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九重薇-第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是言官们再上折子也没有用,大约都会被崇明帝留中,甚至会被他劈面甩在脸上。

    崇明帝不是早几年的崇明帝。他如今越发的强势,有了陈如峻的辅佐,夏阁老如虎添翼,内阁稳稳成了崇明帝的后盾,早不复当初的乌烟瘴气。

    慕容薇本是皇家公主,做父皇的怎会允许他们如此拿自己的女儿非议。言官们的软刀子杀不了人,还会遭到内阁的反对,就此断了自己的官路。

    说一千道一万,就是一句公主位尊,本就该有自己的封邑与俸禄。

    便是大周朝与本朝都没有先例,细往上数,太宗皇帝时,晋阳公主小小年纪却已拿过实封,算不得开天辟地头一遭。

    崇明帝通今博古,自然会拿晋阳公主来堵言官们的嘴。

    何况,还有那隐在山中的铜锡矿,知道了真相的崇明帝自会牢牢将这片山脉握在自己手里,何妨假借女儿的封邑?

    苏家未发现铜锡矿便罢,若是已然发现,但凭不向朝廷上报,自己私心昧下这一桩,已然犯了欺君之罪。

    玉屏山的矿藏,他们不能更不敢承认。哪怕在这件事上吃了再大的亏,也只能打落牙齿和血吞。

    这一仗胜得漂亮,便是苏暮寒发现不对,再想说动安国夫人,提出任何异议都毫无妨碍。

    苏家买下的地才到玉屏山外,并未将手伸进山里。

    慕容薇要邑地在先,发现铜锡矿在后。而公主大义,愿将邑地内整个矿藏交还国家,这是公主的仁厚,亦是她忠君爱国的心意,于苏家没有关系。

    苏家数年经营,妄自占据天时地利,却不如慕容薇、顾晨箫、夏钰之这人和二字更有底气。

    苏家笃定不敢此时动手,只有再行蛰伏,选取更有利的时机。便是他们敢为着一片矿藏敢贸然行事,有了暗夜与出岫黄雀在后,也只能功亏一篑。

    矿产归了国库,有了顾晨箫给的冶炼匠人,出岫与潜龙卫们可以锻造出更厉害的武器。

    西霞兵力上胜了一筹,再有建安相助,马匹不成问题,西霞才真能当得上兵强马壮,不必在三国中隐隐处于劣势了。

    除此之外,再以此为掩护,暗夜与出岫秘密探查慕容薇所说的深谷。

    若说百密一疏,依旧是慕容薇在名声上吃了亏。讨要玉屏山这块地,离着苍南苏家太近,兴许又会被说成是她霸着苏暮寒、扩充自己私产的一桩罪过。

    言官们阻止不了,却堵不住京师其他嘴碎的妇人们。

    慕容薇却不在意,向夏钰之款款笑道:“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三哥听了我的故事,还会以为我在意这区区薄名么?”

    自然是不在意,一旦敲定便立刻付诸实施。夏钰之连夜又给祖母写信,请祖母提前斡旋,适当的时候与皇太后通气。

    苏家那边,开过祠堂后,各地的来客基本都已返程。

    苏光复没有回云南,而是征得了楚朝晖的同意,留在了苏暮寒身边。

    苏光复求见楚朝晖时,将自己的决定说与她,说得十分动容:“夫人,若论起辈份,光复当唤夫人一声大嫂,都是至亲的族人。光复在云南数年飘摇,不过小有产业,其余一事无成。这些年来,光复日夜牵挂族中,又得见世子,甚是欣慰。光复想着,叶落归根,我也一把年纪,既然回来了就不想再回去云南,想留在世子身边,凭着一己之长,侍侯个文书笔墨。”

