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据说本朝第二位废帝便是从南京的水路逃往东瀛的——照这么看来,虞家父子都是颇擅长“引经据典”之人。
“我说的可有哪里错,虞大人?”穆梓安再次勾起嘲笑,“儿子窝囊,老子更孬种。”
闻言,虞方眼里闪过一抹厉色,忽然举起起刀:“竖子无知!”
穆梓安却好似不在意似的,忽然抬头,看得竟是那三个快要惊呆的小姑娘,提醒:“拿好了灯,千万别掉下来。”这圈可是被泼了满地的油呢。
虞方见他分神,猛然举刀砍来,站在穆梓安身后的宝钗大惊:“小心!”
自己喜欢的小姑娘就站在身后,那是一步都不能退让。穆梓安纹丝不动,正对凛冽的杀气,忽然伸手一把抓住刀锋!
继承了母亲的天生怪力,穆梓安的腕力竟比身经百战的虞方还要强些。被他一瞬间抓了刀,虞方只觉手腕发麻,紧握着刀柄却怎么都劈不下去,不由怔怔:“怎么可能……”
徒手抓刀,鲜血顺着手腕流下,将金色蟒纹染成了鲜红。正如眸色一般,这漂亮得不像话的少年眼里,越动着两团赤红的火焰,精亮得骇人。
紧紧攥着刀锋,穆梓安猛然挥臂——虞方只能怔愣地听着咔嚓的手骨骨折声,而后那柄刀便从下往上,从他的脖子上削了过去,溅起一片血花。
头颅骨碌滚落在地,虞方的眼睛瞪得几欲眦裂,到死都不能置信,他竟然就这样轻易地被一个十五岁的少年取了性命。
剩下的蒙面人都僵住了,他们都是虞方的心腹,此时都怔怔盯着虞方死不瞑目的扭曲表情,脑中一片空白,完全无法反应。
穆梓安将刀掷在地上,“叮铃”一声,几番惊魂。
“这种混账,何必留他狗命。”穆梓安无所谓似的甩了甩手心的血,扫过一圈人,挑了挑眉,“虞方是我杀的,可有谁要给他报仇?尽管过来。”
第二十九章()
将乃军心,将死则军心大乱。已自甘堕落成贼的,那就更心虚了。
虞方一死,剩下的蒙面人群龙无首,面面相觑,眼里流露的尽是惊慌失措。报仇什么根本是不敢想的,只有蠢蠢欲动的“赶紧逃命”的想法。
不等他们夺路而逃,一队侍卫忽然从正门处冲了进来,扑到众贼人按住押着,跑在最后的则是上气不接下气、几乎没命的郑泽,直奔穆梓安旁边:“世子,您没事吧?”
王府长史官真难做,一听说虞方进了薛家,他家世子就跟磕了药似的,一路翻檐跳墙就蹦进了墙里面,可怜他们被人流堵着,怎么赶都赶不上。
“我没事。”穆梓安将刚刚抓刀受伤的那只手背到身后,回头看宝钗,“薛姑娘还好?”
穆梓安有点儿担心,刚刚他杀人太血腥,站在他身后的这小姑娘……没被吓到吧?
宝钗神色复杂地盯着他,一手依然紧紧执着灯笼,另一只手上,除了勾着钥匙,却又多了另一大包东西,且僵持着似要掷过来的姿势。
穆梓安反射性地伸手——当然是那只没受伤的,紧紧攥住宝钗的手腕:“你拿的什么?”
宝钗淡淡道:“石灰粉。”
石灰粉确实可以防身……不对!穆梓安低头看看地,满地的油——是漂在水上的!
刚刚这小姑娘除了让人往下泼油,还泼了水!
水加上石灰……
穆梓安抽抽嘴角,又往上看了一眼:“上头还有?”
宝钗淡淡反问:“你觉得呢?”
