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九重薇-第9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想到姑父一双文人握笔的手擎起过反对苏暮寒的大旗,慕容薇心里便油然而生悲壮的苍凉,忍不住偷瞧了一眼姑父那儒雅又睿智的样貌。

    女孩子好奇又忐忑的神情落在陈如峻眼中,便多了些调皮与慧黠,宛若邻家少女一般的烂漫。

    陈如峻吩咐人上了茶,待仆从退去,饶有兴致地打量了一眼略微有些局促的慕容薇,等着看她如何开口。

    慕容薇垂着眼睑思量片刻,知道姑父不是拖泥带水的人,依旧决定单刀直入。

    抬头与陈如峻目光对视,慕容薇轻轻敛礼,唤了一声姑父,便从苍南县小小的七品县令说起,一直说到现任江阴太守的于子谦。

    陈如峻长居淮州,离苍南和江阴都不算远。七品的县令他不识得,对于子谦到略有耳闻。此人是比他晚一届的两榜进士,正经的官宦出身。入仕以来,在江阴一带名声颇好,黑白两道十分吃得开。

    慕容薇口齿伶俐,一番话已然在心底盘旋了许久。此时娓娓道来,条理极其分明,显然经过了深思熟虑。

    陈如峻手捻胡须静静听着,目光里似是清泓无波,又似是枯井深潭。

    慕容薇从于太守说再到他的夫人粘氏,又说到与大女儿一并嫁入崔家做了妯娌的粘氏内侄女粘亦纤。还有那于太守的连襟,现在京中任职都察院御史的刘本,一条细细密密密的红线便在陈如峻脑中闪现,从苍南直指京城。

    江阴当地富庶,于子谦在此任职已经几年,也积攒了不少政绩。

    水往高处走,烟花江南自然比不上锦绣苏杭。他若想调入京中,凭着刘本的关系也不是不能,内阁却从未有过这项提议。

    显然于子谦在江阴任上如鱼得水,是他自己不想调任。

    慕容薇将搅在手中的帕子缓缓挂上衣襟,优雅地伸手出去,握住了搁在案几上的茶杯。初时的局促已然不见,薄妆浅黛的容颜更显贞定,愈往下说愈是流畅。

    饮了一口茶润喉,慕容薇依旧侃侃而谈:“来时路过扬州,阿薇已请大表姐帮忙,留意于子谦的消息,大表姐也曾修书,拜托留在淮州的二表兄。刘本此人城府极深,他将连襟放在江阴几年不动,显然有自己的打算。”

    正与陈如峻方才所想不谋而合,对着眼前杏花烟润,一娇俏的女孩子,陈如峻不禁深深望了两眼。

    秋波墨画的双眸分明不染世事,只该吟诗弄琴深宫女子偏学起了指点干坤。陈如峻扪心自问,若论起心机,慕容薇实在不逊于执掌后宫多年的楚皇后,胸中丘壑足矣与当年的浣碧双姝媲美。

    慕容薇却不晓得陈如峻心中的赞叹,只管顺着自己的思路层层往下分析,将种种的不合情理展现在姑父面前,请他审时度势的定夺。

    粘亦纤不过区区一个地方望族的女儿,仗着两位姑丈的身份,平日里便敢对大表姐不敬,直待姑父入了内阁,依然不知收敛。

    知府夫人粘氏这般玲珑的人,从不与人主动交恶,却不晓得劝解侄女结个善缘,反而一味纵容,更在背后添柴加火。

    直至慕容薇说要专程去见大表姐,粘氏这才见风使舵,轻舟简从先慕容薇一步直奔崔府,三言两语说动内侄女,要她放下身段,与大表姐握手言和。(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二百九十一章 寥落