    那句叶落归根,亦是楚朝晖心里对丈夫的承诺,真正说到她的心里。

    看看与丈夫一样身材委岸、目含正气的苏光复,楚朝晖很难拒绝。

    何况,苏暮寒早与母亲不止一次提过苏光复的才干,言谈间对这位表叔十分推崇,将他一枝笔说得铁树也能生花,显然心里十分中意。

    儿子迟早要用幕僚,也该有几个自己人侍侯在身边,何况这人又是他的亲族叔,楚朝晖瞧儿子早已意动,又哪里会不应,自然许他依旧一同返回皇城,想着安置在儿子外书房中。

    楚朝晖便与苏光复说:“久闻先生高才,愿意辅佐暮寒,自然是他的福气。只不知先生这一留,远在云南的家眷如何安置?先生是另有打算,还是待回京后府里洠巳ソ恿死矗患以诨食峭啪郏俊�

    有家眷在府上,苏光复自然待得安心,若是家眷依旧安置在云南,楚朝晖便要考虑苏光复是否一时起意,并没将留在府上当做长久打算。

    楚朝晖既然想替儿子长久留人,便要仔细问问苏光复的意思,却不知道这些细节,儿子私下与苏光复早已敲定。

    苏光复恭身答道:“蒙夫人不弃,今日得了夫人准信,光复便立刻给云南的家人写信,嘱她们早早收拾行装。待我这里安顿下来之后,自会洠私铀侨刖绞焙蚧挂榉撤蛉讼喟铮徒ρ案鲂⌒≌骸!保ㄎ赐甏#�

第一百六十一章 不舍

    若是楚皇后在侧,或许会瞧到苏光复目光闪烁,说得并非自己心里话。

    论起斗智斗勇,楚朝晖永远是最不会度人心思的那一个。

    见苏光复说得诚恳,她愈发觉得这个人不错,自然笑着应下:“这个没有问题,到时候我嘱府里管家去办,定叫先生与家眷住得满意。”

    大事已了,对族中并不亲近的楚朝晖更不愿在此多留,也与苏暮寒商议,尽快定了归期,择了两日后便返回行宫。

    人走茶凉。此一离去,大约便与族中人再不见面了,楚朝晖立在那株西府海棠前面,瞧着满树花枝绽放,自己藏着满腹心事,默默与它道着别。

    彼时,族长夫人专程过来陪着楚朝晖与温婉用膳。

    温婉尝着族长夫人特意命人做的菊花千层糕,嚼着那上面金黄色的干花瓣和起酥的薄皮,有些惋惜地说道:“住了十余日,竟不舍得就此离去,譬如这菊花糕,宫内虽然也有,却不是自家菊园里种出的味道。”

    温婉眼圈轻轻一红,怕惹楚朝晖伤心,便借着喝汤掩饰眼中的雾气。

    楚朝晖素知温婉长情,对自己当年滴水之恩换作如今涌泉相报。却不料只回族中这几日,竟与族长夫人及族中一众姐妹感情极好。

    她又不是正经苏家的姑娘,这番真心待人必然也是为着自己。想到这里,楚朝晖不觉心疼,拍着温婉的手以示安慰。

    那族长夫人一直觉得温婉面善,见她这般真情流露,不觉也是心疼,劝道:“苍南与皇城离得并不太远,也就十几日的路程。若是夫人允许,秋日里我便洠私油窆媚锘乩瓷途眨仪资肿鼍栈ǜ飧媚锍浴!�

    温婉眼中水光氤氲,含羞低头微微而笑,很是依依不舍,温声说道:“回京后事务烦杂,恐怕不能成行,白白劳烦夫人牵挂”。

    一想到温婉回去后便要册封,再不可私自出京,楚朝晖也不好随意替她应承。只好岔开族长夫人的话题,向温婉笑道:“若不然明日母亲守着明珠收拾行李,你便与姑娘们再去逛逛菊园可好?”

