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宝钗不由沉默。自己与薛蟠去见曹铮那日,穆梓安就消弭了对薛家的怀疑。而后——他确实救了自己一家人。
穆梓安抱着胳膊:“再者,今夜可是薛公自己来了府衙。以薛姑娘的聪慧,应该不需我多说。”
宝钗不由蹙眉。父亲告诉过她,今夜来府衙,事关大皇子之命,再加上穆梓安此时的态度——是否意味着,父亲已经明确投了大皇子?
在官场上,薛家算不得什么;但是以薛家的财富,倒也值得大皇子高看一眼。
父亲做的没错,可是——是不是太早、抑或说太仓促了一点?
薛家的两个姻亲:王子腾派出亲信跟踪皇子,不像出于善意;再有贾家,元春入宫为妃,跟皇后嫡子也不太可能走到一路去。因曾作过读者,宝钗对贾王二家实难产生好感,看父亲态度也似对亲戚之事不太热衷……可是,书中言,四大家族向来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父亲如此仓促而明确的站队,是否会招来记恨、埋下隐患?
宝钗在心中思忖:薛彬从来不是个冲动的人。薛澄险些害死他一双儿女,他也隐忍了好几日,直到借徐龄的手一举收拾了二房,彻底让他们翻不了身。
穆梓安看出宝钗的疑惑,在心中暗暗道:你爹还不是为了你么。
这小姑娘有个疼爱她的好爹,她自己又极为聪明,如此——直让他一点都插不进手去。
比被喜欢的人讨厌还要郁闷的,莫过于:你根本不知道该为她做些什么、才能让她改变对你的感观。
如此郁闷着,穆梓安不由嘀咕出声儿:“我倒是真想跟薛姑娘化干戈为玉帛。”
最好是化干戈为喜帛。
宝钗还在想薛彬的事,没明白他的意思,不由疑惑地看着。
少女清澈的眸光直映入心底,穆梓安再次心中一动,而后——
噌得一声,宝钗眼前至于晃晃悠悠的流萤,别说人影,鬼影都不见了。
鬼影正在墙头上蹲着呢,含糊着撂下一句“薛姑娘早点休息”,就纵身跃了出去。
宝钗不由蹙眉,产生了与太皇子殿下同样的疑惑:总不肯好好走路,这到底什么毛病?
……
脚底抹油,又是因为脸烫得能煎蛋了。
穆梓安依靠着墙,直搓脸。
旁边传来幽幽的叹息:“就这点出息。”
“你怎么在这儿?”穆梓安瞧着卓尧从他身后的竹林里绕出来,抽了抽嘴角,“你都听见了?”
卓尧颔首:“一字不差。”
穆梓安不说话了,为对这损友“忠义”而惨到这种地步,还被他听到了——也不知道是亏还是赚,但是,面子里子肯定一起丢光了!
卓尧好笑:“原说给你半年,可如此看来……这姑娘,够呛。”
“我本来就没指望。”穆梓安翻了个白眼,明知是只母老虎,我就偏向虎山行,怎么地了?
卓尧绕有兴趣问道:“那你指望什么?”
“指望她别那么讨厌我而已。”穆梓安嘀咕一句,又道,“你不是答应了薛彬么,让他闺女落选就行。”
本来就是卓尧与薛家间的人情,他没打算蹭人家的。再说,反正这姑娘还小,这一两年估计嫁不出去。慢慢耗着呗!
卓尧不由露出一抹玩味之色:“也就是说,你打算自己去提亲?”
“嗯,我又不是宗室,非得靠选秀讨媳妇。”宗室也有自己聘媳妇的呢!没那么严格,自家老娘就是被祖母聘回来的,要不然以老娘那副魁梧的形貌参加选秀——第一轮就要把挑选的太监吓得屁滚尿流一个个恨不能自戳双目!
“可你是否考虑过——门第之差?”
