了,他才对张郃吩咐道:“儁义,你先一步潜入宫去看看情况,记住无论发生什么事,哪怕天塌了,你也不能擅自行动,必须第一时间回来禀报我,明白吗?”
“属下遵命!”张郃说罢就消失无踪了。
对于张郃的神乎其技,他早就不陌生了,即便张郃修为不过刚刚突破三花聚顶,可是他隐身的功夫即便是典韦都很难发现,所以区区一个皇宫难不倒他。
张郃离去之后,他才对着身边唯一的许褚说道:“走,仲康,咱们不回英雄楼了,直接去和大军汇合。”
且不说苏辰等人各自整军备战,却说何进进宫与何太后商议,请求杀死全体中常侍。何太后听后犹豫不决。
有宦官把何进进宫的消息禀报了张让,张让、段珪等商议说:“大将军何进自称有病,不参加先帝的丧礼,不送葬到墓地去,如今突然入宫,这是什么意图?难道窦武事件竟要重演吗?”
众人越发觉得何进进宫非比寻常,于是派人去窃听何进兄妹的谈话,结果获知全部谈话内容。
得知何进竟然要诛杀他们,十常侍十分恐慌,张让段珪决定先下手为强,于是率领自己的党羽数十高手,手持利器,偷偷从侧门进去,埋伏在殿门下。等何进出来,就打算假传太后的旨意召他。
何进被张让召进宫后,张让等人责问何进说:“天下大乱,也不单是我们宦官的罪过。先帝曾经跟太后生气,几乎废黜太后,我们流着泪进行解救,各人都献出家财千万作为礼物,使先帝缓和下来,只是要托身于你的门下罢了。如今你竟想把我们杀死灭族,不也太过分了吗!”
于是尚方监渠穆拔出剑来,在喜德殿前一剑杀死何进。随后张让、段珪等写下诏书,任命前太尉樊陵为司隶校尉,少府许相为河南尹。尚书看到诏书,觉得可疑,说:“请大将军何进出来共同商议。”
中黄门将何进的人头扔给尚书,说:“何进谋反,已被处死了!”
尚书大惊!
苏辰,袁绍,袁术,曹操以及何进的部下吴匡、张璋等人全都在宫门外等候,听到何进被杀的消息,其部下十分惊恐,袁绍当机立断:“诸位随我杀进宫去,为大将军报仇。”
袁绍此言一出,群起响应,袁术当即与吴匡等共同进攻皇宫,用刀劈砍宫门,中黄门等则手持武器,防住宫门。适逢黄昏,袁术于是纵火烧南宫的青琐门,想以此威胁宫中交出张让等人。
张让等人到后宫禀告何太后,说:“大将军何进的部下谋反,纵火烧宫,并进攻尚书门。”
十常侍裹胁着何太后、少帝刘辩、陈留王刘协,劫持宫内的其他官员从天桥阁道逃向北宫。尚书卢植手持长戈站在阁道的窗下,仰头斥责段珪,段珪惊恐害怕,于是放开何太后,何太后从窗口跳下,得以幸免。
袁绍与他叔父袁隗假传圣旨,召来樊陵、许相,把他们处斩。
袁绍与何苗等率兵驻扎在朱誉门下,捉住赵忠等人处斩。
吴匡等人一向就怨恨何苗不与何进同心,而且怀疑他与宦官有勾结,于是号令军中说:“杀死大将军的人就是车骑将军何苗,将士们能为大将军报仇吗?”
何进部下都流着泪说:“愿拼死为大将军报仇!”
于是吴匡就率兵与袁术一起攻杀何苗,把他的尸体扔在宫苑里。
袁绍关上北宫门,派兵捉拿宦官,不论老少,一律杀死,共二千余人毙命,有人因为未长胡须而被误杀。袁绍乘势率军进攻,扫荡宫禁,有的士兵爬上端门屋,向宫内冲击。
苏辰在袁术冲进皇宫之后就杀进了皇宫,由于北军和南军互相攻杀,西园八校又忙着诛杀宦官,于是他率领的三万人成为了最大的力量,不过因为他麾下汉影轻骑八成都是胡人,所以杀进宫时宫女太监见到后十分害怕。
进宫之后,苏辰立即下令:“派人去查找皇宫内库,找到后派重兵把守,立即前来禀报!”
“是!”
“其余人进宫寻找太后和陛下,凡是有劫掠太后和陛下之人,杀无赦!”
“遵命!”
张郃很快就来报,说是找到了何太后的消息,他赶紧带领虎卫和狼骑赶过去,见到一个穿着华丽的宫装女子,立即明白此人的身份,行礼道:“微臣救驾来迟,请太后恕罪!”
看到身穿铠甲的苏辰,何太后从惊恐中恢复过来,说道:“将军不用多礼,请问将军是何人?”
“微臣乃是幽州牧苏辰,太后万福!”