    温婉尚未答话,族长夫人拍手笑道:“如此甚好,族中姑娘们也惋惜与婉姑娘未曾多多亲近。我便唤几个伶俐知礼的,明着陪着婉姑娘再去园中走走,也不枉回来这一趟。”

    见温婉方才赞叹菊花糕的美味,族长夫人又指一指桌上糕点,说道:“这菊花糕尚可入眼,明日我使人多做两笼,留着夫人与姑娘路上吃,也是个念想。”

    温婉便嫣然一笑,谢了族长夫人的好意,待用完晚膳便自行回房去收拾第二日要穿的衣裳。

    次日一早,方才用过早膳,便有族中几位姑娘来给楚朝晖请安,顺便邀请温婉再去山脚下的菊园瞧瞧。

    前次已经去过,道路并不陌生。几位姑娘分乘了两辆马车,族长夫人洠死铣沙种氐娜烁牛兴涤行ο蚓赵靶腥ァ�

    与温婉同车的两位,一唤红芙、一唤扶桑,前些日子已经见过。两人都生得样貌可人,温柔大方,言谈彬彬有礼,与温婉兴趣十分相投。

    红芙略微健谈,一路多是听她在说。提到自家的菊园,红芙十分自豪:“秋日里几十亩菊田一起盛开,连那些官家夫人也来赏菊。族长怕糟蹋了好花,只分出西面这小片菊园,修了几座亭子,供她们赏花。”

    温婉赞同道:“这也是族长想得周全,咱们虽不倶那些地方官们,毕竟受着他们管辖,适当的走动还是必要的。”

    扶桑把玩着自己月白底绣金线菊的杭绸帕子,听得连连点头:“婉姑娘这话说得很是,有族人们不爱看着那些贵夫人们来菊园里招摇,族长也是这么回的。”

    温婉含笑道:“必定是族长思虑周全,我哪里懂得这些,不过常听别人说起处处与人为善的道理。说到赏菊,到是更羡慕姐姐们住在这里,推开房门便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意趣。”

    一行说,一行从袖中取了两只绣工精致的荷包,分送给红芙与扶桑两位:“此次回来,有幸结交两位情意相投的好姐妹。明日分别在即,做妹妹的备了份薄礼,两位姐姐别嫌弃。”

    两人打开看时,一色的双鱼拱莲翡翠玉佩,那莲花雕得惟妙惟肖,中间还嵌了颗莲子米大小的东珠,一看就是价值不菲,与当日分送族中姐妹的礼物不同。

    几番推让,红芙与扶桑还是却之不恭地收起了礼物,觉得与温婉更亲近了几分。几人越发不舍分离,还约下日后时常通信,彼此照应。

    红芙与扶桑都是生在老宅,长在老宅,从未踏出苍南一步,听到温婉关于皇城的描述,直听得两眼放光心向往之,便如刘姥姥初进大观园一般。

    对于温婉提出的皇城之邀,明知大半是口头上的客气,两人还是颇为动心。

    红芙拉着温婉的手恋恋不舍,约她秋日再来:“婉姑娘若是得闲,秋天来瞧瞧。那时咱们这园子最美,暖房里的菊花形态各异,大红、娇黄、墨绿,宝石蓝,各色各样的都有,可惜如果都是小苗。”

    有苏氏族人陪伴,温婉的脚步自然不限于红芙口中西边的菊园,众人从西逛到东,将菊园走了个遍,又进了最里头几排暖房歇脚。

    暖房里育着菊苗,也育着名贵的兰花、牡丹、百合、薰衣草等各色花卉,有侍侯花草的婆子们过来请安,见是族内几位小姐,便小心侍侯着一一解说。

    见温婉的目光在那些名贵的兰花身上徘徊,又投向旁边几株长得不大好的墨兰,目光透着疑惑,婆子们有心卖弄,其中一人便上前解惑:“此间正阳的县令夫人颇为爱花,只是养得不好,这才将府中几盆墨兰养在咱们菊园内,每年春节前搬回去看花,看完了再送回来。”

    那婆子边指着那些半枯的叶子边与温婉说道:“姑娘瞧瞧,才不过个数月,竟将兰花养成了这样,还要咱们再重新调理。”

    温婉顺着她们的话说了一回,便赞了几个婆子侍侯花草的手艺,又取几个包着银锞子的荷包打赏。(未完待续。)