本朝祖制,秀女不取名门贵女,而是从低阶官员、乡绅之女中挑选。所以,选秀时挑个家世一般的女子,实属常事。
若是自行聘娶,那就大不一样了。
提起这茬,穆梓安不由眯了眼睛,又勾了勾嘴唇:“你又不是不知道,我爹和我娘凑一块儿,除了门当户对,哪里都不对。”
“很早之前,我娘就跟我说了:你要是不挑个你喜欢也喜欢你的——老娘就打死你!”
他喜欢人家,人家却不喜欢他。这种情形,自家娘也说了:你要是敢来强的,连你爹一起打死!
第四十三章()
是夜,皇陵卫再次出城,替卓尧与穆梓安往京城送信。前者自然是送给皇后的,只是在告知留都情况后,在信最后又附了一句:“穆梓安心仪薛氏女,奈何佳人不解之——吾,甚怜之”。
——幸亏这封信没被穆梓安瞧见,要不然这被可怜的小世子非得捶桌子砸椅子,再来一声狮子吼:割袍断义,绝交!
不过嘛,穆梓安真没辜负竹马这番幸灾乐祸,他的信是送给水溶的,请那位北静王殿下帮忙盯一盯荣国府与王家的近况。其实,穆梓安真不想去求那坏心眼的闲王,可这信明摆着不能往家里送,要是让老娘知道自己在办差途中居然敢“慕少艾”,非得招来一顿打!
宝钗不知道自己已经被惦记上了,被穆梓安一搅合,也没了看夜景的心情,回了房便睡下了,待第二日天光大亮,听外头传来脚步声。
宝钗打开门,正迎上薛蟠的一双大大的黑眼圈。可怜的呆霸王,一副萎靡不振的模样,看起来憔悴得不行,活像一只耷拉着耳朵蜷成一团的没精神的大狗狗。
“怎么,哥哥一晚上都没缓过来?”宝钗不由莞尔,虽然有些不厚道,可是——看到这可爱的哥哥救觉得心情开朗,这可怎么办呦!
“缓过来了。”薛蟠闷闷一句,忽然又龇牙,“管他什么太监宫女,关老子什么事?”不就是个热闹么,还挺好看的,何苦不看,何苦还为这来纠结!
宝钗挑眉:“哥哥好歹吼得小点儿声,怕引不来人灭咱们的口?”
薛蟠瞪眼珠子,连忙捂嘴,左看右看,确定四下无人才重重舒了一口气。
而后,又蔫巴了,呆霸王打了个大大的哈欠,上下眼皮子直打架。
宝钗不由摇头:“不是说缓过来了么,怎么还这幅模样?”
“等我想明白的时候,已经天亮了。”在没想明白的时候,薛蟠把自己呈大字型平摊在床上晾了一夜,毫无睡意,嘴巴张得老大,一双眼睛瞪得溜圆。
一二三,木头人,无论我怎么瞪、房梁它就是不动啊喂!
宝钗想象着那个场景,终于忍俊不禁:“——噗!”
端庄矜持的乖妹妹赶紧拿帕子掩嘴,却还是顿时引来傻哥哥一连串咬牙切齿的瞪视。
薛彬也在府衙歇了小半夜,来接儿女时,就见闺女又在欺负儿子,顿时满意地抚了抚下巴:有闺女教,儿子应该能长进点儿。
薛家马车出府衙时,明珏特意赶出来送,特意与薛彬道:“薛公请借一步说话。”
薛蟠看着自家老爹被人带一边了,忍不住从马车里探出脑袋,左顾右盼:“这干嘛呢?啧啧,她那姘头不会躲哪儿看着吧?”
如此欠抽的行为让宝钗挑眉,随手拎过一边的扇子,对准薛蟠的狗头狠狠就是一敲。
赶紧缩回来的薛蟠疼得直搓牙花:妹子你打我干什么!
还敢瞪回来?宝钗眯眼睛,手腕一翻、扇子一抡——狗头又挨了一下!