其实是没有的。千钧一发,能提了油来都是靠着大房住在天时地利的正院里,恰好是离贼人攻入处最远的一个院子。哪还有空去备石灰粉?这一小包,是宝钗白天被“阿琦”邀请出去时便揣在身上的,以备不时之需。
穆梓安不由又瞥一眼,再次抽嘴角:“不是用来对付我的吧?”
刚刚穆梓安“走神”的时候,宝钗立即掏出了石灰粉包,是打算对付虞方的。不过现在……宝钗冷眸一扫自己被对方攥着的手腕,厉声道:“放开。”
这意思,不放手就变成对付他的了。穆梓安赶紧缩回疑似占便宜的爪子,看宝钗的眼神越发戚戚然,不由小声嘀咕:“你到底有多凶……”
宝钗冷着脸从他身侧走过去,从血泊里抱起昏迷的宝篥,用手帕捂住她脖子上的伤口,将小女孩交到了薛胡氏手里。
薛王氏颤抖着扑过来,搂住宝钗哭得动容,泪水很快沾湿了宝钗的衣服。
宝钗缓缓抚着薛王氏的脊背,用低低的声音安慰着:“母亲别哭,我没事了,都过去了……”
穆梓安复杂地看着,忽然摇了摇头,指着一圈被押着的蒙面人,对郑泽吩咐:“把这些人都带回去……留几个人在薛家,以免再出事。”
郑泽看着他家世子,忽然撕了一截衣摆下来,穆梓安见瞒不住,只得伸了手过去,让自家操心成婆妈的长史官给他包扎,还撇嘴:“郑叔,我没那么娇气。”
郑泽在包扎的间隙瞅着宝钗的方向,忽然对着他家世子幽幽叹了口气儿。
穆梓安也顺着瞧了一眼,见宝钗根本没有理会他的意思,不由也幽幽的:这回,贴在他脑门上的标签除了“骗子”、“混账”、“小人”之类,又加了个“杀人不眨眼”。再次被讨厌了……郑叔这是在同情他呢。
赶紧摇摇头,把烦乱的思绪清出去,穆梓安忽然收回手,不知疼似的握了握:“别包了,我要去官渡。”
没空自怨自艾,他还有正事要做呢!虞颉倔毁上游堤坝,使得水灾更甚,南京城也涌进了更多的灾民,是以他才能这么快地探知真相。□□乏术,他只得分了一队人去官渡拦截虞颉,自己赶来薛家。此间事了,还有另一边呢!
正在这时,大门处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穆梓安神色一凛:难道是虞方的同党,这么快就来了?
两队带刀之人快步跑进薛家,整齐有序,丝毫未被满地的尸体惊吓。领队之人一身华服,面色凛然,却戴着高冠,面含脂粉之气。
身着朝鲜高冠服,乃是宦官。
南京镇守太监之职暂缺,但宦官数量从没少过,毕竟南京曾为帝都,开国太|祖就埋在这儿,皇陵周围常设一批宦官禁卫,城里人混称为皇陵卫。其实,除却镇守皇陵,这批禁卫还有监督地方的职责。趁夜赶来的正是皇陵驻军,领队乃是从四品御马监少监秦寒,持刀迈进,一眼就看见了穆梓安:“东平王府?”
四个异姓王府都有自己独特的纹徽,通常绣在衣领上,并不难认。
秦寒今年二十八岁,容貌极为俊秀,武艺也出众。他本是皇城司礼监的掌印大太监,深得宠幸,只因多年前不慎得罪了权贵,便被发配到南京来守灵。
穆梓安点了点头,正想说什么,却又听得跌跌撞撞的凌乱脚步,被两个小宦官架进来的竟是薛彬,全身都带着伤,尤其是左臂上被深深划了一道伤口,用布条凌乱地扎着,不断往外渗着血。
薛彬不顾满身的狼狈,挣起来环顾,只见一地狼藉,不由大骇:“难道,难道……我回来晚了……”
正在此时,熟悉的声音响起,是宝钗。
“父亲,我们在这里。”
轻轻一句,让人顿觉安心。
……
不眠之夜,薛家刚刚遭遇一场浩劫,正是凄惶之时。
宝篥脖颈受伤流血不止,必须尽快救治;薛彬伤得更重,身上大大小小共有三十多处伤口,血痕斑驳的内衫已经沾到了皮肉上,让人看着便触目惊心。
幸好有几个曾经侍奉内廷的内监懂得医术,秦寒让他们过来,给薛彬与宝篥包扎止血,薛王氏与宝钗等人则寸步不离的守在门外。
据秦寒说,为了封锁消息,虞方派爪牙不仅趁夜封城,还封锁官衙,稍有异议者便当场格杀,留都吏部尚书与另几位义愤之士已命丧刀下。当时薛彬正在户部衙门外,趁乱打晕了一名兵卒,抢了马去向皇陵卫求援,一路被追袭,几乎是九死一生。
皇陵卫赶赴南京城,与虞方附逆短兵相接,抓了俘虏来逼问,得知虞方竟然往薛家谋财害命去了!
