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九重薇-第1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人在周老爷子的书房落坐,周老爷子摊开一张雪白的雪浪纸,又指了指案上的砚台,示意夏钰之磨墨。

    蘸着浓浓的墨墨,周老爷子凭着记忆勾画印在脑海深处的东西,无数笔线条自然又流畅,这张图虽然从未绘制,却早已深深印在他的脑海。

第四百八十三章 地图

    丝丝缕缕的地图是藏在脑海最深处的秘密,周老爷子凭着记忆勾完最后一笔,轻轻嘘出一口气。检查无误后,将一张完整的秘道地图呈现在夏钰之面前。

    昔年那位小皇帝算得上是位乱世枭雄,可惜生不逢时。他来不及遏制增长越来越快的诸候势力,唯有瞧着大周朝的国势愈加衰败。

    他晓得自己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头上无时不刻都悬挂着一把利刃,指不定哪天便做了刀下之鬼。

    蝼蚁尚且偷生,何况坐在金銮殿上的君主。他巧用瞒天过海之计,让全天下晓得他不近女色,身边更无子嗣,却偷偷与乳母安通款曲,诞下一对麟儿。

    姑苏行宫更是他留给自己与后人最坚实的庇护之地,不大的皇城里被他几载经营,挖了多条可以贯穿皇宫,又直通城外的秘道,以做将来藏身之用。

    秘道里另辟秘室,更藏了大量的珠宝,以备自己与子孙不时之需。

    小皇帝想借姑苏皇城的地利暂时栖身,待自己羽翼渐丰时,再将那些不轨的诸候们一网打尽,重振大周的雄姿。

    未料想他百般算计,纵然做出一幅不理朝政的昏君样子迷惑着众人,金銮殿上的位子令人觊觎,他照旧躲不过诸候们的屠刀。

    小皇帝死得突然,自然来不及留下那些未竟之言。周扬尘当年行事刻薄,只想替小皇帝留下一条血脉,哪将旁人的生死看在眼里?

    纵然是无耐之下做出的决定,却显然置小公主的安危于不顾,更将小皇帝视若掌珠的乳母弃如敝履。

    此种行径,自然大大伤了那乳母的心,死也不肯将秘密和盘托出。

    周扬尘替小皇帝做出舍女留子的决定,无视那一对母女的安危,只抱着重九殿下一个人逃出了姑苏,与他隐居在玉屏山的石洞之中数年。

    那乳母与她诞下的公主被周扬尘遗弃在秘道之中,身边唯有一位忠心的宫女不离不弃。乳母自知必死,拼尽全力向这宫女交待了姑苏皇城的秘密,将小皇帝留给她的深宫秘道全图交给这位宫女,要她循着秘道带小公主出宫。

    贴身宫女怀抱小公主,依着那乳母的指点,取了些财宝,当做日后自己与小公主傍身之物。他拿着乳母传给她的地图一路按图索骥,才能顺利脱险。

    一个女人家气力有限,怀中又抱着刚出生的孩子。纵然秘道里的宝物件件价值连城,她所能拿动的东西自然不多,只维持了后头几代人的家用。

    斗转星移,有些个秘道的标注已然不好寻觅,更兼这些后世子孙都是文弱书生,纵然想再进宫取宝,也是心有余力不足。

    到了周老爷子这一代,公主殿下所余财物已然一无所有。

    宁死不吃嗟来之食,周老爷子明知苏家老宅衣食无忧,却依着乳母与小公主的遗言固守贫困。因当日遗弃之恨,她们与周扬尘和重九殿下这一支已然是刻骨铭心的仇人,深深划清了界限。

