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杜亭和葛全武都是一惊,前者连忙起身接过电文,匆匆看了一遍,脸色一阵变化后,才对等到有些不耐烦的葛全武道:“全武,命令你的部队立即返回双城子待命吧。”
PS:等下还有两章,也许是两章合一的大章,谢谢。(未完待续。)
第五百八十二章:松山血战(一)
“什么?”葛全武大大的意外全写在脸色,问道:“总座,发生什么事情了,不是说让卑职带队去收复库页岛吗?”
杜亭没有多说,而是将手中的电文递给了他。
葛全武双手接过,仔仔细细的看了一遍,当即挺身身体朗声道:“是,卑职坚决服从命令,马上就撤。”
“不过,临走之前,卑职有个不情之请。”
杜亭有些好笑,道:“行了,咱们兄弟俩你还跟我玩这些弯弯绕,直接说,什么要求,能满足我一定尽量满足你。”
葛全武的集团军一直以来都是自己手下的绝对精锐部队,这次海参崴会战,出力很大,杜亭很是喜欢这位能征善战的部下。
“如果我军攻打伯力城,请总座把主攻的任务交给我的第9师和我的第九集团军。”葛全武目不斜视一脸正经的道。
“行,不过我也把丑话说在前面,你小子要是不能完成主攻的任务,贻误战机,可别我军法不认人。”杜亭故作威严的道。
“是,请总座放心,我第9集团军保证为按错任务。”刚保证完,葛全武便低声嘟囔道:**子早已经被咱们杀破了胆,哪里还有什么抵抗之心。
就伯力城那几万守军,看似人数不多,实则已经毫无战力,和一群乌合之众没有什么差别。”
“行了,你他娘的别在这废话了,赶快滚蛋吧。”杜亭故作不耐烦的摆了摆手。
海参崴会战的胜利,谁都知道已经将苏军的抵抗意识彻底摧毁,在后无援军,内无粮草弹药坐吃山空,又每天遭受中国空军的肆意轰炸空袭。
伯力城的苏军已经处于崩溃边缘了。
下面收复伯力城只是时间问题。
毕竟部队刚刚经历过渡江战役和海参崴会战血战,是该好好休息两天,弹药也消耗的厉害,给后勤些时间转运。
准备充足了,再一举拿下伯力城,全歼苏军在远东地区的最后一点成建制抵抗力量。
………………
美国华盛顿,白宫总统办公室。
罗斯福与马歇尔分主次而坐,一名秘书手持文件站着正在汇报刚刚传来的最新情报。
“苏德战场上,德军在基辅地区完成合围,七十万苏军被迫投降,全军覆没。
远东战场上,中国人的东北、西北两大边防军主动出击,经过两次会战,基本击溃消灭了苏军远东地区的正规抵抗力量。
苏联人目前疲于应对德军的进攻,对于远东根本无暇顾及。
远东沦为中华人之手已经只是时间问题。
“那么东南亚方向呢?”马歇尔见罗斯福脸色阴晴不定的不说话,他开口问道。
“麦克阿瑟所指挥的陆军主力正在朝前线挺进,预计现在应该已经抵达了中国云南前线。
前段时间,我陆军先遣部队与英法盟军虽然攻占了中国人的一些地方,但却受阻在了怒江天险。”秘书捡紧要的回答道。
马歇尔听完后,便对秘书摆了摆手,示意他退到一旁等候。
只见罗斯福阴沉着脸非常的不高兴。
这也难怪,自从对中华宣战后,无论是盟军还是苏军,几乎就没有传来过任何己方有利,中**队失利的消息。
全是中华军队与德国人频频得胜的消息。
这让罗斯福这个致力于遏制中国崛起,维护盟军在亚太地区地位而挑起战争的总统,如何还能高兴的起来。
特别是,就在刚刚不久前,美军太平洋战区总司令尼米兹又来电,称针对中国首都的空袭报复行动以己方空军部队全军覆没而失败了。
所以马歇尔此刻是十分能够体谅罗斯福的糟糕心情的。
沉吟了片刻,马歇尔还是劝说道:“总统先生,请不要灰心,我们国力犹存,之前的这些损失对我们来说无伤根本。
严格意义上来说,我们的战争机器才算刚刚运转起来。
今天我来之前去了几个飞机制造商哪里看过,询问了,他们说最迟三个月,就一定保证会有更为先进的战机服役。
这将是一款足以和中国人装备的现役零式战斗机相抗衡,甚至超越的新式战机。”
罗斯福掏出一根雪茄,自顾自的点上,吞云吐雾道:“还有三个月,这三个月内,我们不知道又要付出多大的伤亡代价。”
“总统先生,自古以来的战争,就没有不流血不牺牲的战争。
我们进行的是正义的战争,伟大的美利坚合众国一定会取得最后的胜利的,作为总统,您必须时刻保持信心。