秦寒立即率人前来,薛彬也不顾重伤赶回家中,直到亲眼确认妻儿尚在人世才终于能放下心,而后便是一片漆黑袭向眼前,晕倒了过去。
“老爷,老爷……”薛王氏双手捂脸,泪水怎么都止不住。
“娘,别担心。刚刚少监大人说,爹受的都是皮外伤,没有性命之忧。”宝钗扶着薛王氏,轻声劝着。
“是呢,幸亏有秦少监……”薛王氏伏在宝钗的肩上,一手按着胸口,后怕而万幸。
秦寒走来,摇头道:“薛公八年前救我性命,否则也不会有今日的秦寒。”
原来,秦寒当初得罪的不是别人,正是被太上皇视为眼珠子心尖子的嫡妻孝泽皇后,也就是废太子义忠亲王的生母。儿子被赐死,孝泽皇后无法去恨身为君王的丈夫,便拿传圣旨端毒酒的太监当了出气篓子——不巧,正是秦寒。
孝泽皇后随便找了个发落的由头,秦寒被从掌印太监一捋到底,流放似的被撵到南京一个偏僻的官驿里。人皆是顶红踩白,时逢冬天,秦寒重病,却没有一个人给他请大夫。幸亏有薛彬押送粮食借宿官渡,见昔日的掌印太监沦落至此,心生恻隐,让随行的大夫救治一番。
直到六年前承景帝登基,又将秦寒提拔成了御马监少监。当然,碍着太上皇的关系,秦寒依然无法回到北京。
宝钗听着这段故事,忽然想起,明氏诈死离开时,来接她的是两个宦官。看衣着,与这批皇陵卫极为相似。怪不得南京的宦官都对薛彬很熟稔,原来还有这段故事。
秦寒与薛王氏点了点头,又到一边与穆梓安交换情报,穆梓安承认:“虞方是我杀的。”
皇陵卫平日守在山中,蓦然一回城,竟见锦绣留都如修罗地狱一般。秦寒俊秀的容颜上显出一抹薄怒,细长的手指握紧刀柄,咬牙道:“该杀!”
穆梓安皱眉:“现不说这些,虞颉掘毁上游堤坝,导致金陵受灾,是否得尽快组织城民避难?”
秦寒却摇头:“进薛家前,我刚接到急报,金陵大堤的决口已经封堵。暂无决堤之险,我已命人去城内澄清谣言。”
穆梓安惊愕:“这么快?”
秦寒拉来一个不断抹眼泪的小内监:“将你探到的都告诉世子。”
小内监胆子不大,哭得眼睛红红,哽咽道:“其实,应天府尹徐大人从来没有放松警惕,他一面命人修坝,一边让工部挑选合适水道开渠泄洪……这次、上游决堤,徐大人亲自带人围堵缺口,硬撑了三个时辰,水渠终于挖通,但是——”
听到这里,握着刀柄的手又紧了紧,秦寒的凤目中凝了深沉的色调。
小内监也哆嗦了一下,泪水又冲出眼眶:“水位越涨越高,已没过胸口,徐大人却还在水里……所有人都劝他上来,他就是不肯,只拼命去接沙袋去堵缺口。终于,缺口堵上了,水渠也挖通了,可是徐大人已经没力气了……天又暗,水忽然卷过来,徐大人一个没站稳就被卷走了!”