    明知道苏家老宅几代人都在寻找这张地图,伺机匡复大周,周老爷子一脉却留有公主的遗嘱,宁愿将地图带入黄泉,绝不透露给苏氏族人一毫。

    这个图代代相传,为怕旁人觊觎,并不留有实物,都是当家人弥留之迹才传给下一代背熟。

    周老爷子听温婉多次述说阮夫人的行事,一瞬间醍醐灌顶。他下了最后的决断,不要后代子孙再背着这样沉重的包袱。

    过去了百年的皇族,早已零落成沙,便该放开手任它们落地。而不是握在手里,妄想有一天会光芒万丈。

    周老爷子希望所有的恩怨打从自己这一代便真正结束,将所愿的仇恨与包袱从此卸下,叫后人清清白白、安安心心,像普通人一样生活,过最平凡与简单的日子。

    夏钰之手握周老爷子绘制的地图,瞧着那上头盘根错节的标识,心里的惊骇一浪高过一浪。即不齿当年小皇帝与乳母那般荒淫的行径,却又真心折服于他过人的才能。

    一纸地图,秘道的走向连同机括的安装,全是小皇帝当年亲手设计。上头的秘道如星罗棋布,贯穿在大半个姑苏皇城。

    有些秘道他已然知情,手指抖抖地寻到自家府邸浣溪堂的位置,再沿着秘道的标识由浣溪堂寻到寿康宫太后娘娘的寝殿,再从寿康宫直接通到仁泰宫。

    有些困扰了多时的难题迎刃而解,如此便可解释为什么仁泰宫的沙盘能在人不知鬼不觉的情形下被人悄然换掉,又能解释在障日城那一战后神不知鬼不觉地被人破坏。

    侍卫绝然尽职,终是守在外头,谁能想像地下另有硕鼠,通过秘道出入?

    再细细往下看,尚宫局的位置有秘道直接通着寿康宫的小佛堂、含章宫有一处秘道通着璨薇宫的后院。两下里似有交集,到像是暗中相联。

    整张地图就像是一张细细密密的网,姑苏皇城便处在这网的中央,呈九宫八封之势。除却浣溪堂内有那条祖母曾经提过的直通皇城外头的秘道,夏钰之又寻到另两处也能避开城门直接出城的地方。

    如此说来,继苏光复上次被安国夫人逐出,四个城门无一发现他再入打不皇城,他却悄悄出现在了桂树胡同何宅里头,还能借着夜色掩映撬开钱唯真尚书府的后门,这一切也都有了解释。

    当日那些地图残缺不全,有一部分流落在外。与太后娘娘和老太君一样,千禧教的手里必然也有这么一少部分的地图。每到危急时刻,他们并不用通过城门进出,自然能避开守城人的视线。

    若不是周老爷子今日茅塞顿开,交出这如此宝贵的东西,自己与李少将军纵然将皇城部署成天罗地网,终归是百密一疏。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以为固若金汤的防守在这张地图面前不堪一击。

    夏钰之惊悚地从那条城外的秘道一路往南,绕过护城河,指尖划过南城门,由南宫门过章德殿,最后停顿在崇明帝外书房的位置,刹那间便是大汗淋漓。

第四百八十四章 所求

    金秋明媚,似有清风格外飒爽。

    夏钰之手指的地方是一处沙汀。那里有青山如黛,白云苍穹下笼罩着一江秋水,几痕江渚若隐若现,偶有渔舟唱晚、芙蓉向日,间或惊起一滩鸥鹭。

    原是踏青秋游的好去处,谁能料想安静的江渚下隐藏着狰狞的秘道。

    若这条秘道握在千禧教手里,并且畅通无阻,只要他们人手够用,完全可以神不知鬼不觉潜入皇宫,再悄悄逼近崇明帝每日必去的御书房。

    夏钰之无法想像仅凭御书房外围那几十个护卫的势力,与一众千禧教贼人动手的场面。只要一想到这样一把尖刀悬在崇明帝头顶多时,随时都能落下,他便惊得手脚冰凉。

    时不我待,此时拿到地图,果真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夏钰之立起身子,重新向周老爷子整冠下拜,含了深深的敬意:“大恩不言谢,您这一义举,不晓得挽救多少人于水火之中。”