“原来是苏将军,苏将军大名本宫早已久仰,只是眼下陛下被张让挟持走了,还请苏将军赶紧去救援!”
苏辰环顾左右,到处都是烧杀抢夺,于是下令道:“孙统领,你带领五百虎卫留下保护太后,必须寸步不离,若是太后少了一根头发,你提头来见!”
“属下遵命!”
“太后,微臣先告辞了!”
“将军不用多礼!”何太后久居深宫,哪里见过苏辰这么有男子气概的人,尤其刚刚受了惊吓,再加上长期没得到滋润,看向苏辰的背影有些出神。
他知道王越守在刘辨的身边,安全自然不会有什么问题,只是为了以防万一,他还是赶紧派人去寻找刘辨。
事实是张让等人裹挟刘辨出逃,皇帝身边根本没有王越的存在。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182章 太仓、武库、万金堂()
洛阳皇宫分为南、北两宫。两宫之间以有屋顶覆盖的复道连接,南北长七里。所谓复道,是并列的三条路,中间一条,是皇帝专用的御道,两侧是臣僚、侍者走的道。
每隔十步还设一卫士,侧立两厢,十分威武。南宫的北门与北宫的南门两阙相对,即文选?古诗所说的“两宫遥相望,双阙百余尺”。整个宫城平面清楚地显示出一个“吕”字形。
南宫在东汉以前就存在,初为新成周城,秦始皇灭周统一中国后,将此城封给吕不韦,吕不韦精心经营,使此城规模雄伟,宏丽壮观。西汉刘邦初都洛阳,继续沿用此城,并不断地修葺,使其保持着繁华的景象。到东汉则进行了全面整修,正式作为皇宫。
南宫是皇帝及群僚朝贺议政的地方。建筑布局整齐有序,宫殿楼阁鳞次栉比。
南宫有两大藏书之地,一为兰台,一为东观。除此之外,还有石室、宣明、鸿都等藏书之所。
不过章帝、和帝时把藏书中心由兰台移到东观,因而兰台已经没多少藏书,永宁年间开始续修的东观汉纪就是在东观进行的。
北宫是南宫的拓展,东汉以前就有。但汉代以前的吕不韦北宫建筑简陋,规模较小,因而史书鲜有记载。汉明帝永平三年(60年),“整北宫及诸官府”,永平七年“冬10月,北宫成”。
北宫主要是皇帝及妃嫔寝居的宫城,地位比南宫更加重要,因而建筑极尽豪华气派。
北宫东门至城东上东门的大道北面,自西向东有武库和太仓,是皇家军用仓库和供应中央御府的粮食仓库。
北宫西面的御花园称西苑,是供皇帝游乐的地方。灵帝时,绢帛全部放入万金堂中;光和元年初开西邸卖官,想做官的人必须先到西苑商讨价格,然后上任为官。灵帝把卖官收入的钱就存放在西苑。
苏辰等人是从南宫杀入的,汉影和虎卫没有找到皇帝,却在南宫之中找到了东观,这也算是南宫之中唯一有价值的地方,他带着手下过去一看,大火已经被扑灭,可尽管如此,还是被烧了不少藏书。
要知道这可是一座宝库,皇宫的藏书包罗万象,尤其是现在皇宫大乱,根本没人来关注这些书籍,苏辰一声令下,由张辽亲自负责搬运藏书,务必调动一切资源,尽快把藏书搬出皇宫。
好在之前他就有所准备,在宫门外盘下了几间大宅,专门就是为了藏东西的。
张辽动用了一万骑兵搬运书籍,他麾下骑兵来去如风,一人驮几捆在马背上,不一会儿已经搬走了几万卷藏书。
让张辽负责搬运藏书,他亲自带着狼骑,并任命许褚暂时统领剩余两万汉影,派出张郃去北宫探路。
大军从南宫的玄武门由复道浩浩荡荡地进入北宫的朱雀门,北宫规模宏大,虽然宫殿没有南宫多,可是却十分震撼。
德阳殿是北宫正殿,殿前有德阳门。德阳殿与德阳门之间有东阁和西阁,德阳殿是明帝修建北宫时修建的。当时由于钟离意谏阻而缓建,后来钟离意出任鲁国相后才继续建成的。
德阳殿,台阶高二丈,花纹石作坛,白玉砌台阶,黄金铸成的柱子镂刻着三带缠绕的花纹,并套以橘红色,屋内的墙壁上画着优美的图案,红漆梁上镶嵌着青色翡翠,并引洛水注于殿下,人称“珠帘玉户如桂宫”,实不为过。
德阳殿南北宽七丈,东西长三十七点四丈,可容纳一万多人。李尤在德阳殿铭的铭文中写道:“皇穹垂象,以示帝王。紫微之侧,弘涎弥光。大汉体天,承以德阳。崇弘高丽,包受万方。内宗朝贡,外示遐方”。
进入德阳殿后,苏辰方知什么是皇家气派,一时间心情激荡,不知不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