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红楼之冷美人-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宝钗盯着薛明氏的眼睛,缓缓道:“秀春姑姑掌管小库房三年,账目清清楚楚,从未出过错。我不相信秀春姑姑会做出这种事。”

    薛明氏抿了抿茶,淡淡道:“秀春被人下了药。”

    宝钗皱眉:“被谁?”

    薛明氏反问:“你说呢?”

    宝钗再进一步:“抱歉,我无法为秀春姑姑做什么……只感谢六婶娘,谢您昨晚特意去救我,免得我与秀春姑姑一样,无辜叫人损了名节。”

    其实,宝钗昨夜并未让薛明氏救着,但薛明氏还是挑起了眉,照单全收还反问:“你打算怎么谢?”

    宝钗承诺:“我定会让母亲还秀春姑姑清白。”

    薛明氏是个聪明人,又有意帮过她,宝钗并不愿放厥词去瞎承诺什么,只有这点,她定能保证。

    薛明氏点头,并不意外:“看来,报仇之事,还得我亲自来。”

    报仇?宝钗皱了皱眉,并不接话。

    薛明氏问:“大姑娘还有事吗?”

    宝钗起身,福了一福:“最近家里事一件连着一件,宝钗难以应付,特来向六婶娘请教。”

    薛明氏看着宝钗清淡的眉眼,不由收了收戾气,摇了摇头:“不过是祸起萧墙。”又道,“二房想掌权,想当家,尤其是二嫂,已经想了很久了。咱们几个妯娌心里都有数,只有大嫂叫她蒙在鼓里。大嫂心慈,她又一向会说话,大嫂叫她哄得迷糊,竟将外院的事儿全都交给了她。”

    没错。宝钗暗忖,薛穆氏要管后面胡同里寄居的灾民,也顺便将整个外院拉进了自己的管辖范围之内。

    “婆婆还在世时,与我说道过。其实挺可笑,大伯与二伯出生只相差一年,却是天差地别。老太爷跟随□□打天下,得了功勋可以恩荫子女,得荫的自然是大伯。继承家业的也是长子,就像都是皇商,这家业是大半皆是大伯的,二伯不过是跟着打理打理生意。二伯一直不服气,便想先生个嫡长孙,谁知,明明是二嫂先怀的孩子,大嫂早产,大公子又比二公子早了半个月。”

    这……宝钗方才反应过来,仔细想想,觉得比薛明氏说的还可笑:不仅是薛蟠比薛蛟大了半个月,自己与二房的一对双生姐妹花,薛文静与薛文姝,自己也刚巧比她们大十天!

    嫡长女的名头也是落在了她薛宝钗的头上。如此一算,宝钗忽然觉得,如果自己是二叔与二婶娘,定然已快憋屈死了。

    憋屈一回无所谓,憋屈十年二十年实在痛苦,就算憋不下去想杀人……其心可诛,但其情也不是不能理解。

    而且,二房那位薛蛟堂兄一表人才,谦恭守礼读书也不错,已经考上了童生——可薛家的“大爷”还是薛蟠,任他惹是生非胡作非为,这可叫人怎么说!

    不仅是宝钗听得哭笑不得,旁边的青鸾也心惊,如果六夫人说的是真的,那太太这些年对二太太诸多信任依仗……简直就是养了条白眼狼,而且越喂心越大!

    “还有一事,大嫂大概还没告诉你。你那位大舅舅打算给你保媒,打算说给荣国府二房的嫡次子。”

    宝钗:“……”

    青鸾终于忍不住了,咬着牙怒道:“六夫人!”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儿女亲事,哪该由个守寡的婶娘提出来?

    “你求我‘指教’,我便将我知道的都告诉你,爱不爱听是你的事。”薛明氏抿了抿茶,淡淡继续道,“是门好亲事,惹人眼红也不奇怪。”

    七品官的女儿,还是个商户,能嫁进国公府嫡枝,确实够惹眼的。

    宝钗定定神,制止还想说什么青鸾,缓缓问道:“六婶娘为何单独提起这条?”长远事,与眼下的艰难应该没什么关系。

    薛明氏意有所指:“没准有人认为,要是你不在了,这门好亲事就能落到别人兜里。“

    宝钗愣住,心道难道这就是二房一定要致她于死地的原因——怎么可能?虽然二房的两个妹妹与她年纪差不多,但是这门亲事是王子腾保的媒,也就是特意说给他外甥女的,若换了别人……如果真能让,她孔融让梨可以么?