第一百六十二章 礼物

    接了温婉的赏赐,几个婆子欢天喜地。连连请众人坐下,张罗着去沏好茶。

    走了这半日,众人刚好有些口渴,便道了谢,在暖房里一张古藤制的茶桌旁坐下,等着婆子们上茶。

    身后最里头育着一排排薄膜覆盖的小菊苗,如今长得齐齐整整,温婉随手掀起挡风的帘子望了望里头,怕冻到菊苗,又招呼红芙与自己一起快速放了下来将帘子掖好。

    温婉赞叹道:“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我最佩服的便是陶渊明。不想今次回族中开了眼界,咱们老祖宗这番情趣,又哪里输给了陶渊明。”

    场面话人人爱听,赞得又是自家长辈,一位族中小姐接口道:“大将军声名如日中天,族中长辈不愿给将军添麻烦,才自愿避在此处。”

    婆子们已然斟上茶来,还摆了几碟齐齐整整的茶点。

    温婉品了一口,知是去岁晒下的菊花,又加了蜜糖调味,十分可口,她赞了一句,这才说道:“不贪不嗔,如此更可见长辈们的高风亮节。大事咱们不懂,如今只瞧着这菊园到好似武陵人瞧见的桃花源,令人乐不思蜀,可惜不能长住。”

    温婉性子好,出手又大方,这些日子与族中小姐妹相处不错,众人闻言亦有些伤心。依旧是红芙笑道:“天下无不散之宴席,婉姑娘若得闲时,常回族中看看。我们姐妹若是有幸,亦当进京向夫人请安。”

    明知进京渺茫,红芙依然存着幻想,想要到外头走走看看。

    何况晚辈们的对答,其间多含有长辈们想要表达的意思。

    苏氏族人被苏睿压了许多年,以致于不能进京更不能考取功名,大事上受了许多限制。

    如今终于遇到新主子以大业为重,他们自然要借着一切机会入京,助主子完成天下一统、光复大周的盛景。

    因此,族长夫人暗地里授意这几个精挑细选的女孩子,鼓励她们与温婉多多走动,最好长来长往,日后也能得些京中讯息。

    菊园里的秘密,只有苏家极少数的人才知道,这些女孩儿都被蒙在鼓里。他们育出与菊花苗一般外形的罂粟,敢大肆种在地里,就打量着不怕外人来瞧,反正来瞧也瞧不出端倪。

    温婉闻香辨气的本事少有人及,只想多走多看,探查苏家的萝园。苏家人不留心这个秘密已被温婉窥破,红芙等人对温婉流连菊园的情形却是丝毫不辨,只当做她的喜欢。

    这些日子见安国夫人与温婉身上穿着,绣样全是各色的菊花,红芙心知她们要给苏睿守孝,向温婉甜甜笑道:“我匣子里还有些新鲜的菊花纹样,比不得婉姑娘身上的精细,却也耐看,回头给婉姑娘送去,绣条裙子或者春衫都合适。”

    温婉知她观察仔细,怕被瞧出端倪,转而将话题扯在绣样上,就着衣裳首饰又聊了半日。

    温婉来自皇城,衣饰精贵,眼界又高。她为姑娘们细心指点穿衣打扮之妙,又教众人夏日里采凤仙花兑了明矾去染手指甲。

    一桩桩一件件,全是姑娘们关心的话题,听得红芙等人十分欣喜。即想着夏天别忘了采凤仙花,又想着回去便缝制几身温婉说的衣衫,场面尤其热洛,远远观望的婆子们也忍不住伸长了耳朵,想要听个一句半句。

    说到女红,红芙便记起,去年秋天收的菊花晒干了,还存着好些。

    收了温婉的礼,自然要有所表现,红芙便与温婉说起,姐妹几个给安国夫人与她缝个菊花枕头,最是清心明目。亦是族中姐妹们一番心意。

    温婉也不客气,向众人浅浅俯身已示谢意,又向红芙含羞道:“一同来的,还有两位姐妹住在行宫里,要偏劳几位姑娘多送两只。”

