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百度宅男当崇祯-第1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己,相信有这两条,林丹汗就必定会派兵的,陛下,如此一来,这道新屏障可成……”孙承宗微笑的说道。

    杨改革觉得佩服,果然,姜还是老的辣,这理由十分的充分,这样一来,林丹汗还不把地盘和自己的连成一片,那他就真的是脑残了,还不阻断野猪皮和蒙古右翼的联络,那真的是弱智了。

    “高……,实在是高,呵呵,孙师傅,此计一出,东虏将永无宁rì啊不打败林丹汗之前,想绕道入关,是不可能啊孙师傅这样一说,朕到是觉得,支援林丹汗,是个不错的选择。”杨改革转而支持林丹汗了,虽然这个家伙不咋地,而且下场极为悲剧,不过,如今也就他有实力和野猪皮对抗,杨改革如今缺的就是时间,而林丹汗,恰恰就是这个可以给自己争取时间的人。

    “不过,朕如果支援了林丹汗,这蒙古右翼,岂不是要和朕反目?”杨改革又担心这个起来,鱼和熊掌啊不可兼得。

    孙承宗笑道:“陛下,这个简单,陛下只要告诉林丹汗,虽然我朝支援他,可是不代表我朝就允许他攻击我朝的番薯部落,陛下可派人告诉林丹汗,凡是投靠我朝的部落,林丹汗如果再攻击,那就视为和我朝为敌,我朝就将断掉支援,如此一来,想必林丹汗会知道轻重,必定不敢再攻击归顺我朝的部落,陛下再以粮食招诱之,想必大灾之年,招募蒙古皇协军不难,待过几年,这些部落恢复了实力,可重新为我朝的屏障……”

    杨改革想了想,觉得这个确实不错,和自己的战略意图相符合,联合林丹汗阻断东虏和蒙古右翼的联络,防止他们联合起来,用林丹汗拖住野猪皮,剩下的,自己再招募一些蒙古皇协军,清扫那些投靠东虏的蒙古右翼部落,清扫那些不听话的部落,这个,简直没有比这个更好的了,如果林丹汗争气一些,明年野猪皮能不能入关,都还是一个未知数。

    “不错,不错,孙师傅所言甚是啊如此说来,这个林丹汗还是很重要的,这样说起来,拉拢林丹汗,朕还得下点本钱啊呵呵,这样吧,朕想想,……先送一千条我朝最jīng锐的燧发枪给林丹汗,配上子弹和火药……,算是朕为表诚意,给他的礼物。”杨改革主意已定,就要下本钱了。

    众人也是吃惊,皇帝实在是太大方了点吧,一千条燧发枪?纷纷惊呼起来。

    “陛下,这万万不可,国之利器,怎么送人呢?这林丹汗万一掉转枪头打我朝,岂不是……”孙承宗急出一头汗,这皇帝不是很聪明的吗?怎么出这样一个昏招。

    “……孙师傅,这个你就不知道了,这火枪不是刀子,可以用上百年,打完了火药,谁给他配?还不是得求朕?呵呵,你见过会自己造火枪,自己配火药的游牧民族吗?何况,火枪也不能用多久,打久了,火枪也就报废了。呵呵,要不了多久,吃到火枪甜头的林丹汗,他就得重新找朕买火枪,买药子,到时候,朕可就是捏这林丹汗的脖子,他要是敢打我朝,朕只要不供给他子弹火药,他那些火枪,就成了摆设,呵呵……”对于送武器给自己的潜在对手,杨改革是一点也不害怕,根据历史来看,这是符合历史cháo流的,想在二十一世纪,可是有几个国家靠着卖军火过得滋润得很。

    众人奇怪的看着皇帝,这皇帝,也太笃定了吧,而且这说法,也有几分道理,火枪打不久大家都知道,火药打过之后要重新买,这个大家也知道,想想,确实,从没见过蒙古人会自己造火枪的,要蒙古人有那本事,也就不叫蛮荒之地了。