    薛明氏却忽然站了起来:“我知道都已说完,大姑娘还未养好身子,早些回去歇着吧。至于我——该去给秀春报仇了。”

    宝钗一惊,而后猛然站了起来:“六婶娘打算做什么?”

    薛明氏莞尔:“昨晚是大姑娘亲自抓了人,不觉得少了些什么?”

    宝钗抿唇细想,忽然反应过来:少了一只鞋!

    昨夜那名男子露了一只沾满污泥的脚,也就是说,有一只鞋掉在了什么地方!

    那只鞋已经被找着了,就在薛穆氏陪房王嬷嬷的小院里,皱巴巴的烂鞋被撂在空地上,成了铁证。

    王嬷嬷也跪在院子里,她身边还有那被捆成粽子的男子。满头冷汗,王嬷嬷又惊又怕不住颤抖,却不敢求救,因为不只她的主子薛穆氏在这里,管家大太太薛王氏也在,正愤怒地命人搜查:“给我搜清楚了,看还藏了多少贼赃!”

    素净雅局居内,薛明氏与宝钗道:“昨夜你的丫鬟回去后,我便命人去找了大嫂。告诉她,二嫂院子里有人勾结外男,差点连累了你。”

    这不是薛王氏信不信的问题,而是下人勾结外男远比外男意欲对小姐不轨要好听、也好处理得多。

    宝钗凝视,缓缓问:“六婶娘所说的‘报仇’仅止于此?”

    薛明氏抚了抚绣桌上覆的白纱:“自然不是,冤有头、债有主。”

    正被抄检的杂乱小院里,一摊一摊的东西往外倒着。众人看得清楚,一个奴婢的屋里,抄出了上万两的银票,好些古董瓶玩,其中好些都是帐册上记成打坏了的,金银锭子粿子根本不计其数,直接抄出了整整三箱来!

    满院子皆是抽气声,薛家巨富,得脸的奴仆积财并不稀奇,可竟然能攒下这么多……怎么可能?

    随着更多的赃物被缴出,薛王氏的脸越来越青,王嬷嬷抖得噤若寒蝉,而一旁穿着深紫色衣衫的薛穆氏,勾勒得浓重的眉眼下皆是掩不住的紧张。

    忽然,周嬷嬷举着一样东西呈到薛王氏前:“太太,发现了一本账册,还有两封信!”

    账册和……信?顿时,薛穆氏的脸色灰败,摇摇欲坠。

第七章() 
周嬷嬷捧着账册和信走向薛王氏,薛王氏紧紧皱眉伸了手去接——谁都没想到,就在擦身而过之时,王嬷嬷忽然窜了起来,一把夺下周嬷嬷手中的信,揉成一团便往嘴里塞!

    周嬷嬷被推得一个踉跄,险些跌倒。

    薛王氏气得脸色铁青:“反了,都反了!给我制住她!”

    两个身强体壮的婆子一左一右挟持住王嬷嬷,可这老嬷嬷宛若疯了一般,两手如钢钳一般死命将信往嘴里塞,梗得眼珠爆出面目狰狞。

    制人的婆子一低头,就见王嬷嬷的脸扭曲如鬼魅,不由受惊松了手,王嬷嬷竟然捂着喉咙直直冲出,正对着院中那口深井,脑袋一闷便直直栽了下去!

    变故太快,所有人都愣住了,直到一声凄厉的惨叫:“啊——”

    薛穆氏仿佛受不了刺激,身子一软,瘫倒在了身侧丫鬟的怀里,引得丫鬟尖叫:“不好了,二太太厥过去了!”

    薛王氏这才回过神来,赶紧道:“还不快将二太太抬回去,叫大夫!”