薛蟠终于消停,抱头蹲一边去了,只敢稍微闪闪眼皮子:“妹子,你不也在看嘛……”
“我又没像你,伸出去看。”宝钗只是半挑着车帘,半倚窗边悄看,微微蹙着眉,边低声道,“父亲,似是与林大人、或大皇子,达成了什么交易。”
“妹子你在说什么?”
宝钗放下车帘,轻轻摇了摇头:“只是我的猜测罢了。”
不远处,看到雕花马车的锦帘掀了又合,明珏不由摇头笑道:“大姑娘一向聪明细致,您又何必瞒她。”
薛彬沉默了一会儿,才缓缓道:“因我这个父亲无能,眼睁睁看着女儿被诱入陷阱,拦不得、救不得……倒不如不告诉她真相,至少她还能开心地认为,她有个好舅舅,给她保了一门好亲事,她将无忧无虑、一生荣华。”
明珏不由叹息:“您可至于此?”如果当爹的真甘心这么自欺欺人,也不会冒着难以想象的风险直接求到大皇子跟前。
“阿寒与我说过,您一直在为了大姑娘,殚精竭虑。”薛彬一听说女儿被选做了秀女便去找了秦寒。宦官也分文武,秦寒明显是武官,他并不管选秀,但还是帮着薛彬直接问到了十二监之首的司礼监:我女儿天生身带热毒,怎能参与选秀?
司礼监的太监也不是油盐不进,薛彬塞了足够的好处,终于撬开了他的嘴。老太监一脸为难地告知:咱们不过是听话办差的,是贤妃娘娘亲自点的薛姑娘。
之后,“恰巧”,京城王家贾家又来信来安抚:选秀不过是个意外,薛公放心,有贤妃娘娘在,薛姑娘定会落选,而后直接说给宝玉,一点儿都不会出错!
接到信后,薛彬气得全身颤抖,却终究是冷笑着在两个信封里各塞了一万两银票做“谢礼”。
而后就是——薛彬对这两门“亲戚”彻底冷了心,宁愿去求素昧平生的大皇子。
明珏缓缓道:“您放心,大皇子殿下向来一诺千金,定会护得薛姑娘无虞。”又顿了顿,“但是,还请您——”
薛彬深深一揖:“请殿下放心,下官不会辜负殿下深恩。”
明珏深深看了看不远处的马车,又轻声道:“还有,林大人初来留都,根基未稳,还须地方耆老望族多加支援。”
“下官明白,定会极力支持林大人之新政。”
明珏不由沉默,如今的新政不过是个应急之策,大皇子真正想变的……何其多矣。
所以,才需要留都商人的支持。
“还有,”又看了看左右,明珏最后一句极轻,“昨天晚上,殿下派禁军去方家抄捡,却发现方士升已经不见了踪影。”
薛彬不由皱了皱眉,听明珏轻声说完:“在扬州,靠五老爷引蛇出洞方才抓住了吕陶与方清铎,若方士升得知,必然深恨薛家,还请您千万小心。”
“我明白。”薛彬想了想,又道,“此事,也请林大人小心。毕竟,方士升是文人。”
商人天生顶的就是个铜臭名声,倒也同类往死里折腾。
明珏点了点头:“我会的,多谢您。”
薛彬重新回到马车处,准备带着儿女一起回去。
薛蟠终于忍不住,正要掀了帘子去问“爹你跟她说什么了”,就听耳边声声风起——
刷得一声,宝钗将折扇打了开来,玉骨帛面,画的是一幅淋漓的泼墨山水,墨色一片浓,迎面看着一股锐意洒脱的寒气。宝钗帽檐上的白纱映在水墨之后,又添了一丝肃穆的冷寂之感。
薛蟠反射性地捂脑袋缩脖子:“妹子你又要打我?”
宝钗挑眉:“事不过三。”再来就不是打了,“哥哥或是受了伤吧,回去,我给哥哥上药。”
上药——是上刑才对吧?
薛蟠立即回想起上次的惨状,两只胳膊被妹子涮成了麻辣烫,又酸又疼又火辣辣,那叫一个可怜的!