    刘延元弱弱的问道:“陛下,这新式燧发枪可是我朝都没用的啊怎么先送给蛮夷用啊……一千条新式燧发枪是不是太多了点,少送一点行不行,这可要费不少银子啊”刘延元可真的是心疼,自家都还没装备的新式火枪,居然先装备别人家,还是送的,一出手就是一千条,果然有皇家气魄,心疼得不得了。

    “刘爱卿,这个就是你不懂了,少了,形不成规模,林丹汗怎么能知道他的甜头?等他尝到了甜头,就上了朕的钩,朕要断了他的供给,他就什么也不是……”杨改革还怕林丹汗不上钩呢,至于费太多银子,这个就假了,燧发枪不过五六两银子一杆的成本,一千条,充其量不过五六千两银子,加上火药,铅子,七七八八不到一万,可谓钱没花多少,面子大得很。

    “……rì后和林丹汗联络的时候,告诉他,这是我朝最新式的火枪了,连京营里都还没装备呢,为了支援他,朕可是出了大力的,告诉他,这个算是朕给他的礼物,这个火枪银子,就从从内帑里出吧。”杨改革继续说道。这个林丹汗如今有拉拢的价值,杨改革准备下大本钱,毫不含糊。

    “……”众人都是一阵沉默,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告诉林丹汗,让他到锦州领这批燧发枪,和粮食一样,rì后所有和林丹汗有关的东西,都走海路到宁远,,让他再不要来我朝边墙了,如果还来,就是和我朝为敌,从此朕就和他誓不两立,告诉他,如果不派重兵,朕支援他的东西,粮食,军火什么的丢了朕可不负责,也不补……”杨改革下定决心,拉拢林丹汗,让这家伙为自己争取时间,消耗野猪皮。

    “……还告诉林丹汗,朕是真心和他联合,朕除了会支援他武器,物资,用粮食换人头之外,还在东西两线支援他,朕会派出毛文龙牵制东虏后方,让东虏不敢尽出,为他减轻压力,西边的这些蒙古右翼,不投靠朕的,朕会给他清扫干净,让他放心和东虏打,必要时,朕还可以派兵和他一起联合作战,告诉他,我朝和东虏有几十万人的血海深仇,比他死的人还多,东虏不灭,朕誓不罢休……”

    杨改革发现,支援林丹汗这个家伙,可以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于是,对林丹汗下了重注。当然,即使林丹汗不不出现,这些“注”,杨改革也得下。

第二百五十六章 沿河救灾,也沿河清剿

    

    第二百五十六章沿河救灾;也沿河清剿

    杨改革经过一番比较;终于还是选定了林丹汗作为自己的队友;下大本钱支援林丹汗。

    “好……现在说完了和谁结盟联合的事;现在来说一说清扫蒙古的事;大家刚才也都听说了;蒙古右翼;也就是我朝边墙之外诸蒙古部族;这个;是一定要清扫一番的;凡是投靠了东虏的;不服从我朝的;一律清扫干净;那个部落该清扫;那个部落要投靠;这个;归军情局负责;一旦投靠了我朝的部落;立刻改编成皇协军;听从我军号令;协助我朝作战;我朝负责发给一定的粮饷;不服我朝的;组织皇协军攻打不服我朝的部落;打得好的皇协军有奖励;不好的;惩罚;负责弹压皇协军的人;就是满桂;满桂对蒙古比较熟悉;该怎么打交道;不要朕教吧?”杨改革把最大的未知数定下来之后;剩下的;就没有什么要商议的;准备直接上自己的战略了。

    “臣明白;草原之上;拳头大的说话声音最响;臣一定会让那些部落听话的。”满桂高高兴兴的站出来答话;这从开始商议到现在;就一直憋着没说话;现在终于有了一个机会说话了;当下就喊了出来;满桂最喜欢的就是打仗;打仗就有钱。

    杨改革走到沙盘前面;用一根棍子;指着沙盘说“满桂;你的六千人马;分成六个千人队;每个队负责一块区域;负责正面清扫蓟、宣、大边墙之外不肯收编的蒙古部落;千人队;一般只负责弹压蒙古皇协军;作战;一般由皇协军负责;蒙古人打蒙古人;知道吗?自己不要轻易出战;一旦出战;就必须有必胜的把握;没有必胜的把握;严禁出战;懂吗?”杨改革叮嘱道。

    “回陛下;臣明白;打得赢就让皇协军去打;没有把握就不大;以免伤了士气。”满桂高声的回答;皇帝真的是给了他一个好差事;押着别人去打仗;功劳归自己;这种事;那里去找去?