    院里一片兵荒马乱,一众人簇拥着薛穆氏往外走,却不成想,迎面撞上两个人:“六夫人……大小姐?”

    薛明氏款款而来,紧跟其后的自然是宝钗。

    “宝钗?”薛王氏不由皱眉,作为当家长嫂,又受婆母临终所托,她自认从未苛待过这个守寡的弟妹——可这并不代表她希望自己乖乖的女儿跟个不安于室的女人太过亲近。

    宝钗上前扶住薛王氏,瞥了一眼院中之井:“母亲,人命关天,还是先把王嬷嬷救上来再说吧。”

    薛王氏愣住:“救……”

    女儿用个“救”字,就代表肯定人没死。薛王氏这才反应过来,刚刚慌慌张张的,都没察觉出——人是跳下去了,可是压根没听到落水该有的“噗通”声!

    被王嬷嬷跳井弄得差点心脏停跳婆子也终于反应过来,大着胆子凑近往井里一瞅,顿时吓一跳:“太太,井里、井里有个网,将人兜住了!”

    薛明氏上前一步,对着薛王氏福了福:“大嫂莫怪,这网是我让放的。您也知道,前几日,金莺那傻丫头为保清白投了井,虽是干干净净的姑娘家,可到底……我怕污了井水,便在昨夜让人将临近的几口井全都盖了网,暂时封起不用。”

    井里的网不是麻绳所织,而是又细又韧的丝线铰成的。王嬷嬷落在其中被网成了个白绒绒的茧子,四肢蹬啊蹬的,怎么都挣不开,只能用暴突的眼睛死死瞪着人,脸上的褶子一皱一皱,活像只暴怒的癞□□。

    捆个奴仆都用丝,“珍珠入土金如铁”的薛家简直奢靡到了极点——宝钗在心里如是叹着,眼睛却瞟向了薛明氏,她六婶娘刚刚登场,这出戏还未到精彩的时候。

    薛明氏对王嬷嬷愤恨的眼神毫不在意,又像薛王氏福了福,动作极为优雅:“我在井里放丝网,本该告诉这位王妈妈一声。可王妈妈昨夜兢兢业业地巡了院子,半夜还未回,刚巧错过了。”

    所以今天这蠢婆子才会傻乎乎地跳井,跳进了别人早已设好的套里。

    宝钗暗暗在心里叹服,仅仅是两句话,薛明氏说得极有水平,既在明面上圆过了私自设网一事,又提醒了薛王氏:“前几天”金莺投井,是以死保住清白;“昨夜”外男入侵,险些毁了她薛宝钗的清白。

    关系到自己宝贝女儿的名节,薛王氏怎么能让?怎么都得审清楚,把王嬷嬷这“勾结外男”的罪名给坐实了才行!

    薛王氏一咬牙,怒道:“把这老货的下巴卸了,把信掏出来!再把那账本拿来,我倒要看看这是怎么回事!”

    薛明氏已退到一边,不干涉当家大嫂的决断,只是噙着一抹淡淡的冷笑,随意往后一瞟,只见薛穆氏依旧躺在丫鬟的怀里,依旧“晕厥”着。

    宝钗则快步走向井边,不顾肮脏、亲手捡起婆子嘴里的碎信。看得清楚,账本无关紧要,这几封信才是重点。

    两封厚信没那么容易吞,沾了唾液也只是糊了几个字,宝钗展开、拼起,一目扫过,不由紧紧皱眉——几乎是下一刻,宝钗将信卷进了手帕,捏在手心,沁出一层薄薄的手汗。

    另一头,薛王氏也已经看完了账本——这不是一个刁奴的私账而是二房的公帐:薛穆氏趁着帮忙管家的机会,挪用了家里的银子,让那刁奴在外头放印子钱兹息,已经持续了半年之久。尤其是最近,水灾当头城里囤钱囤物资的极多,薛穆氏趁机挪了薛家商铺里的存货出去卖,赚了好大一笔。

    毫无疑问的,从王嬷嬷屋里抄检出的那堆银票银锭都是贼赃,整个二房的贼赃。

    薛王氏气得身体发抖,嘴唇不断哆嗦。白眼狼,她养了那么多年,真的养出了一条白眼狼!