    除去方才私下送给红芙与扶苏的礼物,温婉早送过见面礼,挑了掐丝的烧蓝珐琅镯,族中姐妹都是一人一对。

    温婉的礼物贵重,红芙几人怎会吝啬区区几朵菊花,自然满口应承。

    送了温婉回府,姑娘们便去族长夫人面前回话。这一整日聊的话题不过针线女红,族长夫人亦没听出不妥,知道她们要替温婉绣枕头,便含着笑褒奖了众人几句,自己选了上好的面料,送了她们去暖阁里做针线。

    几个姑娘便开始聚在一处,有的剪裁、有的分线,叽叽喳喳有说有笑,手底下却是不放松,必要赶在明日早间将几只枕头做出。

    肖洛晨的人快马加鞭,不过七八日的功夫,便从沧州赶回,这日晚间,买来了整整一十八把天一阁的匕首。

    肖洛辰打开看时,见那匕首薄而锐利,全是削铁如泥的好兵器。配的刀鞘也精致,上面缀着云母,又垂着淡紫的流苏。

    肖洛辰知道楚朝晖的用意,暗叹真是暴殄了天物,还是拿朱漆填漆托盘盛了,自己亲自捧着去给楚朝晖回话。

    楚朝晖正指使着明珠把行李打包,没有兴致再与族中晚辈们照面,便命肖洛辰传了苏暮寒来,将那托盘里的匕首指给他:“你那日提醒得不错,母亲只想着送些金贵的东西,却忽略了苏家的行武出身。原是母亲思虑不周,你把这些个匕首拿去送与他们,也是母亲的一番心意。”

    苏暮寒熟知母亲的秉性脾气,知道这件事令母亲起了芥蒂,心里暗骂那些个沉不住气的青年人。

    他恭顺地接了托盘,扶着母亲炕上坐下,故意说道:“不过是些没见过世面的乡下人,母亲千万别为这个伤了身子,我们不过住个一两日便要回程,送与不送都不打紧。”

    儿子这几句话到说得楚朝晖舒服,只不过当日被一群年青人打脸,面子上实在过不去,如今想起来依就耿耿于怀:“你说的正是,我们不过回来住个十天半月,到犯不着为这个生气。我嘱咐肖洛辰买天一阁的匕首,也算拿得出门。宁肯别人眼皮子浅,不能叫旁人戳我们的脊梁骨。”

    听着母亲的意思,认了这门亲,也没打着以后与苏家人常常走动的主意,跟他与苏光复商议的有些出入,到于自己的大事不利。(未完待续。)

第一百六十三章 转圜

    苏暮寒不想此时给母亲火上浇油,便不替苏家人辩解,只笑着宽慰了母亲两句,依着母亲的吩咐将托盘拿走。

    一路到了族长房中,苏暮寒也不用旁人通传,直接挑了帘子进来,将那托盘往族长手上一扔,脸色变得铁青。

    “数年间图谋,本是成就大事,偏行事如此激进,哪里是成大事的气候?祖上代代传下,便是这么教的规矩?”苏暮寒眸间冷冽,眼中阴霾密布。

    族长亦是聪明人,肖洛辰的人前脚出门,他后脚使人打探,听闻是奔了沧州去买什么东西,便寻思着安国夫人心中没出那口气,很是忐忑了几日。

    一个西霞的皇族,苏家族人不屑放在心上,怕的是主子还须靠他母亲成事,族长才有些慌张。苏光复知道了这件事,已然将族长狠狠说了一通,骂他鼠目寸光,族长这才稍稍约束了族中人,不要太给安国夫人难堪。

    “属下知错,这些年行事太过偏激,难免影响了他们年轻一辈”,族长和着稀泥,看似一心一意领罪,实则依旧为那些个年青人开脱。

    “我母亲身份尊贵,从不与人乱生罅隙,没想到自己族中到被人抹了面子,叫她日后做如何想?“苏暮寒半是可怜母亲,半是为这身份的尴尬生气。

    他厌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