    依着于知府与粘氏左右逢源的性子,从不主动与人交恶,偏偏敢教唆内侄女公然打压阁老府的嫡女,这番情理委实说不通。

    慕容薇只有着前世的记忆,政治与时局的分析显然不够老辣,比不上有着纵世之才的陈如峻。这才将家事与国事并在一处细细道来,请姑父定夺。

    粘氏当日以为自己做的机密,却瞒不过夏钰之手中的出岫,早将她的行动报了上来。连慕容薇约见大表姐当日,粘氏与内侄女躲在车中窥视,又悄悄与扬州郡守夫人会面一事,也一并查得清楚。

    一个区区二品大员的刘本,就能令江阴太守夫妇二人不计后果,做起事来有恃无恐,慕容薇并不相信。想着姑父从淮州来,江阴地段门清,不如请姑父依旧从江阴与苍南下手。

    陈如峻年过四十,下颌留着几缕美髯,显得十分儒雅。听完了慕容薇对那几位地方官的叙述,还有大女儿隐隐牵涉其中的艰难,他一双目光更是深湛如潭,等闲人难以看透。

    此刻手抚黑须,陈如峻极感兴趣地望着慕容薇,拱手问道:“公主殿下既有这么多疑虑,如何不直接说与你父皇知晓,反而要假钰之和我之手?”

    “姑父说笑了”,慕容薇将前因后果讲明,神色已然淡定,她含笑向陈如峻说道:“父皇未去过苍南,并不了解那几位地方官,怎能凭着阿薇走一次苍南便去查手下的两品大员。到是姑父久居淮州,想来能将阿薇的话理理清楚。”

    总是不敢对父皇和母后明说,虽然皇祖父皇祖母都曾骄傲满满,说着楚家的女儿不输男子。可是朝堂之上,依旧是男子的天下。

    弟弟太过年幼,东宫之位依旧虚悬。有了皇祖父当年禅位之举,她以大公主之尊,本就应该避嫌。如今掺和进了国家大事,也只能选择旁敲侧击。

    慕容薇言笑晏晏,向陈如峻请茶:“西霞有父皇坐镇,又有夏阁老与姑父这些肱骨之臣,怎轮得到我一个小女子指手划脚,今日不过与姑父聊些家常,再求姑父在父皇面前为阿薇说句好话。”

    小小年纪,却思虑周全。慕容薇几句话便撇清了自己,向陈如峻表明态度,她并没有更进一步的野心。

    懂得从侧面下手,行事沉稳有续,陈如峻对妻子这位内侄女又添了好感。

    说尽了最后的话,慕容薇款款立起身子,冲着陈如峻行了家礼:“阿薇委实喜欢玉屏山上青莲台的景致,若父皇与姑父相商,恳请姑父一力玉成。”

    放下心中大石,慕容薇深信,以姑父的睿智,已然听明白了自己的心意。

    陈如峻起身相送,郑重地对慕容薇点点头,语气很是郑重:“今时今日,姑父无法给你什么保证,只能答应你,在某些时候,小小动用内阁的权力。你说的这几个人,我都会留意。”

    几乎瞬息之间,陈如峻就有了最好的打算。

    春闱放榜,长子已然高中,因儿媳生产,暂时还未外放。以自己在内阁的便利条件,再与夏阁老、汤阁老二位私下通个气,任命儿子为常州太守并没有难度。

    长子坐镇常州、二子任职淮州,以陈家在江阴地带的人脉,动用黑白两道的关系,想查几个人的来龙去脉,简直手到拈来。

    官场运营,这些东西他不能与慕容薇细细分说,只露出成竹在胸的微笑。

    顺带着连玉屏山的地,陈如峻一同给慕容薇打了保票,要她静候佳音。

    陈府里的热闹与喜庆、姑父对西慕霞的踌躇满志、玉屏山铜锡矿地带频频传来的好消息,还有即将到来的自己的生辰,一切落在慕容薇眼中,都令这个崇明八年的夏季来得格外有着生气,与安国王府的寥落显然是鲜明的对比。