    薛明氏悄然走来,瞥了一眼账本,再瞥一眼紧绷身体的“昏迷”的二嫂,不由摇了摇头,叹惋一般:“真没想到,二嫂竟然做出这种事。这可万万不能让徐大人知晓。徐大人最恨盘剥百姓,而现在大公子还在牢里……”

    这又提醒了薛王氏:若是此时薛家叫徐龄拿住盘剥百姓,还被关在应天府大牢里的薛蟠还不知道会受怎样的罪。

    薛王氏性子绵软,加上家境优渥也不太在意钱财。薛蟠与薛宝钗这一儿一女是她唯一的死穴,薛明氏戳得精准,她怎能不怒?

    “拿盆水来,将二太太泼醒!”

    一桶水提了上来,“哐当”还晃着冰块,冷得刺骨,这真泼上去还了得?

    薛穆氏是不醒也得醒,装着“悠悠转醒”的样子,虚弱地捂着胸口,惊怕万分:“大嫂,出什么事了?王妈妈,你、你还活着?”

    踉踉跄跄着,薛穆氏正想扑到王妈妈跟前,脚边却忽然飞来一本账册,啪得落地,还有薛王氏怒气冲冲的逼问:“你还有什么想说的!薛家哪里苛待了你们二房,需要二太太亲自在外头放高利贷来挣钱!”

    二太太前头顶这个“二”字,在大太太死之前,永远都做不了管家太太。可直到今日薛王氏才发现,她这个二弟妹最近总爱穿深色,尤其是今天一身掐金丝的紫色长裙,流光水滑、矜持贵气的另一面是厚实沉重闷着不透风——大夏天地穿这些,薛穆氏自己给自己找罪受,但还真显出几分管家太太的气度来。

    薛王氏更是气不打一处来,气得胸口不住起伏:“二太太可是盼着我早些死了,早日接管这个家是不是!”

    这话说的可重,薛穆氏捂着胸口向后退了几步,满眼是泪,“大嫂在说这么啊,这样的罪名弟妹承受不起!”

    说着,薛穆氏踉踉跄跄地跑到王嬷嬷跟前,仿佛才反应过来似的,痛心疾首:“大嫂,都是这个刁奴,定是她打着二房的旗号在外胡作非为!她害我,她害我!”

    王嬷嬷运气好,下巴牢实没给卸下,不过嘴里的东西都被掏了出来,顺势“呸”了一口,昂了昂脖子:“大太太,我老婆子一人做事一人当,这事跟二太太没关系,就是我老婆子一个人干的!”

    薛穆氏顺势伏倒在地,痛哭流涕:“大嫂信我,求大嫂信我啊!”

    主仆二人一唱一和配合得天衣无缝,薛王氏险些叫气晕过去。薛明氏皱了皱眉,刚想说什么,却见宝钗上前一步,轻轻巧巧问了一句:“王妈妈可识字?”

    薛穆氏与王嬷嬷皆愣了,半晌,王嬷嬷才干巴巴道:“老奴、老奴看得懂账本。”

    “这样。”宝钗弯了弯唇角,也不提信中内容,反而发问,“那请问王妈妈,您迫不及待吞进肚里的两封信里,究竟写了些什么?”

    看得懂账本不代表能写信,典型的例子就是王熙凤,半个睁眼瞎。

    宝钗并不关心王嬷嬷到底识不识字,但是可以确定,王嬷嬷知道信件内容——否则她断不会冒着梗死的风险再带着两封信跳入井中。

    王嬷嬷当然知道……可信里那些,哪里能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说?

    只是不断磕头,冲着薛王氏磕头:“太太,纵是二太太有再多的不是,求您看在二老爷的面子上,饶她这一回吧,饶她这一回吧!”

    薛王氏冷笑一声:“我倒是想饶,但是你家二太太竟然将手伸到了商铺里,那是老爷们的地方——这事,还得等老爷回来定夺!”

    薛家是男主外、女主内,一般来说,连薛王氏都不得擅自过问家中产业。薛家主营盐茶,兼有一些铜铁,都是朝廷监管的大行当,哪能轻易让女人插手?