薛彬的声音及时从马车外传来:“蟠儿别闹!”
明明是你们无理取闹地联手欺负我!
薛蟠维持着想要咬枕头的委屈泪眼,一路回了家,一进门就听一阵“呜呜呜嗷嗷嗷”——
这谁啊?是哭还是笑还是叫啊?
细看,连薛彬都忍不住抽嘴角:“五弟,你回来了……回来就好。”
“大哥!”薛枭险些冲着薛彬扑过来,人高马大却满脸鼻涕泡——薛彬下意识地后退一步。
站在后面的宝钗及时读出了她爹的肢体语言:咳咳、咳咳,还是带伤的病患呢,禁不起大型犬类的撒娇求抱抱!
赶紧在暗里地踹了薛蟠一脚,薛蟠不情不愿地上前给他爹做人肉盾牌,跟他五叔对视,惊讶地瞪圆了眼睛:呦,五叔跟自己越长越像了嘛!
幸亏这话没说出口,要不然站身后的他老子能一脚把他踹个大门牙着地。
宝钗暗暗捏着拳头,拼命忍笑:确实像呢,薛蟠要是贴上一圈儿胡子茬茬,就跟这五叔一个样儿了呢!
其实,未满四十的男子并不蓄须。薛枭这胡子拉碴的模样……其实是憔悴的呢!
憔悴的薛家五老爷后怕不已:“大哥,吓死我了,那些皇陵卫太杀人不眨眼啊,拔刀就砍!”
薛彬再次抽嘴角:杀人不是为了救你?
吕陶虽是被自家夫人卖了的,可把一个知府运出城,也不是容易瞒天过海的!引来了一路的追杀,薛枭被一路塞在马车里颠簸着运回来……咳咳,也确实吓到他了。
被吓到的远不只一个薛枭。本想着扬州有钱又有风景,五老爷一时兴起把全家都带上了,娇妻爱子还有一位美妾——虽然那爱子是美妾生的——总之,被吓到的时候,女人孩子统一的反应都是:尖叫。
后院里,女人孩子还在哭,妯娌在安慰。因为大房薛王氏还在养病,八房薛刘氏从来就没有不生病的时候,只能由三房的薛胡氏搂着五少爷薛虬,七房薛戚氏扶着五夫人薛吴氏,不停劝着“虬哥儿别哭了”、“五嫂擦擦眼泪”之类。
不管怎么劝,干嚎从没停止过,还有越演越烈的趋势。
薛胡氏与薛戚氏一向不怎么对付,此时却是难得的同病相怜,被嚎得非常头痛。
更要命的是,脚底下还有个“嘤嘤嘤”的,正是薛虬的生母、五房的徐姨娘。
夫人们扶着妯娌安慰孩子,没人会自降身份来关怀一个姨娘。说实在的,若不是薛虬时不时哭喊一句“娘”,薛胡氏都恨不能找个婆子进来把徐姨娘叉出去。
——须知,薛虬可是被徐姨娘养着的。因为五夫人嫌弃,不是自己的崽子,不养!
终于,救星到了,薛彬劝好了薛枭,赶紧打发这傻弟弟来拯救一帮弟媳。
五老爷咆哮:“好了,都别嚎了,难听死了!”
五房向来是整齐划一的。薛枭一踏进门槛,薛吴氏与徐姨娘便一齐扑了上去,左边挽胳膊右边搀膀子,一起仰起梨花带雨的哭脸:“老爷!”
薛枭还没彻底从惊吓中缓过来呢,被这么左敲钵锣右坠秤砣的,差点一个踉跄跌地下去,结果就是娇妻美妾再次同时疾呼,七岁的小薛虬楞乎乎地叫“爹”,旁边薛胡氏眼疾手快拉住他——千万别过去,那三个要是一起倒下来,还不把你这小身板压成饼饼!
人人退散避免做肉垫,宝钗一边扶额一边看戏,忽然皱起眉,转头瞧了薛蟠一眼——
薛蟠正忙着找掩体呢,又被吓一跳,顿时冤屈得想哭:妹子我又做错什么呢?