    苏暮寒与苏光复四处受制,埋在宫里的暗子等闲不敢挪动,罂粟的买卖暂时中断,千禧教的活动从明面转入地下,以及由此而来的银钱上的亏空,都令苏光复有着深深的挫败,仿佛处处捉肘见底。

    小主子年纪轻,苏光复更想做那个辅佐了文王又辅佐武王的姜公,步步替他算计。万不得已之际,苏光复出心腹从苏家老宅取了玉玺,嘱咐他远走康南,深入到十万大山腹地,寻求当年苗王一脉的帮助。

    内宅里楚朝晖不理世事,却是整日无精打采,靠着养花与刺绣来打发时光。

    六月初六那日,艳阳高照,正是开库房收拾整理的好日子。

    记挂着楚朝晖曾吩咐过,要一起收拾将军的外书房。辛侧妃用罢早膳,便去楚朝晖房中请安,顺带着提醒她一番。

    苏暮寒刚给母亲请过安,今日要与苏光复去见几个千禧教的人,还要商议苗疆的秘行,便编着谎话哄楚朝晖说今日有几个好友约着骑马,要去一趟京郊的跑马场,要母亲不必等自己用午膳。

    话里话外听不出真假,楚朝晖貌安娴地笑着,似是无心地嘱咐儿子多带几个人,又顺带着问光复先生是否随行。

    苏暮寒替母亲剥着早晨刚采摘的新鲜莲子,笑着答道:“儿子想介绍几位朋友给光复先生认识,便请了他一同出行。”

    这一对表叔侄如今已然寸步不离,楚朝晖心里说不出的憋气,却无法开口阻挠。照旧是几句小心谨慎的话,楚朝晖说完了,便无奈地放儿子出门。

    苏暮寒与辛侧妃在母亲房外的芜廊下碰个正着,辛侧妃后退几步,避在西府海棠之下,让出中间的通道,又向苏暮寒恭恭敬敬请地请安。

    苏暮寒脸上挂着温和又拒人千里的微笑,望着辛侧妃的目光宛然便如路人,只平淡地说了句:“侧妃请起”,便径直从辛侧妃旁边走过。

    早晨的轻风带动辛侧妃腰间银蓝色的束带,软软地荡了两下又无力的垂落在裙裾上,似她此时无可奈何的心情。

    飘萍无根,无所依傍,瞧着世子这般冷淡的模样,辛侧妃一股怅然油然而生。

    看着今日,更可以想见以后的数十年。辛侧妃无声叹息,打起精神要立在廊下的丫头替自己通报。(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二百九十二章 守望

    楚朝晖精神还好,早早命管家寻出了丈夫外书房的清单,正拿在手里摩挲。

    见辛侧妃来得早,留她略坐了片刻,吩咐完了明珠去清点库房,楚朝晖便由辛侧妃服侍着,两人一同往前院走去。

    外院里有仆从进出,两人自然不便直接出垂花门,便从苏暮寒的沧浪轩穿过遇园,踏着那条泥金小道往苏睿的外书房走。

    官家早已等在院子外头,见楚朝晖来到,便上前行礼,拿钥匙开了外书房的院门,恭着身子请她入内。

    外书房里院子里植着一棵挺拔的碧梧,绿盖如伞,在青砖黑瓦上下斑驳的阴影。四四方方的院子里一地婆娑,全是梧桐树叶间筛落的清静,为炽热的六月天平添了一丝凉意。

    斑驳的权丫下,便是外书房的长廊。三间打通的书房开阔轩敞,上面挂着黄橙橙的鎏金铜锁,连窗扇都关得严丝合缝。

    整个房间的陈设如同苏睿这个人一般简单粗犷,没有一丝多余的装饰。楚朝晖是第一次进到丈夫的书房,有些好奇地立在中间四处打量。

    正面是一座宽大的浮雕卷草纹墨玉色大理石书案,书案左侧摆着几本名人法帖,一方松柏长青的端砚,笔海内插的笔粗粗细细有几十支,如小树林一般。

    右侧设着斗大的一个青花瓷缸,林林总总插着几幅书画和舆图。

    墙上是一幅苏睿题写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的狂草横幅,丈二的雪浪纸上字字泼墨一般,写得酣畅淋漓。