对自己的国家,对自己的军队保持信心。”马歇尔充满皱纹的老脸上透露着坚定之色。
看着自己选中的这位年长幕僚脸上的坚定之色,正在抽烟的罗斯福缓缓点了点头。
…………
西南、松山前线。
战斗进入了自爆发以来最为激烈的程度,原因是,美军的陆军主力到了。
这次美国佬没有再让软脚虾的英法盟军以及他们的仆从军担纲主攻。
而是足足抽调了一个个满编精锐步兵团,在火炮,坦克、轻重机枪的掩护下,向松山要塞发动了一轮又一轮如潮水般的凶猛进攻。
战斗极为惨烈,漫山遍野都是那震耳的密集枪炮声,爆炸声。
滇军指挥部内,王大飞脸色也有些凝重了,敌军显然再度增兵了。
而且,增加的都是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精锐之师,其战斗力远非之前那些印度阿三和缅甸猴子仆从军所能比拟的。
不但滇军出现了较大伤亡,他的伞兵团的伤亡也不小。
可以说,在面对进攻敌军如此猛烈强大的火力打击下,也只有他的伞兵所装备的武器能够与其抗衡。
王大飞盯着地图沉吟了半天,最终站了起来对寸姓奇道:“将军,看来我必须马上给委员长发电,请求他为你部更换德式或者美式装备。
否则我军恐怕难以持久抵挡下去,这攻守双方的伤亡兑换比列也太大了。”
寸姓奇一听,顿时面带惊喜感激的道:“如果真是这样,那寸某就待全旅官兵谢谢王团长了!我们一定奋勇杀敌,以死报国!”(未完待续。)
第五百八十三章:松山血战(二)
二人话音刚落,指挥部内的电话突然急促的响了起来。
陈副官连忙走过去拿了起来,简单说两句,他的脸色立即变得异常激动了起来。
放下电话转头对寸姓奇和王大飞等人道:“旅座,王团长,援军,援军到了,中央军三个师已经赶到。
此外负责接手怒江防线总指挥的张灵甫将军还通知我们,做好反击的准备。
一旦部队集合完毕,就立即渡江,向英美联军发动大规模反击,把他们赶出国土去!
但是,在这之前,他要求我们务必守住松山与高黎贡山这两个西岸桥头堡,不容有失!”
寸姓奇与王大飞等人闻言均是一阵惊喜,随即他们从各自的眼神中看到了坚守到底的坚决。
…………
南京,军事委员会作战厅。
张兴汉正在与蒋百里商讨可能爆发的大规模海空战,讨论着种种可能发生的不利和有利因素。
侍从副官郭忠却手持一纸电文大步流星的走了进来。
二人听到脚步声,纷纷抬头转身。
“忠子,有什么事情?”张兴汉见郭忠脚步匆忙,张口便问。
“总座,美军大批陆军主力增援赶到,我怒江西岸两个要塞,松江与高黎贡山守军压力倍增。
伤亡极其惨重,其中空降兵第2团团长王大飞请求委座,为驻守的滇军部队空投新式装备,以加强他们的战斗力。
与他们共同抗击美军的进攻。”郭忠将电文内容迅速的简要说了遍。
闻言,张兴汉与蒋百里对视一眼,前者问道:“西南边防军主力援军什么时候能到?张灵甫的现在在哪?”
蒋百里答道:“回禀委座,张灵甫的两个师应该已经抵达昆明一带,至于杜聿明所率的三个师的先头部队,这会应该抵达前线了吧。”
郭忠接话道:“是的,根据我们掌握的最新情报,杜聿明率原中央军三个师,已经抵达怒江北岸,不过张灵甫总指挥还在昆明。”
将这次抗美作战的所有前线部队交给张灵甫统一指挥,是张兴汉和蒋委员长协商后的决定。
本来,蒋委员长还不太愿意,但是,张兴汉表示一旦在陆地上击败了美军后,缴获的武器装备优先补给中央军,同时中央会为他们提供陪同的弹药后勤补给。
并且暗示蒋委员长,可攻取越南、缅甸乃至印度等英国殖民地、法国殖民地,占为己有。
有了这些优越丰厚的条件,蒋委员长自然连忙点头答应,并且严令杜聿明等将领,务必配合张灵甫的指挥。
但是,作为总指挥的张灵甫还不在前线,张兴汉顿时有些生气,立即道:“马上给张灵甫发电,让他立即去保山前线,尽快接手指挥权,全权负责这次作战。”
郭忠见张兴汉语气略微严肃,连忙挺身应了声是,快步转身离去。
蒋百里道:“委座,张灵甫英年将才,指挥大军作战我是不担心,但是,我担心,这次参战的主力都是将委员的中央军,与云南、四川地方实力派部队。
以他的威望不一定能够做到如臂使指啊!”