宝钗在心里默默道:要是你也跟他一样,左边挂个夏金桂,右边栓个宝蟾,还有个香菱的娃在叫你爹……又想揍你了呢!
第四十四章()
五房的归来让薛家大宅越加热闹,薛枭不聪明又耳根子软,搂着娇妻美妾,美则美矣,可就是——太吵了啊!
五房一妻一妾,一个有名分一个有娃,平时没少别苗头。这次一起走一趟惊魂扬州路,更是闹得不可开交。只因为薛枭逃离扬州那天,先是冲到薛吴氏那头喊“赶紧收拾东西今晚就走”,又跑到徐氏那头将小妾儿子一起拎了出来,三人一起奔到大门口刚好打了个照面——
薛吴氏勃然大怒:你撂下发妻反去接这小贱人?
徐氏“嘤嘤嘤”:老爷您居然不先顾您的亲生儿子!
薛枭傻眼,两头不是人;老婆姨娘一起发飙,同时伸出纤纤玉指,狠狠扯耳朵!一路上,负责护送的皇陵卫边抽嘴角边听着嗷嗷叫,同时在心里默哀:咱们不擅长应付这种事,五老爷还请您自求多福。马车颠簸,您悠着点儿,耳朵别给扯掉了哎!
回家之后,妻妾继续闹腾,薛枭为了保住自己刚刚劫后余生的耳朵,天天玩薛彬书房里钻:呜呜大哥,求安慰求抚摸,求避难所,至少那俩泼妇不敢闹到您这儿来!
薛彬同情这傻弟弟,便常常带着一起喝喝酒算算账。薛枭比薛蟠强的一点就是——他能看得懂账本,数的清银票。
当然,薛彬提前将薛蟠踹去了宝钗那里,示意女儿:狠狠磋磨、狠狠教!
弟弟傻点就傻点,总归挺可爱的;但是,儿子决不能是个酒囊饭袋!
当然,在这之前,薛彬特意选了个夜黑风高的晚将“选秀”与“保媒”的真意告诉了宝钗,最后一句异常直白:“你大舅舅对你,没安好心。”
原来如此,宝钗终于明白了,为何当初明珏回以那种饱含深意的语气告知她这门“保媒”。
当然,她一直沉默着,直到薛彬说完,才淡淡道了一句:“真恶心。”
薛彬确是一愣:“宝钗你……”真的一点都不伤心?
双手拢在袖间,宝钗悄然弯起手指、触及自己的手腕,只觉一片如玉的雪滑。脉搏很轻、很平稳,丝毫没有变化,她是病逝在洁白病榻上的容葭,这是一个曾经冷漠着看完全局的读者的灵魂,怎么会为早已提防在心的某些人伤心呢?
薛彬不由叹息:“别担心,爹已经求了大皇子,必会让你安全落选,脱离你表姐和大舅舅的掌控。”
“多谢父亲。”宝钗福了福身子,忽然抬起头,微笑着看向父亲,“女儿还有一事要请教父亲:为人处世,子女当以父亲为标杆,而如今留都局势混沌难明,不知父亲是否已经有了明确的立场?”
薛彬愣了愣,才意味深长道:“大皇子乃是一诺千金之人。”
宝钗不由微笑:“女儿明白了。”
终于清楚,父亲站在了大皇子这面,也站在了贾王二家的对立面。
父女二人心照不宣:“莫告诉(你)母亲。”
当然,薛彬还有背书:“也别让你哥哥知道。”他真怕那傻儿子杀伤京城去找九省都提点打架呢!
“爹放心,我定会好好教导哥哥。”
看着女儿欢快离去的步伐,薛彬不由产生了一种奇怪的感觉:女儿似乎……有点开心?好像是、解脱了一门她本就极不愿意的婚事?
……
所以,除了有些恶心,宝钗的心情真的不错。在教导薛蟠之前,还特意去安抚了一番薛王氏。当然不会告知王家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