“什么?”穆梓安紧紧皱眉,谁都知道,洪水乃是远胜于人力所能及的灾难,徐龄被洪水卷走,只怕是、凶多吉少。
秦寒沉声道:“我已命人顺着水渠去找。”
小内监拼命拿手抹眼睛,可怎么都止不住泪水:“徐大人、徐大人是拿命保住了全城的人……”
“住口!”秦寒厉声呵斥,修长的凤眼中寒色森然,“别说这种触霉头的话!”
穆梓安沉默,忽而转身,让自己的人也去——搜索徐龄的下落。
徐龄拿命换了南京城的平安,只要还有一线希望,全城之人就不该放弃。
……
这夜格外漫长,姗姗来迟的晨曦终于露出第一缕金色,是希望,却也是绝望。
城中,皇陵卫将虞方的人头示于众人,虞方同党纷纷束手就擒。
薛家,一地的尸体和油渍已被收敛。宝篥度过了危险,薛彬也醒了。
薛王氏与宝钗守了一夜,薛彬看着妻女疲惫的面容,觉得眼睛再次发酸,赶紧询问家中状况,还有城中情况。
宝钗道:“昨夜死伤上千人,秦少监已安排安抚救治。家里还有不少药材,我让哥哥取了一些送过去了。”
薛彬又问:“那堤坝呢?找到徐大人了吗?”
宝钗顿了顿,眸中流露出一抹哀戚:“徐大人他……殉城了。”
今晨黎明时分,皇陵卫在下游找到了徐龄的尸体。头发散落衣衫褴褛,一只手横在胸前,手里紧紧攥着一截东西。众人费了好大力气才掰开徐龄攥得死紧的手指,发现他至死都没松开的只是一截粗糙的麻布,用来堆堵堤坝缺口的沙袋上的麻布。
一时间,四处皆是哽咽之声。
皇陵卫伸手,轻轻为徐龄合上双目:“金陵无恙,徐大人尽可以放心。”
金陵大堤距离金陵城足有百里,徐龄年过六十的老母早已双目失明,却让孙儿徐校扶着、一路跌跌撞撞赶来。她看不见,却敏锐地察觉了凝重的气氛,顿时跪倒在地嚎啕大哭:“我儿没了……”
徐校是徐龄唯一的儿子,只有十三岁,还是个眉清目秀的少年。看见父亲的尸体,他也重重跪倒在地,紧紧咬着牙,一只手握成拳死死按在地上,被满地的沙砾硌出一块块血斑。
董夫人扑倒在徐龄的尸身上,生生哭晕了过去。
第三十章()
淹毁千亩良田后,肆虐的洪水终于从水渠分流而走,金陵城劫后余生。
徐龄的遗体被运回城中,一路上只有徐老太太与董夫人断断续续的抽噎。驱车的皇陵卫一路沉默,徐校坐在后面的车上,旁边就是生父的尸体,他没有哭,也不说话,只是执拗地用不怎么干净袖子、为父亲擦拭脸上的污泥。天空中飘洒下淅淅沥沥的雨丝,似是老天爷看不下去,为满目疮痍的人世间哭了一场。
虽然现下物资极难寻,一向冷硬的石头城上却早已扬起一片白幡,微雨清风,白幡飞舞下,一片痛彻心扉的哭喊声:“徐大人……”
前来迎接的有官、有商、有普通的城民,当然,最多的是被徐龄接进南京城安置的灾民,蹒跚前行,搀扶而来,有老有小,花白的头发旁边是枝楞的朝天辫,稚儿不解生死,却受着巨大的哀戚感染,脏兮兮的小手不断抹着眼睛,却只能抹下更多漾着泥花的泪水。
一向最为冷酷的皇陵卫也忍不住微红了眼圈,走在最前的一人忽然拔刀而出,大声道:“恭迎徐大人回城!”