    熟悉的字际带着丈夫的音容笑貌扑面而来,读到“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一句,楚朝晖忍不住眼睛酸涩。

    因辛侧妃在旁,她勉强忍住,到虚虚提笔悬腕,隔空仿着丈夫的笔迹摹了几个字,高声赞了一句:“咱们将军提的好字。”

    辛侧妃亦是第一次进到这里,四顾之余点头称是。随着楚朝晖的目光认真去看那首词,只觉得大气磅礴,读来却又有些英雄末路之势,一时无法参透。

    楚朝晖绕了一周,见林林总总都是些书,却未发觉丈夫所说的军国机密又在哪里,只吩咐辛侧妃道:“你先瞅瞅书案里的东西,要不要拿去晾晒,可有虫蚁?若是有什么书信文件,便都锁在匣子里,不要乱动将军的东西。”

    辛侧妃诺诺连声,便先从书案的各个抽屉、格断查起,除却些普通文书,并无什么要紧之物,一一拿给楚朝晖过了目,依旧好好锁回匣子里。

    回望那四壁满满当当的藏书,楚朝晖哪有心思从头翻捡,尽数推给辛侧妃,要她仔细清点,自己便往书斋内室里头走。

    室内开了几扇天窗通风,又有管家每日领着小厮打扫,自然没有虫蚁。辛侧妃整理着架子上一排一排的书籍,触动从前的往事,万箭攒心一般难过。

    那个高高在上的人虽不曾眷顾于她,打从早先宫里头初见时,她却管不住自己的目光,总是追随着那个高大又轩昂的身影。

    辛侧妃房里藏有一件斗篷,原是苏睿曾经披在身上。

    经年之前,她逢了休沐出宫,因是贪玩误了时辰,回来又遇上了大雨。

    宫门口淋得落汤鸡一般,偏还要等着侍卫们仔细核对令牌,辛侧妃记得当时自己一直在瑟瑟发抖,牙齿打着冷战。

    一件还带着体温的斗篷甩在自己身上,替她挡住了淅淅沥沥的冬雨,还有刺骨的寒冷。领头的将军威严的声音传过雨雾,清晰地落入自己耳中:“若再晚半个时辰,宫门便要下匙,你一个女孩子家要如何自处?以后再不可这么晚归宫。”

    是从那时起,自己便将一世的芳心暗系了么?辛侧妃自己也想不明白。只记得那几年,自己心里埋着甜蜜的秘密,却只能自怨自艾。

    藏着他的斗篷,远远望着他伟岸的身形。瞧着他的官职越做越大,瞧着他尚了公主,又有了儿子。

    本以为两人之间便唯有自己的一厢情愿,她只能默默守望那遥不可及的梦想。谁料想,先帝弥留之即,太后娘娘竟然将自己赐给了他。

    那一夜,辛侧妃与杜侧妃相顾无言,面对着从宫婢到侧妃的转变,命运这么大的改变,都流下了泪水。

    杜侧妃一直在流泪。她不甘心,打从入宫的那天起,她便一直在攒钱,一直盼着满了二十五岁,能放出宫去,看看外头的情形。

    杜侧妃说:与其贪恋公主府的富贵,不如像飞鸟般自由来得更为重要。

    辛侧妃则不同,同样忍不住眼中珠泪连连,只有她自己晓得,她挂在腮边腥咸的泪水,全是因为激动与喜悦。

    坐在四乘小轿里从公主府的侧门抬进去,辛侧妃满怀憧憬,紧紧怀抱着当初他扔给她的那件斗篷。

    少女怀春的心情,那样纯洁又那样美好。辛侧妃无意争宠,愿意为他做最贤良温柔的女子。她打算将斗篷亲手还给梦绕魂牵的良人,再亲口问一问他,还记不记得当日被雨水浇透、差点误了入宫时辰的女子。