    并不是危言耸听,若帝君有恙,折在千禧教手中,天下势必风云再起。

    无论是被千禧教得了天下,还是他们歼灭千禧教再扶慕容上位,必定都是一场生灵涂炭的厮杀。到那时,受苦受难最深的依然是最无辜的百姓。

    来不及多说,夏钰之将地图慎重地揣入怀中,即刻向周老爷子告辞。

    他直奔青阳楼出岫暗设的总坛,调动自己最精锐的人马,吩咐他们暗地里牢牢守住那三处通往城外的出口,伺机配合禁军的行动。这才顾得上回到浣溪堂中,与祖父、祖母认真研究那些秘道的可行性。

    依着老太君的授意,夏钰之拿着崇明帝的信物,星夜联系小李将军。两人悄悄调动几千禁军的主力,在城里城外,每一处地图上标注的地方都布下了天罗地网。若千禧教敢循着这些秘道来犯,自然叫他们有来无回。

    一切都在暗夜里悄悄进行,雨夜的泥泞虽然难行,却也成功地掩盖了他们的行迹。第二日,夏阁老趁着大朝会上有些未尽之辞,到御书房求见崇明帝,将概况大略报到了君前。

    崇明帝此时才晓得温婉的真实身份。素日只瞧得她与苏暮寒眉眼间有几分相像,只认做是因此才得了楚朝晖的眼缘。

    未料想,这一对眉眼相似的孩子身上竟真得流有相同的血缘。昔年穷困潦倒的周老爷子身上,竟还隐藏着这样一个天大的秘密。

    能说动周老爷子交出地图,温婉功不可没。对这个与苏暮寒一样流着大周血脉、行事却迥然不同的女子,崇明帝即敬又赞,命玄霜传她来见。

    星夜调兵时,温婉与慕容薇正在璨薇宫内对弈。因是雨疏风骤,一场秋雨落得急促,慕容薇便留温婉留宿自己宫中。

    两人由香雪带路,去瞧云持从前送来的那些花草。

    紫玄月的黄花开得洋洋洒洒,慕容薇接了香雪递来的银剪,仔细修剪着那些开败的残花,温婉便拿了花洒,安静地替玉露喷水。一夜的静谧本来如此,却被夏钰之来的人打破了安宁。

    因是去含章宫更不方便,夏钰之悄悄遣了人传话,将消息递进璨薇宫内,说与这两人知晓,并提醒慕容薇注意璨薇宫小佛堂内与含章宫相通的秘道。

    那一条秘道前世里就是慕容薇与温婉共享的秘密,更是在那里遇到了令她们终生受益的那位麻衣婆婆。

    旧事重提,两人弃了花草重新净手,借着去小佛堂后头的书房抄写经文,命璎珞点起灯笼,一个闲人不带,再次踏足了那里。

    移开玄关后的屏风,再推开尘封多时的木门。被落地书柜挡住、又被一把锈迹斑驳的黄铜锁锁住的,自然是通往小佛堂深处的秘道。

    当日麻衣婆婆自这处秘道来往于含章宫和璨薇宫之间,教会温婉闻香辨气的本领,又教给慕容薇简单的药理,还曾认真参详皇太后的病情,谴责过那群庸医误人。

    也是因此,今世重生,慕容薇做的第一件是便是以毒攻毒,拿下了整个无用的太医院。在罗讷言的出手下,成功救回皇祖母的性命。

    今世里两位异姓姐妹依然生死相依不离不弃,却不是被遣送回国的弃妇,而成了挽救西霞最大的助力。有利便有弊,两人如今可以搅动风云,抗衡苏暮寒与整个千禧教的恶势力,却再也觅不得那位麻衣婆婆的踪迹。

    此时温婉闻得崇明帝传唤,心间已有几分思量,晓得多半是为了祖父和自己身世的秘密。她坦然相对,依着品级着妆,肃整了仪容,规规矩矩地随着玄霜一路来到御书房。行了叩拜大礼,便安静地跪在崇明帝脚下。

    崇明帝屏退了众人,第一次与温婉单独谈话。

    对这位随在楚皇后身边多年,素以缜密著称的尚仪,除去些微的好感,崇明帝本无过多的关注。却从未料到,一样的血滋生着不一样的人,自己的亲外甥要谋朝篡位,一位外人却力挽狂澜。