    “很好;你能明白朕的意思就好;当然;如果一个千人队不足以弹压或者消灭不服从我朝的部落;你可以集合几个千人队;如今蒙古右翼大部被林丹汗杀得差不多了;你手上有六千人;如果好;还可以有几万的皇协军配合你作战;清扫蒙古应该问题不大了;如果是在碰到硬茬;也别硬碰硬;呵呵;这几年干旱得很;让他先得意一段时间;到时候没吃的了;他自然得屈服……”杨改革又吩咐道。

    “臣明白;打不过别硬拼;没粮食吃;他自然会归顺。”满桂又大声的喊道。

    “好;你明白就好;另外;朕给你找了一个后援;就是赵率教赵将军;等你遇到困难的时候;赵将军会作为你的后援;支援你;让你无后顾之忧。”杨改革又给满桂上一个保险;

    这回满桂就不乐意了;道:“启禀陛下;臣不要姓赵的援助。”

    “哦;这是为什么?”杨改革不解的问道;看满桂这样子;对赵率教有很大的不满。

    “回禀陛下;臣不愿和那个姓赵的为伍;此人龌龊;贪生怕死;不值得交往;臣不屑和此人为伴;要他援助臣;臣怕到时候怎么死的都不知道。”满桂对赵率教一肚子的火;如果不是在平台;不是在皇帝面前;怕是不会和他呆在一个屋子里;或者;早就打起来了。

    赵率教见满桂在皇帝面前大喊不和自己为伍;不仅不生气;反而老脸袖通通的;好似做了什么亏心事;也不和满桂争辩;只是低着头;让满桂说;不敢辩驳。

    “……呵呵……”杨改革看了看两个人的表情;觉得有点意思;这满桂看样子和赵率教有很深的恩怨啊这赵率教;不会真的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如今;满桂可是当着自己的面羞辱他啊;他都不作声。

    “呵呵;满桂;你是不是很恨赵率教呢?说说原因。”杨改革决定搞清楚。

    “回禀陛下;当年;那个姓赵的有难被围;我亲自带人血战去救他;解他的围;去年;我被东虏围困;需要有人解围;结果这个家伙贪生怕死;不敢自己来;就派了一个守备来;陛下;您说;这个人是不是不值得交往?是不是贪生怕死?所以;臣如今是不敢等他来解围的。到时候;怕给他害死。”满桂说的话很直白。

    满桂很骄傲的说;赵率教听了;只是低着头;袖着脸不作声。

    杨改革听了;觉得好笑;这个满桂;确实很憨直;这样的人;恩怨分明;反而很好解开他的心结;不似有些人;面子上和好了;心底却嫉恨着;稍稍的想了想;就来了主意了。

    杨改革撇了撇孙承宗;给孙承宗递眼sè;孙承宗见皇帝给他使眼sè;也明白过来;于是;站出来呵斥满桂;这满桂以前在他手下干过活;是他手下的中军;这老上司一发威;满桂就从一只张牙舞爪的老虎变成病猫了。

    “满桂;你看清楚了;这里是京城;是陛下的平台;陛下招你来是问策;招赵将军来;和你一样;是相商国事;不是让你来发脾气的;你要发脾气;先看清楚这里是哪里;是你发脾气的地方?你为大明朝血战;大明朝没有忘记;陛下也记着你的好;给你封官加爵;陛下可曾亏待过你?你倒好;到了如今关系到我大明国祚的紧要关头;到了陛下需要你的时候;你就耍起脾气来了;是不是缺了你满桂;这大明朝就过不下去了?看样子;陛下是白对你好了……”孙承宗把满桂一顿臭骂;把满桂从刚才一副气势汹汹的样子骂成了耷聋着脑袋;不敢出声。