    已然记不清自己的梦境是在哪一天变得粉碎。

    斗篷依旧珍藏在自己的箱笼,那个将它扔在自己身上的人却始终不曾眷顾。曾经以为两人相守的甜蜜,终归化做了一人相思的悲苦。

    斯人离去,她的守望依旧还在。

    置身在这间曾经充满着他生活气息的书房,似是能触摸到他的容颜,辛侧妃无语凝噎,死死咬住了下唇,生怕自己哭出声来。

    忍了又忍,辛侧妃努力平复着自己的情绪。她从书案上拿起管家整理的书单,便按着楚朝晖的吩咐,一排排、一架架,仔细查看架上的藏书。

    内室里也搁着张黄杨木的书案,上头还有卷未曾合拢的《大周志》,想是丈夫前年归家时,曾坐在书案后头的蒲团上静读。

    楚朝晖将书轻轻合拢,依旧放回到书案一头,继续往后走。

    宽大的十二扇大理石屏风,镶着厚重的紫檀木,上绘着一江春水锦绣河山图。楚朝晖绕过屏风,靠墙的一边摆放着一尊矮榻,旁边置着一个小几,上置天青色的花斛,里面空空如也。(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二百九十三章 旧书

    这便是丈夫平日休息的地方,唯有硬榻薄衾,简洁到有些寒酸。楚朝晖睹物思人,缓缓走至矮榻前,坐下来闭目养神。

    外头辛侧妃手下不停,对照着书单一目十行,专心理着架子上厚厚的书籍。

    苏睿的藏书极杂,从《山海经》到《大唐律》,整套的《四书五经》、《资治通鉴》、《孙子兵法》、《三十六计》,这些书都登记在册,码得整整齐齐。

    还有一些野史漫画、小说白话之类并未上单,散乱地搁在架子底下,显是苏睿自己购置,闲暇时间偶尔读来解闷。

    辛侧妃的柔荑轻轻抚过那些书,颇有些贪恋,好似能触摸到苏睿的面颊一般。

    忽然不舍得加快手下的速度,辛侧妃想要在这里多待一会儿。她知道楚朝晖平日爱读唐诗宋词之类,便取了一本《全唐诗》入了内里,奉到楚朝晖手边。

    书的扉页已被磨起毛边,显然曾被主人常常翻阅过。辛侧妃福身行礼,软软说道:“将军藏书极多,婢妾怕是查得慢些。夫人若闷了,便先瞧着书解乏。

    楚朝晖含笑应了,接书在手,慢慢翻了几页,依旧将书搁在小几上。

    书房里没搁冰盆,内里开了帘子,楚朝晖吹着穿堂的凉风还好,辛侧妃忙碌一回,鼻尖隐隐见了汗,脸色也有些发红。

    还有满满一壁的藏书未曾翻捡,辛侧妃取帕子拭了拭汗珠,走至下头一熘四张铺着墨绿弹花坐垫的椅子旁,捡了靠窗的那张坐下来歇息片刻,又扬声吩咐外头的人去取一盆冰。

    搁了两只冰盆,辛侧妃身上渐渐清爽,她将外头一层查完,又查苏睿书案后头一架矮矮的书柜。

    书柜里的书依旧是些不上册的闲书,只须瞧瞧有没有虫蛀。

    辛侧妃轻轻一笑,有些好奇将军那么刻板的一个人,竟在这最里面藏着些整套的《西厢记》与《牡丹亭》。才子佳人的缠绵悱恻,与将军金戈铁马的形象委实不相宜,大约夫人都未读过这种闲书。

    这两套书辛侧妃都曾读到唇齿留香,她又爱听戏,这几出戏文记得清楚。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便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

    游园与惊梦这两折戏辛眉最喜欢听,一段哀怨的唱腔似是她自己真实的写照。辛侧妃不禁手抚《牡丹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