    按照账册上所写,薛穆氏连铺子里的盐都敢拿出去卖——真要叫逮着了,按照律法,全家得一起流放。

    王嬷嬷也知其中厉害,只得继续磕头,磕得额上都带了血,满眼绝望:“二太太还有蛟少爷和两位小姐啊,求求大太太,不看僧面看佛面,饶了二太太这一回吧!”

    “大嫂!”薛穆氏也发出一声凄厉的呼喊,再次身子一晃,软绵绵地晕倒了下去。

    说实话,不管是装晕还是真晕,总得是纤细幽雅的美人——譬如薛明氏这般的——做起来才有效果。薛穆氏已经三十七岁了,比她大嫂还大三岁,又穿了一身显老的紫色袄裙,这一倒下去,简直跟个无赖撒泼的老太太似的。

    薛王氏气得要叫泼冰水,宝钗赶紧上前,劝道:“母亲千万别气坏了身子,既然牵涉到商铺,不妨等父亲和二叔回来再慢慢处理。再说,薛家现在……也不宜闹出家丑,反给别人看笑话。”

    关键是先把这些个高利贷给抹平了,尤其是私自卖盐的事儿。好在薛穆氏做的是偷偷摸摸的生意,并未打着薛家的旗号。

    照宝钗所想,被薛穆氏派出在外放印子钱的那些个,赶紧叫回来,进门先堵嘴、再给捆庄子上看起来。明晃晃犯了国法兼家法,得等男人回来再处理。还没收回的印子钱也都不要了,最要紧的是掐干净线索、摘干净自己……某种层面上,这也是一种破财挡灾。

    至于薛穆氏本人,也给禁闭在了院子里。薛王氏连带一院的下人全都看了起来,若不是怕走漏消息,薛王氏真想把这些吃里扒外的玩意儿全都给发卖了——这时候卖出去,跟打死也没什么区别了。

    因为,又有人招供,宝钗的冷香丸被夺、薛蟠被抓都不是巧合,也是薛穆氏悄悄派人给徐龄报信,说奸商薛家的众狗腿会在那日那时出现在那个城门口,徐龄特意带人去逮的!

    儿子被抓进大牢生死未卜、女儿命悬一线差点救不回来,就因为家里出了内鬼,就因为她信错了人!薛王氏又是后悔又是后怕,气愤交加竟然生生晕厥过去,请了大夫来扎针才稍稍缓过来。

    宝钗不敢再刺激薛王氏,只得揣着个绣帕包裹,包着那两封差点被嚼碎的书信,再次找到了薛明氏房里。

第八章() 
薛明氏料到宝钗会来找她,早已命丫鬟奉了两杯茶上来。

    夏天的瓷茶碗烫手,宝钗小心翼翼端起,却只觉指尖一片沁凉舒服得很,这才发现这是一只玉碗,光洁无暇,流转着幽幽的蓝色冷芒。

    薛明氏先端起茶碗道:“这是冷玉,沸水冲进去便会变凉,快喝吧,冷了便没这味道了。”

    宝钗轻启茶盖,沾上唇,温润的茶水入喉处,除却茶叶的清香,还有一丝丝沁凉的甜味。

    宝钗不由笑道:“六婶娘这里倒有不少好东西。”

    “这是我出宫时,太后娘娘赏下的陪嫁。”

    原来是宫里的好东西。宝钗又浅尝一口,甘甜的茶水滑过舌尖,真是说不出的享受。

    可惜,宝钗尚不能耽于享受,转了手不舍地放下茶碗,灵活的手指解开了包裹着的丝帕,却又以手轻轻拢着,半遮半掩不叫人看清庐山真面。

    薛明氏挑眉:“怎么,不让我看?”

    “不敢隐瞒六婶娘。”宝钗瞥了一眼薛明氏手里剩的半碗茶水,提醒道,“还请婶娘先喝了茶水,以免被恶心到。”

    “你这丫头,帮你做事还得记你的人情。”薛明氏无奈地一口喝完茶,看着宝钗打开丝帕,理出两封皱巴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