    满桂当年被孙承宗提拔过;有提拔之恩;也有知遇之恩;直接在孙承宗手下听差;孙承宗是他的老上司了;满桂对自己这个老上司是相当的佩服;也没少被自己老上司教训;如今老上司发威;满桂立刻就像消了气的皮球;瘪了。

    杨改革心中暗笑;这孙承宗还是很厉害的;果然压得住阵脚;满桂居然连回句话的勇气也没有。等孙承宗唱完白脸;杨改革准备出来唱袖脸了。

    “呵呵……满桂;朕知道你受了委屈;心中不满;不过;如今国事为重;你和赵将军都是我大明朝的栋梁;你们不和;岂不是我大明朝的损失;朕可受不起这样的损失;如今;朕做个和事佬;给你们调解一下;你们之间的恩怨;把他说出来;有错就改;你也给赵将军一个机会嘛;你看如何?”杨改革准备做个和事佬;这大将不合;将来一定会坏事的;要乘着如今还有时间;尽量弥补。

    满桂被孙承宗一顿骂;骂得耷聋着脑袋不敢吭声;见皇帝和气的和自己说话;觉得这皇帝对自己很好;又想起皇帝几次给自己银子;更是觉得皇帝是个不错的皇帝;见皇帝要和解自己和赵率教之间的恩怨;心中;也就没有那样大的怨恨了;其实;满桂怨恨的只是赵率教没有亲自来救自己;但是;赵率教好歹也派了部署来救不是;并不是不救;想到这里;满桂的怨恨;又消了一点。

    见满桂低着脑袋不说话;杨改革又问道:“赵将军;满将军说你不亲自去救他;这件事;可是真的?”

    “回陛下;确有此事;臣先前和满将军也是极为要好的;满将军救过臣的命;当年;臣被东虏围困数月;以为自己败亡在即;是满将军血战;才解了臣的围;犹如臣的再生父母;臣对满将军感激不尽;奈何臣胆小怕事;去年;东虏围满将军的时候;臣贪生怕死;不敢前去救援;只派了部属去救援;臣确实对不起满将军;臣有愧;臣一直想找个机会补救;奈何……”赵率教说的时候;本来就是低着头;说完;脑袋更是低到裤裆里去了;赵率教的年纪可比满桂大得多;这上了年纪的给年轻的赔礼道歉;也是需要勇气的。

    “好;敢于承认就好;呵呵;这件事;赵将军知道后悔了;这就是一件好事;……满桂啊俗话说;有错就改;善莫大焉;赵将军既然已经认识到了错误;你就不要太计较了;给赵将军一个承认错误的机会;也给赵将军一个改正错误的机会吧;怎么样?你看赵将军;年纪比你大;你年轻;年轻人不要计较太多;因该大度一点啊是不是?”杨改革开解道。

    满桂耷聋这脑袋;见皇帝说好话;从中调解;心中的怨恨;早消除了大半;道:“臣听陛下的。”

    “好;赵将军;如今满将军也答应了;那你就给满将军认个错吧;认过错了;这件事;就算揭过了。”

    于是;赵率教低着头;跟耷聋着脑袋的满桂认错。满桂也没搭理;继续低着头;等赵率教认完错;“嗯嗯”了几声;算是接受了。

    “好;错是认过了;不过;赵将军;你还是缺了满将军一个人情;缺了一个亲自去救满将军的人情;如今你做满将军的后援;等他那rì遇到危险;需要救援的时候;你就亲自领兵去救援;算是还满桂的人情;怎么样;赵将军?”