张兴汉点了点头,道:“说的有道理,虽然蒋公已经答应,但下面的人是不是会阳奉阴违,这个到真是个问题。”
沉吟了片刻,张兴汉对蒋百里道:“百里兄,要不这样,你随我一同空降昆明,这样一来,一定能够震慑住各参战部队,集中全力一战。”
“委座,你要去昆明,这不太好吧?”蒋百里有些担忧。
“没有什么可担心的,这次不光我们俩,去,龙云、刘湘、李宗仁全带去,没人敢对我们不利。”张兴汉微微笑着道。
“嗯。”蒋百里点了下头,又道:“那关于给前线滇军空投武器装备一事?”
张兴汉想了想,道:“松山要塞至关重要,而且地形限制,也不是兵力多就能起到作用的,武器火力的强悍决定着胜负。
滇军伤亡太大了,可能会引起一些预想不到的不良影响。
这样吧,通知后勤部,想办法抽调两个团的美式装备给他们空运过去。
以加强这两地守军的火力,也算是为灵甫接下来指挥作战减少些不确定因素和阻力吧。”
“是,委座英明。”蒋百里微微一笑点头称赞。
………………
昆明城,张灵甫是真遇到了麻烦了,他的两个师虽然赶到了,但长途跋涉,部队所携带的油料消耗殆尽。
他的这两个师都是从京沪杭地区抽调的机械化步兵师。
没有了油料,大大小小的卡车,坦克、装甲车,火炮牵引车可就全都要抛锚罢工了。
那对于战力的削弱可太大了。
但是,远在云南,加上蜀道难行,张灵甫深知后勤运输不便,所以这会正在和昆明的龙云旧部商量,为他的两个机械化步兵师补充燃料以及其他给养。
但是,昆明留守官员们得了龙云的命令,没有他的指示,怎么敢答应张灵甫。
况且两个机械化步兵师,大小车辆近前辆,所需要的燃油对于本就贫穷落后的他们是个天文数字。
一时之间,也根本拿不出这么多燃料阿里。
张灵甫虽然气急,但为了不破坏这次联合作战,也只能咬牙忍住。
刚回到临时指挥部,留守的通讯兵便手持电文向他敬礼道:“总座,南京委员长来电,催促您立即赶往保山,负责指挥这次怒江保卫战。”
张灵甫没好气的拿过电文看了看,便将电文放在了一边。
张小甫在一旁见状上前,建议道:“总座,这云南人不识抬举,我们千里迢迢的赶来,他们不但不慰问,连些油料补给都不肯提供。
赶快卑职带着两个团去他们的仓库抢得了,我已经打探清楚了,昆明城东有几个大型军需仓库,里面一定有不少油料。”
“胡闹,这次委座委任我为西南边防军抗美前敌总指挥。
旨在联合西南各地边防军齐心协力抗击英美侵略军,我们如果动手抢,那岂不是直接破坏了这次联合作战吗?”张灵甫直接否决了这个不靠谱的决定。
PS:三更完毕,求推荐票和月票,谢谢大家的支持!(未完待续。)
第五百八十四章:松山血战(三)
“长官,刚刚得到消息,委员长和蒋先生一行人已经秘密空降昆明,现在通知您立即到城内面授机宜。”张灵甫正一筹莫展之时,一名通讯副官走了过来报告道。
“什么?委座来昆明了?”张灵甫闻言一振,猛地站了起来,即对张小甫道:“小甫,马上跟我进城。”
“是。”张小甫连忙挺身道。
…………
昆明城内,省主席府。
在龙云、李宗仁、白崇禧、刘湘等人的陪同下,张兴汉与蒋百里进入了这代表着云南全力巅峰枢纽大楼。
不过,作为云南王的龙云心里很不是个滋味,因为虽说张兴汉等一干要员都来到了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
但他却已经失去了往曰的权威,张兴汉的极高声望以及保密局、军统局无孔不入的渗透,暗中威慑。
致使这个向来都是以土皇帝自居的云南王都十分忌惮。
就算张兴汉的特工们不作任何安排,龙云也不敢对他有什么不利的想法,因为张灵甫的两个师就在城外。
众人刚刚坐定,外面就传来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委座,诸位长官,张灵甫奉命前来报告。”一身戎装的张灵甫大步流星的走了进来,对着张兴汉等人敬礼道。