    他抬手示意温婉平身,指了指一首的太师椅命她落坐。

    温婉柔顺地侧身坐在椅上,安静地等待着崇明帝垂询。即无因身世揭穿的尴尬,更无立下奇功滋生的窃喜。

    崇明帝拿杯盖轻轻抹着刚刚泡好的大红袍,冲着温婉连连点头:“素日只觉得你聪敏,皇后和安国夫人都时时在朕耳旁提起。本以为一个郡主的封号便能补偿你对安国夫人的孝心。未料想,你还是西霞的大功臣。”

    温婉起身敛礼,面上依旧是清浅无限,端庄地回道:“奴婢不敢居功。那地图握在祖父手中,奴婢不过晓之以情。这般大事,自然还是祖父自己做主。”

    崇明帝微笑颔首,对温婉的谦逊、还有不卑不亢的性子格外满意。

    想着她不日便是郡主之尊,一个外姓人若再往上封,反而给她树敌。崇明帝转而温和地说道:“虽是你祖父自己的意思,你也功不可没。朕今日许你一个心愿,只要不伤天害理,不违朝廷律法,但凡你说出,朕一定满足。你且想想,可有什么所求?”

第四百八十五章 皇恩

    金口玉言,崇明帝的千金一诺可谓皇恩浩荡。

    温婉只是垂首低眸,她两手交叠在腹前,含蓄而内敛,轻声说道:“不过是份内之事,陛下的恩赐太过丰厚,奴婢不敢领。”

    “这是你应得之物。若一时想不出,朕今日的封赏依然有效。待你哪一日想用这个恩典,自然可以亲自向朕来说。”崇明帝自然相信这柔婉的女子不会拿自己的恩典行些不义之事,更是对她人品的欣赏。

    温婉此举却并不为着什么封赏,只为与慕容薇一起力挽狂澜,挽救天下百姓于水火之间。她面对崇明帝的恩赐,本待一推到底,却蓦然想起了秦恒、想起了自己的姻缘。

    若是能够崇明帝这一诺,自己将自己的姻缘握在手中,也算得一件幸事。整齐的贝齿咬住朱唇,温婉露出感恩的笑意,重新抚下身去叩谢着君恩:“奴婢谨遵陛下吩咐。”

    待温婉告退,崇明帝与玄霜一起,就着夏阁老送来的地图仔细研究。瞅着那细细密密蛛网一般的秘道,暗道了声侥幸。

    御书房这一节倒不似夏钰之担心的那般可怕,玄霜早就堵上了这处疏漏。真正担心的却是通往城外的出口,不晓得究竟哪一处落在千禧教手中,若是不能及时阻止,必然会有大批的千禧教贼人逃逸。

    纵然小李将军已然调动了禁军,玄霜依旧不放心,传令藏身宫外的另三大护卫,一人领着一队暗卫,牢牢看住那几处缺口。

    如此一来,一明两暗,小李将军的禁军在明处巡逻,夏钰之和玄霜的人都隐在背后,这些出口便成了无法逾越的天堑。

    崇明帝生怕走漏风声,又秘密传了小李将军入宫,仔细听了他对禁军的部署,晓得一切都是暗中进行,严谨缜密无一疏漏,当场只是略表赞许,心下却对这些后起之秀暗暗挑了大拇指。