宦官的声音总有些尖细,喊得越高越滑稽。可此时,无一人笑得出来;随着这一声,城墙内外痛哭更甚。一直埋首在车上的徐校终于抬起头来,只见白幡鼓风,只听哭灵声恸,越发恍惚……着、都是他父亲用命换来的。
怔愣太过,分辨不出是谁的叫骂,但听得清晰:“都怪虞方那个混账,徐大人本不用死的,徐大人是被虞方害死的!”
……是啊,他父亲本不必死的。
苍天悯人,本最是多雨的夏日时节,自洪水袭来后,从未下过一场大雨。
……因为*,因为贪婪、恶毒,他的父亲赔上了性命。
如今,这片万人唏嘘万人称颂——都是用他生父的命换来的!
再次狠狠一拳砸在板车之上,鲜艳血花溅起的同时,泪水终于模糊了双眼,倔强的少年,唇边勾起一丝极度嘲讽的冷笑:“如此、如此……如此一个世道!”
……
一连多日,南京城密布着朦胧的雨丝,笼罩在一片哀戚之中。
直到这一天,终于再见了久违的阳光,留都也渐渐走出这一夏的阴霾。
因为徐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尽管遭虞方一劫,南京城并未伤及根本。已经派人向北京朝廷报信,旨意未到,暂由秦寒领着皇陵卫维持留都的日常运转。
虽说太监管事多有不妥,但秦寒明言“一切循徐大人生前之令”,再加上大灾过后所有人求得都是一个安生——就算是最酸腐的儒生,也不会在这时候跳出来瞎指挥。
薛家算是城中遭难较为严重的,死了不少下人,又有满院子的火油血迹要收拾。宝钗当仁不让地再次挑起了重担,这次却不仅仅是因为父母未病愈,亲眼见那晚宝钗要与虞方同归于尽时的狠厉,全家无人再敢驳大姑娘的令,甚至胆小一些的看到宝钗还会不由自主地打寒战。
宝钗的管理倒是方便了许多,这几日,她有条不紊地安排家中大小事务,清理庭院、紧闭门户,再将原被调去修堤的家人接了一些回来,重新编了管事,命各司其职。人手还是不够,考虑到现在还未彻底安定下来,宝钗也不打算贸贸然添置人手。
这日,宝钗先是派了两人去还滞留外地的三叔、五叔、七叔与八叔去了信,报平安也是问平安。然后,问了几句家中情况,得了句“七姑娘已经能下床了”,又得了句“二姑娘那边吧……想闹又不敢闹,还僵着呢”。
宝篥渐渐康复,真是好事。虽然宝钗很想去戳戳那只倔小熊粉嫩嫩的苹果脸,但考虑了一下,还是二房那头比较重要,压了那么多日,实在不好再压了。
再说,三婶娘与宝琴都会顾着宝篥,宝钗如此想着,已经向二房的方向走去。
金色的阳光照亮了半张侧颜,宝钗微蹙着眉心,轻叹了一声。这次,还真不是薛文姝又犯蠢,也不是薛文静再出幺蛾子,实在是薛蛟——太不是个男人了!
那日虞方带人攻入家中,二房住的院子靠前,薛蛟三兄妹根本跑不出去,只能躲在屋里。薛蛟窝在床底下,薛文静姐妹则藏在了衣橱里。
谁都没想到,一个蒙面人冲进来把薛蛟从床底下拖出来的时候,这胆小如鼠的小书生竟然抱头颤抖,还哆哆嗦嗦地指:“别杀我!我妹妹在衣橱里,她们身上塞了好多金银……都给你们,别杀我!”
两姐妹就这么被哥哥出卖,薛文姝吓得缩成一团,薛文静却从衣橱门缝里看得清楚——那蒙面人对着衣橱便举刀,显然是想把她们姐妹活活刺死在里面!
千钧一发之际,后院处传来“哗啦”的水声,正是宝钗让人泼了水又泼了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