“灵甫啊,你来的正好,这次西南抗美之战,事关重大,我与诸位党国高级将领们一同前来昆明,是为了更好的团结西南边防军各部将士,齐心协力,共赴国难。
这次,我与蒋先生、健生兄、德邻兄坐镇昆明,做你和将士们坚强的后盾,前线的战事就交给你了。”张兴汉连忙道。
“是。”张灵甫挺身应了声,趁机道:“委座,实不相瞒,我部两个机械化步兵师现在面临严重的油料供给困难,请委座能够给予解决。”
张兴汉闻言目光转向了坐在他左侧的龙云,张灵甫所部的情况他是了如指掌,叫张灵甫来也正是为了让龙云出出血。
自己不可能守着昆明这个云南滇军的大后方,再去从南京千里迢迢的调集油料补充吧。
直接从多功能手表提取,那是迫不得已的时候才会去做的。
而且不是长久之计,所以这两个师的油料还是得龙云负担。
龙云一见张兴汉目光看向自己,心里咯噔一下,但是又见蒋百里、白崇禧,李宗仁、刘湘等人都带着特殊意味的齐齐将目光投向自己。
龙云情知躲不过去,便主动道:“委座,卑职经营云南这些年,也还积攒了些油料,就在城东军需仓库,我这就安排人去给张将军的部队送去。”
张兴汉感动不已的向龙云道:“将军深明大义,为国为民,实乃党'***'人之楷模啊!”
龙云干笑了两声,连忙谦逊几句,心里怎么都不是个滋味。
不过一想到,如果美国佬真的打过怒江,那自己的云南根基极可能丧失殆尽,心里也就稍稍平衡了一些。
张灵甫得了龙云的首肯与张兴汉的支持,高兴的领命告辞,随即便命令张小甫带着人兴冲冲的直奔城东军需仓库而去。
补充了油料,张灵甫即刻命令部队向保山方向急行军挺进,而自己则带着张小甫和一个警卫排,乘坐军用飞机直飞保安县城的军用机场。
昆明距离保安县城足有六七百里,机械化部队哪怕以最快的速度前进,也不是一天半天可以赶到的。
但是怒江西岸战事紧急,张灵甫作为总指挥还是需要赶快抵达前线的。
飞机经过两个多小时的飞行,平安顺利的降落在了保山军用机场。
由于地处边疆,所以保安机场并不大,这是一个小型的军用机场,下了飞机,张灵甫举目四顾,入眼的是机场周围的茫茫山林。
身穿中将军装的唐淮源带着副官、参谋紧忙迎了上来,双方相互敬礼,寒暄了一番后。
张灵甫便带着卫兵们在唐淮源的引领下离开的机场,前往保山的前敌司令部。
到达司令部时,张灵甫发现杜聿明也在,笑着和他打了个招呼,二人都觉得有点尴尬,也没有多说,便直接进入了状态,开始研究部署作战计划。
松山战场。
空军已经奉命给这里的滇军守军空降了一批先进的美式武器和相应的弹药。
有精锐伞兵的协助,这些滇军将士也得以迅速的掌握了美式武器的使用技巧。
守军的火力大大提升,战斗力也随之攀升。
美军的攻势也比刚到来之前有所下降了,正所谓一鼓作气势如虎,当首次攻击不顺,部队的信心,锐气受挫后。
就变成了一而再,再而衰,三而竭的情况。
美军现在就是这种状况,就好像程咬金,一上阵就是凶猛无比的三板斧,但是当松山的中国守军顽强的挡住了他们这三板斧后。
美国佬的军心士气大受影响,锐气消耗,战斗力也就随之下降。
当然,这其中最大的影响,还是惨重的伤亡。
美国人是一个移民国家,尤其是这种入侵作战,而不是本土保卫战,他们是很难承受较大伤亡的。
一旦伤亡超过了一定额数,将会对他们的士气产生极大影响。
反观守在松山和高黎贡山的中国部队,哪怕部队伤亡超过百分之七十,剩下的百分之三十也能继续保持斗志和战斗力,继续战斗下去。
因为他们有支撑他们血战下去的信念,这个信念就是保家卫国。
美军的前敌指挥部中,莫根的指挥权已经随着十万陆军主力的到来被一个名叫戴金思的中将取代。
不过由于他之前的顽强表现和指挥能力,麦克阿瑟仍然提拔他为前线指挥部的作战参谋长,负责协助戴金恩指挥这次作战。
听完几个师长的汇报,戴金恩连连摇头,叹气道:“这样打下去不行,部队的伤亡太大了,我无法向将士们的家属交