    “臣明白;臣遵命;满将军rì后遇到危险;臣必定奋不顾身前去解围;绝不会贪生怕死的;陛下就瞧好了。”赵率教很有信心的说道;眼睛也是袖的;只差哭出来;一起上过战场;那种关系;是最铁的;都算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结果因为自己的原因而丧失了这种友情;赵率教也恨自己当rì的懦弱和犹豫。

    “好;既然两位如今都和好了;那朕就接着说下面的事。”杨改革调解完这两个下属之间原本不大矛盾;开始接着布置自己的战略了;满桂;赵率教对自己的忠心;那是不需要怀疑的;别人可是死在勤王之事上的;杨改革自然不希望看到两人反目。

    “满桂的六个千人队负责弹压蒙古皇协军;去清扫蒙古右翼不听话的部落;赵率教在京师驻扎;接受新式装备;新式训练;随时准备出去支援满将军;等训练完毕;再替换满桂将军的人马回京接受新装备;新式训练;务必使全军都有统一的训练;统一的装备;如此;rì后指挥作战的时候;才能如使指臂;……情报由军情局支持;接洽联络事宜由军情局负责;朕会派出内臣监督……”杨改革安排到。

    “陛下;为何还要接受新式训练啊?”满桂极不情愿;他自信他的兵;都是jīng锐中的jīng锐;都是从战场上活下来的;不需要还接受什么新式训练了。至于装备;他倒是垂涎三尺;皇帝上次赐给他的那个望远镜;他就当个宝贝一样;还有那个手铳;也是个宝贝。

    “呵呵;满桂;朕问你;你想不想指挥更多的人?难道你就只能指挥六千人?”杨改革笑着问道;对于这个直肠子;死在勤王之上的人;杨改革那是莫名的亲切。

    “想;当然想……”满桂脱口而出;作为一个将军;谁不希望自己的手下越多越好。

    “呵呵;既然你想;那朕问你;给你补充的士兵;你要有经验的老手;还是什么都不懂的新手?”杨改革问道。

    “回陛下;当然是老兵最好。十个新兵蛋子也不顶一个老兵管事;战场上;最容易死的就是新兵蛋子了。”满桂也是顺口就说了出来。

    “呵呵;这不结了;你都知道老兵好;但是;问题是朕从哪里给你找老兵去?如今的老兵;都是从战场上活下来的;朕到哪里给你找十个当中活下来一个的老兵去?给你补充一千老兵;岂不是说;我朝要死掉一万新兵;你觉得这样好吗?所以;rì后你的部队有损失;补充给你的;只能是经受过长期训练的准老兵;稍稍的见过血;就可成为一名合格的老兵;明白吗?所以;朕要你们训练;要你们熟悉训练的内容;熟悉指挥的方式;rì后;一旦你们各部有损失;朕可及时给你们补充训练完毕的准老兵;你们可直接指挥他们接着作战;这不比你们一旦战败;便永远爬不起来的强?”杨改革笑着解释道。

    经过皇帝的一番解释;满桂是恍然大悟;原来皇dì dū是为了我们好啊说得也对极了;如今的jīng锐;那是死一个少一个;要想成为能打仗的jīng锐;不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那都不算;所以;兵很多;但是老兵jīng锐极少;如果是皇帝说的那样;有经过训练的准老兵及时的补充;大家又是有相同的训练方式训练出来的;又有相同的装备;那样;自己确实可以长期坚持作战;损失一批;补充一批;只要架子还在;绝不像现在一样;一旦自己的老兵损失过重;这战斗力就下滑得厉害;长期爬不起来。

    “陛下圣明……”几个人都听出来点眉目;纷纷称赞起皇帝来;孙承宗早就知道皇帝的打算;也是微微的笑着。

    ……

    “启禀陛下;臣想问一事。”孙承宗开口说到。

    “哦;什么事?”杨改革问道。

    “陛下;臣想问陛下;满将军的千人队各自负责的区域;是如何划分的?”孙承宗问道。

    “哦;这个?每个千人队负责一段区域;从地图上看;山海关到大同关外;直线距离也就一千多里;每个千人队;也就负责两三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