    傍晚十分,甄夫人的绝笔信扬州郡守的秘函几乎同一时间送到钱唯真手上。

    钱唯真先打开甄夫人的信,瞧着甄夫人为示分离而绞下的那枝发辫楞了楞,眼中闪过片刻的歉疚之意,也就随手将发辫扔到了案几上。

    纵然甄夫人风华绝代,也终归是个扬州瘦马出身。苏光复将她从扬州买回,又放在桂树胡同的何宅里调教了几年,这才送到自己面前。

    青楼人物想要洗尽铅华,岂是区区几年钱庄的生涯便能做到?钱唯真早存了厌弃之心,不过想着甄夫人经商的头脑了的,才放在扬州任她施展才华。

    能为自己所用自然最好,不能为自己所用,便都是些弃子,供自己脱身之用,对甄夫人的死活,钱唯真并不放在心上。

    瞧着那暗红的血书,再瞧着甄夫人字间行间的决绝,钱唯真更不为这个悲伤,反而泛起阴冷的嘲笑。他随手掀起灯罩,将头发与血书都付之一炬,只是心间有些小小的后悔。

    不是后悔对不起甄夫人,而是想到这个女子行事太过刚毅,总想做一棵参天的大树,与那些甘当藤蔓想要攀附权贵的柔媚女子不同。

    自己如此绝情,以甄夫人的心性,不似是能安心咽下这口气的人。钱唯真默诵着《有所思》里头的名子,想起血书上铁锈红的字迹,心间忽然升起一丝恐惧,还夹杂着难言的阴翳,总觉得这是个不省心的女子。

    打开扬州郡守的来信,钱唯真倒吸了一口凉气。自己果然低估了甄夫人、低估了她对自己的滔天恨意。

    打算让她与扬州郡守一起背这个黑锅,她却在汇通破产的这一日叫破自己幕后主使的身份,还将自己与扬州郡守绑在一起,公然给自己树敌。

    高门贵户的银子,甄夫人一笔不兑,口口声声冤有头债有主,让他们寻钱唯真这个幕后主使,简直是想挑动江阴地界的内斗。

    若是自己抛出扬州郡守顶罪,只怕当日那些百姓也会不服。从头到尾,因着甄夫人的最后一闹,到是自己设了个局,自己往里头钻。

    事已至此,索性一不做二不休。钱唯真怒从心起,冲着外头叫人,感觉胸腹间又是一阵剜心的疼痛袭来,疼得他只能佝偻着身子蜷缩在椅子上。

    阿诚应声而入,瞧见钱唯真捂着胸口大口地喘气,脸色一片灰白,赶紧在钱唯真随身的荷包里掏出救命的丸药塞进他口中,再递上茶盏。

    钱唯真呼哧呼哧喘了几口粗气,渐渐平复了方才那一阵心悸,这才指向扬州方向,几乎是一字一顿,含了蚀骨的寒意:“人,去扬州把甄氏这个贱人给我悄悄带回来,对外便做个自杀的假场面应付旁人。”

    若单单杀人灭口,未免便宜了甄夫人。钱唯真将想人带回来,一寸一寸的磨,叫这个不知死活的女子瞧瞧,背叛自己究竟有如何下场。

    阿诚应声退下,推门出去准备暗中调人,却与钱唯真另一名心腹阿宽在院子里碰着正着。

    阿宽一脸焦灼,步履匆匆从外头路进来,顾不得擦一把脸上的汗水,先冲阿诚问道:“尚书大人在书房吗?快替我传讯,扬州那里有十万火急的情况。”

    一日之内,扬州郡守的第二封信送了进来,这次用的八百里加急。

    那里头详细叙述了汇通钱庄的火灾,以及他自己生怕遭受牵连的担心,通篇都是惶恐不安。

    没有人想到甄夫人会是自尽,她已尽力偿还欠款,将自己的身家赔了个干干净净。无论是守着那六家银楼当铺的人,还是守着自己的贴身站头,甄夫人都曾信誓旦旦提及,此间事情一了,便要去寻自己昔日的好姐妹。

    一时之间,扬州郡守杀人灭口的话如星火燎原,转眼便蔓延到整个扬州城内。郡守百口莫辨,心里又气又急,更怕钱唯真再起猜忌之心,唯有送出第二封信,请他亲自定夺。

    钱唯真心间那点儿寒意渐渐扩散,连五脏六腑都冻得冰冷,此时也真正领教了甄夫人的狠绝,暗暗懊悔自己当初不肯多拿出一点银子替她救急。

第四百八十六章 遇险

    人灯如死灭,已然无可转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